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畜禽的安全防疫技术_第1页
春季畜禽的安全防疫技术_第2页
春季畜禽的安全防疫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季,要从提高动物免疫力、严格消毒制度、控制疫病源头、严防疫病发生、保证畜禽健康、封闭饲养、遇“警”不慌、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加强防控,确保畜禽安全。一、提高动物免疫力采取特异病原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使动物获得特异性抗体,这是国内外目前最先进的预防疫病的方法。进入3月份,是规定的防疫月,各养殖场要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病种为牲畜的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全面免疫的病种有猪瘟、鸡新城疫。因此,要在确保牲畜强制免疫和畜禽全面免疫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做好畜禽传染病的因病预防。防疫病种可根据当地畜禽病发生的实际而制定。生猪特别是规模养猪场应做好猪口蹄疫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仔猪大肠杆菌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链球菌病、猪水肿等病的防疫;牛应做好口蹄疫、炭疽、气肿疽等病的防疫;绵山羊应进行口蹄疫、羊三联四防、布鲁氏杆菌病的防疫。二、严格消毒制度1、规模养殖场每周进行一次消毒。2、带动物消毒:采用喷雾消毒,可使用百毒杀等消毒剂。3、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出全进式消毒,用2~3%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4、产房及幼畜培育室消毒:可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5、强化消毒意识:工作人员要建立严格的消毒意识,对衣物及动物的饲槽、饲具及接触的物品均进行彻底消毒,从而消灭微生物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三、将疫病消灭在源头春季正是动物出栏添槽,流通频繁的时期,做好检疫工作对于严格控制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严格产地检疫:规范产地检疫工作行为,做好动物免疫档案和动物免疫标识的查验工作,把好临床检查关口,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标准执行,及时做好动物及其产品的离地检疫,确保离地动物和畜产品安全。2、强化屠宰检疫:屠宰场点经历了春节期间的高强度宰杀,场地污染严重,加之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做好屠宰检疫工作至关重要。3、严把运输检疫关口:春季是幼仔畜禽、种畜禽添槽引种频繁季节,对引进的畜禽要严格做好检疫工作,接受因引种检疫不严将动物疫病引入境内导致疫病传播的教训;引进种畜禽时要慎重,要严格进行检疫,特别是有些规定疫病血清学检测必须呈阴性反应,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4、做好监督检查: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要巡回动物饲养、肉类加工、屠宰场点、肉品市场、活畜交易市场、动物产品的仓储等场所进行检查,对违章违规行为需要立案的要坚决按照农业行政处罚规定,立案查处,确保饲养动物、上市动物和畜产品安全。5、定期对饲养的畜禽进行检测:如重点检测猪瘟、伪狂犬病,禽流感等一、二类传染病,对检出的阳性病畜禽坚决扑杀,防止动物饲养地疫病流行发生。四、严防动物疫病的发生春季气候常常是忽冷忽热,变化无常,因此,保持畜禽饲养圈舍的小环境是防止动物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创造温暖、干燥、通风、清洁的饲养条件,对保障畜禽健康,促进生长发育,防止发生疾病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定时定量饲喂,是保证动物健康,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饲养畜禽场户重点做到以下几点:1、饲料品种应相对固定,减少饲料品种的随意更换。2、营养必须满足各类畜禽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类畜禽的饲养标准。3、定时定量饲喂,建立严格的饲养程序,饲养人员要善待畜禽,禁止采用粗暴的行为。4、保持畜禽舍的环境卫生,创造舒适的条件环境,特别对高密度饲养的畜禽,往往因气候突变、高温、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电,断料,断奶,转群,换料,防疫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五、保证畜禽健康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重于治”。有些动物疫病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的效果,特别对猪禽效果更佳,如有些猪场里存在着气喘病、猪附红细胞体等疫病的潜伏,对此类疫病可采用定期投药来达到控制发生的目的;有时给动物更换环境、去势、防疫等,可诱发疫病的发生。六、封闭饲养坚持舍饲养畜,防止飞鸟、野生动物侵入,饲喂人员勿相互串门,严禁非饲养人员或商贩进入场棚。七、遇“警”不慌当畜禽发生疫情时:1、要及时邀请兽医进行诊治,并上报主管单位与告知相邻场做好有关预防工作。2、要对健康畜禽进行紧急免疫接种。3、对病死畜集中深埋与消毒,严禁当商品出售或随意丢弃,杜绝疫情扩散蔓延。4、对全场环境及饲养用具、人员等开展全面消毒,以绝后患。八、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1、焚烧法:在焚烧容器内,使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在富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或热解反应的方法有:直接焚烧法和炭化焚烧法。2、化制法:在密闭的高压容器内,通过向容器夹层或容器通入高温饱和蒸汽,在干热、压力或高温、压力的作用下,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