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提升练(一)(第一章)【疑难突破练】考点一种群具有一定的特征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始终保持零增长【解析】选D。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A正确;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可以对农林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对渔业捕捞强度进行确定等,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C正确;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数量的相对稳定,但绝不是始终保持零增长,D错误。2.如图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表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表示年龄结构,b表示性别比例,b可以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若种群的数量增长呈“S”形曲线,则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年龄结构一直是增长型D.除了图中所示特征外,种群还具有空间特征【解析】选B。图中a是性别比例,b是年龄结构,c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可用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正确,B错误;“S”形曲线,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的数量是一直增加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C正确;种群由于分布不同,还具有空间特征,D正确。考点二不同条件下种群的增长方式3.如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志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C.a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解析】选C。由图可知,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K/2,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这有利于种群迅速恢复,A正确;种群的数量=(总数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若标志个体更易被捕食,导致重捕标志个体数量减少,所以所得数值可能偏大,B正确;a点和c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均是增长型,C错误;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D正确。4.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了吹绵蚧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防治害虫提供科学依据。如图是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的关系模型,其中补充率代表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m点B.当种群数量超过n点时,不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暴发C.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内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解析】选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介于m~n点之间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可推测种群数量会逐渐下降而后稳定在m点,A正确;当种群数量超过n点时,由于补充率大于被捕食率,种群数量会增加,从而可能会导致吹绵蚧虫害的暴发,B错误;当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被捕食率大于补充率,因此种群数量下降,最终稳定在p点,C错误;当种群数量高于n点时,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可使吹绵蚧数量长期稳定在n点,D错误。5.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乙为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结构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解析】选D。图甲的C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属于增长型,图乙年龄结构是年老个体比例大,年幼个体的比例小,属于衰退型,A错误;图甲的B点种群补偿量最大,捕捞鱼类应该在大于B点处捕捞,使种群数量保持在B点,在D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B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C错误;D点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此时,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正确。6.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形。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________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呈“J”形增长,在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山鼠种群呈“S”形增长。(2)在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山鼠种群数量下降与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有关,同时山鼠种群中部分个体迁出苗圃也会导致山鼠种群数量下降。(3)引入天敌是控制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答案:(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生物(4)种群中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考点三种群密度的调查7.下表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5月到10月间的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调查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幼年组(25g以下)亚成年组(26~35g)成年Ⅰ组(36~70g)成年Ⅱ组(70g以上)雌性24%12%14%0.5%雄性22%21%6%0.5%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布氏田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调查B.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确定调查期间该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D.依据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解析】选B。布氏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因此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布氏田鼠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调查,A正确;该表格中调查的是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能得出种群的增长曲线,B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雄性成年鼠的比例小于雌性成年鼠,说明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C正确;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因此可以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D正确。8.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
)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B.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C.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D.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解析】选B。采用样方法时,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A不符合题意;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表示群落中不同物种的总数,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都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B符合题意;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影响取样的方法,选取较多样方才能保证调查的普遍性,而不会因特例使结果有很大误差,C不符合题意;样方的数量和随机性保证了调查结果不会因为偶然或特殊情况造成偏差,D不符合题意。10.在生态学研究中,根据研究目的通常采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B.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的黄鼠的丰富度D.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解析】选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研究其种群密度,A正确;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B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的黄鼠的种群密度,C错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D正确。【易错易混练】易错点一种群特征1.种群不是简单个体的累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种群特征。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的描述的是 (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杭州市某年出生的人口数约为67.43万,约占该年常住人口的11.92‰【解析】选C。A项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C项不属于种群的特征;D项描述的是种群的出生率。2.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形C.种群密度的变化受环境、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解析】选C。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错误。种群的“J”形增长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动态变化,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无天敌等,B错误。种群密度要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C正确。调查昆虫的卵、蚜虫的密度适用样方法,D错误。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B.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C.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D.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解析】选D。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A错误;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期最大,故B错误;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种群的数量才开始减少,故C错误;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故D正确。4.如图为种群的三种典型的年龄结构类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所示三种典型年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类型种群的幼年个体所占比例较小,老年个体所占比例较大,预测其种群数量将________。
(3)在食物、天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B类型种群的数量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保持稳定。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可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中________类型。
【解析】(1)根据各年龄段所占比例可判断图中A是增长型,B是稳定型,C是衰退型。(2)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衰退型种群中由于幼年个体比例小,老年个体比例大,所以其种群数量会下降。(3)处于稳定型的种群数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还会受到气候、天敌、食物等因素的影响。(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通过控制性别比例可使害虫种群成为衰退型。答案:(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2)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减小(3)不一定(4)C【补偿训练】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B.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大小代表种群中最年轻年龄组的个体数C.出生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崽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D.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其性别比例为1∶1【解析】选C。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都是种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值;年龄金字塔底部的大小代表种群中幼年年龄组的个体数;出生率主要由性成熟的早晚、每次产崽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时,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但其性别比例未必是1∶1。易错点二种群数量变化5.如图纵坐标λ表示种群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数,某种群随着时间的变化,其λ变化如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时种群的数量最多B.该种群增长率最大的时间段是b~c段C.O~a时间段种群的数量保持不变D.a~d时间段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解析】选D。从a到d时,种群的数量增加,从d到e时,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减少,故d时种群的数量最多,A正确;增长率=λ-1,可见增长率最大的时候也就是λ最大的时候,即b~c段,B正确;O~a时间段λ=1,说明种群的数量不发生变化,C正确;a~d时间段λ大于1,说明种群的数量一直在增加,D错误。6.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解析】选D。第1年末时甲、乙种群的L值不相同,所以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A正确;由于没有起始数量,甲、乙数量大小无法比较,B正确;第3年末乙种群的L值为1,所以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没有变化,则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甲种群的每年增加倍数相同,但每年增加的数量应不断增大,D错误。7.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湖泊及周边湿地范围内的某种鸟持续调查,某种群增长速率如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鸟类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样方法调查,然后计算增长速率B.2002~2014年间,该种群增长始终呈“J”形增长C.2012~2014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表现为衰退型D.生态系统中,该种群的K值约为200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年份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解析】选D。鸟类的种群密度适合用标志重捕法调查,A错误;据表分析,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B错误;2012~2014年间,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年龄结构表现为增长型,C错误;2008年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大约是K/2,所以说该种群的K值约为200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D正确。【补偿训练】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mm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解析】选B。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A错误;由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B正确;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mm,C错误;在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D错误。易错点三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8.图中,种群增长的最佳温度与相对湿度组合是 (
)A.30℃,85% B.32.5℃,85%C.32.5℃,90% D.35℃,95%【解析】选C。由图可以看出,种群数量在温度为32.5℃、湿度为90%时最大。9.下列有关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周期性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低纬度环境中B.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C.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包括气候、疾病、领域行为等D.病原体和寄生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解析】选B。种群的周期性波动现象主要发生在比较单调的高纬度环境中,A错误;领域行为对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B正确;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因素,C错误;病原体和寄生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上升,D错误。10.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买卖合同5篇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山西省经贸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会计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工程第三类考试题及答案
- 东莞六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岷县初一月考试卷子及答案
- 计算机专转本考试真题及答案
-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酒店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GB/T 20118-2025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 餐饮服务员工考核评估规定
-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
- 医疗美容设备行业设备租赁市场分析方案
- 金税四期的解读
- 学校与家长签订免责协议书10篇
- JJF新1422024电动汽车充电检测用程控电阻负载校准规范
- 苏州大学医学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评分表
- CAPP技术与实施课件
- 微生物学: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