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基础参考资料_第1页
轴承基础参考资料_第2页
轴承基础参考资料_第3页
轴承基础参考资料_第4页
轴承基础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基础知识

1、滚动轴承的起源与发展慨述

在上古时候无论做什么工都是人用肩挑、人抬的。并没有轴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建设房屋和高大建筑物的时候,因为有些笨重的东西,比如运石头和花岗岩块,用肩挑

和人台都是很困难的,就创造了用滚木拉运,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有了滑动轴承(轴和

轴瓦),由滑动轴承得以发展到滚动轴承。

新中国成立以前,全国仅在瓦房店有一家轴承制造厂(仅有磨工和装配),1951年

在哈尔滨建立了一家完整的滚动轴承厂,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又新建了我国第三家轴

承厂——洛阳轴承厂。从此,我国有了三家大型企业(轴承厂)。初步形成了我国滚动轴

承工业的基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先后在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又

建立了五十四个大中型轴承生产企业。再加上一些地方发展的小型私营企业,到八十年代

中~九十年代初,我国轴承生产企业增加到三百多家将近四百家,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蓬

勃发展,轴承企业又增加到上千家。目前,我国各类滚动轴承已能生产280多种结构,720

多个尺寸系列,4500多个基本型号,19000多个品种的轴承,有G、E、D、C、B(P0、

P6、P5、P4、P2)五种精度等级的轴承。我国已能生产内径小到0.6mm的微型轴承。大的

外径达5m的特大型轴承,重量达9.5t的重型轴承,套圈最小壁厚为0.275mm的薄壁柔性

轴承以及高温、低温、高速、高真空、耐腐蚀、耐辐射、防磁等特殊工作条件下的轴承,

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2、滚动轴承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滚动轴承是一种通用性很强的、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基础件,由于各种机械有着不同的

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在负荷能力,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此,

滚动轴承就需要有各式各样的结构。但最基本的结构是由四大元件组成:内圈、外圈、滚

动体和保持架。

四大元件在轴承中的作用分别是:

内圈通常与轴紧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

外圈通常是与轴承座成过渡配合,起支承作用。

滚动体借助保持架均匀地排列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滚动

轴承的负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能将滚动体均匀地分隔开外,还能引导滚动体旋转及改

善轴承内部润滑性能等作用。

(-)标准外形尺寸

我国国家标准中,对各类滚动轴承外形尺寸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外形

尺寸称标准外形尺寸。它主要分为三类:即向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推力轴承。滚动轴承

由于外型尺寸标准化,因而具有通用性,也便于安装,拆卸与维修。

在推力轴承中与轴紧配合的,并与轴一起旋转的叫轴圈(双向中轴圈),与轴承座孔过

渡配合,起支承作用的叫座圈。

3、滚动轴承的分类及分类方法:

(-)滚动轴承的分类:

(1)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负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

I)向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其公

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

a.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

b.向心接触角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

II)推力轴承一一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负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不同,又分为:

a.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

b.推力角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小于90°的推力轴承。

(2)按其滚动体的种类,分为:

I)球轴承——滚动体为球;

II)滚子轴承——滚动体为滚子。

滚子轴承按滚子种类,又分为:

a■圆柱滚子轴承:

b.滚针轴承;

c.圆锥滚子轴承;

d.调心滚子轴承。

(3)轴承按其工作时能否调心,分为:

I)钢性轴承;

II)调心轴承。

(4)通常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负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滚动体的种类综合分为:

I)深沟球轴承;

II)圆柱滚子轴承;

III)滚针轴承;

IV)调心球轴承;

V)角接触球轴承;

VI)调心滚子轴承;

VII)圆锥滚子轴承;

VIII)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IX)推力调心滚子轴承;

X)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XI)推力球轴承;

XII)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XIII)推力滚针轴承;

XIV)组合轴承(一套轴承内同时具有上述类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轴承).

4.滚动轴承的代号方法按GB/T272—93标准

(1)轴承代号的构成:

轴承代号由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和后置代号构成,其排列:

前置代号||基本代号||后置代号

令基本代号:

基本代号表示轴承的基本类型,结构和尺寸,是轴承代号的基础。

令滚动轴承(滚针轴承除外)基本代号

滚动轴承外形尺寸符合GB273」、GB273.2、GB273.3、GB3882任一标准规定的外形尺

寸,其基本代号由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构成,排列按表I

表I基本代号

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

表I中类型代号用阿拉伯数字(以下简称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以卜简称字母)表

示,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用数字表示:

例:62016类型代号,2—尺寸系列(02)代号

01一内径代号

N2210N一类型代号,22—尺寸系列代号

10一内径代号

令类型代号:

表2

代号轴承类型代号轴承类型

0双列角接触球轴承8推力圆柱滚子轴承

1调心球轴承N圆柱滚子轴承

2调心滚子轴承和推力调心滚子轴承双列或多列用字母NN表示

U

3圆锥滚子轴承外球面球轴承

QJ

4双列深沟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

5推力球轴承

6深沟球轴承

7角接触球轴承

注:在表中代号后或前加字母或数字表示该类轴承中的不同结构。

令尺寸系列代号

尺寸系列代号由轴承的宽(高)度系列代号和直径系列代号组合而成。

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尺寸系列代号按表3

表3

直径系向心轴承推力轴承

列代号宽度系列代号高度系列代号

801234567912

71737

808182838485868

909192939495969

000102030405060709010

101112131415161719111

2820212223242526272921222

3830313233373931323

4042474941424

595

令表示轴承公称内径的内径代号按表4。

表4

轴承公称内径内径代号示例

mm

0.6-10(非整用公称内径毫米直接表示,在其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深沟球轴承618/2.5

数)用“/”分开。d=2.5

1~9(整数)用公称内径毫米直接表示,对深沟及角接触球轴承深沟球轴承625

7、8、9直径系列,内径与尺寸系列代号之间用d=5mm

分开。

10〜171000深沟球轴承

12016200

1502d=10mm

1703

20〜480(22、公称内径除以5的商数,商数为个位数,需在商数左调心滚子轴承

28、32除外)边加“0”如0823208

d=40mm

大于和等于用公称内径毫米数直接表示,但在与尺寸系列之间调心滚子轴承

500以及22、用“/”分开。230/500

28、32d=500mm

深沟球轴承

62/22,d=22mm

例:调心滚子轴承232242一类型代号32-尺寸系列代号

24—内径代号d=120mm

令滚针轴承基本代号

基本代号编制规则

基本代号中当轴承类型代号用字母表示时,编排时应与表示轴承尺寸的系列代号、内径

代号或安装配合特征尺寸的数字之间空半个汉字距。

例:NJ230、SXK0821;(AXK0821)«

令前置、后置代号:

前置、后置代号是轴承在结构形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有改变时,在其基本代号

左右添加的补充代号。其排列按表5

表5

轴承代号

前置代基后置代号(组)

成套轴本12345678

承分部内部结密封与保持架轴承材公差等游配其

件代构防尘套及其材料级隙置它

圈变型料

令前置代号

前置代号用字母表示。代号及其含义按表6。

表6

代号含义示例

L可分离轴承的可分离内圈或外圈LNU207

LN207

R不带可分离内圈或外圈的轴承RNU207

(滚针轴承仅适用于NA型)RNA6904

K滚子和保持架组件K81107

W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轴圈WS81107

GS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座圈GS81107

令后置代号

后置代号用字母或加数字表示。

后置代号的编制规则

a、后置代号置于基本代号的右边并与基本代号空半个汉字距(代号中有符号“一”,

“/”除外)。当改变项目多,具有多组后置代号,按表8所列从左至右的顺序排

歹U;

b、改变为4组(含4组)以后的内容,则在其代号前用“/”与前面代号隔开;

例如:6205-2z/p622308/p63.

c、改变内容为第4组后的两组,在前组与后组代号中的数字或文字表示含义可能混淆

时,两代号间空半个汉字距。例:6208/p63vl.

后置代号及含义

a、内部结构代号按表7

表7

代号含义示例

A、1)、表示内部结构改变;B(1)角接触球轴承公称接触角

B、2)、表示标准设计,其含义随不同类a=40°7201B;

C、型,结构而异(2)圆锥滚子轴承接触角加大32130B

D、EC(1)角接触球轴承公称接触角

a=15°;

(2)调心滚子轴承C型23122c

E加强型1)NU207E

AC角接触球轴承公称接触角a=25°;7210AC

D剖分式轴承K50X55X20D

ZW滚针保持架组件(双)K20X25X40ZW

注:1)、加强型,即内部结构设计改进,增大轴承承载能力。

b、密封、防尘与外部形状变化代号及含义按表8。

表8

代号含义示例

K圆锥孔轴承锥度1:12(外球面轴承除外)1210K

K30圆锥孔轴承锥度1:3024122K30

R轴承外圈有止动挡边(凸缘外圈)30307R

(不适用于内径小于10mm的向心球轴承)

N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6210N

NR轴承外圈上有止动槽,并带止动环6210NR

-RS轴承一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接触式)6210-RS

-2RS轴承两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接触式)6210-2RS

-Z轴承一面带防尘盖6210-Z

-(ZZ)2Z轴承两面带防尘盖6210-2Z

-RSZ轴承一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接触式)一面带防尘盖6210-RSZ

-RZ轴承一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非接触式)6210-RZ

-2RZ轴承两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非接触式)6210-2RZ

-RZZ轴承一面带骨架式橡胶密封圈(非接触式),一面带防尘6210-RZZ

-ZN轴承一面带防尘盖,另一面外圈有止动槽6210-ZN

-ZNR轴承一面带防尘盖,另一面外圈有止动槽并带止动环6210-ZNR

-ZNB轴承一面带防尘盖,同一面外圈有止动槽6210-ZNB

-2ZN轴承两面带防尘盖,外圈有止动槽6210-2ZN

U推力球轴承带球面垫圈53210U

注:密封圈代号与防尘盖代号同样可以与止动槽代号进行多种组合。

C、保持架结构,材料改变及轴承材料改变的代号按JBb2974的规定。

d、公差等级代号按表9。

表9

代号含义示例

/P0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级(代号中省略不写)6203

/P6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6级6203/P6

/P6x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6x级30210/P6X

/P5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5级6203/P5

/P4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4级6203/P4

/P2公差等级符合标准规定的2级6203/P2

e、游隙代号按表10。

表10

代号含义示例

/C1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1组NN3006K/C

1

/C2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2组6210/C2

—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0组6210

/C3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3组6210/C3

/C4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4组NN3006K/C

4

/C5游隙符合标准规定的5组NNU4920K

/C5

公差等级代号与游隙代号需同时表示时,可进行简化,取公差等级代号加上游隙组号(0组

不表示)组合表示。

例:/P63表示轴承公差等级P6级,径向游隙3组。

/P52表示轴承公差等级P5级,径向游隙2组。

f、配置代号按表11。

表11

代号含义示例

/DB成对背对背安装7210C/DB

/DF成对面对面安装32208/DF

/DT成对串联安装7210C/DT

g、其他:

在轴承振动、噪声、摩擦力距、工作温度、润滑等要求特殊时,其代号按JB/T2974的规

定。

令另外轴承还可以按外径尺寸分类,一般可分为:

1)微型轴承D<26mm

2)小型轴承26mmWDV60mm

3)中小型轴承60mm〈DV120mm

4)中大型轴承120mmWDV200mm

5)大型轴承200mmWDV440mm

6)特大型轴承440mmWDV2000mm

7)重大型轴承D22000mm

5、制造滚动轴承的材料:

1、制造滚动轴承用钢应具有的性能:

制造滚动轴承选择材料是否适当,对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

由轴承的破坏形式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的主要破坏形式是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

劳剥落,以及因摩擦磨损而使轴承精度丧失。此外,还有裂纹、压痕、锈蚀等。因而要求制

造滚动轴承用钢应具备下列性能:

(1)有较高的接触疲劳强度

滚动轴承运转时,滚动体在轴承的内、外圈的滚道间滚动,其接触部分承受周期性交变

负荷,多者每分钟可达数万次到数十万次。在周期性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接触表面金属

出现剥落,引起轴承振动,噪声增大,工作温度急剧上升,致使轴承最终损坏,称为接触疲

劳破坏,接触疲劳破坏是轴承正常破坏的主要形式,因此,要求滚动轴承用钢应具有较高的

接触疲劳强度。

(2)良好的耐磨性

滚动轴承在工作时,除了发生滚动摩擦外,也同时发生滑动摩擦。发生滑动摩擦的主要

部位是:滚动体与滚道之间,滚动体和保持架兜孔之间,保持架和套圈引导挡边之间以及滚

动体(滚子)端面与套圈引导挡边之间等。滚动轴承中滑动摩擦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使轴承零

件产生磨损。如果钢轴钢的耐磨性差,滚动轴承便会过早地丧失精度或旋转精度下降而使轴

承振动增加,寿命降低,因此,要求轴承钢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3)有较高的弹性极限

由于滚动体与套圈滚道之间接触面积很小,轴承在负荷作用下.,特别是在较大负荷作用

下,接触表面的接触压力很大,为了防止高温接触压力下发生过大的塑性变形,使轴承精度

丧失或发生表面裂纹,因此,要求轴承钢,应具有较高的弹性极限。

(4)有适宜的硬度

滚动轴承的硬度也直接影响着轴承的寿命。滚动轴承用钢的硬度要适宜,过大或过小都

影晌轴承的使用寿命。滚动轴承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当轴承套圈和滚动体用GCM5轴承钢制

造时,其硬度应为61~65HRc。(钢球为60~66HRc);用GCr15SiMn制造时,应为

60~64HRc(钢球为60~66HRc)这是因为大量试验证明,在这个硬度范围内,材料的接触疲劳度

强度、耐磨性和弹性极限都是高的。

(5)有一定的韧性,要求轴承不因受冲击负荷而破坏。

(6)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7)有一定的防锈性能。

(8)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滚动轴承在生产中,其零件要经常通过多道冷、热加工序。这就

要求轴承钢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如:冷、热成型性、切削、磨削及热处理性能

等,以适应大批量、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生产的需要。

GCH5及GCrl5SiMn轴承钢具有上述性能,因此,在世界各国生产轴承中(滚动轴承)

均多数采用这种钢材。(高碳格轴承钢)

当然,由于各种轴承的使用要求不同,生产滚动轴承的钢材还有:渗碳轴承钢、耐腐蚀

轴承钢、高温轴承钢、防磁轴承钢。

2、制造滚动轴承保持架及其它零件用材料

制造滚动轴承保持架用的材料大部份采用08和10号优质碳素钢薄板冷冲压制造。也有用

黄铜、铝铁镒青铜、铝合金。还有根据用途不同酚醛胶布(制造中、小型、微型、高速度轴

承的保持),还有用尼龙1010,聚四氯乙烯(制造W100°c的中、小型高速度耐腐蚀轴承保

持架。耐油脂胶毛毡(制造轴承的密封圈)等。

2、滚动轴承加工

1、滚动轴承的生产过程

滚动轴承属于大批量专业化生产、整个产品往往是由儿个工厂(分厂)或几个车间来完

成,各自生产不同的零件或同一零件各自进行不同的工序生产加工最后装配成一套轴承。

图一、滚动轴承的生产全过程(球轴承)

套圈钢球保持架

棒料、管料棒料线材、棒料棒料(大)带料、板料棒料(其它)

锻造热冲冲压成形车削

退火退火

I

.

车加工铿削表面处理钻孔(镣孔)

热处理软磨检查表面处理

t

磨加工热处理检查

超精加工硬磨

终类

抛光或精研

.终检(外观分选)

装配

成检一►清洗+测振一►防锈包装

2、轴承套圈的加工过程

(1)毛坯加工:

>尺寸

棒料---►切料—►锻造成形►检验

、几何形状

金相组织

退火二检验一下道车间(或出厂)

、硬度

(2)车削加工:

锻件一►车第一端面一►车第二端面一►车沟一►打印一►

倒角倒角

—►检验-----►软磨端面(根据需要)------►下道车间(出厂)一

一管料一►切断------►车第一端面一►车第二端面-----►

倒角倒角

一车沟----k打印(按需要)------►软磨端面一►检验----►F车间(出

厂)

(3)热处理

淬火硬度

套圈入炉加热一►入油淬火冷却一►抽检7

'变形

保温硬度、金相

回火------►清洗-------►检验/一►下车间(出厂)

、令却、变形

3、磨加工工艺及装备

外圈外径外沟

磨端面(研端面)一►磨外径4f磨内径一幡沟/—►

'内圈外径、内沟

,外沟

超精沟,零件终检_>清洗一套圈分选_►合套装球一►

\内沟

游隙检验_>装保持架、钾合+成品检验清洗f振动检验5

/需装密封圈

装密封件<-►检验振动一包装入库(出厂)

、轴承压盖

3、滚动轴承的技术标准

滚动轴承的技术标准也称滚动轴承的条件,为了滚动轴承的生产加工质量达一定的目标要

求,满足用户使用的要求。且在生产中指导生产加工,必须制定滚动轴承技术标准(技术条

件)我国国家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滚动轴承统一的标准,由国家标准局审定颁布。并且我国在

70年代后期就已加入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组织)是该组织的成员国•由该组织

制定发布的标准,统称为ISO标准。我国早在80后代初期颁布的轴承技术标准已基本等

同ISO标准(世界通用标准),但在轴承生产中,由于市场的需要,求得轴承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并制造出更高质量的轴承与世界市场竞争激烈,及用户对轴承质量不断的提出新的

要求,和轴承出口的技术要求。我国又制出了许多新的技术标准完全与ISO标准等同与国

际标准统一,我国许多轴承生产厂家又在统的标准基础上制定许多各自企业内控标准,来

满足市场需要和求得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新大地轴承就是这样来生存的,要求生产加工出

来的产品是高质量、低噪音(低振动值)的轴承,新大地轴承厂生产的产品是电动工具轴

承、家用电机轴承及其它。这些轴承都是要求低噪音(低振动值)的轴承,属于微型、小型

轴承,要达到低噪音轴承的质量,在生产加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需达到高质量的要求,要

做到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轴承厂的每一个员工,都必须了解轴承的技术标准,技术名词,才

能做好自已的工作。

1、滚动轴承的标准种类:

滚动轴承标准的种类很多,就生产球轴承而言有以下主要标准:

GB/T307.1-94向心轴承公差

GB/T4604-93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GB/T276-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JB/T7752-95密封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GB4199-84滚动轴承公并定义

JB/T2974-93滚动轴承代号方法补充规定

GB/T272-93动轴承代号方法

GB271-87滚动轴承分类

ZBJ11027-89电机用深沟球轴承技术条件

GB308-89滚动轴承钢球

GB307.3-84滚动轴承一般术要求

JB1255-91高碳格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

理技术条件

JB/T7047-93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JB/T50009-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振动(速度)技术条件

GB307.2-84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JB/T3573-93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5313-93滚动轴承振动(速度)测量方法

JB/T5314-93滚动轴承振动(加速度)测量方法

JB/T7050-93滚动轴承清洁度及评定方法

JB/T6641-93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6642-93滚动轴承零件圆度误差测量及评定方法

滚动轴承公差定义及符号(深沟球轴承)

2.1、内径

2.1.1、公差内径d

定义:包容圆柱形内孔理论内孔表面的圆柱体直径。

(注:滚动轴承的公差内径,一般作为实际内孔表面偏差的基准值-基本值

径)

2.1.2、单一内径ds

同实际内孔表面与一径向平面的交线相切的平行切线间的距离。

2.1.3、单一内径偏差Ads

单■内径与公称内径之差△ds=ds-d

2.1.4、内径变动量Vds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呐径之差

2.1.5、平均内径dm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内径的算术平均值。

2.1.6、平均内径偏差△dm

平均内径与公称内径之差△dm=dm-d

2.1.7、单一平面平均内径dmp

在单一平面内最大与最小单一内径的算术平均值

2.1.8、单一平面平均内径偏差△drop

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与公称内径之差△dmp=dmp-d

2.1.9、单一径向平面内的内径变动量Vdp

在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与最小单一内径之差

2.1.10、平均内径变动量Vdmp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

2.2、外径

2.2.1、公称外径D

包容理论外表面的圆柱体的直径。

2.2.2、单一外径ADs

同实际外径与一径向平面的交线相切的两条平行切线间的距离o

2.2.3、单一外径偏差ADs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

2.2.4、平均外径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的算术平均值。

2.2.5、平均外径偏差△Dm

平均外径与公称外径之差△Dm=Dm-D

2.2.6>外径变动量VDs

单个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

2.2.7、单一平面平均外径Dmp

2.2.8、单一平面平均外径偏差Z\Dmp=Dmp-D

229、单一径向平面之外径变动量VDp

在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与最小单一外径之差

2.2.10、平均外径变动量VDmp.

单个套圈的最大与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

2.3、形状

2.3.1>圆形偏差

轮廓线的内切圆(内表面)圆柱或外接圆(外表面)柱与轮廓表面上任意点间在任意径

向面内的最大径距离。

2.4、宽度和高度

2.4.1、套圈公称宽度B(内圈)或C(外圈)

套圈两理论端面间的距离。

2.4.2、套圈单一宽度Bs或Cs。

套圈两实际端面与基准端面切平面的垂直线交点间的距离

2.4.3、套圈单一宽度偏差ABs或ACs。

套圈单一宽度与公称宽度之差。△Bs=Bs-B.4Cs=Cs-C

224、套圈宽度变动量VBs或VCs。

单一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宽度之差。

2.4.5>轴承公称宽度B、C或T(向心轴承)

套圈两理论端现间的距离,用以限定轴承宽度。

246、轴承实际宽度Ts(指由一内圈端面和一外圈端面限证轴承轴心线与限定轴承宽度的向

心轴承)轴承轴心线与限定轴承宽度的套圈实际端面的两个切平面交点间的距离。

2.4.7、轴承实际端面宽度偏差ATs.(也叫装配高)轴承实际宽度与轴承公称宽度之差。

△Ts=Ts-T

2.4.8、轴承公称高度T(推力轴承)轴承轴心线与限定轴承高度的垫圈实际底面的两个切平

面交点间的距离。

2.4.9、轴承实际高度Ts(推力轴承)轴承轴心线与限定轴承高度的垫圈实际底面的两个切平

面交点间的距离。

2.4.10、轴承实际高度偏差ATs(推力轴承)轴承实际高度与公称高度之差。△Ts=Ts-t

2.5、旋转精度

2.5.1、径向跳动

(1)、成套轴承的内圈径向跳动Kia(向心轴承)内圈在不同的角位置时,内孔表面与相对

外圈一固定点间的最大与最小径向距离之差。(在轴承各零件外于正常的相对位置)

(2)、成套轴承的外圈径向跳动Kea(向心轴承)外圈在不同的角位置时,外表面与相对

内圈一固定点间的最大与最小的径向距离之差。(在轴承各零件处于正常的相对位置)。

253、端面对内孔的跳动量sd、(内圈基准端面)在距离内圈轴心线的径向距离等于其滚道

接触直径之半处,垂直于套圈轴心线的平面与套圈基准端面间的最大与最小轴向距离之差。

254、滚道对端面的平行度(沟侧摆)si或se。(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或外的基准端面)。

255、外表面母线对基准端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d。在与外圈基准端面的切平面平行的径向,

外表面除去两端面最大轴向倒角尺寸极限的长度内,其同一母线上各点相对位置的总变动

量。

2.5.6>厚度变动量

(1)内圈滚道对内孔的厚度变动量Ki(向心轴承)内孔表面与内滚道中间(中心)的最大与

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2)外圈滚道对外表面的厚度变动量Ke(向心轴承)外圈外表面与滚道中间(中心)部的最

大与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2.5.7、内部游隙

(1)径向游隙(内部)Gr(能承受径向负荷的轴,非预紧状态)在不同角度方向,无外负荷

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算

术平均值。此平均值包括了套圈在不同的角度位置时的相互位移量以及滚动体组在不同角位

置时相对于套圈的位移量。

(2)理论径向游隙(向心轴承)外圈滚道直径减去内套(圈)滚道直径再减去两倍滚动体直

径。

(3)轴向游隙:Ga(在两个方向上能承受轴向负荷的轴承,非预紧状态)无外负荷作用时,

一个套圈相对于另一个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算术平均

值。此平均值包括了套圈在不同角位置时的相互位移量以及滚动体组在不同的角位置时相结

于套圈的位移量。

2.5.8、轴承套圈符号

(1)内圈di内圈沟径

(2)外圈De外圈沟径

(3)圆形偏差(圆度)Z\Cir

(4)表面粗糙(光洁度)Ra

新旧术语符号对照表

序号新标准旧标准

1垫圈推力轴承套圈之总称

轴圈推力轴承紧圈

3座圈推力轴承活圈

4单一径向各平面内的内(外)径变动量Vdp(VDp)椭圆度

5单一套圈最大与最小单一内(外)径之差Vds(VDs)圆柱度

6圆形偏差圆度

7轴承公称宽度T(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圆锥滚

子轴承装配高

8轴承公称高度T(推力轴承)推力轴承装配高H

9套圈单一宽度偏差ABs或ACs两端面不平行度(平

行差)

10套圈宽度变动量VBs或VCs两端而不平行度(平

行差)

11成套轴承内(外)圈径向跳动Kis(Kea)(向心轴承)径向摆动

12成套轴承内(外)圈大端面对滚道的跳动Sia(Sea)(圆锥滚道侧撰

滚子轴承)

13内圈基准端面对内径的跳动Sd内圈端面侧摆

14成套轴承内(外)圈面对滚道的跳动量Sia(Sea)(向心轴滚道侧摆

承)

15外表面母线对基准面倾斜度的变动量SD外径对基准端面的两

倍不垂直度

16内(外)圈滚道对内(外)径的厚度变动量Ki(Ke)壁厚差

17垫圈滚道对底面的厚度变动量Si或Se(推力轴承)轴向跳动

4、滚动轴承的检测(测量方法与测量仪器)

1.轴承检测常用术语

(1)公称尺寸(或名义尺寸):设计图样所规定的基本计算尺寸。

(2)实际尺寸:工件加工后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

如:6203的轴承内径为17mm,则此17mm为内径公称尺寸,经检测测量后为17-0.01,则其

实际尺寸为16.99mm.

(3)最大极限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工件尺寸的最大值。

如:设计图样尺寸为17(0-0.010),则最大极限尺寸为17mm。

(4)最小极限尺寸:在公差范围内工件尺寸的最小值。

如:17(-0.010~0)则最小极限尺寸为17-0.010=16.99mm。

(5)公差:允许的偏差范围。也就是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的差数。

如:17(-0.010-0)其偏差允许范围(公差)为0〜。010。

(6)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差数。

如:设计图样尺寸表注的尺寸为:

<225(-0.010~+0,005)mm,则上偏差即为

25.005-25=0.005mm

(7)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差数。

(8)实际偏差: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为25mm,测量得某一件的内径实际尺为24.995mm,

则此件内圈的内径实际偏差即为:

24.995-25=-0.005mm.

(9)仪表刻度间距:表盘上两相邻刻线中心的距离。一般为0.75~2.5mm.

(10)刻度值(分度值):标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被测量数。一般采用均匀的刻度。考虑到

习惯上读数方便,仪表中的刻度值常取1.2或5的倍数。

(11)示值范围:指标尺刻度范围内所能量出之最大与最小尺寸差值。

(12)测量范围:整个量仪所能量出的最大和最小尺寸范围。

(13)读数精度(测量精度):在量仪上读数时所能达到的准确度。(精确度)

(14)放大比(放大倍数):量仪指针或标尺的理论线位移或角位移与被测量数值变化的比

值。它等于刻度间距离与刻度值之比:

K=C/I=AS/A。

式中:K-放大比C-刻度间距I一刻度值

△。一被测数值的变化量。

△S一指针位移量

(15)测量力:在接触测量时,需保持量仪测头与被测工件表面接触,其接触时所产生的力

叫测量力。

(16)灵敏度:能使量仪发生动作所代表的被测之量的最小值。

(17)示值误差:量仪所指示之数值与被测之实际数值的差数。

(18)示值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同一被测工件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最大差

数。

(19)测量误差:为量仪本身误差与测量条件(温度、测量力、标准件、定位误差等)所引

起的误差之总和。

(20)表面质量:指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

表面缺陷包括:裂纹、肉眼可见烧伤、黑皮、磨伤、麻点、黑班、皱纹、划伤、碰伤、

锐角、毛刺、其它机械伤及材料缺陷等。大中型轴承还有打字下沉(黑皮、黑洞)

(21)残磁(剩磁):轴承或零件经退磁后仍残留的磁性。(如果加工轴承零件的夹具不是

电磁夹具,则没有残磁)。

(22)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儿何形状特性,即表

面微观的不平度。

(23)锈蚀:金属表面与外界介质产生化学反应或由于电化学作用发生氧化而引起的破坏。

在轴承中常见的锈蚀有:片状黄锈、蜂窝状孔锈、指纹锈、黄印锈、黑印锈、以及碰划

伤后产生的黑锈。

(24)烧伤:轴承零件在加工时,因摩擦和挤压变形产生很大热量,使其表面温度急剧增

高,局部瞬时可达800°c~1200°c如果冷却不及时或不充分,将产生退火,高温回火或

二次淬火,这种现象称为烧伤。它常使工件表面硬度降低或产生龟裂。

(25)硬度:指材料抵抗异物压入的能力,轴承工业中常用布氏、洛氏(HRA、HRB、

HRC)维氏和肖氏硬度计来检查硬度。对未淬火的工件,用布氏硬度计(HBS)和

工件壁很薄的工件或检查渗碳轴承的渗碳层深度的用维氏硬度或显微硬度。

(26)裂纹:指金属或金属零件在应力作用下,当此应力超过金属的极限强度时,其内部或

表面便发生裂纹或断裂现象,这种断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