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3m、管径由25×2.5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走管外,其流量为250kg/h,其冷凝潜热为356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1.05kJ/(kg·℃);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CS2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外表积为基准)分别为K12=l16.8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KWCS2冷却的热负荷:Q冷凝=250××〔46-10〕=9450kJ/h=2.6KW总热负荷Q为:Q=24.7+2.63=27.3KW冷却水用量qm2为:qm2=27.3=0.261kg/s=940kg/h×(30-5)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k××〔tk解之得:tk℃,则:〔5分〕46-30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tm℃46-30ln×10-3×2,〔5分〕10-5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10-5ln〔5分〕×10-3×2,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Ai2,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7.065>ΣAi,所以适宜使用。〔5分〕2.〔20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由20℃加热到55℃m/s,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苯的比热容cpkJ/kg·K,密度ρ为858kg/m3,粘度μ×10-3Pa·s,导热系数λ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为10×104W/m2·K。试求:〔1〕水蒸汽用量〔kg/h〕;〔4分〕〔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外表积为准〕;〔7分〕〔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分〕5.穿过三层平壁的稳定导热过程,如下图,试比拟第一层热阻R1与第二、三层热阻R2、R3的大小:〔B〕。AR1>(R2+R3)BR1=R2+R3CR1<(R2+R3)D无法比拟6.在直径为d的圆管外包覆厚度为δ的保温层(导热系数为λ),保温层外壁的对流传热系数为α。假设d<λ/α,则对单位管长而言〔C〕。A当δ=λ/α-d/2时,热损失最小;B当λ/α=d+2δ时,热损失最大;C当δ=λ/α-d/2时,热损失最大;D包上保温层后热损失总比原来不包时小。3.在长为,高为的降尘室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为,气体通过降尘室的水平流速为,则颗粒能在降尘室别离的条件是〔3.D〕。ABCD2.解:1〕qm1热负荷=15×103××〔55-20〕×105KJ/h〔4分〕2)K苯侧的:流体被加热,=834.3w/m2℃基于外外表积:w/m2℃〔7分〕3〕L及n由传热根本方程:、℃m2(根)〔9分〕1.〔20分〕在常压精馏塔内别离某两组分理想溶液。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5〔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组成为0.98,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8倍。在此题范围内,汽液平衡方程为:,汽相默弗里板效率为0.5。假设要求轻组分收率为98%,试计算:〔1〕釜残液组成;〔5分〕〔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5分〕〔3〕从塔顶向下第一层实际板下降的液相组成。〔10分〕1.解:〔1〕由题给条件解得kmol/h由全塔物料衡算方程:联立得〔5分〕〔2〕先计算,由泡点进料由气液平衡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