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教案 海子《重建家园》_第1页
大学语文 教案 海子《重建家园》_第2页
大学语文 教案 海子《重建家园》_第3页
大学语文 教案 海子《重建家园》_第4页
大学语文 教案 海子《重建家园》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次时数课型课题第二单元第四课《重建家园》教学目标:一、了解诗人海子及其诗作风格二、把握诗歌“重建家园”的主题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诗歌内涵,理解“家园”的含义。难点:学会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家园。教学方法及教具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具:PPT课件、图片板书设计:(一)作者简介(二)提炼诗歌主题:重新构建民族的精神家园(三)品味诗歌意蕴重建家园的生存之思根植土地的生命信仰重建民族的精神家园对理想家园的向往后记:教案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何为“家园”?是爱默生的“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还是萧伯纳的“家是姑娘的监狱,女人的教养院”?或是三毛的“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对于家园,千万人有千万种解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重建家园》,一起感受海子心中的理想家园。二、内容提要(一)作者简介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t"/item/%E6%B5%B7%E5%AD%90/_blank"安徽省\t"/item/%E6%B5%B7%E5%AD%90/_blank"怀宁县\t"/item/%E6%B5%B7%E5%AD%90/_blank"高河镇\t"/item/%E6%B5%B7%E5%AD%90/_blank"查湾村,当代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t"/item/%E6%B5%B7%E5%AD%90/_blank"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t"/item/%E6%B5%B7%E5%AD%90/_blank"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t"/item/%E6%B5%B7%E5%AD%90/_blank"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自\t"/item/%E6%B5%B7%E5%AD%90/_blank"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t"/item/%E6%B5%B7%E5%AD%90/_blank"亚洲铜》和《\t"/item/%E6%B5%B7%E5%AD%90/_blank"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诗《\t"/item/%E6%B5%B7%E5%AD%90/_blank"春天,十个海子》,海子创造了近200万字的诗歌、诗剧、小说、论文和札记。比较著名的有《亚洲铜》《\t"/item/%E6%B5%B7%E5%AD%90/_blank"麦地》《\t"/item/%E6%B5%B7%E5%AD%90/_blank"以梦为马》《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等。(二)诗作风格海子带着对诗歌精神的信念走入诗歌,走入永恒。他的诗歌精神即浪漫精神。它要求通过一次性行动突出原始生命的内核和本质。海子的诗歌就是这种行动,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轮廓的前景,我们开始从当下的现实抬起头来,眺望远方。天空和大海的巨大背景逐渐在我们身后展开。同时,他的诗作还极为抒情。他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从1984年的《\t"/item/%E6%B5%B7%E5%AD%90/_blank"亚洲铜》,到1989年3月14日的《\t"/item/%E6%B5%B7%E5%AD%90/_blank"春天,十个海子》,表现出海子一生的热爱和痛惜,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海子的诗歌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他的诗歌观念是对古代史诗、近代抒情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理念的综合。从思想上,他接近于一个存在主义者;从情感上,他接近于一个浪漫主义者;从精神上,他接近于一个“狂人”式的先知;从认知方式上,他又是一个充满神性体验色彩的理想主义者。在诗学观念上,他深受\t"/item/%E6%B5%B7%E5%AD%90/_blank"尼采、\t"/item/%E6%B5%B7%E5%AD%90/_blank"海德格尔等人的影响,相信“酒神体验”的力量,相信“大地”原始伟大的本质力量;在艺术观念上,他又特别认同\t"/item/%E6%B5%B7%E5%AD%90/_blank"文森特·梵高、\t"/item/%E6%B5%B7%E5%AD%90/_blank"荷尔德林那种疯狂的气质。他的诗作风格充满了神启式的灵悟意味,笔下的事物放射着不同凡响的灵性之光;还充满着一种绝望的、执着地认同死亡的情感,但这种绝望并不显得颓废,而是显得非常壮美。(三)提炼诗歌主题《重建家园》是现代诗人海子创作的一首新诗。该诗围绕“家园”这一核心,以诗性语言回答了如何重建家园的问题,诗意和哲理的紧密融合使其轻盈如花而又厚重千钧。海子的“重建家园”,不是单一的物质家园,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家园。他要建构的家园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既是物质的家园,又是精神的家园。海子深受荷尔德林的影响,他曾引用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海子渴望重建的家园,是建立在关心土地、关心人的生命和生存状态之上的。该诗表达了海子深刻的内省精神,并对理想家园做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是海子重新构建理想家园的宣言。(四)品味诗歌意蕴在水上放弃智慧停止仰望长空为了生存你要流下屈辱的泪水来浇灌家园生存无须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风吹炊烟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重建家园的生存之思。海子在诗中提到“生存无需洞察,大地自己呈现,用幸福也用痛苦,来重建家乡的屋顶”,在他看来,“生存”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存在行为其实并不需要世俗“智慧”的洞察,人只需观察“大地”便能领悟到生存的真谛。这类似于老子的“绝圣弃智”,倡导回归自然淳朴、与世无争的生存状态,但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如何生存,重建何种家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关于“生存之思”也是诗歌与时代赋予的难解命题。根植土地的生命信仰。海子在诗中说:“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他再次强调生活需要躬身而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麦粒”是诗歌中的核心意象,他用麦粒来象征人类生存之本-粮食,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此为根基。而粮食根植于土地,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追求更高的生命意义,这也表明了他的家园是建构在生命和生存之上的,不是虚无缥缈的。而“保持缄默"是对大地的诚恳和信仰,因为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面前,语言是无力的,唯有以诚实回报大地,敬畏生命。对理想家园的向往。“风吹炊烟,果园就在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在诗中,海子展现了一幅充满人间温情的乡村美景。“炊烟”是家园和故乡的表征,是离乡游子心灵深处的遥远记忆,是对母亲最温情的怀念。“果园”与“家园”相对应,给人一种丰收的场景和喜悦,并且赋予了果园以人性:“静静叫喊”四个字,传神地表达出人和家园的相互依存、彼此尊重的和谐关系。这一祥和而欢乐的田园劳作景象,定格了海子心中对理想家园的向往。(五)诗坛影响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t"/item/%E6%B5%B7%E5%AD%90/_blank"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t"/item/%E6%B5%B7%E5%AD%90/_blank"新旧约全书》、梭罗的《\t"/item/%E6%B5%B7%E5%AD%90/_blank"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t"/item/%E6%B5%B7%E5%AD%90/_blank"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他的遗书中写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可是,海子的死亡被赋予各种各样的意义,诗评家李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过多的阐释都是别人赋予的,但唯有一个是确实存在的——诗歌转折点的标志,海子死后,中国诗歌的先锋性不复存在,诗歌神性的年代结束,泛娱乐和诗歌娱乐化时代到来。他的诗从生命元素和主体意志出发,对\t"/item/%E6%B5%B7%E5%AD%90/_blank"现代主义与\t"/item/%E6%B5%B7%E5%AD%90/_blank"后现代主义所体现的形式文明进行清算和扬弃。\t"/item/%E6%B5%B7%E5%AD%90/_blank"朱大可:“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从诗歌艺术向行动艺术的急速飞跃。经过精心的天才策划,他在自杀中完成了其最纯粹的生命言说和最后的伟大诗篇,或者说,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谣和死亡绝唱。姜冰:思想的力量往往是在思想者本人远去很长一段时间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