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_第1页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_第2页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_第3页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_第4页
《走进小说天地》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扣语言行动品人物形象》教学设计铜川市第五中学郭玲侠2019年6月【教学设想】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在各地市的中考试题中常常以不同形式出现,也是命题的热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也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能“初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情感”。根据考纲的要求,就小说人物形象的考点,准备从直击中考把考点、回归课本找根源、品味语言赏人物、紧扣动作品形象、真题训练提能力人物形几个部分进行教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说人物形象的把握,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够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结合文本分析,规范答题。【学情分析】从初一的《最后一课》到初三的《范进中举》,历经初中阶段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基本能明确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但在文学性文本小说阅读测试中,学生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不够准确,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特点,不知道在文本的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并且在答题中思路比较混乱,不知道如何规范答题。【教学目标】1.了解试题中人物形象赏析的角度2.借助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琢磨人物心理3.归纳以行动、语言为突破口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4.规范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的答题思路【教学重难点】重点:以课本知识为契机,归纳语言行动突现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迁移运用概括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纵观世间百态,品味多彩人生。我是今天人物透析栏目主持人郭老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扣语言行动品人物形象。二、明确考点、准确出击(一)这是近四年我省中考试题中的的提问方式,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寻找试题中相同的地方。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比尔的形象。(分析人物性格或品质)(2018年陕西副题16题)2.文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2018年陕西考题14题)3.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017年陕西考题14题)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冬子娘的形象。(2017年陕西副题16题)5.牛大爷和牛大妈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2016陕西副题16题)6.这个细节表现了大华怎样的心理?(2016年陕西考题13题)(二)学生反馈,老师归纳考点1.结合内容分析人物形象;2.揣摩人物的心理。三、追根溯源,回归课本(一)抓住个性化语言品读人物形象1.展示课后题:这些考点的出处也并不陌生,在7到9年的课后体重都有渗透。(1)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植树的牧羊人》(2)本文通过人物语言塑造了唐雎这一“士”的形象。仿照示例另选一处人物语言加以分析。《唐雎不辱使命》(3)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孔乙己》(4)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我”的心理。《社戏》2.课内训练“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1)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哪些,这段文字运用了那种刻画方法。(2)怎样从语言描写中品读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归纳。(3)引导学生归纳借助语言描写品读人物形象的方法。(4)入情入境的朗读。(5)抓住关键词,能人物形象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6)整合归纳分析步骤。3.方法指引审题目关键词,定位,看分值找人物描写(具体事例)读、画段落中关键词语(个性化语言,朗读再现情景)炼提炼并批注人物形象:(身份职业、生活状况、性格征)合整合原文批注上的笔记(组织条理,规范用语)4.练一练:抓住个性化语言,品读人物形象阅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5.链接中考(2018陕西《最美的化学反应》14题)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4分)(1)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笑表现了秋明给我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看到我们惊讶的表现时内心的高兴和得意。(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笑表现了秋明回忆自己遭逢家庭变故后,化学家梦想实现不了的无奈和伤感。为了节省时间,老师介绍当时情景,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学生个体回答,结合第一小题的分析情况,实施指导答题技巧。(二)紧扣动作描写,品读人物形象1.课内训练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可以揣摩人物心理,言为心声,也可以感知人物性格品质,这是作者常用的刻画方法,除此以外,作者还常用行为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请用以上方法完成以下题目:小说善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试分析下列文字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1)学生朗读,找出最能突显自己心中的范进形象的词句。(2)抓住关键词句演读语段,情景再现,准确把握人物形象。(3)归纳关键词句的特点,概括人物形象。2.小组合作借助总结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片段。刘姥姥虽然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却是塑造得最成功的现象之一,其语言动作极富个性。联系描写的语句,把握其性格特点。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哪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出去了。(1)小组合作(2)全班分享合作成果(3)老师补充订正“闹”“撮”两字写出了刘姥姥使不习惯沉且滑的筷子,夹不住鸽子蛋,以至于鸽子蛋满碗乱跑的情形,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夹鸽子蛋时的窘态;“伸”字突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小心翼翼而又憨态可掬;“滑”和“滚”两字写出了筷子光滑、鸽子蛋小,且鸽子蛋掉下时速度之快。总之,这些动词就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刘姥姥吃鸽子蛋时的滑稽可笑而又憨态可掬的神态,突出了刘姥姥的朴素、小心谨慎、怯懦的性格特点。四、链接中考,提升能力1.自主阅读,完成《试题研究》p108第2题。下面两个句子都属于动作描写,却反应了人物不同的心理,请分别加以分析。(1)他接过通知看了一遍,迅速地把比尔抱了起来,激动地说道:“孩子,我就知道你肯定会获奖的!”表现了格林卡老师得知比尔获奖后兴奋和激动的心情。(2)他(韩麦尔先生)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悲痛和对祖国深沉的爱。2.体会下面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14题(2015陕西)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明确: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人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和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视,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轻慢、无理的小市民形象。3.赏析下面的句子。(2018广安)《试题研究》P121《一碗米粉》父亲一眼就认出来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明确: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父亲找到老杨后的激动和喜悦(兴奋)之情。五、拓展延伸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任务,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只是捷径之一,只要方法得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