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第二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Mg-24S-32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火烧赤壁 B.司马光砸缸 C.刻舟求剑 D.铁杵磨成针【答案】A【解析】【详解】A.火烧赤壁中可燃物发生了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此选项说法符合题意;B.司马光把缸砸成碎片,状态上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生成不同于舟的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生成不同于铁的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此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o"中国教育出版网\" B.点燃酒精灯\o"中国教育出版网\"C.加热液体\o"中国教育出版网\" D.收集氧气\o"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B【解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该装置收集氧气,应从长管进入,不符合题意。故选B。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o"中国教育出版网\"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A.2个氟离子:2F- B.2个氟原子:F2C.F-的结构示意图:\o"中国教育出版网\" D.氟化钠的化学式:NaF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B.1个氟气分子中含有9个质子C.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答案】3.B4.C【解析】【分析】【3题详解】A.离子的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暗。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氟离子表示为:2F-,该化学用语表示正确;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示多个该原,在其元素符号前上相应的数字,2个氟原子示为2F,该化学用语表示描误;C.氟原子9个电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氟离子,F-的结构示意图表示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该化学用请表示正确;D.钠元素+1价,氟原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化学式为NaF,该化学用语表示正确,故选:B;【4题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故说法错误;B.1个氟气分子中含有2个氟原子,18个质子,故说法错误;C.钠原子最最外层有1个电子,少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说法正确;D.F-和Na+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为8,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5.5月15日,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火星上有峡谷山群、尘埃风暴,昼夜温差较大。安全着陆无需考虑的因素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火星地形地貌 B.探测器金属硬度 C.火星岩石成分 D.探测器外壳熔点【答案】C【解析】【详解】A.火星地形地貌,影响探测器的着陆情况,需要考虑;B.探测器金属硬度要大,使得仪器有一定的强度,在着陆时不易变形,需要考虑;C.火星岩石成分是着陆后需要探测研究的,在着陆时不需要考虑;D.火星上昼夜温差较大,探测器外壳熔点在着陆时需要考虑。故选C。6.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由AB2型分子构成的物质,但分子中A原子和B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同,其模型如图所示。根据此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B.两种物质中碳元素和硫元素化合价相同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可见两种物质都由两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正确;B.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因此碳元素与硫元素均显+4价,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分子中原子空间位置不同是因为A原子种类不同,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7.利用图所示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探究水的组成\o"中国教育出版网\"B.验证燃烧需要氧气\o"中国教育出版网\"C.验证分子在不停运动\o"中国教育出版网\"D.检验可燃性气体中是否含氧元素\o"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D【解析】【详解】A.水在通电的条件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且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实验能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燃烧的蜡烛过一会儿会熄灭,氧气被消耗后,蜡烛熄灭,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实验中观察到B烧杯内的溶液变为红色,两烧杯内的物质没有直接接触,B烧杯中的溶液能变红,说明A中物质的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因为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氧气参加了反应,氧气能提供氧元素,所以该实验不能说明可燃性气体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D。8.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CaCO3 B.NaOH C.NaCl D.NH4NO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下列方法选用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C.用厨房洗洁精洗去碗碟油污 D.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汽油洗去【答案】B【解析】【详解】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以防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符合题意;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D.汽油能溶解油污,衣服上沾有油污可用汽油洗去,不符合题意\o"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10.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纯净物 B.含氢、氧两种元素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 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可知其中有氢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所以富氢水中含氢、氧两种元素,故B正确;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所含氢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C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富氢水中有氢分子、水分子两种分子,与水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故选B。11.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答案】C【解析】【详解】A.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所需葡萄糖为:100g×11%=11g,需要用到游码,用托盘天平称量葡萄糖时,砝码放在左盘,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故葡萄糖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不符合题意;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取数字大于实际数值,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偏小,溶液质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大,符合题意;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影响溶液的浓度,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石灰水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固体X可能是NaOH B.固体X可能是NH4NO3C.①、②、③均为饱和溶液 D.Ca(OH)2质量分数: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A.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加入固体X,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温度升高的原因,所以加入的固体X溶于水放出热量或固体X与水反应放出热量。而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固体X可能是NaOH,此选项正确;B.NH4NO3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X不可能是NH4NO3,此选项错误;C.由题给信息可知,溶液①是饱和溶液,②是浑浊的液体,所以②是饱和溶液,将溶液②放置一段时间后,温度与①相等,则③也是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因为①、③温度相同,所以饱和Ca(OH)2溶液质量分数:①=③,此选项正确。故选B。13.如图是几种微粒\o"中国教育出版网\"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详解】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故选:B。14.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指出:中国力争到2060年针对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各种方式实现全部吸收,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有利于“碳中和”的是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D.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答案】C【解析】【详解】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导致化石燃料燃烧增大,不利于碳中和,错误;B.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会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正确;D.尽量选择私家车出行,会导致化石燃料燃烧增大,错误。故选C。15.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制作而成的试纸,可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食品安全。下列有关萘胺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萘胺分子的质量为143gB.一个萘胺分子由20个原子构成C.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萘胺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只有CO2和H2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分子的质量很小,萘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3,且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B.根据萘胺的化学式可知,一个萘胺分子由10个碳原子、9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共20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0):9:14=120:9:14,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说法错误;D.萘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在氧气中燃烧产物有CO2和H2O及氮的氧化物NO2,故D说法错误。故选B。16.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在液态锡催化作用下的高效制氢设备,该设备发生反应的微观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甲烷是由碳原子和氢分子构成B.反应前后液态锡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o"中国教育出版网\"碳+氢气【答案】A【解析】【详解】A.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B.液态锡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此选项正确;C.该文字表达式为:甲烷\o"中国教育出版网\"碳+氢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D.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甲烷\o"中国教育出版网\"碳+氢气,此选项正确。故选A。17.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O3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不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结晶【答案】C【解析】【详解】A.“扫取以水淋汁后”过程中涉及到溶解,选项A不符合题意;B.“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到蒸发,选项B不符合题意;C.“……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提纯中过程中没有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不涉及到过滤,选项C符合题意;D.“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到蒸发浓缩,结晶,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这样分类的依据是A.常温下是否为固体 B.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C.是否为氧化物 D.是否为纯净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一氧化碳是气体、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水是液体;三氧化二铁是固体,分类的依据是不是常温下是否为固体,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氧化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答案:B。19.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工业上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物质,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选项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选项错误;D.甲的一个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选项正确。故选D。20.永州市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每位市民都要珍惜生命、杜绝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B.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5:14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答案】D【解析】【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正确;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正确;C.甲基苯丙胺中的H、N元素的质量比为(1×15):15=15:14,正确;D.甲基苯丙胺\o"中国教育出版网\"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5+14=149,错误。故选D。2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P2O5:五氧化二磷中含2个磷元素C.2He:2个氦原子 D.\o"中国教育出版网\":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B【解析】【详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O2中的“2”表示1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正确;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P2O5中的“2”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2个磷原子,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e中的2表示2个氦原子,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符号中“2”表示在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正确。故选:B。22.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答案】A【解析】【详解】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蔗糖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本身没有改变,错误;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人周围被闻到花香,正确;C.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正确;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正确。故选A。2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B.夏日雨后初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C.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D.空气中氧气约占21%,所以100g空气中氧气约占21g【答案】D【解析】【详解】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说法正确;B.夏日雨后晴,路面的水渍很快消失,主要是由于水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应该是100L的空气中含有21L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4.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已知氦3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氦3的核外电子数为A.1 B.2 C.3 D.4【答案】B【解析】【详解】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氦3的质子数为2,故核外电子数为2,故选:B。25.对于t℃时的30%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透明、纯净物 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C.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悬浊液 D.若再加30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硝酸钾溶液是由硝酸钾和水混合而成的均一、稳定、透明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t℃时,30%的KNO3溶液是指该温度下,100g溶液中溶解了30g硝酸钾,不符合题意;C.硝酸钾溶液可通过降温或蒸发溶剂等析出晶体变为悬浊液,符合题意;D.溶液的质量和状态未知,再加30g硝酸钾,无法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26.糖尿病检验原理之一是将含有葡萄糖(C6H12O6)的尿液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为氧化亚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铜原子______,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2)铜元素常显0、+1.+2价,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______。(3)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生成CO2和______,并释放能量。【答案】①.2Cu②.3OH-③.Cu2O④.H2O【解析】【分析】【详解】(1)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个铜原子为:2Cu;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因此3个氢氧根离子为:3OH-。(2)铜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2价,显+1价的铜称为亚铜,故氧化亚铜中的铜显+1价。氧化亚铜中,氧显-2价,铜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化学式为:Cu2O。(3)人体内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水的化学式为:H2O。27.人体中质量分数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其余为常量元素。如图表示部分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及有关元素信息。\o"中国教育出版网\"(1)图1中钙元素为_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2)图2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该微粒的名称______。(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4)镁的氧化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答案】(1)常量(2)①.8②.硫离子(3)N(4)60%【解析】【小问1详解】钙元素属于常量元素,故填:常量。【小问2详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第一层排两个,故n=2,由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4n,故为8,该微粒核外18个电子,质子数16,为硫离子,故填:8;硫离子。【小问3详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填:N。【小问4详解】镁的氧化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故填:60%。28.如图为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o"中国教育出版网\"(1)x的值是______。(2)微粒A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3)微粒D和微粒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4)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______种。【答案】①.8②.二③.Na2S④.四【解析】【详解】(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6=8;(2)微粒A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3)D.质子数=原子序数,11号元素是钠元素,该微粒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钠离子,E.质子数=原子序数,16号元素是硫元素,该微粒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是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硫离子,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4)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C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4种。29.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A.水B.二氧化硫C.空气D.氧气E.食盐水(1)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3)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4)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答案】(1)ABD(2)D(3)AB(4)CE【解析】【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B二氧化硫是由氧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E食盐水由食盐和水两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小问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属于纯净物的是ABD;【小问2详解】属于单质的是D;【小问3详解】属于混合物的是AB;【小问4详解】属于混合物的是CE。30.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o"中国教育出版网\"(1)该反应共涉及了几种元素______,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有无改变______(填有或无)(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3)生成的有毒气体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4)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______。【答案】(1)①.3②.无(2)-2(3)1:1(4)硫化氢+氧气\o"中国教育出版网\"二氧化硫+水或H2S+O2\o"中国教育出版网\"SO2+H2O【解析】【小问1详解】该反应共涉及H、O、S三种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小问2详解】硫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小问3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生成的有毒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2)=1:1;【小问4详解】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化氢+氧气\o"中国教育出版网\"二氧化硫+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H2S+O2\o"中国教育出版网\"SO2+H2O\o"中国教育出版网\"3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1年4月7日,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CH4)气体。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甲烷由______两种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甲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写一条即可)。除甲烷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______(写一种即可)。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答案】①.碳、氢②.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轻等)③.CO2④.75%【解析】【详解】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等。甲烷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比空气轻。除甲烷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CO2,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75%。三、实验题32.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o"中国教育出版网\"(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_______。(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答案】①.长颈漏斗②.密度大于空气,且与空气中的物质不反应③.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④.火柴快燃尽⑤.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由图可知,该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故气体应密度比空气大,且与空气中的物质不反应;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便于排净装置内的空气;(2)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影响实验结果;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铁丝挨集气瓶内壁太近,或高温物质溅到集气瓶内壁上,使集气瓶受热不均,炸裂。33.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1)实验室用NaC1固体配制50g15%NaCl溶液。①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