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探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15000字(论文)】_第1页
【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探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15000字(论文)】_第2页
【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探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15000字(论文)】_第3页
【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探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15000字(论文)】_第4页
【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探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1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分拆上市动因与风险分析案例——以碧桂园为例目录TOC\o"1-3"\h\u59551.绪论 5275021.1研究背景和意义 557061.1.1研究背景 553871.1.2研究意义 7313541.2研究目标与内容 7179231.2.1研究目标 7197371.2.2研究内容 790171.3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895691.3.1研究重点 8320591.3.2研究重难点 8222501.3.1研究创新点 8290792.分拆上市 820612.1文献综述 9143732.1.1国内文献综述 963052.1.2国外文献综述 98472.2分拆上市概念 10172972.2.1概念 10214632.2.2分拆上市的作用 11312482.2.3分拆上市与公司分立 11255292.3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11116372.3.1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 11105102.3.2生命周期理论 1294852.3.3信息不对称理论 13146242.4分拆上市的类型 13100832.4.1分拆上市的公司类型 13217802.4.2分拆上市的类型 14150472.5我国分拆上市现状 14298973.案例简介 1579703.1碧桂园公司 1525353.1.1碧桂园简介 15295303.1.2碧桂园发展 16174573.2碧桂园服务公司 17191453.2.1碧桂园服务简介 17106473.2.2碧桂园服务上市 17234564.案例分析 18101354.1碧桂园分拆上市动因分析 18299964.1.1物业行业发展迅速 1895464.1.2碧桂园服务公司发展完善 18209224.1.3释放物业发展可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20283154.2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成效 21136574.2.1财务成效分析 21156644.2.2营运能力分析 24135404.3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风险分析 25301565.建议与总结 27312285.1对国内公司分拆上市的建议 27286385.2本文总结 2814066参考文献: 29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由于金融监管强化加上中央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基调保持不变这一双重影响,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新房建设与销售的增速明显变缓。数据来源:CREIS中指指数图1-1:2017-2020年11月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面积走势另一方面,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爆发,给我国经济形势带来了巨大冲击,房地产行业也在爆发时段受到了巨大打击,而后从2020年7月起开始稳定回升。数据来源:CREIS中指指数图1-2:2019年以来50个代表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走势虽然由疫情带来的房地产行业寒冬已去,但受到政策调控管制与疫情冲击影响,房地产企业应继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并围绕房地产行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做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在发展房地产开发、建设和销售等主营业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售后服务的发展,并不断开发新的增值服务方式,与业主建立更紧密、深入的联系。这样才可以做到延长企业生命周期,促进企业实现长远发展。而物业部门作为房地产企业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后端,是房地产企业的辅助部门,企业管理者对其价值容易存在忽视。实则物业服务的业务占整个房地产企业生命周期的九成以上,它提供服务类型多样且与客户粘性较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其次,物业管理主要以收取物业费为主要盈利方式,物业费具有刚性消费的特点,先交费后提供服务,这样就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现金流。最后,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的高速发展,物业管理行业通过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相结合,开辟出智慧社区、社区金融服务等新型社区增值业务,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开始逐渐认识到物业服务的价值,纷纷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积极抢占物业市场,释放其真正的价值。发展完善的房地产企业将其物业板块进行分拆上市是由资本推动企业进行整合发展、提升集中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存量房时代物业管理进入黄金发展期的趋势使然。而本文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碧桂园所属的碧桂园服务在港股分拆上市为案例,通过研究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的动因和分拆后的绩效与风险,希望为拟将物业服务公司分拆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提供借鉴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上半年,便有23家泛地产类(涵盖建筑、物业、商业、代建、景观服务等等)企业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4家通过聆讯、3家成功上市,共计30家。其中包括世茂服务、绿城管理等13家由房企业务板块中分拆而来。1.1.2研究意义本文将以分拆上市为核心、碧桂园服务为具体案例,用理论与数据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碧桂园所代表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将物业服务进行分拆的动因与成效、风险。本文的研究意义具体为:一,研究并阐述碧桂园上市的前因后果,将其成果与风险可视化,为存在同样需求的房地产公司提供了理论参考意义;二,分拆上市作为新兴的资本运作方式,在经济金融高速发展与大型企业不断扩张的市场环境里,即将成为许多企业将要考虑并面对的一种手段,房地产企业与其所属的物业服务公司便是其中典型的案例,本文可以为此提供理论参考。1.2研究目标与内容1.2.1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分为两点:通过研究碧桂园的分拆上市运营方法与年报数据,理清碧桂园服务的分拆上市的动因、逻辑与成效、风险,将其完整清晰地呈现,为房地产企业分拆上市书写典型案例。通过对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分拆上市在我国的可行程度、应用背景、成果与风险,并提出对其他行业分拆上市的思考与建议。1.2.2研究内容本文概括描述了我国房地产行业近年发展现状,而后提出“研究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的动因、成效与风险”这一研究目的。在行文上,首先,全文的理论基调是将关于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阐述清楚,并将以文献研究法来进行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理论研究进行展示,描述碧桂园服务的基本情况以及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继而叙述碧桂园服务分拆的行业背景。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碧桂园将其所属的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进行分析与总结。而且,并将以碧桂园服务为例,从我国整体经济市场出发,对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所面对的分拆上市提出进一步分析。最后,将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的动因与成效,并拓展到其他行业。1.3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1.3.1研究重点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明确分析碧桂园将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的动因;通过数据与理论分析来研究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后的绩效;分析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后可能面对的风险。1.3.2研究重难点本文研究的难点在于:分拆上市在中国的标准较高、案例较少,可参考的案例较少;对碧桂园的房地产业与碧桂园服务的物业业务不够了解,需要寻找与阅读大量资料;分拆上市后的绩效与风险需要大量的对比与分析。1.3.3研究创新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相比于已发表的类似题材论文,本文将多分析“风险”这一重点;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碧桂园的成长并对类似企业提出建议。分拆上市2.1文献综述2.1.1国内文献综述2004年,李青原和韩晖利用资本市场的反应作为分拆上市的研究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母公司股价在分拆上市后有着积极的反应: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分拆上市母公司可以在上市之前加强对所有方面的调查;同时,拆分后公司的透明度增加了,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公司现有的问题,这使投资者(尤其是外部投资者)可以更加公平和客观地评估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市场价值。2009年,于海云、杨庆林和罗正英分析了潜在市场,通过对过去十年国内公司在海外进行拆分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在拆分开始时,公司的发展并不好,但从长远来看公司股票价格和投资者回报有所改善。2012年,郑安然基于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了剥离绩效理论,并对国内剥离案例和成功案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对于个体企业主而言,分拆不仅可以改善业务绩效,而且可以减少收入。2015年,林旭东、唐明琴、程林与聂永华以在国内成功实现分拆上市的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母公司的股权在分拆上市宣告日获得了正向反馈的异常收益率,并且在宣告了分拆上市的前后20天内的累积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正。他们还结合分拆上市之后连续三年相对于分拆前一年经营绩效的变化,研究发现分拆上市之后母公司的经营绩效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子公司的经营绩效却难尽人意。2.1.2国外文献综述外国学者对于分拆上市(Corporatespin-off)主要通过计算股票的超额收益,通过对分拆上市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短期和长期业绩进行测试。短期方面,Schipper与Smith(1986)对从1963年到1984年分拆的76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检验分拆和上市的短期表现。得出结果:宣布分拆后的母公司的资本市场价格是好的。在此之后,Slovin,Sushka和Ferraro(1995)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从同行和竞争对手的角度从样本中选择了36家公司,得出了行业竞争对手的股价平均有-1.1%的异常收益。Prezas,Tarimcilar和Vasudevan(2000)也采用了一种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并且对1986年至1995年之间按部门划分的上市公司进行的调查发现,其子公司具有短期超额收益。上述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对分拆和上市业绩的短期影响,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分拆上市后发布短期超额收益并不难。Vijh(1999)在长期绩效调查方面展开了研究,对1981年至1995年间的628家上市分拆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拆后的三年中,该子公司的业绩不低于其参考收入。Madura和Nixon(2002)检查了88个拆分样本,发现拆分后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长期绩效下降了。这与Vijh的结论相矛盾,但并不一致。Ritter(1991)关于长期IPO绩效的长期绩效研究的结论是相同的。如果母公司在拆分前处于财务困境,而母公司和子公司在拆分后的长期市场表现为负,则意味着拆分并未缓解财务压力。总部。总结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现有研究尚未得出关于分割的长期绩效的综合研究结论,而长期绩效仍需进一步研究。2.2分拆上市概念2.2.1概念分拆上市,即股权分离,是指母公司剥离分立出发展完善的子公司,并将其部分资产转让给这一新公司,随后子公司将会以出售股权的形式给母公司带来额外的现金收入,在此过程中,母公司不会失去原有的控制权。在法律意义上,子公司的运营是与母公司的运营区分开来的,认购这些新公司的股份的人可以是原母公司的股东,也可以不是。在拥有了新公司股份后,母公司的股东就可以通过自由更改两家公司的投资比例的方式,来使投资决策变得更灵活多样。股份的划分和上市(ECO或部分拆除,股份分离)是公司重组的一种手段;该公司将创建新的子公司和首次公开募股(IPO),同时保留控制权。2.2.2分拆上市的作用分拆上市(股权切离)的作用是:(1)原母公司的股东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分成;(2)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后,母公司可以获得超额的投资收益。2.3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2.3.1企业价值与价值创造企业的价值是企业的预期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并减去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率)。它与公司的财务决策紧密相关,反映了公司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和可持续能力。显然,企业的价值越高,企业奖励其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就越大,这个值可以通过其经济定义来衡量。在会计方面,学者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这些理论都是从财务层面出发,即价值创造为企业进行融资、投资、经营三大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效率的不断改变而引发了企业价值的变化,我们可以明确价值的驱动在财务方面的具体体现:视角主要价值驱动因素融资效率股权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资本需求、股权账面价值投资效率期初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投资资本报酬率经营效率销售增长率、新增营运资本、经营净利率表2-1:“融资-投资-经营”效率及其主要价值驱动因素分类2.3.2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启动,成长,成熟和衰落。在生命周期的前两个阶段,业务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持续的扩张以及并购。在成熟阶段,企业规模已达到或已达到最佳规模。与主要活动的相关性较低的细分集中在具有收益的主要活动的开发上。在经济衰退期,他们开始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或只保留盈利的公司以获取最终回报,公司总是选择在成熟或衰落的高级阶段进行分离。成熟阶段的细分可以提高母公司业务的集中度,突出核心业务并发展领域。选择在经济衰退期间分手的主要原因是通过获得最终现金流量,维持公司的盈利能力或淘汰没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来找到新的发展方向。2.3.3信息不对称理论一般来说,即使是最好的公司也无法实现完美的信息披露。因此,在市场中可能存在某些投资者错误地评估其投资对象的情况。尤其是当投资目标活动范围广泛,业务相关性低以及复杂的资本或治理结构时,投资者会参与复杂的业务交易。很难对投资公司的价值进行清晰而准确的评估,从而增加了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拆分和上市后,子公司将独立于母公司显示其市场价值。当子公司有盈余时,认购或市场反应强烈,也会增加母公司及其子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此外,它还可以使活动复杂的公司更加关注其核心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分拆使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透明、公开,从而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估和分析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价值、会员的真实市场价值。同时,它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正确客观地评估公司投资价值并降低投资风险的机会。2.4分拆上市的类型2.4.1分拆上市的公司类型有足够动因进行分拆上市的公司有几种类型:公司拥有庞大的资产、多元化的业务、一定的债务压力以及拥有高盈利能力和高成长阶段的子公司;孵化型平台公司,例如腾讯的股权投资组合,分布在社交、娱乐、金融支付、电子商务、教育和其他领域,母公司可以在子公司上市后撤回其所持股份并获得投资回报;是有着国企改革诉求的公司,比如石油、电力、军工、铁路等这类混改重点行业。本文所研究的碧桂园将其子公司碧桂园服务分拆即为第一种类型。2.4.2分拆上市的类型(1)纵向拆分上市纵向分拆上市意味着在分拆上市之前,母公司和子公司属于不同部门或同一部门内的不同产业链。母公司独立于将某些环节从产业链中分离出来,进行自我重组并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2)横向拆分上市在横向分拆上市之前,母公司和子公司属于同一行业,在产业链中占据相同或相似的位置,并且具有较高的业务关联度。母公司出售了部分资产或业务组件,重组了新公司,并通过股东改革成为独立公司(3)混合拆分上市混合衍生产品和上市通常存在于母公司多元化的公司中。拆分之前,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产业链的位置和商业相关性没有特别限制。划分后的市场认可度较高,混合划分的本质是将资源分配的方向从内部资源分配转变为外部资源依赖。2.5我国分拆上市现状2020年,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了分拆其子公司进行上市的计划。并购和分拆上市是重组公司资产的两种方法,但代表两种不同的策略。并购可以使上市公司扩展其产业链,并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实现协同效应,而分拆上市则是出售其资产的一种方式,与核心业务关系不密切的业务部门不仅有助于专注于核心业务,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拓宽公司的融资渠道。2019年1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标志着A股市场分拆上市破冰,新法规仍然对分拆上市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香港和美国相比,该法规对要求分拆上市的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严格的业务独立性要求,以防止利润与资产损失,但是门槛不高,分拆上市是公司本身的独立决定。如果仅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新规定的收入标准选择在A股市场进行筛选,那么截至2020年5月底,A股公司大约只有1200家符合要求,约占所有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如果再将其他限制条件考虑在内,那么达到标准的公司数量将会更少,而且目前中国市场更多的是兼并收购,分拆上市的事件还相对较少。案例简介3.1碧桂园公司3.1.1碧桂园简介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CountryGarden),是\o"中国"中国以一家\o"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大型综合企业。集团董事长为\o"杨国强(中国企业家)"杨国强,碧桂园公司总部设在\o"广东"广东。碧桂园控股的董事局\o"主席"主席是杨国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o"石礼谦"石礼谦及\o"黎明(会计师)(页面不存在)"黎明,控股的大\o"股东"股东是杨国强持有53.6%\o"股份"股份的女儿\o"杨惠妍"杨惠妍。1992年创建于\o"广东"广东\o"佛山"佛山\o"顺德区"顺德区,2007年4月3日\o"招股"招股,4月20日在香港上市,集资额约120亿。2015年4月1日碧桂园以毎股2.816元向\o"中国平安"中国平安附属平安人寿保险配售22.36亿股新股。集资总额62.97亿元,所得净额62.95亿元,拟用作公司发展及一般营运资金,交易完成后,杨惠妍持股量将由59.48%降至53.6%。2018年3月,母公司碧桂园控股正计划分拆物业管理业务,以介绍方式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不涉发行新股集资。2018年5月,母公司碧桂园控股以实物分派形式,作为特别息派发25亿股“碧桂园服务”,股东每持有8.7股碧桂园,可获派1股碧桂园服务股份,而上市日期为2018年6月19日。2018年11月,碧桂园服务以合共6.83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盛世物业服务70%股权、成都佳祥物业管理、成都清华逸家物业管理、南昌市洁佳物业及上海睿靖实业。2019年7月,以3.75亿元人民币收购港联不动产服务。至此,公司控股股东为杨惠妍女士,持有碧桂园服务56.68%的股权。3.1.2碧桂园发展碧桂园服务公司的商业和房地产业务共同发展,并有望在未来扩大,业务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成立时期:碧桂园集团的前身从1992年的广东省开始在中国提供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碧桂园服务有限公司创立,树立了高品质资产的概念。它在五星级服务模式的最前沿提供国家服务。(2)稳定扩张期:2006年离开广东进入国内市场。长沙的威尼斯城成为该省以外的第一个项目,其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到31个省的280多个城市、自治市和自治区,并跻身中国十大房地产服务公司之列。(3)创新时期:2016年后,正式启动了云资产管理平台,进入了云计算时代,构建了设施设备物联网网络,认真进入大数据开发渠道。该公司通过与腾讯、阿里巴巴与华为等公司的战略合作,在社区场景中共同开发了算法模型和智能平台,并且是业内第一个部署AI+智能社区的公司,碧桂园服务于2018年6月19日上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3.2碧桂园服务公司3.2.1碧桂园服务简介碧桂园服务控股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在29年的稳定与发展后,公司业务涵盖广阔,其中包括住宅与商业物业,更承担了写字楼、多功能综合楼、政府及其他公共设施、产业园、高速公路服务站、公园及学校等多种业态的物业。由碧桂园服务年报可知,截至2020年6月30日统计的数据,碧桂园服务所覆盖的范围已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超350个城市,多达2405个物业项目所服务的人口已超1000万。3.2.2碧桂园服务上市2018年6月19日的上午9时30分,碧桂园服务(HK.6098)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开始交易,也标志着碧桂园这一达成去年最高合同销售额的房企的物业板块在此刻正式地迈入了国际资本市场。从碧桂园服务上市首日的股价变化来看,它得到了资本市场较高的认可度。在恒生指数大跌2.78%的背景下,碧桂园服务达成了每股10港元的开市价格,并且在总市值方面最高达到了281.5亿港元,登顶了港股物业服务板块市值第一。因此,于2018年5月29日,碧桂园董事会已向合资格的碧桂园股东(即于记录日期名列碧桂园股东名册内的碧桂园股份登记持有人)进行分配。碧桂园分派将按照合资格碧桂园股东各自在记录日期时在碧桂园的持股比例,完全以实物分派方式向彼等分派合共2,500,000,000股股份(相当于公司的全部已发行股本)来完成的。根据碧桂园分派,合资格碧桂园股东将有权就于记录日期每持有8.7股碧桂园股份获发1股股份。由于分拆将仅以分派之方式进行,所以此次分拆便将不会构成碧桂园的一项交易,因此碧桂园无须遵守上市规则第14章项下的公告或股东批准规定。案例分析4.1碧桂园分拆上市动因分析4.1.1物业行业发展迅速房地产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已开始利用技术和技术将互联网与大数据结合起来,以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不断增强其业务类型,并进入城市服务领域,拥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智能技术在房地产服务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智能水平,提高了房地产管理的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增值服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营业利润增长点,展示了房地产行业的潜在价值,并受到资本市场的驱动。有价值的房地产公司开始在资本市场和公开交易的股票方面显示出价值,物业服务行业的增长趋势预计将持续很长时间。4.1.2碧桂园服务公司发展完善碧桂园总集团的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五个经营分部:(i)房地产开发(ii)建筑装修及装饰(iii)物业投资(iv)物业管理及(v)酒店经营,可以看出物业及服务在其除了房地产开发这一主营业务外占比巨大。碧桂园服务背靠母公司碧桂园的支撑,在住宅物业服务这一主营业务之外,开展了多范围的业务,已成为发展迅速的完整个体服务住宅物业服务非住宅物业服务社区增值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概述物业服务的主营与经典业务,为住宅社区内的业主提供购房、住房等方面的物业服务。为非住宅的商务、企业、城市维护、绿化、城市建设等方面所做的物业服务。在住宅社区内为业主提供生活、娱乐与资产管理等相关的服务,建设相应的项目。配合房地产开发的时间节点,提供需求分析、服务策划、解说服务等,增强准业主对未来小区物业服务的感知和认可,给客户真正的购买信心,成为打动客户至关重要的一环,对房地产的销售起到了有力的支撑。内容铂金凤凰管家服务、绿化维护服务、安全管理服务、工程维修服务、清洁服务商写物业/企业行政服务、智慧产城综合运营服务、城市公共运维服务生活类服务、传媒服务、资产服务三级组织管控体系、认购即服务模式、定制化服务与标准化培训、卓越的员工团队、案场服务与支撑表4-1:碧桂园服务的业务与内容为便于管理物业管理网络,碧桂园将地域覆盖范围划分为中国的六大区域,即华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华北及其他地区。2015年2016年2017年收入收费管理面积收入收费管理面积收入收费管理面积(人民币千元)(%)(千平方米)(%)(人民币千元)(%)(千平方米)(%)(人民币千元)(%)(千平方米)(%)华南970,42967.741,19059.01,148,82258.748,04552.81,373,79154.057,72147.0华东193,48013.512,72911.4354,28218.120,52022.5485,22419.128,70223.4华中145,34410.17,96218.2210,81710.810,43411.5284,86611.213,92711.4东北地区69,8334.94,2966.2118,9886.15,5316.1145,5335.76,1575.0华北32,0602.21,8942.754,4242.82,8413.1102,4284.06,0194.9其他地区22,3791.61,7292.569,3733.53,6934.0152,8236.010,2328.3总计1,433,525100.069,799100.01,956,706100.091,064100.02,544,665100.0122,758100.0数据来源:碧桂园分拆上市建议书表4-2:分拆上市前三年碧桂园按地区划分的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及收费管理面积的明细2015年2016年2017年(人民币千元)占总收入的%(人民币千元)占总收入的%(人民币千元)占总收入的%收入1,672,464100.02,358,449100.03,121,852100.0服务成本1,161,22769.41,558,23566.12,086,26666.8毛利511,23730.6800,21433.91,035,58633.2经营利润293,29217.6477,31920.2581,13118.6税前利润294,91317.7486,33220.6608,19719.4年内利润220,45313.2352,52814.9440,46314.0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公司年报表4-3:分拆上市前三年综合收益表概要由数据显示与计算可得,2015年至2017年三年间,碧桂园服务公司收入分别高达41.02%与32.37%的增长,而年内利润的增长率则分别为59.92%与24.94%。碧桂园服务作为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商,在国内领先,常年位于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前三,其在国内业务辐射较广。根据碧桂园服务公开披露数据显示,到2018年4月30日为止,碧桂园服务的合同管理总面积已达到约3.654亿平方米,其中覆盖了中国超过28个省、市及自治区的260多个城市,业务具有广度与深度。结合上列表格与数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碧桂园服务的业务范围遍布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与东北等全国各个地区,而且其中除了与母公司碧桂园房地产所伴生的物业住宅服务外,还有独属于自身的物业增值服务。碧桂园服务的业务范围、广度以及深度都有着非常迅速以及完善的发展,再加上物业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联手,碧桂园服务独立上市为大势所趋。4.1.3释放物业发展可能,提升产业集中度由于碧桂园与碧桂园服务两家公司的个性不同,相关性很低,并且管理所需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也有所不同:碧桂园主要从事房地产销售,并提供建筑、装修、酒店服务,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和租金收入;碧桂园服务的核心业务是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增值社区服务、非增值社区服务和其他业务。根据价值多元化和运营效率的理论,多元化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业务效率,而拆分公司之后,母公司和子公司将能够专注于他们的活动并展示其价值,加强整个商业市场。从2015年到2017年,碧桂园房地产业务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5.61亿元,2.562亿元和27.639亿元,仅占集团收入的一小部分。与分拆后房地产的营业利润相比,分拆前碧桂园的房地产活动未显示任何实际价值,房地产分离不仅可以扩大房地产业务范围,增加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使碧桂园房地产主营业务更进一步发展。4.1.4公司充分发展,对融资需要提升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服务公司百强调查报告》指出,房地产物业服务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可以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并转变服务模式。由于碧桂园服务的充分发展,其进一步发展和业务的经营需要都对资金展现出了更大的需求,单纯依靠着母公司的资源配置、资金给予并不能完全地跟上子公司发展的步伐。通过分拆并上市的方式,可以面向整个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经过上市之后,子公司可以提高经营自身业务的效率,并向更广阔的渠道募集资金,将物业服务与互联网大数据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子公司发展的后劲。4.2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成效4.2.1财务成效分析这里将通过为营业利润率、主营利润率以及企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等来作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数据截至2020年六月中期报告)。年份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0162,358,449486,33220.62%-20173,121,852608,19719.48%-1.14%20184,675,2871,069,38722.87%3.39%20199,646,9742,076,11221.52%-1.35%2020中期6,271,2782,332,54737.19%15.67%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表4-4:碧桂园服务上市前后营业利润率计算图4-1:碧桂园服务2016-2020中期营业利润率变化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t"/item/%E4%B8%BB%E8%90%A5%E4%B8%9A%E5%8A%A1%E5%88%A9%E6%B6%A6%E7%8E%87/_blank"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t"/item/%E4%B8%BB%E8%90%A5%E4%B8%9A%E5%8A%A1%E5%88%A9%E6%B6%A6%E7%8E%87/_blank"主营业务收入*100%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图4-2:碧桂园服务2016-2020中期主营利润率变化营业利润率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所反映出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主营业务的发展状况,是企业财务表现的重要指标。碧桂园服务于2018年独立上市,数据直观地反应了在这一年营业利润率与主营利润率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增长:营业利润率在2016、2017分别为20.62%与19.48%,在2018则达到了22.87%;而主营利润率在2016、2017分别为20.91%与19.74%,在2018则达到了22.8%。在此之后的2019年,这两个指标都分别有着程度不同的轻微下降,再于2020年重新有了上升趋势,这说明经过了上市后,碧桂园服务在一年的调整中,发展开始趋于稳定。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图4-3:碧桂园服务2016-2020中期股东权益回报率变化在计算与研究碧桂园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近五年的股东权益回报率后可以看出,近五年的小高峰也如前文所述般存在于2018年的40.83%,2019年由于公司开展了“城市共生计划”和“三供一业”两份计划,所有数据都有所下降,但都仍高于2018上市之前。2015201620172018(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人民币千元)收入1,672,4642,358,4493,121,8524,675,287税前利润294,913486,332608,1971,069,387所得税费用-74,460-133,804-167,734-135,177年内利润及综合收益总额220,453352,528440,463934,210应占利润及综合收益总额本公司股东220,453324,181401,743923,154非控制性权益28,34738,72011,056220,453352,528440,463934,210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盈利16.0736.93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表4-5:分拆上市前三年与上市当年综合业绩对比与分拆上市前的数据相比,碧桂园服务于2018年6月拆分上市后,毛利率和净销售利润率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增幅高于分拆上市前的水平。根据碧桂园年度服务报告数据,碧桂园2019年服务的毛利率和净利率约为35.89%和19.5%,与分拆上市之前相比,有明显的增长,这表明此次分拆上市提高了碧桂园服务的盈利能力。与同行业中其他同类公司相比,碧桂园服务的利润率居第一,盈余对碧桂园服务的利润率具有积极影响。分拆上市对于碧桂园服务是一次极大的跃进,它摆脱了原“碧桂园公司附属子物业公司”的束缚,自独立上市后,可以独立募股、筹集资金,以更活跃的姿态在市场进行发展。4.2.2营运能力分析运营能力是指企业运作与经营的能力,即企业利用各种资产获利的能力。年份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20166.70%1.21%20179.25%1.05%20189.96%1.04%20199.01%1.08%2020中期8.74%1.06%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表4-6:碧桂园2016-2020中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图4-4:碧桂园2016-2020中期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变化由数据可以看出,碧桂园服务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在近五年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状态。由于物业行业的特点,资金来源主要为物业费用的收取,因此资产周转率无法维持在较高水平,当碧桂园服务在2018上市后,它可以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企业销售能力也变强,资产投资的效益越好,从2018年开始总资产周转率开始逐步提升。而碧桂园服务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近五年也是在2018年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从2016、2017两年的6.70%、9.25%上升至9.96%,而后出现了轻微的下降趋势,但总体数据仍比2016年及之前更具有优势,应收账款周转率展示的是当它越高时,表明赊账少、收账快,说明碧桂园服务在分拆上市后资产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这些数据反应了分拆上市这一行为对碧桂园服务的营运能力起到了正面的作用。4.2.3分拆的战略成效母子公司业务集中性、行业竞争力提高碧桂园服务在分拆上市后,不论是把物业分拆出去的母公司碧桂园房地产还是独立运营物业业务的碧桂园服务都提高了各自公司的业务集中性。母公司碧桂园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营业务房地产的设计、建筑与商业交易,物业服务类业务则交给独立上市的子公司碧桂园服务重点发展,碧桂园服务受母公司管理束缚减弱,发展自由度提高,在募资增加的帮助下,可以更加集中地发展物业这一主营业务和各种增值服务业务。母子公司在分拆上市行为后,各自的发展效率都由此有所提高,子公司的资金增多、业务发展将更加均衡,在房地产与物业两大行业的竞争力也都进一步提升。年份202020192018碧桂园服务基本每股收益116.7068.7043.10损益额3,211.151,830.081,078.55绿城服务基本每股收益27.518.619.8损益额849.27523.33563佳兆业美好基本每股收益180.5128.358.3损益额265.31179.6662.99单位:百万港元数据来源:新浪财经表4-7:2018-2020物业行业主要竞争公司数据对比碧桂园服务于20186月分拆上市,因此截取2018年至今各公司年度数据,可以看出碧桂园服务收益远高于同行,且每股收益也具有很大优势、增速较快。降低经营风险分拆上市将碧桂园与碧桂园服务分离成为两个独立的上市主体,二者连结性有所下降,命运相关性也随之减少。母公司遇到经营风险时,被分拆出来独立发展的子公司碧桂园服务不会被完全拖累,反而可以给母公司输送财务与人员的养分;相同地,子公司遭遇滑坡,母公司受到的影响将远小于分拆前,并可以给子公司提供帮助。提高管理层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在原模式下,母公司管理人员会因为长久无变化、物业业务重要性不高而错误地分配资源,子公司管理人员则没有股权激励,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共同造成了工作效率不高。分拆上市后,碧桂园服务的业务进一步全面发展,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而子公司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成为独立上市公司的领导层,并有着股权激励,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4.3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风险分析碧桂园服务在分拆上市后仍有许多风险需要进行考量,分拆上市为碧桂园服务带来的除了独立上市与募资这一优势以外,同时使其失去了母公司的部分直接的资源支持。母公司碧桂园对子公司碧桂园服务控制权有着失控的风险,而母子公司财务相关联,不良效果互相影响、互相拖累。碧桂园服务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和盈利状况在分拆上市后有受到任何风险及不明朗性因素的重大不利影响的可能,碧桂园服务的股份交易价格也可能会因复杂的市场因素而下跌。4.3.1母公司碧桂园对子公司碧桂园服务控制权失控风险子公司被分拆上市后,增加了募资渠道的同时,股权也面临着重组、被重新认购,母公司有着对子公司控制权失控的风险。碧桂园服务作为独立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进入股票资本市场里流动,在迎来了更容易募集资金的好处时,股权也更容易被对手公司恶意收购,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分配设置不具有足够的可控性,子公司将面临着股权被分散、股票被大量收购、控制权流失的风险。2018年碧桂园服务公司年报显示杨惠妍女士于2018年3月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于2018年12月31日,必胜,GenesisCapital,SureBrilliant及GoldenValue分别持有981,901,840股、326,436,781股、125,000,000股及11,647,003股的股份。而必胜、GenesisCapital、SureBrilliant及GoldenValue由杨惠妍全资拥有。截至彼时,杨惠妍拥有碧桂园服务57.80%的股份。数据来源:碧桂园服务年报图4-5:碧桂园服务公司上市后三年内控股股东控股占比变化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杨惠妍女士拥有碧桂园服务53.53%的股份;截至2020年6月30日,杨惠妍女士拥有碧桂园服务股份占比共52.70%,仍为控股股东,但从碧桂园服务上市起的三年内控股比逐渐下降,更需做好足够的面对恶意收购的防范。4.3.2母子公司财务相关联,不良效果互相影响虽然独立上市,但由于碧桂园服务与母公司碧桂园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母子公司关系,两个公司的财务仍存在着巨大的相关性,在发展势头良好时,二者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影响。但当母公司或子公司发展不良、面临风险与漏洞,在财务及整个公司的运营方面则会有互相拖累的可能,母子公司财务存在互相帮助是正常行为,但一旦超过限度,会对彼此加深不良影响。4.3.3公司成本增加分拆上市使得两个公司失去了原有的规模经济的优势,原来母子公司同属于一个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场地、人力、运营等成本重合之处成本降低,联系、消息传达效率也较高。反之,分拆上市后,运营、人力等各种成本增加,消息传达与履行的效率也降低了。4.3.4碧桂园服务自身发展限制在与前期对比以及对分拆上市的前瞻性预期较为良好,但这些前瞻性预期依旧可能会受到以下发展限制,包括但不限于:有关碧桂园服务公司未来营运、销售额、利润率、盈利能力、资金流动性及资本资源的业务策略是否与目标及预期所相符。碧桂园服务经营所在或计划在当地经营业务的国家的物业管理行业和整体经济的未来发展及趋势和条件。未来的增长可能无法按计划实现,并且无法有效地管理未来的增长可能会对业务运营、财务状况和运营业绩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2)碧桂园服务控制成本的能力;碧桂园服务公司能否维持当前盈利水平并将其提高的能力即取决于它是否能够控制运营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劳动力或其他运营成本增加都会对其利润率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维持及提高盈利水平,控制及减少人工成本及其他运营成本对公司而言十分关键。(3)碧桂园服务业务的未来发展性质及潜力。社区物联化大势所趋,碧桂园服务需要迅速应对,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式。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日益推动制造业升级,一些传统行业也开始希望将这些技术用于数字化转型。因此房地产物业业务的扩展、变化和升级对员工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技术人员的加薪也已成为房地产服务公司不得不面临的成本问题。在此宏观大背景下,房地产服务更新服务模式、发展互联与智能技术、并与用户成功互联互通成为其公司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课题,如何将技术与服务结合起来仍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4.4碧桂园服务分拆上市风险面对4.4.1保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防范恶意收购子公司被分拆上市后,增加了募资渠道的同时,股权也面临着重组、被重新认购,母公司有着对子公司控制权失控的风险。所以必须在分拆之时保护原股东的占比与权益,尽可能地保持母公司的控制力,在分拆上市之后面对广阔的资本市场募资时,也要注意防范恶意收购。4.4.2加强对母子公司的财务监管,分清界限母子工资在分拆后可以仍然存在正常的财务往来与互帮互助,但需要分清财务的界限,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账务不应缠在一起。需要保持母子公司二者的财务独立性,盈亏各自承担,在合理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