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考物理总复习《声》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2.(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思考乐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3.(2023·龙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2023·福建)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5.(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6.(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7.(2023·郴州)“山水福地,遇见郴州”,这是郴州旅发大会的主题。在宣传视频中,大力推介了郴州各地的美食、美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苏仙岭的钟声”——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莽山的云海”——云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北湖公园的灯光”——其中的黄光是色光的三原色之一D.“嘉禾的倒缸酒”——酒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2023·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9.(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10.(2023·内江)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的C.超声波可以碎石,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12.(2023·武威)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3.(2023·泸州)端午将至,民间流传着“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的民谣。下列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B.成熟的蜜桃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蜜桃吸收了红光C.艾叶散发出清香,是因为清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高14.(2023·泸州)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15.(2023·陕西)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16.(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17.(2023·宜宾)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图是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琴声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琴弦的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18.(2023·临沂)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19.(2023·衡阳)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20.(2023·广安)2023年4月,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举行了多场音乐会,观众在多彩的音符中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箫、二胡、琵琶演奏时,都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优美动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1.(2023·云南)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窗三年的同学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B.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电荷C.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起雾”是因为水蒸气液化D.用核桃钳能轻松地夹开坚硬的核桃,说明核桃钳是省力杠杆22.(2023·广元)在学校艺术节中,小明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关于他在歌唱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小明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小明的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C.小明的朋友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小明在唱歌D.小明唱歌时使用话筒扩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23.(2023·自贡)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24.(2023·南充)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B.“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市的用电压力D.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25.(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6.(2023·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27.(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二、填空题28.(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29.(2023·黄冈)如图是动圈式话筒内部结构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带发出声音,使膜片带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进入扬声器,将声音放大,改变了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电能。30.(2023·武威)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31.(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32.(2023·江西)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现象。33.(2023·凉山)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34.(2023·重庆)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增大。35.(2023·重庆)广泛应用在航海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爱华同学想起这些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常常会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小。36.(2023·南岸模拟)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37.(2023八上·伊川期末)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不同。三、综合题38.(2023·宜昌)如图所示,我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人类下潜深度最大,也是国际上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09米,前部的两个机械手从海底抓取了一块质量为8.4kg,体积为3dm3的深海岩石,固定在采样篮上带出了水面。问:(1)“奋斗者”号配备的水声通信系统可以在万米海底将文字、语音和图像实时传输给海面上的母船,这种信息传递是通过(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实现的;(2)“奋斗者”坐底时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多少?(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m3,g取10N/kg)(3)带回的岩石密度是多少kg/m3?将它从海底匀速提升至水面,不计水的阻力,采样篮对它做的功是多少J?39.(2023·临沂)2023年,淄博烧烤火出了圈,人们纷纷赴淄“赶烤”,满足味蕾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淄博人民的热情好客。(1)串羊肉串的钢签前端尖细,可以减小受力面积,(选填“增大”或“减小”)钢签对肉的压强,便于串肉;(2)烤肉串的过程中,通过的方式增加了肉的内能;肉串散发出香味表明分子;(3)烧烤现场“人声鼎沸”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高”或“响度大”);相对于正在一路小跑上菜的服务员,坐在烧烤炉旁的顾客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4)为让肉串受热均匀,味道更好,部分店家使用了一种新型电烧烤炉,这种烧烤炉可在电热丝烤肉串的同时,由电动机带动肉串缓慢转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电热丝R的阻值为55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2W。该烧烤炉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丝R的电流为A;电动机10min消耗的电能为J。40.(2023·云南)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所以科学家为“奋斗者”号量身定制了一套数字水声通信系统,如图所示,它将语言和文字等信息编码调制后,通过换能器进行发射和接收,实现数据交互,把所有的关键数据语潜水器准确、高效地与母船进行沟通。精细探测为“奋斗者”号在水下航行和作业提供了安全保障。尽管马里亚纳海沟两侧都是非常陡峭的海山,但是“奋斗者”号安装有前视成像声呐设备,可对前方海山的距离和轮廓进行实时探测,帮助它精准避开障碍物。定位导航使“奋斗者”号水下作业精准高效。由于水下没有卫星定位,必须使用声学定位。下潜之前,科学家通过设备的标定实验,使声学系统可以输出精确的速度等关键数据,再将定位与多普勒测速仪、惯性导航设备组合后进行导航,就能实现万米海底“大海捞针”,“奋斗者”号仅半小时就收回了之前在海底布放的一些目标物。(1)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因此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2)前视成像声呐设备能发出(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让潜水器在漆黑的万米深海中精准避障。这说明声音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3)请写出“奋斗者”号声学系统的一个优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023·赤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以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干扰。这是()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途径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解答】控制噪声有三个方法:声源处减弱噪声、传播途中减弱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教师监考时不能穿硬底鞋是使自己走路声变小,从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分析】控制噪声的方法。2.(2023·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B.思考乐响铃声音大是因为音调高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次声波【答案】C【解析】【解答】A.在学校内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A不符合题意;

B.响铃声音大是因为响度大,B不符合题意;

C.校内广播属于信息传播,C符合题意;

D.同学们“唰唰”写字的声音是人耳听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人不能听到次声波。3.(2023·龙东)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速度是0,错误,A符合题意;

B.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公路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音调和频率有关;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4.(2023·福建)如图所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枫桥附近的夜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霜”是水蒸气遇冷吸热后形成的B.“月”和“渔火”都属于光源C.以“寺”为参照物,“桥”是运动的D.敲钟的力越大,“钟声”的响度越大【答案】D【解析】【解答】A.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故A错误;

月亮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的太阳光,因此不是光源,故B错误;

以“寺”为参照物时,“桥”的位置保持不变,是静止的,故C错误;

敲钟的力越大,则钟面振幅越大,则钟生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2)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3)根据参照物的知识判断;

(4)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特点有关。5.(2023·荆州)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答案】C【解析】【解答】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响度,错误,C符合题意;

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相同环境中,速度相同;声音的大小指响度;人们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6.(2023·河北)2023年4月15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第四次出舱活动。在地面工作人员和舱内航天员邓清明的密切配合下,两名出舱航天员费俊龙、张陆圆满完成全部既定工作任务,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大声说话就能直接利用声波进行交流【答案】D【解析】【解答】A.地面工作人员发出指令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色区分是哪位航天员,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地面工作人员与舱内的航天员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舱外的两名航天员通过电磁波进行交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7.(2023·郴州)“山水福地,遇见郴州”,这是郴州旅发大会的主题。在宣传视频中,大力推介了郴州各地的美食、美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苏仙岭的钟声”——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B.“莽山的云海”——云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C.“北湖公园的灯光”——其中的黄光是色光的三原色之一D.“嘉禾的倒缸酒”——酒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解答】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而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云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没有黄光,C不符合题意;

D.酒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闻到气味是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8.(2023·宜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下列关于人们听到的蝉叫声和鸟鸣声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于人耳鼓膜振动产生的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答案】B【解析】【解答】A.蝉鸣是蝉的鸣器振动产生的,鸟鸣,是鸟的声带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符合题意;

C.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蝉叫声和鸟鸣声,C不符合题意;

D.人离蝉和鸟越近,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通过空气传播听到声音;音色是声音的特色,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9.(2023·烟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答案】D【解析】【解答】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合题意;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10.(2023·内江)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的C.超声波可以碎石,应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A.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故B错误;

C.超声波可以碎石,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根据声音的产生判断;

(2)根据音调的影响因素判断;

(3)根据声音利用的知识判断;

(4)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11.(2023·随州)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答案】A【解析】【解答】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故A正确;

B.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故B错误;

C..2048Hz的音在20Hz~20000Hz之间,是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不是次声波,故C错误;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低,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2)根据对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判断;

(3)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

(4)音调高低与频率大小有关。12.(2023·武威)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答案】B【解析】【解答】大声喧哗是指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请勿大声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选:B。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13.(2023·泸州)端午将至,民间流传着“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四艾、初五划龙舟”的民谣。下列对民谣有关的物理情境,解释正确的是()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沸点B.成熟的蜜桃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蜜桃吸收了红光C.艾叶散发出清香,是因为清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频率很高【答案】C【解析】【解答】A.蒸白糕时用旺火烧水,当不能改变水的沸点,A不符合题意;

B.成熟的蜜桃看起来是红色的,是因为蜜桃反射了所有色光,B不符合题意;

C.艾叶散发出清香,是因为清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

D.划龙舟时呐喊声很大,是因为呐喊时声带振动的幅度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沸点和种类有关,和大气压有关;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闻到气味是分子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14.(2023·泸州)如图所示是汽车利用超声波辅助倒车的情境,当汽车与障碍物相距较近时,汽车就会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下列关于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嘀嘀嘀”的警报声,就是超声波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是噪声【答案】A【解析】【解答】A.超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A符合题意;

B.“嘀嘀嘀”的警报声,不是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不符合题意;

D.警报声对正在倒车的驾驶员来说有帮助,不是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对人有益的声音不是噪声。15.(2023·陕西)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C.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解答】A.用力敲鼓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A不符合题意;

B.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腰鼓的声音,B不符合题意;

C.鼓声的传播需要介质,C不符合题意;

D.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发声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是物体振动产生的。16.(2023·天津)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答案】B【解析】【解答】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大小是响度,和振幅有关。17.(2023·宜宾)为了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图是学生用古筝表演的情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手指振动产生的 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琴声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D.琴弦的振幅不同音调也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A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琴声在真空中不能传播,C不符合题意;

D.琴弦振幅不同响度也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8.(2023·临沂)2023年4月12—27日,50多部小戏小剧优秀作品在人民广场轮番上演,唱“红”了沂蒙时代新旋律。关于戏剧演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演员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低D.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是超声波【答案】B【解析】【解答】A.演员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空气传来的,B符合题意;

C.女高音演员清脆的歌声的音调高,C不符合题意;

D.人不能发出超声波,男中音演员高亢的歌声不是超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声音清脆是音调高;人不能发出超声波。19.(2023·衡阳)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答案】C【解析】【解答】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振幅越大,鼓声响度越大,故C错误;

D、不同物体的音色一般不同,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20.(2023·广安)2023年4月,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举行了多场音乐会,观众在多彩的音符中感受到中国音乐艺术的魅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笛、箫、二胡、琵琶演奏时,都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优美动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解答】A:只有笛、箫演奏时,才是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发出声音的响度越高。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优美动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中的。C正确符合题意

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所以的管乐器是由由空气柱振动发声的,而弦乐器是由琴弦振动发声的。

B:唢呐独奏时,越用力吹,唢呐内的空腔柱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C:空气能传播声音。

D: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这是声音能传递信息。21.(2023·云南)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窗三年的同学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因为声音的响度不同B.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电荷C.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起雾”是因为水蒸气液化D.用核桃钳能轻松地夹开坚硬的核桃,说明核桃钳是省力杠杆【答案】A【解析】【解答】A.同窗三年的同学闭上眼睛也能知道说话的人是谁,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A符合题意;

B.塑料尺在头发上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是因为摩擦过的塑料尺带了电荷,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起雾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用核桃钳能轻松地夹开坚硬的核桃,说明核桃钳是省力杠杆,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音色不同判断发声体;摩擦使物体带电;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核桃钳是省力杠杆。22.(2023·广元)在学校艺术节中,小明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关于他在歌唱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小明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小明的歌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们的耳朵C.小明的朋友根据音色可以判断是小明在唱歌D.小明唱歌时使用话筒扩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D【解析】【解答】A.B.C均正确不合题意;

D.小明唱歌时使用话筒扩音,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2)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

(3)(4)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23.(2023·自贡)学校附近的居民经常听到课间操广播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播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B.居民关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C【解析】【解答】A.广播声是由于喇叭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居民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广播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故C正确;

D.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根据声音的产生判断;

(2)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3)根据声音的传播判断;

(4)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24.(2023·南充)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B.“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市的用电压力D.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答案】B【解析】【解答】A.新闻咨询广播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根据c=fλ计算,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神舟十六号”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以电磁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错误,B符合题意;

C.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市的用电压力,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c=fλ,结合电磁波的速度和频率,计算波长;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和地面交流信息;水能可再生;核废料仍有污染性。25.(2023·南充)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解答】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26.(2023·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答案】D【解析】【解答】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声源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上波峰的个数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也就是音调不同,故B错误;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控制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判断;

(2)波形图上相同时间内波峰越多,则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根据噪声检测仪的用途判断;

(4)根据声音利用的知识判断。27.(2023·成都)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答案】D【解析】【解答】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传播的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拨动快慢无关,故B错误;

C.拨动两条橡皮筋,它们的振幅可能相同,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可能相同,故C错误;

D.拨动不同橡皮筋,由于它们的粗细不同,因此振动频率肯定不同,那么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判断;

(2)根据声速的影响因素判断;

(3)(4)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二、填空题28.(2023·河南)箫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而产生的,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答案】振动;音调【解析】【解答】(1)演奏者吹箫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的;

(2)演奏者用手指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分析】(1)根据声音产生的知识解答;

(2)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29.(2023·黄冈)如图是动圈式话筒内部结构图,对着话筒说话时,声带发出声音,使膜片带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进入扬声器,将声音放大,改变了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过程中,将能转化为电能。【答案】振动;响度;机械【解析】【解答】说话时,声带振动发出声音,使膜片带动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进入扬声器,将声音放大,改变了声音的响度。线圈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声带振动时发声;声音的大小,是响度;电磁感应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0.(2023·武威)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答案】振动;转换法【解析】【解答】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水花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种实验方法为转换法。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将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叫转换法。31.(2023·苏州)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不同。小明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乐音/噪声)。【答案】音色;噪声【解析】【解答】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所发声音的音色不同;在学习时,听到邻居家传来的钢琴声,这属于噪声。

【分析】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32.(2023·江西)近年来,江西多措并举,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了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现象。【答案】空气;扩散【解析】【解答】人们听到的“鸟语”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

【分析】人听到声音是空气传播的;闻到气味,是分子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33.(2023·凉山)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该音响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听力。【答案】音色;响度【解析】【解答】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音色。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能过大,是指声音的响度不能太大,太大了会对人耳有影响。

【分析】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34.(2023·重庆)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增大。【答案】力;响度【解析】【解答】扬声器(喇叭)是可以扩大声音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扩大”是指将声音的响度增大。

【分析】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5.(2023·重庆)广泛应用在航海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爱华同学想起这些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常常会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声”的“轻”是指声音的小。【答案】指南针;响度【解析】【解答】应用在航海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它推动了地理大发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轻声哼唱《爱我中华》,“轻”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分析】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声音的大小指响度。36.(2023·南岸模拟)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能传播声音;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答案】液体/水;音色【解析】【解答】声音能够在固体、气体和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水是液体,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每一个人说话的音色是不同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分析】液体可以传播声音;音色是声音的特色。37.(2023八上·伊川期末)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不同。【答案】振动;音色【解析】【解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分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三、综合题38.(2023·宜昌)如图所示,我国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人类下潜深度最大,也是国际上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09米,前部的两个机械手从海底抓取了一块质量为8.4kg,体积为3dm3的深海岩石,固定在采样篮上带出了水面。问:(1)“奋斗者”号配备的水声通信系统可以在万米海底将文字、语音和图像实时传输给海面上的母船,这种信息传递是通过(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实现的;(2)“奋斗者”坐底时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多少?(海水密度近似为1.0×103kg/m3,g取10N/kg)(3)带回的岩石密度是多少kg/m3?将它从海底匀速提升至水面,不计水的阻力,采样篮对它做的功是多少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