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4页
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2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022范文新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

本单元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同学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其包含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重点是进位加和退位减。下面就谈谈自己上本单元后的一些课后感吧!

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难点,对于退位减法,在课堂中我也鼓舞同学动手实践操作,自己发觉退位算理。其实,在课堂中同学的算法多样化,如有同学从问“十位算起”可以吗?通过比较优化,最末选用最基本的算法(从个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过肯定的练习加以巩固。但同学的错误还是有。如:(1)倒减。(2)无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对这样的错误时,我想重要的是将这一错误资源整顿。通过同学板演,我和同学一起抓典型的错例,和同学一起分析错误的所在,是马虎的错误,还是方法的错误,或还是其他的错误。让同学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错误,以便在今后的作业做更能避开这样的错误。由于计算题的内容究竟有别于其他内容的学习,他更要同学养成细心做题的习惯。所以,订正错误,在纠错的道路上让同学更好地养成学习的习惯是特别重要的。

还有,上本单元我感受最大的是同学作业的正确定率不高。一次作业下来,做全对的同学不多,究其缘由,同学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还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这也是正常的吧,由于同学刚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立刻让同学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可想而知是没有的。结合本学期要进行口算技能的测试,还是要加强口算的练习,但是如何加强,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

2022范文新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2

1.体验事项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假如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肯定的条件下,它所涌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定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溶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肯定的条件下,涌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涌现正面,还是涌现反面。

教科书通过主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同学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确定的

(1)主题图的教学。

教科书第104页呈现了同学熟识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出发,使同学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观测图意,描述图意,调动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引导同学说一说自己在“抽签表演节目”时的实际感受。使同学在观测、描述和沟通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在用抽签来决断表演的节目的活动中,“表演某种节目”这样的事项的发生是不确定性的。老师还可以引导同学结合自己四周熟识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需要留意的是,只要同学能够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用“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就可以了,如“我可能要表演唱歌”。不须要求同学肯定要说出“我表演唱歌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例1的教学。

教科书呈现了同学摸棋子的试验,使同学在猜想、试验与沟通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有些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项的发生那么是不确定的。教科书中给出了两个盒子装有不怜悯况的棋子,是想通过两个简约试验的对比,让同学更好地体会确定事项和不确定事项。老师可以依照教科书中的图示分别在两个盒子里放进各种颜色的棋子(也可选用乒乓球等),留意这些棋子除了颜色外应完全相同,并将放棋子的过程完整地呈现给同学,而且在每次摸棋子之前都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

教科书中一共提出了三个问题,提示教学的过程、反映不同方面的要求。

①教学第一个问题“哪个盒子里确定能摸出红棋子”。老师可以先提问“左边的盒子里确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同学进行猜想,再让同学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认识到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老师再提问“在右边的盒子里确定能摸出红棋子吗?”让同学进行猜想,再让同学实际摸摸看。通过试验,使同学发觉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②第二个问题“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和第三个问题“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可一同教学。老师可以先引导同学猜想“左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吗?确定能摸出绿棋子吗?”,同样再让同学争论沟通,并通过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认识到由于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肯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地为同学提供猜想、试验与沟通的机会,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老师可以依照教

科书中的图示,事先为每个小组预备两个盒子和两袋棋子,为了沟通方便,可以给盒子标上序号1和2。在教学时,先指导同学分别将两袋棋子放入两个盒子,然后逐一提出教科书中的问题。老师还要提示同学,在每次摸棋子前应将盒中的棋子摇匀。提出一个问题后,先让同学在小组内充分争论、试验,然后再全班沟通。使同学充分经受猜想、试验与沟通的活动过程,丰富同学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④另外,在汇报时只要同学能够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用“在左边的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可能摸出红棋子”等描述进行表达就可以了,不须要求同学肯定要说出“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摸出红棋子这个事项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⑤(3)例2的教学。

⑥教科书呈现了六幅与现实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的画面,通过生活实例丰富同学对确定和不确定事项的认识,让同学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学会判断哪些事项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项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⑦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让同学观测图意,独立思索,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阅历做出判断,再引导同学争论。使同学在描述、思索和争论沟通的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确定和不确定现象。需要留意的是,在让同学判断事项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时,只要同学能够结合详细的问题情境,用“肯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表述就可以了,如“地球肯定每天都在转动”“三天后可能下雨”“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等。不须要求同学肯定要说出“我从诞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这件事的发生是确定的”“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这件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每天都有人诞生这件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

⑧老师还可以引导同学结合自己四周熟识的情境,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什么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另外,老师还应有意识地查找一些带有感情色调的事项让同学来判断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如“明天的拔河竞赛我们班会赢”。让同学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项来说,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

⑨2.能够列出简约试验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⑩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

为了表达的方便,把条件每实现一次,叫做进行一次试验。例如对“掷一枚硬币,涌现正面”这个事项来说,做一次试验就是将硬币抛掷一次。假如一个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多于一个,在一次试验中结果无法事先确定,这种试验就叫做随机试验。把随机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称为随机事项。

一个随机事项的发生既有随机性(对单次试验来说),又存在着统计规律性(对大量重复试验来说)。随机事项的统计规律性表现在:随机事项的频率──即此事项发生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具有稳定性,即总是在某个常数四周摆曳,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曳幅度越来越小。我们给这个常数取一个名字,叫做这个随机事项的概率。概率可以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项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上述关于概率的定义,通常称为概率的统计定义。

由于同学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通过例3、例4和例5的教学,使同学在试验活动中,认识简约试验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知道事项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022范文新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3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那么,并能应用法那么精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育同学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同学的计算水平。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预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5+5=6+8=

8+6+1=8+2+1=6+5+1=

求385与705的和。

全班齐练,老师巡察,做完后集体订正。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留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老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控得很好,今日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日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同学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争论喜爱哪种方法,引导讨论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老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同学自由书写竖式,再争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当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径直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同学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022范文新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4

教学内容: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进一步培育同学的估算技能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控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同学计算的速度和精确性

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85+68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留意些什么?你留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略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新课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量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略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量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争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

问:假如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同学板演,集体讲评

老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却加进位1。

巩固进展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控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很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觉了什么数量关系?

同学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

同学独立完成。

2022范文新人教版数学三班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使同学进一步掌控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那么,并能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