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典与名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人们一般不会做深入思考,常常会把经典与名篇连用或混用。

“经典”一词,本是专就著作而言,人们把一些重要而又有指导性质的书称为经典。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经典,但是属于儒家、儒术的经典。此外,道家、佛教也都有各自的经典,如老子的《道德经》便被视为道家的经典,《六祖坛经》便是中国佛教的经典。随着经典一词在运用上的扩大和延伸,也发展到文学领域来了,我们会把有些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乃至《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叫作文学经典。外国文学名著,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狄更斯的《双城记》等小说,也便称为了外国文学经典。

再到后来,“经典”一词在文学领域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挥。有些人把有些历代传诵、反复入选的著名诗歌或单篇散文,也称为经典。如一提到李白的《将进酒》或《静夜思》,或是杜甫的《登高》、王维的《渭城曲》,或是苏轼、陆游的某些词,老师便会说:“这可是经典名篇,要记住,最好要背出来。”于是,在《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之后,又便有了《唐诗经典选读》《宋词经典选读》等。其实,这都是一些诗、词、作品的选编,并不是原来的著作本身。有些甚至还称“金典”,有意识地标新立异,吸引人的眼球。

在西方也有人说,那经常挂于嘴上的就是经典。其实,能称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文学史意义,并在艺术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而有些文学作品尽管很有名,至今流传,足称名篇,但未必具有文学史意义,仅仅只是名篇而已。这是经典与名篇的最大区别。

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与名篇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有些既是经典,又是代代相传的名篇。如王维的《红豆》等五绝,王昌龄的《出塞》等七绝,苏轼的《赤壁怀古》诸豪放词,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一些杰出的婉约词,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散文,马致远的《天净沙》等散曲,均属此类。二、有些是经典,却未必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很多,但人们除了能记住《关雎》等数篇以外,其他就很难记住了。此外,像阮籍的《咏怀》诗、左思的《咏史》诗、潘岳的《悼亡》诗,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等山水诗,也都是公认的诗中经典,却都不是流传甚广的名篇。三、有些仅是流传的名篇,却难称经典。除了上面提过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以外,苏轼、杨万里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绝句高手,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七绝,但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杨万里的《过宝应具新开湖》等篇,虽流传至今,但有唐人和王安石的绝句在前,文学史的意义已不大。

为何唐宋诗词经典多脍炙人口,成为名篇,而之前的经典难成名篇?这里的原因是夕万面的。第一,口语化。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口语化的时代。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与现代的诗毫无二致,简直就像现代人写的。但在唐以前的大量诗篇,包括《诗经》《楚辞》以及曹植、阮籍等大家诗作,都未口语化,只有《古诗十九首》中一些诗句接近口语,但只是个别现象,远不如唐诗那样大量涌现。诗能口语化,便明白如话,一听就懂,也就易记易背,容易流传。第二,格律化。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又进入了一个格律化的时代。尽管在唐以前,沈约曾创“四声八病”之说,有些符合平仄要求的五言绝句也已出现,但格律诗的全面出现,是在唐代全面兴盛的,以致成为唐代诗歌的主要潮流。这种诗歌的格律化和格律在诗歌中的普遍使用,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摘编自《光明日报》孙琴安《经典与名篇》)

材料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成长为集体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民才会像珍爱宝藏一样珍爱自己的经典,反复地阅读它,持久地阐释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尤其不乏经典,没有经典,就难有民族精神的表述。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如刘勰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学的历史长河流淌到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被打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有学者指出现代时期的“鲁郭茅巴老曹”,就是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他们的作品因为葆有各自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性,已成为现代时期不可替代的文学,正是经由他们,古典文学才得以成功地过渡到当代,开启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把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的内涵,以典型的形象反映时代的情绪,并葆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民族气派上看,当代文学前30年中的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马烽等,因为分别创作了具有时代的重要作品,并营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天地。而当代文学后30年中,写出了《白鹿原》的陈忠实,写出了《红高粱》的莫言,写出了《秦腔》的贾平凹,写出了《尘埃落定》的阿来,写出了《长恨歌》的王安忆,也都可视为经典性的作家。21世纪的现实,与革命战争年代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但是,“红色经典”仍然是今天读者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红旗谱》《红岩》《红日》等作品先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根据左联作家叶紫的小说改编的《星火》创下了当年央视收视率的新高。那些为了民族的新生而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英雄,无论在哪个时期、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下,都是需要的,都是必须肯定的。我们不必讳言“红色经典”有其自身和时代的局限,但是,在文化和文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它对于物质至上、欲望横流的警示,它对于正义、平等的吁求,它对于底层的苦难和受压迫民众的同情和尊重,都是当下的许多文艺作品所忽略乃至根本无视的。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史诗,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标识着共同的审美追寻和价值认同。而今,身处信息时代,各种新鲜资讯和时尚诱惑无处不在,经典陷入了尴尬:被时尚所惑,远离经典;以历史重估的名义,颠覆经典;在娱乐化浪潮的蛊惑下,消费经典……没有自己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经典却不知道珍惜更加可悲。

(摘编自《人民日报》“文学观象”:《捍卫文学经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佛三家重要而又有指导性的专著被称为经典,此后人们把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都称为经典。

B.有人把历代传诵、反复入选的著名诗歌或单篇散文称为经典,这是混淆了经典与名篇的概念及内涵。

C.经典必须具有文学史意义,而西方人认为的“经常挂于嘴上的”就可以成为经典,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D.经典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维系共同的审美追寻和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中都提到了“文学经典”,不过对于二者论述的目的和意义不尽相同。

B.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典如果要成为名篇,“易记易背”的优势起到了很大作用。

C.材料引用刘勰的话证明经典具有时代性,经由作家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新纪元。

D.文学经典的标尺既可以评判古典文学,也可以用来评判现当代文学甚至新时代文学。

3.下列选项中既是经典,又是名篇的一项是()

A.刘向《战国策》B.刘义庆《世说新语》

C.岳飞《满江红》D.鲁迅《故事新编》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新时代的青年人如何“捍卫文学经典”?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摸灯

宋以柱

宋学利,淄博人士,生长在沂河岸边。外地人都管淄博人叫“淄博鬼子”,这个称呼的意思里,至少有鬼点子多这一点。宋学利就属于鬼点子多的人,而且是从小就鬼点子多。

宋学利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人多地少,地少人就穷,吃不饱饭的家庭也比比皆是。宋学利家里就经常断顿,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往上看,宋学利抢不过姐姐;往下看,有弟弟妹妹,照顾不到自己。宋学利就只有自己想办法,把自己的肚子喂饱。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只考虑一件事,怎么弄到吃的,不论生的、熟的、活的、死的,都能往肚子里塞。

宋学利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坚决回家了。至今,宋学利对自己幼年失学还耿耿于怀。当时,不去学校半年了,爹娘还不知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根本就坐不住,怎么学字?不去读书,时间多了,就有的是机会把自己的肚子填满,田野里的瓜果梨枣,山上的蚂蚱蝎子蛇兔子老鼠,河里的鱼鳖虾蟹,统统往肚子里塞。别人说不能吃的,他也给自己找一个能吃的理由,想尽办法把它吃进肚子里。

“老鼠肉酸唧唧的,不好吃。”宋学利说的时候,还龇牙咧嘴的,好像那年的老鼠肉还没有咽下去。

每年过年之前的那一两个月,还有过了年清明节前后,是最挨饿的时候。因为人口多,家里的粮食得计算着吃。加之隆冬时节,白茫茫或者黑乎乎的大地那么干净,肚子里就越发空得慌。这时候,就显出宋学利鬼点子多了。年前那一段时间,宋学利基本不在家。一大早,吃上一碗黑乎乎的地瓜干子饭,挎着提篮,扛着镢头,专去田间地头。干吗?地里可没有丁点粮食,比和尚头还干净。哪里有?老鼠窝里。宋学利聪明不?找到一个老鼠洞,只管往下挖,时间不长,就有老鼠吱吱叫着,从不远处的另一个洞里窜出来。高粱、地瓜干、地瓜、玉米、豆子、豆角,就是一个小粮囤。宋学利一点也不客气,扒拉扒拉,全装篮子里。家里人没有一个嫌脏的,几个姐姐也悄悄地跑野地里挖老鼠洞。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别人知道。可是能不知道吗?村里人也开始去野地里挖老鼠洞。

宋学利带头挖老鼠洞那一年,沂河两岸的老鼠几乎绝了种。

有时候,能挖到冬眠的蛇,一家人都不敢吃,嗷嗷叫着跑开。只有宋学利一手逮着蛇头,一手一撕到底,剥了蛇皮,整条整条地摁到锅里煮,快到熟的时候,撒上一把盐粒,白花花的大半锅,冒着香气。宋学利一个人把头埋进锅里,一个劲地吃。直到最后,只剩下几条蛇骨,在锅里刷啦刷啦响。日子慢慢地往前挨。

挨过年,宋学利又瞄准了清明节。

每年的清明节,是必须要去给祖上上坟的。清明节这一天,一个家族的后辈,总要在家族的祖坟那儿集合,一块给先人们上酒上菜压坟头纸添新土,如果有谁家的后辈不到,总会被别人指责一年。没有儿子的家庭,闺女也要从婆家赶来,代使男孩的义务,上香磕头压纸添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先人们上灯。

黎明即起,去地窖里取胡萝卜、青萝卜,洗净,男主人用一把小刀,又割又雕,做出一个个精致的胡萝卜灯、青萝卜灯,中间插一根缠满棉花的灯芯,倒满豆油,备用。讲究的人家,还要割花边,从有花边的灯沿往下,还要割出类似女人腰的弧度,极漂亮。不管家里有多困难,女主人总要想办法弄一点白面,做面灯,和做馒头一样和好面,用手制成有腰有底座有花边的面灯,上锅蒸熟。等晚上上灯的时候,顺灯芯倒油。油燃尽后的面灯,是美味。尤其是在几乎见不到白面的年代。

家里门口上灯,可以用胡萝卜灯、青萝卜灯。到天黑下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派出一个成年人去祖坟上上灯,就必须是面灯。沂河西岸有一片坟地,是村里大户人家的祖坟。宋学利瞄准了这块坟地里的灯。黑天半夜,宋学利不敢去。第二天早起,还黑着天,宋学利就提了一个破竹篮,深一脚浅一脚,往坟地那儿跑。

到坟地那儿,天还没露亮,对面看不清人脸。宋学利连摸了几个坟前的供桌,都是空的。他就感到纳闷,老规矩定好的,给先人上的灯,是不准往回拿的。怎么会没有呢?宋学利脑子快,他立刻就知道,早有人来了,或许还没有走呢,他悄悄蹲下来,等着看个究竟。

天渐渐变成灰白,他才看清,在坟地深处,有一个穿白色上衣的人,正在挨个坟前寻找。那是一个不久前死了丈夫的女人,身前大大小小四个孩子。宋学利叹了口气,悄悄地离开了。

“再怎么着,我也不能欺负女人,和寡妇家的孩子抢吃的。”他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手里把玩着一个灯,青铜的,有很好看的花边,花边以下有女人腰身一样的曲线,灯碗中央是一根灯芯,也是铜的。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宋学利的外号“淄博鬼子”,既表明他的籍贯,也突出他鬼点子多的特点。

B.小说交代宋学利的家庭情况,孩子一多,父母不重视他,他辍学半年多父母还不知道。

C.宋学利和家人挖老鼠洞找粮食,开始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但后来大家还是跟着学会了。

D.小说写宋学利看清坟地深处的女人的“白色上衣”,这和她“死了丈夫”的身份相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情节,采用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宋学利的故事,全面客观。

B.小说善于描摹细节,如“黑乎乎的地瓜干子饭,挎着提篮,扛着镢头”等,细致形象。

C.小说写清明节上坟给先人上灯,男人雕萝卜灯、女人做面灯等内容,体现了民情民俗。

D.小说语言平易质朴,有口语气息,如“宋学利聪明不?”“嗷嗷叫着跑开”,活泼有趣。

8.小说的标题是“摸灯”,为什么小说前半部分却一直在写宋学利的“吃”?

9.小说的最后一段别具匠心,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涉务

(南北朝)颜之推

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辱君命;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办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陈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馀文义之士。多迁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於清高,盖护其短也。至於台阁今史,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枚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贲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休组之,对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几几涉手,而入仓廩,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傣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其识变从宜宜:合适B.岂责具美于六涂哉?责:责备

C.皆可鞭枚肃督督:督促D.父子不能相存存:问候

11.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士君子之处世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窃为大王不取也

C.坐死仓猝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D.何故名为马乎大王来操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开篇谈及士君子不能光高谈阔论,然后正面详列国家所需的六种人才,再从反面历举“文学之士”的种种空谈表现,揭示当时的士大夫只懂文义,不熟习工作。

B.叙述了要专心致力于事务,提出了士大夫处世要有益于社会的观点主张,抛弃清高,求真务实。

C.梁朝的士大夫认为周弘正骑马败坏社会风气,所以就弹劾周弘正,后来只要骑马就会遭到弹劾,社会风气也得到了纠正。

D.强调务实的根本是重视农事,士大夫只有下地种田了解农事的艰辛,才能做好其他事务。结尾再次指出优闲的生活是空谈的根源。

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②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士,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的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16.颔联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简要赏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然达不到逍遥游境界的原因的两句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两句表述的感慨,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千古风流人物”类似。

(3)周敦颐《爱莲说》中,借莲花对君子大加赞美,用“”来赞美君子美德远播,用“”来赞美君子可敬而不可侮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汗水,也就是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其组成成分98%~99%是水。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被____,知觉发汗区域分布广,涉及全身各部位皮肤;另外,精神紧张也可以引起发汗,发汗中枢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位,所以在紧张情绪影响下,____。汗液具有降温散热、保护皮肤、排泄体内废物等作用;然而,过于发达的汗腺也常常会给人们带来苦恼:粘腻的汗水打湿衣物,不仅会让人感到难受,还可能散发出“不友好”的味道。

你知道吗?其实咸咸的汗水还有其他妙用,没错,____。2021年,来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出了薄膜状的一种纳米吸水材料,这种材料能够皮肤上的汗水快速蒸发。更巧妙的是,它还利用水驱动发电技术,将人体汗液中的水分收集起来,为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8.请指出文中“不友好”引号的用法并简述“不友好”的含义。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丹县侯山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静静地看着山外的世界,常年积雪的祁连山、巍峨耸立的焉支山都在它的仰视下轮廓清晰、一览无遗。历史的车轮____,侯山在新时代新征途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只身一人行走在侯山人民的“生命河”红岩坝渠上,过去修渠的情景____。站在山包上,看着这条长蛇般的水渠汩汩奔涌,试想,她是以怎样的情怀,护佑着侯山儿女历经风雨一路走来?也仿佛看到了身强力壮、头戴毡笠的护渠人扛着铁锹来来回回在堤坝上不停穿梭,严防死守着一个个堤坝闸口的安全。

如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人心,随着三北防护林等工程的纵深推进,这个小山村又焕发了____。从沟沟坎坎,坡坡梁梁,到山峰岑石,野草、灌木、绿植就这样一路繁茂着,用一种青青柔柔的温暖,轻拂着侯山的每一寸土地。尤其在夏天,那满山坳里毛糊糊的青瓜蛋子也增添到了云蒸霞蔚般的盛景当中,田野里、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清香和葱茏的味道。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述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材料从修辞和句式角度简要概括并分析其表述效果。

四、写作(60分)

23.(2022高二上·绵阳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漫画中的两只乌鸦,可能会引发你的一些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根据漫画,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A

2.C

3.C

4.①首先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的关系;

②接着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③然后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④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5.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②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③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证特点

(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解析。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此后人们把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都称为经典”错误。材料中表述是“有些”有影响力的作品。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经由作家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新纪元”错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的是“鲁郭茅巴老曹”。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BD都是作品集,是经典著作,但不是名篇。

故解析为: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6段。

第1段,采用设问的方式,直接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2-3段,结合“‘经典’一词,本是专就著作而言,人们把一些重要而又有指导性质的书称为经典”分析可知,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第4-5段,结合“而有些文学作品尽管很有名,至今流传,足称名篇,但未必具有文学史意义,仅仅只是名篇而已。这是经典与名篇的最大区别”“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与名篇大致有三种情况:……”可知,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第6段,结合“为何唐宋诗词经典多脸炙人口,成为名篇,而之前的经典难成名篇?这里的原因是夕万面的……”分析可知,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故解析为:①首先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的关系;

②接着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③然后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④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成长为集体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民才会像珍爱宝藏一样珍爱自己的经典,反复地阅读它,持久地阐释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尤其不乏经典,没有经典,就难有民族精神的表述。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由“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把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的内涵,以典型的形象反映时代的情绪,并葆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民族气派”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由“身处信息时代,各种新鲜资讯和时尚诱惑无处不在,经典陷入了尴尬:被时尚所惑,远离经典;以历史重估的名义,颠覆经典;在娱乐化浪潮的蛊惑下,消费经典……”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故解析为:①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②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③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6.B

7.A

8.①体现了世事艰难,为故事提供了时代背景。

②表现人物鬼点子多、聪明机灵的特点。

③和后文宋学利的悄悄离开做对比,引发读者思考,暗示主旨。

④把吃写得趣味盎然,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9.①由前文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②揭示了主人公悄悄离开的原因,也表现了他的善良温厚。

③有助于凸显主旨,表现了在尘世艰难中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

④青铜灯和灯芯照应了前文的面灯,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今昔对比,让小说余味无穷。

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赏析文本的内涵;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小说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探讨的创作意图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一般文章首段作用有交代故事的开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小说的结尾,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父母不重视他”说法有误,原文为“往下看,有弟弟妹妹,照顾不到自己”,孩子多父母照顾不到,不能说明父母不重视他。

故解析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小说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情节,采用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宋学利的故事,全面客观”说法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他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以及前文的“至今,宋学利对自己幼年失学还耿耿于怀”“宋学利说的时候,还龇牙咧嘴的,好像那年的老鼠肉还没有咽下去”,小说并非第三人称讲述,只是“我”的第一人称视角被弱化。再者,从最后一段看,小说应该是宋学利对“我”讲述的回忆,应该是倒叙过去的事,不能算“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情节”。

故解析为:A。

8.本题考查学生探讨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宋学利家里就经常断顿,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只考虑一件事,怎么弄到吃的,不论生的、熟的、活的、死的,都能往肚子里塞”,体现了世事艰难,为故事提供了时代背景。

“宋学利就属于鬼点子多的人,而且是从小就鬼点子多”“不去读书,时间多了,就有的是机会把自己的肚子填满,田野里的瓜果梨枣,山上的蚂蚱蝎子蛇兔子老鼠,河里的鱼鳖虾蟹,统统往肚子里塞。别人说不能吃的,他也给自己找一个能吃的理由,想尽办法把它吃进肚子里”“哪里有?老鼠窝里。宋学利聪明不?找到一个老鼠洞……就是一个小粮囤。宋学利一点也不客气,扒拉扒拉,全装篮子里”,表现人物鬼点子多、聪明机灵的特点。

“那是一个不久前死了丈夫的女人,身前大大小小四个孩子。宋学利叹了口气,悄悄地离开了”“再怎么着,我也不能欺负女人,和寡妇家的孩子抢吃的”,和后文宋学利的悄悄离开做对比,引发读者思考,暗示主旨。

“田野里的瓜果梨枣,山上的蚂蚱蝎子蛇兔子老鼠,河里的鱼鳖虾蟹,统统往肚子里塞。别人说不能吃的,他也给自己找一个能吃的理由,想尽办法把它吃进肚子里”“只有宋学利一手逮着蛇头,一手一撕到底,剥了蛇皮,整条整条地摁到锅里煮,快到熟的时候,撒上一把盐粒,白花花的大半锅,冒着香气。宋学利一个人把头埋进锅里,一个劲地吃”,把吃写得趣味盎然,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解析为:①体现了世事艰难,为故事提供了时代背景。

②表现人物鬼点子多、聪明机灵的特点。

③和后文宋学利的悄悄离开做对比,引发读者思考,暗示主旨。

④把吃写得趣味盎然,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再怎么着,我也不能欺负女人,和寡妇家的孩子抢吃的”,由前文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再怎么着,我也不能欺负女人,和寡妇家的孩子抢吃的”,揭示了主人公悄悄离开的原因,即不能与寡妇抢吃的,也表现了他的善良温厚。

“再怎么着,我也不能欺负女人,和寡妇家的孩子抢吃的”,有助于凸显主旨,我悄悄离开,不与寡妇抢吃的,表现了在尘世艰难中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

“青铜的,有很好看的花边,花边以下有女人腰身一样的曲线,灯碗中央是一根灯芯,也是铜的”“做面灯,和做馒头一样和好面,用手制成有腰有底座有花边的面灯,上锅蒸熟。等晚上上灯的时候,顺灯芯倒油”,青铜灯和灯芯照应了前文的面灯,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今昔对比,让小说余味无穷。

故解析为:①由前文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②揭示了主人公悄悄离开的原因,也表现了他的善良温厚。

③有助于凸显主旨,表现了在尘世艰难中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

④青铜灯和灯芯照应了前文的面灯,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今昔对比,让小说余味无穷。

10.B

11.A

12.C

13.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14.①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了。

②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解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解析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参考译文:

士君子的处世,贵在能够有益于事物,不能光是高读阔论,左琴右书,耗费国君主的俸禄官位啊!国家使用人材,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取其明白通达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取其治国的谋略,取其品学的博大雅正;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先古;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断有谋,强力能干熟悉军事;四是地方官员,用他能然悉风土人情,廉洁爱民;五是从事外交活动的官员,用他能掌握形势的变化予以恰当的处置,不辱君命;六是主管土木建筑的官员,用他能估量工程的效率和进度,节约经费开支,谋划有方,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人所能办到的。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要求这六个方面全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宗旨和要领,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无所惭愧了。

我见到世上的文学之士,评议古今,好似指掌一般非常熟悉,等有所试用,多数不能胜任。处在累代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之上,不知道有战阵之急;保有俸禄供给,不知道有耕稼之苦;盘踞在吏民头上,不知道有劳役之勤,这样就很难适应社会和处理政务了。晋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因此江南士族中有才干的,就擢升到尚书令、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含人以上,管理机密要事。其余闲散的文职官员,多数言行迁腐荒诞,虚浮不实,不会处理世务;有了点小过错,又舍不得杖责,因而把他们放在清高的位置上,来给他们护短。至于那些台阁令史、主办监帅、诸王签省,都通晓热悉官吏的职责,能按时完成当时应该处理好的事情,纵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用鞭杖严厉地监督他们,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们的长处。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常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了。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著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眼木履,出门就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伺候,城里城外,见不着骑马的士大夫。宣城王很喜欢周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常骑着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行为不检点,不约束,率性而为。如果是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了侯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们一个个都是细皮嫩肉的,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经受寒冷或酷热,在突然发生的事变中坐以待毙,往往是由于这个原因。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惊慌害怕,他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颓废到这种程度。

古人想要知道农业劳动的艰辛,这大概是使人珍惜粮食、致力于农业劳动的途径吧。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的话,父子之间就不能相互保全对方。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这些官员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因此,主持官府工作就不能胜任,治理家事也办不好,这都是优游闲散带来的危害!

10.B.译文:怎可以要求这六个方面全都做好呢?责:要求,强求。故解析为:B。

11.A.之:两句都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为:动词,担任,成为;动词,认为。

C.者:助词,……人;助词,定语后置句标志,不译。

D.何: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

故解析为:A。

12.C.“社会风气也得到了纠正”错误,没人骑马不是社会风气转好的迹象,只是说明当时的士人喜欢高谈阔论。

解析为:C

13.“梁世士大夫”是句子主语,其后可断可不断;“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并列结构,中间宜断开;“出则车舆”“入则扶持”并列结构,中间宜断开;“郊郭之内”是句子主语,其后可断可不断;“者”为“的人”,其后断开;“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是两个表意完整的句子,中间宜断开;“常服御之”是动宾短语,前面省略主语“周弘正”,“举朝”作下一句主语,中间宜断开。最后的断句是: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译文: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著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眼木履,出门就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伺候,城里城外,见不着骑马的士大夫。宣城王很喜欢周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常骑着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行为不检点,不约束,率性而为。

故解析为: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

14.①每,常常;举,世人;疏,疏远。②假令,如果;信,随意;安……乎,又……呢?

故解析为:①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了。

②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

15.B

16.对比、衬托。人的生命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表述技巧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考查分析诗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为何是这样的手法,最后分析表述效果和传达的感情。

15.B.“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理解错误,第四联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故解析为:B。

16.本题考查分析诗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此联有对比与衬托手法。长江“不尽”,滚滚而来,无穷无尽,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而人的一生与之相比太过短暂,历史无穷无尽,宇宙无穷无尽,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与之对比的是人的一生就越显得微不足道,显得人的生命越短暂。

故解析为:对比、衬托。人的生命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17.(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清、亵、焉。

故解析为:(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大江东去浪淘尽(3)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8.①“不友好”引号表示特殊含义。②不友好,不亲近和睦,这里指汗水散发出的味道难闻,让人难以接受。

19.2021年,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出了一种薄膜状的纳米吸水材料,这种材料能够使皮肤上的汗水快速蒸发。

20.称为知觉发汗;人也会发汗;那就是用来发电

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句补写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18.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的能力。“友好”,本义是友谊,亲近和睦。在这里显然并不是指味道是否与人亲近友好,故此处引号是表示特殊含义,指汗水带给人的心理感觉。

由“友好”的本义亲近和睦可知,此处“不友好”应是指汗水的味道不能让人产生亲近愉悦的感觉,故可引申为汗水味道难闻,让人难以接受。

故解析为:①“不友好”引号表示特殊含义。②不友好,不亲近和睦,这里指汗水散发出的味道难闻,让人难以接受。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原句共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用词不当,“来往”包含来和去两个意思,而句中只是说研究人员是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并没有“去”的意思,故应改为“来自”。

第二处,语序不当,“一种”是量词,“薄膜状的”是表示物体状态的形容词,量词应放在它前面,故应调整为“一种薄膜状的纳米吸水材料”。

第三处,成分残缺,“能够”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程度,后面应跟表示这种能力的动词,而不能直接跟名词,故应在“能够”后加“使”。

故解析为:2021年,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出了一种薄膜状的纳米吸水材料,这种材料能够使皮肤上的汗水快速蒸发。

20.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挖空处前文主要是讲汗水的概念、形成条件,而挖空处后文则出现一个新概念“知觉发汗”,因此“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应是对“知觉发汗”这一概念的解释,故应填:称为知觉发汗。

第二空,该段介绍了高温引起的知觉发汗和精神紧张引起的发汗这两种情况,而挖空处根据前文“所以……”可知应是对精神紧张发汗的结论,故可填:人也会发汗。

第三空,根据前文“还有其他妙用,没错”可知,挖空处应填的是汗液的用处之一。而根据后文“为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可知,这里的用处是用来发电,故可填:那就是用来发电。

故解析为:称为知觉发汗;人也会发汗;那就是用来发电

21.势不可当;历历在目;勃勃生机

22.①运用比喻写出了红岩坝渠水奔流的动态之美。②运用拟人表现了红岩坝渠对侯山人的贡献之大。③问句的使用能提示读者注意和思考,强化表述效果。

成语的使用;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句式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述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1.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

第一处,根据横线前“历史的车轮”可知,此处应该是形容车轮向前进的成语,由此可填“势不可当”之类的成语。“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第二处,根据后文“也仿佛看到了……”可知,该处应是指回顾过往的情景,故可填“历历在目”之类的成语。“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第三处,根据此处使用的动词“焕发”,以及后文“……就这样一路繁茂着”可知,这里应该填写形容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成语,故可填“勃勃生机”之类的成语。“勃勃生机”: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故解析为:势不可当;历历在目;勃勃生机

2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句式的能力。

“长蛇般的水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水渠比作长蛇,可以更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渠水奔流的动态美;

“水渠……她是以怎样的情怀,护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红岩坝渠对此地的人们是以“护佑”的姿态存在的,就像守护神一般,突出了红岩坝渠对当地人的贡献之大;

“试想,她是以怎样的情怀,护佑着侯山儿女历经风雨一路走来?”使用问句,“试想”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引发人们的思考,更加强调突出红岩坝渠的作用,强化表述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解析为:①运用比喻写出了红岩坝渠水奔流的动态之美。②运用拟人表现了红岩坝渠对侯山人的贡献之大。③问句的使用能提示读者注意和思考,强化表述效果。

23.

跨越千年的美丽

懂得用吸管喝水的乌鸦之所以比投石子的乌鸦高明,原因就在于它懂得创新。而创新是推动历史和文明进步的向上的车轮,演绎出了一场跨越前年的美丽。

悠悠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没有形成如欧洲中世纪那样的漫漫长夜,这是因为有一道明媚的阳光不断洞穿那片黑暗的夜空。阳光与黑暗相互倾轧,虽说阳光时明时暗,但始终没有让中国社会陷入永夜——这道阳光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意。

道德的黑夜是可悲的。当人们不复昔日的淳朴善良时,这个社会是令人沮丧的。在社会道德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过相当矛盾的改良。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对社会、对人们的行为作出了规范,构造出美好的蓝图。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尚,也促进了自由思想的传播。第二次是南宋时期,朱熹等人把儒学发展到了理学的高度,虽说加剧了社会的死板化、框架化,但这种对儒学的创新无疑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的行为,阻止了社会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道德的创新如茫茫大海上竖起一座灯塔,用长盛不衰的光芒照耀出人们前行的航道。

政治的黑夜是可怕的。它是可能导致社会长夜的根源所在。自从商鞅变法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未曾停止过对封建制度的思索和改革。从秦到唐,新兴的封建制度使国家逐步兴盛,如一轮朝阳灿烂了东方的天空。唐代以后,渐趋衰落的社会得到了各种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总归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改良。从宋代王安石开始的改革派,用他们微弱但绵延不绝的光芒阻挡着长夜渐近的步伐,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国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竭动力。

中国封建时代政治的创新犹如一辆破旧的纺车,吱吱呀呀地摇出了千年静谧而又动荡,但却并非暗无天日的时光。

文学的黑夜是阴冷的。在汉代,由于受到楚辞的影响,形成了华而不实的“赋”。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语言,如夏日的一缕清风扫去了文学园地的浮华。到了唐代,浮华、铺张的文风又一次兴起,文学的创作跌入格式化的深渊。此时出现了韩愈、柳宗元,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发起“古文运动”,重新唤回朴素的文风。这种古朴的文风由此形成气候,虽然之后浮华之风也曾沉滓泛起,但朴素终为主流。

文学的创新如一株蓬勃葳蕤的吊兰,生动自然,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绿意。

正是这种创新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美丽,一代代的智者们用生命与智慧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这种创新精神,保证了中华民族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种漫漫长夜,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只有发现与创造之花才是永开不败的花朵,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美丽!

材料作文;漫画作文

本题考查漫画材料作文。

在我们常规印象中,乌鸦通过衔石子投入水中而喝到了水,久而久之,这成为了一个套路,成了一条束缚乌鸦们思维的绳索,而图上左边的乌鸦使用吸管,能更方便快捷地喝到水,右边循规蹈矩的乌鸦就指责它“不按套路出牌”。所以,这幅漫画正是要告诉人们:再先进的方法,终究会有落伍的时候;再智慧的脑袋,一旦被一种旧的模式“固化”,便会成为阻挠新生事物诞生的顽石。我们只有不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勤于思考,努力创新,才会打造出前无古人的全新生活。

由此,考生可联想,人类的发展一次次证明,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书写新的历史,那就是创新。进入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较量,知识日新月异,未来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更是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养。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而且这种创新绝不会一劳永逸。如果一味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哪怕它曾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过,也会被它身后的创新的力量撞得粉身碎骨。如果“按套路出牌”是我们生活的准则,那么这种“套路”就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必须时时更新。否则,只有打破陈旧的“套路”,不按牌理出牌,才能给社会带来生机!

行文构思时,我们可以写放弃传统套路,敢于不按牌理出牌。从生活小事入手,点出“不按套路出牌”的意义,再列举日本明治维新和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例子,以及中国的一国两制,改革开放,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改革创新才能带来活力,僵化必将自取灭亡的道理。最后结合现实升华主题,告诫人们改革注重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改头换面。青年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立足。

立意:

1.大胆创新天地宽。

2.创新点亮美丽中国。

3.守正与创新。

4.创新路上,执着前行。

5.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典与名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人们一般不会做深入思考,常常会把经典与名篇连用或混用。

“经典”一词,本是专就著作而言,人们把一些重要而又有指导性质的书称为经典。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是经典,但是属于儒家、儒术的经典。此外,道家、佛教也都有各自的经典,如老子的《道德经》便被视为道家的经典,《六祖坛经》便是中国佛教的经典。随着经典一词在运用上的扩大和延伸,也发展到文学领域来了,我们会把有些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乃至《李太白集》《杜工部集》,也叫作文学经典。外国文学名著,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狄更斯的《双城记》等小说,也便称为了外国文学经典。

再到后来,“经典”一词在文学领域又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发挥。有些人把有些历代传诵、反复入选的著名诗歌或单篇散文,也称为经典。如一提到李白的《将进酒》或《静夜思》,或是杜甫的《登高》、王维的《渭城曲》,或是苏轼、陆游的某些词,老师便会说:“这可是经典名篇,要记住,最好要背出来。”于是,在《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之后,又便有了《唐诗经典选读》《宋词经典选读》等。其实,这都是一些诗、词、作品的选编,并不是原来的著作本身。有些甚至还称“金典”,有意识地标新立异,吸引人的眼球。

在西方也有人说,那经常挂于嘴上的就是经典。其实,能称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应该具有文学史意义,并在艺术上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影响力。而有些文学作品尽管很有名,至今流传,足称名篇,但未必具有文学史意义,仅仅只是名篇而已。这是经典与名篇的最大区别。

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与名篇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有些既是经典,又是代代相传的名篇。如王维的《红豆》等五绝,王昌龄的《出塞》等七绝,苏轼的《赤壁怀古》诸豪放词,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一些杰出的婉约词,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散文,马致远的《天净沙》等散曲,均属此类。二、有些是经典,却未必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诗经》中的经典诗篇很多,但人们除了能记住《关雎》等数篇以外,其他就很难记住了。此外,像阮籍的《咏怀》诗、左思的《咏史》诗、潘岳的《悼亡》诗,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等山水诗,也都是公认的诗中经典,却都不是流传甚广的名篇。三、有些仅是流传的名篇,却难称经典。除了上面提过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以外,苏轼、杨万里也是宋代乃至中国历史上的绝句高手,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七绝,但像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杨万里的《过宝应具新开湖》等篇,虽流传至今,但有唐人和王安石的绝句在前,文学史的意义已不大。

为何唐宋诗词经典多脍炙人口,成为名篇,而之前的经典难成名篇?这里的原因是夕万面的。第一,口语化。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口语化的时代。像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句,与现代的诗毫无二致,简直就像现代人写的。但在唐以前的大量诗篇,包括《诗经》《楚辞》以及曹植、阮籍等大家诗作,都未口语化,只有《古诗十九首》中一些诗句接近口语,但只是个别现象,远不如唐诗那样大量涌现。诗能口语化,便明白如话,一听就懂,也就易记易背,容易流传。第二,格律化。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代,又进入了一个格律化的时代。尽管在唐以前,沈约曾创“四声八病”之说,有些符合平仄要求的五言绝句也已出现,但格律诗的全面出现,是在唐代全面兴盛的,以致成为唐代诗歌的主要潮流。这种诗歌的格律化和格律在诗歌中的普遍使用,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诗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易记易背。

(摘编自《光明日报》孙琴安《经典与名篇》)

材料二: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成长为集体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民才会像珍爱宝藏一样珍爱自己的经典,反复地阅读它,持久地阐释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尤其不乏经典,没有经典,就难有民族精神的表述。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如刘勰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学的历史长河流淌到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被打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经典。有学者指出现代时期的“鲁郭茅巴老曹”,就是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他们的作品因为葆有各自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性,已成为现代时期不可替代的文学,正是经由他们,古典文学才得以成功地过渡到当代,开启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把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的内涵,以典型的形象反映时代的情绪,并葆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民族气派上看,当代文学前30年中的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马烽等,因为分别创作了具有时代的重要作品,并营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天地。而当代文学后30年中,写出了《白鹿原》的陈忠实,写出了《红高粱》的莫言,写出了《秦腔》的贾平凹,写出了《尘埃落定》的阿来,写出了《长恨歌》的王安忆,也都可视为经典性的作家。21世纪的现实,与革命战争年代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但是,“红色经典”仍然是今天读者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红旗谱》《红岩》《红日》等作品先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根据左联作家叶紫的小说改编的《星火》创下了当年央视收视率的新高。那些为了民族的新生而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英雄,无论在哪个时期、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下,都是需要的,都是必须肯定的。我们不必讳言“红色经典”有其自身和时代的局限,但是,在文化和文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它对于物质至上、欲望横流的警示,它对于正义、平等的吁求,它对于底层的苦难和受压迫民众的同情和尊重,都是当下的许多文艺作品所忽略乃至根本无视的。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史诗,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标识着共同的审美追寻和价值认同。而今,身处信息时代,各种新鲜资讯和时尚诱惑无处不在,经典陷入了尴尬:被时尚所惑,远离经典;以历史重估的名义,颠覆经典;在娱乐化浪潮的蛊惑下,消费经典……没有自己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经典却不知道珍惜更加可悲。

(摘编自《人民日报》“文学观象”:《捍卫文学经典》)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道、佛三家重要而又有指导性的专著被称为经典,此后人们把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都称为经典。

B.有人把历代传诵、反复入选的著名诗歌或单篇散文称为经典,这是混淆了经典与名篇的概念及内涵。

C.经典必须具有文学史意义,而西方人认为的“经常挂于嘴上的”就可以成为经典,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D.经典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维系共同的审美追寻和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血脉相连,不可分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中都提到了“文学经典”,不过对于二者论述的目的和意义不尽相同。

B.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典如果要成为名篇,“易记易背”的优势起到了很大作用。

C.材料引用刘勰的话证明经典具有时代性,经由作家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新纪元。

D.文学经典的标尺既可以评判古典文学,也可以用来评判现当代文学甚至新时代文学。

3.下列选项中既是经典,又是名篇的一项是()

A.刘向《战国策》B.刘义庆《世说新语》

C.岳飞《满江红》D.鲁迅《故事新编》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新时代的青年人如何“捍卫文学经典”?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1.A

2.C

3.C

4.①首先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的关系;

②接着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③然后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④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5.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②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③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证特点

(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解析。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思路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

(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此后人们把有影响力的文学名著都称为经典”错误。材料中表述是“有些”有影响力的作品。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经由作家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新纪元”错误。“开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的是“鲁郭茅巴老曹”。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BD都是作品集,是经典著作,但不是名篇。

故解析为: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6段。

第1段,采用设问的方式,直接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2-3段,结合“‘经典’一词,本是专就著作而言,人们把一些重要而又有指导性质的书称为经典”分析可知,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第4-5段,结合“而有些文学作品尽管很有名,至今流传,足称名篇,但未必具有文学史意义,仅仅只是名篇而已。这是经典与名篇的最大区别”“中国古代的文学经典与名篇大致有三种情况:……”可知,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第6段,结合“为何唐宋诗词经典多脸炙人口,成为名篇,而之前的经典难成名篇?这里的原因是夕万面的……”分析可知,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故解析为:①首先提出话题:经典与名篇的关系;

②接着阐述"经典"的内涵和外延;

③然后分析经典与名篇的区别和联系;

④最后阐释唐宋诗词中名篇独多的原因。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成长为集体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民才会像珍爱宝藏一样珍爱自己的经典,反复地阅读它,持久地阐释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尤其不乏经典,没有经典,就难有民族精神的表述。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由“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把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的内涵,以典型的形象反映时代的情绪,并葆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民族气派”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由“身处信息时代,各种新鲜资讯和时尚诱惑无处不在,经典陷入了尴尬:被时尚所惑,远离经典;以历史重估的名义,颠覆经典;在娱乐化浪潮的蛊惑下,消费经典……”可知,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故解析为:①阅读、阐释并传播文学经典,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②将文学经典的标尺应用于当下,以创意的形式负载精神内涵;

③自觉抵制时尚诱惑,远离娱乐化浪潮,正视经典,珍惜经典。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摸灯

宋以柱

宋学利,淄博人士,生长在沂河岸边。外地人都管淄博人叫“淄博鬼子”,这个称呼的意思里,至少有鬼点子多这一点。宋学利就属于鬼点子多的人,而且是从小就鬼点子多。

宋学利上面有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人多地少,地少人就穷,吃不饱饭的家庭也比比皆是。宋学利家里就经常断顿,吃了上顿,没了下顿。往上看,宋学利抢不过姐姐;往下看,有弟弟妹妹,照顾不到自己。宋学利就只有自己想办法,把自己的肚子喂饱。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只考虑一件事,怎么弄到吃的,不论生的、熟的、活的、死的,都能往肚子里塞。

宋学利上到小学三年级,就坚决回家了。至今,宋学利对自己幼年失学还耿耿于怀。当时,不去学校半年了,爹娘还不知道。用他自己的话说,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根本就坐不住,怎么学字?不去读书,时间多了,就有的是机会把自己的肚子填满,田野里的瓜果梨枣,山上的蚂蚱蝎子蛇兔子老鼠,河里的鱼鳖虾蟹,统统往肚子里塞。别人说不能吃的,他也给自己找一个能吃的理由,想尽办法把它吃进肚子里。

“老鼠肉酸唧唧的,不好吃。”宋学利说的时候,还龇牙咧嘴的,好像那年的老鼠肉还没有咽下去。

每年过年之前的那一两个月,还有过了年清明节前后,是最挨饿的时候。因为人口多,家里的粮食得计算着吃。加之隆冬时节,白茫茫或者黑乎乎的大地那么干净,肚子里就越发空得慌。这时候,就显出宋学利鬼点子多了。年前那一段时间,宋学利基本不在家。一大早,吃上一碗黑乎乎的地瓜干子饭,挎着提篮,扛着镢头,专去田间地头。干吗?地里可没有丁点粮食,比和尚头还干净。哪里有?老鼠窝里。宋学利聪明不?找到一个老鼠洞,只管往下挖,时间不长,就有老鼠吱吱叫着,从不远处的另一个洞里窜出来。高粱、地瓜干、地瓜、玉米、豆子、豆角,就是一个小粮囤。宋学利一点也不客气,扒拉扒拉,全装篮子里。家里人没有一个嫌脏的,几个姐姐也悄悄地跑野地里挖老鼠洞。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别人知道。可是能不知道吗?村里人也开始去野地里挖老鼠洞。

宋学利带头挖老鼠洞那一年,沂河两岸的老鼠几乎绝了种。

有时候,能挖到冬眠的蛇,一家人都不敢吃,嗷嗷叫着跑开。只有宋学利一手逮着蛇头,一手一撕到底,剥了蛇皮,整条整条地摁到锅里煮,快到熟的时候,撒上一把盐粒,白花花的大半锅,冒着香气。宋学利一个人把头埋进锅里,一个劲地吃。直到最后,只剩下几条蛇骨,在锅里刷啦刷啦响。日子慢慢地往前挨。

挨过年,宋学利又瞄准了清明节。

每年的清明节,是必须要去给祖上上坟的。清明节这一天,一个家族的后辈,总要在家族的祖坟那儿集合,一块给先人们上酒上菜压坟头纸添新土,如果有谁家的后辈不到,总会被别人指责一年。没有儿子的家庭,闺女也要从婆家赶来,代使男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