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1一、积累与运用。(21分)1.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颇受好评,成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神剧”。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分)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何能深受口味挑剔的年轻观众的喜爱和推崇呢【甲】很大程度上取jué于剧情在努力还原历史人物,表达真实情感,于故事中见精神,在细微处显震撼。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剧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情节【乙】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上打滚;周树人完成《狂人日记》后,仰面倒地,霎时眼角流下一行清泪,其笔远观如同刻刀一般,最后一笔一画写下了笔名“鲁迅”;陈延年脚戴镣铐从血海中迈过,血海中飘落着朵朵桃花,年轻的生命在此舍生取义,与世jué别。共鸣是最好的传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观看《觉醒年代》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学生边追剧边学党史,边追剧边写手记。从读书,到历史人物,到历史故事,成功把《觉醒年代》变成了【丙】中国近代史网课【丁】。(1)根据文中拼音写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决绝B.诀决C.决诀 D.诀绝(2)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笔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shà“义”字第一笔是点B.shà“义”字第一笔是撇C.chà“义”字第一笔是撇D.chà“义”字第一笔是点(3)依据上下文,在【甲】【乙】【丙】【丁】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B.,:《》C.?。《》 D.?:“”2.词语的“词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使用引申义或比喻义的一项是(3分)()A.班主任经常开导那些成绩落后的同学:“你们不要有包袱,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努力,肯定会有收获的。”B.机智勇敢的小兵张嘎终于甩掉了尾巴,把重要情报送到了目的地。C.罗江县的白马关在三国时期是古蜀道上的重要咽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已经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D.当暴风雨来临之时,很多鸟兽选择站在原地不动,这种勇敢接受风雨“洗礼”的姿态,颇具人类“既来之,则安之”的智慧。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B.下课后,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C.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D.为了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1)《咏絮之才》是同学们改写的白话版《咏雪》,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6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絮之才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诗文。很久之后,他们发现雪下大了。太傅想考考孩子们,于是不动声色地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胡儿说:“我觉得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他的侄女道韫说:“不如像柳絮那样因为有风而翩翩起舞。”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很久之后”改为

“不动声色地问”改为“不如像柳絮那样因为有风而翩翩起舞”改为

(2)同学们以“咏絮之才”作为白话版的题目。“咏絮之才”作为成语,不仅是谢道韫的个人标签,更成为对一类人的赞誉。请为“咏絮之才”拟写注释。(3分)咏絮之才: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贼③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⑥,而敢独止⑦?”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⑧获全⑨。(选自《世说新语》)【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人。②值:遇到。③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④败:毁坏,舍弃。⑤既:……之后。⑥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⑦止:停留。⑧并:一起。⑨全:保全。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过中不至贼既至B.期日中 不期而遇C.遂班军而还 人不知而不愠D.相委而去 子可去6.翻译文中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理解: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B.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翻译:胡贼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了军队。理解: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用贼的一“谓”一“还”,来表现荀巨伯的义。7.阅读【甲】【乙】两文,分别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和荀巨伯身上各自体现了哪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潘玉毅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黏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有删改)8.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9.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6分)(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3分)10.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11.选文中的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21年12月6日,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2021年12月10日,上海《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2021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榜单。【材料二】《咬文嚼字》编辑部主编表示,流行语的“区块化”态势十分明显,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流行语。评选年度流行语,要将反映时代特征,弘扬社会正能量当成核心标准。评选流行语,选的是优雅、美丽的语言符号,还要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早在2000多年前,当人类创造了农业,出现了谷、粟、麦、稻等农作物时,自然就产生了谷、粟、麦、稻等词汇,社会发生了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17世纪,由于蒸汽机、内燃机、航海技术的出现,自然就产生蒸汽机、内燃机、轮船等词汇。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人类迅速进入了信息时代,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新的科技词汇,如电脑、软件、地球村、光盘……总之,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涌现大批新词,人类的语言就是这样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社会变革也是如此。当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时,资本家、市场经济、银行等词汇应运而生。近几十年来,历次政治运动也都出现了一些新词,如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总路线”,改革开放后的“小康社会”等。语言文字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是有密切关系的。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犹如一面镜子,既记录了历史发展的变化轨迹,也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时代的新词汇,不仅能反映社会的民生发展,还能展现中国与世界的时代风貌。【材料三】语言学中有一个流行说法:语言是一条河流,不断有旧的渣滓沉于河底,最终消亡;也不断有新的河流汇入,让这条河流保持活力。这能解释网络用语的“转正”现象。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标题出现了网络用语“给力”,这成为标志性事件。此后,许多网络用语开始出现在主流媒体中。当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中还表示,网络热词不断丰富着民众的语言生活。仔细研究那些被认可并“转正”的网络用语,不难发现它们都带有这样的特征: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符合汉语语法规范。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即使使用者众多,时下的一些网络用语也越来越难以“转正”。语言规范不仅是各个语言内在的要求,全民语言中那些准确、鲜明、生动和具有普遍性的成分才有机会在语言的长河中葆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不少曾经的流行语也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多数人认为,我们在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上,不必“一棍子打死”。该规范的规范,该引导的引导。我们理应相信,汉语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自有其强大的自我净化和发展功能,自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2.阅读材料一,细心的苏苏发现“破防”一词同时入选了两大榜单。请联系下面语段,替她解释“破防”一词在语段中的意思。(2分)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红军长征、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决战脱贫攻坚、全民战“疫”等多个重要历史场景。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许多人直呼“太燃了”“破防了”。13.结合材料二,请你探究材料一中这些词语能成为年度流行语的原因。(4分)14.另外一个词语“躺平”也同时出现在两个榜单中,下面是苏苏和州州的观点,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和这个新词的特点,说明理由。(4分)五、作文。(60分)15.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2)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1.(1)C(2)A(3)D2.DA项,“包袱”在句中比喻思想负担,使用了比喻义。B项,“尾巴”在句中比喻尾随的敌人,使用了比喻义。C项,“咽喉”在句中比喻交通要道,使用了比喻义。D项,“暴风雨”即大而急的风雨,使用的是本义。故选D。3.BA项,“近”和“多”矛盾,删掉其一。C项,两面对一面,应去掉“否”,或在“提高”前加“能否”。D项,否定不当,应去掉“不”或“不再”。故选B。4.【答案示例】(1)不久高兴地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每空2分)(2)出自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的故事,后用来赞誉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出处1分,解释2分)5.CC项,前句中的“而”表修饰,后句中的“而”表转折。6.BA项,“元方喜不自禁”理解错误。7.【答案示例】元方在父亲的朋友失信在先却反过来指责自己父亲的时候,能够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父亲,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讲文明、讲礼貌、讲诚信的传统美德。(3分)大敌当前,荀巨伯也不愿舍弃患病的朋友,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守道义的传统美德。(3分)【参考译文】【乙】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重病的朋友,正好赶上匈奴攻打城池。朋友对巨伯说:“我如今可能就要死去了,你赶紧离开!”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你却让我离开,为了苟且偷生而毁掉道义,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的事吗?”这时匈奴已经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都空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城中?”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我不忍心抛弃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性命。”匈奴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么有仁义的国家!”于是调回了军队。整个郡县都因此得以保全。8.【答案示例】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1分)带“我”看戏,给“我”讲戏;(1分)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找到文中写外公对“我”的爱的段落进行概括即可。第③段写外公任由“我”在秧田中自由发挥,从不说“我”一句;第⑤段写外公看戏时总带上“我”,并且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第⑦段写每次“我”离开外公家,外公都舍不得“我”,坚持要送“我”到车站。9.【答案示例】(1)“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1分)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1分)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1分)(2)运用排比修辞,(1分)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2分)【解题思路】(1)题考查赏析词语。“轻轻地”写出外公放钱时的动作的具体状态,把对演员的尊重和理解表现了出来。(2)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已经给出赏析角度,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作答时先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从三个“第一”连用,可以判断是排比的修辞,排比的修辞有强调、加强语势的作用,写出了“我”玩耍时看到的美景,也表现出“我”的快乐。10.【答案示例】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2分)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句子的含意。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样的人”是像外公一样不善言辞的人;“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是一种含蓄的说法,指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有自己的专长;“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根据外公的表现可知,这里指的是他们内心的美好表现出来,被其他人发现。然后将这些含蓄的说法用直白通顺的语言,联系外公的特点写出来即可。11.【答案示例】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4分,答出4点即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从选文中找到具体的情节或描写进行分析。如由“平日里话很少……整天在地里忙活”可以看出外公沉默寡言,吃苦耐劳;由外公对演员的尊重,可以看出他是尊重他人的人;另外,文章也写出了外公对“我”的疼爱和牵挂;由外公喜欢听戏、讲戏,可以看出外公有自己的爱和喜好。12.【答案示例】“破防”指看到震撼人心的场景,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深受感动。(2分)【解题思路】解答此题可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破防”指看到震撼人心的场景,比如“中国共产党诞生、红军长征、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决战脱贫攻坚、全民战‘疫’等多个重要历史场景”,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深受感动。据此概括即可。13.【答案示例】①这些词语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弘扬社会正能量;②结构、含义、用法上有“创新”。(每点2分)【解题思路】根据“评选年度流行语,要将反映时代特征,弘扬社会正能量当成核心标准”及“评选流行语,选的是优雅、美丽的语言符号,还要坚持把结构、含义、用法上是否有‘创新’作为评选的重要标准”进行概括即可。14.【答案示例】示例1:我同意苏苏的观点。“躺平”这个词语含义丰富,既表示大家心态平和、顺从,也可以暗含大家没有竞争心理,可以在必要时化解尴尬;该词符合汉语结构规律、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所以可以“转正”。示例2:我同意州州的观点。“躺平”这个词语表示大家没有竞争心理,可能会让大家失去生活的动力,没有了进取心,甚至会变成“啃老族”。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