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师交流讲座_第1页
网络工程师交流讲座_第2页
网络工程师交流讲座_第3页
网络工程师交流讲座_第4页
网络工程师交流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流讲座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周浩杰我是怎么复习的?我是怎么考网工的?

前言:同学们考不过,基本上都是倒在上午题目。所以。。。一.(1)找好的复习资料,大概三本(冲刺指南,试卷预测,历年试题)(徐锋,csai)(2)首先对要考的内容作一个大概的了解,(知识点分布,重要的认真看)。(3)知道一些常识。例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大概是用来干什么的,了解什么是局域网,什么是internet。知道这个很了不起了哦。因为真的很多人不知道。小小自豪一下。(4)善于总结,笔记。(其实网工也好,软设,数据库分析也好,考的都是基础的东西。知识点特零碎,而且有太多的东西不是聪明就可以记得牢的那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人不喜欢这样做,可是我觉得至少有发现我有为考试努力了一阵子的呀,更重要的是,我今天把我以前复习一些资料带过来了。)(5)复习顺序。由于我是大三才报考的,所以,当时对网工所考的知识点也有一点的基础。所以,我的复习顺序是先做题,再看知识点的。我记得当时,一开始就做07年的试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2题,结果可想而知,上午题好烂,可能做对那4、5成那样子。下午题目,可能有及格。做完一套后,马上就开始检查答案,常识性的内容强迫自己记它几遍,不会的,就回头看相应的知识点。后来做了08,06,的。加起来也有6套题目左右了。在做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几乎都兑现了他们的诺言(考的知识点,基本都分布在那几类题目上。例如上午题目()硬件基础4,5分,系统开发与运行配置6分,数据通信(8),局域网技术(8),因特网技术(20),网络安全(8),网络管理(10),当然还有专业英语了,固定5分)下午题目(唉,别提了,再怎样出也是5道题目。硬件三剑客(路由,交换机,集线器),相对而言,集线器没怎么考过。组网技术(局域网,城域网,包括教育,企业,家庭)网络系统分析与技术网络应用配置技术(linux,邮件,web,apache服务器)网络安全与评价(防火墙,vpn)(6)发现这些规律后,我窃喜啊。然后某一天,我突然和同学一起看了一份冲刺卷。那深深的打击我啊,考得太细了,很多东西我听没听过,看没看过。而且做了6套试题,发现一个规律都是觉得自己上午不保险(于是,我开始作笔记,把细碎的,常考的(例如,物理层上,各设备使用的通信材料的选择特点,香农定理,奈奎斯特,海明码,死锁。。。地址分类,对称非对称加密,linux命令。有线线路传输的速率。,常用端口号。。。。)(7)发散思维。举个这样一个例子。防火墙如何保护我们的网络?(过滤)怎样架构才更安全?(发展历程)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访问控制怎么实现?规则?)它还可以做什么?(计费认证,负载均衡)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3防火墙与ids安全联动我们还可以再想远一点。路由器又是怎么工作的?一般的路由器和思科的路由为什么差那么远的。(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必须使用芯片来完成一些必要的判断和数据包的转发,而这个工作是交由一个处理器来完成,各种有待处理或者处理好的数据包则存在内存里面,因此,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和内存容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款路由器的性能。)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4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5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6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7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8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9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0负载能力,通俗一点也叫带机数量。不过,带机数量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数据量,它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衡量,例如网吧里所有人都在埋头上网聊天、游戏,而且几乎所有数据都通过路由器WAN口,所以负载很重;但如果是一个企业网,大部分人都在忙着搞设计、写报告、做计划,同一时间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网络,而且大部分数据都是在企业网内部流动,所以路由器负载很轻,那就可以同时负载比较多的客户端。如果是说最大负载253台,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因为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数是254个,减掉路由器自己用掉的一个就是253个,这种不能称为指标,基本上是在唬人。所以,我们要看一款路由器的实际负载能力,而不是理论负载能力。。。。。。又例如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并按下enter。当你看到网页信息前的那一二秒钟,都发生了什么?唉,还是不说了。。。。。要不找个同学来分享一下。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1(8)我当时复习的真实情况。刚才已经说了,复习时间可能真的只花了一个月。当时我们班已经有一些同学之前就通过了嘛。包括平时有和我常玩的同学,当时一直催命的催我和他一起学java啦,搞个项目做一下啦。我心痒痒的,当时。不过后来还是有坚持下来。特别到了考试前3个多周的时候,我天天去图书馆,中午不回去睡觉,一直到晚上10点才回去。当时自己也觉得好笑,本来我不是很想考它的,到了后来发现自己都努力了那么多了,如果通过不了,觉得太对不起自己了。(为什么说,我一开始不是很在心这个考试。因为我没买书,当时书本就开学的时候在图书馆里借了两本,一本是08年的历年试卷,还有一本绿色版的冲刺指南。这两本书我还是和宿舍另一个同学一起交换看的。)那一段时间,我看书好快,我平均三天看完或做过多一本书的练习。后来得知我们班有人不考了,我去问他们拿了2本,一本是预测卷,一本是徐锋的冲刺指南。这两本书,我也是一周左右看完的。当然试题也是自己抽时间做完的。特别提一下,我看了两本冲刺指南,两本一对比,侧重点,或没有提到的信息我都了解得比较清楚。预测卷,最终被证明只预测到1-2道选择来着。我记得当时还逃了几次课。汇编课还让老师把我下面的书抽出来了。幸亏老师当时,看到我不是不务正务,没说什么了。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2第一个问题讲得差不多了。

我是怎么考的?那次考试不好运,要去汕头考。坐车好累。更郁闷的是要和我舍友同睡一个床啊。杯具。我一直都一个人睡的嘛,怎么习惯突然和一个人。。。。。。晚上腿都没地方伸啊。反正第二天是腰酸背疼两腿发麻的去考场。考场的地方不像想象中的正式,也没有漂亮的考场。就和我们田师的教室差不多,不过座椅是单人的。考试开始后,发现前面有那个类似的信号屏蔽的装置。类似过滤数据包一样过滤信号?还是像防火墙一样设置了自己的规则,对某些人的手机不屏蔽。还是和手机工作原理有关?当时有花那么十来秒来思考这个问题,没想出来。更汗的是,当时有个监考老师的电话响了起来。。。到底为什么,更想不明白。汗,幸亏当时没有出到这类题目。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3类似过滤数据包一样过滤信号?还是像防火墙一样设置了自己的规则,对某些人的手机不屏蔽。还是和手机工作原理有关?当时有花那么十来秒来思考这个问题,没想出来。更汗的是,当时有个监考老师的电话响了起来。。。到底为什么,更想不明白。汗,幸亏当时没有出到这类题目。故事接着说,当时上午像大家预料的一样。考得比较细。(后来大家一致感叹,经典的,我花了大量时间弄明白的海明码和crc都没有出。信噪比,速率的也都没有出。)自己当时也有十来道是压根不会做的,当时我运用了排除法,代入法,假设反推法,还有扔橡皮,东南西北abcd。交了卷,到了下面一楼中厅,大暴雨。自然大家在那里翻书的翻书,对答案的对答案。当时也发现自己有错有对的。不过考了十几年试,对与错,早看透了。下午考试极其的顺利。2个半小时考试过了只做一个小时左右就交卷走人了。也有更快的人,只做了半个小时左右的。当时考场上,有大叔,还有大妈,小女生一些人在考的。网络工程师讲座周浩杰14小故事大道理故事讲完了。

小故事大道理:看得出来,大叔大妈都考,有没有用,大家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了。只要认真,只要自己真的努力过,不成功则成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