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石羊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与斥力共同产生,并随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2、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3、在能源需求剧增的现代社会,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被各国竞相开发利用.核原料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一种同位素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X++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钚衰变发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C.20克的经过48200年后,还有5克未衰变D.钚核衰变前的质量等于衰变后X、He核的质量之和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和B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线圈L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可以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时,B灯先亮,A灯后亮B.闭合开关S时,A灯和B灯同时亮C.断开开关S时,A灯和B灯立即熄灭D.断开开关S时,A灯缓慢熄灭,B灯立即熄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B.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加C.氢气和氧气的温度相同时,它们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D.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无关6、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 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的最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B.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C.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偏转,这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之一D.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8、在冰壶比赛中,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甲图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图象如乙图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象可得()A.红、蓝两壶的碰撞机械能不守恒B.碰撞后,蓝壶的瞬时速度为C.碰撞后,红、蓝两壶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5D.碰撞后,红、蓝两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4: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康普顿散射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C.光的干涉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D.光的衍射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10、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开始向木板的右端滑行,滑块和木板的水平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做出如下判断A.滑块始终与木块存在相对运动B.滑块未能滑出木板C.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D.在t1时刻滑块从木板上滑出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图所示为光学实验用的长方体玻璃砖,它的___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绘出的玻璃砖和三个针孔a、b、c的位置相同,且插在c位置的针正好挡住插在a、b位置针的像,但最后一个针孔的位置不同,分别为d、e两点,如图所示,计算折射率时,用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较小,用___(填“d”或“e”)点得到的值误差较小.12.(12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测定某一标准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①为了设计电路,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测圆柱形导体的电阻,采用“x10”档,调零后测量该电阻,发现指针偏转非常大,最后几乎紧挨满偏刻度停下来.②分别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对圆柱形导体的长度L和直径d进行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分别是L=_______________mm,d=____________________mm.③为使实验更加准确,又采用伏安法进行了电阻测量,右面两个电路方案中,应选择图2中的图________(填“甲”或“乙”).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0.5m的半圆形光滑轨道置于竖直平面内,左右两端等高,处于沿水平方向的电场强度为E=l×l03V/m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0.1kg,带电量为+q=6×10﹣4C的带电小球,从轨道左端最高点由静止释放,N为轨道最低点,小球能够通过最低点N点并运动到右侧圆周的某处.g=10m/s2求:(1)小球到达N点时的速度;(2)小球第一次经过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14.(16分)如图重100N的物体,用轻质细绳a和b悬挂,绳a水平、绳b与水平方向成600角,试回答下列问题:⑴、试画出结点O及重物整体的受力示意图.⑵、求绳a、b对重物的拉力Ta、T15.(12分)如图所示,空气中有块截面为扇形的玻璃砖,折射率为,现有一细光束,垂直射到面上,经玻璃砖折射、反射后,经面平行于人射光束返回,为求:Ⅰ.光线经面时的人射角为多少?Ⅱ.人射点与出射点距圆心的距离与之比为多少?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题分析】

根据分子力和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A.由图可知,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A错误;B.由图可知,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B正确;C.由图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C错误;D.由图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错误.错误.2、B【解题分析】

0-1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3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4s以1m/s2的加速度向相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正确;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均为0.5m,选项C错误;0-2s内与0-4s内位移大小相等,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误.3、C【解题分析】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X原子核中电荷数为92个,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个,选项A错误;钚衰变发出的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但是电离能力很弱,选项B错误;20克的经过48200年后,剩余的量为克,即还有5克未衰变,选项C正确;由于反应要放出能量,则钚核衰变前的质量大于衰变后X、He核的质量之和,选项D错误;故选C.4、A【解题分析】

AB.当电键S闭合时,灯B立即发光.通过线圈L的电流增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根据楞次定律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阻碍电流的增大,电路的电流只能逐渐增大,A逐渐亮起来.所以B比A先亮.由于线圈直流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逐渐稳定时,线圈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两灯电流相等,亮度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稳定后当电键S断开后,由于自感,线圈中的电流只能慢慢减小,其相当于电源,与灯泡A、B构成闭合回路放电,两灯都过一会儿熄灭,故CD错误;故选A.5、A【解题分析】A、一般分子和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故A正确;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不一定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增加,故B错误;C、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由于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分子质量不同,平均速率不相同.故C错误;D、根据对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A6、A【解题分析】解:由于不计空气的阻力,所以三个球的机械能守恒,由于它们的初速度的大小相同,又是从同一个位置抛出的,最后又都落在了地面上,所以它们的初末的位置高度差相同,初动能也相同,由机械能守恒可知,末动能也相同,所以末速度的大小相同.故选A.【点评】本题是机械能守恒的直接应用,比较简单,也可以直接用动能定理求解.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C【解题分析】

AC、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实验很好的解释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选项C正确,A错误;B、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故选项B正确;D、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选项D错误.8、AC【解题分析】

AB.设碰撞后蓝壶的速度为v,碰前红壶的速度v0=1.0m/s,碰后速度为v′0=0.2m/s,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取碰撞前红壶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0+mv代入数据解得:v=0.8m/s碰撞过程两壶损失的动能为:所以红、蓝两壶的碰撞机械能不守恒,故A正确B错误;C.碰撞后,蓝壶经过t时间停止运动.根据三角形相似法知解得蓝壶运动时间为:t=5s由图示图线可知,红壶的加速度大小为:碰撞后红壶的运动时间为:t红=则碰撞后红、蓝壶运动时间之比为1:5,故C正确;D.蓝壶的加速度大小为:a蓝=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可得动摩擦因数因此,红、蓝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故D错误;9、BC【解题分析】

A、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A错误;B、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子具有动量,即具有粒子性,B正确;CD、干涉和衍射现象都是波特有的现象,故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标明了光具有波动性,C正确D错误.10、ACD【解题分析】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最终滑块和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滑块的速度要大于木板的速度,所以两者并不是叠加在一块运动,即滑块滑出了木板.所以B错误.从t1时刻两者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从这一时刻开始两者之间不在存在相互作用,所以,滑块在时刻从木板上滑下来,所以D正确.从木板上滑下来之后,滑块以较大的速度在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在后以较小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者始终存在相对运动.故A正确.有动量守恒公式可得(m,M分别为滑块,木板的质量,分别为滑块,木板匀速运动的速度,且)即,由于所以滑块的质量m大于木板的质量,故D正确.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光学de【解题分析】

第一空、玻璃砖的光学面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接触面的污渍会影响接触面的平整,进而影响折射率的测定.第二空、连接dc、ec并延长至玻璃砖的光学面与白纸的交线,交点为出射点,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即为折射光线,入射角一定,用d点时,折射角大,折射率较小.第三空、对于两光学面平行的玻璃砖,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ec连线与入射光线平行,误差较小.如图所示:12、23.72.792乙【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游标卡尺读数的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读数,不需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注意二者读数的差别.根据题意要求,所测电阻偏小.注意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采取外接法.再结合电阻定律和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率的表达式.②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3mm,游标尺上第7个刻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故其读数为0.1×7mm=0.7mm,所以最终读数为23mm+0.7mm=23.7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2.5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29.2mm=0.292mm,所以最终读数为2.5mm+0.292mm=2.792mm.③由①可知,本实验中所用电阻较小,故为了准确测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电路应选择乙图;【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