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形成_第1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_第2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_第3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_第4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期盼。但是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时,是否意味着一个和平时代的到来?而当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完全打破了就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后,一个新的体系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AmericaRussia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课标: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②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③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而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课程:①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②了解20世界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与必修模块的联系:(1)课标比较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一、美苏争锋二、新兴力量的崛起三、走向多极化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材内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冷战的开始三、美苏争霸四、两极格局的结束(2)教材内容的比较二战结束美苏争霸(争锋)新兴力量的崛起两极格局结束走向多极化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开始两大模块框架结构:华盛顿的“和平鸽”徒有其表,其本质则是一枚导弹。冷战的开始美苏对峙对峙走向缓和雅尔塔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一课和平演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冷战的开启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3)本专题知识框架和线索: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多极化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雅尔塔体系背景概念二战后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以美苏两强为首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战后,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划分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内容处置战败国(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重新确定欧亚版图建立联合国评价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

背景主导;格局目的性质影响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重新瓜分世界,确立秩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国暂时妥协;确立战后秩序英法美;欧洲中心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帝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和大国强权等多重性暂时和平;极不稳定对维护和平,恢复发展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阅读下面材料:丘吉尔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期间就已意识到“英国是一个多么小的国家”,他曾这样描绘:“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请思考:从二战后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英法在战争中受到重创而衰落。2、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3、美国在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4、苏联在战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这是雅尔塔体系得以确立的背景、条件。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政治军事大国经济军事大国英法沦为二等国美勉强保住大国地位战后初期的美国军事军队总数:1217.5万航母由7艘增至30艘各大洲共建立500个军事基地垄断原子弹经济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关税贸易总协定》美国对战后世界的构想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政治:美国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经济:确立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1)美国的强大军事: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的强大与西欧的衰落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美国的强大(2)西欧的衰落英国: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减少,工业生产下降,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法国:战争损失、货币贬值、外汇储备减少,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战后初期的苏联军队总数:1140万(1945.5.)领土扩大:60万平方公里苏军驻扎在欧亚广大地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抗衡条件)苏联是抗击法西斯主力、军事力量大增、领土扩大苏联战后世界的构想与西方大国平等,共同主宰世界得到战后最大补偿建立“安全缓冲带”推行社会主义革命苏联与东欧:东欧一系列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苏东合作:苏东友好互助条约、东欧国家仿效苏联的模式。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形成:各国间条约、协定等形式的团结合作,1950.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苏联为首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根据所学内容评价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都有一定积极作用1)积极:2)消极:影响:传统欧洲中心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对德国法西斯的处理2.德国及其首都,由四大国分区占领苏美英法德国柏林1、纽伦堡审判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太上皇2.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1、美国要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目的,同意惩处日本战犯并促使日本进行各种社会改革,且按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对日本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2、美国力求使日本成为其在亚太地区推行霸权政策的基地,成为反苏反共的工具,为此保留了天皇制,并从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扶植日本。1970年12月,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2005年10月年日本首相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材料二:靖国神社是日本明治时期建立的,近期以来日本政客频频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靖国神社已经成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精神支柱和聚会地。【参考答案】1、德国深刻认识并忏悔自己的罪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始终阴魂不散甚至美化战争,为法西斯战犯招魂2、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势力的惩罚全面彻底;东京审判,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庇护、扶植日本,日本法西斯没有受到应有的制裁。请回答:1、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德国和日本分别是怎样对待二战罪行的?2、从二战后对两国处理的不同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二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过程标志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反苏反共的“铁幕”演说(冷战的序曲)1947年3月,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称为“杜鲁门主义”(冷战全面开始)1947年,美国提出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的“马歇尔计划”1949和1955年,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相继成立直接后果1949年,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分裂为南北朝鲜课后思考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格局比较项目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背景(战争)时间会议组织演变实质评价【比较】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格局比较项目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背景(战争)时间会议组织演变实质评价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1915年1919~1922年1943~1945年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开、德、雅、波等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国际联盟联合国形成:1915年动摇:30年代崩溃:1848年革命形成:两会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崩溃:二战爆发形成:二战后期瓦解:苏东剧变维护封建秩序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美苏两分天下、大国强权①违背了社会进步潮流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发展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世界中心转移③大国强权政治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2.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不包括

A、英国B、法国C、德国D、中国CCC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利益考虑B.美国的利益考虑

C.日本认罪态度好D.中国政府的宽容5、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土完整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BB6、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

A.世界版图的重新划分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C.美苏争霸的结果D.美苏对世界格局两分天下的划分7、“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 B.帮助欧洲经济复兴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8、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A、德国的分裂B、邱吉尔的反苏演说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形成D、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DC联合国徽联合国成立1945年4月25日成立大会(旧金山)1945年6月25日通过《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日)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委员会国际法庭安理会秘书处1945年6月,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右二人是董必武。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成立之初虽一度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但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具权威、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上的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