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白泉高级中学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2.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时,也催生了促进革命成功最为关键的组织力量——A.工人农民联盟的苏维埃民主政权B.打破教条走农村道路的工农红军C.国共两党合作下的革命统一战线D.马列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先锋队3.陈独秀在《新青年》中说:“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其主要意图是A.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B.提倡民主科学,推动社会进步C.彻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 D.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4.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如图是商代甲骨卜辞和例字材料。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井田制度 B.兽骨成为当时唯一的书写材料C.早期中国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形成的源头5.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年份进口商品出口商品钢铁和机械棉纱及棉制品棉花矿砂及金属1925年6.520.73.82.91928年7.215.83.42.11931年9.37.92.91.6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6.安徽巡抚王植在给道光帝的条陈中写道:他壮年时,一乡一集,无业游民不过数人,今则数百家之聚数十人不等。导致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A.两极分化,土地趋向集中 B.人口增殖,商品经济冲击C.西方入侵,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D.政治腐败,传统伦理逐渐瓦解7.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 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 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8.西欧中世纪历史中,因商品经济发展而推动的事件有①封建制度的产生②大学的兴起③等级君主制④城市的自治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9.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制定方针要求加大宣传“解放区军队是人民的军队”。随后,中共报刊在报道中共军队收复失地时注重强调“解放者”的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做法旨在A.调动民众参战的积极性 B.契合新的政治斗争需要C.扭转解放战争不利局面 D.宣传民主革命的双重性10.有学者认为,晚清的改革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希望,立宪派终究要与革命党汇流;革命,或许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却是晚清唯一的选择。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清政府的新政没有进步作用B.立宪派与革命党都希望建立共和政体C.推翻清政府统治是历史必然D.改良与革命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好效果11.上海国际饭店于1934年落成,地面以上高83.8m,钢框架结构,它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如今上海最高的建筑是高492米的环球金融大厦。然而,人们至今仍然肯定国际饭店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这提示我们,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A.以今人的标准来衡量 B.置于特定的时空考察C.主要看对后世的影响 D.注重使用比较的方法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统治者到处开山凿窟,形成了许多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这反映出当时A.绘画技术先进 B.社会动荡不安 C.佛教广泛流传 D.经济繁荣发展13.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 B.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C.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14.本改签指内阁将票拟好的题本进呈皇帝后,如皇帝不同意内阁票签的意见,就会下令内阁重新票拟,或直接拟好交内阁发出。乾隆时期,很多题本改签的内容或是由军机处传达到内阁,或是先由军机大臣草拟,然后呈报皇帝,获准后,发交内阁照签办理题本改签。这一变化表明乾隆时期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 B.制衡机制得到完善C.内阁决策受到削弱 D.君主专制日益加强15.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A.工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B.银行存款总量趋势图C.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的趋势图D.农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16.在古代雅典,智者学派教人辩论,收取酬金。苏格拉底认为,他们是“知识的批发商”,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获得朋友比获得金钱的好处更多。这表明苏格拉底A.反思雅典民主政治弊端 B.强调思想自由的重要性C.否定了智者学派的思想 D.重视知识与道德的结合17.据史料记载,1348年,一场致命的瘟疫使占欧洲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死去,并引起了人们对上帝及其人生问题的反思。这一“反思”导致A.近代医学体系逐渐建立B.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C.信仰上帝被人们所抛弃D.人对自身幸福的重视18.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这里的的“俘虏”是指A.政治臣服 B.宗教皈依 C.文化同化 D.财富侵蚀19.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概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材料表明王夫之A.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史学意识 B.擅长品评历史事件C.评史侧重历史事件之间的不同 D.熟悉西域地区历史20.西周中后期,土地买卖和转让的现象开始出现,只是这一时期土地在进行转让时还要经过必要的程序,以示此为天子所允许的行为。由此可知当时A.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B.王室地位下降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 D.诸侯争霸激烈21.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小农经济的阻碍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专制思想的束缚22.右图是上海一处毗邻“新天地”餐饮休闲中心的革命史迹,它是A.石库门B.中共一大会址C.周公馆D.宋庆龄故居23.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连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该技术有助于A.打破西方科技垄断B.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C.中国农业技术革命D.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24.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区别于国民党军事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自卫队相互转化、相互依靠、三位一体的军事.中共能在敌后长期游击的“秘诀”并不在于“游击战术”,而在于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其意在强调A.人民力量的强大 B.中共军事体系完善C.枪杆子里出政权 D.两党抗战路线不同25.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A.周文化的延续性B.宗法制的稳固C.神权的至高无上D.王权高度集中26.以下是不同时期《大公报》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大公报》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C.社会性质发生重大转变 D.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27.1928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C.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28.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作家协会计划1949年到1950年出版10到15本由苏联采购委员会、塔斯社等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到过美国的文化活动家、工程师所撰写的旨在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苏联作家协会这一做法A.加速了苏美意识形态对抗局面的形成 B.有利于人民认识美国社会C.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的软实力 D.适应了国家对外战略需要29.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 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30.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过的包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理想与现实……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从中西之间的形而下的比较进入到形而上的比较——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1)革命派是如何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的?(2)用史实说明革命派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丑恶现实撕成碎片”?(3)“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4)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特点?(不得照抄材料)32.材料据世卫组织统计,金球有20多亿人生活在北族高发地区。越南战争中,因疟疾造成的非战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好几倍。受越共主席请求,毛泽东、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疟疾作为紧急援外、战备任务立项。1967年项目启动,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这个科研集体。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到1971年10月,历经190次失败后,在191号青蒿乙醚中,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结果显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9%。为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以身试药的报告,并得到同事的响应。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经过一系列试药观察,受试者情况均良好。至此,青蒿素的提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开发的双氢青蒿素在制药企业投产后,被广泛用于各种疟疾的治疗。2015年10月6日,接到获诺贝尔奖通知的屠呦呦说:“这不仅是个人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摘编自邹松霖《诺奖,是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屠呦呦等人研发成功双氢青荔素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等人体现的时代精神。33.阅读下列几种史学观点,回答问题。①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②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③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④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⑤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请回答:案例一: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对孙中山的评价结论ZXXK]

选择对应的史学观点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者。”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填充说明:只需在答题纸上填写对应的史学观点的序号

案例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现象。历史史实

评价较高

评价较低

示例:“圈地运动”

①③

A: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B:“扶清灭洋”口号

填充说明:运用不同的史学观点可能会对同一历史现象作出不同的评价,参考示例,请将对应的典型的史学观点序号填在答题纸上,可以单选或多选。

案例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的影响。请运用全球史观,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可知,体现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生产,B项正确;铁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没体现,D项错误。2、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是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组织力量。D正确;中国“工苏维埃民主政权”是在国共对峙时期,时间不符,A排除;农村道路不是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B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联合,也不是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C排除。故选D。3、A【解析】

根据材料“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等信息可知,《新青年》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批评时政和讨论政治,而是救亡图存,即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A项正确;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而不是目的,B项错误;批判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并不是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并且“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新青年》主要关注国家存亡,提倡思想启蒙的意图,没有涉及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4、A【解析】

根据甲骨文中“田”字的造型可知商代已经出现井田制度,故选A;B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5、C【解析】

从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断增加可以看出,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1925年到1931年重工业机械的原材料进口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重工业有所发展,但体现不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均衡,故A项排除;材料中钢铁和机械的进口不占绝对多数,所以看不出南京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1925年以后经济发展,不是一战以后的萧条,排除D项。6、C【解析】

依据“道光帝”“今则数百家之聚数十人不等”,结合所学可知,道光帝时期,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的入侵,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使得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无业游民,故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形响考查鸦片战争后游民激增的主要原因,联系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史实分析解答。7、B【解析】

通过材料信息“李沆将皇帝的手诏烧掉”“韩琦对宋神宗的谈话”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宋朝时期官员对政治行为的态度,说明士大夫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B正确;宋代加强了皇权,皇权并未受到威胁,排除A;题干主旨是对官僚对皇权的限制,而非士大夫参与决策,排除C;重文轻武与题无关,排除D。8、B【解析】

中世纪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大学、城市和市民阶层兴起,而且市民、贵族与王权形成了等级君主制,B正确;封建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庄园制,而非商品经济,①错误,排除A、C;D概括不全,排除。9、B【解析】

日本投降后,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在宣传中强调“解放者”概念,1946年,中共军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举措强调了中共在法理和舆论上的正当性,契合了新的政治斗争需要,B正确;日本投降后,国内民众希望和平,而“解放者”的概念也是在收复失地时所用,与调动民众参战积极性无关,排除A;收复失地本身说明解放战争有利局面向中共转向,排除C;中共举措与民主革命双重性无关,排除D。10、C【解析】

材料认为改革注定要失败,革命是晚清唯一的选择,由此可知,学者认为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历史必然,C正确;新政促进了近代化,排除A;立宪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排除B;材料认为革命是唯一的选择,D排除。11、B【解析】

据“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可知人们至今仍然肯定国际饭店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主要是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评价的,故选B;对历史事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而不是以今人的标准、对后世的影响或者使用方法,排除ACD。故选B。12、C【解析】

石窟艺术是--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这-时期大量石窟的修建,表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宣传,这是佛教盛行和广泛流传的反映,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石窟艺术的水平,不能体现技术先进,排除A;石窟艺术的繁荣不能证明社会动荡,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魏晋时期社会动乱,经济并不繁荣,排除D。13、B【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可知,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体现了清政府外交领域的近代化,主动与世界接轨,B正确;A不符题意;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D说法错误。【点睛】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4、D【解析】

材料表明内阁、军机处都只是在遵照皇帝的旨意处理政务,决策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表明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中央集权,A排除;内阁与军机处都服从于皇帝一人,没有制衡,B排除;内阁只有票拟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C排除。故选D。15、C【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是:1921-1929位经济迅速发展,1929-1933年为经济大危机,1933-1945年经济恢复发展。故可知工业生产发展指数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A。银行存款总量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B。经济危机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措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故在一定程度上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呈下降趋势,C项正确。农业生产发展指数在1933-1945年应为上升发展趋势,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6、D【解析】

根据材料“出卖智慧就是贬低智慧,获得朋友比获得金钱的好处更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美德的前提,因此他热情地施教于向他请教的所有人,不认同智者学派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的做法,说明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道德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道德的主张,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内容,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道德的主张,没有强调思想自由的内容,B项错误;苏格拉底不认同智者学派以当教师作为赚钱的手段的做法,但不代表否定了智者学派的思想,C项错误。17、D【解析】

一般认为近代医学兴起于文艺复兴以后,且近代医学体系的建立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封建王权被彻底推翻明显与题意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基督教和上帝是欧洲的基本信仰,虽然人们开始反思上帝及人生问题,但并没有抛弃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在信仰上帝的同时开始重视人自身的幸福,故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348年”是本题的关键信息。18、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理解为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却被古希腊的文明所同化,故选C;古罗马政治优势强于希腊,A错误;罗马人皈依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是发源于希腊,B错误;罗马帝国的财富发达,超过希腊,D错误。1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夫之论史可以“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从不任意评说”的做法符合唯物史观,A项正确;材料中王夫之从不任意评说与“擅长品评历史事件”观点不对应,只有王夫之基于汉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不同的一个观点,不足以说明其评史侧重区别事件差异,更不能得出王夫之熟悉西域地区历史的结论,BCD三项错误。20、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买卖和转让实际是对井田制的破坏,说明了周王室的权力和地位的下降,故B正确;小农经济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私有制成为主流,并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诸侯争霸,故D错误。21、A【解析】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散经营,由于财力所限使得铁犁牛耕技术受阻,因此题干中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性主要是由于小农经济本身所造成的,A正确;铁犁牛耕技术推广有利精耕细作,农具仍以锸、锄为主是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表现,而不是精耕细作的需要,排除B;冶铁技术的落后与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无必然联系,排除C;专制思想和铁犁牛耕推广无关,排除D。22、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上海石库门是一种建筑样式和建筑区域,与图片所反映的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根据图片中的建筑样式和飘扬的旗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判断应该是中共一大会址,故选B项;周公馆是一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上海宋庆龄故居是一幢别墅样式建筑,均和图片中反映的主旨不符,故排除C、D项。23、D【解析】题干中所叙述的是中国在冶铁技术上的提高,没有对西方科技进行阐释,更得不出来打破西方科技垄断,故A项排除;依据“从而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可得出会提高冶炼的质量,与规模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中阐释的冶炼技术,无法看出农业技术革命,故C项排除;“活塞式鼓风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金属的质量,似的金属工具进一步得到推广,故D项正确。点晴:解题时紧扣“大大提高冶金的炉温”,结合冶炼技术的提高,冶炼的质量不断提高,得出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24、A【解析】

据“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可知该学者认为中共能够在敌后长期游击的主要原因在于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实际上是人民力量的强大,故选A;材料仅反映了中共的军队体系,无法体现整个军事体系的完善,排除B;C项提出于八七会议,当时抗日战争尚未爆发,与抗日战争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两党抗战路线的内容,排除D。故选A。25、B【解析】

通过赏赐,诸侯感到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说明当时宗法制度较为稳固,没有出现周王室衰微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周文化的延续性,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西周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D两项。26、A【解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由反对到赞扬,反映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成为了中日民族矛盾,A项正确;人民呼唤和平民主建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并未发生重大转变,C项错误;国共力量对比开始逆转是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以后,D项错误。27、D【解析】

根据材料“1928年”“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可以得出所述为大革命时期党的政策,再结合“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可得出,该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材料时间已经为1928年,“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不是共产国际的“左”倾错误,B项错误;材料得出的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与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28、D【解析】

根据“揭露美国生活方式与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的纪实著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苏联此举是为了迎合当时美苏之间意识斗争的需要,适应了苏联的对外战略,故选D;苏联作家协会的这一做法是为了迎合苏美意识形态的对抗,而不是加速对抗局面形成,排除A;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繁荣的国家之一,由“展现美国劳动人民贫穷状况”可知这一做法不是客观反映美国社会,不能帮助人民正确认识美国社会,排除B;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没有体现,排除。故応D。29、C【解析】

材料中“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明确说明桑弘羊平准政策的作用,即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C正确;平准物价,与商民争利,是重农抑商的表现,排除A;平准政策涉及商业,百姓赋税负担主要是农业,两者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B;汉代专卖主要是盐铁官营,平准政策不属于专卖政策,排除D。30、C【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中“20世纪50年代末、炼钢”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个场景发生在“大跃进”运动中。“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全国形成了大炼钢铁的局面,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故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详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临时民国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成立,在形式上效法“华盛顿”的民主共和制;颁布《临时约法》,在精神上体现卢梭的天赋人权思想和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派人刺杀宋教仁,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