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_第1页
台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_第2页
台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_第3页
台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_第4页
台灯底座注塑模具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尺寸计算公式: LM=1+S(1)型腔边长尺寸计算(Δ=0.64):L(2)型腔高度尺寸计算(Δ=0.20):L型芯(凸模)的尺寸计算: HM=1+S式中:HM—型芯尺寸(mm);Hs—塑件公差尺寸(mm);其他符号含义同上。(1)型芯边长尺寸计算(Δ=0.58):H(2)型芯高度尺寸计算(Δ=0.18):H3.9模具爆炸图及工作图台灯底座注塑模具爆炸图如图3-17所示。图3-17模具安装爆炸图下面是模具工作时的四个状态(1)合模。该状态下熔体注入模具,通过浇注系统到达型腔,再由冷却系统使熔体凝固,制作出制品。合模阶段如图3-18所示。图3-18合模(2)开模。该阶段模具凹、凸模板分离,制品从模具中暴露,为脱模做准备。开模阶段如图3-19所示。图3-19开模(3)脱模。该阶段注塑机推杆直接作用于推板,使推出机构运动,从而顶出塑件。脱模阶段如图3-20所示。图3-20脱模(4)复位。该阶段为一次循环的最后阶段,复位杆使推出机构复位,注塑机再将模具整体复位,进行下一次生产作业。4总结与展望4.1总结在初次接到此课题时,第一步是对该塑件所需要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参考相关材料,得知模具哪些部分需要具备高硬度,从而保证使用性能,哪些部分要求抗拉强度、抗应力开裂性、弹性模量都达到一定程度。为了针对性地解决现存产品在硬度、抗拉强度方面的缺陷,本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解决措施:首先,对本部分的尺寸精度主要尺寸取MT1级,次要尺寸为MT5级;其次,为保证使用性能,则需要设置高的抗拉强度、抗应力开裂性和弹性模量;另外,台灯底座底部圆直径为100mm,高27mm,壁厚2mm,从塑件壁厚上来看,最大壁厚则需要均匀分布,且需满足最小壁厚原则。对于零件尺寸则为MT5级,为保证相关模具零件的尺寸加工准确,就需要满足中高的尺寸精度要求。此塑件选用的材料为ABS塑料,脱模斜度确定为1°。在明晰塑件所要满足的条件之后,便要对注塑模具进行相关设计和改善。首先,对分型面位置、型腔数量以及浇注系统设计进行了初步了解,得知现存注塑模具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上文列出了解决方案。其中,分型面设计在塑件的中间部分的一个平面,模具为一模两腔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较为复杂,需要对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等进行分别设计,在本次浇注系统设计方案中,浇口套高80mm,大端高20mm,直径为40mm,小端高60mm,直径为15mm,小端出口直径8mm,斜率为2°。主流道长60mm。分流道长18mm、宽6mm、高3mm,形状为矩形。浇口采用侧浇口,冷却系统对塑件影响巨大,本次冷却系统由6根冷却管道组成,安装在凹模板内,在型腔上分布比较密集。推出机构设计为推杆推出机构,由8根推杆,推板和推杆固定板组成,推杆安装在推板上,由推杆固定板固定。四根复位杆和推杆采用相同的安装方式安装在推板上,形成复位机构。4根导柱构成导向机构,引导模具的运动。文章最后对模具的主要运动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模具进行了爆炸安装。4.2展望在本次的台灯底座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大量使用了CAD和proe等软件,这充分体现了机械行业里面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在此之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此类软件,为我今后进入机械行业加固道路。注塑模具行业在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国家的工业发展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精密注塑模具的发展存在比较大的空缺,但其于整个注塑模具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更加精密的注塑模具在实际生产中更加高效,塑件质量也更加稳定。对于我国未来的注塑模具行业而言,需对其设计和研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模具行业正在快速发展,我国也正在向工业强国靠拢,随着更多专业人才的加入,我国也将会跻身模具制造强国之列。参考文献梁茜.汽车冲压模具领域的专利发展现状[J].科技经济导刊,2021,91-92.我国模具行业现状分析[J].现代制造,2020(01),56.朱祖武.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家参谋,2020(17),256.周宝友.\o"/Qikan/Article/Detail?id=7001855838&from=Qikan_Article_Detail"中国模具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模具制造,2019,19(4),1-6.杨明锦,陆长征.结构型与复合型导电塑料研究进展[J].2005,23.朱光力,万金保.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7.彭竹琴.塑料导电改性原理及应用[J].绝缘材料,2004(06),9.盛晓敏,邓朝晖主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4.孙凤琴.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13.蔡福平.模具型腔数控铣削综合加工工艺优化[J]硅谷,2013(12),121-122.唐志玉.塑料模具设计师指南[M].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6.郑大中,房金妹,谭平宇.模具结构图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6.AutodeskCoLtd.Moldflowinsight2010helpSystem[G]MA:AutodeskCoLtd,2009,23-26.刘平平.注塑模自动分模技术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9,25.OnozukaH,UtsumiK,Kono1,etal.Highspeedmillingprocess-eswithlongobliquecuttingedges[J].JournalofManufacturingProcesses,2015(19):95-101.KingR.Handbookofhigh-speedmachiningtechnology[M]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