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部分重点学校高考历史必刷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2.1840年前,中国茶叶出口量占世界总销售量的14.06%;1894年前后,中国茶叶的出口占世界总销售量的51.94%。这反映了A.中国茶叶生产发展仍然缺乏竞争力B.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D.中国茶叶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3.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A.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B.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C.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D.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4.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实际是用“以夷制夷”的好办法让洋人自己管理自己;认为“协议关税”是通过关税包干性质的固定税率,来减少中外通商冲突和增加清廷财政收入。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逐步卷入世界市场C.在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 D.缺乏近代外交观念5.“由于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如工部、少府旒、将作监等,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建立了各种手工业作坊,因而对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贵族们所需的服饰、车辇、器物、珍玩以至武器等,都各有生产的手工业部门。”这反映出当时A.官营手工业日益商品化B.官营手工业的效率提高C.手工业者人身控制放松D.政府加强对手工业管理6.如图是“世界经济中心地理转移趋势图”。其中,18世纪时有西欧(法、英、德)和亚洲(中、印)两个经济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最恰当的是A.当时欧洲和亚洲处于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革命是出现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C.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不逊于西欧手工业D.当时的两大经济中心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同7.古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性格温和,稳健而有责任感,颇受贵族派拥戴,在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有人因此评价“他由于被认为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这表明当时的雅典A.道德水准决定政治家的地位 B.直接民主制弊端暴露无遗C.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 D.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8.俗语即方言。但丁认为拉丁语是人工的,而俗语是自然的,俗语要比拉丁语高贵。但是,但丁认可的“光辉的俗语”必须是中枢的、宫廷的,而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材料说明A.俗语成为思想解放重要依托 B.人文主义开始广泛传播C.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 D.文艺复兴带有阶级局限9.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这些遗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可以用来说明A.世界各区域文明中我国最早 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特点C.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D.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10.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同为共和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条文规定的不同之处是A.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B.总统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C.内阁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 D.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11.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使得每一个人能够以个体的形式采取全球行动。”此观点意在说明A.人们可利用互联网创造财富 B.互联网给全球安全带来保障C.互联网有利于彰显人的个性 D.人们可借助互联网实现平等12.明清时期,山东柳子戏传到苏州,旅居北京的文人吴长元留下“吴下传来补破缸,低低打打柳枝腔”的诗句;产生于陕西、甘肃一带的秦腔,曾因魏长生的到来,在扬州出现“到处笙箫,尽唱魏三之句”的热潮。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政府的文化政策较为宽松B.运河促进了南北文化交流C.北方士大夫文化品味更高D.儒家思想借戏曲艺术传播13.英国学者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牛顿的时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作者在此强调A.科技发展促进理性传播 B.自然科学取代宗教地位C.宗教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D.启蒙运动消除愚昧无知14.《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A.两极格局B.国际恐怖主义C.国际政治旧秩序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5.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下列不属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A.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B.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C.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16.《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A.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 B.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的要求C.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 D.集原有各国法律之大成的特点17.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佛道思想的迅速传播 B.专制政治的发展C.封建伦理道德的诱导 D.农业生产的发展18.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19.如图是1954年初缪印堂所做的漫画《敬祝进步》。作者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该漫画意在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胜利B.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C.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D.人民群众参与工业化的建设热情20.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被封到鲁地,三年后向周公“报政”,周公问:“何迟也?”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了周政权的统治区域B.推动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C.在分封制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朝觐不勤的现象D.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21.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的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共青团在两年之内失去了一半团员。也有很多共产党员退党,这些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材料意在说明苏俄A.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遭到重大挫折B.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C.应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D.当时国家的政策严重缺乏群众基础22.历史地图具有空间分布与时间定位相结合的特点,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革命推动湖南农民运动 B.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中国革命道路C.全民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D.农村革命道路成为党内主流意识23.有学者认为,成书于明代的《三言二拍》以近古新兴的渲染自然人性的主情人文思想去解构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又以吸纳了释道的儒家思想为主导去兼容和消化主情思潮,体现了儒雅与世俗互摄互涵的中和审美理念。据此可知,《三言二拍》A.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C.说明社会主流思想已经发生变异 D.表明传统儒家观念根深蒂固24.1917年,有报纸报道,“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计划如何……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同时驻华外交团特开联席会议,“促请我政府赶即采取积极办法,务期从速扑减,勿任蔓延”。这些主要说明当时A.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 B.报纸对疫情的报道客观公正C.鼠疫蔓延引发百姓的恐慌 D.外交团关心中国民众的健康25.中国古代某一时期,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期间,更曾有儒学大师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论断,主张利用六经为自己服务,但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这个时期当是:A.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宋朝26.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A.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B.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C.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D.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2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了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对下列“变迁”的重要节点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②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建成③制作完成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④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试播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28.西方军事理论家约米尼说:“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下列最符合此言论的战争是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9.“该国际会议召开于20世纪50年代,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该解说词描述的会议当指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汪辜会谈 D.第26届联大30.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清政府仍不承认这场冲突是一场"战争",而更倾向于是一场"边衅":官方文书中也把英国人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强盗""贼寇""叛贼"。这表明清政府A.认识不到近代战争的残酷 B.对殖民者的本质认识不清C.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 D.无力应对国家安全的危机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公元805年2月,唐顺宗任命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行使内相职权;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执掌起草国家文件法令之权,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这就是有名的“永贞革新”。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掠夺人民的暴行,下令取缔“官使”,禁止“五坊小儿”为非作歹;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提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在用人路线上,坚持任人唯贤,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严惩抗拒朝廷的官员。经济方面革新派以朝廷的名义颁布政令,加强盐税管理,整顿财政;规定在全国各地整顿税率;减少宫廷费用支出。军事方面,一是设法委派素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担任右神策统军;二是任命韩泰为行军司马;三是准备在铲除恶势力的同时,进而削平藩镇。在短短456天内,如此迅速的革新遭到反对派的种种阻挠和破坏,革新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最终以失败告终。——据卫克兴《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永贞革新”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唐代“永贞革新”。32.新航路开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新航路的开辟表述为:人类文明交往之路,世界体系发展之路,殖民扩张之路,人类思想震撼之路。(1)请你指出教材做如此表述的着眼点分别是什么?(2)请选择其中两个“之路”,结合所学,进行深入的阐述。3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1895年7月,徐悲鸿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一位正直不阿的画家家里,从小跟随父亲读书画画。1917年从日本游学归来任教于北京大学,力主国画革新,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1919年,在蔡元培等人帮助下留学西欧,八年间他潜心求学,观奉无数名画,遍访艺术大师。抗战时期,他画的骏马都是一往无前的气魄和铮铮硬骨。他画的雄狮,不是怒目欲毗的负伤之狮,就是威镇百兽的雄狮。1940年创作的巨幅国画《愚公移山》,表现剧烈运动中的人体,以艰卓精神和必胜信念震撼人心,是历史与现实、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他重视严格的基本训练,强调描写物象务求精确。同时反对照抄对象,主张有重点地取舍,既要致广大,又要尽精微。提倡现实主义,而不以抄袭古人为自足。——摘编自廖静文《徐悲鸿小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悲鸿国画创作的艺术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悲鸿国画风格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符合题意;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B不正确;C“普遍”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宋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这从实质上反映出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2、D【解析】
1840到1895年,中国茶叶的出口在世界总销量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反映出中国茶叶出口量越来越多,且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加强,D项正确;只有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中的销售比重增加的数字,不能说明中国茶叶生产缺乏竞争力,不能证明中国茶叶生产已经普遍使用机器,也不能说明茶叶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ABC三项错误。3、C【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认识,故选C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A项;同样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D项。4、D【解析】
鸦片战争后,中国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和“协议关税”对中国有利。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两条措施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缺乏近代外交观念的表现,故D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故A错误;材料信息和逐步卷入世界市场无关,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外交上取得较大主动,故C错误。5、D【解析】
依据材料中“设置了专门管理手工业的机构”“直接控制大量的工匠”可知,政府加强了对手工业的管理,加强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故答案为D项,C项排除。AB项,依据材料中“对于皇室、朝廷、百官以至贵族们所需的服饰……都各有生产的手工业部门”可知,“日益商品化”与材料信息不符,也不能体现官营手工业的效率提高,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6、D【解析】
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亚非是农业革命,而欧洲则是工业革命,两大经济重心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同的,选D;“同等的经济发展水平”说法绝对,排除A项;工业革命不是造就两大经济中心的根本原因,排除B;由图示内容看不出中国和西欧的手工业发展水平,排除C项。7、D【解析】
政治家在雅典民众面前谦卑顺从、仗义疏财和“敬畏人民而得以控制人民”的评价,说明古代雅典精英阶层受民主政治制约,D项正确;“道德水准”不是“政治家地位”的决定因素,A项错误;材料与直接民主弊端表现无关,B项错误;一个政治家与民众的互动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的分歧得以“弥合”,C项错误。8、D【解析】
据材料可知,但丁认为中枢的、宫廷的俗语是光辉的,下层人民的俗语则是低劣的,说明其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故D选项正确;俗语不是思想解放重要依托,材料并未体现,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的传播,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文艺复兴的局限性,而不是体现拉丁语成为斗争的主要矛头,故C选项错误。9、B【解析】
材料反映了黄河、辽河、长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坛、神庙,表明黄河、辽河、长江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起源有多个中心,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源性。B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我国的文明特点,‘我国最早’的说法材料不能反映,A错误;礼乐制度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时间不符,C错误;家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家既是国,国就是家,材料未体现,D错误。故选B。10、C【解析】
依据所学,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内阁由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而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内阁直接对总统负责。C符合题意;ABD三项是两个宪法的共同之处,排除。故选C。11、C【解析】
材料信息“互联网形成了一个‘扁平的世界平台’,使得每一个人能够以个体的形式采取全球行动”说明互联网彰显了人的个性,故C正确;材料和创造财富无关,故A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互联网的危害,故B错误;D项说法错误,互联网不可能实现人们的平等。12、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州、扬州人民可以熟知来自山东、陕西地区的民谣,结合所学,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大运河地位进一步提高,更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故选择B选项;明清时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达到顶峰,文化政策日益严格,故排除A选项;材料主旨是运河发达促进文化交流,不能说明北方士大夫的品味更高,故排除C选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传播,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需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等等。13、A【解析】
根据材料“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等信息,可判断牛顿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理性传播,故选A项;自然科学冲击宗教地位不等于取代宗教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传播理性观念,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A。14、C【解析】
由材料“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可知,作者认为北约是国际政治旧秩序下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世界发展的新形势,故选C。阿富汗战争发生于21世纪,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其主体在对北约的论述分析,故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在以北约为例说明新世界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北约本身不是其反思的焦点,排除D。15、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不属于科技进步的影响,D项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社会经构和世界形势的改变,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6、B【解析】
“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反映了《汉穆拉比法典》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奴隶主的信息,排除A;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7、A【解析】
儒家思想出现由“神”到“理”的转变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从唐代开始,儒家思想家们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到宋代形成了理学体系,完成了儒家思想由“神”到“理”的转变,故选A;这一转变与封建伦理道德、专制政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18、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949年到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上升,主要和土地改革有关,从1953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苏俄从1921年到1925年粮食产量回升,主要和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有关,因此二者体现的是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正确;苏俄在1921年后国内处于和平状态,A排除;中国在1958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和左倾思想有关,不适合苏俄,C排除;苏俄农业集体化道路是在1928年后推行的,D排除,故选B。19、D【解析】
该漫画信息是,身着崭新工作服的1954年劳动者骑在崭新的摩托车上,实现了与骑自行车的1953年劳动者关于“五年计划”的接力。这显示了人民群众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胜利是在1956年,而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在1957年,故AB错误;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指的是1954年全国人大的建立,漫画是经济建设,故C错误。20、B【解析】
由材料“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可知,鲁公将周的礼乐制度带到了其封地,改变了当地的社会习俗,这说明分封制可以推动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故选B;材料重在强调文化习俗的变化,而不是统治区域的扩大,排除A;鲁公迟到是因为其改革的目标没有及时实现,而不是故意不觐见,故无法得出朝觐不勤的结论,排除C;材料只表现了周天子和鲁国之间的关系,由此单对关系便得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理由不够充分,排除D。21、B【解析】
1921年8月,苏俄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大批共青团员退团,很多共产党员退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人无法理解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由此可知,材料意在说明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故B正确;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在二战后,故A错误;新经济政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C错误;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支持,故D错误。22、B【解析】
据材料信息“革命根据地及革命政权所在地”及地图信息“井冈山、瑞金”可知,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时期,B正确;国民革命是1924---1927年,有材料不符,A错误;全民抗战开辟敌后抗日战场是1937年秋,C与材料不符;据材料“革命政权所在地---瑞金”可知,此时是长征前,故D说法错误。【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井冈山、瑞金”,考查的是读取地图信息及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形成过程。23、B【解析】
《三言二拍》体现了人情,消解传统文化思想,代表世俗审美,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B正确;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环境并未改善,依然是重农抑商,排除A;明清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排除C;D脱离主旨,排除。24、A【解析】
面对鼠疫,北洋政府“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可知北洋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A正确;“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这种推断明显不符合实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外国使团的恐慌,而非中国百姓,排除C;外交团认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因为疫情蔓延会危及其利益,而非关心民众健康,排除D。25、D【解析】
“六经皆我注脚”为南宋时期陆九渊的观点。“主张利用六经为自己服务,但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说明儒家的思想受到冲击,南宋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佛道形成一种新的儒学——理学。故D正确;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完善时期,排除A;西汉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排除B;唐朝时期不符合材料中“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的信息,排除C。故选D。26、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耆英的意思是外国人的情况变化多端,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我们要采取安抚、笼络的手法,对待他们当然要以诚为主,但也尤其要注意采取一定手段驾驭他们……还有些则要大度包容,不必深究计较才能把事情办好。本则材料是在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的言语,“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说明对外交往要变革礼仪,故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27、A【解析】
①是1865年,②是1881年修筑的唐胥铁路,③1931年3月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故事片《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④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排列顺序应为①②③④,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28、C【解析】
据材料“一支军队假使采取绝对守势,则无论它的形势是如何有利,实力是如何坚强终究还是给敌人赶出阵地以外去。"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中的在黄海战役后,李鸿章为“保船”,命令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港,不准巡海迎敌;故威海卫战役,日军占领了黄海海面,并通过辽东战役,占领了花园口,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正确;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都是主动迎敌,而不是“采取绝对守势”,A、B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军民是奋起反抗的,与材料“采取绝对守势”不符,D错误。29、B【解析】
根据材料“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可知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故答案为B;万隆会议主要是亚非国家发展问题,排除A;1993年的汪辜会谈是针对大陆与的海峡两岸的事件,时间不符,排除;D是1971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30、C【解析】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爆发一年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还是存在误区,说明清政府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观念,不能正确认知中英间的关系,观念严重滞后于世界发展,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国际关系的认知,不是对战争本身的认识,排除A;BD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在皇帝主导下进行;涉及多个领域;进程急剧、力度大;持续时间短。(2)评析: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革新派力量薄弱,阻力过大,没能实现中兴的目标【解析】
(1)由材料“唐顺宗任命……提升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参与管理国家的典章制度”,可得出在皇帝主导下进行;由材料“政治上革新派针对宦官专权…….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在用人路线上……经济方面……军事方面……”,可得出涉及多个领域;由材料“短短456天内,如此迅速的革新”,可得出进程急剧、力度大,持续时间短。(2)由材料“针对藩镇军阀割据分裂国家的现状,提出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主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由材料“针对宦官专权、掠夺人民的暴行”,可得出整顿了吏治;由材料“加强盐税管理,整顿财政”,可得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材料“遭到反对派的种种阻挠和破坏,革新目标没有能够实现,最终以失败告终”,可得出革新派力量薄弱,阻力过大,没能实现中兴的目标。32、有一定的开放性,答到要点即可。第2问举出具体事例可酌情给分。(1)四个着眼点:1.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文明史观);2.全球化、整体化(全球史观);3.从殖民与被殖民(革命史观)4.思想演进(文明史观)等等。其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新航路开辟形成的四条“道路”: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文明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传入东方。)2.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贸易市场,商品流通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拓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和随后的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重要途径。3.殖民掠夺之路:西欧殖民扩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ip医保考试及答案
- cad考试绘图题及答案
- bec考试攻略及答案
- 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专业考试题库与模拟试卷及答案
- 八年生物遗传与变异测试题集
- 安全驾驶承诺书范文合集
- 2025-2030中国燃气保险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报告
- 2025-2030中国燃气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优化与价值提升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升级需求与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发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慧交通系统建设进展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执信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性监测语文(含答案)
- 医生进修6个月汇报大纲
- 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讲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特殊教育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方向研究报告
- 医院感染与消毒灭菌
- 2024年亳州利辛县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
- 农村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高清版)DZT 0334-2020 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报告编写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