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麋鹿》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

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

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

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

军”入侵不仅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

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

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

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解、白鳍

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

稀有的动物一一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一一麋鹿,请同学

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

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

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

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

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

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

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

“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一一站着的时候,麋鹿

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

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

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

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

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

牧场之国教案设计名师一语文《牧场之国》教案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

美好意境。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进一步感受乡村

生活的可爱;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过程:

一、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3.听了我的介绍,你了解到了一个怎样的荷兰?

4.教师: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课

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

一边做记号。

2.在小组内交流感受,并读出感受。

3.全班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朗读相关的内容,随机教学2〜

5自然段(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牛:

(1)在这一段里你还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的牛,

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牛?

随机朗读理解相关句子,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让学

生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牛群吃草时非

常专注……无比尊严。”

(2)师小结:

这么多各种各样的牛,这么多神态各异的牛,难怪,作者写到

——齐读:

“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花牛。”

指名读。你为什么这么突出“全是”这个词?

(3)朗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争取情境再现。

以同样的方法,随机教学其它自然段。

四、总结升华,重点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读完课文,我完全同意这真的是个牧场之国。却对文中一而

再,再而三出现的这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不理解。这句话

文中出了几次?(2、3、4、5自然段各一次。)

难道说,以郁金香而闻名的“花之国”就不是真正的荷兰了?难

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而运河纵横交错的“水之国”就不是真

正的荷兰了?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在这句话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顾课文,结合插图,

静下心来想一想。

2.交流:

师引导:作者不是否认“花之国”、“水之国”是真正的荷兰。

他是通过这样的句子,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被为“牧场之国”

的荷兰的深深的喜爱与赞叹。这份喜爱与赞叹,全都融在了这四次

出现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中了!而这四句话分别出现在

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赞叹情象又各不相同。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与作者一起来表达对牧场之国这份深深的喜

爱与赞叹!

五、积累运用,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⑵查资料,仿写荷兰,如:水之国、花之国、

风车之国。两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体会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摘抄自己喜欢的

词句。

4、感受荷兰美丽的风光。引起小朋友的赞美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朗读,体会

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难点:将优美的语言通过积极的想象变成美丽的生活画面,激发

学生对荷兰风光的憧憬之情。理解文章词句,体会词句的美、文章

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说话练习,导入课文今天三分钟说话的话题是“各国风

采”,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些国家情况。

我也知道一个国家,它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

场之国,那就是荷兰。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牧

场之国)大家了解荷兰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荷兰有着

这么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画

面展示荷兰风景)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在这个迷人的

国度里什么最吸引你。

2、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

句。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

2、辨析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

3、出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极目远眺剽悍强壮憨态可掬悠闲漫步

默默无言万籁俱寂辽阔无垠悠然自得

四、熟读课文,领略美景

1、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

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2、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

受与组内同学分享。等会儿请小组代表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说

给同学听。

3、小组交流反馈: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为什

么。同学互相评价、补充。

五、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出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深入品味文章,让学生体会

四句相同的话,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读。

2、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从“真正”这

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相机教学。

(1)出示奶牛图,观察:你觉得图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奶牛的颜色。

①用曲线画出描写奶牛颜色的句子。

②指名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B、奶牛的姿态。

①用横线画出描写奶牛姿态的句子。

②交流并出示:牛犊卧在草地上,憨态可掬;老牛悠闲漫步,仿

佛在思考什么。

③指名朗读句子,想象:在这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奶牛会思

考些什么呢?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陶醉、喜爱)。

(2)除了奶牛,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吸引了你?

(3)出示骏马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出示绵羊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介绍。

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①播放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

-0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②思考:找出分别描写人、奶牛和自然共同点的一个词语。

人一一默默无言奶牛一一沉默安详自然一一寂静

③默读,思考:从这五、六段中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它们之间的融

洽?

④交流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荷兰,是

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六、拓展迁移,记忆背诵

1、聘请小导游,带领大家去荷兰旅游。

要求:

(1)任选一个景点介绍荷兰的美丽风光。

(2)要加进导游的口头语。

3、指名学生介绍,评价。(配相应荷兰风光片)

七、总结

看了“语文《牧场之国》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一年级语文四季优秀教案设计

2.《秋水》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3.初中语文《春》优秀教案设计

4.初中语文《猫》教案

5.语文《掌声》优秀教案设计

6.一年级语文《iuv》教案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精选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精选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

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

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

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

是怎么想的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一)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神

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三)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词

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CAI演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o

比较句子(正面描写):

一条崭新的垫单竟被抓破了。

一条崭新的垫单被抓破了。

比较句子(侧面描写):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手术中,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发抖。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对比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四)导学“术后”部分

1默读课文。

2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

3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

4你觉得沃克医生可能会“失声喊”些什么内容呢?

5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指导感情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7震惊的沃克医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中

可能会怎么想呢?

8为什么问名字时,要“关上手术室的门”?

9画出本节中的提示语,根据提示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语揣

摩语意、把握语气,突出“军神”形象。

10指导分角色朗读,表演这一段。

四、小结全课,布置作业

四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精选备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一、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自读课文,勾出生字,读一读。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重点是“诊”、“龄”字的读音和

“龄”、“匪”的笔顺笔画。

二、抓中心句,把握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

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医部分。

(1)指名朗读这一部分。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出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2.导学手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醉剂?

(2)联系课前搜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为什么担心

损坏脑神经?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醉剂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手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

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⑸小结。

4.导学手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手术结束了……你是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心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突出“军

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刘伯承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面对这位“军神”,你想

对他说些什么?

3.完成课后第3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军神》精选备课教案三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年轻的刘伯承,右眼严重受伤,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

巨大的疼痛接受了72刀,手术治疗,被沃克医生成为“军神”,表

现了刘伯承坚韧的钢铁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

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

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

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龄匪诊患审职晕邮垫勉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

容易少横的字:龄醉

容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用比较

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有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学生互相质疑。

3、小组讨论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质疑。

(1)指名读划的相关的句子,简单说体会。

(2)解词:

审视一仔细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

作方法。

3、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

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指名朗读课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你知道沃克医生当时

是怎么想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

三、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导学课文。

1、导学“求治”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沃克医生开始是怎样识别刘伯承是军人的?

(3)刘伯承的“镇定”是从哪几个地方反映出来的?

(4)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2、导学“术前”部分。

(1)读读、想想、画画、议议。刘伯承为什么不肯用麻药?

(2)联系课前收集的关于刘伯承的资料猜想:刘伯承担心损坏脑

神经只是从爱惜自己身体的角度考虑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3)不用麻药意味着什么?

(4)刘伯承能忍受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吗?课文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5)有感情地朗读,根据提示读出坚定的语气。

3、导学“术中”部分。

(1)自由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手术中刘伯承、沃克表现的

词句。想想这些词句各起什么作用?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刘伯承在手术中除了一声不吭紧紧抓

住垫单外,还要求什么?沃克医生听了有什么反应?沃克医生为什么

会有这样的反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做完手术……了不起的军神!”

(3)震惊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视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他心

中会怎么想?

(4)根据提示语自由朗读,注意根据提示揣摩语意、把握语气,

突出“军神”形象。

(5)指导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1推荐一个好地

方》教案3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

个好地方。

2.学会按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

好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2.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写出这个地方的特色,表达自己的真情实

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学生:

1.各地美丽的风景照、美食、人物照等,名家描写风景的优美文

段。

2.简单记录各地的特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地优美的风景照,激发学生回想自

己游览过的好地方。

2.指名学生说说欣赏完这些照片后的感受。

思考:这些照片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你

有怎样的感受?

3.教师结合本单元主题,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二、明确要求,交流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欣赏教材给出的图片,明确

本次习作要求。

思考:

(2)教材给出的四幅图分别展示的是哪里的风景?各有什么特

色?(明确:第一幅一一江南古镇,水乡人家;第二幅一一游乐

场,乐趣无限;第三幅一一书店,藏书丰富,知识力量;第四幅一

一小树林,树木繁茂,快乐天堂。)

2.学生自由分组,交流讨论本次习作可采用的写法。

明确:

(1)选择印象最深的地方来写,容易把握。

(2)抓住特点来写,突出吸引人的地方。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生动。

3.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写作片段。

明确:

(1)写江南古镇,可突出的重点是古镇的美,可以采用的写作

思路有①描写古镇的风景,表现风景之美,突出喜爱之情;②描写

古镇上人们的生活,悠闲、有格调,引人向往;③描写古镇上好吃

的、好玩的东西,突出表现古镇带给游览之人的美的享受;④总

结,激发人们去一探究竟。

(2)写游乐场,重在突出游乐场的好玩。可以描写的内容包括

游乐场里的各种游乐设施,这些游乐设施为什么好玩,它们受欢迎

的程度等。

(3)写书店,表现书店给人的精神滋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

写,如简单介绍书店的历史;详细描写书店中书的种类、每一类的

大体内容;重点选取某个点,突出人们看书的热情之高。

(4)写小树林,突出林中的风景带给自己的愉悦感受。可以写

写林中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对人的身心的净化作用等。

4.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作的片段,教师听完后给予点评、指导。

片段一: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非常喜欢并常去游玩的一个地

方一一黄龙溪古镇。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是一个历

史文化古镇及旅游风景区。古镇不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

名中外的摄影基地。古镇的主要特色有古街、古树、古庙、古水码

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可以感受历史。黄龙溪古镇

还是由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

片段二: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去游乐园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

一个我最常去的游乐园。这个游乐园的环境非常好,绿水环绕,树

木葱郁,一进入园中,整个人都感觉非常轻松。游乐园里有很多游

玩设施,我最喜欢的就是水滑道了。它是利用水力推动的一种游乐

设备,从几层楼高的水滑道起点直接俯冲至下面的池中。在俯冲的

过程中,整个人感觉旋转如飞,真是让人“惊心动魄”。

片段三:我喜欢看书,最常待的地方就是书店了。在我们小区对

面就有一家小小的书店,它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美妙的音乐,也

没有24小时的暖气提供,但我依然喜欢它。书店虽小,但书籍的种

类却很全,“少儿读物”“幼儿读物”“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等书籍都整整齐齐地摆在书架上。

从书中,我汲取精神养分,收获成长的欢乐。没事的时候,去书店

转转,翻翻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惊喜。

点评要点:①是否描摹出图片上的内容;②是否突出这个地方的

特点;③描述是否生动,能不能激发他人的游览兴趣;④是否有条

理。

5.教师总结归纳。

小结:经过讨论和片段写作练习,相信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了本次

习作的要领,在片段叙写中同学们也出色地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功

底。下面我们就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完成本次习作。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学生翻看自己搜集的资料,回想自己游览过的地方。教师巡视

检查。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这个地方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生1:我去过黄山,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奇”,奇松、怪

石,在别的地方真的很少见。

生2:我去过大草原,绿草如茵,一碧千里,牛马欢腾,活力无

限。

生3:我去过丽江,那里的风景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美”,

每一个去过那里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内容进行记录,打好草稿。

4.教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誉写。

1.投影出示几篇习作,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中心是否突出;

(2)记叙是否有条理;

(3)有哪些可供借鉴的地方。

2.教师点评完后,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删掉或精简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

(3)改正用错的字、词、标点等。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优秀习作范文】

范文一

水浒城,带你去穿越

一踏进水浒城的大门,你就会萌生出一种穿越的感觉,这不是

《清明上河图》里的场景吗?②上自皇宫相府,下至民宅草屋,风

格统一而又形式多样。迎风飘扬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小店,身着古

代服饰的店家,琳琅满目的商品,宋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徜徉其

中,怎不叫人慨叹历史悠悠,时光匆匆呢?③

如果你读过《水浒传》,或是看过这部电视剧,那么,你会在这

里得到另一种感悟。水浒城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节目,它们都是

根据《水浒传》中的有关片段精心编排的,既精彩刺激,又生动感

人。有大型攻城演出《义取高唐州》,有活泼的街头表演《兄弟相

会》《杨志卖刀》,还有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燕青打擂》《武松

醉打蒋门神》等。在这里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水浒故事,真是令人流

连忘返。④记得我去的那一次,观看了《燕青打擂》这部剧。高高

的擂台庄严大气,擂台中央,一面旗帜迎风招展,旗子上绣着个霸

气十足的“擂”字。擂台上,一群少年亮出剑,挥起斧,拔出刀,

尽显男儿的勇气。

当然了,水浒城好看好玩的可不止这些啦!如果你是一个追星

族,那么,也许你能在这里邂逅一些明星,这可不是逗你玩的哦!

这里可是全国的影视拍摄基地呢!没准,你还能客串一把群众人

物,过过演戏的瘾呢!

如果你是一个对古代生活特别感兴趣的人,我建议你可以去皇宫

里留个影。那皇宫和故宫一般,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殿上,刻

着龙游祥云的图案,威严的龙座上也是刻龙雕凤,庄严而华丽。身

穿皇帝的服饰,端坐在龙椅上,是不是特别威风?⑤

如果你想出去玩,我相信,洋溢着浓郁的宋代风土人情的水浒城

定是你的选择!⑥

句段赏析

②一句话点明水浒城给人的感受。

③用生动的语言突出了水浒城中的宋代的民俗风情。

④列举水浒城中上演的节目,并以“流连忘返”一词写出游玩者

的感受,更加突出了节目的“精彩”。

⑤邂逅明星,身穿天子服显威风,简单描写,突出了水浒城的好

玩,也使文章显得详略得当。

⑥结尾表明水浒城是出游的选择,并再次突出了其具有浓郁的宋

代风土人情的特色。

总评:小作者向大家介绍无锡的水浒城,从感受宋代的风土人

情,到欣赏《水浒传》中的精彩片段,再到邂逅明星、在皇宫留

影,一步一特色,饶有趣味,又层次井然,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

人蠢蠢欲动,文章的妙处正在这里。

范文二

那真是一个好地方

我的家在海安七星湖生态园边,那真是一个好地方。①

七星湖生态园占地上百亩,纯内陆人工湖。园内辟有荷塘、湖

泊、亭台、广场等景观。它因象征吉祥征兆的天象“七星拱月”而

得名,寓意海安人民七星高照、幸福安康。②

春天我要带你走进七星湖畔的花海。③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

花、金黄的迎春花都在迎风吐艳。走进粉红色的世界,桃花张着

嘴,倾吐着芳香,桃树枝干遒劲有力,一棵桃树就是一个盆景,桃

枝擎着粉红色的花,真是妙不可言。再走进那片雪白的天地,花瓣

随风摇曳,就像下雪似的,浪漫无比。真不知春姑娘是怎样调出这

迷人的色彩来的。④如此的美景怎能辜负,那么,还等什么呢?来

吧!

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在湖边烧烤,怎一个乐字了得?全家人一起

出动,架上烧烤盘,带上一次性手套,爸爸负责穿肉穿菜,妈妈负

责调制蘸酱,孩子嘛,就负责烧烤和吃了!看着那一串串香气扑

鼻、油光焕发的牛肉、韭菜、鸡翅,你一定会忍不住口水直流的。

那么,不要再等待,来吧!

七星湖畔的运动区更是我们的乐园。爬上弯弯的绳索,踩上松松

的木板,不知不觉已有几层楼那么高了。脚在晃,心在慌,是不是

别有一番滋味?⑤那是勇敢者的游戏。想来体验一番吗?快来吧,

我等你!

不必说那美丽的风光,不必说那烧烤的乐趣,更不必说那勇敢者

的体验,单就那普普通通的游湖也是一番享受。⑥碧波荡漾的湖面

上,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游船在水面上悠闲地徜徉。坐在里面,体会

“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你会倍觉心旷神怡。

七星湖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是一个放飞心灵的好

地方。快来吧,听我的,准没错!⑦

句段赏析

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我”要介绍的好地方的地址。②简单介

绍七星湖生态园及其名称的由来,激发读者的兴趣。③该段中心

句,下文将具体描写花。

④抓住色彩来写花,七星湖真是美丽无比。

⑤长短句交织,描写生动。

⑥“不必说……不必说……更不必说……单就……”,用关联词

串联起上文内容,巧妙至极。

⑦结尾总结七星湖的“好”,并再次发出邀请,呼应文题。

总评:读罢此文,每个人都会被小作者家乡的七星湖生态园所吸

引,因为小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在七星湖生态园赏景、烧烤、

运动体验、游湖的真实感受,突出了它的“好”。相信读者读完后

一定会萌生出去七星湖生态园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誉写在作文本上。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所学,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大家通过回忆自己游览过

的地方,发现了它的特别之处,并生动地将其介绍给了其他同学。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在这次习作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用词诀窍

以及修改作文的方法等,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写景作文的写作技巧:

①仔细观察,写出景物的特色;

②描写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③写景中也可以交代一下与之相关的人和事,使人、事、景三者

有机融合;

④有意识地融入自己的情感、感受,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2.能用普通话和同学们交谈,其他同学做到认真倾听。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1.师: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欢的地方也就会不同,那么怎样把

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呢?怎样介绍才更有条理,也让人感到你

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

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3.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a.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b.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

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来写。

4.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b.这个地方在哪里?

c.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学习示例。

1.打开课本12页,认真读一读。

这个古镇很美……

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

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

2.师:你来说说从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

生:①要按一定顺序写了;②抓住特点进行描写;③重点部分需

要详写;④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喜欢之情写出来。

四、回顾课文。

师:回忆一下我们刚学过的课文,那篇文章是按照一定的观察顺

序来写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

生:《观潮》就是写景的文章。在文中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

时,潮来后的顺序来写的。作者观察仔细,语言生动,把钱塘江大

潮写得壮观神奇,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生: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观察》的写作顺序。

五、写作提纲。

师生讨论并归纳:

2.然后按照观察的顺序来详细写,注意语句要通顺、优美。(分

写)

①一种:可以按照游览或观赏的顺序来描写。

②二种:可以选儿处(两三处)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

③三种:可以按照方位变化来描写。

④展开合理想象。

3.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要细致描写。

4.结尾,可写一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总写)(板书:结尾感

受)

六、动笔练习。

1.下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

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

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2.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谁愿意第一个上来,交流分享你的作文。

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最欣赏哪里,你还想送给她什么建议。

3.修改习作。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后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其他同

学听,听取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文章。

例文:

最美云霄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它就是我的家乡一一云

霄。云霄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是漳州文明的发祥地,素有“开漳

圣地”之称。

云霄的景点有很多:七星山、乌山、将军山、红树林、佳洲

岛……那里个个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我最喜欢红树林了!一艘艘

游船,像水蛇一样在林中穿梭自如,不管多窄的地方都可以平稳穿

过,速度极快,还可以作急转弯呢!我坐在船上悠闲地欣赏两旁的

风景。只见白鹭一会儿展翅高飞,一会儿冲向水面叼起水中的作文

小鱼飞走了,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云霄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云霄的特产有很多:枇杷、下河杨桃、列屿巴非蛤、竹塔泥

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开春第一果的枇杷了!云霄可是枇

杷之乡。这里的枇杷品种众多:有解放钟、森尾早生、早钟6

号……这里的人们可厉害了!还培育出了新品种一一白枇杷。白枇

杷不但汁多,而且味道甜美,使回味无穷!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云霄真是一个好地方啊!欢迎大家来这里

做客。

【知识与技能】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

2.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与他人交换修改。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法、示范法、谈话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写喜欢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

难点:启发学生介绍更多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并写出这个地方的

美。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图片或游玩的照片,以及描写景色的好

词、好句、古诗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