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_第1页
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_第2页
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_第3页
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_第4页
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024年酿酒理论知识考试题库200题(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公司现在大茬入池酒醅使用浆水数量的原则是()。A、平行不变水B、梯度递减水C、梯度增加水D、逐渐减少答案:C2.上甑时,装入甑桶内的糟醅量要准确,上下不能超出正负()kg,这样才能保证配料准确。A、10B、15C、20D、25答案:D3.白酒的涩味物质主要来自于()化合物A、醛类B、醇类C、酯类D、酚类答案:D4.下列关于低温入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最佳入窖温度为18℃,北方由于气候原因,一般入窖温度控制在18~20℃。B、入窖温度四季大致一样,无需改变C、可以根据窖内糟醅所处位置,调整温度D、根据入池酸度,调整温度答案:B5.装甑时,上甑太快,();上甑太慢,()。A、来汽均匀又会跑汽B、来汽不均又会跑汽C、来汽均匀不会跑汽D、来汽不均不会跑汽答案:B6.白酒生产中提到要“增己降乳”,那其中“乳”是指()。A、己酸乙酯B、乳酸乙酯C、丁酸乙酯D、丙酸乙酯答案:B7.按白酒生产工艺方式来分,洋河大曲酒为()白酒。A、液态法B、固态法C、半固态法D、浓香型答案:B8.酿酒原粮中玉米可以使酒()。A、净B、甜C、香D、冲答案:B9.上甑操作要求做到调整汽压,使茬醅上甑时间控制为35min左右,双轮底及落盘操作控制在5分钟之内;落盘后()min内必须流酒。A、2B、3C、4D、5答案:D10.蒸煮可以为()创造条件。A、润料B、糖化发酵C、酯化作用D、白酒老熟答案:B11.按白酒香型来分,洋河大曲酒属于()型白酒。A、酱香型B、清香型C、浓香型D、芝麻香型答案:C12.下列关于封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封窖的目的在于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杂菌侵入B、封窖抑制窖内好气性细菌的生长繁殖C、避免了酵母菌在空气充足时大量消耗可发酵性糖,影响酒精发酵D、封窖的目的在于抑制酵母菌的活动答案:D13.在白酒的香气特征中,绝大部分是以突出()香气为主的。A、酯类B、酸类C、醇类D、醛类答案:A14.()是丰产丰收、提取各种香味物质的最佳工艺。A、低温馏酒B、高温馏酒C、缓慢蒸馏D、中温镏酒答案:C15.馏酒时必须适当调节汽压,参评酒馏酒汽压保持在()兆帕。A、0.02以内B、0.02~0.1C、0.05~0.2D、0.1~1.0答案:A16.浓香型第二排酿酒生产时由于气温较低,酒醅入窖2-3天左右温度才有变化,一般是在()天顶火,顶火温度28~32℃,中挺时间为8~10天左右。A、4~6B、6~8C、10~13D、13~15答案:C17.酒醅入窖发酵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断吹”现象?()。A、发酵过程中,窖内产生负压,将火苗熄灭B、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C、发酵过程中产生挥发性酚类物质D、发酵过程中产生甲烷答案:B18.白酒中微量香味物质含量极微,仅占总量的()左右。A、1-2%B、3-4%C、4-5%D、5-6%答案:A19.酒头中含有()的挥发酯,以及低沸点的醇类、醛类,还含有较多的多元醇。A、多量B、少量C、微量答案:A20.流酒时,要调整好火力,做到“缓火流酒”,参评酒流酒速度以()㎏/min为宜。A、1-1.5B、1.5-2.5C、2-4D、4-6答案:B21.踩窖要求的原则是夏()冬(),边()中()。A、紧松,紧松B、紧松,松紧C、松紧,松紧D、松紧,紧松答案:A22.白酒中含酸量(),酯化反应越易进行。A、越低B、越高C、一般D、不确定答案:B23.从理论上讲,有益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是()℃。A、25-27B、28-30C、32-34D、34~36答案:B24.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是()和二氧化碳。A、酒精B、水C、丙酮酸D、乙醇答案:B25.原料中的(),在微生物的酶或热能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果胶酸和甲醇。A、多糖B、果胶质C、脂肪D、淀粉答案:B26.在量质接酒和分段接酒的过程中,()阶段的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高。A、前段酒B、中段酒C、后段酒D、酒尾答案:A27.一般在()年以上那个的窖龄,能产出优质酒的窖池,称作老窖。A、15B、20C、25D、30答案:B28.玉米的胚芽中含有大量的()。A、脂肪B、淀粉C、蛋白质D、糖分答案:A29.在酿酒生产中,青霉菌是一种()菌。A、有害B、有益C、既有害又有益D、既无害又无益答案:A30.浓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是()。A、乙酸乙酯B、乳酸乙酯C、丁酸乙酯D、己酸乙酯答案:D31.流酒温度也要控制好,一般要求流酒温度在()℃左右,称为“中温流酒”。A、25B、30C、35D、40答案:B32.浓香型生产上摘酒把()%以上的综合酒精浓度作为摘酒的标准。A、58B、60C、63D、68答案:B33.清窖、看吹口、观察温度、看跌头,这些管理工作都要持续约()天,同时将观察的结果,真实地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A、5B、10C、20D、30答案:C34.稻壳辅料及原料皮壳中均含有多缩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A、乙醛B、丙烯醛C、缩醛D、糠醛答案:D35.洋河多粮型酒的原料配比中小麦的比例是()。A、8%B、15%C、12%D、25%答案:C36.在量质接酒和分段接酒生产操作过程中,()阶段的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高。A、前段酒B、中段酒C、后段酒D、酒尾答案:A37.窖底泥外观正常,泥质较柔软,可踩出脚印深()cm左右,为活性较好的窖底。A、0.5B、1C、1.5D、2答案:B38.甑中央对准弯筒中心的距离称窝心距,这个小的空间,使酒精蒸汽逐步回流进入弯筒,最后冷凝。窝心距要求为()cm。A、1-2B、2-4C、4-6D、6-10答案:B39.下场操作要求重视翻镰子质量,热季大茬要求翻不少于()遍镰子。A、5B、6C、4D、3答案:C4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酸的作用?()A、酸有利于糊化和糖化作用B、适当的酸可以抑制部分有害杂菌的生长繁殖C、酯化作用D、有利于窖池的养护答案:D41.酿酒生产中,提到要“增乳提酸”,那其中“乳”是指()。A、己酸乙酯B、乳酸乙酯C、丁酸乙酯D、丙酸乙酯答案:B42.发酵()的调味酒,可以提高基础酒的后味和糟香味、陈味。A、周期长B、周期短C、60天D、30天答案:A43.公司生产工艺要求,酿酒使用水必须清洁卫生,水温要达到()℃以上。A、60B、70C、80D、90答案:D44.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起糖化作用的微生物是()。A、细菌B、酵母菌C、霉菌D、病毒答案:C45.按照使用的糖化发酵剂来分,洋河大曲酒是为()白酒。A、浓香型B、大曲C、麸曲D、小曲答案:B多选题1.谷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是良好的()和()。()A、疏松剂B、被膜剂C、填充剂D、包埋剂答案:AC2.浓香型白酒的四大酯有()。A、乙酸乙酯B、丙酸乙酯C、丁酸乙酯D、己酸乙酯答案:ACD3.以下为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质量技术措施的有()。A、提高制曲品温B、适当延长发酵期C、重视窖泥研制,培制好窖泥D、回酒发酵答案:ABCD4.根据微生物生长曲线变化规律,按其培养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迟缓期及()。A、对数生长期B、稳定期C、增长期D、衰亡期答案:ABD5.头排酒生产的正常做法有()。A、加强润料B、适当加糠退醅C、多抽黄水D、回酒串蒸答案:ABCD6.以下为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质量技术措施的有()。A、提高制曲品温B、适当延长发酵期C、重视窖泥研制,培制好窖泥D、回酒发酵答案:ABCD7.()是白酒的主要成分。A、乙酸B、水C、乙酯D、乙醇答案:BD8.窖泥中主要微生物是()。A、己酸菌B、丁酸菌C、甲烷菌酵母D、放线菌答案:ABC9.曲霉菌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热量由()分解而产生的。A、蛋白质B、糊精C、淀粉D、维生素答案:BC10.下列属厌氧微生物的是()。A、酵母菌B、霉菌C、丁酸菌D、己酸菌答案:CD11.酿造用水包括()等。A、生产过程用水B、包装洗涤用水C、加浆降度用水D、蒸馏冷却水答案:ABC12.参与大曲白酒发酵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主要来源是()。A、大曲B、酿酒工具C、窖池发酵泥D、酿造水答案:ABCD1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其中无性繁殖包括()。A、芽殖B、裂殖C、产无性孢子D、产子囊孢子答案:ABC14.以下为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是()。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无机盐答案:ABCD15.酒醅入池后,窖内发酵温度变化可分为哪三个阶段()。A、前发酵期B、稳定期C、酯化期D、对数期答案:ABC16.影响蒸煮熟烂的因素有()。A、蒸煮时间B、汽压大小C、底醅水分D、原料水分E、酸度F、用稻壳量G、原料粉碎度答案:ABCDEFG17.浓香型白酒的四大酸主要有()。A、甲酸B、乙酸C、丁酸D、己酸E、乳酸F、柠檬酸答案:BCDE18.影响蒸煮熟烂的因素有()。A、蒸煮时间B、汽压大小C、用稻壳量D、原料水分答案:ABCD19.稻壳中含有多量的多缩戊糖及果胶质,在生产中会生成()。A、糠醛B、甲醇C、杂醇油D、乳酸答案:AB20.窖泥中主要微生物是()。A、己酸菌B、细菌C、甲烷菌酵母D、放线菌答案:AC21.参与大曲白酒发酵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主要来源是()。A、酿酒环境B、酿酒工具C、窖池发酵泥D、酿造水E、大曲答案:ABCDE22.装甑好,则流酒时()。A、酒花利落B、酒花大小一致C、酒尾长D、流酒多答案:ABD23.麸皮是制麸曲的主要原料,具有()等特点,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糖化能力,而且还是各种酶的良好载体。A、干净卫生B、营养种类全面C、吸水性强D、表面积及疏松度大答案:BCD24.常用产酯酵母菌种有()。A、啤酒酵母B、汉逊酵母C、球拟酵母D、假丝酵母答案:BC25.高温曲的色泽常见的有()种成曲。A、黄色B、白色C、红色D、黑色答案:ABD26.大曲在发酵中的作用有()几种。A、提供菌源B、糖化发酵C、投粮作用D、生香作用答案:ABCD27.举世公认的白酒四大香型是()。A、清香型B、浓香型C、酱香型D、米香型E、芝麻香型答案:ABCD28.窖池内发酵温度变化规律是()。A、前挺B、中缓C、中挺D、后缓落答案:ABD29.下列物质中()是白酒中的涩味物质。A、杂醇油B、单宁C、糠醛D、乳酸答案:ABCD30.甲醇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A、二氧化碳B、甲酸C、甲醛D、乙醇答案:BC判断题1.检查池口温度时,一般按池口量的20%比例抽查池口发酵温度,每隔2—3天检查记录一次。()A、正确B、错误答案:A2.糟醅发酵好,产酒多,糟醅中所含残余淀粉就会少;反之,发酵不好的,产酒就会少,含残余淀粉就会多。()A、正确B、错误答案:A3.饭醅上镰后要翻透,要求:穿堆机翻镰4次,人工翻镰3次。()A、正确B、错误答案:B4.饭醅上廉后要翻透,要求:穿堆机翻廉4次,人工翻廉3-4次。()A、正确B、错误答案:A5.发酵时间越长,不利的环境条件也就保持越久,衰老死亡的微生物也就越多,致使窖泥活力大大减弱。()A、正确B、错误答案:A6.用加粮或减粮的方法来调节入窖粮糟淀粉含量,以利于正常发酵。()A、正确B、错误答案:A7.酵母菌在有氧状态下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错误答案:B8.糖化力不太高也不低,曲质好。糖化力太高或太低,曲质不好。液化力越高,曲质越好。发酵力越高,曲质越好。()A、正确B、错误答案:A9.浓香型大曲酒发酵是多种微生物群的多种酶催化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A、正确B、错误答案:A10.白酒中的缩醛以乙缩醛为主,其含量几乎与乙醛相等。()A、正确B、错误答案:A11.如若糟醅含残余淀粉高,则应少用糠壳;反之,则多用。()A、正确B、错误答案:B12.糠壳用量多,糟醅糙,发酵升温高,窖内空气多,致使升酸幅度小。()A、正确B、错误答案:B13.操作过程中,馏酒温度不能超过28℃。()A、正确B、错误答案:B14.大米的淀粉含量较少,蛋白质及脂肪含量较高。()A、正确B、错误答案:B15.入窖前要求窖壁、窖底打扫干净,喷洒低度酒和撒曲粉,曲粉数量为5—8kg,有助于发酵。()A、正确B、错误答案:B16.大曲质量的优劣与大曲酒的产量与质量无直接关系。()A、正确B、错误答案:B17.酒中的苦味物质是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的产物,白酒中的咸味,大多是加浆水带来的。()A、正确B、错误答案:A18.淀粉老化现象的原理是淀粉分子间的重新联结,或者是分子间氢键的重新建立()A、正确B、错误答案:A19.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法是生产绵柔型白酒的典型生产工艺。()A、正确B、错误答案:A20.不同白酒种类和不同的生产工艺所用原料有所不同,其中固态发酵主要原料为高粱和玉米,半固态发酵主要原料为大米,液态发酵主要原料为玉米和小米。()A、正确B、错误答案:B21.装甑是要控制好汽压,浓香型装甑时间每桶大小茬不少于25分钟,回缸不少于15分钟。()A、正确B、错误答案:B22.蒸煮糊化时适当加大汽压,酒醅水分太小时可适当打些顶浆。()A、正确B、错误答案:A23.原料领取后先预蒸3~5分钟,再进行润料,以刚好产生淋浆为佳。()A、正确B、错误答案:A24.酵母菌在有氧状态下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错误答案:A25.浓香型白酒其主体香味成分是乙酸乙酯。()A、正确B、错误答案:B26.加水量应遵循糠大水少.糠小水大的原则。()A、正确B、错误答案:B27.发酵好的酒糟先蒸馏取酒,再与清蒸糊化后的粮食,或者再添加粮食拌合蒸煮等,都叫做“清蒸混糟”。()A、正确B、错误答案:A28.装甑是要控制好汽压,装甑时间每桶大小查不少于25分钟,回缸不少于15分钟()A、正确B、错误答案:B29.出窖以用汽时间提前半小时为准,在上一个班次交桶前30分钟,必须将糟醅出至指定地点。()A、正确B、错误答案:B30.我们经常讲配料要准,调节大茬入池淀粉含量一般为16—22%。()A、正确B、错误答案:B31.酸度大的糟醅要少用糠,酸度小的糟醅则多用糠。()A、正确B、错误答案:B32.先培菌糖化、后发酵法是生产浓香型白酒的典型生产工艺。()A、正确B、错误答案:B33.出窖以用汽时间提前半小时为准,在上一个班次交桶前30分钟,必须将糟醅出至指定地点。()A、正确B、错误答案:B34.可用加粮或减粮的方法来调节入窖粮醅淀粉含量。()A、正确B、错误答案:A35.淀粉糖化的最终结果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A、正确B、错误答案:A36.入窖前要求窖壁、窖底打扫干净,喷酒低度酒和撒曲粉,曲粉数量为5-15kg,有助于发酵。()A、正确B、错误答案:B37.用加糠或减糠的方法使入窖粮糟始终保持一定标准的淀粉含量,以保证入窖粮糟不腻不糙,提供微生物的良好适宜环境,使之发酵正常。()A、正确B、错误答案:A38.酒中的苦味物质是酒精发酵是酵母菌代谢的产物,白酒中的咸味,大多是加浆水带来的。()A、正确B、错误答案:A39.酒精发酵的主要菌种是细菌。()A、正确B、错误答案:A40.对老窖进行长期保养维护,其目的是给窖池内微生物提供营养源,改善微生物生长、代谢环境。()A、正确B、错误答案:A41.延长发酵周期的目的,是促使香味成分种类增多,含量增大。()A、正确B、错误答案:A42.装甑时要严格执行“稳、准、细、净”的操作原则。()A、正确B、错误答案:B43.低温加曲,要求加曲温度高于入池温度2—3℃,夏季同入池温度。()A、正确B、错误答案:A44.如若糟醅含残余淀粉高,则应少用糠壳;反之,则多用。()A、正确B、错误答案:B45.出窖时必须保证分层出醅,桶桶分开,将糟醅和大茬醅混合影响不大。()A、正确B、错误答案:B46.大曲既是糖化剂,又是发酵剂,也是香味成份的前驱物质。()A、正确B、错误答案:A47.淀粉糖化的最终结果是将淀粉分解为乙醇和水。()A、正确B、错误答案:A48.每甑粮糟的大曲一定要加够,并拌和均匀;要做到高温入窖,使每甑入窖粮糟的温度都能达到标准。()A、正确B、错误答案:B49.浓香型大曲酒发酵是多种微生物群的多种酶催化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A、正确B、错误答案:A50.高粱壳中的单宁含量过多,则能抑制酵母发酵,并在开大汽蒸馏时会被带入酒中,使酒带甜味。()A、正确B、错误答案:B51.原酒在入库储存前需对其进行定级、分类,以形成不同等级、风格类型基酒,为入库储存打下基础。()A、正确B、错误答案:A52.菌落特征是霉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A、正确B、错误答案:A53.手工班出甑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A、正确B、错误答案:A54.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A、正确B、错误答案:A55.酒精发酵的主体是细菌。()A、正确B、错误答案:B填空题1.酒醅发酵过程中,主要起糖化、发酵作用的是()。答案:大曲2.通常所说的“发酵三度”是指()、()、()。答案:升温幅度|顶火温度|入池温度3.在蒸煮熟烂当中,对原料蒸煮要求是()、()。答案:熟而不粘|内无生心4.当前浓香型老五甑投料量()kg,烧六下五投料量()kg,烧七下六投料量()kg。答案:750|1050|13505.原则上浓香型、绵柔型生产发酵成型后窖帽()池埂()左右。答案:高于|10cm6.底醅出清后,窖底、窖壁打扫要彻底,用酒度为()%vol的低度酒()kg和曲粉()kg进行保养。答案:8-12|10-15|2-37.在蒸煮熟烂当中,对原料蒸煮要求是()答案:熟而不粘、内无生心8.润料的时间应根据()、()作出具体调整。答案:气温|酒醅状况9.公司当前,浓香型、绵柔型白酒的“三酯一酸”是指()、()、()、()。答案: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乙酯|总酸10.酿酒生产过程中酒醅发酵应该遵循()、()、()的原则。答案:前缓|中挺|后缓落11.浓香型白酒其主体香味成分是()。答案:己酸乙酯12.公司当前窖池养护的原则是(),禁止车间池口随意跟换发酵泥。答案:重养轻换13.决定浓香型大曲酒质量风格的主要因素是()、()、()。答案:大曲|窖池|工艺14.装甑坚持“()、()、()、()、()、()”六字要诀,做到一人装、缓汽装、控时间。答案:轻|松|匀|薄|准|平15.原酒的质量标准分为())和()两部分。答案:感官(口感|理化16.原料的外观应()、()、()。答案:新鲜|无霉变|杂质少17.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既是(),又是()。答案:糖化剂|发酵剂18.若是窖池中溶氧过剩,()、()大量繁殖,发酵过程中这些菌易代谢产生乙酸及乙酸乙酯。答案:醋酸菌|产酯酵母19.严格执行缓火蒸馏,参评优级酒、一级酒流酒汽压≤()Mpa,流速为()kg/min。答案:0.015|1.5-2.520.抽黄水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答案:逐步递减|控制总量21.绵柔型原料品种有(),所占比例分别为()。答案:高粱、大米、糯米、玉米|65%、15%、15%、5%22.酿酒生产操作时,装甑汽压在()Mpa,装甑时间()min。答案:0.03-0.04|30-4023.装甑人员必须做到“三不冒汽”是()、()、()。答案:装甑不冒汽|落盘不冒汽|淌酒不冒汽24.白酒酿造过程中,主要起糖化作用的微生物是(),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答案:霉菌25.装甑坚持“轻、松、匀、薄、准、平”六字要诀,装甑汽压要求“()”,装甑过程中要求压汽厚度不超过(),浓香、绵柔大茬装甑时间必须保持()以上。答案:两小一大|5cm|35min26.大曲的微生物主要有()、()、()、()。答案:霉菌|酵母|细菌|放线菌27.浓香型原料预蒸时,圆汽后蒸煮()min,立即吊桶,粮食出甑后进行翻凉冷却,当粮食温度降至()℃开始收堆,准备润料。答案:6|35~4028.洋河绵柔型白酒酿造工艺特点中八个要点为()。答案:稳、准、细、净、匀、透、适、缓29.我厂浓香型使用的原料品种有()、()、()、()、(),所占比例分别为()、()、()、()、()。答案: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45%|20%|15%|12%|8%30.浓香型白酒生产原料通常是以粮谷为主。在粮谷为主的原料中,高粱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等。答案:大米|糯米|小麦|玉米31.酒曲是()酿酒技术的重大发明,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的复合酶制剂。答案:中国|多种微生物32.装甑“三找汽”是指()、()、()。答案:找边汽|找中汽|找平汽33.大曲根据其品温可分()、()、(),我公司所制的大曲属()。答案:低温曲|中温曲|高温曲|中高温曲34.润料操作中,严格执行“先拌粮、()”的原则,拌粮以后,堆积()min,于装甑前再拌入稻壳。答案:后拌壳|30~4035.发酵周期短的酒,其产量(),质量();发酵周期长的酒,其酒质(),产量()。答案:高|差|好|低36.入池酸度采取控酸入池,浓香型要求入池酸度控制在(),最佳控制范围在()。答案:1.4—2.0|1.5—1.837.出窖时,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然后依次出()、()、()酒醅,运到场地指定地点堆好。答案:分层出窖|回缸|小茬|大茬38.双轮底留取位置,应选取贴近窖底()cm以上发酵良好的大茬酒醅。答案:20-30简答题1.接选酒时为什么要截头去尾?答案:从蒸馏过程各馏分中微量成分的变化规律可知,甲醇、高级醇、低级脂肪酸酯、醛类等物质,在酒头中较多,因此香气较好。但暴燥味大,杂味也重;酒尾一般味带甜,是因高级醇、高级脂肪酸乙酯较多,特别是乳酸及其酯类比酒头和酒身增加倍数,因此味杂苦涩所以,截头去尾是提高酒质的传统手段之一。2.稻壳使用过多有哪些危害?答案:(1)酒醅发燥,升温过猛,酒醅生酸大;(2)酒醅退醅加快,排次间质量下降明显;(3)容易使酒体产生糠味等异杂味。3.入池酸度过大(超过2.0)对酿酒生产有哪些危害?答案:①入窖酸度高,有益菌(主要是酵母菌)就不能很好地生长繁殖,活力下降,开始钝化,呈抑制状态,发酵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糖分就变不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出现粮耗高,酒质差或不出酒现象。

②发酵后期杂菌繁殖,造成糖分和淀粉的损失。

③酸度大对生产设备的腐蚀性强。4.生产中水分过大、过小会产生什么现象?答案:生产中水分过小的现象:1、粮糟入窖后,升温快,幅度高;2、发酵终止后,母糟显干、显硬,易倒烧,黄水少;3、出窖母糟含水量小,润粮困难,粮粉吃不透,不转色,糊化不好,出甑后,不柔熟;4、入窖粮糟干沙,不起悬;5、酵母菌生长繁殖差,数量不足。

生产中水分过大的现象:1、入窖粮糟升温缓,但升温幅度大,顶点温度高,可达15-16个温度,产量不差;2、发酵糟内微生物、杂菌生长繁殖快,数量多。生酸大,黄水酸而不涩;3、产酒香味差,味淡薄,质量不好。5.头排生产是关键,关系到全年生产稳定,请阐述头排生产操作应关注哪些生产细节?答案:(1)抽黄水

复工生产出池酒醅的酸度较高,抽黄水是调节酒醅状况(酸度、水分、疏松度)的关键措施之一,提前8~10天抽水,每天拔一个池口,按天逐个增加。具体情况可根据入池酸度和发酵升温而定。

(2)适当加糠退醅

糟、回缸出清后,剩余底醅“老五甑”配成三个大叉,“烧六下五”配成四个大叉,每叉8-9分桶。好处是:①配料更容易控制,用曲调整为所有大叉一样,更好掌握②每个叉子水分、蒸煮时间都好掌握③可以更好的降酸、退赔。

(3)加强润料

浓香复工一排加大润料水数量,严格分两次加水润料,润料水数量不低于投料量的45~50%,润料时间不低于40min,保证润料透彻、场地无积水。

(4)适当留取双轮底

选取贴近窖底10~15cm以上发酵良好的大茬酒醅;

(5)入窖温度

①浓香:头桶大茬入池温度控制在17~19℃,二、三桶大茬温度控制在16~17℃,最后一桶大茬温度20~24℃,回缸温度28~32℃,盖顶糟温度30~35℃。大小茬不可定温入池时,与常温持平或低于常温1~2℃,鼓风时间保持在35-40min。

②绵柔:前两甑大茬入池温度控制在16~18℃,第三甑大茬入池温度调整为18~23℃,回缸温度28~32℃,盖顶糟温度30~35℃。不可定温入池时,大茬入池温度与常温持平或低于常温1~2℃。

(6)入池水分一般要求如下:

①浓香型:头桶大茬入池水分控制在57~59%,其他大茬采用梯度加水。

②绵柔型:头甑大茬酒醅入池水分控制在60~62%,其他大茬采用梯度加水。

(7)入池酸度

通过夏季压窖,第一排底醅酸度都较高,所以控制入窖酸度,是第一排生产操作的重点,入池酸度控制在1.5~2.0(mmol/10g)之间为宜,这有利于入窖酒醅发酵,若酸度超出最佳范围,可通过调节抽黄水、合理配料措施来调节酸度。6.如果酒醅出池酸度偏高,采取哪些措施降低入池酸度?答案:①加大抽黄水力度;②增加底醅稻壳用量;③注意消灭蛋团;④刮掉双轮底醅,大汽冲酸;⑤加大浆水用量;⑥加强下场操作力度,提前开鼓风机,强化翻廉遍数和质量,延长鼓风时间;⑦减少底醅用量,必要时退醅。7.酿酒生产过程中要求的“稳、准、细、净”的含义是什么?答案:①“稳”:是指酿酒生产工艺条件要保持相对稳定,包括在一定季节条件下合理配料,工艺参数在适当的许可范围内的调整要保持相对稳定;②“准”:是指对酿酒生产工艺参数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准确,严格按照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③“细”:是指操作细致,包括原料粉碎细,消灭蛋团细,鼓风扬晾细,翻廉穿堆细,装甑操作细,接酒认真仔细等;④“净”:是指酿酒生产操作要讲究清洁卫生,防止杂菌感染,控制酒醅升酸。8.简述低温缓慢发酵有哪些好处?答案:(1)有利于醇甜物质的形成。(2)有利于控酸产酯。(3)有利于控制高级醇的形成。(4)有利于加速新窖老熟。9.什么是续糟醅料?答案:所谓续糟醅料,就是在原出窖糟醅中,投入一定数量的新酿酒原料和一定数量的填充辅料,拌和均匀进行蒸煮。每轮发酵结束,均如此操作。这样,一个发酵池内的发酵糟醅,既添入一部分新料、排出部分旧料,又使得一部分旧糟醅得以循环利用,形成浓香型大曲酒特有的“万年糟”。这样的醅料方法,是浓香型大曲酒酿造工艺特点之二。10.我公司为什么要求大叉入池温度在16℃~18℃?答案:有益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是28~32℃,,酒醅发酵正常升温幅度在13℃左右这样,如果大叉酒醅入池温度在16℃~18℃这个范围内,则加上升温幅度13℃,这正好是酵母菌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它使酒醅发酵缓慢进行的作用,同时也使发酵比较彻底。11.简述窖池保养模式及步骤答案:“4321窖池保养模式”即:四清(清糟醅、清黄水、清霉圈、清池埂)、三补(补水份、补酒精、补曲粉)、二定(定酒度、定曲量)、一保(保湿度)。

步骤要点:1、清扫窖池2、热水喷淋3、如钙化,则补充水分,如无钙化,则按第4步4、补低度酒5、撒匀曲粉6、双轮底入窖后第二次补低度酒7、第二次撒匀曲粉8、窖池保湿12.试述加浆水的作用,我公司酿酒生产中如何控制加浆水才能确保全年产质量的稳定?答案:气候的因素;白天操作比夜晚的入池水分要大,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时必须要注意(28-32℃);晴天要比雨天入池水分要大;旱季要比雨季入池水分要大;要从水分蒸发量的情况上考虑,但是旱季与雨季比较是从气候的角度对土壤的耗水情况考虑的;

C原料的因素;梗高粱比糥高粱所需入池水分大,杂交粮比非杂交粮入池水分要大;陈的原料比新的原料入池水分要大;叉口硬的比粮叉口软的入池水分要大(各组组长以及组员要根据原料的实际情况而定);

D根据出池酒醅水分的大小而定入池水分的大小。

E糠大水大、糠小水小的原则:加糠加水,减糠减少。

F根据糟醅中残余淀粉的高低确定量水用量的原则:糟醅含残余淀粉高,应多用水,反之,则少用。

G根据新、老窖池确定用水量的原则:一般新窖用水量大,老窖少用。

H窖底糟少用量水,上层多用,即打“梯度水”原则。

所以入池水份的稳定在生产中显得十分重要。条件的变化,如粮食品种的变化,气候季节的变化,入池温度的变化,出池酒醅的变化,也应该引起入池水分的相对变化。条件变化以后,我们入池水分仍保持不变,又会影响到生产发酵情况。所以我们强调入池水分的“稳定”是动态的“稳定”,是指适合生产需要的这种“稳定”。条件变化以后入池水分仍保持不变,这不是真正的稳定。

水大对发酵不利,水小对发酵也不利,这两者在生产中情况如何?在水大的情况下虽然发酵较快,温升快,但由于水有良好传热作用,水分偏大情况下,酒醅不会变质。水分偏小时,传热作用差,热量不易散失,池口内升温也快,在较高窖温,酒醅缺水的情况下,酒醅易产生焦化,醅色较深,而且焦化物质阻碍今后发酵作用,严重情况如不采取退醅办法势必在短期内生产不能好转;在生产工作中,由于浆水掌握不稳定造成生产的变化,我们必须及时纠正。不及时纠正,继续重犯错误,危害越来越大,以至到无法解决程度只能挑窖重新升窖。如果在纠正过程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生产一直不能翻身,产质量将一直处于落后状况,好的生产者应该是保持生产的稳定,使生产的产质量一直处于最好状况。13.请简要论述如何杜绝原酒中泥味的产生?答案:提高出窖、选醅精细化程度,断绝泥味来源。

①揭窖要细:确保揭净,糟中无泥蛋。

②出窖要细:出窖时严禁抓斗贴近窖壁抓醅,严禁损坏窖泥,同时距窖底10-15cm酒醅全部人工进行出窖,严禁使用抓斗抓取。

③选醅要细:打扫窖底带泥残醅全部丢弃。

④清坛要细:出窖后,必须对黄水坛进行清理,防止泥蛋混入黄水中。

⑤倒醅要细:大、小茬及回缸醅装甑前必须进行人工抄拌,要求一人倒醅、一人带扫帚、一人捡泥蛋,严禁大、小泥蛋进入甑桶。

⑥当班糟酒蒸馏结束后,底锅必须及时清洗。

⑦严禁在池口上、池梗上和泥,确保池埂干净卫生,封窖后池埂必须用拖把拖干净,防止泥水污染酒醅。14.甑桶蒸馏的作用主要是什么?答案:(1)将含酒精6%左右的发酵酒醅分离浓缩成酒精55%-65%的高浓度白酒。在混蒸混烧工艺中,在蒸馏的同时,还担负着新投粮食的淀粉糊化作用。

(2)将发酵酒醅中存在的微生物代谢副产物,即数量众多的微量香气成分,有效地浓缩提取到成品酒中。

(3)存在于发酵酒醅中的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蒸馏过程中进一步起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即通常称为蒸馏热变作用。

(4)对于下排酒醅进行消毒杀菌,用于下排入窖配料。

六、论述题15.为什么要使用清蒸过的稻壳?使用稻壳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因稻壳内含有果胶、多缩戊糖等物质,分解后产生异杂味及有害物质,清蒸后可以去除,同时清蒸还可以去除稻壳中的糠腥味。

使用稻壳作用:稻壳是酿酒中的填充料,可以调整酒醅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并可以使酒醅有一定疏松度及含氧量,利于蒸煮,糖化发酵进行使酒醅正常升温,他能增加蒸酒时的界面作用,使蒸馏和发酵顺利进行。16.如何装甑?答案:(1)坚持1人装甑,装甑前由装甑手首先检查设备、工用具、接酒容器完好程度。

(2)装甑使用铁锨,见潮时均匀轻撒,不冒汽、不压汽、不跑汽,做到轻、松、匀、薄、准、平。

(3)上甑操作时要掌握蒸汽压力,开始时火力稍小。装甑时间每桶大叉控制在30~35min,小叉、回缸控制不少于20min。

(4)将双轮底或多轮底醅装在大叉上面或集中串蒸。17.试述提高浓香型大曲酒的质量措施。答案:(要点)

(1)高温制曲。人们常说;“曲是酒的骨头”。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曲香和酒香的关系。我国各浓香型、酱香型名优白酒,为提高酒香,多采用高温制曲,即提高热曲的顶点温度。

(2)清蒸原辅料。清蒸原辅料,是排除由原辅料带入白酒中邪杂味的主要手段。除采取混茬配科工艺的白酒以外,清蒸原料,对提高清香型白酒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薯干白酒、代用原料酿酒、液态白酒,采用清蒸原料的措施,都普遍行之有效。

(3)低温发酵。多数名优白酒采取低温缓慢发酵的措施,以赋予酒质醇和、绵软和回甜的感觉。因为,大曲的糖化发酵速度缓慢,酒醅发酵周期较长,只有控制低温缓慢发酵,才能使发酵温度达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如酒醅的发酵温度前火猛,中火急,则后期生酸迅猛,不仅影响出酒率。而且会因为酒醅升温过高,生成许多异常发酵产物,使成品酒产生热味,具暴辣或刺激感。白酒中的甘油、环己六醇、琥珀酸等醇甜、呈味、定香物质,在低温缓慢的发酵条件下,有利于这些物质的形成。

(4)延长发酵周期。延长发酵周期,可起以醅养酒、酯化老熟等协调酒体的作用。名优白酒的发酵周期越长,成品酒的总酯、总酸含量越高,各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微量代谢产物越多。酒体也越趋向协调。

(5)回酒发酵。回酒发酵,是将蒸出的成品酒倒回酒醅,再次发酵,是浓香型白酒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6)人工老窖。窖泥质量与酒质浓香有重要的关系,窖泥质量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酒质的优劣。老窖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植酸、黄浆水等,呈微酸性反应,提供了己酸发酵微生物所必须的营养,在嫌气环境下,是已酸菌的重要栖息场所。应经常保持窑泥的酸性环境,注意酒醅的入池水份,产生适当的淋浆。同时,应从改进窖泥结构,改变窖泥化学成份,研究土壤板结和结晶,提供已酸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成份等多方面去试验研究,才能得到最后解决。

(7)双轮底留用。双轮底,是将窖底或窖边接触老窖泥的酒醅,发酵一个周期,暂不挖出;再发酵一个周期,然后将这个具有双发酵周期的底醅和边醅挖出蒸酒,称为双轮底酒。双轮底酒醅,因与窖泥接触时间较长,所以,双轮底酒的香味特浓,其酸、酯含量甚高,可作勾兑用酒。18.为什么缓慢蒸馏有利于原酒质量提升?答案:缓慢蒸馏,酒精在甑桶内最大限度地浓缩,并有较长的保留时间,其中溶解的香味成份就增多。反之,大汽快蒸,上甑时间短,酒精快速流出,酒醅中即使高产己酸乙酯及其他香味物质也难丰收于酒中。19.酿酒生产过程中,对浆水的温度,使浆水的数量有何要求?答案:①对浆水的温度要求是不低于90℃。②根据季节、叉次、上排出窖酒醅干湿程度等来控制入池水分。③要保持入池水分的稳定。④使水原则是“打梯度水”。20.辅料在酿酒生产中起到那些作用,使用时应遵循什么原则?答案:作用:辅料是酿酒生产中的填充料,具有调整酒醅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并可使酒醅有一定的疏松度及含氧量,利于蒸煮、糖化发酵进行,使酒醅正常升温,它能增加发酵和蒸酒时的界面作用,使蒸馏和发酵顺利进行。

使用原则:①按季节调整辅料用量;②按底醅升温情况调整辅料用量;③按上排的底醅酸度及淀粉浓度调整辅料用量;④尽可能地少用辅料。21.详细叙述上甑操作过程,并说说上甑的注意事项。答案:(1)要把酒醅、原料、稻壳三者按比例进行依次充分均匀拌和,要求抄拌两到三遍,做到疏松,使上甑前醅料均匀,疏松,无蛋团;

(2)上甑前,要检查底锅水是否加够,水是否清洁卫生;蒸馏器具,包括甑桶、甑裂是否清洁卫生,通常要用清水彻底清洗后再倒酒稍子,在甑裂上撒上一层熟壳后,在甑裂上均匀撒越10㎝左右的酒醅,然后调节气压,等待底锅水沸腾后开始上甑。上甑操作的基本方法;将醅料用锨轻轻地装入甑桶内,身体下身紧贴甑桶,将醅料轻轻地、均匀地铺撒于甑内,先里面后外面,使醅料逐步形成外高内低的锅底形状。上到一定部位,要试探上汽的深度,如上汽还有一定的距离,则要停止上甑,否则会造成上汽不均匀,甚至压气,塌汽,影响蒸馏效果,造成“夹花吊尾”影响产量和质量。

(3)上甑操作要做到,及时调整汽压,要不冒汽、不压汽、不跑汽。要轻撒匀铺,见潮上甑,探汽上料,在整个装甑过程中,要做到“轻、松、匀、薄、准、平”。

(4)上甑用汽要做到“两小一大”,装甑操作中要做到三不冒汽和三找汽。22.黄水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一定数量的黄水,可以抑制杂菌生长,保护发酵糟免受其侵害,使窖内不发生倒烧现象。

(2)黄水酸大可促进酯化反应,使酯的含量增加。

(3)为窖泥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黄水中含有酸、酯、醇、醛、蛋白质、糖等都是窖泥微生物所需的良好营养成分。因此,黄水可加速窖泥老熟,从而提高酒质。23.请简要概述原酒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