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汇总二十一、积累与运用1.小书法家。请正确、规范地抄写下面的一句俗语。ㅤㅤ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2.读拼音写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luòtuoxìnìfùgàipáihuáipiānpìqiūyǐnxīshenghuāpǔ3.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错误的一组是()A.嘟囔(nāng)掺和(cān) B.机杼(zhù)波罗的海(dì)C.缥缈(miǎo)劲风(jìng) D.丑恶(è)锲而不舍(qiè)4.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理解不正确的是()A.赴汤蹈火(热汤) B.不以为然(是,对)C.过犹不及(达到) D.身临其境(到)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声泪具下杨柳依依自愧弗如追根求源 B.万不得已司空见贯万象更新六畜兴旺C.重见天日心平气和不可思异死得其所 D.五湖四海见微知著翻箱倒柜焉知非福6.下面诗句中,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一项是()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面对重重压力,华为迎难而上,依然勇毅前行。B.见非洲人吃蚂蚁,我们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C.妈妈经常把影视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D.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8.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根据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用上一个关联词语,把上面的两句话改为一句话,而且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建筑上雕刻蝙蝠”这个习俗的寓意是 。带有吉祥寓意的习俗还有。(5)《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当代小学生》等报纸,我都很喜欢。(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诵名句,重积累。(1)春城无处不飞花,。(2)今夜月明人尽望,。(3)大漠沙如雪,。何当金络脑,。(4),烈火焚烧若等闲。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这句诗的意思是。(5)天街小雨润如酥,。(6)水是眼波横,。欲问行人去那边?。(7)苟利于民,;苟周于事,。10.读名著,学方法。当你漫步在世界名著花园中,与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时,一定会惊喜地停下脚步,津津有味地品读一番。你在品读这些名著时,用过的读书方法有:、等。11.与经典同行。(1)纸上得来终觉浅,。(2)东风袅袅泛崇光,。《海棠》(3)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天若有情天亦老,。(5)回乐烽前沙似雪,。《夜上受降城闻笛》(6)亭亭山上松,。《赠从弟》(7)无限山河泪,!《别云间》二、课外诵读与阅读。短文1: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12.联系全文思考,这段话运用了 的论证(说理)方法说明了的观点。13.这段话是按照 、 、 的顺序写的,写得比较详细的是 。14.“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这句话中的“一连串”和“许多”两个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2: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小樱!”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终于有一天,当她再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她从没注意过的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一盆花,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而花盆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15.给短文拟个题目:16.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①豁然开朗: ②望尘莫及:17.短文主要写的是 。18.请找出文中表达“她”在“浇花”这件事中心理变化的词语。惊恐→ → → 19.当老师提出让小樱帮忙浇花时,小樱为什么激动地脸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把短文中与“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这句话相照应的一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1.“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请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乐园22.按要求写题目:感谢生命中有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请通过一件或者两件具体事例写一篇习作。要求:⑴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感情真实。⑵,请一律用某学校、某老师、某同学等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解析】【分析】抄写句子要把每个字写正确,注意行款整齐。“树”是木字旁,右边是“对”;“静”是青字旁,右边是“争”;“欲”右边是“欠”;“待”是双人旁,右边是“寺”。把标点符号写正确。故答案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作答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易错字,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把每个字写正确,写上标点符号。同时注意写完之后认真核对和检查,不要掉字、添字。2.【答案】骆驼;细腻;覆盖;徘徊;偏僻;蚯蚓;牺牲;花圃【解析】【分析】“骆驼”都是马字旁,左右结构;“细腻”的“腻”是月字旁,右边是“贰”;“覆盖”的“覆”上面是“西”,笔画较多要正确书写;“徘徊”都是双人旁,左右结构;“偏僻”都是单人旁,左右结构;“蚯蚓”都是虫字旁,左右结构;“牺牲”都是牛字旁,左右结构;“花圃”的“圃”是全包围结构,里面是“甫”。故答案为:骆驼;细腻;覆盖;徘徊;偏僻;蚯蚓;牺牲;花圃【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正确拼读和词语书写能力。作答时要首先把拼音拼读正确,注意区分有同音字和同音词的情况;书写时要注意易错字的笔画和结构,把每个字写正确,即可顺利作答。3.【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各项中词语的读音,A项中“掺和(cān)”应读作chān;

BCD三项中加点字读音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汉字读音掌握能力。作答时要对于多音字要结合词语中汉字的意思进行正确作答,对于容易选择错误的汉字读音,要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加强识记,才能顺利作答。4.【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各项中加点字的解释,ACD三项中表述正确;

B项中“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这样,“然”是“这样”,这项对加点字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句子表达的意思,根据句意体会这个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做出选择。然后把字义带入句子中看是否符合,检验自己的判断。5.【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各项,A项中“声泪具下”应写作“声泪俱下”;

B项中“司空见贯”应写作“司空见惯”;

C项中“不可思异”应写作“不可思议”;

D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对词语词形辨析能力。作答是要结合题目要求,根据平时学习积累对每一选项中词语进行检查分析,做出正确鉴别和修改。6.【答案】C【解析】【分析】A项中借“竹子”抒发不惧艰险的精神;

B项借“石灰”赞美不落世俗、保持高尚气节;

C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思乡之情;

D项“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借描写菊花,表达了不惧寒霜、坚强独立的精神。阅读各项,C项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故答案为:C;【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诗句以及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进行准确作答,做出正确选择。7.【答案】D【解析】【分析】题目中ABC三项中的成语运用都是正确的,“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啼笑皆非”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觉得可笑。D项中“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这个词用来形容向老师请教,显然是不合适的。故答案为:D。【点评】题目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平时学习对成语的理解,根据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判断成语的运用是否恰当,然后做出正确判断,做出选择。8.【答案】(1)教室里静得连针掉下来都听得到。(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3)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4)“福从天降”;过年的时候吃鱼(5)《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当代小学生》等报刊杂志,我都很喜欢。【解析】【分析】(1)“大山都抖了三抖”这句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仿写作答。

(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因此可以用“因为;所以”进行连接作答。

(3)这句改写时应该把“我”改成“他”,把“你”改成“鲁班”,把冒号和引号改成逗号,进行作答。

(4)“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是吉祥幸福;古代带有吉祥寓意的习俗还有“贴福字春节吃鱼”等;

(5)这项中《当代小学生》不是报纸,应该属于书刊,应该把《当代小学生》去掉。故答案为:(1)教室里静得连针掉下来都听得到。(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3)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4)“福从天降”;过年的时候吃鱼;(5)《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等报刊,我都很喜欢。【点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要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书写。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想清楚,然后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9.【答案】(1)寒食东风御柳斜(2)不知秋思落谁家(3)燕山月似钩;快走踏清秋(4)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灰石(5)天草色遥看近却无(6)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7)不必法古;不必循旧【解析】【分析】(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出自韩翃《寒食》,意思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出自王建《十五夜望月》,意思是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李贺《马诗》,意思是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石灰吟》,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乳汁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6)“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出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意思是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7)“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只要对人民有好处,就不必一定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只要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有的规矩。故答案为:(1)寒食东风御柳斜;(2)不知秋思落谁家;(3)燕山月似钩;快走踏清秋;(4)千锤万凿出深山;明;于谦;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5)天草色遥看近却无;(6)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7)不必法古;不必循旧;【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10.【答案】需要逐字逐行重读;联系上下文猜意思。【解析】【分析】结合自己阅读时的读书方法,写出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作答时语言要简练精要,进行作答。故答案为:需要逐字逐行重读;联系上下文猜意思。【点评】题目考查对读书方法相关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读书方法,结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正确作答。11.【答案】(1)绝知此事要躬行(2)香雾空蒙月转廊(3)漏断人初静(4)人间正道是沧桑(5)受降城外月如霜(6)瑟瑟谷中风(7)谁言天地宽【解析】【分析】(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2)“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意思是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意思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

(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地变异、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6)“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意思是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意思是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沦丧,谁还能说天地宽?故答案为:(1)绝知此事要躬行;(2)香雾空蒙月转廊;(3)漏断人初静;(4)人间正道是沧桑;(5)受降城外月如霜;(6)瑟瑟谷中风;(7)谁言天地宽;【点评】题目考查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结合自己的学习积累,根据题目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准确作答,书写要正确。【答案】12.事实论证;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13.发现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现象14.不可以去掉;通读语段可知,他才提出了“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就表明了有了发现,想法解决问题,这句话中的“一连串”和“许多”两个词语不可以去掉,就不符合论文的要求。【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2.阅读短文,文中用波义耳发现花草变色受到启发发明石磊试纸的事例,运用事例论证,说明了真理诞生于问号之后的道理。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事实论证;只要善于观察探究,就能发现真理13.结合短文内容,文中按照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发现真理的顺序进行描写,重点描写了发现现象的过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发现现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现象14.““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这句中“一连串”说明波义耳根据自己看到的现象提出了许多问题,“许多”说明波义耳进行多次的实验和研究,才发明了石磊试纸。这两个词不能去掉,说明发明石磊试纸的过程非常不易,波义耳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不可以去掉;通读语段可知,他才提出了“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就表明了有了发现,想法解决问题,这句话中的“一连串”和“许多”两个词语不可以去掉,就不符合论文的要求。【答案】15.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16.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形容望着远去的人马行走时扬起的阵阵尘土,却不能追上他们,相差甚远。文中指小樱进步得飞快。17.一个老师通过让学生帮他浇花从而走出自卑的故事18.激动;渴望;豁然开朗19.小樱子没想到老师居然会这么信任她。20.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如天鹅般顾盼;而花盆破旧。21.文章中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所以从中可知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在生活中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不是外表,身体上有缺陷没有关系,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解析】【点评】本题为现代文阅读题,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理解能力。作答时结合短文内容和题目要求,根据自己对短文的理解和题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点段落和语句进行分析和思考,即可顺利作答。15.结合文中描写“小樱”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重新拾起生活的自信,变得越来越优秀的故事,结合文中最后一段,可以用“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作为标题。结合文中句子,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16.结合词语的意思,结合文中句子,“豁然开朗”意思是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望尘莫及”意思是形容望着远去的人马行走时扬起的阵阵尘土,却不能追上他们,相差甚远。文中指小樱进步得飞快。结合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形容望着远去的人马行走时扬起的阵阵尘土,却不能追上他们,相差甚远。文中指小樱进步得飞快。17.结合短文内容,主要描写了身体残疾的小樱在帮助老师浇花的过程中受到鼓励,重新树立信心,获得进步的故事。结合文中描写,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一个老师通过让学生帮他浇花从而走出自卑的故事18.当老师要小樱帮忙时,小樱心理很“恐惧”;当知道老师要小樱帮他浇花时,小樱心里激动;当看到百合开花时,小樱心里充满“惊喜”;听了老师的话,小樱心里“豁然开朗”。结合文中句子,进行总结作答。

故答案为:激动;惊喜;豁然开朗19.结合文中描写,因为小樱遭遇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她非常自卑,当老师提出想让她帮忙时,她没有想到老师会让她帮助浇花,所以激动地脸红了。结合文中句子,进行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小樱子没想到老师居然会这么信任她。20.结合文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