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 基础知识综合 试卷(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 基础知识综合 试卷(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 基础知识综合 试卷(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 基础知识综合 试卷(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 基础知识综合 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22023学年度八下期末专题基础知识综合试卷(解析)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勿忙回到花园。他警tì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像猴子一样地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他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屏()住崭()新警tì()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抓住枪套”相同的一项是()

A.若有若无B.安排任务C.放松下来D.完全相信

(3)下列诗句与文段中画横线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B.白发三千丈C.回乐烽前沙似雪D.报君黄金台上意

(4)以上文段节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_______。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描写来写主人公保尔偷枪的经过,小说紧接着写了与_______与_______两个与“枪”有关的情节。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tì()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奇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屏住()崭新()警tì()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选文出自世界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选文主要用了_________描写刻画主人公形象,保尔是在_________(人名)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4)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和平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哪些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如一首绿意渐浓的乐曲,从参差浅翠到郁郁葱葱,从(yōu)______扬婉转到声势浩大。看草木葳蕤,自然到乡下最宜。

乡下多泡桐,树冠如盖似伞,是乘凉的好去处。泡桐叶大,一般清风对它有点“尾大不掉”的无奈,因此它显得格外沉静。泡桐树干笔直流畅,叶子散发出一丝淡淡的苦味,这里没有小虫扎营,只有(guō)______噪的喜鹊上下蹿跃,树下极少落鸟粪。夏天,村里人喜欢端着碗在门口吃饭,一棵巨大的泡桐。可为三四家人在门口铺下荫凉。

到了夜晚,杨树又成了主角。孩子们在门口喜欢铺一张大凉席,三两个躺在一起,仰望星空。这时风吹叶响,大杨树就会“呱嗒呱嗒”唱起歌来,成为夏天草木中最为“外向”的树。蝉也最喜欢在杨树上待着,也许是因为杨树高大,它们可以尽情呼吸高处的空气,安全又拉风。任它们怎么长鸣短啸,人类奈何﹖月亮升起,树影婆(suō)______,老人用故事装点着孩子们的童年,蒲扇一下一下地扇着,这场景仿佛一幅剪纸小画。

5月,怎么可能没有槐树呢﹖槐荫向来秀气,是国画中最好看的芥子园。槐花白灿灿地挂在枝叶间,香风丝丝缕缕、缠缠绕绕,将夏天装扮成最甜润的季节。好似从前的槐花格外洁净,人们不管不顾地橹一把填进嘴里,那是贫寒岁月里最幸福的味道。奶奶会做槐花酿,母亲擅做槐花饼,那唇齿间的香醇,每每想起仍忍不住咂舌舔唇。在竹竿上绑一把镰刀,够高处的槐花,是半大小子们的一大乐事。采槐花送邻居,无论生吃还是做成饭食,都是“赠人以槐,手有余香”,满满的(chún)______朴邻里情。

柳树最是多情,常常在鱼塘周边,与池水悠悠地呢(nán)______着,像是多年的老友。水底的世界,自然也是葳蕤的。水波在夏日泛蓝,水草汲足了染料一般,色泽饱满,游鱼穿(suō)______在袅娜荡漾的藻荇中,微波里浮动着云的白、天的蓝。

夏天的故事悠长而精彩,汲着沥沥的透雨,携着滚滚的闷雷,是元曲里的“骤雨打新荷”,亦是宋词里的“清风半夜鸣蝉”……

3.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yōu)______扬(2)(guō)______噪(3)婆(suō)______

(4)(chún)______朴(5)呢(nán)______(6)穿(suō)______

4.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差(A.chāiB.cī)(2)冠(A.guānB.guàn)(3)散(A.sǎnB.sàn)

(4)尽(A.jìngB.jìn)(5)酿(A.liàngB.niàng)(6)汲(A.jíB.xī)

5.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改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半大小子们的一大乐事”中“半大小子”指未成年的男孩子。

B.“声势浩大”和“格外沉静”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

C.“5月,怎么可能没有槐树呢?”这是一个反问句。

D.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散曲和小令。

7.“和”代表着华夏民族对“和谐”“和平”的追求。学校将开展“以和为贵”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以和为贵”内涵丰富,请你为下列三句名言匹配正确的解释。

①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②礼让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A.以和为贵,顺乎天意人心。

B.以和为贵,成就大道正理。

C.以和为贵,止息纷争杀载。

(2)活动中,同学们关注到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时鸟巢上空出现了“天下一家”“Oneworld”等烟花图案,请你解说该烟花图案的寓意。图案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号召大家在生活中发扬“和”的精神,小华同学做了即兴演讲。下面是演讲词的部分内容,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完成任务。

人与人的关系不可以无“和”,无论是“和气生财”,还是“家和万事兴”,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A]“和”是人际关系的减震器,润滑油,是生活的芳香剂。“和”,可以在我们出现误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时充当调停人,化一场既恼人难堪又剑拔弩张的干戈为玉帛。所以,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几乎兵刃相向时,为何不试着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当我们冷战静坐相对无言时,为何不让“和”来解开我们心中的乱结,诚心真意的给对方一个友好的微笑?[B]“和”是针是线,缝补着我们生活中的裂缝;____________。但是,[C]“和”不是无条件的退让,还是有原则的包容。

①请你提取出[A]句的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结合你对“和”的理解,参照[B]句再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③[C]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可将“______”改为“______”。

在“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开展了“书写古诗、收集古诗、朗诵古诗”三项活动,请你参加。

8.请将第一小组收集到的《诗经》中写花的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规范的正楷字钞写在田字格内。

9.第二小组正在收集古诗,准备编辑主题为“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诗集,下面是小组成员收集到的古诗名句,请选出符合诗集主题的4句诗,并将其序号按一年先后顺序排列。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E.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F.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语文张老师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拟写了一则举行“朗诵古诗”比赛的通知,通知内容如下,请你按要求替张老师修改。

通知为更好地落实“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要求,本班将于5月8日下午4点在教室举行古诗朗诵比赛,同学们必须踊跃报名,积极参加。5月6日八(8)班

(1)通知中有一句话语言表述不得体,应修改为:

(2)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给出修改意见: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微风轻fú,燕子呢喃带来春的消息;烈日炎炎,蝉声聒宣告夏天已至;田野金黄,落叶纷飞送来了秋的请束;大地苍茫,雪花piān然起舞讲述着冬的故事。人有语,物有声,大自然也会说话,它就像一个智者,用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四季更迭的消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轻fú________②piān________然

(2)填入中的正确汉字是()

A.燥B.噪C.躁

(3)请给下面成语中的“迭”字分别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四季更迭()②叫苦不迭()

A.交替,轮换。B.屡次,反复。C.停止。

(4)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下面同样属于夏天节气的是()

A.惊蛰B.处暑C.大暑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枪口轻miè地望着保尔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既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轻miè()挣脱()

(2)画线句子中“__________”一词有错别字,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

(3)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尔因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

13.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jǐ)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i)(),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梁衡《壶口瀑布》

根据上面文字,完成各题。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朦胧

A.méngB.móng

(2)看拼音,写汉字。

①兽jǐ()②雾i()

(3)请根据语意,在文中()填入合适的字。()

A.扎流生B.拢冲升C.卷冲生

新时代深圳精神被概括为“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这是深圳城市文化的独特核心。“开放包容”既是深圳的精神标识,也是深圳城市魅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和”文化呈现出的崭新的时代内涵。

在国际形势___①___的今天,和谐的城市精神正成为深圳人广泛追求和认同的价值目标。深圳精神强调___②___,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强调“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全新体现。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开放带来多元,包容孕育创新。它解放思想,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面向世界,有博采众长的思维;它和谐发展,有共享未来的理念。深圳是一个平等友爱、活力迸发、协调有序、崇尚法治的城市,是___③___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城市。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鹏城风华正茂。40多年的历史长河不舍昼夜,蓦(________)然回首,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赢得无数荣誉与褒奖。如今,它正chíchěng(________)在新时代大道上,以开放多元、兼容并包的精神,去继续实现它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

14.请你用正楷或者行楷钞写新时代深圳精神,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敢闯敢试开放包容

15.请你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A.蓦然________B.chíchěng________

16.请联系语境,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A.名副其实B.风云变幻C.格物致知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等友爱”“活力进发”“协调有序”“崇尚法治”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B.“这是深圳城市文化的独特核心。”这句话的主干是“这是核心”。

C.“它解放思想,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它面向世界,有博采众长的思维;它和谐发展,有共享未来的理念。”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和谐的城市精神正成为深圳人广泛追求和认同的价值目标。”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①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②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叫作雄辩,凡人就是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③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④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文段二:在我们建党迎来100周年之际,美国为了遏制中国不发展势头,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于是它,()多国,沆瀣一气,围堵中国。其中日、澳甘当它的“马前卒”,英、法愿作它的“小兄弟”,它们驾着坚船,扛着利炮,想来南海,为虎作伥,妄图让历史重演。可是它们想错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00年暴风骤雨之洗礼和不屈意志之抗争,走上了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中国现已成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国,谁要是胆敢在中国的家门口不分好歹,破坏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中国人民一定不会答应,而且要让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国人民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能力!

18.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强词夺礼不修边幅撺cuàn掇屹yì立B.强词夺理不修边副撺chuān掇屹qǐ立

C.强词夺理不修边幅撺cuān掇屹yì立D.强词夺礼不修边幅撺chuàn掇屹qì立

19.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名人逸事诡辩殚精竭虑B.名人逸事狡辩处心积虑

C.名人传闻狡辩殚精竭虑D.名人传闻诡辩处心积虑

20.将“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一句放入文段一所标①②③④某一处,衔接最恰当的是()

A.第①处B.第②处C.第③处D.第④处

21.文段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

在我们建党迎来100周年之际,美国为了遏制中国不发展势头,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

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近日,巴以冲突严重升级,硝烟弥漫整个中东,中国没有甲(A.销声匿迹B.袖手旁观),而是积极调停、wò①(A.斡B.握)旋劝和,邀请多国代表出席巴以局势问题磋商会议,呼吁巴以停止暴力冲突,重启政治对话。同时也奉劝个别国家不要乙(A.挑拨离间B.强词夺理),而要多做有利于巴以和平的事情。“中东不稳,天下难安”。(3)丙。中国是个热爱和平的大国,也是名副②(A.húB.fù)其实负责任的大国,在处理国际冲突中,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促进人类发展进步。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_______②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填序号)

甲_______乙_______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重回正确轨道

②国际社会也应统一步调,共同发声并积极行动

③保持克制,回归对话谈判,是唯一的出路

A.③①②B.①②③C.③②①D.②①③

阅读下面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演讲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和”是“和平”。战争的硝烟与伤痕是每个人都憎恶的。在①的国际局势下,中华民族以强劲姿态yì立于世界东方,珍视和平,维护和平,成为②的和平之光。

乙:“和”是“和气”。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我们③的词语。因“和”,家庭温xīn;因“和”,集体温暖;因“和”,社会友爱。

丙:“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和”,是晨起时的一声问候;“和”,是分别时的一句祝福;④,感情里有了“和”,才会不离不弃;家庭中有了“和”,才会幸福安宁。

23.给上文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zèngwù屹馨B.zēngwù毅新

C.zēngwù屹馨D.zēngè屹馨

24.结合语境,依次填入划线①②③处的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风云变幻璀璨夺目耳熟能详B.分崩离析璀璨夺目历历在目

C.分崩离析目眩神迷历历在目D.风云变幻目眩神迷耳熟能详

25.根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演讲表述,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同学“战争的硝烟与伤痕是每个人都憎恶的”一句,句子结构不完整。

B.丙同学演讲中的划线句子运用排比进行抒情,使表述更加严密透彻。

C.乙同学“家庭温馨”“集体温暖”“社会友爱”短语结构不相同。

D.丙同学“和是人与人关系的调节”一句的主干是“和是调节”,搭配不当。

26.请仿照丙段中的划线句子,在④处补写一句话。

2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四书”分别指《论语》《大学》《孟子》和《礼记》。《大学》里提到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今天的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B.“说”虽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却讲究文采。韩愈的《马说》就是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C.写游记时,应着重交代游踪,通过游踪串起全文,记述游览的经过和观赏的景物,对游览时的感受则可以略写。

D.《名人传》中三位精神巨人都是极富天才且贡献至伟的人物,但他们各自心中也埋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

28.小语打算用下面这段文字作为她的朗诵词,请你帮助解决下列问题。

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sǎ)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gōu)通天地间的气息,□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和世世代代生成的牛文化,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能源。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ǎ)____进去(gōu)____通

(2)加点字“沃”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àoB.wò

(3)填入文中“□”内正确的一项是()

A.溶B.熔C.融

二、填上空题

29.第一版块准备张贴习主席关于“文化”的论述文字,供大家学习。

①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zhù()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②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经典,都体现了文学家、艺术家jīn()怀和学识的贯通、道德和才情的交融、人品和艺品的统一。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③广大文艺工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要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biān()假恶丑。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zhù()②jīn()怀③针biān()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

参考解析:

1.(1)bǐngzhǎn惕

(2)B

(3)C

(4)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动作保尔(在砖瓦厂)藏枪中尉找枪

(1)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1)屏住:读音bǐngzhù,抑止,抑制住。

(2)崭新:读音zhǎnxīn,非常新;簇新。

(3)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惕,读作tì。

(2)本题考查短语的结构类型。“抓住枪套”是动宾短语。

A.并列短语;

B.动宾短语;

C.动补短语;

D.偏正短语;

故选B。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画线句“像猴子一样地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造化钟神秀”中的“钟”将“造化”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白发三千丈”中把白发说成“三千丈”长,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回乐烽前沙似雪”中,把沙子比作雪一样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报君黄金台上意”借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属于用典;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情节识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1)根据题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苏联作家”的提示,回顾相关文学常识,可知。此处填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2)根据选文“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抓住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勿忙抓住花园。他警tì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像猴子一样地攀着樱桃树,爬上屋顶”中的“跳进”“抓住”“抓住”“抓住”“看看”“塞进”等可知,主要用了动作描写来写主人公保尔偷枪的经过。

(3)(4)根据选文是写保尔偷枪的情节,回顾原著,接下来的情节是:保尔(在砖瓦厂)藏枪和中尉找枪。

2.(1)bǐngzhǎn惕

(2)若无奇事若无其事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动作朱赫来

(4)示例: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等(回答到其中三点即可)

(1)本题考查汉字的字音与字形。

屏住,读音为bǐngzhù,意思是抑止,抑制住。

崭新,读音为zhǎnxīn,意思是非常新、簇新。

警惕,读音为jǐngtì,意思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

(2)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若无奇事——其。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根据“保尔”可知,选文出自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根据“屏住了呼吸”“跳进房间,抓住枪套”“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可知,选文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朱赫来是一位坚强、勇敢、机智的布尔什维克,他是保尔的精神导师,是他生活中的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4)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答题时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示例: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1)悠(2)聒(3)娑(4)淳(5)喃(6)梭4.(1)B(2)A(3)B(4)B(5)B(6)A5.孩子们喜欢在门口铺一张大凉席,三两个躺在一起,仰望星空。6.D

3.本题考查字形。

悠扬(yōuyáng):形容声音时高时低,持续而和谐。

聒噪(guōzào:形容声音吵闹。

婆娑(pósuō):形容盘旋舞蹈的样子。

淳朴(chúnpǔ):诚实朴素。

呢喃(nínán):本义是燕子的叫声;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

穿梭(chuānsuō):意思是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指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相互通过的现象。

4.本题考查字音。

参差(cēncī):不一致,不整齐。

树冠(shùguān):乔木树干的上部及其枝叶。

散发(sànfā):派发;发散出。

尽情(jìnqíng):尽量放开情怀,不加约束。

槐花酿(huáihuāniàng):用槐花做成的酒酿。

汲足(jízú)吸取充足。

5.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孩子们在门口喜欢铺一张大凉席”语序不当,“在门口”和“喜欢”位置要互换。

6.本题考查语法和文学常识。、

D.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其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故选D。

7.(1)CBA

(2)“天下一家”和“ONEWORLD”等中英文字样,寓意“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表述了中国人民追求团结热爱和平的心愿

(3)①“和”是减震器、润滑油、芳香剂②“和”是光是热,驱散我们心灵里的阴寒③还是而是

(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①“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意为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强调人与人相处要讲“和”,忘记仇恨;

“以和为贵,止息纷争杀戮”的意思是:以和平相处至上,能够停止纷争和大规模的屠杀。这两句意思相近。

故选C。

②“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出自《太平御览》,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以和为贵,成就大道正理”的意思是以和平相处至上,弘扬成就大道、正道。这两句意思相近。

故选B。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以和为贵,顺乎天意人心”的意思是以和平相处至上,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顺应众人的共同认识。这两句意思相近。

故选A。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Oneworld”意思是同一个世界,“天下一家”意思是各国人民不分肤色、种族,要亲如一家,该烟花图案表述了中国人民追求团结热爱和平的心愿。

(3)①本题考查句子主干。

找句子主干要注意:①碰到有否定词“不、没、没有”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保留在句子主干中。②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是并列结构的,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找出。③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应把整个短语保留在主干里。

“和”是主语,“是”是谓语,“人际关系的”是定语,“减震器,润滑油”是宾语中心语,“生活的”是定语,“芳香剂”是宾语中心语。

据此分析可知,[A]句的主干为:“和”是减震器、润滑油、芳香剂。

②本题考查仿句。

仿照“‘和’是针是线,缝补着我们生活中的裂缝”的句式结构来写,做到句式一致,修辞一致,语意贯通。如:“和”是光是热,溶解我们心中的坚冰。

③本题考查关联词使用。

“无条件的退让”“有原则的包容”是并列关系,应该用关联词“不是……而是……”,可将“还是”改为“而是”。

8.桃之夭夭,灼灼其华9.FDCB10.(1)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符合大意即可)

(2)落款处先写班级再写时间。

8.本题考查汉字临摹。注意用正楷钞写,做到正确、规范、美观即可。

尤其注意“夭、灼”等字的正确书写。

9.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积累及对传统节日的掌握。根据题干要求先找出符合主题为“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诗句,再按时间顺序排序。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由此可知此句没有体现传统节日。

B.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而我的鬓间新添不少白发,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由此可知此句描写的是除夕,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符合“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主题。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由此可知此句描写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九月初九,符合“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主题。

D.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由此可知此句描写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符合“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主题。

E.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由此可知此句没有体现传统节日。

F.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由此可知此句描写的是清明节,清明节是4月5日左右,符合“古诗中的传统节日”的主题。

故按时间排序为:F→D→C→B。

10.(1)本题考查语言得体。

阅读此通知可知,“同学们必须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中的“必须”语气生硬,可以改为:希望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加(期待同学们的加入)。

(2)本题考查通知的格式

通知的格式:①标题:标题要写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②称呼、内容: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③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该通知中的落款有问题,应把署名和日期调换位置。

11.(1)拂翩

(2)B

(3)AC

(4)C

(1)本题考查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的能力。

轻(fú)——轻抚:轻轻地用手抚摸。

(piān)然——翩然:意思是形容动作轻松迅速的样子。

(2)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能力。

燥:是干热、焦急的意思。

噪:是虫鸟鸣叫、喧哗或吵闹的意思。

躁:是性情急,不冷静的意思。

依据“蝉声”语境这一语境,应该用“噪”字。

故选B。

(3)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四季更迭:是四季的更换、更替的意思。

叫苦不迭:是连声叫苦,不停止的意思。

①空,依据语境“大自然也会说话,它就像一个智者,用独特的语言向人类传递四季更迭的消息”可知,应该是“交替,轮换”的意思。

故选A。

②空,依据对成语意思的理解可知,应该是“停止”的意思。

故选C。

(4)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积累能力。

依据“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可知,应从选项中是选出一个同属于夏季的节气即可。

A.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3月5、6或7日。

B.处暑: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居于立秋之后、白露之前的一个节气名,在8月22、23或24日。

C.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7月22到24日之间。

故选C。

12.(1)蔑zhèng

(2)既使即使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奥斯特洛夫斯基)

(4)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

(1)本题考查注音及根据拼音写汉字。

轻蔑:读音是qīngmiè,轻视;不放在眼里

挣脱:读音是zhèngtuō,指奋力摆脱。

(2)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即使:读音为jíshǐ,表示假设的让步。

(3)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由“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可知,文段节选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1927年,保尔已完全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火热的青年束缚在病榻上。在这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中,保尔曾一度产生过消极的自杀念头。后来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概括为:疾病缠身,失去了战斗能力。

13.(1)A

(2)脊霭

(3)B

(1)本题考查字音。

朦胧,读音是ménglóng,指物体的样子模糊,看不清楚或者人所表述的感情思想不太清晰,多含蓄;故选A。

(2)本题考查注音。

①兽脊,读音shòujǐ,饰有兽形的屋脊;

②雾霭,读音wùǎi,意思是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

第一空:根据“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成一束”可知,“拢”指括束,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此处更适合用“拢”;

第二空:根据“向龙槽里隆隆()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可知,水势浩大;此可用“冲”更合适;

第三空:根据“从沟底()起一道彩虹”,此处应用“升”;

故选B。

14.敢闯敢试开放包容15.mò驰骋16.BCA17.D

14.本题考查汉字书写。用正楷或者行楷来写,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注意“闯”“试”等字的书写。

15.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

蓦然,读音mòrán,意思是:突然,猛然;

驰骋,读音chíchěng,意思是:一指骑马奔跑;二指驰射、田猎;三指奔竞、追逐;四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能充分发挥才能;五指役使;六指奔放;七指历观,放视;八指显扬、显示;九是形容得意。

16.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分析。

A.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根据语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城市”可知,这个词放在③处合适;

B.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根据语境,可形容“国际形势”;这个词放在①处恰当;

C.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由语境“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强调‘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全新体现”可知,这个词放在②处合适。

故依次选BCA。

17.本题考查语言表述。

D.根据“和谐的城市精神正成为深圳人广泛追求和认同的价值目标”可知,这个句子语序不当,应把“认同”和“追求”的位置调换;而非“没有语病”;

故选D。

18.C19.B20.C21.在我们建党迎来100周年之际,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发展势头,想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

18.本题考查汉字字音与字形。

强词夺理:qiǎngcíduólǐ,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不修边幅:bùxiūbiānfú,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撺掇:cuānduo,鼓动别人(做某事);怂恿。

屹立:yìlì,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故选C。

19.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第一空:

名人逸事:名人的一些过去的事,未经史书记载的事,多指一些生活中的平凡小事。

名人传闻:名人那些非自己亲见亲闻,而出自他人的转述的事。即名人所传闻的事。

名人逸事,侧重强调的是平凡小事,虽未经史书记载,但是真实的。名人传闻,则侧重于事情的来源非亲见亲闻,可能不真实。此处,强调的名人的日常错事小事,是平凡的小事,故用“名人逸事”恰当;

第二空:

诡辩:指的是有意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的狡辩。

狡辩:把无理的事说得似乎很有理;用虚假掩盖真相把无理的事情说得很有道理。

与“狡辩”相比,诡辩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歪曲地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而“狡辩”则侧重于无理取闹。此处形容凡人无理取闹,所以用“狡辩”合适。

第三空:

殚精竭虑:使尽了精力,费尽了心思。

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

这里形容美国人的险恶用心,“处心积虑”更为恰当。

故选B。

20.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

“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中“这样一讲”带有总结性质,故第③处是对名人与凡人区别后的总结的位置,能承上;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