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合阳县中考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走进芦笛岩,你就走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神话世界。B.在深海中有许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可理喻的。C.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D.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2.下列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B.重庆市人民法院经过一年的调查,采集大量的证言、证词,依法对“綦江彩虹桥案”的主要嫌疑人进行了审判。C.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品位的作品来的。D.二恶英成了当令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二噩英”,有的写成“二恶因”,有的写成“二巫英”。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应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欧·亨利,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羊脂球》等。C.《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的和《楚辞》中的《离骚》。D.因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4.对下面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B.颔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和对岁月蹉跎的感慨。C.颈联原本用“千帆”和“万木”自比,抒发身世之感,但也包含新陈代谢的哲理。D.尾联表示自己并不消极气,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5.默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②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⑤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⑥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⑦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富贵不能淫》)⑧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却说刘岱知王忠被擒,坚守不出。张飞每日在寨前叫骂,岱听知是张飞,越不敢出。飞守了数日,见岱不出,心生一计: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日间却在帐中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打了一顿,缚在营中,曰:“待我今夜出兵时,将来祭旗!”却暗使左右纵之去。军士得脱,偷走出营,径往刘岱营中来报劫寨之事。刘岱见降卒身受重伤,遂听其说,虚扎空寨,伏兵在外。是夜张飞却分兵三路,中间使三十余人,劫寨放火;却教两路军抄出他寨后,看火起为号,夹击之。三更时分,张飞自引精兵,先断刘岱后路;中路三十余人,抢入寨中放火。刘岱伏兵恰待杀入,张飞两路兵齐出。岱军自乱,正不知飞兵多少,各自溃散。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余众皆降。飞使人先报入徐州。玄德闻之,谓云长日:“翼德自来粗莽,今亦用智,吾无忧矣!”乃亲自出郭迎之。飞曰:“哥哥道我躁暴,今日如何?”玄德日:“不用言语相激,如何肯使机谋!”飞大笑。(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___________。2.张飞以刚烈勇猛著称,鲁莽暴躁,缺乏智谋,面对刘岱的蜷缩不出,猛张飞也略施小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张飞是如何打败刘岱的?3.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各种各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分析选文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张飞的勇猛的?二、阅读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请简要概括第①②段的主要内容。3.下列对邹忌这一人物形象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B.敢于并能善于进谏C.具有反思和自省精神 D.虚心接受他人意见8.陈子经①,尝作《通鉴续编》,书宋太祖废周主为郑②,雷忽震其几。子经厉声曰:“老天便打折陈桱之臂,亦不换矣。”后三日,子经因昼寝,梦至一所,类王者居。有人入报:“陈先生至矣!”其中坐者衣黄袍,起坐待之,曰:“朕何负於卿,乃比朕于篡③邪?”子经心知其宋祖,对曰:“陛下欲臣死,即死耳。史贵直笔④,不可易也。”遂惊寤。①陈子经:陈桱,明初史学家。②宋太祖废周主为郑: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取得政权,废周主为郑王。③比朕于篡:把我与篡位者等同。④史贵直笔: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子经因昼寝(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可易也(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陛下欲臣死,即死耳。3.这个故事借梦境塑造了陈子经怎样的形象?9.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三年,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①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②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注]①范蠡[lǐ]:人名,越国大夫。②保栖:守卫居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臣之妻私臣私:______时时而间进间:______且以报越且:______战者逆德也逆:_____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B.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C.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D.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4.简要分析邹忌和范蠡劝谏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10.议论文阅读苦是人生的补药①上世纪初,青年毛泽东在刻苦读书的岁月中,一直坚持“自讨苦吃”:烈日炎炎的盛夏,别人待在寝室摇扇避暑,他却赤背顶着骄阳暴晒;北风呼啸的寒冬,别人躲在屋里取暖,他却穿着薄衫于山谷中作“冷风浴”;雷鸣电闪的雨中,别人撑伞避淋,他却光着上身傲然进行“雨淋浴”。后来,毛泽东在谈及青年时代的吃苦经历时,常常提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古训。可以说,正是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练体魄、砺胆气,才铸就了一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②有哲人说,苦是奋进人生的一种补药,吃苦能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使人生由苦至甜,走向理想的彼岸。③志从苦中砺。“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古往今来,大凡抱负高远者,必先立志献身;献身信仰历程,必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辛磨砺。正是这样的人生淬炼,才使思想跃然升华、信念愈加坚定、毅力不断坚强、人格日臻完善,从而实现远大的人生抱负。朱德、贺龙等无数老一辈革命家,立志献身信仰,或舍弃高官厚禄,或告别富裕生活,矢志投身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皆经历了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正所谓,吃苦励志,苦生芳华。④才从苦中长。立学,是奋进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立学成才,尤须呕心沥血、渐入佳境的修炼与升华。正如著名学者王国维所阐述的三重境界:始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继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终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才不惧苦,就能苦出才学,苦出功底,苦出硕果。⑤功从苦中建。没有汗水,难有收获;安于享受,难以建功。坚苦是拓荒者的底色,坚忍乃创业者的特质。哲人言,一切希望和理想,都要靠咬牙挺着,一直挺来成功的曙光。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背后,是坚忍不拔的艰难攻关;体育健将摘金夺银的背后,是千锤百炼的艰辛付出;名师名角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厚积薄发的艰苦练功。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坚忍36年苦战,才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山民世代缺水的命运。科学家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艰辛勘探了1000多处重峦洼地,终于找到安装“天眼”的最佳位置。无数建功立业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⑥然而,在当今社会,总有一些既想舒心获得,又不愿苦心付出的“自在”者。有的只想吃香喝辣而不想吃苦受累,让梦想成了梦幻;有的想出彩而不想出力,让愿景成了泡影;有的想升迁而不想作为,让机遇成了“危机”。殊不知,天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实现梦想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有吃苦开拓精神,必如总书记所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苦是人生的补药。B.吃苦能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使人生由苦至甜,走向理想的彼岸。C.志从苦中砺,坚苦是拓荒者的底色,坚忍乃创业者的特质。D.成才不惧苦,就能苦出才学,苦出功底,苦出硕果。2.下面对相关论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书记的“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这句话可以用来论证“实现梦想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只要有吃苦开拓精神,就能实现梦想”。B.王国维所阐述的读书三重境界可以用来论证“立学成才,尤须呕心沥血、渐入佳境的修炼与升华”,同样可以论证第⑤段“功从苦中建”的分论点。C.黄大发坚忍36年苦战,彻底改变了山民世代缺水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功从苦中建”的分论点。D.“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名言能够论证“志从苦中砺”的分论点。3.文章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土炕记忆李晓菊①关中农村,土炕家家都有。我生在农村,土炕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可以说,涉世最初的温存是她给的。在我看来,土炕是有形的,但似乎又无形。她的古朴、温情和神圣一直让我心存敬意……②土炕是生命中心,乡村统领。③记忆中,每天早上起床后,祖母总是用一把糜子秆做成的笤帚把土炕来来回回扫上好几遍,然后将暖床的被子铺得整整齐齐。待吃饭时,掀起被子,炕中间放一正方形木盘子,盘里的图案和油漆在乡下柴米油盐的日子里浸泡得失了本色,越来越模糊。木盘里通常是两三碟小菜,一盘馒头。那时生活条件不好,物资相对贫瘠。餐盘里多以萝卜白菜为主,吃肉乃是年节盛事,平日里只能靠鸡蛋将就开荤。祖母炒鸡蛋时放油很少,炒出来的鸡蛋总会带一点焦黄。但对年幼的我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炒鸡蛋出锅后,祖母通常会先夹一个鸡蛋馒头,然后从中间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解馋。那略带焦糊的醇香令我记忆至今,每每想起,便觉得无限温暖。④土炕是温暖港湾,浸染着童年朴素日常的温情。⑤炕头最热闹的时候是每日睡觉前。媳妇娃娃热炕头,修来的福气呢!这不,忙碌了一天的大人都会早早上炕的,小孩子自然不例外,玩耍归来后顾不上认真洗脸就匆匆爬上土炕。尤其是寒冷的冬日,只要看一眼土炕,人们心中便会陡然升起一股子温暖。记忆中,飘雪的黄昏,父亲搬一张小方桌放在炕中央,我和弟弟拿出各自书本,临桌而坐,静静书写。母亲在一旁穿针走线,时不时停下手里的活,探过身来慈爱地看看我俩的字。父亲捧一本厚厚的书坐在炕尾慢慢细读。⑥隔三差五,母亲也会把加了盖子的发面盆放到炕角发酵。偶尔,还有一小盆生的黄豆芽静静躺在热炕上。记忆中那一颗颗黄豆,出的芽弯弯扭扭,密密匝匝挤在一起,一天天变粗变长,惹得我和弟弟时常偷偷揭开盖子拿出来比比长短……。⑦土炕是乡土文化的纽带,传递着浓浓的乡土暖意。⑧逝去的岁月里,土炕一直是乡土生活的主角,她和纯朴乡亲们一起熬过岁月,沉浸着虽然苦涩但却弥足珍贵的人生百味。无论何时,温暖的土炕永远是农人的精神归依。⑨小时候冬天特别冷,每年冬天,大多数小孩的手背、脚跟和耳朵都会被冻伤或生疮。因为整天跟在一群男孩子后面疯跑,我的双手也不可幸免地成为冻疮“沦陷区”。祖母便用土方给我疗伤:大雪纷飞时,用铁脸盆盛满雪,放在火炉上消融后放入茄子根煮沸,待水温合适时浸泡患处。完了抹上凡士林,放到土炕上烙。盼了多少场雪,洗了多少回,烙了多少次,我早已记不清了,但每到冬天,我总是禁不住想起儿时在土炕上烙手的情景。⑩如今农村,变化之大,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旧时代缩影的土炕已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近几年,各式高档家具的入驻已然宣告土炕为王的时代已成历史。⑪“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时光荏苒,年龄渐长的我越发痴迷那些沾染了时光,承载着乡情的老物件,尤其是那洋溢着温情的土炕。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舍不得土炕就此消失,再奢华舒适的床也替代不了它在我心里的位置——因为躺在它上面能触摸到童年……1.本文围绕“土炕记忆”写了“我”与“土炕”哪些事?请分别概括。2.如何理解“在我看来,土炕是有形的,但似乎又无形”这句话?3.根据要求,品味句子。炒鸡蛋出锅后,祖母通常会先夹起一块鸡蛋,然后从中间掰开,分给我和弟弟解馋。(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记忆中那一颗颗黄豆,出的芽弯弯扭扭,密密匝匝挤在一起,一天天变粗变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4.简要分析第⑦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请分别分析第⑪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再奢华舒适的床也替代不了她在我心里的位置”以及链接材料中“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原因。三、应用12.班级诗会上,有同学分别朗诵了王安石和李煜的一首词,请根据要求答题。(甲)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烧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乙)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①请根据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A.满江红B.如梦令C.破阵子D.南乡子甲:______乙:______②有同学根据王安石词内容做了一副上联,请根据李煜词内容写出下联。上联:四百年帝业回头往事一梦下联:__________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这是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二〇一九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请以“追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B【解题分析】
不可理喻,意思是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与B句句意不符,使用有误。2、A【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与“以上”的使用重复累赘。使用不恰当。故答案为A。3、B【解题分析】
B项有误,《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4、B【解题分析】
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选项。ACD三项正确。B项“表达怀念亡友的悲痛心情”错误,应改为:颔联借向秀、王质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人事变迁、岁月蹉跎的感慨。5、①闲来垂钓碧溪上②阴阳割昏晓③日暮乡关何处是④落红不是无情物⑤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⑥悠然见南山⑦立天下之正位⑧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题分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碧”“暮”“庇”“省”等字的书写。6、1.三国演义罗贯中2.张飞假传指令夜晚劫寨,日间饮酒诈醉,寻军士罪过毒打一顿,又故意让挨打的士兵给刘岱报信,然后在刘岱伏击蜀营时,从后面杀入,刘岱军大败。3.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张飞的勇猛,面对张飞每日在阵前叫骂,刘岱竟不敢出营迎战;刘岱引一队残军,夺路而走,正撞见张飞,狭路相逢,急难回避,交马只一合,早被张飞生擒过去。【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文体常识。这些内容是需要识记的,《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2.此题考查的是对名著的故事情节的概括。张飞先是假传指令,然后用了故意寻找士兵罪过,将他责打,然后又故意放走他,让他去刘岱营里报信。最后张飞从后伏击,大获全胜。据此理解作答即可。3.此题考查的是名著中的表现手法。选段中多处通过写刘岱的表现来突出张飞的勇猛,例如面对张飞的挑战,刘岱不敢出战等细节都是侧面描写。据此作答即可。二、阅读7、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2.(1)邹忌以自己的经历来劝谏齐王。(2)齐王纳谏及其结果。3.D【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此:这。所谓:所说的。于:在。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这两段写的人物是邹忌和齐王,事件是邹忌进宫见威王进谏,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的结果。3.D错误,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虚心接受他人意见”指齐王才对。【题目点拨】译文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8、1.睡觉改变2.陛下想要臣死,臣立刻就死罢了3.正直,秉笔直书,无所避忌的大无畏精神【解题分析】选自《古代小说鉴赏辞典》作者:董乃斌、黄霖等年代:当代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识记“寝(睡觉)、易(改变)”这些常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欲”,想要;“即”,立刻。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根据文中“史贵直笔,不可易也”的意思“史官贵在秉笔直书,无所避忌,不可以改变”可知陈子经是一个正直,秉笔直书,具有无所避忌的大无畏精神的人。9、1.(1)偏爱(2)偶尔(3)将要(4)违背2.C3.(1)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寡人并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2)越国打算在吴国未发兵之前去攻打吴国。4.甲文中邹忌委婉劝说,齐威王乐于纳谏,齐国大治;乙文中范蠡直言劝谏,越王不听良言,越国大败。【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逆”是“违背”;“私”是古今异义词,“偏爱”的意思。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据此,正确的句读为: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故答案为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谤讥(指责,议论)、市(市井)、闻(使……听到)”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欲(想要)、先(在……之前)、伐(攻打)”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两人在劝谏使用的方式对比作答。甲文中邹忌用生活中的“琐事”来类比,采用的是委婉含蓄地劝说,齐威王欣然纳谏,使各国“皆朝于齐”;乙文中的范蠡针对勾践“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一事,采用直言相劝不要出兵,越王不听,最终导致越国大败。据此,两人的劝谏方法不同:一是委婉劝说;一是直言劝谏。【题目点拨】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参考译文:【甲】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乙】三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10、1.A2.B3.举例论证。列举青年毛泽东持之以恒地在苦境中练体魄、砺胆气,才铸就了代伟人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的事例,真实可信地论证了“苦是人生的补药”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解题分析】1.文章先由毛泽东的事例引出论题,然后从“志从苦中砺”“才从苦中长”“功从苦中建”三个方面论述,最后列举当今社会的一些事例,总结论证。由此可知A项“苦是人生的补药”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故选A项。2.分析B项可知,著名学者主国维所阐述的三重境界:始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继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终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从立学的角度证明“立学成才,尤须呕心沥血、渐人佳境的修炼与开华”,进一步论证了第④段“才从苦中长”的分论点。所以,B项分析不恰当。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①段列举青年毛泽东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苦是人生的补药”的论点。点睛: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的分析,首先要对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然后用议论文论证方法作用分析的格式进行作答。答题格式:(1)举例论证:以……(事实)作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或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2)比喻论证:作者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3)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4)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谚语,充分有力的论证……观点。使说理更具权威性、科学性,更具说服力。11、1.①早上起床后,在土炕上吃饭。②每日睡觉前,一家人在土炕上学习、生活。③儿时,在土炕上烙手。2.“土炕是有形的”是因为“在关中农村,土炕家家都有”,它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具体可感;“似乎又无形”是说土炕承载的乡土暖意和童年朴素日常的温情是抽象的。3.(1)作者运用动作描写,再现了祖母给“我”和弟弟分吃鸡蛋馒头的情形,突出了祖母慈爱的形象;(2)“挤”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豆芽长势之茂盛,侧面突出了热炕的温暖和舒坦,营造了祥和的氛围。4.内容上:点明了土炕是乡土文化的纽带。传递着浓浓的乡土暖意;;结构上起到过渡的作用,引出下文对乡土生活的回忆。5.“再奢华舒适的床也替代不了它在我心里的位置”是因为土炕承载着乡情、洋溢着温情,作者借对土炕的不舍表达对童年美好淳朴生活的怀念;链接材料中“再没有吃到那夜的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戏”并非那夜的豆最好吃,那夜的戏最好看,原因在于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更多的是那种淳朴真挚、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对农村淳朴、真挚人情的怀念。【解题分析】1.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我和土炕”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我和土炕”做的几件事情。根据③段“记忆中,每天早上起床后,扫土炕后,将暖床的被子铺得整整齐齐,然后爱土炕上吃早饭。⑤段“寒冷的冬日,我和弟弟拿出各自书本,临桌而坐,静静书写。母亲在一旁穿针走线,时不时停下手里的活,父亲捧一本厚厚的书坐在炕尾慢慢细读。”⑨段“每年冬天,大多数小孩的手背、脚跟和耳朵都会被冻伤或生疮。用药水洗完手,抹上凡士林,放到土炕上烙。”概括作答即可。2.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作答此题要从“土炕”的形和意两方面理解。“形”是指在关中农村,土炕家家都有。土炕伴随我度过了童年。“意”是对土炕古朴、温情和神圣,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土炕是乡土文化的纽带,传递着浓浓的乡土暖意。3.考查对句子的赏析。①句要求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等。“夹起”“掰开”“分”是对奶奶的动作描写,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炒鸡蛋对年幼的我们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突出祖母慈爱和土炕带给“我”的无限温暖。②句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挤”将黄豆拟人化,加上修饰词语“密密匝匝”,生动形象地写出黄豆长的茁壮茂盛,突出了土炕的温暖,营造了温馨祥和的气氛。4.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中间在文中的作用:结构: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内容:概括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但是具体作用还要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才行。结构上,“土炕是乡土文化的纽带”承接上文,“传递着浓浓的乡土暖意”引出下文对乡土生活的回忆。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写出土炕不仅体现了乡土文化,还是温暖的土炕永远是农人的精神归依。5.考查对句子原因的理解。链接材料:戏也一般,没什么好看的;豆也普通,没什么好吃。是因为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朴实、热情、好客、真挚的感情,以及我们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给我以深刻的印象。这一切都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所以那夜的豆好吃,戏也好看,使我特别留恋。此文所写的土炕在农村很常见,很不起眼,但是土炕伴“我”度过了童年,土炕是乡土文化的纽带,传递着浓浓的乡土暖意。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部原油储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卷)
- 2026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广西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5国网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双鸭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小内容趋势报告2025-碎片化时代下的品牌新叙事
- 扦插吊兰课件
- 2025年铁路线路工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8课+溺水的预防与急救+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库问答题部分及解析答案
- 2025中国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管理学原理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
- 分拣标准化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女装秋冬商品培训
- 2025年新团员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