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撷秀初级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A.九一八事变 B.原子弹轰炸广岛C.珍珠港事件 D.《三国同盟条约》签订2.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3.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近代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B.甲午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明显低于日本C.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英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4.1869年,广方言馆移驻江南制造总局。“学馆之设,本与制造相表里,况今日击时艰,创深痛巨,苟非及时振奋,几无自立地步。运筹帷幄者,亟宜储材积学,以期致用”。据此可知,广方言馆的设置主要体现了A.“师夷长技”的自强意识 B.实业救国的时代追求C.“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 D.民主科学的思想潮流5.以下是不同时期《大公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大公报》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C.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 D.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6.如图为1951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土地改革下生产方式的变革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兴起C.“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铺开 D.“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7.某学者撰文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变迁历程,伴随消费观念变迁的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的深刻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A.发展新兴工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B.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C.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D.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8.军队由城邦公民组成。遇到外来侵略,城邦公民即放下犁头,拿出自备武器,穿上盔甲,由推举出来的领袖率领上战场。战事结束后军队随即解散,士兵回到各自工作岗位,耕田的耕田,牧羊的牧羊。公民执干戈以卫城邦,是义务也是权利。这支公民军队最初只是为保卫城邦,后来却成为帝国向外扩张的武力。由此推知此时是A.共和国早期的罗马 B.春秋战国时的中国C.中世纪时期的法国 D.共和国鼎盛的雅典9.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英国仅1.3倍,法国为1.6倍。1870~1913年,各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英国从30%下降到14%,法国从10%下降为6%,德国则从13%上升到16%。形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因素是A.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 B.电气革命开展的先后C.先进科技的利用程度 D.工业发展速度的快慢10.北美佛吉尼亚的海斯曾发问:“我们以什么身份进行交涉?如果我们向法国宫廷提供贸易,当我们承认(英国)居民时,他们会款待我们比利物浦更好吗?”这表明海斯最关心的问题是A.法国的贸易援助B.英国的居民身份C.北美的民族独立D.英国的贸易竞争11.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这一运动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2.如图所示的美国工业生产情况,最早发生于A.独立战争时期 B.南北战争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罗斯福新政时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评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出身于江南的土著士族家庭。顾恺之的仕途并不顺利,但颇有名气,其主要成就是他的绘画艺术。他是至今能够见到画迹的我国最早著名画家。在继承和发展先人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他一扫古拙呆滞的画法,用自己的画笔开拓了周瞻完美、生动活泼的一代新风。顾恺之也是我国第一个画学理论家。他主张画家“必贵观于明识”,要把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活灵活现地去刻画它们。他还认为画家功夫不到家,“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他还特别讲究画面的布置,《画云台山记》即是他作云台山图前,研究云台山图布置的一篇计划文章。他把骨法、气势、神情、韵味作为作画及鉴赏的标准,四者之中,尤推神情。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极大。——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顾恺之绘画理论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恺之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1941年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刺激了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法西斯力量大大增强,故上述三国领导人有如上评述,故C符合题意;194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美英忙于应对经济危机,苏联忙于国内经济建设,并不真正关心日本侵华行为,故A不符合题意;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此时日本穷途末路,斯大林该评论的是美国行为,故B不符合题意;1940年9月,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确立了三国轴心同盟,此时苏德互不侵犯,美国尚处于中立状态,反法西斯国际形势堪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B【解析】从青铜铭文内容“诸侯战争、土地交换”判断出该地应该是东周时期的重要城市。3、C【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英国在1894—1914年期间,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不断减少,而日本在这时期对中国外贸总值不断增长,说明甲午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对比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侵略,无法得出英国和日本充当侵略中国急先锋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甲午战争后日本和英国对中国外贸总值百分比,没有体现英日的国际地位,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而不是商品输出,D项错误。4、A【解析】

广方言馆进驻江南制造总局,以促进其“制造”、追求“自立”,这体现了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观念,故选A项;实业救国的思潮出现于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斗争口号,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成为时代潮流,排除D项。【点睛】紧扣关键信息“1869年”,结合洋务运动的目的分析解答。5、A【解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由反对到赞扬,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成为了中日民族矛盾,A项正确;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重大转变,C项错误;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是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以后,D项错误。6、A【解析】

据材料“1951年出版”可知,陈永康的互助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下生产方式的变革,A项正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兴起于1953年,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都产生于1958年,C、D项错误。7、C【解析】

勤俭节约说明物资匮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随着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尤其是消费至上观念的出现,说明市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此可见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C正确;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与新兴工业发展无关,排除A;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人们消费观念之间无必然联系,排除B;我国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不能导致人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排除D。8、A【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经历了由共和国到帝国时期,城邦公民训练有素,为对外扩张奠定基础,故A选项正确;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没有对外扩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事共和国时期的罗马,而不是中世纪的法国,故C选项错误;共和国鼎盛的雅典没有对外扩张,故D选项错误。9、C【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工业生产总额已经远远高于英、法等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三国对先进科技的利用程度不同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德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如英法,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展开,故B项错误;D项是材料信息的表述,不是原因,故错误。10、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海斯质疑北美与欧洲国家交涉的“身份”等,说明其最关心的是北美的民族独立问题,C项正确;海斯的问题与法国援助无关,英国居民身份与“北美”不是最关键的问题,与英国的贸易竞争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不是关系到全局的核心问题,ABD三项错误。11、A【解析】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即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是恩格斯对启蒙运动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A正确;文艺复兴标志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排除B;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教廷,排除C;启蒙运动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排除D。12、C【解析】

图中数据说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对石油工业实行了垄断,杜邦火药公司对火药工业实行了垄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现象最早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C正确;独立战争时期指的是1775年—1783年,南北战争时期指的是1861—1865年,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AB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历史背景:明太祖为巩固统治;明初军队编制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保证国家兵役的征派;历代军屯和兵制的经验。(任意三点)(2)主要特点:军户世袭、有报酬;军士职责明确,轮流值守和屯垦;建立了卫所,实现从中央到地方,从内到外的管理;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任意三点)作用:(任意三点)加强对军户的控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了兵源;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解析】

(1)据材料“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据材料“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兵农合一,屯守兼备”加以归纳概括。第二小问,据材料“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从保证兵源,提高军队战斗力,减轻农民负担等方面加以回答。14、(1)内容:主张画家必须有见识,有修养,主张以形写神;画家要掌握熟练的技术;要求画家注重精密构思;提出了神情等鉴赏标准。(2)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士族的家庭出身;个人的努力;继承和发展前人的艺术成果。【解析】

(1)内容:由材料“主张画家‘必贵观于明识’,要把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活灵活现地去刻画它们”可归纳为主张画家必须有见识,有修养,主张以形写神;由材料“画家功夫不到家,‘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可归纳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