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1页
人口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2页
人口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3页
人口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4页
人口容量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人口容量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容量1、运用资料,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照片中这位婴儿是“地球村”的第70亿位居民,于2011年10月31日凌晨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70亿人口日”。随着“第70亿宝宝”的降生,地球正式进入了“后70亿人口”时代。一个问题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和讨论:1.我们的地球家园到底可以承载多少人口?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着众多的猜测和估算。你对此有何看法?导入新课1.概念: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衡量指标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区域环境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也称环境人口容量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读图探讨: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教材12页图1.22)左图: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右图:人口增长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最终由于饥荒、疾病、污染和资源枯竭,造成人口大量减少,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重新建立。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承载力的关系时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控制人口数量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可以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稳定。假设情景a人类社会早期,人口很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人口得以快速增长,数量激增。在人口数量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前,努力控制人口,最终人口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保持稳定。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饥荒、疾病、污染、资源枯竭假设情景b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如果人口激增,大大超过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便会引起严重的生态恶化、资源枯竭,进而引发饥荒,社会秩序崩溃。最终人口骤降,被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也更少,形成了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最终降到新的承载力之下,才会慢慢恢复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人口数量人口激增人口暴跌资源环境承载力时间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承载力的关系通过以上两种情境的分析,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启示:环境承载力是环境能够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是维持人地和谐的底线,人类增长一旦超过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就会导致生态恶化,环境的承载力下降,进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甚至毁灭。思考:1.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成不变的吗?

2.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当一只木桶的桶底面积确定后,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那块木板。2.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1.什么是木桶效应?其揭示了什么道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资源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居民消费水平;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源或实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阅读教材图1.23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如何提高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典型案例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发现新的资源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扩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思考】阅读教材17页最后一自然段,说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3)人均消费水平中国不同消费水平下,对应人口数量(举例)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6亿温饱型消费水平10亿以内小康型消费水平8-9亿富裕型消费水平7亿以内【思考】消费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二者负相关。如果按照美国人的消费水平来生活,印度所能容纳的人口就要比现在多呢还是少呢?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4)地区的开放程度【思考】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跨区域的资源调配对调入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有何有利影响?能够缓解调入区的资源紧张问题,扩大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1)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木桶效应(2)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地区的开放程度(4)人均消费水平--负相关【思考】为什么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开发数量消耗数量环境人口容量资源决定决定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2.影响因素:【案例分析】日本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小小的国土却承载了1.26亿人口,为什么日本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依靠岛国的位置、众多的良港,进口资源、能源,发展经济、科技,提高了本国的环境承载力,从而养活众多的人口。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超过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若进一步增长,势必引起超严重的后果。乐观者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新的资源,解决种种难题,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值。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在100亿左右。对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同估计你赞成那种估计,为什么?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到底适合养活多少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名师点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的人口数量(极限人口):是一个警戒值。人口合理容量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和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是一个合理值。(2)大小关系:某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的依据之一;人口合理容量21061214181622亿人2048<实际人口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以我国为例7亿14亿16亿二、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对于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量就越多,造成资源短缺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增加,造成环境问题。还会带来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3.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现代社会出现人口过快增长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对策各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国际合作保证大家都有追求高水平生活的平等权利建立公平秩序人地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不同阶段人口政策【活动】1.鼓励生育和限制节育阶段1949-1970年满足国家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需求而推行的人口战略2.计划生育阶段1970-2001年由于生产力发展无法满足人口众多所带来的粮食紧缺、受教育率低、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3.二胎阶段2002-2021年2002年“双独二孩”2013年11月15日启动“单独二孩”2016年1月1日实施“全面二孩”“二孩”政策调整,我国人口增长放缓趋势仍未改善,“人口红利”消退和老龄化现象日益显现,于是推出了“三孩”政策,于2021年5月31日实施。2022年1月17日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伴随着新中国第一次生育潮出生人口集体进入老龄阶段,我国正式步入老龄社会。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为61年来首次负增长。2020年比上年末增加204万,2021年净增48万,再到2022年减少85万,正负切换,弹指之间。思考:根据资料分析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资源和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等因素。我国不同阶段人口政策【活动】课堂小结随堂检测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度的,下图为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图,据此完成1~2题。1.制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状况 B.社会经济状况 C.人均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2.人口暴跌后重新建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的原因是(

)A.自然资源数量减少

B.区域人口数量外流C.人均消费水平提高

D.科技发展水平提高AA随堂检测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材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4.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珠江三角洲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青藏高原BA随堂检测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短板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