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1]它是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充分热爱和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会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农村幼儿园教师具备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助推中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更高质量地发展。《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规范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但就目前来看,农村幼儿园教师仍处于社会的劣势地位,力量薄弱,不利于保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故本文以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培养策略。本研究以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研究。其中,问卷以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职业获益感三个维度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良好,职业获益感最高,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自知性相较落后,职业自知性的结果最不好。并进一步分析了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访谈法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研究,分析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是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在调查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教师个人、园所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具体策略。【关键词】幼儿教师;农村幼儿园;职业认同感;现状;影响因素;培养策略TOC\o"1-3"\h\u目录题目: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研究 1【摘要】 2Abstract 31绪论 61.1研究缘起 61.1.1问题的提出 61.1.2研究的意义 6理论意义 6实践意义 71.2相关概念界定 71.2.1农村幼儿园教师 71.2.2职业认同感 71.3文献综述 71.3.1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概念 81.3.2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81.3.3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91.3.4小结 92研究设计 112.1研究思路 112.2研究方法 112.2.1文献法 112.2.2问卷调查法 112.2.3访谈法 133研究结果 143.1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 143.2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状况 143.2.1年龄差异 143.2.2教龄差异 153.2.3学历差异 163.2.4专业差异 173.2.5职务差异 173.2.6婚姻状况差异 183.2.7园所性质差异 183.2.8班级差异 193.2.9班级人数差异 193.2.10月工资水平差异 203.3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比较及分析 213.3.1年龄差异分析 213.3.2教龄差异分析 213.3.3学历差异分析 223.3.4专业差异分析 223.3.5职务差异分析 223.3.6婚姻状况差异分析 223.3.7园所性质差异分析 233.3.8班级差异分析 233.3.9班级人数差异分析 233.3.10月工资水平差异分析 234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264.1社会地位 264.2收入水平 264.3工作压力 274.4人际关系 274.5职业知识和技能 274.6教师培训 284.7择业动机 285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策略 295.1政府层面 295.1.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 295.1.2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加大教育成本投入 29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水平 29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薪资制度 30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培训机会 305.2园所层面 305.2.1营造“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减轻工作压力 305.2.2实行奖励机制,重燃工作激情与动力 305.2.3加强园风和文化建设,提高教师基本素养 315.2.4设立竞争机制,创设适当的“工作压力” 315.3个人层面 315.3.1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确立正确的择业动力 315.3.2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15.3.3学习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著作类 34期刊类 34学位论文 34国际、国家标准 34外文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36附录二 371绪论1.1研究缘起1.1.1问题的提出《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指出:“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2]职业认同感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等诸多方面,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素质的进步,实现我国经济地快速增长。教育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事业。而教师又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指出了:“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肩负起重大使命。而农村幼儿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一股重要力量,其是否具备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意义重大。但就从我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教经历来看,我所从事支教活动的农村幼儿园,该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相当薄弱,园所教师人数稀少,教育质量不高。那么,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情况是怎样的呢?影响因素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能够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研究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1.1.2研究的意义关于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地成了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国内外有很多学者专家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认同感做出了系统的调研。其中专门针对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感研究也越来越多,相关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是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相关研究稀缺,因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都有着特殊意义。理论意义(1)丰富教师职业认同理论的研究。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其工作积极性、倦怠感、离职倾向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研究,有利于完善教师职业认同相关理论。(2)为农村幼儿园建设制定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政策法规等提供借鉴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当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行现状调查,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人士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等相关方面更加地了解,有利于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实践意义(1)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正确认识、反思和定位自己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农村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价值和应承担的使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不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为农村幼儿园管理者及时认清教师的整体职业认同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密不可分。本研究有助于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者及时了解园内幼儿教师的状态,通过创造有利于提高教师职业认同的环境,让本园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3)有利于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高度的职业认同有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获得自我效能感,增强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降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离职率,减小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性,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1.2相关概念界定1.2.1农村幼儿园教师《中国农村工作大辞典》中指出农村:“亦称乡村,是指城市以外的一切区域。它是一个与同城市相对而言的地域概念,是一个集乡村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综合体”。[3]在本研究中,农村包括县、县镇和村。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将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分类为教育部门办农村幼儿园、集体办农村幼儿园、民办农村幼儿园、其他部门办农村幼儿园。[4]在本研究中,农村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民办园。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中对于幼儿园教师的定义,可知幼儿园教师是在幼儿园对儿童身心施以影响,从事保教工作的教育工作者。[5]故在本研究中,农村幼儿园教师是指被研究所在省份内县、镇、村从事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幼儿园教师。1.2.2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且与社会中他人或者其他机构对该职业的看法表示认同。[6]结合自身理解,本文的“职业认同感”指:个体能够认可自己的职业,认为从事的职业可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肯定从事工作的价值,情感上体验到职业带来的快乐,在行动上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坚定职业信念,不断加强自主发展的一种状态。1.3文献综述通过搜索与查阅各类文献,发现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主要围绕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概念、影响因素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三个方面展开。具体综述如下。1.3.1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专业认同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自我认识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式、教师成长过程及其对教育发展的看法;职业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存在的,它是一个对本身与他人或物的认识过程。[7]当前研究成果中外国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多样,研究面也非常广,所梳理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关于角色认同的研究,该类研究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期待和现实两者之间的认同水平即是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目前许多研究与此类似,假设为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与独特化能够体现出其职业所担当的任务与职守,探讨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与特质,可以从其对自己的职业角色的了解入手。例如Sisson在探究托儿所和育婴亲子中心的教师角色认同时发现,幼儿教师也担任着“母亲角色”,他认为教师的角色可以有三种重要形式:教师角色、母亲角色及治愈类角色;[8]二是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研究,这一类型研究把职业认同界定成“职业身份”,把“认同”和“身份”关联,探究幼儿教师职业发展内紧密关联“幼儿教师身份”的内容。[9]PäiviKupila在对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描述中包含了个人的价值观和教育思想,从职业的选择、职前学习经验、教学活动反思、顺应转变等几个紧要中心认同里阐明了幼儿教师存在的少许形而上学认识。[10]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所检索出的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主题核心期刊的有几十条。但是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为主要研究不多,目前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牟生调在其研究中提出“幼儿教师专业认同即是其对自身作为教师应有的价值的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想法,是幼儿教师感受并认识工作情境”,教师的行为以此作为依据,是多样复杂并且不断进步的;[11]王琪认为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形成认知与职前对幼儿教师认知的冲突和矛盾的体会,并且自己独立解决矛盾和问题,形成一个有目标、积极地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的日常态度的进程”。[12]由上述可知,国内外学者纷纷就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问题做了一系列研究与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与结论。在本文中,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内涵的界定是:个体能够认可自己的职业,认为从事的职业可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肯定从事工作的价值,情感上体验到职业带来的快乐,在行动上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且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坚定职业信念,不断加强自主发展的一种状态。1.3.2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教师职业认同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国外学者Coldron(1999)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和确立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个人的、集体的和相互的这三大因素,每个因素又包含了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四个方面;Holt-Reynolds(1991)认为一名教师在其入职前的人生经历以及入职后在专业成长中遇到的关键人物和事件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对职业的看法;[13]StevenCraigWitt等人指出,对幼儿园教师来说,职业认同感受其个人因素例如教龄、年龄、学历等差异发生影响,并且所形成的程度与认知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最终使得不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同。[14]关于中国学者的研究如下:2014年文雅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在影响和内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即个人因素,具体包括教师编制、工作时间、年龄等因素;而外在因素即社会因素,具体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薪资福利待遇、国家相关的教育政策等;[15]闫静(2011)认为:“教师身份、工作单位的经验、入职前的学习和培训和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经验、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这四个方面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有很大影响”;[16]2009年学者丁洁采用实证研究法分析了上海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现状,结果表明,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因素包括:幼儿园教师的婚姻状况、所在幼儿园的性质、职务与职称、教龄与年龄、薪资情况、职业动机等因素;[17]2011年,学者谭雪青、孙雁飞、秦旭芳对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体制不同时,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表现与程度上也是不一样的,并受薪资福利、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18]由上述可知,在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上,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维度,其中主要以外在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每一个维度又可具体细分为更多因素,例如学历、教龄、婚姻状况等都会对职业认同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我国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与完善,尤其是在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分析与研究上都较为匮乏。1.3.3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伍廷跃(2011)指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生活条件、学校管理、人际关系、个人因素等有关,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应该从影响因素入手,因地制宜,采取最恰当的方式进行展开。[19]王合通过个案研究总结出可以通过梳理个人传记、继续社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方式培养农村教师职业认同;[20]赵菲菲指出幼儿教师是决定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水平一般,职业倦怠情况已经出现,亟待得到关注与干预。政府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掌握着国家发展的命脉,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方针,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现状急需政府的有效干预。[21]张心雪认为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的扶持与监管力度、应完善幼儿教师相关法律法规、应呼吁社会提高对幼儿教师的尊重与认可。[22]蔡辰梅作为法治国家,我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针对幼儿教师,特别是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较少,一般都是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一笔带过。她指出农村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国家的关注与保护,值此机会政府也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将规章制度具体化、透明化,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水平、降低与职业倦怠水平。[23]学者SuKyoungPark指出,各种积极的因素如朋友、家人的帮助、鼓励、支持、理解等对于促进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强会发挥显著的做勇敢,能够帮助教师化解身心压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24]1.3.4小结在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对象是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关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培养策略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目前的研究内容还不够全面,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展开培养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水平,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群体的质量,维持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本研究选取农村幼儿教师为例,综合利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研究方法的优势,研究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寻求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的有效培养策略。2研究设计2.1研究思路首先分析了职业认同感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构建了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理论概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科研方法,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总结出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采用访谈法对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建议。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相应地提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2.2.1文献法以“幼儿园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为关键词,搜索国内外相关的硕博论文、期刊等,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有关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基础上,设计出调查问卷。2.2.2问卷调查法针对浙江省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情况做全面了解,通过分析回收问卷的数据信息,分析农村幼儿园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并找出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相关建议的提出提供数据支持与依据。具体方案如下:随机选取120位农村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分为个人基本信息和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问卷这两部分内容,其中问卷从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职业获益感三个维度进行调查。(问卷详见附录1)。问卷包含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获益感三个维度,共25题,采用5点记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记1-5分。职业自知性对应题目:13、15、16、18、26、28、29、34、37;职业动力感对应题目:17、19、20、21、22、25、30、31、35;职业获益感对应题目:14、23、24、27、32、33、36。本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2月到2021年4月为期,发放农村幼儿园教师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实际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调查问卷详细分布情况见下表(表1)表1浙江省农村幼儿园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项目组别人数百分比(%)年龄小于20岁0020-25岁2117.526-30岁4739.231-35岁3831.735岁以上1411.7教龄1年以下2722.51-5年4638.36-10年4638.311-15年10.815年以上00学历初中00中专或高中3025大专8369.2本科75.8研究生00专业学前教育4940.8非学前教育7159.2行政职务担任职务3025不担任职务9075婚姻状况已婚4033.3未婚8066.7园所性质公办园3730.8民办园8369.2班级托儿所或小小班2924.2小班2722.5中班3932.5大班1411.7学前班119.2班级人数小于30人1915.830-40人423540--50人3529.2大于50人2420工资水平2000元以下2319.22001-3000元7360.83001-4000元2117.54001元及以上32.5数据回收后,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平均数、方差的求解,分析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总体职业认同感现状,而后统计并分析年龄变量、教龄变量、学历变量等不同变量中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职业获益感这三个不同维度存在的具体差异。2.2.3访谈法为进一步分析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寻求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升策略,此部分研究选取了浙江省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为被试,通过访谈法进行定性研究。在借鉴相关的访谈提纲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门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访谈提纲(详见附录2),以此作为调查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的科学依据。选取浙江省几家农村幼儿园变量不同的13名幼儿园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其中2名为幼儿园领导者,11名为普通幼儿园教师,较为系统地了解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旨在探索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在进行电话访谈的过程中,先利用录音功能收集访谈的对话内容,而后将对话进行文字转录,提取其中的关键要点,用于分析影响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3研究结果3.1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对调查收集得到的120份有效的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问卷的数据进行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数据统计,其结果见下表2-1。表2-1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及各维度的总体状况从上图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得知,最高计分标准为5分的情况下,总体来看,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不低,M=3.20,高于临界值3。在三个维度中,每个维度均高于3,说明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各个维度的认同都较高。其中职业获益感的认同最高,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自知性相较落后,职业自知性的结果最不好。说明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满足感较好,表现出较少的离职倾向。但是相比较而言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和对职业的喜欢程度较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3.2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状况3.2.1年龄差异表2-2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年龄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小于20岁000自知21-25岁213.131.23性26-30岁473.181.4031-35岁383.001.4035岁以上143.091.37职业小于20岁000动力21-25岁212.991.17感26-30岁473.131.4031-35岁383.111.4335岁以上143.311.40职业小于20岁000获益21-25岁213.101.27感26-30岁473.401.4131-35岁383.381.4135岁以上143.571.21职业小于20岁000认同21-25岁213.071.22感26-30岁473.261.4031-35岁383.141.4335岁以上143.301.35由表2-2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同三个维度上和总体职业认同感上存在显著差异。总的来说,21-25岁年龄段的认同感最低,35岁年龄段的最高。但从各个维度分析,在职业自知性方面,31-35岁的教师得分低于其他三组年龄段的教师,26-30岁的教师得分较高些;在职业动力感方面,21-25岁的年轻教师得分最低,35岁以上的得分最高;在职业获益感方面,35岁以上的教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三组年龄段的教师,21-25岁的教师得分最低。3.2.2教龄差异表2-3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教龄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1年以下273.061.36自知1-5年463.101.37性6-10年463.091.4011-15年14.560.5015年以上000职业1年以下273.021.46动力1-5年463.161.36感6-10年463.121.3411-15年13.890.4915年以上000职业1年以下273.251.36获益1-5年463.341.34感6-10年463.541.3511-15年14.860.3515年以上000职业1年以下273.101.40认同1-5年463.191.36感6-10年463.231.3811-15年14.430.8815年以上000由表2-3可以看出,浙江省不同教龄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和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职业认同感随着教龄的增大而逐渐提高,教龄在1年以下的教师总体职业认同感较低,1-5年教龄的教师紧居其后,教龄在11-15年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高。从各个维度分析,在职业自知性方面,11-15年教龄的教师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且其他三组相差不大,教龄1-5年领居其中,教龄6-10年次之,教龄1年以下稍低些;在职业动力感方面,11-15年教龄的教师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教龄1-5年和教龄6-10年相差不大,相对而言,教龄1年以下的教师职业动力感得分较低些;在职业获益感方面,11-15年教龄的教师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教龄6-10年的教师较其他两组稍高些,教龄1年以下的教师职业获益感得分稍低。3.2.3学历差异表2-4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学历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初中000自知中专或高中303.111.41性大专833.041.39本科73.780.86研究生000职业初中000动力中专或高中303.131.42感大专833.111.38本科73.161.13研究生000职业初中000获益中专或高中303.411.41感大专833.401.35本科73.471.18研究生000职业初中000认同中专或高中303.21.42感大专833.171.38本科73.471.09研究生000从表2-4可以看出,浙江省不同学历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总体上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幼儿园本科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教师。从各个维度上分析,主要是在职业自知性方面产生巨大的悬殊,本科毕业的教师要远高于其他学历的教师,而中专或高中毕业的教师相较于大专毕业的教师得分稍高些;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获益感这两个方面也是如此,与职业自知性相比,这两个方面本科学历教师与其他学历教师差距会小一些。3.2.4专业差异表2-5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专业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自知性学前专业493.131.32非学前专业713.081.42职业动力感学前专业493.031.29非学前专业713.181.43职业获益感学前专业493.381.32非学前专业713.431.38职业认同感学前专业493.171.32非学前专业713.211.42从表2-5可以看出,浙江省不同专业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总体上看差距不大,甚至非学前专业的教师得分要比学前专业教师的得分稍高些。但从各个维度来分析,还是存在一些差距。从职业自知性方面来看,学前专业的教师比非学前专业的教师得分要高,不过相差不大;从职业动力感方面来看,非幼儿园专业教师的得分高于幼儿园专业教师,差距大于职业自知性;从职业获益感方面来看,也是非学前专业的教师比学前专业的教师得分要高,差距较职业动力感方面的小。3.2.5职务差异表2-6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职务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自知性行政职务303.111.36非行政职务903.101.39职业动力感行政职务303.021.46非行政职务903.151.35职业获益感行政职务303.531.43非行政职务903.371.33职业认同感行政职务303.191.43非行政职务903.191.36从表2-6可以看出,浙江省担任行政职务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总体和各个维度上差异都不大。总体而言,是否担任行政职务,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得分均相同。从各个维度而言,在职业自知性方面,两者差距甚小,担任性质职务的教师得分会稍高一些;在职业动力感方面,非行政职务教师的得分明显高于行政职务教师;在职业获益感方面,担任行政职务教师的得分远高于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3.2.6婚姻状况差异表2-7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婚姻状况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自知性已婚403.151.41未婚803.081.36职业动力感已婚403.111.37未婚803.131.38职业获益感已婚403.381.37未婚803.421.34职业认同感已婚403.201.39未婚803.191.37从表2-7可以看出,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从总体上来看在婚姻状况方面差距不大,但是在不同维度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来看,已婚教师的专业认同感略高于未婚教师。从各个维度分析,在职业自知性方面,已婚教师得分远高于未婚教师得分;在职业动力感方面,二者差距较职业自知性小一些,且未婚教师得分要高于已婚教师得分;在职业获益感方面,未婚教师的得分也是高于已婚教师的得分,且有一定的差距。3.2.7园所性质差异表2-8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园所性质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自知性公办园373.051.33民办园833.121.40职业动力感公办园373.111.42民办园833.131.36职业获益感公办园373.151.37民办园833.501.34职业认同感公办园373.101.37民办园833.231.38从表2-8可以看出,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各个维度上都高于公立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在职业获得感方面,民办幼儿园教师远高于公办幼儿园教师。3.2.8班级差异表2-9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班级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值标准差职业托儿所或小小班293.051.41自知小班2731.37性中班393.011.36大班143.281.32学前班113.471.37职业托儿所或小小班293.141.37动力小班273.121.40感中班393.041.39大班143.171.34学前班113.321.29职业托儿所或小小班293.471.33获益小班273.261.31感中班393.351.41大班143.51.30学前班113.781.33职业托儿所或小小班293.201.38认同小班273.111.37感中班393.121.39大班143.31.33学前班113.511.34从表2-9可以看出,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不同年龄段的班级上存在一定差异。不论是总体还是各个维度来看,学前班教师的得分均远高于其他班级教师的得分,小班、中班教师的得分均稍低。3.2.9班级人数差异表2-10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班级人数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小于30人193.191.32自知30-40人423.081.36性41-50人3531.40大于50人243.161.41职业小于30人193.041.33动力30-40人423.121.37感41-50人353.161.41大于50人243.101.39职业小于30人193.351.40获益30-40人423.391.35感41-50人353.341.40大于50人243.601.24职业小于30人193.181.35认同30-40人423.181.36感41-50人353.161.41大于50人243.261.38从表2-10可以看出,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班级人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班级人数在50名以上的教师得分最高,但差异不大。从不同维度来看,在职业自知性方面,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人得分最高,其他人得分差异不大;在职业动力感方面,班级人数在41-50人的的人最高,班级人数小于30人的得分最低,其他相差不大;在职业获益感方面,班级人数大于50人的远高于其他三组,其他三组相差不大。3.2.10月工资水平差异表2-11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月工资水平差异维度项目人数平均数标准差职业2000元及以下233.121.41自知2001-3000元733.101.39性3001-4000元212.961.324001元及以上33.931.02职业2000元及以下233.141.46动力2001-3000元733.161.37感3001-4000元212.931.314001元及以上33.371.22职业2000元及以下233.231.41获益2001-3000元733.421.34感3001-4000元213.201.424001元及以上34.051职业2000元及以下233.231.42认同2001-3000元733.211.37感3001-4000元213.021.354001元及以上33.761.13从表2-11可以看出,浙江省不同月工资水平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在总体及各个维度方面均是月均工资在4001元及以上的教师得分最高,但却并不是月工资收入越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越高,月均收入在3001-4000元的教师在各个维度和总体水平上都比其他工资水平的教师得分要低许多。3.3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比较及分析3.3.1年龄差异分析在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分布中,主要以26-30岁年龄段的教师居多,21-25岁年龄段的教师也不少,在35岁以上的教师数量最少,说明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年轻的,除了35岁以上年龄段的数量显著少了些,其他年龄段教师的人数相对来说较均匀,可见在师资上,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比较均衡、成熟,但同时也缺乏资历丰富的老教师。浙江省不同年龄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没有显著差异。从总体职业认同感来看,35岁以上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好,21-25岁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差。各个年龄段的教师职业获益感最好,职业自知性和职业动力感相差不大。具体来看,各个维度中,浙江省35岁以上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得分最高,其他各个年龄段之间的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差异,不做分析。总体职业认同感上,35岁以上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好,21-25岁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最差。可能是农村幼儿园的资源、环境等各方面较落后,幼儿园教师们很难适应农村的生活,但是随着年数的积累,教师适应了以后,加之自己的不断付出,职业认同感也逐渐提高了。3.3.2教龄差异分析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自知性维度和职业动力感维度,教龄在11-15年的职业自知性和职业动力感最好,其次是1-5年教龄的,最低的是1年以下的。而在职业获益感方面,随着教龄的增加,其所对应的职业获益感也在提高。教龄在11-15年的职业获益感最好,其次是6-10年,再次是1-5年,最低的是1年以下。可见职业获益感与教龄成正比,教龄越久,其职业获益感最好,且教龄在11-15年的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都是最好的。这一教龄段的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阅历,工作已经得心应手,工作时会更努力地去创新和提升,在一个地方工作了十年以上已经让他们感到非常的稳定,有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离职倾向较其他教龄段的会少很多。3.3.3学历差异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中,不同学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人数差距甚大。没有调查到研究生学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除研究生学历中,大专学历的教师人数最多,中专或高中学历的教师较少,本科学历的教师最少。因为目前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已经对入职教师的学历做了硬性规定,除了一些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的农村幼儿园外,现在基本上都要求是大学专科及以上的幼儿园教师,但是高学历的教师又不愿意去农村支教,农村幼儿园及其缺乏本科、研究生这样的人才。在各个维度的比较中,本科学历的教师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职业获益感均最好,且与其他学历的差距有点大,中专或高中学历的教师在各维度上却比大专学历的教师要好。这可能是因为本科学历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职业自知性固然较好;他们既然选择去了农村支教,那么大部分教师是有其明确的目标,职业动力感较强;农村幼儿园较城市幼儿园更让他们找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职业获益感也由此提高。而中专或高中教师比大专教师在各个维度更突出,可能是因为农村幼儿园教师这份工作对于低学历的求职者来说满意度更高,更能体现出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价值,同时他们也更珍惜这份工作。3.3.4专业差异分析通过对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分析,发现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与教师专业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自知性得分高于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见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在职业动力感及职业获益感方面,反而没有学习过学前教育的教师得分比较高。可能是学前专业的教师在职前的见实习经历中,已经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到疲倦、失去新鲜感,这导致他们比非学前专业的教师在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获益感方面差一些。3.3.5职务差异分析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是否担任行政职务上没有显著差异,在职业自知性与职业获益感方面,担任行政职务的幼儿教师要优于没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担任行政职务是一种职业上的肯定,担任行政职务获得的尊重及物质奖励也会相应地多一些。当然能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肯定是自身认知、素质、能力等各方面更为突出一些的,那么他们本身的职业自知性也更好些。而尊重及物质奖励随之增加,他们的付出与所得越来越平衡后,职业获益感也随之增加。而在职业动力感方面,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反而得分更高。也许是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在不断地努力,想要评上职称,担任行政职务,职业动力感也更强烈。3.3.6婚姻状况差异分析在职业自知性方面,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已婚教师要远高于未婚教师,可能婚姻和家庭让幼儿教师在思想、认知方面有所提高。而在职业动力感和职业获益感方面,未婚教师的得分均高一些。可能是已婚教师比未婚教师需要多花费时间处理家事,没有做到很好得平衡工作与家庭。3.3.7园所性质差异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中在民办园的占了绝大部分,说明农村还是主要以民办园为主,公办园较稀缺。浙江省农村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感的三个维度中,均显示民办园比公办园的职业认同感好。可能浙江省农村民办园各方面不比公办园差,工作压力比公办园小很多,让处于民办园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更有职业认同感。3.3.8班级差异分析参与本次调查的教师所在班级较均衡,在托儿所或小小班的教师以及学前班的教师人数都不少,说明农村大部分幼儿园都有设立托儿所或小小班及学前班。相较而言,城市幼儿园大部分只有小班、中班和大班,这说明农村幼儿园在班级分配上存在一定问题。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自知性方面,学前的幼儿园教师职业自知最好,其次是大班的教师,最次是小班教师;在职业动力感方面,学前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动力最好,其次是大班的教师,最次是中班教师;在职业获益感方面,学前的幼儿园教师职业获益最好,其次是托儿所或小小班,最次是小班。这是小班幼儿正是最难管理的年纪,行为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不受约束,并且活泼好动,对规则、纪律没有概念,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较有限,这给小班幼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学前班的孩子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各方面都已经逐渐趋近于小学的孩子,并且具备了一定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学前班的老师工作轻松不少,职业认同感随之提高。3.3.9班级人数差异分析参与本次调查的带班幼儿人数在30-40人的教师最多,50人以上的也不少。说明农村幼儿园不够正规,在师幼比上不合理,幼儿多的情况下教师相应也要分配得多一些,更何况农村一般为了节省经费都是一个班级配备一位老师。带班人数对于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没有存在人数越多职业认同感越好的正比规律或是人数越少职业认同感越好的反比规律。在职业自知性方面,小于30人的教师职业自知最好,其次是班级幼儿人数大于50的教师,最次的是班级幼儿人数为41-50的教师;在职业动力感方面,班级人数为41-50的教师职业动力最强,其次是班级人数为30-40人的教师,最次的是班级人数小于30的教师;在职业获益感方面,班级幼儿人数大于50人的教师,其次是班级人数为30-40的教师,最次是班级人数为41-50的教师。班级人数过多,尽管会让教师很累,需要花费教师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责任心,但是在避免了事故发生的同时把教学活动进行得较好,那么其成就感相对于人数少的教师来说会高许多。但是长期下来,会让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和倦怠感。3.3.10月工资水平差异分析本次调查,120名农村幼儿园教师中只有3名教师的工资是在4001元及以上的,大部分都集中在2001-3000元。可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入水平让人相当不满意。月工资水平对于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没有存在工资水平越高职业认同感就越高的正比规律,也不存在工资水平越高,职业认同感反而越低的反比规律。从职业自知性、职业动力感、职业获益感的三个维度上看,均是月工资在4001元及以上的教师情况最好,最差的是月工资在3001-4000的教师。对于收入在4001元及以上的教师来说,所获得的物质回报与付出更为接近,其职业获益感也会更高些,那么他们才会对职业有激情、有动力。通过问卷调查的信息收集及对信息的数据分析,发现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总体状况较好。年龄、教龄、学历等变量在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各维度上存在差异。4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从中找到乐趣。幼儿教师对本职工作职业认同感不仅影响其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越高,其对幼儿教育工作的激情度也就越高,越能发自内心的热爱幼儿,对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专业成长及幼儿的发展都有着重大作用。而教师职业认同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闫静认为:“教师身份、工作单位的经验、入职前的学习和培训和从事幼儿教师的职业经验、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这四个方面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有很大影响。”探究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需要以了解其现状为基础。本研究调查发现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较好,但仍存在较大差异。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的因素究竟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因此,通过访谈法对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访谈研究,以揭示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影响因素。4.1社会地位尽管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都知道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但是幼儿园教师太缺乏也太需要被社会各界所了解、关心了,大家对幼儿园教师的认可度相当低。尽管幼儿教育工作正逐渐被重视起来,但在农村地区,还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许多人心目中,认为幼儿园教师就是“保姆”,孩子在幼儿园里面就是玩,一天到晚学不到任何东西,去不去幼儿园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幼儿园教师是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知识的,只要会哄哄孩子就行,教他们唱唱歌、和他们做做游戏,工作相当轻松。在农村幼儿园教师眼里,他们自身的实际地位也是不那么崇高和受人尊重的。当我向一名来自丽水市缙云县的农村幼儿园访谈时,当我谈及到“您的家人希望您在农村幼儿园工作么?”她的回答是:“没什么意见吧,我是个女孩子,他们对我也没什么要求,大家都觉得幼儿园老师挺轻松的,就是看看孩子嘛。虽然我读书不怎么样,但是幼儿园老师对这个(学历)要求也不高吧。”这种消极的自我声望评价,就会使得幼儿园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价值产生怀疑和困惑,这也是导致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低的原因。4.2收入水平尽管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但是在访谈中发现,工资收入也是影响浙江省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已经工作了好几年的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表示对现在的工资表示不满意,相反工作一年以下的特别是刚入职的教师对工资不是很满意。一名来自温州乐清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表示:“幼儿园每天的事情太多了,可能是因为才第一年吧,我才刚工作吧,所以每天都要加班,每天我在幼儿园要从早上7点多呆到晚上12点,太累了,可是一天的工资还没有别人在奶茶店工作的多。”保证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工资收入,不仅是对幼儿园教师工作的肯定,更是她们生活的基本保障。一般而言,工资水平高的幼儿园教师其生活水平甚至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高,这些都会使得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加强。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功利化,这种功利性的盛行对幼儿园教师也起到了猛烈的冲击。尽管《教育法》已规定:“教师平均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但目前从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情况来看,离此要求差距甚大,也没法和小学、中学教师工资相比。这种收入的巨大差距,也会降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4.3工作压力在与一位来自温州洞头教龄为2年的教师访谈时,我了解到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要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她在访谈中这样提到:“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幼儿园老师本来的工作任务就已经不轻松了,每天要备课上课,写幼儿的观察记录,研究steam课程,做环创,幼儿园里也时不时的经常要评课,特别是新教师,我们经常要去参加公开课,然后还有做一些关于幼儿方面的研究,要写论文,我是专科毕业的,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论文,这个对我来说压力太大了。这些都算了,这本来就是锻炼我自己的,但是吧,我们园长经常会压榨我们,哎,这个就不方便说了,反正幼儿园老师真的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轻松,太难了,压力太大了。”不仅如此,幼儿园教师还要面临着与家长沟通、幼儿园管理、幼儿园安全事故、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部分幼儿园的工作强度过大,幼儿园教师每天熬夜加班,工作时间过长,一天下来,身心疲倦,心力交瘁。工作压力大,难以应付,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是影响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因素。4.4人际关系在回答“您认为您现在还坚守在农村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一位来自台州温岭的教师回答:“我感觉我这个幼儿园让我挺有归属感的,和同事和领导之间都还蛮有情分的,大家都挺互帮互助的。要是换做其他(城市)的幼儿园,应该就没那么和谐了,可能竞争会激烈很多吧,大家都会争着抢着要去评一些职称啊或者是夺得比赛荣誉啊。而且规矩也多,幼儿园里面没那么有人情味儿。”可见,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积极作用。相较而言,城市幼儿园等级制度较为分明,竞争关系激烈,彼此之间的矛盾也会更多一些。而在农村幼儿园,与上级之间交流会更像朋友一些,更多的是双向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服从,没有舒服、强制管理的环境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有更轻松的工作心态。可见长期紧张的人际关系不利于职业认同感的发展。4.5职业知识和技能在进行访谈时,当问及“对于您自身的职业发展您有什么样的计划和目标呢?”来自宁波北仑的教师回答道:“在幼儿园里,就是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素质。第二个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