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冗杂(róng)萌发(méng)砚台(yàn)目眩神迷(xuàn)B.闭塞(sài)沙砾(lì)蘸水(zàn)纷至沓来(tà)C.束缚(shù)沟壑(hè)穹顶(qióng)怒不可遏(è)D.瞳仁(tóng)腐蚀(shí)妩媚(wū)硕大无比(shuò)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流浪地球》展现的各种大场面、塑造的各种特技场景,让看惯了欧美特技的观众们也叹为观止。B.2019年3月31日,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开跑,世界各地的跑迷们纷至沓来,尽享奔跑的盛宴。C.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交警支队组织部分退休老人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D.我们要挺直不屈的腰杆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骤雨,以不倒的姿势昂首走进每一个阴晦潮湿的日子。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自圆其说,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B.钱学森有句名言“我姓钱,但是我不爱钱”,至今读起来,仍是震耳欲聋,令人肃然起敬。C.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如梦如幻般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D.青岛在国人心中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帆船之都,奥帆中心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参观游览。4.(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季来临,为了避免学生溺水的事情不再发生,学校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B.成都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最烦闷、最让人觉得漫长难熬的季节。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D.江布拉克的美景让我深深地沉醉,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5.(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A.这位同学的演讲稿,观点明确,结构严谨,除了举例不恰当外,真可谓天衣无缝。B.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不应该袖手旁观。C.《复仇者联盟4》片中人物在空中飞行的动作,让漫威的铁杆粉漫不经心地跟着模仿。D.万众瞩目的“辉煌新时代”深圳中心区灯光表演秀迎来连续不断纷至沓来的群众。6.(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震憾霎时风云变幻招摇撞骗B.枯燥彷徨名富其实轻歌曼舞C.帷幕驰骋销声匿迹自圆其说D.狡辩堕落川流不息振耳欲聋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这个班的人个个自以为是,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总是无人问津。B.参加工作后,父亲叮嘱我做人做事要正大光明,不要偷偷摸摸。C.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D.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称赞夫人大彻大悟,嬴夫人却希望芈月永远不要有这种彻悟。8.(2分)下列口语交际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端午节到了,小明到刚出嫁的姑姑家接她回家过节,但又不知她家具体住在什么地方,于是见人就问:“喂,我姑姑家住在哪里?”B.同学们都在认真做作业,而小雷却无精打采地趴着,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敲了敲桌子,提醒他该做作业了,他不耐烦地说:“我做不做作业关你什么事?你管得着吗?”C.芳芳家住二楼,楼上的住户水笼头坏了,水流下来淋湿了芳芳堆在阳合上的蜂窝煤,她气冲冲的跑上去说:“哼!真没素质,淋坏了人家的煤球也不管!”D.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鞋也没脱就往沙发上一躺,女儿见状,急忙端来热水,说:“妈妈,您累坏了,洗洗脚,去休息吧!”9、(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一大特产,因早春茶芽萌①(A.ménɡB.míng)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仿若红袍披树,故名“大红袍”。其条形壮硕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兼有红茶的甘chún②(A.醇B.淳)、绿茶的清香。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甲(A.精湛B.精美)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茶界泰斗陈椽老先生认为武夷岩茶乙(A.精彩绝伦B.无与伦比)的传统制作技艺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值得中国人民骄傲。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__________________(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默写填空。(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2)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所》)(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也》)(5)《虽有嘉肴》中体现重视实践,强调只有学习和教学之后才能找到自身不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家国天下,既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博爱胸襟,陆游面对国家危难,深情嘱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杜甫目睹茅屋破败,大声疾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作答)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优雅。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②何谓的经典?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健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丑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⑤品读经典,人们可以得到关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国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一部《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全文,请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题目,写在下面横线上。2.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有什么作用?3.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文章第④段画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2、(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①我国许多名山古刹,总有不少历尽沧桑、饱经风霜的古树相伴随,它们中除了苍松翠柏、参天杉桧外,还常常能见到一种树干挺拔的古朴大树。它雄姿肃穆,古雅别致,当微风吹拂而过时,摇动着万千碧叶,更显得壮丽非凡。这就是大名鼎鼎孓遗植物——银杏。②为什么把银杏称为孓遗植物?原来,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末期,它已经出现在我们逐个星球上。经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几乎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遍。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③但在以后的岁月中,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由____而____,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到了白垩纪和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山脉不断隆起,银杏在与新植物群的竞争中,被迫退出生物界的历史舞台。只有在我国西天目山的深谷之中,以及其他极少数地区,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④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栽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⑤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它甚至到了400岁的“高龄”,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最“长寿”的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它粗大而又茂盛,高25米,树干腰围达16米,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⑥那么,银杏为什么长寿?其中究竟有什么奥妙?⑦植物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大多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长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⑧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⑨以上这些都是银杏长寿的内在原因,但是,如果没有适宜的生长环境,它也是无法长寿的。例如,现存的古银杏大树,大多数生长在条件优越的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这些地方小,气候条件十分良好,有利于它们生长。同时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因而得到长期保护,这些都是银杏长寿的外在原因。⑩银杏不但有科学研究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用途。它的果实叫白果,果肉软滑香糯,做成甜食或其他食品,滋味极美,营养丰富,但一次不宜多食。在园林方面,银杏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它对许多病虫害有特别的抵抗力,而且能抵御城市中的黑烟粉尘和有毒气体的污染,用它作为城市马路的行道树,比其他植物多几分优越性。银杏的叶片形状别致,到秋天变成橙黄色,非常娇艳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1.根据第③段第一句话的意思,在横线处填上一对反义词:由____而____。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读了上文,请你概括银杏树长寿的原因。4.写出本文介绍银杏的五个特点。5.文中说银杏树可作“行道树”,你还知道那些树可作行道树?(至少写出两种)13、(12分)阅读梦幻同里张抗抗①春天心里总是想着那个叫做同里的江南小镇。它位于太湖东岸,京杭大运河畔,距苏州只十几公里。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②终于有机会去了同里。同里镇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汉天水相连,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③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竟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呢。④退思园,为光绪年间安徽兵备道任兰生遭贬回乡后所建的私家园林。“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因是带罪思过,那园子必须得有些低头顺眉的小模样,自然是不能如同位在高官时那样张扬跋扈了,自然得打破常规,作出检省内愧的收敛状。这一“思过”。连宅子的方位也整个改向,由纵向变为横向,自西向东一路苦思,左为宅、中为庭、右为园,竟构思出一座别具一格的“贴水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颇费后人寻思咂味的别样庭园。⑤相传任兰生在同治年间官居安徽风颖六泗兵备道道台兼凤阳关监督。凤阳关监督为肥缺,凡过往商贾都要向他送红包,因此宦囊充盈,方才能在家乡同里镇上兴建这样一座显赫气派的私家宅园。取名“退思园”,只不过制造出一种认罪悔过的假象,专门糊弄皇上罢了。⑥既是闭门思过,“退思草堂”是不可缺的;贴水近湖,视野开阔,园中山水尽收眼底,心胸仍然豁朗;解甲归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得有“水芗榭”和“眠云亭”下棋解闷,“揽胜阁”作画;春有“闹红一舸”,夏有“菰雨生凉”的情趣;还有横空出世、八面来风的“天桥”,可令人精神一爽。再有读书思过的“辛台”,抚琴听乐的“二曲桥”,将园主的退休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滴水不漏。⑦却因是解职下台,清静中不免寂寞冷清,门前车马日稀,因此,中庭通往园内,泊有一艘旱船,好似一艘正在靠岸的到客船,为园主请来了一批批佳嘉宾。侧旁的“岁寒居”,正待好友围炉品茗,舞文弄墨,谈古论今,以期有朝一日宦海复出,东山再起。⑧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却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为什么人们总是要待“退”时才能思过呢?尽管退而思过,当强于退而拒思者百倍,但若在“进取”时,亦能冷静检省自己,岂不是能避免更多“过错”么?⑨退思园在江南的雨雾中变得朦胧。退出那个园子以后,我们或许有了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文章有删改)1.下列对选文层次的划分,恰当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2.根据段②,“同里”的“质朴而秀美”表现在哪些地方?3.文章标题是《梦幻同里》,为什么重点却写“退思园”?说说你的理解。4.请从修辞的角度简析,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同里是必须得去的,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三、写作。(50分)14、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C项正确。其他各项修改为:A项,冗杂(rǒng);B项,闭塞(sè)蘸水(zhàn);D项,妩媚(wǔ)。2、C【解题分析】

C项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戛:象声词。不能形容“拥堵现象”。【题目点拨】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3、B【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A.自圆其说:能提出理由,使自己的说法没有自相矛盾和破绽之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震耳欲聋:把耳朵都震得快要聋了。形容声音非常大。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叹为观止:指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D.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故答案为B。4、B【解题分析】

A.否定不当,删掉“不”字;C.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D.语意重复,“停下脚步”与“驻足”重复;故选B。5、B【解题分析】

A.天衣无缝:是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根据句意不符合题意;B.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该项成语使用正确;C.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根据句意不符合题意;D.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根据句意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题分析】

A.震憾-震撼;B.名富其实-名副其实;D.振耳欲聋-震耳欲聋。故选C。7、A【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用在此句不恰当。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8、D【解题分析】

A.“喂,我姑姑家住在哪里?”别人不知道你的姑姑是谁,无法回答你。表述语言,不准确,不礼貌;B项,对待老师的态度不正确;C项,楼上住户并不是故意的,不应该辱骂人家。故选D。9、(1①A②A(2)甲A乙B(3)武夷岩茶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的美誉。【解题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与书写。“萌”不是取半边字的读音,读作“ménɡ”,“醇”酒味厚。“淳”意为质朴敦厚。应写作“甘醇”。(2)精湛:形容做工良好,极好。精美:精致而美好。“精湛”符合语境。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无与伦比”符合语境。(3)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美誉”。10、(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2)蒹葭苍苍,所谓伊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4)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题分析】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窈窕”“逑”“蒹葭”“栖”“沙洲”“睦”“厦”“庇”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二、阅读理解。(42分)11、1.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2.引出中心论点,激发阅读兴趣,使论点更有说服力。3.品读经典,可以引发思考,启迪智慧,陶冶情操。4.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论证了“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这一分论点。【解题分析】

这篇文章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引出论题,从而作为道理论据引出本文论点: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接着引用了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的话阐述了“经典”的含义,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品读经典的意义,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1.此题考查点是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通过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句“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可以总结题目: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2.本题考查引用名言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以引用名言开头的作用是常考的一种题型,此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引起读者兴趣;引出论点;作为论据论证论点。本文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论证论点。3.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中语句的含义的理解,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可分析解答。即:经典作品能引发人的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4.本题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及效果分析。第四段列举出《史记》中的史实,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12、1.盛衰2.举例子说明银杏是典型的长寿树种3.内因:生长缓慢、根系发达、体内含有抑菌杀虫的乙烯醛和多种有机酸;外因:大多生长在条件优越的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内,很少遭受人为破坏。4.(1)挺拔壮丽(2)历史优越(3)生长缓慢(4)长寿高龄(5)经济价值5.)合欢树、梧桐树、樟树、杨树等【解题分析】1.有上下文的内容即可判断所填词语。如客人分析上文“银杏也像许多盛极一时的帝国一样”与下文“渐渐失去了它的主宰地位”,即可断定在横线处所填的一对反义词是“盛”与“衰”。2.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最‘长寿’的银杏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它粗大而又茂盛……直到今天还果实累累。”为举例子;而“高25米,树干腰围达16米,据说已有3000多岁了”为列数字。准确第地说明了语段的观点句,即“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3.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如可提取第3段“由于受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的保护,才有少量的银杏侥幸保存下来”,第4段“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第7段“大多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使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长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第8段“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烯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第9段“这些地方小,气候条件十分良好,有利于它们生长。同时名山胜地和古庙寺院很少遭受战乱的破坏,因而得到长期保护,这些都是银杏长寿的外在原因”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可按内外因两个角度分别作答。4.要求写出本文介绍银杏的五个特点。速读材料,整体把握;认真审题,明确目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严密分析,准确把握。如第1段写挺拔壮丽;第2、3段写历史优越;第4段写生长缓慢;第5—9段写长寿高龄。10段写经济价值。5.考查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行道树:指的是沿道路两旁栽植的成行的树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在完善道路服务体系、提高道路服务质量方面,有着积极、主动的环境生态作用。行道树的主要栽培场所为人行道绿带,分车线绿岛,市民广场游径,河滨林荫道及城乡公路两侧等。理想的行道树种选择标准,从养护管理要求出发,应该是适应性强、病虫害少,从景观效果要求出发,应该是干挺枝秀、景观持久。目前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椴树、白榆、七叶树以及枫树、喜树、银杏、杂交马褂木、樟树、广玉兰、乐昌含笑以及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水杉等。【题目点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13、1.A2.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汉天水相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3.“退思园”是同里人的骄傲,它独一无二,具有无限魅力;作者“再思同里”,是为了“退思园”,“退思园”给作者“异样的思绪”,使同里镇蒙上了“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4.比喻,把去同里的愿望比作波浪中的小船,表现了去同里的愿望一直藏在自己的心里,搅得自己不得安宁,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同里的神往之情。【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根据第①段“同里是必须得去的”写作者想去同里;第⑧段“质朴而秀美的同里,常让人思念。再思同里”写回来后思念同里;中间几段是游览同里,层次的划分故选A。2.考查对文段内容的分析概括。仔细阅读第②段的内容,围绕“四周有五湖环绕,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作答即可。3.考查对文章写作内容的理解。依据文章的第③、⑧、⑨段的句子来理解,同里镇古宅群中,“还有被同里人最引为骄傲也被世人竟相传说并无数次进入影视的独一无二的‘退思园’”;回来后的作者再思同里,同样想到的是为了那座名闻遐迩的“退思园”,并引发作者一种异样的思绪“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冥思苦想的思辨色彩。”4.考查赏析文句。按照题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不然它就像一条波浪中的小船,老是在心里荡来荡去。”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