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新区2024届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ě)翌日(yù)龟裂(ɡuī)挑拨离间(jiān)B.归省(shěnɡ)锵然(qiānɡ)雾霭(ǎi)暴风骤雨(chòu)C.斡旋(wò)拾级(shí)蛮横(hénɡ)怒不可遏(è)D.羁绊(jī)巉峻(chán)撺掇(duo)霓裳羽衣(ní)2.(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对方的无理指责,他从容不迫,强词夺理,终于成功批驳了对方的观点。B.十三四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社志。C.自从《小王子》主题展在深圳万象城盛大开启后,游人情怀满满,接踵而至。D.促销前先涨价,然后在促销当天降价,实际价格持平甚至上涨,促销活动往往名副其实。3.(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拙劣(zhuó)蛮横(hèng)襁褓(qiǎng)挑拨离间(jiàn)B.拾级(shè)寒噤(jìn)出轧(zhā)行将就木(jiāng)C.瞭望(liào)腈纶(jīng)翌日(yì)怒不可遏(è)D.穹顶(qóng)苍劲(jìng)旷野(kuàng)强词夺理(qiáng)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B.“瘦精肉”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又接踵而至。近期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C.电视台乱剪辑现象的泛滥,导致不少追剧观众看到的是分崩离析的内容,而非完整顺畅的故事剧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是常有之事。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5.(2分)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喧闹。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C.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D.河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城市景象。6.(2分)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获茅盾文学奖。B.在弟弟孙少平的指引下,哥哥孙少安最终由赞助电视剧转变为重修村小学。C.田润生最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侯玉英结婚了。D.小说结尾孙少平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回到大牙湾煤矿。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便要还家(______)(2)处处志之(_______)(3)渔人甚异之(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的写作顺序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及再寻桃花源。B.当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买下伏笔。C.作者描述的和平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与战乱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D.世外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他看来世外桃源的梦想是可望而可及的。8、(3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别徐州①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②,清泗③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④东。(选自《全宋词》)(注释)①此词作于1079年暮春。其时苏轼在徐州上任仅两年,调往湖州任知州,调任途中作此伺。②彭城:即徐州。③清泗:清激的泗水,泗水流经徐州.④楚江:即泗水。1.词的上阙“天涯流落思无穷”中的“思无穷”具体表现为哪些情感?2.“物我相融”是历代词人常用的创作手法,请结合“背归鸿,去吴中”一句分析。9、(7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青山横北郭,________。(2)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4)________,只有香如故。(5)芳草鲜美,________。(6)________,潭影空人心。(7)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8)________,天涯若比邻。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刷脸”,正走入你我生活张意轩尚丹①走进一家餐厅,即便没有手机和钱包,点餐后也能通过“刷脸”完成支付;走进一家银行,不带银行卡、身份证,靠“刷脸”也能取款.…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体验过?如今,从考勤、购物,到坐飞机、住酒店,乃至领养老金,靠“脸”吃饭办事不再是玩笑。目前,人脸识别技术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②在安防监控领域,“刷脸”技术可以对银行、机场、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人群进行监控,实现特定人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2018年以来,深圳等多地纷纷启用电子警察执法,通过“刷脸”识别行人、非机动车间红灯违法,大大提高了效率。③在出行领域,百度与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人脸识别的“刷脸”登机项目,已在河南南阳姜营机场落地。人脸闸机让旅客直接“刷脸”坐飞机,以秒为单位完成身份验证。北京大学则在尝试将“刷脸”系统应用到校园安保系统当中,学生第一套“刷脸入校”闸机已投入运行。@在零售商超领域,阿里、京东等纷纷试水无人超市,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应用在购物、结算环节,不仅可以帮助线下店铺迅速捕捉用户信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且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也是一种升级。⑤在医学领域,人脸识别挂号系统让“号贩子”无从插手,“刷脸”医保支付可以节省排队时间,让智慧医疗服务流程更加通畅。2018年,温州有10家医院启用了人脸识别预填单系统,“刷脸”看病、智能导诊成为可能。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缘何近年来在国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技术驱动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果将其比喻成一辆马车,人才优势、技术驱动、资本助力、政策支持等犹如车轮,正带动这辆马车跑得更快更稳。”艾媒数聚创始人兼CEO张毅说。⑦就“刷脸”技术而言,我国目前在应用落地方面走在前列,底层技术也在不断加速。日前,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领先于美国和日本。⑧“中国多年来注重理工科教育的传统,也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结合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商汤科技工程院院长沈微说。“丰富的场景应用需求,提供给企业落地的通道以及强劲的市场价值;大数据的储存和世界性的命题,也给了科技企业以及技术开发者广泛的平台。”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说。⑨资本投入也是一股重要力量。除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园巨头落子布局外,不少垂直企业也不断获得资本关注。更多创业者正在进入这一行业。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中,计算机视觉行业公司以17.%的占比位列首位。业内人士分析,5G时代的加速到来,也将给计算机视觉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脸识别有望发展成为下一个智能时代的标配。⑩也有专家表示,“刷脸”只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比较具体可感的一部分。事实上,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给大家带来的远远不仅是‘刷脸”付款这么简单,如果应用在第一三产业,它将在更大层面带来生产效益的提升和变革。⑪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带来对生产力的提升。这种提升,一方面是对传统行业中对跟视觉相关的人工部分的增强或替代,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是带来新的交互体验和应用,形成新的应用场景。⑫事实上,这些提升正在发生。在手机和娱乐领域,基于智能识别的影像和图片分类、处理,已经成为现实;在自动驾驶领域,对环境智能感知、定位车辆自动判断目标,也在不断发展中;在无人机、机器人领域,自动避障的运用有了新进展;在工业领域,除了30分拣等吸人眼球的探索性应用,产品质检的应用也在不断涌现。⑬专家表示,这些变化对行业而言,是效率提升和行业重塑,也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机遇和更有想象力的增长空间。过去几十年,互联网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选自2018年8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概括文章围绕“刷脸”说明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简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3.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1、(15分)请阅读《壶口瀑布》选段,按要求完成题目。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甲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乙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丙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1.请联系前文,具体说说第一段中加点的“驰骋”词呼应什么?好在何处?2.第2段“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中“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窄”指的是__________。3.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4.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着力描摹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又说它“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一一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路遥的《》描写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精神追求,充满了正能量,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主人公、兄弟,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阅读下面《名人传》中的两个片段,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片段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片段二: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他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他以一句充满豪情的话概括了他的一生,这句话今天已经成了一切勇敢者的座右铭:唯其痛苦,才有欢乐。(2)《名人传》的作者是国作家。上面两个片段描写的分别是与。(3)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联系上面的相关片段,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50字以内)13、(5分)仔细观察下图,请把对图的理解用文字表述下来。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是一种人文意思的觉醒。无论是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还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还有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无论在哲学,还是在文学领域,“我”都是一个永恒而又有趣的话题。处于金子般年华阶段的你们,朝气蓬勃,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你们怀揣梦想,找准目标,为自己喝彩!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低于600字。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班级。(2)工整书写,字迹清晰,设卷面分5分(不单列,直接并入到作文分数中)(3)可叙事、抒情。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A.翌(yù)-(yì)、龟(ɡuī)-(jūn)、间(jiān)-(jiàn)。B.省(shěnɡ)-(xǐng)、骤(chòu)-(zhòu)。C.拾(shí)-(shè)、横(hénɡ)-(hèng)。故选D。2、C【解题分析】

C.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使用恰当。故选C。A.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没理硬说成有理。贬义词,语境不符。B.目空一切: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贬义词,语境不符。D.名副其实:意思是名声或称谓与实际一致、相符合。语境不符。3、C【解题分析】

A.拙劣(zhuō)。B.出轧(zhá)。D.穹顶(qióng),强词夺理(qiǎng)。故选C。4、C【解题分析】

A.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符合语境,正确。B.接踵而至:意思是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持续发生。符合语境,正确。C.分崩离析:指国家、集团、组织或家庭分崩瓦解,用于电视内容不合适,故错误,可改为:支离破碎。D.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符合语境,正确。故选C。5、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与语境不合,使用不正确。B.“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C.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使用正确。D.川流不息: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或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A。点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做出判断。解答时要辨析词语(成语)本身的意义、使用范围、语意轻重、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别,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6、C【解题分析】

C.侯玉英——郝红梅。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通邀,邀请做标记对…感到惊异2.(1)桃花源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2)(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3.D【解题分析】

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年代:东晋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只见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儿来的。(渔人)细致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人们就把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的给(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诉说他知道的事情,(他们)听了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居住了几天,告辞离开。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界的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这些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以后就不再有探访的人了。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注意“要”是通假字,通“邀”,邀请;“志”,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异”,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乃”,竟然;“既”,已经;“向”,从前的、旧的;“志”,做标记。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D.“在他看来世外桃源的梦想是可望而可及的”说法有误,因为“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故选D。8、1.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依依不舍,得而复失的哀怨。春光仍在,但无人共赏,有天涯流落之感,湖州赴任,相思难寄,对徐州风物的依恋之情。2.“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把离别之情融在“归鸿”身上,流露诗人不如归鸿感叹和无奈。【解题分析】1.考查词句所抒发的情感。读懂词句并结合注释分析是作答的关键。“既相逢”是写邂逅相逢的喜悦。“却匆匆”是写对骤然分别的痛惜。“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是写依依不舍,得而复失的哀怨。“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是写春光仍在,但无人共赏。再结合注释:苏轼在徐州上任仅两年,调往湖州任知州,词句中无不表明对徐州风物的依恋之情。2.考查对“物我相融”创作手法的分析。这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来出的诗歌,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物”与“我”相融一起。“背归鸿,去吴中”:我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显然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这里有“我”有“归鸿”,体现了“物我相融”的创作手法。9、(1)白水绕东城(2)缥缈孤鸿影(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零落成泥碾作尘(5)落英缤纷(6)山光悦鸟性(7)琴瑟友之(8)海内存知己【解题分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缥缈”“庇”“碾”“瑟”等字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①“刷脸”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刷脸”技术方便了生活,提高了效率;②人才优势、技术驱动、资本助力、政策支持等是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③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提升生产力。2.列举生活中种种“刷脸”的场景,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人脸识别:说明人脸识别技术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引出下文一一靠“刷脸”办事的领域越来越多;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打比方。将人脸识别技术比作马车,将人才优势、技术驱动、资本助力、政策支持比作车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些因素对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解题分析】1.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答此题,要通读文章,逐段概括每段段意,注意把意思相同的段落合并到一起,从而概括出文章内容,要注意完整性,不能有遗漏。根据第一段“人脸识别技术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第六段“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缘何近年来在国内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技术驱动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如果将其比喻成一辆马车,人才优势、技术驱动、资本助力、政策支持等犹如车轮,正带动这辆马车跑得更快更稳”,第十一段“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带来对生产力的提升”,抽取关键词句即可概括。2.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答此类题,要在通读文章,概括语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一段列举餐厅、银行等生活中的“刷脸”的场景,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人脸识别,本段“人脸识别技术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方便了生活、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也因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一句,概括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正大规模走出实验室,走入各行各业,引出下文一一人脸识别即使真应用到安防、出行、零售商超和医学等领域,靠“刷脸”办事的领域越来越多;列举生活中种种“刷脸”的场景,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作答。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划线句把“人脸识别技术”比成“马车”,把“人才优势、技术驱动、资本助力、政策支持等”比成“车轮”,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打比方的作用是使说明生动形象,本段说明的是这些因素对人脸识别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据此作答。11、1.“驰骋”呼应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2.五百米的河道四十多米宽的深沟3.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4.作者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解题分析】1.一问,“驰骋”:骑马奔跑。这个词正好呼应了前文“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一句。二问,“驰骋”本是形容骑马奔跑,奔驰。这里是形容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以此来烘托激流澎湃,水流之急,水力之大。2.考查对文章重要词语的理解。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上文,“宽”指的是“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中的“五百米宽的河道”,“窄”指的是“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中的“四十多米宽的深沟”。3.品析句子。“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明显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黄河奔腾汹涌,一往无前的状态,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愈挫愈勇的气势。4.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黄河的美不在终点。而在充满阳刚之气的惊涛拍岸的过程中。在惊雷行空般的咆哮声中。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以它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自然品格,孕育出中华民族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勇往直前的伟大品格。黄河,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与中华民族一脉相承。这些,恐怕就是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从“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一一人的各种感情”一句分析,写黄河并不仅仅将它作为黄河来写,更是赋予它情感,将它当作人来写,把它当作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来写。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2)法国罗曼·罗兰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德国音乐家贝多芬(3)【示例一】米开朗琪罗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追求完美,夜以继日地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他贫病交加,却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示例二】贝多芬备受感情煎熬,又不幸失聪。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他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解题分析】

(1)《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按以上分析填充即可。(2)《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年)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现已被选中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上面两个片段描写的分别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按以上分析填充即可。(3)根据你《名人传》的阅读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两位伟大的艺术家中选出一个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主人公。然后分析他令你感动的原因。如贝多芬,在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