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赣州市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面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初选厚(Ping)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B.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赠(kɑi)桌子,或做什么的。

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而不舍。

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ndn);

2.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已出现在眼前。从高及云端的山顶上,一幅巨大的银帘奔涌而下,气势之雄,

恰似长江、黄河倒挂。但是,猛的一下,它撞到了半山的巨岩,轰然震耳,溅水成雾。它怒吼一声,更

加狂暴地冲下来,没想到半道上又撞到了第二道石嶂。它再也压抑不住,狂呼乱跳了一阵,拼了老命再

度冲下,这时它已成了一支的亡命之徒的队伍,决意要与山崖做一次最后的冲杀。它挟带着雷霆

蹿下去了,下面是的峡谷,冲杀得如何,看不见了。它的最后归宿如何,无人知晓,但它

绝对不会,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哪怕接二连三地阻遏它、撞击它,它都没有吐出一声鸣咽,只有

怒吼,只有咆哮。

A.浩浩荡荡深藏不露毕竟消逝B.豪放不羁深臧不露毕竟消亡

C.豪放不羁深不可测究竟消逝D.浩浩荡荡深不可测究竟消亡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看见了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B.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激昂

C.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

D.通过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注意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4.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最好的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中国制造”

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人

动化(手艺活)是自动化的基础与前提。

A.“中国制造”产生众多的就业机会,这对一个人口大国是非常重要的

B.随着“中国创造”的实现,中国将步入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C.千万不要让“中国制造”还没有成熟就天折了,路要一步一步走

D.走好这三步,离不开国际化视野,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

5.下面括号内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句中的“很”,是副词)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草上我捉过蚱蠕,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运用反

复修辞,富有节奏,情感强烈。)

C.请市民朋友严格执行相关防疫政策,保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

(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张教授买菜,与卖菜老人讲价:“你家白菜如翡聚环身,吾甚喜之,望君成全;价廉些许。”(张

教授在菜场和卖菜老人这样表达很得体。)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浦上®秋居

马戴

濯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久

【注】①浦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君。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描绘了浦原上傍晚秋风秋南停歇,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频”

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

B.颔联描绘的景象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风南中片片黄叶飘落,一人独坐,

默默出神,表达诗人内心酸楚。

C颈联抓住秋季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意象鲜明,哀景衬哀情。其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

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

D.前三联通过景物描写直接抒情,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尾联含蓄委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7.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T0题。(10分)

成化丁酉巴王端毅公恕②来巡抚云南,不挈③僮仆,惟行灶一,竹食梦一,服无纱罗,日给他猪肉

一斤,乳豆二块,菜一束,酱醋水皆取主家结状,更无所供。其告示吞“欲携家僮随行,穹致子民嗟怨④,

是以不恤衰老,单身自来。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云云。人皆录辞而焚香礼之。

注释:①成化丁酉: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丁酉年间。②王端毅公恕:王恕。③挈:携带。④嗟怨:

怨愤。

8.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日给馋猪肉一斤()(2)其告示石()

(3)晋致子民嗟怨()

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惟行灶一,竹食梦一。

(2)意在洁己奉公,岂肯纵人坏事。

10.从文中看,王恕不带家僮随行的原因是“"(用自己的

话回答)(2分)。文章体现了王恕“”(用原文回答)的品质。(1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1.填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木兰诗》写边塞奇寒、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一,

(2)韩愈《晚春》一诗中,杨花榆荚因惜春而争奇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思念家乡亲人泪眼婆娑的句子是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15分)

母亲的菜地

刘泉

①我家门前有一块大约半亩的菜地。记事起,母亲每年都会在地里种满各种时令蔬菜,夏天有豆角、

茄子,冬天有菜花、蒜苗,一年四季菜地里总是生机盎然,瓜菜成畦,青翠欲滴。

②每年春节过后,便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候。清晨天未亮,母亲便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翻地、松

土、施肥、平整、做菜畦,母亲忙得不亦乐乎;我也没有闲着,放学回家总会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农活。种了一辈子地的母亲,对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什么菜和什么菜搭配、什么菜不能连续种

在同一个地方,这头向阳种什么菜长得好,那头离水渠近可以种喜水蔬菜,总之母亲胸有成竹。不久,

半亩大的地里便东一块、西一块,错落有致地种满了各种蔬菜。正豆、豆角、丝瓜、黄瓜,还有西红柿,

这些菜都属于藤蔓作物,需要搭架子才能生长,它们组合在一块最合适不过了;茄子、辣椒、这些菜不

需要搭架子,只需要做好菜哇,合理栽植便可正常生长;玉米、南瓜这些占地多,对水土要求不高的植

物种在奋晃里或者地坎上也能生长得很好。

③为了保埔增温,母亲给新栽的菜苗铺了地膜,有的还搭了暖棚,每天早上给暖棚通风,晚上再盖

好。起先,菜苗们鬻蕉的宜拉着脑袋,奄奄一息的模样。几天过后,经历了风吹日晒的菜苗儿一株株地

挺立在地膜上,整整齐齐、一行行、一排排,绿色的嫩叶上挂着露珠泛着点点亮光。一阵微风吹过,菜

苗随风飘动,翩翩起舞。

④我跟在母亲身后,将那一根根茎蔓缠绕在竹竿上,第二天它们便听话地顺着竹竿一圈圈地往上爬,

几天时间架子上就爬满了蔓。随着时间推移菜地里植物们争奇斗艳、蝴蝶翩飞、蜜蜂嗡嗡,好似一个小

花园。

⑤母亲种的蔬菜不打农药。生了鲂虫,她就用农村常用的土方子,把生姜捣烂加入水泡一整天后,

喷洒到菜苗叶上,不久蛎虫便消失了;若是生了小青虫,母亲索性不管,任由虫子泛滥。用她的话说:

虫子也是条命啊,得给它留条活路。

⑥每天清晨打开门,满地绿色直射眼帘,菜果的清香也会迎面扑来、沁人心脾。这时候,母亲总要

走进菜地里端详一番,专注地打量着她的庄稼,几场雨过后,菜地里的各种蔬菜陆续上市了

⑦黎明母亲起床摘菜,一筐筐带着露珠,夹杂着泥土气息的新鲜蔬菜便摆在了眼前。母亲自己留一

点,给大哥家拿一些,剩下的便拿去卖。其实也卖不了多少钱,但这些都是母亲辛勤的劳动果实,不能

眼睁睁地看着它烂在地里啊。

⑧平时,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吃不了多少菜。大部分菜除了卖,就是送人。周末回家,深知母亲太忙

没时间做饭,于是我便把她种的菜做成各种好吃的菜肴。什么凉拌西豆、豆角炒肉、红烧茄子、辣椒炒

香肠等,但我最拿手的还是茄子饼,我做的茄子饼色香味俱全,母亲一次能吃好几个。看着母亲津津有

味地吃着我做的茄子饼,心里多了几分欣慰。

⑨随着立秋的临近,母亲又开始清理杂草、残秧,平整土地,准备耕种秋冬的菜了。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母亲曾说:人活着就得劳动,就得折腾。母亲的身上流淌着中国农民最朴素的思想.

⑩每周末临走时,包里装的最多的便是母亲种的菜。提着沉甸甸的菜,我分明感念到了母亲的勤劳,

感受到了母亲厚重的爱,感激着母亲对土地的挚爱,也感恩着母亲对我的牵挂。

。)门前这块承载着母亲心血的菜地,连同种地的过程,让母亲的生活丰富多彩。这块充满生机、充

满希里,浸润着母亲汗水的菜地我也会一直耕种下去……

(选自《安康日报》2022年2月11日,有删改)

12本文主要回忆了母亲为菜地做的哪几件事?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

母亲的菜地:母亲为播种做准备一-一母亲卖菜

13.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在结构上和在内容上进行分析(4分)

14.请结合全文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3分)

15.文章末段中,作者说要在“这块充满生机、充满希望,浸润着母亲汗水的菜地”里“一直耕种下去”,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8题。(8分)

豹豹的抱负

李霜氤

(1)豹豹惶恐不安地在假山花园踱步。

(2)令他不安的正是一条视频,视频来自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他将存储设备扔进培育馆,就匆忙逃

跑了。豹豹用毛茸茸的爪子抓起存储设备,放进读取机器里,接下来,他看到了难以接受的一幕。

(3)视频中有一只身材雄壮的豹子,身上的毛金光闪闪,在阳光下的草丛中若隐若现。一只瞪羚毫

无警觉地走过来,豹子如同闪电一般蹿过去。时间仿佛出现了断层,镜头一下子跳跃到故事结尾:豹子完

成了一次捕猎。

(4)豹豹吓得浑身颤抖地缩在草丛里。

(5)这时候,一个忽然出现的黑影吓了他一跳。是小羚,他最好的朋友。小羚见到他的异常,十分

惊讶。但豹豹很快逃脱了。

(6)和视频中的情况相反,豹子竟然从瞪羚的面前逃跑了。

(7)豹豹觉得自己浑身的细胞都燃烧着。

(8)视频中豹子捕杀羚羊的镜头令他难忘。但他和小羚的友谊也是真实的。他从小生活在野生动物

保育园区,每个月都有很多小朋友来和他们玩耍;他和小羚每天吃的都是工业制造食品;他们使用脑波

交流器进行交谈。但他也知道,他们的食谱成分有不同。

(9)“我身体里有着一只豹子的灵魂,难道要在动物园里当一只猫?但是……”豹豹心中充满矛盾

一一既被视频中的场面点燃了热血,又担心自己会伤害了小朋友和小羚。

(10)每次有着烦恼,他都会去寻求智能老者的帮助一一上次寻求帮助是因为被小朋友揪了尾巴,

心情很不好。而智能老者教他,可以用爪子轻轻拍小朋友的屁股,告诉他,你对我这样做,我也会做同

样的事情一一它还是一只小豹,力量不足以给对方带来伤害.

(11)智能老者已经听到了他的心声。

(12)“我是一只豹子,不该在这里当小猫。我总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憋屈,不对劲儿。那视

频让我感觉到热血喷涌,我的祖先原来是那样雄壮威武。但是,我又经常觉得,和小羚在一起玩耍很快

乐,除此之外,我不该有别的想法,更不该伤害它。”

(13)智能老者哈哈大笑:“科学家花了很多时间,解决食肉动物的食物供给问题。既不需要让食

草动物失去生命,又能维持它们的生命,因此才有了工业制造的肉食。”

(14)“这我知道,现在的食物十分美味。"豹豹舔舔嘴唇,似乎有些饥饿。

(15)“自从解决了这个食物链冲突,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就能和平相处了。”智能老者说。

(16)“可是,我内心总觉得有一种食肉动物的原始冲动……”豹豹说。

(17)“究竟是原始冲动,还是看了视频后,对拼搏的向往呢?”智能老者问。

(18)“这……”

(19)“尽管你们已经不需要为了生存每日搏斗,但顽强拼搏的精神在现代终究还是可贵的东西。

不仅对于你来说,对于食草动物来说也是的。现在保育园区的生活过于安逸,确实缺乏这种精神。”智

能老者说。

(20)“不如……我们来组织动物运动比赛?”豹豹灵机一动。

(21)“是个好主意!可惜,我只是一台电脑,没办法去运动……”智能老者有些遗憾地说。

(22)由豹豹提议召开的动物运动会开始了。跨栏、爬树、林间跳跃、游泳等项目,终于让豹豹找

回了作为一只豹的感觉。

(23)他注意到,偷偷扔视频给他的小男孩也来了。他看着豹子和羚羊的跨栏竞技,十分满足地手

舞足蹈。

(24)运动带来的快乐和活力,感染了每个观众和参赛选手。豹豹的抱负,就是让这种快乐蔓延得

更加广泛。

(25)至于过去的厮杀,就让它们远去吧。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2年1月17日,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ʌ.本文主要写豹豹因看视频而心中产生矛盾并在智能老者的帮助下找到抱负的事。

B.文章第(5)—(8)段写豹豹遇到好友小羚,但因为捕猎视频令它产生其他想法而逃跑。

C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真实地反映了现实中动物园里的豹子放弃捕猎,过着安逸生活的现象。

1).本文语言生动细腻,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致入微,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豹豹的形象。

1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三段划线句。(3分)

一只瞪羚毫无警觉地走过来,豹子如同闪电一般蹿过去。

18.智能老者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0题。(7分)

材料一: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

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制定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相继出台,劳动教

育得到普遍重视,各地都开始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的文件,对劳动教育进行更加科学、规范的

引导。这些做法,是打造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小的正面价值与积极意义。

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而且,劳动教育也跟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紧密相关,密不可分。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劳动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那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不能敷衍了

事,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

而这,才应该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月25日,有删改)

材料二:《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对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分别做了要求,其中小学低年

级段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注重培养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中高年级段以家庭劳动、

农业种植、传统工艺级与手工制作和服务性劳动为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他

人合作劳动;初中段以注重增加劳动技能,以家政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为主,兼顾校内外劳

动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普通高中段注重围绕丰

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

务社会的情怀;普通高等学校则需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

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总之,不同学段在劳动教育上的要求不同。

(节选自《浙江工人日报》2022年1月25日,有删改)

19.下列对上述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以致用”是劳动教育的精髓。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B.在不同的学段都有劳动教育课程,但侧重点不同。初中阶段侧重于生活劳动,培养劳动意识。

C.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

D.普通高等学校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

20.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四、名著阅读(10分)

2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分)()

A.样子经过多年积攒,买上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可是不久却被匪兵连人带车劫走。

B.祥子从匪兵处逃走,继续攒钱买车,车还没买上,钱又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C.祥子与虎妞结婚后,用她的私房钱买下-一辆车,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又只得卖掉车子料理丧事。

D.《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22.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填空。(2分)

小说中除主人公样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

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还有不给仆人吃饭的、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等,展示了

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23.同学们针对《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来,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

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你怎么看?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阐述你的

看法和理由。(5分)

甲:样子是被他周围的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乙:你怎么这么说呢?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五、写作(50分)

24.我们身边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选择你最熟悉的人,围绕中心选

几件事或他生活的几个场面,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抒发你对他(她)的尊敬、佩服或感

动等之情。

请以“你是我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力求写出真实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

赣州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B2.D3.C4.C5.A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6.(2分)D

7.(2分)表达了诗人客居的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8.(3分)(1)只,只有(2)说(3)担心,害怕

9.(2分)(1)只带了一个可移动的炉灶,一个盛的竹筐。

(2分)(2)王恕打算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哪里肯放纵别人坏了大事。

10.担心引起百姓抱怨(2分)洁己奉公(1分)

译文:明宪宗朱见深生化丁酉年间,王恕到云南做巡抚,不带一个书童与仆人,只带领一个可移动

的炉灶,一个盛事物的竹筐,穿的没有罗纱衣服,每天吃的只有一斤猪肉,两块乳豆腐,一捆菜,酱、

醋、水等生活用品都是自己从主人家获取,另外没有其他供给的东西了。他发布告示说:(自己)想携

带家眷仆人随他同行,恐怕招致百姓的怨愤,因此不顾及自己年老体衰,独自一人前来。打算保持自身

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哪里肯放纵别人坏了大事”等等。人人都记录他的话语,点燃香火表示恭敬,以

礼相待。

11.每空(1分)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夜。(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满天作雪飞。(3)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三、现代文阅读

12.(2分答对两点即可)①母亲为保墙增温,铺地膜、搭暖棚(2分)

②母亲为蔬菜搭架防虫

13.(4分)在结构上,照应文章标题“母亲的菜地”,(1分)同时引出下文对菜地的具体描写,为后

文写母亲精心照顾这块菜地等内容作铺垫,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在内容上,

写出了母亲的菜地里蔬菜品种丰富、生机盎然的特点,借此衬托出母亲勤劳能干的美好品质(1分)。

14.(3分)①母亲细心照看菜地,勤于培养,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