孙曙光: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结论_第1页
孙曙光: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结论_第2页
孙曙光: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结论_第3页
孙曙光: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结论_第4页
孙曙光: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结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常感谢高一班级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最有力的回答是思考与行动,最有效的方法是参与大胆质疑!大胆质疑中学历史课本的现存结论翠园中学研究型学习辅导讲座高中历史必修二课程拓展深圳市翠园中学孙曙光

高考制度使历史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的一部分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黑字之外,会有怎样的困惑?历史驳杂繁芜,万象纷呈,容不得我辈一一考察辨析,要让自己有一双慧眼之所以难,但判别历史课本真伪的问题,其实多半是一个现实关怀的问题。历史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一颗“社会的良心”的知识分子,即他首先应该有现实关怀,有大的忧患问题意识,有助于对今人所关心的大问题的理解或了解。历史老师在这里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我们过去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为什么会那样走,它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为什么必须要有所改变或修正?他需要培养的是涉及学生质疑品质、敢于发问精神,这正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关键。

研究背景:历史是什么?历史不是任由他人打扮的小姑娘,也不是官方御用的工具。历史是今人与古人沟通的渠道,是今人汲取真实经验教训的源泉。它的第一前提必须是真实的,不是官方按照自己思维模式编造的。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知识,那就是历史哲学。这句话是否有些偏颇呢?人们当然可以见仁见智地加以评论。笔者在这里只是想说明,历史哲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理论和历史思辩是一种集人类知识于大成的综合性学科,是任何一种专门性的知识所无法取代的学问与学养。一位曾经陪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耶鲁大学的友人告诉我,耶鲁大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就是那里的入学新生,无论你报考的是什么专业,都必须首先学习美国历史和世界文明史。也正因为它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学养和视野,才使他们日后与众不同。历史驳杂繁芜,万象纷呈,容不得我辈一一考察辨析,所以重新认真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审视和质疑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少年时代读书的印象,至今无法忘怀。但是,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却逐渐发现当年的小学课本至少暗藏了“五大忽悠事儿”:

(一)马克思的脚印(原本就不存在)

(二)长城的影子(在太空里、月球上,根本看不见)

(三)雷锋的袜子(叔叔并非一双袜子穿一百年,他私下买瑞士名表的事儿却只字不提)

(四)米丘林的果园(苏联人异想天开的科学发明,至今还是“镜中花”、“水中月”)

(五)刘文彩的水牢(这个被妖魔化的地主老财,居然给故乡干了不少好事儿)……我们终于发现这么一个事实:中国官方媒体(包括课本教材)乐于制造神话,并乐于在自己杜撰的故事里,让广大民众在官方提供的信息资源库里享受被认同、被接纳、被崇敬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如今终于知晓:原来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里,根本就没有固定座位,而且,这家图书馆,也不可能为他预备一间专用的办公室。所谓长年累月的脚印,不过是幽你一默!参加过登月行动的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自己就多次矢口否认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返回地球后,也实事求是告诉媒体,他从太空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没有看到万里长城。此前,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也曾坦率地说过:“我可以告诉所有的中国人,在月球上是看不到万里长城的。”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看长城,显然是白日说梦。好在,人类有了上太空的能力,不但可以“证实”,也可以“证伪”,否则,类似的不着边际的“当代神话”,还会大行其道。可是,谁也说不清,现行教科书里,究竟还有多少别有用心的“忽悠”。

网民发现:中国小学语文教科书“有信口胡说之嫌”。据调查,当下小学语文课文的通病是:内容随意“改编”、事实模棱两可和杜撰“名人故事”。不过,这些荒诞不经的笑话,却被不少人理解为“善意的谎言”。他们认为:不少课文有杜撰的痕迹,但其历史的真实性不可考究,不能用解读历史的眼光来解读语文。“文学不可能跟镜子一样反映现实,重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解读”。假如不是原则性错误不必较真,除非是故意歪曲史实,恶意篡改历史。如果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那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文学创作就会变成“史记”。对于语文教材违背史实的现象,教育界持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线教学老师大多不太较真,但学术研究者却痛心疾首。专家指出:“课文不能没有‘真’,否则就会扭曲历史的本来面目,进而会导致学生对‘真’的标准判断不清。一旦学生了解到所学课文失真,此后他可能会对很多事件都持怀疑态度,这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有些课文不惜用歪曲历史事实的手段对民众进行政治教化,这是一种侮辱民众智商的做法:“由于小学生没有太多的历史知识,也没有意识到教材上的故事居然与历史不符,所以当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接受了,但当他们成人后发现了‘谎言’,就会对当前的政治失去信任。”

两种迥然不同的真实观,你如何看待?《爱迪生救妈妈》

课文: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苦于房内只有几盏油灯,无法进行手术。刚满7岁的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让医生在明亮的反光下,为妈妈成功进行了手术。

疑问:医学史上对于阑尾炎手术的最早论述是在1886年,而爱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说,爱迪生7岁时,不会有阑尾炎手术。一位有着20多年经验的外科医生说,油灯反射属于“有影灯”,这样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阑尾炎手术。《黄继光》

课文: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疑问:美军在朝鲜使用的M1918A2轻机枪,弹丸初速为853.4米/秒。高速枪弹遭遇人体骤然减速时,造成比弹丸直径大许多倍的严重破坏。当子弹穿过人体而去时,弹道周围组织又将刚刚吸收的动能向体内猛烈扩散,造成类似“爆炸”般的效应,使人体内瞬间爆出一个比弹丸直径大十几倍的伤腔。一颗子弹即足以打烂一个拳头大小的区域,黄继光不可能“举起右臂”,子弹从离心脏十几厘米远的地方通过,心脏也可能在瞬间伤腔出现时遭到强烈挤压而破裂甚至被捣烂。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文: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疑问:国外某研究机构把疼痛划分为十级,灼烧排位很靠前,正常人根本无法长时间忍受,叫喊和移动是自然反应,那时候已经不是大脑说了算的了。邱少云根本不可能半个钟头一动不动活活的被火烧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邱少云在身上起火前或者起火后不久就当场牺牲了,美军的燃烧弹燃烧的是他的遗体而不是活体,人死后是不存在什么“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坚强革命意志”的。《长城砖》

课文:一位宇航员神采飞扬地说,“我在宇宙飞船上,从天外观察我们的星球,用肉眼辨认出两个工程:一个是荷兰的围海大堤,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疑问:平均宽度不足10米、狭窄而不规则的长城,在20公里外就很难分辨,如果说能从月球上看到长城,相当于在2688米外看到一根头发丝,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大气层、云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照此推理,宇航员在太空绝不可能看到长城。《苏联宇航员的失事》初中语文第5册《悲壮的两小时》介绍了苏联宇航员科马洛夫失事丧生前的感人事迹。称1967年苏联“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后,发现无法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将在两小时后坠毁。此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科马洛夫在其生命的最后两个小时,当着全国观众的面向领导汇报工作,接受国家领导人授予的苏联英雄称号,并向老母、妻子、女儿一一交代后事,遗言相当动人。

可惜这个感人的故事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毫无科学依据。事实是:“联盟一号”的飞行是冷战期间苏联为了与美国竞争登月项目而进行的绝密行动,并没有电视直播“联盟一号”宇宙飞船返航的过程,而是在失事几个小时之后,才由塔斯社将这不幸的事故公之于众。而且,从科马洛夫发现飞船返回舱打不开降落伞,到坠毁丧生,只有十余分钟的时间,而不是“悲壮的两小时”。当时空军现场指挥官报告说需要急救措施,然后掐断了通讯联系,科马洛夫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达芬奇画蛋”、“贺龙同志草帽计”、“陈毅探母”等经典故事,研究者经过细心地探究,发现都不同程度有违反史实的嫌疑。比如达·芬奇从来就没有画过鸡蛋;《陈毅探母》课文描述的是陈毅元帅回乡探望母亲,亲手为生病的母亲洗衣服的故事。陈毅回家探母洗衣服的时间居然差出十年来。在陈毅元帅的传记和生平年表中都查不到有关记载。而在元代《二十四孝》中,可以找到和《陈毅探母》一文完全同质的一则故事——《涤亲溺器》,该故事描写了身居高位的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便桶的事迹。

可是这些还在如今的教材中供小学生学习。中国的语文、历史、政治课文向来是意识形态挂帅、理念先行,这刚好跟中国的文学提倡的“文以载道”不谋而合,但时代已变,让学生学观念先行的文章,跟当代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冲突,应该进行很好的反思。教材有谎言美德怎传承?中学语文课文十九世纪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的伟大形象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其实有一定误导。这篇课文却被网友指称为“与史实不符”。阿尔萨斯小镇其实是德国的,课文明显违背了历史真相。阿尔萨斯地区最早倒是属于德国,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以说德语的居民为主,后来被法国抢了过来,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让阿尔萨斯和部分洛林地区。战后又被法国收回。

历史课本画像怎么画才符合史实?该不该较真?历史教科书培养了我们编造、拼凑、抄袭的恶习。仔细对比后发现,“脸型一样,但胡子经过改动”。“人肉搜索”发现,历史人物“千人一面”的始作俑者是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

由于中小学生理解力有限,加之应试教育对探索精神的压抑,长期看的是标签化的古人肖像,形成的也就会是标签化的历史观,是对科学精神的泯灭。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在你的印象中,历史书里的古人是不是都长得一个样?最近,有网友在微博里上传了一组插画,并称:“高中的历史课本,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原来全是同一个人。”历史教科书的不严谨,折射了我们历史观的不严谨。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可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不注重知识产权的教科书,培养了我们编造、拼凑、抄袭的恶习;不求真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正方:教科书不求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历史的不可改变,不可臆测,必须有证据证实它的存在。如果历史可以让人“随意地打扮”,还会有司马迁吗?电视剧和百家讲坛“毫不负责任”地戏说历史,已经让酷爱历史的诸君颇为不快,既然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都被“克隆”了,那么历史事件是否也存在被“篡改”的可能呢?如果是这样,我还需要尊重历史吗?历史不能戏说,这毫无疑问,虚构的必然不是历史,这没有问题。问题是,虚构的历史是不是历史?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因为在现在已经造成这么一种影响,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演历史,很多书都在写历史,很多人都在说历史,但是这些历史里有多少是真历史,有多少是虚构的创作,很难再把这两者分开。那么,教科书中的历史人物“千人一面”是否如此呢?“人肉搜索”发现,历史人物“千人一面”的始作俑者是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王圻生于1530年,1615年去世,至今已近400年。换句话说,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是否在“炒作”历史,那也是历史,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但既然网友能发现历史人物“千人一面”,并“人肉”出始作俑者,何以教材的编写者、出版者就没有发现如此“拙劣”的问题呢?说到底,还是责任心的问题。要知道,教材不是非法出版物,是用来传播知识的。学历史的意义在于给后人帮助,当历史被“篡改”,学历史还有什么意义?反方:肖像本符号雷同勿较真反方认为,此并无“误人子弟”或“严重不负责”这般严重,让编教材的专家和学者们,在没有标准中去寻到一个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为难的事。肖像跟人的姓名一样,都只是一个符号,于今天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为时代的久远,也无法引起情感的追忆。有没有其真实的容貌,显得微不足道。在历史教材之中,配图只是为了学习方便,甚至是调剂视觉的需要,对于知识本身和历史事实本身而言,没有什么辅助作用。把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做成有意义,这其实无大意义;无意义的指责,同样没有意义。我们对历史课本人物肖像的较真,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求全责备的做法,太过严苛。我甚至认为,教材的编写者早就知道这个问题,并且有意为之。既然历史总在不断重演,历史人物长得相近,又有什么不可能呢?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学习历史并不是为了记住某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的相貌,而是学习他们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得到启发,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历史人物都在教科书上出现,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对他们那段历史的理解。相反,如果非要对历史人物插图斤斤计较,人人都要求证一番,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最终也得不到正确和满意的结果。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学生,从老师那里听到这个生动的故事:但大多数学生,甚至包括讲述这个故事的老师们并不知道,他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这个故事诞生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直至1950年代,这个故事中的地动仪才被“制造”出来,并进入教科书中,演变成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中小学教材里的张衡地动仪其实只是个模型,不是东汉古董。这个‘古董’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并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公元1951年考古学家王振铎复原并制造的“张衡地动仪”模型。于是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便毫不犹豫的把这一模型认定为1800年前张衡亲手制造的。考古学家王振铎复原并制造的“张衡地动仪”模型外形图。

教科书是否涉及“造假”:小学语文教材《飞机遇险的时候》多处不符常识,其中之一是周恩来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大家认为,跳伞专业技术性非常强,就算是周恩来,没经过长期正确规范的训练也不会用降落伞。所以,把降落伞伞包给了小扬眉她也不会用。如果说他把孩子抱在怀里告诉她准备和叔叔一起跳不是更能安慰小扬眉吗?他这个成年人使用降落伞不是比一个小孩子更可靠些吗?……小学语文有篇课文是《月亮上有飞碟吗?》说美国宇航员在登月的时候,看到月球上排列着很多的飞碟,而且那些飞碟还在起飞,宇航员拍了20多张照片。这些都不是事实,美国宇航局都澄清过了,宇航员拍到的飞碟照片不是真事。但我们课本把它当成事实来讲,而且教学大纲里还要求学生从课文里去掌握科学的方法。可见编这课文的人本身就不严谨。

西点军校学雷锋事迹不符合历史真相

“西点军校学雷锋”的信息在国内流传多年,我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此类的说法,但是我从来没有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中学历史课本上也有如此说法。最近,美国西点军校方发表声明避谣传;说明根本没这么一回事,原我国驻美外交官披露,曾经雷锋的照片被悬挂在学员们学习的地方,旁边还有一面五星红旗,可以看出西点军校的确倡导过雷锋精神。看来,当时该结论过于武断与误导。2002年三月,学者方舟子见到国内媒体的有关报道后,即写信给西点军校要求做出澄清。第二天收到其来函:

谢谢您对美国军事学院感兴趣。那篇文章中关于雷锋的信息是不准确的。在本军事学院,没有雷锋的塑像或画像。雷锋语录没有被印在任何正式的学员出版物中。虽然历史课和中文课也许会讨论雷锋,但军事学院并不赞赏他或其哲学。我希望这能澄清该问题并回答你的关注。

克里斯蒂娜·安克拉姆——

公共关系办公室

美国军事学院

西点,纽约质疑雷锋其实源于现实道德困境

今天是一个思考的时代,质疑的时代,也是一个无法掩盖真相的时代。应该说,一些人质疑雷锋形象的真实性,也属正常现象。不可否认的是,有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在宣传工作中确实喜欢塑造“高”、“大”、“全”的模范人物形象。在今天看来,这样的宣传确实显得笨拙。有人发现雷锋并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公而忘私”“勤俭节约”的螺丝钉形象,而是一个爱玩、爱拍照、爱写日记、追求时髦、时尚的潮流先锋。他开拖拉机、当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军,一直站在流行时尚的前沿,所以美国《时代周刊》把雷锋称为“戴皮帽子的嬉皮士”。事实上,雷锋所处的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普遍单纯,物欲远没有今天这么重,而精神需要恰恰很强,是时代给他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这也是真的;他是在思想斗争中成长起来,也是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比如他穿上那个时代少有的皮夹克,并把照片寄给老家的县委副书记,因此受到批评,从此开始勤俭节约,这也是真的……有了这样许许多多的“真”,我们再来看后来的摆拍,82岁的摄影师张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很多雷锋的照片的确是补拍的。照片是摆拍的,那雷锋的事迹还是真的吗?因为树立社会典范的目的是引导社会,使之成为大众的偶像,如何看摆拍?这需要对我国社会精神引领方式予以把握,同时弄清大众接受教育的规律。

我们还会有雷锋事迹因摆拍而假的疑问吗?其实,任何一个先进典型人物的出现,人们都会对其褒贬不一,更何况先进典型人物,也并非是完人,雷锋也不例外。因此,作家大可不必为此耿耿于怀。须知,社会主流从来就没有否定过雷锋精神。事实上,人们质疑雷锋,是因为“没有雷锋的日子”已太久太久,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当初有没有雷锋这个人,即便有这个人,其事迹有没有文艺作品宣传的那么“好”?也就是说,当今社会再无雷锋式的人物出现,让人们产生了雷锋精神饥渴症,进而产生了世上本无雷锋的想法。假若有人因雷锋品行中的瑕疵而否定“雷锋精神”,并以此来为当今社会中的玩忽职守、损人利己、物欲横流等丑恶现象辩护的话,那么这种动机就是可鄙的。我们不该因丑恶的存在而否定美好的存在,“雷锋精神”永远是现实需要的,雷锋需要被社会再认知,但他以“螺丝钉”精神在平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同样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真实的雷锋,官方宣传角度发生变化1963年7月,雷锋首次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的标题是《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时代》周刊在1963年报道的雷锋似乎单调得多: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士兵。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通过日记发现,他是一个谦卑且令人敬佩的“毛主席的学生”;他立志做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为党和主席工作。但是如今的报道:他原来却是一个留着不羁的长刘海,追求着他那个时代的宝马与普拉达的青年人,还原了真实的雷锋。雷锋在上世纪50年代末居然却是一个追求时尚的青年,不仅因为热心助人的好性格博得大家的喜欢,也是一个爱漂亮、爱照相的人。他并非圣人,偶尔还是个淘气的男孩。曾经在地上挖了个坑,然后用树叶和树枝盖住了,来抓弄行人。英国《金融时报》则发现,雷锋成了新时代银行家们的学习榜样。他的故事被援引来证明:宅心仁厚的规则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雷锋在《纽约时报》的描述中,已更多是一个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化符号,象征着无私、谦虚和奉献精神。

我们提炼出所谓“精神”,也就是因为我们一般做不到,才把其作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雷锋,那个特殊时代传下来的文化遗产,难免打下那个特殊时代的烙印。本色示人的雷锋还是挺不错的一个人。他待人诚恳,是这个时代比较稀缺的。至于许多人指责他这样那样的缺点,我觉得有许多未必就是他自己愿意那样的——他的日记里,那些一挤一把的水分,是不是别人硬塞进去的都很难说。所以我们“学雷锋”还是应该还原雷锋这个有血有肉的人,学这个人好的一些方面(接受他存在的不完美);少搞一些“高、大、空”的所谓精神,不符合人性的话肯定就没有实际意义。形式主义最可怕,走过场,一阵风,即消耗了社会资源,又消磨了人民的热情。

如何看待官方今天推出“学雷锋精神”?是宣传还是需要?“学雷锋”滋润着当下“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生存土壤。“小悦悦事件”让美德遭遇冰山,“许云鹤案”使行善遭受非议,道德和诚信便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下不断受到拷问和煎熬。然而“当代雷锋”郭明义真诚助人,“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坠楼女童,“板凳妈妈”许月华尽责照顾孤残儿童,他们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大爱的真谛,都是最可宝贵的价值观念。只是在“雷锋热”过后我们不免要带来些冷静与思考,我们记住的是一个日子还是精神的延续,是旗号的高举还是现实的赋予。回看身边,我们不难看到,事实上雷锋已离我们越加遥远。学习雷锋更重要的是注重实际体现在日常生活点滴。首先从每一位“干部公仆”做起,带头真学、真信、真做,同时为雷锋精神薪火相传提供法制保障。如此,才能避免雷锋匆匆过客身份的不再出现。留住雷锋,才能留住人性的善良,留住道德的回归,构筑和谐社会才有希望。

最近几年,官方报刊的报道偶尔也披露过与人们普遍信以为真的情况真相却是截然不同的事实: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其实并未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曾于几天前在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仪式上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最近在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国家控制之下的某重要报纸在报道中重新又讲起从前这一虚构之事。

另一个靠不住的说法显然要永远保持下去了。官方说,天安门广场为庆祝活动而竖立起来的56根圆柱将要留在原地。它们代表中国官方认可的56个“民族”。这是没几个中国学生敢于质疑的数字。然而,当共产党执政时,发现中国有400多个民族。官方最终确定了低得多的数字,并压制了进一步的争论。专家指出:当前基础教育教材的最大缺点是假大空,不实用,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不够,基本上是专家学者多头协商确定的,内容选择上没有国外的教材鲜活、多样、丰富。国外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才智、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学习方法等的培养,他们的教学都是按照这些要求来制定的。而我国的基础教育劣势早就凸显出来,如死记硬背、应试、思维不发散、以单一的标准来评判学生,这种教育磨灭了很多创新思维,素质教育亟须不断深化。

何三畏的文章发人深省2009年,媒体人何三畏的文章发人深省,他呼吁鼓励身边的人们应当写自己的历史。“中国人普遍有一种心理的吊诡:重视整体而不重视个人。中国课本上只有‘大历史’,帝王将相史,没有个人命运史。它没有关于个体生命的记录,甚至连历代人口增减、战争和瘟疫的后果,也语焉不详。”“如果我们承认个体至高无上的价值,这样的回忆一定会令人叹为观止……如果我们能以爱的名义,忠实地记录我们的亲人,那不就是上个世纪的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的人们的命运史吗?”确实,我们如今有感于现在的语文、政治、历史等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教育实在是一场思维的“大忽悠”。我们给学生的是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是一个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我们这些老师所做的事,就是把标准答案交给学生,然后让他背下来。这起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误向引导。在青少年接受的历史教育中、在考试中,仍然以大历史为主体。从前我们的历史都是注重帝王将相、英雄豪杰;而真正日常生活里真实老百姓的历史反倒不重视,记录也不详尽。原本鲜活的“历史”逐渐就变成很空洞的政治史概念。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上一辈的历史不大关心,对于“文革”的记忆很多年轻人也都不清楚,问题还是出在历史教育上。官方一贯提倡的集体主义记忆尤其容易受到主流话语掌控:它可以控制让你记住什么、有意地屏蔽忘记什么,或者强化你记忆中的某部分,淡化甚至干脆让你遗忘某部分。苏俄禁书《古拉格群岛》变身俄中学教科书

作者是索尔仁尼琴,1974年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去美国。索尔仁尼琴认为,镇压与清洗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不是始于斯大林,而是革命胜利后便开始了。这不仅是揭发斯大林暴行的书,而且是为在暴力革命下牺牲的人鸣冤叫屈的书。当局当然不能容忍这本书,克格勃到处搜查参与写作和保存、藏匿这本书的人,以至见过这本书的人。一旦查出,严惩不贷。现在,普京把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已经列入中学教学大纲。他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需要的书。不研究书中所记录的现实,我们无法全面了解我们的国家。不全面了解我们的国家,思考未来必将困难重重。他还建议索尔仁尼琴为中学11年级(相当于我国高二、高三)编写一部历史教科书。

标题——《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四、关于红色恐怖五、“星期六义务劳动”六、“全盘农业集体化”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八、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想,标题和小标题已经说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科书了。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教科书专家点评:这本曾被定为最反动的书变成中学生必读物,白云苍狗,变迁何其大也。普京肯定读过这本书,知道自己向中学生推荐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中学生知道祖国坎坷的经历,不会再怀念被宣传美化的过去,必定向往与过去决然不同的未来。普京有这份信心。大胆质疑高中历史必修二的某些课本结论岳麓版高中课本第一课第5页评价小农经济局限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该结论过于武断与草率,对学生有误导之嫌。

事实上,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它在中国大地上完全消失。但是今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小农经济在一定程度又有所恢复,而且随着发展大有变化,出现专业户,产品商品化、社会化。这跟历史上的小农经济又不一样。但今天的农民经济也不完全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它们并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们生产的产品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和市场相联系。由于它经营规模小,故叫小农经济。所以正确结论应当说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与小农经济对立的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案例一:在中小学课本上,我们就曾读到这样的内容:“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落后,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国外进口。

例一,小学政治教材中就会读到: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面都加了一个“洋”字。(《品德与社会》6年级上册第6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例二,初中历史教材再度强调了“洋火洋钉”问题: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总的来说是很薄弱的,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洋火”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火柴;“洋油”就是用来点灯的煤油;“洋灰”就是盖房子用的水泥;而“洋钉”就是钉木板用的小小的钉子。(《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第10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例三,初中与高中历史教材还摘选毛泽东话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历史》8年级下册第1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必修二高中岳麓版历史课本第82页)

案例二:例四,高中历史教材又对当时的经济情况进行了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必修2》第5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些教科书,初读起来,1949年后的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祖国,精神令人异常感动。而且成绩如此斐然,令人自豪。但是如果进一步大胆提出质疑:既然旧中国一穷二白,工业落后,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国外进口。那么,旧中国数以百万计的工人阶级究竟在做什么?不会有太多人会意识到,现行教材提及这段历史时是否存在着问题——在新中国工业起步之前,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不会有太多人会意识到,现行教材提及这段历史时,是撒谎造假的。

在“新中国”工业起步之前,中国真的是“一穷二白”吗?请看:

1,“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由圣约翰大学肄业后,

1920年11月,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1930年时年产销量已占全国的22%。1931年,大中华火柴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火柴市场,可以说,不仅中国人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火柴,中国火柴也成为南洋各地居民的日用佳品。刘鸿生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中国火柴大王”的头衔。

1934年,他又兼并了长江沿岸7家火柴厂,成立了大中华火柴公司,资本激增至365万元,年产火柴15万箱,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火柴公司,刘鸿生也被称为“中国火柴大王”,并涉足水泥行业。连瑞典与日本火柴巨头也被迫承认他的无法代替的地位。到1931年底为止﹐刘鸿生的企业投资(包括公司股票﹑合资股份及船舶码头三项)已达745万余元﹐被称为中国的“煤炭大王”﹑“火柴大王”。1932年11月﹐出任国营轮船招商局总经理。对保护与抢救民族工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抗战开始后,住在上海租界的刘鸿生不仅担当起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动员子女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爱国后援工作,在受到蒋介石家庭宴请后,更是担当起了向“大后方”提供物资援助的重任。1949年,他一度远走香港,后来在周恩来的“感召”下返回大陆。1956年,官方实行公私合营政策,刘鸿生名下的企业改行公私合营体制。刘鸿生平静地离开人世时,他告诫后人:“定息可以分取,但不要多取,每人至多拿几万元,拿多了对你们没有好处。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一点微小的表示,也是我最后的嘱咐。”

2,国产水泥长期垄断中国市场。1906年,周学熙筹建中国第一家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优异,津浦铁路京汉铁路北宁铁路的大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中山陵、上海外滩、上海邮政总局等民国知名建筑都选用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建造。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销量达全国总销量的92%以上,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使中国完全改变了过去依赖进口水泥的局面,还于1912年销往美国旧金山,开创了中国水泥出口的历史。建国后的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新中国”“十大建筑”也同样使用启新“马牌”水泥建造。经过几十年风雨,这些建筑大部分完好无损。而启新公司的“马”牌水泥与刘鸿生名下的“象”牌水泥、以及南京中国水泥公司的“泰山”牌水泥一起,长期垄断了民国时期的中国水泥市场。建国后,毛泽东于1954年4月22日视察了启新公司唐山水泥厂,启新公司也与刘鸿生火柴公司一样,变成公私合营。

3,晚清与民国:可造枪支大炮军舰飞机。清末,洋务派集中国家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在短时间内开办了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工厂,以及汉阳铁厂等配套工业,让中国获得了枪支、大炮、轮船等装备的制造能力。在甲午战争前后,江南制造局就成功量产了120mm、150mm口径舰炮,福建船政局也造出了全钢甲战舰“平远”号。辛亥革命后,福州船政局又于1919年8月造出了中国第一架双翼水上飞机“甲型一号”,此后又造出了双座教练机、海岸巡逻机、鱼雷轰炸机等17架飞机。

4,抗战时国民党武器自给。抗战军兴后,国民政府的兵器生产能力更是得到长足发展,兵工署直辖兵工厂(不含修械所)为24个,在陆军常用的武器弹药中,仅凭国产就能完全满足消耗的有三大类(迫击炮、重机枪、各种榴弹),能够基本满足消耗的有四大类(步枪、轻机枪、枪弹、迫击炮弹)。从1939年到1944年,国民政府生产步枪364,0111枝、轻重机枪42,189挺、迫击炮8,441门(含60mm、82mm、120mm等口径)、掷弹筒91,098具、枪炮弹上亿颗,还造出半自动步枪、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等装备。直到1958年,“新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赵尔陆还在国防工业电话会议中说:“我们工厂生产的冲锋枪,只打了十几发子弹,击针尖就断了,还不如阎锡山兵工厂生产的好。”

为何历史教科书对以上史实总是按下不表呢?

事实上,早在1920年,建造“东风”号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造船所,就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而且还不只是一艘,而是替美国政府订造的四艘:“官府”号于1920年6月3日下水;“天朝”号于1920年8月3日下水;“东方”号于1921年2月23日下水;“震旦”号于1921年5月26日下水,四艘船的规格均为载重量10000吨、排水量14750吨。据《江南造船所纪要》称:“船壳、锅炉、烟箱等由富有经验之匠目甘熽初、李庆祥等包工承造,木作工程由何祖康、庆瑶等包工承造,机器、轮轴等件由本所机器厂制造。”这四艘船完工后均开赴美国交付,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

1920年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银汉在“官府”号下水典礼上的演说,正好可以作为本文的结语:他称赞道:“江南造船所今既能造成美国引来宾所定四大船之一,则前所云中国不能造大船之说实无根据,因一国之成功全在其出产力之大。”

至此,读者就能对教科书中“旧中国工业相当落后”、毛泽东在1949后对所谓“旧中国”的“一穷二白”问题之类的论断,就有了清醒的认识。当然,也会有人说什么“原子弹、氢弹爆炸”、“卫星上天”之类的“辉煌”,但就是不敢提“两弹一星”的制造者绝大部分都是在美国培养的;而所有的文化大师,也都是在1949年前的国民政府培养的。1949年之后62年来,迄今有哪一个“大师”可以拿得出手炫耀?!现在中国科技的所谓“创新”,大多是从欧美购买了机密之后,改头换面的仿造罢了。

案例三:为什么宋朝辉煌经济史得不到肯定?宋朝遭年轻中国学生白眼,想必是与他们受到的历史教育与平素的耳濡目染有关的。在长期革命政治史观指导下,宋室因为签了些和平条约更是被矮化为苟且偷安、积贫积弱之病懦王权。自古以来中国历史所研究的多是帝王家谱,对社会经济及商业史的辉煌发展则只作细枝末节、若有若无之陈述。譬如高中历史课本岳麓版第22页的寥寥几行文字的交代。

然而,为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会深情表白——如果能够跨越时空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为什么大学者钱穆与雷海宗在西南联大讲中国通史时都只讲到了宋朝,余下的历史由学生自己去看?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封建时代是空前绝后的,据说北宋的年财政收入是明朝的十倍。不愧为中华文明的巅峰时刻,如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此时中国科技之发展,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国外大凡有些成就的学者基本都认同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宋朝中国已经告别简单农业社会走向了工商业与农业并重的社会。北宋时期的工商税一度占70%(其中一半来自海上贸易),而农业税只占30%。与古代希腊以及地中海诸国异曲同工。宋时中国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及发明创造等方面远超世界各地是显而易见的。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甚至主张“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法国汉学家白乐日注意到“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因此,研究宋史,将有助于解决中国近代开端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无遗憾的是,许多中国人研究历史只注意“改朝换代”,只关心扶正又被打翻了的王冠的去向与温度,却对经济与社会领域中堪称革命性的成长视而不见。

在国外,人们对中国古代的认识,就是缘于宋代取得的成就(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精美磁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名人都出现宋朝(唐宋八大家有六大家在同时出现),绝非偶然,是适宜的政治政治环境孕育的果实。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的并不坏。我们之所以认为宋代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姑且不提这里面虚构的成分,其实就是从“水浒传”里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真正没有饭吃,活不下去上梁山的极少。还宋朝真实面貌:揭秘:为何宋朝的繁荣为什么能够前超汉唐后越明清?北宋在这么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却稳住了政局,并使经济得到恢复和较快发展,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6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这不得不让人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宋太祖及后任皇帝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制度和政策。大臣和文官也敢于发表意见,使皇权得到一定的束缚,大臣参与决策与执行政策的权力比前朝都大。庙堂之上,君臣争论不已;江湖之中,书生指点江山。这种开明的政治气氛,造成知识分子政治上有理想、文化上有创新、道德上有追求、生活上有保障。这种比较开明的政治为他朝罕有,也为宋朝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以引发了一场“粮食革命”。宋代人口出现急速增长的趋势,开国初年,全国人口约5000万人,到200年后的公元1200年已经超过1亿,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庞大帝国。长期的政权稳定、温和的执政理念、粮食产量的倍数增长以及人口的膨胀,为工商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无比宽阔的市场空间。其结果就是,宋代的文明水平达到前所未见的高度。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远非前朝可比。为了促进流通,宋政府取消了汉唐以来的很多禁令,比较重要的有四条:其一,商品与铺号不再集中于政府指定的官市,居民区与商业区可以混杂,不必分开,居民被允许自由地向街开店,这使得流传千年的坊市制度成了历史;其二,取消了宵禁制度,百姓可以在夜间出游、做生意;其三,取消了对集市的行政性限制,大量非法的“草市”、“墟”终于得到政策上的认可;其四,放松了价格管制,任由市场波动决定。我们可以认定,近1000年来中国商业流通的运营模式在此基本定型。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开始史景迁:汉学家,1965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我发现中国人编的课本有一个缺陷,就是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我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人口增长异常时期。秦汉时期中国人口5000万左右,到宋元仍在五六千万,最多达到7000万。明清时这种人口增长几乎停滞不前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明初人口为5677万,明最多时达1.5亿。清初人口下降,康熙五十年的“新生人丁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的政策,使乾隆时期及以后中国人口急剧膨胀。到清道光13年人口达39894万注,已近4亿。乾隆时期中国人口激增原因:雍正取消了人头税案例四:课本对明清人地矛盾缺乏认识乾隆时全国合计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已不足四亩底线。人均四亩的底线属于古代农业生产承载力天限,是古代农业无法逾越的技术极限。明洪武26年0.70亿明万历28年1.97亿清康熙39年1.50亿清乾隆59年3.10亿清道光20年4.10亿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乾隆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明洪武26年0.70亿清乾隆6年1亿清乾隆30年2亿清乾隆55年3亿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5900万人,到乾隆六年突破一亿,用了1740年。

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但同时使得解决温饱问题尤为重要,你能结合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说明在这两方面的发展吗?是盛世还是衰世?———还中国历史真相

以往课本中,中国人习惯说帝国主义靠“坚船利炮”的强势使西风东渐,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西方列强的侵入加重了中国的苦难,那只是外因。但是假如没有西方文明到来,中国政治经济也会自行坍塌,因为人地危机始终摆在那里,乾隆时全国合计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已不足四亩底线。人均四亩的底线属于古代农业生产承载力天限,是古代农业无法逾越的技术极限。且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个是缝,一个是苍蝇;中国社会内部不出现人地危机和制度缝隙,西方苍蝇便无机可乘。其实,西方列强早就对中国垂涎欲滴,从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至大不列颠英帝国,早已环伺几个世纪,就等鸡蛋出现裂缝。这裂缝,他们并不知道是什么,国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今天我们才知道,是中国儒家专制封闭文明特有的人地危机。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和数十亿两黄金白银的赔款掏空了中国社会的财富,极大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综合国力:①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大。(1820中国GDP数据2190;欧洲1880;美国340;结论:中国在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②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见岳麓版高中历史课本第27页)实际上,中国曾是大航海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大航海带来的东西方贸易的扩大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收入国和出口国,为中国创造了历史上表面上最辉煌的时期。但是,当时的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并没有认识到,是大航海这一世界格局的巨变给中国带来了机会,他们将辉煌归功于皇帝的励精图治,将这一段繁荣称为“康乾之治”。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错误,当世界格局从大航海时代转向产业革命时代时,中国无以应对。案例五:课本对明清综和国力的渲染充满盲目自恋狂热!美洲白银到了欧洲,又被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但中国当时处于通货紧缩时期,按理说资金流入会带来投资,但中国地域辽阔,市场巨大,白银的流入不足以撼动整个农业社会的经济根基,同时大量的资金用于土地兼并,卖官鬻爵,收藏珍玩古董。加之抑商的政策和价值观,使得白银流入的影响很有限。中国经济的封闭性决定他在价格革命中是个被动者,是白银流向的终点。但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如西方社会一样的巨大价格冲击和投资浪潮。美洲白银最开始主要带来的是欧洲本地的货币流通量大增,货物供不应求,以致物价飙升。欧洲人用美洲白银大量购买中国产品;从这点上看,美洲白银向中国的流入应该是缓解了欧洲的通货膨胀。中国对欧洲近代崛起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后来的商业革命中。大量中国产品的流入,刺激了欧洲人的消费,更重要的是拓张了欧洲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市场。商业革命所创造出来的欧洲人对中国丝绸和瓷器的青睐,对印度棉布的需求,刺激了欧洲本土丝织、制瓷和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几个亚洲制造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后来工业革命的热身赛。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对待欧洲的“价格革命”观念?耕地扩大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人口增长明初6600余万→1840年增至4.1亿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欧洲城市状况50万人口世界有10个,中国占6个白银拥有200余年间世界产量一半流入中国世界地位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综合国力保持领先地位明清国力的强盛(课本第27页)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当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从22.3%增长到32.9%。但是,我们清朝的GDP是什么呢?是茶叶,是蚕丝,瓷器,农耕经济手工艺品。1840年的时候,清朝的GDP是英国的六倍,英国的GDP占世界的5%,但是英国的GDP是现代工业,是蒸汽机是火车与轮船,是铁路与先进兵工厂。清朝占世界33%,却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击败。1870年中国的GDP仍是英国的1.8倍,而且大于英法的总和,却没能阻止英法联军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1884~1885年,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此时中国的GDP是法国的2倍多。1890年,中国的GDP约为日本的5倍,但中国军队却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清朝不仅缺乏近代工业,而且其GDP中有相当高的份额是皇家园林及贮藏其中的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家园林中的无数珍宝,抗日战争爆发前的1936年,中国的GDP仍高于日本,约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是因为中国的工业力量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中国遭受侵略。可见,显然,以自然经济的产值与工业经济的产值进行对比绝对是荒唐统计学上的错误。一味强调GDP数量,而不看质量的中外比较法是完全错误的,放进教材也是根本不科学的。GDP以简单数量比较是愚昧自大自恋狂热!课本不负责任地渲染:明清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这显然也是个伪命题。无知者对明清两代的外贸高顺差表现了极大兴趣。“只卖不买”导致外银大量流入中国,得到高度评价,“白银时代”中国是全球经济中心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两个说法叠加,使得“顺差崇拜”广为流行。如果仅仅讲GDP,假如白银流入时代我们真的是世界第一,那么鸦片代替白银后怎么就不是了呢?中国农耕GDP是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弱势地位的反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融入(尽管是被动地融入)国际市场的反映。众所周知,在重农抑商、禁海闭关等政策抑制阻碍下,中国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迅速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陨落。中国仅仅以广州“十三行”作为官方外贸据点,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既不开辟海外市场,也不懂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中国已经被工业文明遗弃,落后于世界潮流。又何来“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正确答案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大西洋彼岸的安特卫普与阿姆斯特丹。脱离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中国何来“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郑和是专制皇帝朱棣的宏大政治的执行者,同时他也是伟大的航海梦想家,其实他是朱棣政治狂想的牺牲品,这种双重身份注定了郑和作为悲剧英雄的身份。其下西洋,真的就像初中教科书所说的那样,为的是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吗?我们不能不承认,郑和当年的最初目的,其实是为了寻找建文帝,为明成宗朱棣的统治解除心腹大患。其所谓的贸易,也是对外邦厚授薄取的炫耀性赏赐,其经济价值等于负值,乃至明朝最后都对郑和的航行力不从心,失败告终。他所沤心沥血开辟的海洋大业,最终只能成为点缀在龙袍上的美丽图案。回望中国历史,唐宋以降,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遣唐使、鉴真东渡、市舶司、郑和下西洋……一个个名词,就像一曲乐章上强有力的音符,演奏出中国航海技术所达到的高度。但往事已矣,从鸦片战争开始的百年间,西方列强往往只要在中国沿海架起大炮,就可以让这个文明古国屈服。血泪屈辱,自三千年有史以来最为密集和迫急。当年,诸番咸服、樯桅如林的中国,几乎成为全球海洋霸权的最大受害者,教训不能不谓深刻。案例五:课本第35页要求对中国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的意义作出评估,然而初中接受的传统教育正确吗?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PK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我国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中历史课本第88页给予正确评价是对的。但是如今冷静反思,发现中国领导高层机械理解伟人的指示,马上狂热地招商引资,大干快上,结果自以为是地以所谓“世界制造业中心”为方向的发展却不可避免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与教训。一个深刻的命题一个普遍的真理<

“发展就是硬道理”,难道无隙可击?——————中国两次“高速度”发展情结的冷静反思>案例七:1992年邓小平同志注意到党内一些人的思想过于保守,他们对于改革开放缺乏信心,不敢迈大步,小心谨慎、求稳怕事。为此,虽然88岁的小平已经退休,但是他及时地借着“南巡”这个机会,向党内的同志敲响了警钟,提出了中国要加快发展这个大道理。这句话本身既没有完整的动宾结构,也只能表达邓小平的强烈催促发展改革的心情而已。在他逝世之后,这句话常常被那些占据着垄断地位和经济特权的人念歪了,明明是在牺牲工人和农民的利益去发展自己,也说成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给予重新评价该口号的必要了。其实,发展只是个中间的过程,只是一个手段。而保障民生、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是最终最高的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本身没有错误,错误就在于我们的一些领导决策者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概念,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当“发展”被极端化、绝对化之后,GDP崇拜症,城乡野蛮拆迁,污染环境,破坏资源,官商勾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等现象和行为就成为被歪曲了的“发展是硬道理”的副产品。任何口号绝不可以把它教条机械化。再说,总设计师说的就永远对吗?改革开放之初是以否定“两个凡是”为思想解放的先导的,难道,30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要搞新的“N个凡是”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我们只认真理。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谓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所谓的公平正义,都难以奏效。我们今天太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思想大解放,彻底澄清我们的思路,重新确定我们的目标,坚决地纠正我们的航向。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今天我们的社会,因为发展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发展是必要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与时俱进地发展,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仔细去看,你便会发现这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我们的社会如今还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反思这样一味的发展方式究竟是正确的,还是存在弊端?联系现今的中国社会,每天围绕着我们的GDP、人均收入、生产总值等等的专业术语,又有多少是被群众所真正了解呢?这些数据是否真的代表了我们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吗?“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难道就是无隙可击吗?孙老师:中国共产党与西方的政党不同,西方国家都是先立国、制宪,后建党,政党其执政与失政是平常之事,并不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震动。在西方总统与内阁以及在内阁之外一个庞大的智囊团才是决策中心;而且还要国会质疑与审批。中国则不同,党承担着领导推翻旧制度、建设新社会的历史使命。根据宪法、必须首先是党领导人大,在党领导下,决定国家的施政方针;国民经济计划;国家的预算。而这些做法在西方一般都是国会的独立职权;中国国情则不然。所以我们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是一个退休的设计师并不等于具体执行者,关键问题还是出在中央政治局当时缺乏周密科学理性的执行决策谋略方针。

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到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的结果。发展必须遵守客观规律,要做到既是高速发展,同时又是稳定有序,环境和谐,民生幸福,使发展与和谐打等号,才是正确发展观。

中国呢?58年我们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从字面上我们也看不出有什么错误。但是一旦执行起来,就只顾“多快”并舍弃“好省”了。结果那“三面红旗”、“大跃进”口号满天飞,发展的气势真可谓波澜壮阔。什么“超英赶美”,“一天等于二十年”;什么“天天放卫星”;什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等等。人的盲目因素、思想的超前因素、群众路线的激情因素被放到了最为突出的地位,唯独缺少科学的头脑、缺少知识、缺少尊重客观规律。结果,惨痛的事实教育了大家。光有“人定胜天”的发展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必然遭到大自然规律的严厉惩罚。有意思的是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五十年后,我们又被迫重新演出了第二次历史悲剧。从1992年“发展才是硬道理”口号到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重复了1958年“大跃进”口号到1960年八字方针的转折。我们不加选择地引进大量国外的“替代工业”,劳动力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低加工企业我们全盘接收;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造成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不够。譬如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八亿套高档品牌衬衫才可换回一架波音飞机,这就是严酷的现实。高二16班叶绮晴研究性学习小组戈尔巴乔夫不是共产主义的叛徒案例八:苏联解体已过了20年,但在我们的脑海中除了一些比如解体、国土变小、国旗变化等概念外,基本是一段空白。一个曾经是世界上社会主义宏伟的帝国大厦突然一夜间轰然倒塌了,让多少人惊讶、惋惜和遐思,让我们充满了疑问。平时不太关心世界大事的我们也时常暗问起俄罗斯的这一段历史来。其中,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评价必然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的课本第80页把苏联解体原因主要归咎于戈尔巴乔夫改革。这种说法严重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这些原因不应该从一些领袖的偶然的动机、错误或变节中寻找,而应该从经历了动荡的国家的总的社会状况和生活条件中寻找。”恩格斯特别批驳了领袖“出卖”论,他说:“当你问到反革命成功的原因时,你听到一种现成的回答:因为这个先生‘出卖了’人民。这个观点它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人民’怎么会让某人出卖自己,…那么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就太可悲了。”

美国一直关注苏联的改革,除了两个超级大国的冷战和竞赛的必要外,其实美国也一直留意着苏联的发展的发展动态,这是对这种新生的社会制度的兴趣与谨慎.然而如果我们就此简单下结论断言苏联解体是西方“和平演变”的胜利似乎又形而上学了。不同评价:

说到戈尔巴乔夫的历史功绩,除了结束世界冷战,把世界从核战争的威胁中挽救出来而外,他最大的功绩就在于推进苏联国家自由和民主的进程中,在把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推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俄罗斯人民对这位改革先驱者的评价众说纷纭,但是前不久连普京都给他写了生日感谢信。时光倒退到1985年3月,只有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终于打破了苏联老人病夫治国的局面,成为战后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文化水平也最高的党和国家首脑。他踌躇满志,准备把苏联带出停滞状态,重振大国的雄风,但是,出乎他自己和所有人的预料,苏联却在戈尔巴乔夫手上解体了,一日之间就不复存在了,这让许多人不解,探索苏联解体这一世纪之谜成了热点。

从《共产党宣言》到现在160年过去了,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成功。但是马克思与列宁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他们没有时间与经历去建设起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本理论。资本主义继承和积淀了人类历史的多种先进成分,其中经济管理制度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确实具备了后人学习探究的极大空间,在这个问题上,戈尔巴乔夫应当看作是第一个开拓实验者。现任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说:“苏共丧失政权的最主要原因是,在长期一党专政的制度下,实行了‘三垄断’: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垄断权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垄断资源与经济利益的经济制度。这种体制必然会被文明历史无情淘汰。在苏共解散、社会主义瓦解之时,广大党员没有为此举行任何抗议活动。老百姓默默地接受了这一现实,这说明是人民抛弃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和不代表人民利益的苏共。苏联的剧变也说明,不为人民谋利益的制度,是不可能长久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完成五个重大转型这里所说的是以下五个转型:(1)取消指令式计划经济;(2)从极权主义政治制度转向政治多元化;(3)结束冷战;(4)放弃苏联在东欧的主导权;(5)苏联解体。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取消公有制垄断地位的改革,虽然排除了国营经济公有制地位;但是毕竟取消指令式经济也是一个进步。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此话过于武断;认为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此话又过于片面。取消指令式经济;其改革的初衷无可非议1988年的《国营企业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其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这种经济改革,有力推动了苏联传统经济模式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转变,也使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股份制改造国营经济得到了思想启蒙。专制主义绝对不是社会主义,改革无可非议戈尔巴乔夫:“我担任苏共总书记一职时,我拥有的权力可以简直可以和专制帝王相媲美。”;到处是对人权的践踏和官僚逍遥法外的腐败行为。列宁的政治体制已经蜕变为斯大林的独裁专制。所以,他强调解决苏联问题的关键就是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但是他迅速转向政党多元化又违背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

30年代“肃反大清洗”的情景,在戈尔巴乔夫幼小的心中烙下了强烈的印记。在戈氏出任总书记以后,一次审查影片《忏悔》时,当他看到秘密警察敲一位无辜音乐家的门,要逮捕音乐家时,他“强忍住泪水”,回忆起外祖母给他讲述外祖父被捕那天晚上的事。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改革一再失败的教训:专制制度他认为传统社会主义政策要点是:反对多党制、反对议会民主、反对三权分立,主张立法和行政合一;原因是目前地球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非马克思期望的社会主义,恰恰是马克思并不看好的贫穷国家,这与历史上封建传统文化有直接关系。“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皇杀掉大批大臣和亲生的儿子或者丈夫以保全皇位。来源于沙俄奴隶封建专制的文化。所以苏联必须要实行政治改革,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死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迫害,杀戮和饥荒的人数,大约是一千万左右。具体的数据很难被统计出来,因为独裁政权是不愿统计这类数据的。

孙老师:列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统治世界)和《帝国主义论》(没落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最后成为垄断帝国主义,即将消亡);这种理论显然经不起二十世纪以来一百多年历史发展事实的检验。我从小在老师教育下就戴着有色眼镜看西方,以为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就是人类最大的民主,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就是最大的法制,充满无产阶级自恋情绪。无论是列宁还是斯大林或者是毛泽东,都根本没有认真努力地解决建设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制。列宁在创新新经济政策时就毫不客气指出马克思主义没有这方面理论支持,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同样也没有这方面理论支持,所以谈不上什么共产主义叛徒。温总理指出:“科学、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退一步说,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民主,但我们要利用它与改造它,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就没有无产阶级的民主。戈尔巴乔夫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为了人的民主幸福。”他实行新闻自由,废除了报刊检查制度后,所有冤假错案彻底平反,精神病医院的政治犯得以释放,官僚主义得到曝光与抨击。事实证明,放开舆论,并没有在党外产生与共产党相抗衡的政治力量。恰恰这一点可以供中国共产党执政好好参考学习。结束冷战,还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主题,功不可没他结束冷战格局,果断退出与美国的核竞赛与核扩张;解散华约组织,拆毁“柏林墙”,把世界从核战争的威胁中挽救出来,功不可没。同时他为生活在冷战“铁幕”下的年轻人带来了自由和希望。他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无可指责。放弃苏联在东欧的主导权;结束霸权主义是一个进步他提倡自由民主原则处理东欧与国际事物,任何一个国家命运取决于本国人民,绝不搞包办代替,在推进苏联国家自由和民主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1939年苏联和德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共同瓜分波兰。并且一手制造了“卡廷大屠杀惨案”;二战期间,苏联侵占波兰、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大片土地,吞并波罗的海沿岸三个国家。从而逐步变成了拥有十几个加盟共和国的超级大国。苏联内层有15个同盟国,外层有7个卫星国,遥控亚非拉美几个洲。从中欧到东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横跨两大洲,威震全世界。这种现象根本不正常。宣布苏联解体,恢复各个加盟共和国自主权利,纠正了大国沙文主义的错误,值得称颂列宁生前教导:苏联加盟共和国必须是民主自愿的基本原则决定加入或退出。他努力纠正了斯大林时期的武力胁迫与强权政治下的加盟共和国体制,他的这一举措是明智的。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不复存在,在原苏联土地上的国家基本上都选择了自主发展之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戈尔巴乔夫发现了政治经济体制的不足,并试图以特殊的强硬的改革方式恢复苏联不断滑坡的经济,化解苏联的危机。本意固然是为苏联与社会主义着想,然而戈氏没有采取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过于急进,触发了苏联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却又未能给予妥善解决。政治改革的偏激导致全盘皆输他的政治体制改革搞得过激,面铺得过宽,结果,旧的政治体制被摧毁,新的又未能运行起来。戈尔巴乔夫没有从实现党的民主化开始,而是从社会民主化开始,不是通过改革党,使党更具活力来领导改革。戈尔巴乔夫教条主义地提出所谓“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一脱离实际的口号,把立法和行政权都交给这个人数众多、意见分歧严重、工作没有章法的组织,让它承担起领导和管理国家的重担,显然是不可能的。经济改革缺乏宏观决策与配套措施无法深入发展他的经济改革缺乏宏观决策与配套措施无法深入发展。他未触及所有制产权关系,法律框架司法制度以及金融市场都未建立完备,而且他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这是他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如今俄罗斯的GDP增长得并不如预期,但人们谁也不愿意共产党重新组阁恢复社会主义道路。大家相信俄罗斯人会有一个美好的民主的资本主义未来。况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GDP四千美元左右。同年俄罗斯的人均GDP在10,521美元左右,目前俄罗斯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为期不远。一个人均GDP4000美元的国家竟然会把一个人均10,521

美元的国家叫做“穷国”,而且很多书刊继续把俄罗斯的转型和变革当作反面教材并自我陶醉。

俄罗斯国民的素质普遍比中国国民的素质高,这里从来不会崇洋媚外、拜金主义、坑蒙拐骗。俄罗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成就远远超过中国,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众多俄罗斯作家在中国具有崇高的地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舞台体系、凯洛夫的教育法、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