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国兴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春节期间,在橘子洲头,近万人挥舞国旗,高声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给祖国送上新春祝福。B.2月5日,大约有10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岳麓山下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C.今年春晚,葛优等人表演了小品《儿子来了》,因真切反映社会现实而深受观众所喜爱。D.中考临近,如何把握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学子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2.(2分)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阳光的抚慰下,那些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梯田,,晶莹剔透,发出耀眼的光亮。四周的大山静得出奇,峭峰真指蓝天。A.像一块块镶嵌在山腰上明亮的宝石B.就像一粒粒珍珠连缀在山间C.仿佛豆大的露珠一样躺在草叶上D.就像一根根银项链围在脖子上3.(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C.《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4.(2分)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C.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D.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震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5.(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是对心智水平的一种检验。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C.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D.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2分)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驿道(yì)擦拭(shì)翡翠(fěi)相辅相承B.拾级(shí)蔓延(yán)顷刻(qǐng)振耳欲聋C.驰骋(chěng)寒噤(jīn)霎时(shà)川流不息D.懈怠(xiè)蠕动(rú)演绎(yì)纷至沓来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子夏①问曰:“‘巧笑倩②兮③,美目盼④兮,素以为绚⑤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⑥。”曰:“礼后⑦乎?”子曰:“起⑧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⑨矣。”(选自《论语·八佾》)(注释)①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②倩:笑得好看。③兮:啊。④盼:眼睛黑白分明。⑤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⑥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⑦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⑧起:发,启发。⑨诗:指《诗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2)故曰:教学相长也(_________)(3)何谓也(_________)(4)子曰:“绘事后素。”(_________)2.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B.文章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出“教学相长”这个中心。C.“学学半”运用引用论证,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说服力。D.本文为新时期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师生应多互动,学生要自主学习,才能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4.读过甲乙两文,你在学习方面得到了什么启发?8、(3分)绝句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1.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所展示的画面。2.诗中的“雨”和“风”具有怎样的特点?3.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7分)默写。(任选六句)(1)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2)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式微》)(3)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4)_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蒹葭》)(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7)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8)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甘露的“秘密”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A)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好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B)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1.请将“不辞劳苦”和“川流不息”分别填入语段合适的括号处。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面语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些事?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为何高铁没有安全带吴海燕①现如今,外出旅游、出差乘坐安全便捷、舒适的高铁,是越来越多国人的首选。但是很多人在乘坐高铁时,不禁会问: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铁,为什么没有配备安全带呢?是单单我国高铁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全世界的高铁都没有安全带。那么,速度如此之快、体积如此之大的高铁,为什么不配备安全带呢?②首先,我国高铁对列车的稳定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从实际体验看,高铁启动的动静非常小,如果乘客在聊天、闭目养神,没有留意到窗外风景的变化,有很大概率是不会感受到高铁的启动。此外,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同样也是非常稳定的。有不少乘客都曾在时速超过350公里每小时的高铁上做过立硬币、搭积木等稳定性测试。③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高铁的运转和行驶靠的是无砟式轨道。无砟式轨道背后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轨道技术。无砟式轨道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作为整体基础,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飞溅道砟,且平顺性好,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能支持速度高达35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行驶。同时,无砟轨道本身较为平直,弯道半径很大,基本没有小弯道,这就能够保障列车能基本沿着直线前行,没有大的横向或是纵向震动。另外,由于高铁速度快,设计者会在时间和区间上进行科学精准的计划和控制,保证高铁列车不会出现紧急制动。因此,即便是在短时加速或是高速行驶中,乘客们也能在车厢里来回走动,不必采用安全带进行固定。④其次,高铁的稳定还得益于我国高铁的车身及座椅设计。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铁车身设计更加现代化,更加富有科技感,这因为其采用的是流线型设计。将车头和车身从过去方方正正的大块头变成修长帅气的“子弹头”,这不仅让高铁列车的颜值更高,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不同的气动效应。因为在高速列车的运行当中,第一点要考虑的是阻力问题,当它的速度达到350,380公里每小时的时候,普通的机械阻力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气动阻力,必须要考虑如何降低阻力。另外,尾车的升力如果设计不好,会使列车漂浮,成为导致不安全的因素。⑤(甲)另外,高铁列车上的座椅普遍采用的是“防撞”安全座椅,运用了人体工程学等原理,能够保证在发生碰撞时,座椅能迅速及时溃缩变形,有效保障乘客头部、腿部等重要部位不被卡住。(乙)这就能使乘客在事故发生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逃生。(丙)普通安全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乘客固定,防止其被甩出车厢。(丁)而对于车厢较大、车身和车窗坚固的高铁来讲,乘客被甩出车厢的概率非常之低。因此,在“防撞”安全座椅的保护下,让乘客在碰撞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撒离才是高铁设计者的第一选择。欧洲铁路安全与标准委员会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在动车发生重大事故时,乘客被东缚在座椅上受伤的几率更大,主要是因为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因为他们无法进行有效躲避。从这一角度看,高铁列车上使用安全带,已经是弊大于利。(选自《科教新报》2019年3月13日,,有改动)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文章第③段中的“这一点”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对第⑤段画线部分层次划分正确的项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5.从全文看,高铁为什么没有配备安全带?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砍死这帮畜生!砍死他们!砍死这帮波兰贵族!他们杀死了列图诺夫。”盛怒之下,他扬起马刀,连看也不看,向一个穿绿军服的人劈下去。全连战士个个怒火中烧,誓为师长复仇,把一个排的波军全砍死了。他们追击逃敌,到了一片开阔地,这时候波军的大炮向他们开火了。一团绿火像镁光一样,在保尔眼前闪了一下,耳边响起了一声巨雷,烧红的铁片灼伤了他的头,大地可怕地、不可思议地旋转起来,向一边翻过去。以上文字选自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作品的主要人物保尔,除选文内容外,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情节事件塑造了这一典型形象。13、(5分)请识读下面的曲谱(1)写出上面曲名、曲作者及词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其旋律、节奏特点,写出歌词内容,唱这首歌时,想到了哪些?50—10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根据要求作文。阳光下,禾苗拔节了,山花灿烂了,枫叶燃烧了,冬雪也微笑了,而你,怎样了呢?请以“阳光下,我”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A【解题分析】

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重复。C.句式杂糅,应改为“深受观众喜爱”,或“深为观众所喜爱”。D.语序不当,先面对问题再思考问题。故选A。2、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补写句子的能力。根据文本中画线的句子可知,空白处的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根据“晶莹剔透”“耀眼的光亮”可知应该比喻的内容应该是“明亮的宝石”,A项正确。3、B【解题分析】

B.《社戏》选自《呐喊》不是《彷徨》;“迅哥儿”也不是小说的主人公。故选B。4、D【解题分析】

D.震奋-振奋。故选D。5、A【解题分析】

B.句式杂糅。去掉“为目的”或把“旨在”改为“是”。C.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D.语序不当。“开展”与“策划”对调位置即可。【题目点拨】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6、D【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D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相辅相承”应改为“相辅相成”。B项中“拾”应读shè,“振耳欲聋”应改为“震耳欲聋”。C项中“噤”应读jìn。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甘美;(2)所以;(3)什么;(4)先生,即孔子。2.B3.(1)感到理解不了,然后才能反省自己。(或: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2)启发我的人是卜商,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4.提示:围绕“重视实践(或学以致用)”“不懂就问(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博览群书(或多读书,读好书)”组织语言。【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旨”:甘美。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什么”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试题分析:B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文章运用的是类比手法,将“佳肴的美味”与“道理的好处”进行类比。没有运用“比喻”,所以错。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知困”“起”“予”“诗”等字词的翻译。“起予者商也”判断句的翻译。“始可与言诗已矣”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4.试题分析:要答好此题,首先要阅读好两篇文言文,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看看原文到底要表明一个什么主要观点。然后由这个观点生发出去,再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实际,确定一个论点后进行论述。如可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从虚心好学的角度,从博览群书等角度作答。(一)译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二)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8、1.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2.雨:细小风:温和3.早春外出游行的惬意和喜悦,对早春自然景象的喜爱。【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描写出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的情景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雨”和“风”的特点分别是“细小”和“温和”。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早春外出游行的惬意和喜悦,对早春自然景象的喜爱。9、窈窕淑女胡为乎中露斗折蛇行溯游从之寂寞沙洲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心忧炭贱愿天寒挥手自兹去【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重点字有:“窈窕”“折”“溯”“洲”“兹”。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A川流不息B不辞劳苦2.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3.①晾晒蚜卵。②喂养小蚜虫。③搬走小蚜虫,放到植物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题分析】1.只要熟练掌握成语的意思,就能很快地得出结论。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蚂蚁背着蚜虫跑来跑去”自然选“川流不息”。“不辞劳苦”:不怕辛苦,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蚂蚁把蚜虫卵搬到外面”,自然需有“不辞劳苦”的精神。2.起过渡作用的句子就是过渡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找出。文章的上半部分讲的是蚂蚁充当蚜虫卫士的作用,下半部分讲的是蚂蚁充当蚜虫保姆的作用。所以过渡句自然是“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3.读懂原文后,可按照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后本部分的几件事即可。如“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这是说晾晒蚜卵。“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这是说喂养小蚜虫。“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这是说搬走小蚜虫,放到植物上。【题目点拨】语段或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在文章开头的作用有:1、开篇点题;2、照应题目;3、总领全文;4、渲染气氛,埋下伏笔;5、设置悬念,为下文铺垫。文中的有:1、承上启下(过渡);2、总领下文;3、呼应前文。文末:1、点明中心;2、深华感情,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让文章结构严谨;4、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5、言有尽而意无穷;6、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11、1.点明说明对象;引出下文对“为什么不配安全带”的说明;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高铁在启动和高速行驶中是非常稳定的。3.①作比较:把高铁和传统火车的车身设计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高铁车身独特的流线型设计,使说明更具体。②打比方:将高铁的车头比作“子弹头”,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高铁车身设计的颜值高,还考虑到不同的气动效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有趣。4.B5.我国高铁对列车的稳定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和控制,高铁的运转和行驶靠的是无砟式轨道,设计者在时间和区间上进行科学精准的计划和控制保证了高铁的稳定。高铁的稳定还得益于我国高铁的车身及座椅设计。“防撞”安全座椅已经可以保障乘客安全,使用安全带反而弊大于利。【解题分析】1.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内容上就有点明说明对象的作用。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为什么不配安全带”的说明。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速度如此之快、体积如此之大的高铁,为什么不配备安全带呢”用问句引发关注。2.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如文章第3段中的“这一点”的答案可分析上文第2段“高铁启动的动静非常小……列车在高速行驶中,同样也是非常稳定的”等句。3.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与传统的火车相比,高铁车身设计更加现代化,更加富有科技感,这因为其采用的是流线型设计”为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车头和车身从过去方方正正的大块头变成修长帅气的‘子弹头’”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前者准确地说明了高铁车身独特的流线型设计;后者形象生动地说明语段的观点句,即“这不仅让高铁列车的颜值更高,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不同的气动效应”。这里的打比方是一种生动说明,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这种说明。4.考查第5段画线部分层次。【甲】【乙】讲的是高铁列车上安全座椅的性能;【丙】【丁】说的是“普通安全带”在高铁列车上不起什么作用。故选B。5.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从全文看,高铁没有配备安全带的原因,可提取第2段“我国高铁对列车的稳定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和控制”,第3段“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高铁的运转和行驶靠的是无砟式轨道”“另外,由于高铁速度快,设计者会在时间和区间上进行科学精准的计划和控制,保证高铁列车不会出现紧急制动”,第4段“其次,高铁的稳定还得益于我国高铁的车身及座椅设计”,第5段“另外,高铁列车上的座椅普遍采用的是‘防撞’安全座椅”“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车厢结构坍塌所造成的伤害”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题目点拨】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搭救朱赫来、被捕入狱做骑兵战场厮杀、修筑铁路、身体瘫痪、双目失明情况下进行创作等。【解题分析】

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结合原著内容,根据具体的情节填空即可。如: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菲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保尔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13、(1)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2)A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B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正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1)识读曲谱可知,这是《义勇军进行曲》。其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音乐家聂耳。(2)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写出歌词的具体内容,不要出现错别字。根据歌词内容和现实生活,从《义勇军进行曲》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给每个人带来的精神力量等方面理解作答。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阳光下,我笑了阳光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