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别康桥
》选择性必修下册初步导入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让他魂牵梦绕的事物,当人们每每想起它们时,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徐志摩的脚步,一起品鉴他的名篇——《再别康桥》。学习目标目标1.了解新月派诗歌,了解徐志摩身世以及写作时代背景。2.通过赏析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手法,鉴赏诗歌的“三美”艺术。3.感受作者对于康桥的感情,理解诗人感情的深沉和表面的平静。学习清单壹叁贰肆教考衔接布置作业靶向突破强化训练明确文本深入探究知人论世筑牢基础学习任务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学习任务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诗人。原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1922年回国后,发表大量诗文,与同学成立“新月社”。徐志摩短暂的一生正处在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但他从未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渴望与追求,笔耕不辍,被梁启超赞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作者简介】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写作背景】1920年至1922年,徐志摩曾游学于剑桥大学。康桥(剑桥大学所在地)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地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徐志摩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重点字音】河畔(pàn)荡漾(yàng)青荇(xìng)浮藻(zǎo)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笙箫(shēngxiāo)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重点字词】1.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2.漫溯:很随意地逆流而上,随心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3.斑斓:灿烂多彩,多用于书面语。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思维拓展】什么是“新月派”?这个派别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相关链接】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学习任务知人论世筑牢基础【题目讲解】《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景色之中。学习任务明确文本
深入探究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诵读感知】1.把握节奏:诗中的韵律较为明显,可以通过轻重缓急的声音变化来突出诗句的韵律之美。2.适度停顿:在逗点处稍作停顿,使诗句的意义更加清晰。3.虚声的使用:在诵读“轻轻的”和“悄悄的”时,气息应很充足,运用声乐中“以气托声”的技巧,提气,把声音放轻,以半气半声的效果读出,同时利用收腹拉住气流使之均匀送出,以表达诗歌极强的抒情性。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诵读感知】4.重音的处理:在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中,要特别使用轻读。这两节中的“轻轻的”和“悄悄的”都应处理成重音轻读,以表现诗人虽爱得浓烈却不愿打扰康桥的宁静,也从整体上传达诗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情基调。重音的另一表现形式是拉长音节。例如在第一节中,“轻轻的我走了”和“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轻轻的”之后和“作别”之后,都应有一个稍长的拖音,将音节拉长,且气息不断,以表达诗人的缠绵与不舍。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如下:诗歌以作别康桥时的情感起伏为线索,先着眼现实,写分别的离愁;然后避实就虚,开始寻梦,描写金柳、青荇、清潭、星辉、夏虫等意象;最后,再次照应现实,再写离愁。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赏析诗歌内容】(一)分别找出诗中含有色彩的词语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并分析各自的好处。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幅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等。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赏析诗歌内容】(一)分别找出诗中含有色彩的词语和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并分析各自的好处。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小节诗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赏析诗歌内容】(二)在3、4、5、6段中通过作者的精心描写,你可以看到什么场景,请你把这种场景描述出来。第三段:康河沁人心脾的河水中,青荇自由自在的在软泥中欢快的招手。第四段:梦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每一片康河的浮藻间都沉浸着有待发现的自由的梦。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赏析诗歌内容】(二)在3、4、5、6段中通过作者的精心描写,你可以看到什么场景,请你把这种场景描述出来。第五段:撑一支长篙,驾一叶扁舟,我在康河的柔波中泛寻梦,那满天的星光倒映在康河的水波中,水天一色。小舟在星光中摇摆穿行。此情此景,只有用歌声才能表达我的心情。第六段:梦依旧,人以非。我还能撑一支长篙去寻找自由的梦吗?今晚的沉默将伴着我悄悄地离开。离开这自由的康桥,离开这自由的梦。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明确诗歌手法】(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试对这几句诗进行赏析。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母校榆荫下的清潭。“揉碎”实写了“天上虹”倒映在清潭里,霞光被浮藻分散,五彩斑斓的样子,写出了潭水的清澈静美。由潭水引发了“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联想,“沉淀”说明了诗人对康桥的记忆之深,“彩虹似的梦”极言往事的美好。此处由康河的美景联想到回忆,这个“彩虹似的梦”也引出了下文“寻梦”的内容,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明确诗歌手法】(四)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感受诗歌特色】(五)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且造成了全诗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内容上: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的招手”这样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挥一挥衣袖”这样的动作结束,貌似复唱,实际上情感已得到深化,烘托了伤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感受诗歌特色】(六)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学习任务明确文本深入探究【感受诗歌特色】(六)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课堂小结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体系建构《再别康桥》体系建构图学习任务靶向突破
强化训练学习任务靶向突破强化训练【课内实践】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B.第五节“寻梦”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的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C.第六节诗,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拉回到现实中,离情缕缕,别绪重重,现在哪有心思歌唱呢?诗情的高潮却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惟其如此,才能表达诗人对母校的离情。D.《再别康桥》中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无限的伤感,虽然诗歌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学习任务靶向突破强化训练【课内实践】对《再别康桥》中的意象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无限的伤感”理解不对,《再别康桥》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故选D。学习任务靶向突破强化训练【链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特别陶醉于那一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艳影倒映在康河的波光中,让人生出热烈纯真的爱恋。徐志摩爱恋康桥,就像爱恋自己梦里的新娘,____________缱绻。而康桥里什么最像新娘呢?只有那河畔夕阳下的垂柳。垂柳____________,枝条细长,迎风摆荡,顺光看去犹如新娘飘逸秀美的长发,逆光看则如新娘头上那块柔美的红盖头。如此天才的想象,只属于徐志摩。北大未名湖畔的垂柳,其实也____________,不知何时能遇到自己的徐志摩?我的家乡有一条清亮如练的淦河穿城而过,河畔的垂柳总是让人“相看两不厌”。虽然广场上有____________的花草,身形妖娆的名木,但都不及河边的那些垂柳富有韵致。疏浚河道后,河水比以前更加清澈明亮,站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的水草一如徐志摩笔下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学习任务靶向突破强化训练【链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河畔的垂柳,像身着盛装的新娘,被夕阳染成金色B.像身着盛装的新娘,那是河畔的垂柳,被夕阳染成金色C.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是河畔的垂柳,像身着盛装的新娘D.河畔的垂柳,被夕阳染成金色,像身着盛装的新娘
D学习任务靶向突破强化训练【链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情谊
蓊蓊郁郁
风姿绰约
数不胜数B.情意
蓊蓊郁郁
蒲柳之姿
数不胜数C.情意
葱郁浓密
风姿绰约
美不胜收D.情谊
葱郁浓密
蒲柳之姿
美不胜收C
学习任务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学习任务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课文题目考查方向具体分类《再别康桥》现代文阅读1.文学常识:考查诗人徐志摩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新月派诗歌的特点。2.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如“云彩”、“金柳”、“青荇”等,理解它们在表达诗人情感和营造氛围方面的作用。3.语言风格:鉴赏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反复、拟人等,理解这些手法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4.主题思想:理解并分析诗歌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对母校的深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等。5.比较阅读:将《再别康桥》与其他描写离别、怀旧主题的诗歌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学习任务教考衔接
布置作业课文题目考查方向具体分类《再别康桥》语言文字运用1.句子理解: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关键句子的含义,例如对“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句诗的理解。2.词语辨析:辨析诗歌中特定词语的用法和含义,例如对“艳影”、“青荇”等词语的深入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徐州市人民医院护理科研评估总结考核
- 盐城市中医院口腔材料管理考核
- 上饶市人民医院移植后造血重建评估考核
- 扬州市人民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手术考核
- 泉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合理用药指标监控与考核
- 大兴安岭人民医院护理科研应急管理考核
- 泰州市人民医院腹腔镜术中出血控制技能考核
- 无锡市中医院产品知识掌握考核
- 住房品质提升与建材选择
- 杭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日间病房运营管理护士考核
- 2025江苏南京玄武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和“两新”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7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华为安全ia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04月自考00144企业管理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
- 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 电气安全培训王老师课件
- 湘美版(2024)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多彩的假期》课件(内嵌视频)
- 2025年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食品安全小组培训课件
- 内外部环境因素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与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分析及应对措施
- 八年级科学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浙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