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2024届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人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示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是()A. B. C. D.3.小肠是人体主要的吸收器官,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璧内有肠腺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4.球迷看到进球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内分泌调节 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 D.神经一激素调节5.下列各组病症中,由同一激素分泌紊乱所引起的是()A.呆小症和侏儒症 B.侏儒症和巨人症C.糖尿病和坏血病 D.侏儒症和大脖子病6.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此消化过程中,参与的酶和消化产物分别是:A.唾液、麦芽糖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C.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D.蛋白酶、葡萄糖7.下图中,A、B分别表示脂肪滴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状态。在消化道的________位置,脂肪滴呈B状态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8.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 B.大肠 C.小肠 D.口腔9.试管婴儿帮助一些不孕不育患者圆了“父母梦”,试管婴儿是()A.不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B.在试管内完成胚胎的早期发育C.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在体外完成D.在体外将精子、卵细胞培养成熟10.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a B.a<b<c C.a<c<b D.c<a<b11.有关动脉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血是动脉内流动的血液 B.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C.动脉血是含养料丰富的血液 D.动脉血是对人体有益的血液,而静脉血是对人体有害的血液12.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性征的是()A.出现月经 B.出现遗精 C.喉结突出 D.肺活量显著增大13.对溺水者先要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再进行人工呼吸,这样可以()A.保证施救者的安全 B.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C.保持呼吸道通畅 D.使进入人体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14.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A.呼气 B.排尿 C.排便 D.排汗15.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A.反射B.反射弧C.效应器D.感受器16.图是血细胞形态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出现炎症时,2的数量会增多B.2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3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1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神经中枢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脊神经D.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18.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传染病流行期间的三类人群,其中甲表示健康人群;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B.乙、丙是该传染病的传染源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D.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19.如图为小肠绒毛内的血管示意图,能表示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正确顺序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20.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A.糖类、蛋白质和脂类B.维生素、水和无机盐C.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糖类D.维生素、糖类和蛋白质21.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D.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22.某同学因早上迟到未吃早餐,体育课上出现昏厥,你认为是血液中哪种成分含量急剧减少所致()A.脂肪B.葡萄糖C.无机盐D.蛋白质23.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下列与胎盘进行物质交换最相适应的特征是:()A.胎盘呈扁圆形 B.胎盘近胎儿一面附有脐带C.胎盘近母体一面与子宫内膜相连 D.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24.食品安全是一个与普通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用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B.已过保质期,但没有发生霉变的食品仍可食用C.青少年膳食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三餐合理D.绿色食品是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2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 B.出门随手关灯C.使用一次性筷子 D.可回收垃圾再利用26.甲图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程度曲线,丙图表示心脏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图中[]_______能分泌胆汁,其影响乙图中曲线______(填代号)的消化。(2)乙图中曲线______(填代号)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该过程中所需的消化液是甲图中[]_______、肠腺和胃腺分泌的。(3)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其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首先进入心腔的[]________。(4)若向血管⑥内灌水,水不能进入③内,原因是有________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27.如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图中②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请写出②的名称_____。(2)如果人的眼球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结构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片。(3)你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_____]_____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而形成视觉。(4)猫能通过调节[_____]_____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5)近视形成的原因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状,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_____的地方,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28.下面是免疫功能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功能一是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_______________;功能二是消除人体本身所产生的_________细胞;功能三是清除_____________细胞。(2)可见,免疫是人体的一种_____________功能。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会引起一些疾病。如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免疫细胞,使人免疫功能下降或丧失,无法抵抗外来俊害物质造成。你认为艾滋病患者的哪项免疫功能下降或丧失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功能一”,“功能二”或“功能三”)。有些人接触花粉、某些食物成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你认为忠存的哪项免疫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_____________(填“功能一”,“功能二”或“功能三”)。29.摄食行为对动物群体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大熊猫这种单一依靠竹子的动物来说,研究摄食行为有助于把握其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探讨圈养大熊猫摄食行为,2014年3月15日-10月20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对26只大熊猫的摄食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其择食率、摄食速率、辨别食物时间的差异,以期了解大熊猫摄食行为特征,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做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择食率摄食速率(千克/分钟)辨别时间(秒)老年(16岁以上)51.0%0.0556.8成年(5-15.5岁)74.8%0.1523.2亚成年(1.5-4.5岁)41.6%0.0724.5幼体(0-1岁)15.0%0.00610.3注:择食率=(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剩余竹(笋)的重量)/每日投喂的竹(笋)的总重量(1)大熊猫的摄食行为中,从幼年到成年,择食率和摄食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________;辨别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_______,而老年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摄食行为的特征出现衰退现象。(2)大熊猫幼体在0—0.5岁期间以母乳为主食,这是哺乳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行为,由_________决定;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食用竹笋或竹子,这属于______行为。(3)研究对每个年龄段的雌、雄个体的择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择食率在_______年龄段出现了雌雄个体差异最大,研究推测,成年雄性个体在繁殖和领域行为方面需要更多的能量支出,所以对成年雄性个体的饲养过程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分析下面的资料(表中的数值为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种类水分有机物氮磷钾粪便>70%20%左右1.00%0.50%0.37%尿液>90%3%左右0.05%0.13%0.19%(1)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粪便和尿液中的成分,含有机物多的是___________。(3)在沼气池中,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___________,可以杀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31.镉是工业生产的污染物,经口鼻或皮肤进入体内,易在体内蓄积对人体的心、肝、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其中肾脏是染镉后最主要的受害器官。为了探讨姜黄素对染镉大鼠肾脏损伤地改善作用,科研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组别血镉含量(μg/L)尿镉含量(μg/L)未染镉组0.0500.001染镉组1.3410.023姜黄素处理后的染镉组0.7010.016(1)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镉溶液后,镉进入人体血液内,血液进入肾脏后流经的途径是:肾动脉→_______→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_______。(2)根据研究和上表中的数据分析,镉主要蓄积在肾组织,经______滤过后,残留的大部分游离镉被重吸收,损害肾小管,表现为尿蛋白含量升高,尿中镉含量_____。(3)实验结果发现:与染镉组相比,经姜黄素处理的肾脏组尿镉含量和血镉含量明显_______;因此得出实验结论为________。(4)上图是小鼠肾单位的结构图,镉会随水和其他小分子滤过到[④]_______(填名称)中;之后在[____](填序号)肾小管中把对小鼠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5)如果鼠的肾脏受到镉损伤就会影响其健康,严重的可能造成肾功能衰竭,此时小鼠肾脏将不能完成的功能是(_____)A.维持氧和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B.调节水、无机盐的平衡和排出代谢废物C.维持正常的激素水平D.体内有机物的分解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受精的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题目详解】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相遇受精场所是在输卵管。【题目点拨】受精卵的形成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2、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里面的血液流动比较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里面血液流动比较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从图中血液流动方向看出A血管较粗,红细胞由重叠的现象,不是毛细血管,选项A不正确;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选项B不正确;血管的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选项C正确;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选项D不正确。故选C。【考点定位】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3、C【解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璧内有肠腺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系。4、D【解题分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题目详解】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球迷看到进球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生理过程属于神经一激素调节。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5、B【解题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题目详解】A、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巨人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B符合题意。C、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坏血病与激素的分泌无关,坏血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D、侏儒症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大脖子病是食物中缺碘引起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了解课本中所讲解激素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6、B【解题分析】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麦芽糖。【题目详解】淀粉的初步消化是在口腔中开始的,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淀粉转化成了麦芽糖,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就是这个原因;最终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因此馒头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此消化过程中,参与的酶和消化产物分别是唾液淀粉酶、麦芽糖。故选:B。【题目点拨】要熟练掌握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和参与的消化酶以及产物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7、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胆汁经胆管流入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不能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图示中脂肪由A状态的大颗粒,变成了B状态的小颗粒,是小肠内胆汁的作用,所以在小肠内脂肪成B状态.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8、C【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题目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9、B【解题分析】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的试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胚胎移植进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进行,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10、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a、b、c间的气压关系是a>c>b。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11、B【解题分析】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这种血液叫做静脉血。12、C【解题分析】
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题目详解】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出现月经、出现遗精、肺活量显著增大,都属于青春期的特征,不是第二性征;喉结突出等是男子的第二性征。故选C。【题目点拨】只要熟练掌握了男孩和女孩的第二性征的主要表现即可轻松答题。13、C【解题分析】
对于溺水、煤气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患者,我们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施救,思考解答.【题目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题目点拨】掌握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了解其注意事项.14、C【解题分析】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出汗、呼吸、排尿等是排泄的途径。【题目详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皮肤排出汗液;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水,体内的粪便是食物吸收完营养物质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体内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注意区别排出粪便是排遗,不是排泄。15、B【解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16、B【解题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题目详解】2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保护作用,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会大大增加,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故A不符合题意;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2是白细胞,具有防御保护和吞噬病菌的作用,故B符合题意;3血小板,个体最小,能止血和加速凝血,故C不符合题意;1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能运输氧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血细胞的功能,解题关键是弄清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功能。17、D【解题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18、B【解题分析】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据此回答。【题目详解】A.甲表示健康人群是该传染病的易感人群,A正确。B.乙与甲相比,主要是体内含该传染病的抗体,乙属于易感者;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属于传染源,B错误。C.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使易感者体内产生该传染病的抗体,C正确。D.丙是该传染病的患者,②③分别表示健康人感染患病和痊愈过程,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然后根据现象判断符合哪一环节。19、D【解题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题目详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故动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故静脉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分支流向主干,毛细血管管腔小,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从图中箭头可以看出①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血管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故选D。【题目点拨】三种血管的结构和特点。20、A【解题分析】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构成人体细胞,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题目详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分为: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其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能够燃烧,可以变成碳,属于有机物;而水分和无机盐不能燃烧,属于无机物。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是不能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因而也是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构成人体细胞,且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见A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明确各种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就能解决此类题目。21、C【解题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法步骤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的温水中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B、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它能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了唾液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所以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B正确。C、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如果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未被唾液消化,C错误。D、37℃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通过实验验证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22、B【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题目详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食物中的糖类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某同学因早上迟到未吃早餐,体育课上出现昏厥,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急剧减少所致。【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糖类的重要作用。23、D【解题分析】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题目详解】A.胎盘呈扁圆形,与进行物质交换无关,A不符合题意。B.胎盘近胎儿一面附有脐带,脐带是胎儿和胎盘之间的连系结构,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但与D选项相比,B不符合题意。C.胎盘近母体一面与子宫内膜相连,增加物质交换的面积,但与D选项相比,C不符合题意。D.胎盘内有许多绒毛,增加物质交换的面积;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有利于胎盘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的重点是胎盘的结构及其功能。24、C【解题分析】生活中人们常用冰箱保鲜这是利用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但是注意冰箱不是食品的“保险箱”,冰箱本身没有杀菌功能,低温主要使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慢,但仍有一些耐低温的细菌和霉菌在生长繁殖,因此,食物在冰箱中放置时间过长也会变质,A错误;已过保质期的食品,虽然没有发生霉变,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食用,B错误;膳食要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三餐要合理,C正确;绿色食品并非指绿色植物类的食品,而是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D错误。
25、C【解题分析】骑自行车上学、上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绿色环保,A不符合题意;
出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B不符合题意;
使用一次性筷子,会破坏更多的树木,不利于绿色环保,C符合题意;
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节能,D不符合题意。26、1肝脏WY6胰腺氨基酸①右心房动脉瓣【解题分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题,从题文中可以看出,涉及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的运输。甲图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中,1是肝脏,2是胆囊,3是十二指肠,4是小肠,5是胃,6是胰腺,7是大肠,乙图中,根据消化的从上至下的顺序,可以判断D表示的是小肠,X表示的淀粉的分解,Y表示的是蛋白质的分解,W表示的是脂肪的分解。丙图心脏的结构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⑤是上下腔静脉,⑥肺动脉,⑦是主动脉,⑧是肺静脉。详解:(1)甲图中1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对脂肪的消化有影响,脂肪只在小肠内被分解,脂肪对应乙图中的W曲线。(2)蛋白质是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并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由此判断Y表示的是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的分解所需的消化液是甲图中6是胰腺、胃腺和肠腺分泌。(3)蛋白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其被吸收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沿着体循环,首先回到①右心房。(5)⑥是肺动脉,与③右心室相连,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因此,向⑥内灌水,水不会倒流回到③中。点睛:针对此类图文结合的综合题,要结合图中信息,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答题。27、角膜⑤视网膜⑤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①瞳孔③晶状体视网膜【解题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①瞳孔、②角膜、③晶状体、④玻璃体、⑤视网膜、⑥视神经。【题目详解】(1)眼球壁的外膜前方是角膜,角膜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进入眼球内部,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②角膜就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
(2)⑤视网膜上分布有感光细胞,能够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3)能看到远处有一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⑤视网膜上,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4)①瞳孔是光线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
(5)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③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远处的东西。【题目点拨】视网膜上有感受器,视神经是传入神经,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8、外来侵害物质损伤肿瘤防御功能一功能一【解题分析】
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题目详解】(1)(2)免疫最初的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现代人们对免疫的看法是: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可见,免疫具有以下功能: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功能一是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外来侵害物质,功能二是清除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功能三是清除肿瘤细胞。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的免疫细胞,使人免疫功能下降或丧失,无法抵抗外来侵害物质造成,说明艾滋病患者的功能一下降或丧失了。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引发某些疾病。当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人体的某些食物和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功能一抵抗抗原的侵入过强,导致有些人接触花粉、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癌症病人主要是体内的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与免疫功能三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下降有关。【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免疫的类型。29、增大(升高)减少(减小,缩短,更快)先天性遗传物质(遗传)学习成体投喂比雌性更多的竹笋【解题分析】
动物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的是由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指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题目详解】(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摄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等,摄食行为是摄取食物的行为,不同的动物其择食率、择食速度等不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年龄段其择食率,择食速率也不同。因此,大熊猫的摄食行为中,从幼年到成年,择食率和摄食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升高);辨别时间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减小,缩短,更快),而老年时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其摄食行为的特征出现衰退现象。(2)大熊猫幼体在0—0.5岁期间以母乳为主食,这是哺乳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是一种本能行为;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食用竹笋或竹子,这属于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所获得的行为。(3)通过对柱状图分析可知,在老年、亚成体和幼年时期,雌雄大熊猫对竹笋的择食率异差不明显,但是在成体时雌雄大熊猫对竹笋的择食率差异明显,在饲喂时注意。因此,数据表明,大熊猫的择食率在成体年龄段出现了雌雄个体差异最大,研究推测,成年雄性个体在繁殖和领域行为方面需要更多的能量支出,所以对成年雄性个体的饲养过程中应该投喂比雌性更多的竹笋。【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结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30、不能粪便高温病菌虫卵【解题分析】
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建沼气池、高温堆肥和建生态厕所,生态厕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版企业短期用工劳动合同范本
- 游戏式数学学习
- 研究生涯之旅
- 音乐鉴赏深度解析
- 2025保健品代理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 2025年农业设备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解析
- 2025项目经理聘用合同修订
- 2025域名购买合同示例
- 2025水果订购合同范本
- 2025年购买水果产品的合同范本
-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卓越)
- 《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直播中的礼仪与形象塑造
-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 海南声茂羊和禽类半自动屠宰场项目环评报告
- 跳绳市场调研报告
-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及司法解释培训课件
- 《大学生的情绪》课件
- 交通事故法律处理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