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复习课_第1页
小数乘法复习课_第2页
小数乘法复习课_第3页
小数乘法复习课_第4页
小数乘法复习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数乘法复习课(总第二十六课时)

复习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一单元1一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求积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求小数乘法,并灵活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会用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来学

习。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简算。

教学方法:

观察,自己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

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总体复习,为学习新知做一铺垫。

(二)认知与探究:

1、自学课本1-12页,说一说你学到了那些知识?说一说小数乘整数,该如

何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小数乘小数如何计算?

2、举例说明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如何求积的近似数?

4、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举例说明小数乘法的简算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三)梳理与反馈:

梳理: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

反馈:1、计算

2、04X151、25X0、7X0、80、86X40、6

2、简算

0、25X3、2X0、83、8X41-3、83、7X9、9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

本节课我们对第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归纳。

2、学生自学课本1-12页。

3、出示导纲。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完成导纲中的习题1-7。

2.师生互动:

关于在做计算时应该注意那几个方面?请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好的方法供大家

学习。

3.教师精讲: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相等,在计算时,注意先点

小数点,后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在进行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三、导学归纳

教师引导: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归纳,找小组代表分别回答。

四、反馈训练

一、计算:

1、竖式计算(得数精确到百分位)

8.63X0.420.38X2.6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0.125X0.25X8X47.4X0.28+0.28X2.6

4.8X0.9+0.48(4-0.4)X2.5

二、应用

1、用一根16.5分米长的铁丝,能围成一个边长为5.7分米的等边三角形吗?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相距184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对开出,经过1.6

小时相遇,摩托车每小时行7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0.8平方米=()平方分米2.4分钟()秒

2.5升=()亳升0.37公顷=()平方米

3、根据56X125=7000,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56X125=()5.6X1.25=()

560X12.5=()5600X0.125=()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1,比宽长0.5米,周长是()米,面积是()平

方米。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7.3,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

可能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花圃,底3.5米,高2.6米。如果每平方米能培植鲜花20枝,

这个花圃一共大约可培植鲜花()枝。

6、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分高架线和地下线两部分,其中高架线大约长8.5千米,地

下线的长度是高架线的1.6倍,第一期工程全线大约长()千米。

7、甲、乙、丙三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48米,已知甲、乙两人的平均身高1.51

米,则丙的身高为()厘米。

板书设计

小数乘法

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

连乘乘加乘减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后反思

小数除法复习课(总第二十七课时)

复习课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

高熟练程度,并认识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二)认知与探究:

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什么叫商不变性质?

2、怎样求商的近似数?解决问题时,什么是进一去尾法?

(三)梳理与反馈: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除

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并提高熟练

程度。

2、出示导纲提问:谁能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计算的关键是

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3、学生自学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2、师生互动:把下面各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4+0.60.025+0.053.7+0.740.52+2.6

3.2+0.647.2+0.0248+0.415+0.03

指出:除数有几位小数,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就都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

位数不够用“0”补足。

笔算:5.8+0.14572+0.48

3、教师精讲: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移动小数点时,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商

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被除数小数点对齐。

三、导学归纳

教师引导:通过复习,你掌握了那些知识?计算的关键是什么?你还发现了

哪些规律?

学生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求商的

近似数。

四、反馈练习

1.做练习十一第8题。

请同学们看每一组题,说说哪几道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道商小于被除数。

提问:课本上第一行题与第二行题比较,每组题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你发现除法里除数在什么情况时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在什么情况时商大于被

除数?

2.做练习十一第9题。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10、11题。

板书设计小数除法

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

课后反思

观察物体(总第二十八课时)

复习课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或多个物体。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物体。

2、能分辨较复杂物体不同角度所观察的情况。

3、更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物体组合摆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导学提纲:

1、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说说正方体、球体、圆柱体从不同方向看到什

么平面图形?

2、一个小药箱,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

3、练习八第三题,说说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4,练习九1、3题,画一画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导入新课:师出示3个不同的物体,生说一说从物体的不同方向看到了什

么图形。

2、出不导纲

3、学生自学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

2、师生互动:教师针对难点和易错点提出问题,生代表回答。

3、教师精讲:练习九题3教师精讲

(三)导学归纳

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反馈练习

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做单元试卷三

课后反思:

简易方程(总第二十九课时)

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44一一6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

律和计算公式。

(2)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

简易方程。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地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并会解答方程。

(2)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初步渗透代数思想。

教学方法:导学互动

教学用具:小黑板

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

1、举例说明什么是方程,方程必备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什么?

3、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认知与探究:

1..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字母公式。

2复习课本列方程解应用题例题1--4

(三)梳理与反馈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一本练习本a元,买5本练习本应付多少元?

(2)买m千克白糖应付b元,买1千克白糖应付多少元?

(3)一堆煤重a吨,用去6吨,还剩多少吨?

(4)小亮家上个月的用水量是15吨,交水费c元,那么每吨水费多少元?

2..解下列方程

x-89=36.2x+L3=4.7

29x+4.3=7.265x4-(2.8+2.2)=15.6

(10-7.5)x=0.125X80.2x+5X0.6=4.8

3.列方程解应用题

(1)一辆玩具车和一架玩具飞机以供29元。一架玩具飞机是3元,请问玩

具汽车是多少元?

(2)学校的足球场是一个长x米,宽21.5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223

米,求足球场的长度

(3)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290本,比科技书2倍多40本。学校图书馆有科

技书多少本?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谈话导入:本节课我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解决有关问题。

2.出示导纲

3.师生共同回忆本单元的概念

二、合作互动

1.小组合作,完成导刚中的内容

2.师生互动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要严格按照列方程解题的步骤,来解答有关问题。

2学生归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如何解方程?

四、反馈训练

1课堂训练;教材74页

2反馈指导

板书设计

简易方程复习课

教后反思: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复习课(总第三十课时)

第五课时复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60-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解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乘除应用题,会解较复杂的

列方程解应用题,会求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比较的方法,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3、情感与态度: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具:

小黑板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导学提纲:

(―)简要提示:本节课是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总结练习,以达到巩固本单

元知识的目的。

(二)认知与探究:

1、自学课本60、61页的例3例4,说一说等量关系,及房产。

2、例3例4此类方程,是从什么入手,如何找到等量关系的?

3、说一说65页的例1,是如何找到等量关系的?这类应用题有何特点?

4、65页的例1你还能说出那些等量关系?列出对应的方程。

5、说一说69页的例2,有何特点?

6、70页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是如何解答的?

7、试着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三)梳理与反馈:

从问题入手,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导入:本节课我们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2、出示导纲

3、自学课本60-74页

二、合作互动

1、小组合作

2、师生互动完成导纲中的1-5

3、教师精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三、导学归纳

1、教师引导

2、学生归纳

3完成导纲中的6、70

四、反馈训练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80平方米,它的宽是12米,长是多少?

2、爸爸的体重是66千克,比小军的2倍少24千克,小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3、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做了32朵花,其中红花是黄花的3倍,红花和黄花各多少

朵?

4、课本75、76页的有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后反思:

公平性(总第三十一课时)

复习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公平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

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

索新知。

情感与态度:在迁移默华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

的形成。

教学重难点;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游戏方案。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导学提纲;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

又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出示教材第98页本单元教学主题图

(1)理解图示内容

(2)提出问题

2.出示导纲

3.学生自学。

二.合作互动;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小丽石头石头石头小强剪布石头结果小丽获胜小强获胜平

三.导学归纳;

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

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二者相等,所

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四.反馈训练;

1.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2)其他方

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

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2.桌子上摆着7张数字卡片,分别写着1--7的数字,如果小红摸到单数就

赢,小梅摸到双数就赢。

这个游戏公平吗?

小红一定会赢吗?

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3.有趣的抽牌游戏。

4.张牌上分别有数5,6,7,8.甲乙两人玩抽牌游戏,约定任抽一张,抽出

的数如果小于7,甲胜,如果抽出的数大于6,乙胜。

这样的规则公平吗?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甲,还是乙?

五.板书设计:这公平吗

例1

教后反思:

可能'性复习课(总第三十二课时)

复习课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

2、能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游戏的公平性,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高学生

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复习重点:分析游戏规则的不同结果,得出可能性是多少?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1、复习可能性

①P122第9题。

小红和小刚在玩抛硬币的游戏,谁能说一说他们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表)小红和小刚获胜的可能

性都是2/4(1/2),所以游戏公平。

第一枚硬币第二枚硬币结果

1正正小红赢

2正反小刚赢

3反正小红赢

4反反小刚赢

②P125第12题

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三名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8种情况(如表),所有同学获胜的可能性都是2/8(1/4),

所以游戏公平。

第一位同学第二位同学第三位同学结果

1手心手心手心平

2手心手心手背第三位同学赢

3手心手背手心第二位同学赢

4手心手背手背第一位同学赢

5二P二匕手背二P二匕平

6手背手心手心第一位同学赢

7手背手心手背第二位同学赢

8手背手背手心第三位同学赢

二、练习题

1、学校举行蓝球比赛,裁判员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与出现

反现的可能是(),都是()。

2、盒子里有6个白球,4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o

3、小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1、2、3、4、5、6o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

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双数朝上的可能性是()□如果掷30次,“3”朝上

的次数大约是()。

4、口袋有大小相同的6个球,3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两个球。

(1)都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都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3)摸到

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

5、桌子上有3张扑克牌,分别是3、4、5,背面都朝上,摆出的三位数是2的

倍数的可能性是(),摆出的三位数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是()。摆出的三位

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应用在线。

三、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后反思:

复习多边形面积(总第三十三课时)

课型:复习课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

2、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灵活运用

公式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

边形。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独立尝试法

导学提纲:

一、简要提示:这节课是复习课,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习了各种图形面

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用迁移法把新知识转化为学习过的

旧知识,经过学生动手,小组讨论探索出来的,并会正确运用,熟练掌握。

二、认知与探究复习本单元学习的面积计算公式。

1、回忆本单元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并写下来。

2、回忆各公式的推导过程。

3、汇报交流推导过程。

三、梳理与反馈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又高

三角形面积=底乂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X高+2

教学过程:

一、自学导纲

(1)新课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面积(2)出示导学提纲

(3)自学导纲:学生自己复习课本,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合作互动(1)小组讨论:

出示下列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问:这3个图形分别是什么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

一学生说推导过程,教师边听边演示)

(2)师生互动:

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h+2)

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演示用两个三

角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梯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S=(a

+b)h+2)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用两个完全

相同的梯形拼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量出求这3个图形面积所需要的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到黑板前量一量,并

标在图上。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出这3个图形的面积,算完后,集

体核对答案)

(3)教师精讲:

师引导:在梯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你是怎样剪的?

这个最大的三角形是唯一的吗?为什么?(不是唯一的,因为以梯形的下底

为三角形的底,顶点在梯形的上底上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它们的面积是相等的。)

三、导学归纳

教师引导:(1)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要除以2?

(2)求梯形面积怎样求?

学生归纳:

四、反馈训练

1、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8厘米,高是4厘米,已知他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下底是多少厘米?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面积都与平行四边形相等,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平

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五、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乂高

三角形面积=底乂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义高+2

教后反思:

简易方程(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