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2 2 5 28 30 31 31 33 34 42 46 46 47 51 51 52 53 56 56 57 59 59 65 71 75 79 84 111 114 115 115 117 119 126 126 131 139 142 147 151 159 160 180 180 182 195 196 196 196 196 198 198 198 201 202 206 208 210 213 213 213 213 214 216 216 218 219 219 219附件3关于《<南昌市西客站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JZ704-K02地块控规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1.1建设项目背景是省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省计划生育科技指导所,省妇产科学研究所,国家级爱婴医院,原卫生部确定的国家妇产科主治医师进修基地和首批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国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防治项目防治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儿童早期发展验室,省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妇产科、麻醉科、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地,省内多家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和实习基地以及博、硕士研究生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是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西南)、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为了进一步优化我省卫生资源配置,更好完善红谷滩中心区的配套设施,不断增强医院儿童医疗服务及医学教学、科研、培训功能,进一步推进卫生强市建设,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更好地促进当地及全省儿童保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引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优势,依托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加快打造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妇幼保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承担区域儿科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各级各类医学人2才培养及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向一个以上省个地块组成,其中,地块一位于红谷滩区西站大街以南、九龙大道以西,地块编号HJZ704-K02-1,用地面积约54.38亩;地块二位于原省妇保HJZ704-K11项目定位为一个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项目总床位数1000张(其中1#污水处理站等用房,二期项目除中心供应、检验科(急诊、门诊普通检验及发热门诊检验二期单独设置,其他检验依托一期工程)、病理科、静配中心、血库等依托一期工程,与一期项目合用外,其他均为单独设置,二期建成后,一国家有关辐射项目环境影响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委托有辐射环评技术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审批手续,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评价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工作程序,组织专业现场踏勘、开展现状监测、收集资料,根据各环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3等级的要求对各要素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技术论证,提出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在此基础上现提交呈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本次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首先研究了相关的法律型。其次开展初步的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根据建步的工程分析,确定评价重点,制定工作方案,安境现状监测,在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各专题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5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出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可1.4.2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相符性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1.4-1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序号文件要求(摘录)本项目相符性1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项目不属于化工园区或化工项目符合2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但是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本项目不涉及尾矿库符合3禁止船舶在划定的禁止航行区域内航行。因国家发展战略和国计民生需要,在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禁止航行区域内航行的,应当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同意,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对重要水生生物的干扰本项目不涉及航道航行符合4严格限制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水域实施航道整治工程;确需整治的,应当经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本项目不属于航道整治工程符合5禁止在长江流域河湖管理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的联防联控本项目固废均妥善处弃置符合6禁止在长江流域水上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长江流域危险化学品运输的管控本项目不涉及水上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符合7禁止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开展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确因国家发展战略和国计民生需要建设的,应当经科学论证,并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本项目不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符合8江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动钢铁、石油、不涉及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6序号文件要求(摘录)本项目相符性化工、有色金属、建材、船舶等产业升级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动造纸、制革、电镀、印染、有色金属、农药、氮肥、焦化、原料药制造等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企业应当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9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水污染防治要求,确定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长江流域水质超标的水功能区,应当实施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项目将按要求取得总量控制指标符合序号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相符性1禁止建设不符合全国和省级港口布局规划以及港口总体规划的码头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的过长江通道项目。江通道符合2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投资建设旅游和生产经营项目。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投资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项目。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符合3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以及网箱养殖、畜禽养殖、旅游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投资建设项目。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投资建设项目。项目不位于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符合4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或围填海等投资建设项目。禁止在国家湿地公园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挖沙、采矿,以及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投资建设项目。项目不位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岸线和公园的岸线和河段范符合5禁止违法利用、占用长江流域河湖岸线。禁止在《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岸线保护区和保留区内投资建设除事关公共安全及公众利益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生态环境保护、航道整治、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以外的项目。禁止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划定的河段及湖泊保护区、保留区内投资建设不利于水资源及自然生态保护的项目。定的岸线保护区和保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泊保护区、保留区内符合6禁止未经许可在长江干支流及湖泊新设、改设或扩大排污口。项目废水经院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进入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处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7大排污口7禁止在“一江一口两湖七河”和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生产性捕捞。不涉及符合8禁止在长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冶炼渣库和磷石膏库,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的改建除外。项目不属于化工园区或化工项目符合9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浆造纸等高污染项目。本项目为医院建设项符合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不涉及符合禁止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本)中鼓励类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符合序号实施细则本项目情况符合性1禁止建设项目不符合全国和省级港口布局规划以及港口总体规划的码头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的长江通道项目。本项目不属于码头和长江通道项目符合2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投资建设旅游和生产经营项目。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符合3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开展以下行为:(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三)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设施。本项目不位于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符合4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开展下列行为:(一)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二)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本项目不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符合5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开展下列行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二)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应当按照规定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8取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6禁止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岸线和河段范围内新建围湖(河)造田(地)等投资建设项目。不涉及符合7禁止在《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岸线保护区和保留区内投资建设除事关公共安全及公众利益的防洪护岸、河道治理、供水、生态环境保护、航道整治、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以外的项本项目不位于划定的岸线保护区、保留区范围内符合8禁止在《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划定的河段及湖泊保护区、保留区内投资建设不利于水资源及自然生态保护的项目。本项目不位于划定的河段及湖泊保护区、保留区范围内符合9禁止未经许可在长江干支流及湖泊新设、改设或扩大排污口。项目废水经院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入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涉及长江干支流及湖泊新设、改设或扩大排污口符合禁止在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和《率先全面禁捕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名录》中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开展生产性捕捞。不涉及符合禁止在长江干支流、重要湖泊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符合禁止在长江干流岸线三公里范围内和重要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尾矿库、冶炼渣库和磷石膏库,以提升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为目的改建除外。项目不属于尾矿库、冶炼渣库和磷石膏库项目符合禁止在合规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浆造纸等高污染项目。本项目为医院建设项目,不属于钢铁、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制浆造纸等项目符合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石化、现代煤化工等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本)中鼓励类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项目符合禁止新建、扩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令禁止的落后产能项目,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和限制类有关规定,禁止开展投资建设属于淘汰类的项目及其相关活动,禁止开展投资新建、扩建属于限制类的项目及其相关活动。对于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严禁以改造为名扩大产能。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1年修订本)中鼓励类项目,不属于落后产能项目符合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国家产能置换要求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船舶等严重过剩产能行业的项目。本项目不属于钢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船舶等严重过剩产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9能行业禁止新建、扩建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本项目不属于高耗能排放项目符合1.4.5与大南昌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0-2025年)相符性分析准入区、生态空间管控中的南昌都市核心区,本项目与规划要求的相符性分析具体条件项目情况符合性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加大重点污染物的防治力度,重点加强区域内电力、陶瓷、冶炼、水泥等行业的减排工作力度。以燃煤电厂、水泥粉磨站、陶瓷厂等行业作为重点,按期关停和淘汰国家明令规定的落后产能。全面完成30万千瓦以下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对九江钢铁有限公司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尽快开展区域内重点行业工业炉窑尤其是高安陶瓷企业工业炉窑的技术改造、重组整合治理工作。开展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立重点企业基础信息库,逐步出台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加强重点工业园区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本项目不属于电力、陶不新增炉窑,大气污染物经处理后均可达标排放。符合强化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工地施工扬尘管理,推动城市建成区施工现场按照“六个百分之百”3要求规范管理。对城市建成区内规模以上施工工地要安装视频在线监控设施实施远程监管,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施工扬尘治理体系。加强渣土运输车辆和运营公司的管理。推动设区城市建成区营业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餐饮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规范烧烤管理,城市建成区依法禁止露天烧烤。严格烟花爆竹禁限放,加强日常管控,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进老旧柴油车深度治理,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管能力建设,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本项目将按照要求加强工地施工扬尘管理,施工现场按照“六个百分之百”3要求规范管理;施工工地按要求安装视频在线监控设施实施远程监管,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施工扬尘治理体系,同时加强渣土运输车辆和运营公司的管理符合共抓长江大保护。严禁在长江干流江西段、“五河”干流和鄱阳湖周边岸线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重化工园区、1公里范围内不得新上化工、造纸、制革、冶炼等重污染项目,严控石化、煤化工等产业,优化沿江企业、产业和码头布局。全面落实“一河一策”工作要求,实现河湖保护与治理措施项目化、清单化、长效化。加强对长江沿线各地工业园区、重点风险源企业和环保设施运行的全过程监管。严格管控岸线开发利用,合理安排沿江工业和港口岸线,探索建立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科学编制或修编采砂规划,严格采砂管理,坚决打击非法开采。本项目不属于化工、造纸、制革、冶炼等重污染项目,不涉及河道采砂等,项目废水预处理后排入九龙湖污水处理厂符合具体条件项目情况符合性协同推进鄱阳湖大保护。推动环湖地区联合开展鄱阳湖环境综合整治,建立跨行政区协同推进鄱阳湖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重点对鄱阳湖区的污染源开展整治行动,实施抚河、潦河、杨柳津河、赣江南支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强化区域污染治理技术。摸清鄱阳湖水体中总磷来源和污染负荷,重点控制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提升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减少总磷的排放量,力争鄱阳湖水质稳步。开展相邻水域水环境联合治理,共同优化研究水资源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合理调整河道的功能,加大对河道尤其是主要支流河道的疏浚力度。建立鄱阳湖水质月监测评价、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确保鄱阳湖流域排污总量不增加、水质不下降,鄱阳湖入长江断面水质逐年改善。项目废水经院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入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尾水排入赣江,对鄱阳湖水质影响较小符合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定标立界,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检测和风险防范。饮用水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坚决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所有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坚决取缔二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鼓励跨区域跨流域共建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加快推进城市备用水源地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九江市要建立柘林湖水源地保护计划,实施水源地生态环保工程,包括水源地及配套设施建设、水源地环境污染调查、水源地上游环境风险源调查评价、水源地环境专项整治。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符合严格防控土壤环境污染。在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内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重点规划环评和排放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项目环评审核,规范垃圾、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加强对未污染和轻微污染耕地的保护。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详查及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划分土壤环境质量等级,逐步建立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信息库,实行分类管控。加强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土壤环境监管和风险防控。加强居住、学校、医疗和养老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理。严格污染场地开发利用和流转审批,对新增建设用地和现有建设用地土地用途变更实施强制性土壤环境调查评估与备案制度。本项目已提出分区防渗措施要求,对项目占地及周边土壤影响较小符合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排放重金属的新增产能和淘汰产能实行“等量置换”或者“减量置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严格执行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禁止新建落后产能项目。按计划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执行铅酸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贯彻落实国家发布的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工艺和技术。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铬、铅等重金属和滴滴涕、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兼顾镍、铜。重点监管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电镀、制革、铅蓄电本项目不涉及重金属污染物符合具体条件项目情况符合性池等行业。规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为。持续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对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的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公布监测结果。开展风险评估,全面监督和检查企业自行建设和管理的处理处置设施。落实企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将违法企业纳入环境保护领域违法失信名单,实行公开曝光,开展联合惩戒。结合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将危险废物日常环境监管纳入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内容。本项目按规范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医疗垃圾房),分类暂存,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分类处置符合严格医疗废弃物管理。严格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建立医疗废物产生、运输及处理记录制度。开展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情况摸底调查、预测、配套规划并实施。开展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提标改造、建设工程。所有医院、卫生院和诊所全部与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合同,由专业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定时收集进行处理。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内部收集和贮存,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运输体系。扩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设施服务范围。建立医疗废物特许经营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政策。项目院区将严格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建立医疗废物产生、运输及处理记录制度;设置医疗垃圾房,与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签订医疗废物处置合同符合“(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本项目为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主要为附近及周边区域居民服务,方便周边百姓,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项目与“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相符性分析如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项目项目情况符合性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动发展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项目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条件,充分利用南昌市医疗资源,优化我市医疗机构布局,促进卫生医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符合基本原则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健康优先,共建共享;提高质量,促进均衡:把提高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作为重点,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差异;改革创新,系统整合;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经开区卫生健康服务供给质量,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缩小城乡、区域、人群之间资源配置、服务能力和健康水平差异符合发展体系更加完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健全,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应对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独特优势进一步发挥,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需要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能力显著提升;项目建设使得区域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应国家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需要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举措,项目的建成能有效提升区域早期监测、智能预警、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综合救治能力符合项目项目情况符合性总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项目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体要求思想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提高质量和促进均衡、资源下沉和系统协作,促进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健康江西行动,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想为指导,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条件,充分利用我市医疗资源,优化我市医疗机构布局,促进卫生医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基本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导、投入保障、管理监督等责任,通过深化医改,强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力度,维护公益性,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符合整体规划、分类指导:强化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统筹预防、治疗、康复与健康促进、中西医并重,通过整体规划提高综合绩效。根据人口规模与密度、地理交通条件、疾病谱等因素,合理制定不同区域、类型、层级资源配置标准。项目建设考虑了南昌红谷滩区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接诊规模等各方面因素需求导向、平急结合:以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扩大资源供给,提高质量水平,优化结构布局,提升配置效率。立足平时需求,考虑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完善设施设备标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项目属于三甲医院,设置有感染楼及门诊,在立足平时需求的同时,考虑了重大疫情防控需要,提高了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强化预防为主,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倾斜力度,建立医防协同长效机制,将重大疫情防控在早期。以基层为重点,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密切上下联动和协作,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绩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条件,充分利用我市医疗资源,优化我市医疗机构布局,促进卫生医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提质扩能、优质均衡: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大对贫困地区、重点人群的保障力度,缩小城乡、区域、人群间资源配置、服务水平差距,促进健康公平。项目属于三甲医院,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选址规划考虑了南昌红谷滩区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有利于促进健康公平发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项目建设有利于建成能有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展目标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满足公共安全形势需要、有力支撑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能力,力争县域内人人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域内人人享有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和专科医疗服务,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满足公共安全形势需要、有力支撑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有利于建成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项目情况符合性总体要求主要问题医疗资源结构不合理,卫生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有待加强:项目建设单位是以儿童健康诊疗体系为特色,综合学科群为重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项目的建设有利于调整医疗资源结构合理性,有利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挑战一是目前现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力量尚不足;二是卫生健康总体资源结构性问题突出;三是“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职业病防治等短板明显;四是人才由下级医院流向上级医院的现象突出,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五是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希望拥有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力量,改善卫生健康总体资源结构性问题,加强“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供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医疗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条件,充分利用我市医疗资源,优化我市医疗机构布局,促进卫生医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符合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平战结合体制。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符合省市协同、均衡布局:充分发挥省市各自比较优势,加快推动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区域内省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项目建设考虑了南昌红谷滩区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接诊规模等各方面因素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思想,围绕医疗、医药、医保三个主攻方向,着力在创新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市居民提供,让人民群众共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成果。项目属于三甲医院,设置有感染性楼及门诊,在立足平时需求的同时,考虑了重大疫情防控需要,提高了应急处置和快速转化能力关口前移、医防协同: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预防,优先保障公共卫生投入,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高早期监测预警、快速检测、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坚持急慢并重,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补齐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短板弱项。项目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条件,充分利用我市医疗资源,优化我市医疗机构布局,促进卫生医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重大疫情防控能力提质扩能、优质均衡:把提高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为核心任务,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显著扩容。加快优质资源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对特殊类型地区支持服务水平差距,促进健康公平。项目属于三甲医院,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选址规划考虑了南昌红谷滩区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有利于促进健康公平政府主导、多元配置:强化政府办医责任,突出公益性,通过深化医改,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鼓励支持社会办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全周期、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符合发展目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体系完整、运行高项目建设有利于建成能有效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满足公共安全形势需符合标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普遍具备首诊分诊和健康守门能力,基本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就医格局,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要、有力支撑推进健康江西建设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有利于建成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质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4.10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项目项目情况符合性发展基础福祉不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现行标准线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城镇贫困群众实现整体性脱贫解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效显著。教育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度显著提升,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成效初步显现,“学在南昌”品牌更加响亮。平安南昌、法治南昌加快建设,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建设经验全国推广,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本项目的建设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的具体体现符合着力推进健康南昌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每个县区建成1个符合标准的疾控机构。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健全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强化数字化防疫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急救待命点设置,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统筹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置,基本实现城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建立高效有序、协同发展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健康关怀,做好尘肺病患者分类救治工作,加大尘肺病患者医保保障力度。基本消除血吸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力量,是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布置的具体举措符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虫病危害,增加艾滋病防治宣传及特殊药物免费供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有效医联体运行机制。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逐步推进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大力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实行区域内编制总量管理,统筹调剂使用。持续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有序推进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支付方式改革。构建信用就医体系,建立统一结算平台。本项目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符合提升整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卒中、创伤急救、胸痛等中心建设,重点提升儿童、重症医学、母婴危重救治、康复、精神病等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基层门诊、急诊急救、住院、检查检验、中医药、康复等医疗服务能力。每3至10万人口或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推广远程医疗服务,稳步发展互联网医院。完善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儿童、重症康复等医疗服务水平符合健康南昌重大工程妇幼保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市妇幼保健院)抚河园区改扩建项目,新建进贤县、新建区妇幼保健大楼和西湖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确保市、县两级均有1所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本项目医院是以儿童健康诊疗体系为特色,综合学科群为重点,医技学科群为支撑,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红谷滩区儿童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十四五”重大工程项目校区建设项目、医疗卫生项目、养老项目、应急保障项目、就业创业保障项目等本项目属于医疗卫生项目大南市圈重点合作事项公共服务共享加大都市圈内医疗教育资源共享,鼓励我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和三级医院推进集团化异地办学办医。加强公共卫生防控经验交流,健全都市圈预警响应机制,推动疫情防控健康码实现互认共享,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南昌都市圈内医疗教育资源共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实施清废行动建立南昌市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督管理信息化监管平台,完善危险废物收集、暂贮存、转运、处置利用体系和污泥处置设施。加强医疗废物联动监管,确保医疗废物规范收集和安全处置。建设科学化、智能化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项目将按照要求做好项目医疗废物的规范暂存及台账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符合项目本项目情况符合性污染物与污染负荷医院污水的收集医院污水分为传染病医院污水、非传染病医院污水及特殊性质污水;新(改、扩)建医院,在设计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时应考虑将医院病区、非病区、传染病房、非传染病房污水分别收集;特殊性质污水应单独收集,经预处理后与医院污水合并处理,不得将特殊性质污水随意排入下水道。项目特殊性质污水应单独收集,经预处理后与医院污水合并处理符合污染负荷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采取实际检测的方法确定医院污水的污染负荷。医院污水排放量和水质取样检测应符合HJNT91的技术要求;无实测数据时,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可类比现有同等规模和性质医院的排放数据,也可根据经验方法或数据进行计算获得;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水量应在实测或测算的基础上留有设计裕量,设计裕量宜取实测值或测算值的10%~20%。项目采用推荐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废水处理规模满足要求符合总体要求一般规定全过程控制,减量化原则;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就地达标原则;风险控制,无害化原则;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规模,应考虑医院发展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医院污水处理构筑物应按两组并联设计;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排水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必要时可设排水泵站;医院污水处理构筑物应采取防腐蚀、防渗漏、防冻等技术措施,各种构筑物宜加盖密闭,并设通气装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污染物排放应满足GB18466和地项目废水采取分类收集、分质处理,考虑远期规划预留较多处理余量;构筑物采用两组并联设计;构筑物位于地下,做好密闭工作,按要求做好防腐蚀、防渗漏、防冻等技术措施;污水处理排放满足GB18466和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要求;同时按照要求做好储存、消毒、脱水、转运符合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废渣的堆放应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HJ/T177-2005及HJ/T276-2006的有关规定。渗出液、沥下液应收集并返回调节池;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以采用低噪声设备和采取隔音为主的控制措施,辅以消声、隔振、吸音等综合噪声治理措施。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场界噪声应符合GB3096和GB12348的规定,建筑物内部设施噪声源控制应符合GBJ87中的有关规定工作,污泥沥下液回流接触氧化池;污水处理设备选用低噪设备,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可达标排放工程构成主体工程主要包括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等。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处理等单元;项目建设有医院污水处废气处理系统等,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二级生化处理和消毒处理等单元符合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的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医院总体规划、污水排放口位置、环境卫生要求、风向、工程地质及维护管理和运输等因素来确定;医院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位置宜设在医院主体建筑物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中,应根据总运行和维护;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应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便于污水排放和污泥贮运;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与病房、居民区等建筑物之间应设绿化防护带或隔离带,以减少臭气和噪音对病人或居民的干扰;项目当地区域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位于医院整体布局的西南侧,处于下风向位置,项目污水处理站将设绿化防护带或隔离带符合工艺设计一般规定特殊性质污水应经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特殊性质污水均预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符合工艺流程传染病医院污水应在预消毒后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非传染病医院污水,若处理出水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海域时,应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若处理出水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管网时,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本项目感染楼及门诊废水经化粪池+消毒池预消毒处理后与医院其他污水一并进入院区污水处理站经过二级处理后排入九龙湖污水处理厂符合预处理工特殊性质污特殊性质污水应分类收集,足量后单独预处理,再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项目特殊性质污水分类收集经预处理后(感染楼废水由专用化粪池+消毒池收集处理,检验科废水经中和池收集处符合艺水理等)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常规污水医院污水预处理系统通常由格栅、预消毒池、调节池、水解池、混凝沉淀池等根据水质及处理要求组合而成项目污水预处理系统有化粪池、格栅、预消毒池、调节池等符合生化处理医院污水的生化处理宜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本项目采用生物膜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符合深度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活性炭吸附罐本项目废水为间接排设置有消毒排放措施符合消毒医院污水消毒可采用的消毒方法有液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本项目拟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符合污泥处理处置污泥消毒污泥在贮泥池中进行消毒,贮泥池有效容积应不小于处理系统24h产泥量,且不宜小于1m3。贮泥池内需采取搅拌措施,以利于污泥加药消毒。项目设有污泥池、加药间、污泥脱水间,污泥处置过程中做好密闭工作,并收集臭气经高能离子除臭工艺处理后排放;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不大于80%符合污泥脱水污泥脱水宜采用离心式脱水机。离心分离前的污泥调质一般采用有机或无机药剂进行化学调质,脱水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脱水过程必须考虑密封和气体处理,脱水后的污泥应密闭封装、运输。医院污泥应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要求,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置。废气处理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废气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臭氧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后排放,不宜直接排放。通风机宜选用离心式,排气高度应不小于15m。项目污水处理站臭气拟采用高能离子除臭工艺气筒有组织排放符合检测与过程控制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宜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控制的要求设置pH计、流量计、液位控制器、溶氧仪等计量装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宜按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有关规定安装污水连续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及其安装应符合HJ/T353的规定,污水连续监测系统的数据传输应符合HJ/T212的规定。监测仪器应符合HJ/T96、HJ/T101、HJ/T103、HJ/T367、HJ/T377等的规定;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监测参数至少应包括水量、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氨氮、动植物油、粪大肠菌群数等本项目将按照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等文件制定项目监测计划、安装监测系统符合项目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废物存库房必须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有防雨淋的装置,地基高度应确保设施内不受雨洪冲击或浸泡;项目拟建设医疗垃圾站房及生活垃圾站房各1间,严格落实防雨淋、防渗漏等要求,与生活垃圾等分区存放符合必须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项目拟设医疗垃圾站房位于院区西南侧,与医疗区、食堂等区域分隔,位置靠近西门,方便医疗废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符合应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出,以及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将落实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避免盗窃及儿童接触等事件的发生,做好消杀等安全工作符合地面和1.0米高的墙裙须进行防渗处理,地面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洁和消毒,产生的废水应采用管道直接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禁止将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外环境;医疗垃圾站房将按照要求设置围堰及导流沟,并做好防腐防渗措施,正常情况医疗垃圾房有外包装,不会直接堆放在地面,一般消毒不产生废水,若产生废水则由导流沟收集,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符合库房外宜设有供水龙头,以供暂时贮存库房的清洗用;医疗垃圾站房将按照要求设置供水龙头符合避免阳光直射库内,应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件;将按照要求设置医疗垃圾站房照明及通风设施符合库房内应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医疗垃圾站房内将按照要求张贴“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符合应按GB15562.2和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的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要求,在库房外的明显处同时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将按GB15562.2和卫生、环保部门制定的专用医疗废物警示标识要求,在库房外的明显处同时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符合卫生要求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每天应在废物清运之后消毒冲洗,冲洗液应排入医疗卫生机构内的医疗废水消毒、处理系统;正常情况医疗废物暂存时有外包装,不会直接堆放在地面,一般消毒不产生废水,若产生废水则由导流沟收集,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符合暂时贮存时间应防止医疗废物在暂时贮存库房和专用暂时贮存柜(箱)中腐败散发恶臭,尽量做到日产日清;项目医疗废弃物将尽量做到日产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符合确实不能做到日产日清,且当地最高气温高于25℃时,应将医疗废物低温暂时贮存,暂时贮存温度应低于20℃,时间最长不超过48小时;管理制度医疗卫生机构应制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应急处理措施;将按照要求制定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应急处理措施;符合医疗卫生机构的暂时贮存库房和医疗废物专用暂时贮存柜将按照要求设置标识牌,积极接受当地环保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符合(箱)存放地,应当接受当地环保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督检查项目本项目情况符合性选址与总平面选址1、地形规整,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2、市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3、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4、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1、其他项目拟建地地形平整、有良好的建设条件,适宜医院功能布局;2、项目拟建地属于城市建成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3、项目拟建地周边主要为道路及居住区,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4、项目拟建地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符合总平面1、建筑布局科学,功能分区合理;2、洁污、医患、人车等流线组织清晰,避免交叉感染;3、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4、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安全卫生要求的前提下,房屋建筑可相对集中布置;5、主体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病房宜获得良好朝向;6、应有完整并符合儿童特点的院区绿化与室外活动场所;7、应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拟建项目医疗功能集中布置在项目东侧用地,由北向南为1#医疗综合楼、2#感染楼及发热门诊;3#规范化培训楼则布置西侧地块,设置在妇保科研教学楼的南侧;结合妇保后勤用房布局将本项目的液氧站、垃圾站、污水处理站等后勤保障用房设置在西侧用地的西南角,与妇保共用后勤出口;拟建项目采用人车分流交通组织形式,本项目道路交通组织依照院区外部环境及医院总体规划,减少不同车流不同人流不同物流的交叉,合理组织机动车的停放要求,使各种交通流线便捷顺达;拟建设计遵循地域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关注城市设计、采光通风、造价控制等要求,在建筑空间处理上注意与江西妇幼保健院九龙湖院区和谐统一,并关注九龙大道的整体城市形象,可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拟建项目配套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符合1、儿童医院出入口不宜少于两处;2、设传染病门诊的儿童医院,应合理布置,避免交叉感3、停车场宜设在门诊部、住院部出入口附近;4、儿童医院绿化率应符合当地有关规定。新建儿童医院的绿地率不宜低于35%,改建、扩建的儿童医院绿地率不宜低于30%;5、新建儿童医院的建设容积率宜控制在0.8~1.5之间,具拟建项目出入口拟设置5处;拟建项目感染楼发热门诊独立设置,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建筑间距满足要求,避免交叉感染;拟建项目地下停车场设置于医疗综合楼地下室,地上停车场设置于医疗综合楼北面;拟建项目绿地率为35%,拟建项目一期和二期容积率分别为1.93%和2.74%符合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规划要求调整。表1.4-12与《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项目本项目情况相符性总则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报告对项目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贮存、转运提出要求,本项目建成后将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等要求做好项目医疗废物等危险废物的转运工作符合转移危险废物的,应当通过国家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填写、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危险废物转移相关污染环境防治信息相关方责任对承运人或者接受人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运输、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要求及相关责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明确拟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和流向等信息;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对转移的危险废物进行计量称重,如实记录、妥善保管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和接受人等相关信息;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中如实填写移出人、承运人、接受人信息,转移危险废物的种类、重量(数量)、危险特性等信息,以及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等;及时核实接受人贮存、利用或者处置相关危险废物情移出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展危险废物鉴别。禁止将危险废物以副产品等名义提供或者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活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行和管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应当根据危险废物管理计划中填报的危险废物转移等备案信息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编号由十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至四位数字为年份代码;第五、六位数字为移出地省级行政区划代码;第七、八位数字为移出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划代码;其余六位数字以移出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流水编号;移出人每转移一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每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次转移多类危险废物的,可以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也可以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使用同一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一次为多个移出人转移危险废物的,每个移出人应当分别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对不通过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且无法按次对危险废物计量的其他方式转移危险废物的,移出人和接受人应当分别配备计量记录设备,将每天危险废物转移的种类、重量(数量)、形态和危险特性等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纳入相关台账记录,并根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数据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至少保存十年。因特殊原因无法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可以先使用纸质转移联单,并于转移活动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在信息系统中补录电子转移联单;本项目为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管理处西站大街508号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项目扩建选址充分考虑了南昌红谷滩区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接诊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结合了南昌红谷滩区和南昌市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情况,适当考虑了未来南昌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南昌红谷滩区及江西人民医院的医疗卫生条件,项目符合南昌市总体规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60100201301005号)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本项目选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管理处西站大街508号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且项目选址不属于地下水补给区、风景名胜区、温泉疗养区、水产养殖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区域;且根据南昌市城乡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60100201301005号)和南昌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字第本项目拟建地属于城市建成区,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较好,医院东面为九龙大道,南面为空地、国家电网九龙湖供电营业厅和铁路,西面为怀玉山大道、嘉禾小区和华润凯旋门小区。项目周边范围无其他工业污染企业,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拟建地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对医院根据南昌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规划任务明确:ℼ(三)贯彻建设和谐社会原则。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本项目为医疗卫生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管理处西站大街508号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项目选址充分考虑了南昌市的人口分布及数量、地理位置及交通、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及医院现有医疗资源、接诊规模等各方面因素,结合了南昌市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情况,适当考虑了未来南昌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南昌市及江西省妇幼均能满足相应质量标准要求;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大达标排入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满足环境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不会影目对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理、处置和利污染;本项目噪声根据预测结果不会降低该区域声环境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不影响,也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区质量要求,因此本项本项目主要资源消耗为水、电,医院运营后通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1.4.15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管控单元属赣江新区直管区范围,分别是金桥乡沿赣新大道以东区域、儒乐湖核心区),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其中,优先保护单元10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85%60个,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0.53%。一般单元25个,为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二)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先保护单元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和城镇开发建设,管控单元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损害所在单元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产品质量;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的,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进行管控;在功能受损的优先保护单元优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点管控单元应优化空间和产业布局,结合生态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按照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管控单元主要任务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及管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各设区市按照省级管控要求,结合本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态环境准入清单的通知》(洪环发[2021]16号维度清单编制要求准入要求本项目相符性南昌红谷滩区重点管控单元20红谷滩区(红角洲管理处、生米镇、凤凰洲管理处、沙井街道环境管控单元编码:ZH36011220020)空间布局约束允许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无//禁止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禁止新建、改扩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本项目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相符限制开发建设活动的要求不得在赣江干流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重化工园区,1公里范围内新上化工、造纸、制革、冶炼等重污染项目本项目医疗项目,不属于重污染项目相符不符合空间布局要求活动的推出要求现有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退城入园不涉及/污染物排放管控现有源提标升级改造现有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应提标升级改造,其废水排放应达综合标准不涉及/新增源等量或储量替代无//新增源排放标准限值无//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准入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本项目污水处理率达100%相符环境风险防范用地环境风险严格管控类农用地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无//安全利用类农用地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无//污染地块(建设用地)环境风险防控要求无//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要求园区敏感点风险准入类防控要求无//园区风险防控体系要求无//企业环境风险防控要求企业风险防控配套措施无//企业生产过程风险防控要求无//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要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要求无//水资源利用率和强度要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低于0.511不涉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要求地下水开采要求地下水禁采要求无//地下水开采总量要求无//能源利用效率要求无//岸线管控要求无//施工期产生的工地泥浆水、机械车辆冲洗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若不达标处理,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装修期间有机废气等会对大气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施工噪声和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对周本项目营运期主要关注项目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污染物防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建设项目工可行性论证、风险评价。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就诊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固废、医疗垃圾以及生活垃圾项目污水处理站废气经密闭收集+高能离子除臭工艺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DA001)高空排放,周边加强绿化,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锅炉废气经收集至地面排风竖井集中排放,检验中心房间设计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过竖井接至屋面排风机后高空排放。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病原体废气经对各类用房落实室内空气消毒处理,在室外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检验科废水经中和池预处理,处理后的食堂废水、生活污水、检验科废水与锅炉排污水及软化处理废水、纯水制备浓水、医疗垃圾房地面冲洗废水、医疗废水分流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本项目拟建设单独感染楼及发热门诊,感染楼及发热门诊的污水、粪便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感染楼及发热门诊废水经过消毒后方可与其他污水分流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在污水处理设施表2中预处理标准及九龙湖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从严值排至市政污水管网,经九龙湖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项目在各出入口应在相应位置按照规范设置醒目的限速和禁鸣喇叭标志;利用绿化控制噪声,并依地势对医院内部进行合理的绿化布局;请有关部门在麻中大道和瑶湖大道经过医院范围段设置醒目的禁鸣喇叭、限制车速等标志;合理限制探访时间,禁止大声喧哗,确保医院噪声强度在正常的范围内;加强冷却设备运行时的运营管理,采取减振、消音等措施;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生活垃圾袋装密封后运往垃圾收集点暂存,每天定时由环卫部门送垃圾填埋场填埋;餐厨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收集、运输、处置,日产日清不在院区垃圾站内暂存;一般性固废包括医疗用品废包装材料、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和废树脂、滤膜,医疗用品废包装材料在生活垃圾房暂存后外售废品回收站进行处理;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交由有关单位回收综合利用;废树脂、滤膜由厂家回收利用。感染楼医疗垃圾单独收集经消毒后与其他科室医疗垃圾经分区包装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定期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污水处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站污泥定期由有处理资质的单位抽运处理,危险废物检验废液、废过滤材料及废紫外线灯管收集暂存于医疗垃圾房定期交由通过分析,本次评价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城市固体废物等影响,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其影响可以为人们所接受。营运期主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1编制依据););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6.《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公告2017年第43号),);3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1.2地方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5.《江西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赣府厅发〔2021〕272.1.3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1.4项目相关资料2.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分析工程运营时主要污染物对周围与合理性,从环境保护角度上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减轻污染的对策及建并核算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情况;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对拟采用的污染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作客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楼等,营运期主要的环境影响体现为:废气(污水处理站废气、锅炉废气、食堂油烟、汽车尾气、检验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其他病原体废气等)、废水(医疗废水、生活污水等)、噪声(设备噪声)、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医疗评价结合项目各评价时段主要活动、区域环境特征,对项目涉及的环境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2.3-1环境影响识别表评价时段建设生产活动可能受到环境影响的领域(环境受体)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其它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河流水系水文地质土壤类型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植被类型植物物种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水生生物生活环境供水用水人车出行文物保护施工期废气排放-1废水排放固废排放噪声排放运行期废气排放-1废水排放-1固废排放-1-1噪声排放注:3—重大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