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真题 (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真题 (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真题 (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真题 (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数学真题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乐山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

本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

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生作答时,不能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计算:2a-a=()

A.aB.一αC.3aD.I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2a—a=a,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准确计算.

2.下面几何体中,是圆柱的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圆柱体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是正方体,不符合题意;

B.是圆柱,符合题意;

C.是圆锥,不符合题意;

D.是球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熟练掌握每个几何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各点在函数y=2x—1图象上的是()

A.(―1,3)B.(04)C.(1,—1)D.(2,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将选项中的各点分别代入函数解析式y=2χ-l,进行计算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都在函数图象上,

函数图象上的点都满足函数解析式y=2x-1,

A.当户—1时,y=-3,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尤=0时,y=-l,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当x=l时,y=l,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当x=2时∙,y=3,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都在函数图象上,

是解题的关键.

4.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获悉,截止2023年3月30日17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

全面通水以来,已累计向受水区实施生态补水约90亿立方米.其中9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9×IO8B.9×IO9C.9×1()'°D.9×lθ"

【答案】B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αX10"的形式,其中1≤同<1(),〃为整数.确定〃的值时,看小数点移

动了多少位,”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是正整数;小数点向右移动时,

”是负整数.

【详解】解:9000000000=9×IO9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αX10"的形式,其中l≤∣α∣<l(),〃为整

数.解题关键是正确确定α的值以及〃的值.

5.乐山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某校准备组织初一年级500名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

动,政教处周老师随机抽取了其中50名同学进行研学目的地意向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统计图,

如图所示估计初一年级愿意去“沫若故居”的学生人数为()

人数

故居新寨故宫

A.100B.150C.200D.40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初一年级总人数500名乘以随机抽取的50名同学中愿意去“沫若故居”的学生人数占的比值了可

求解.

【详解】解:500×-=20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一,熟练掌握用样本频数估计总体频数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菱形ABe。的对角线AC与Bo相交于点O,E为边8C的中点,连结OE∙若

AC=6,Bo=8,则OE=()

5

A2B,-C.3D.4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由菱形的性质得AC工83,OC=LAC=JX6=3,OB=-BD=-×8=4,再由勾股定理

2222

求出3C=5,然后由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

【详解】解:;菱形ABC。,

ΛAClBD,OC=LAC」x6=3,OB=-BD=-S^A,

2222

由勾股定理,得BC=JOB?+OC?=5,

为边BC的中点,

.∙.OE=LBC='χ5=*

222

故选:B.

【点睛】本考查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

解题的关键.

7.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8x+m=0两根为番、¾-且玉=3々,则,"的值为()

A.4B.8C.12D.16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西+々=8,然后即可确定两个根,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

解即可.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一8χ+w=0两根为玉、X2,

/.x1+x2=8,

,.∙x1=3X2,

∙*∙X?=2,X]=6,

/.m-xlx2=12,

故选:C.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此关系是解题关键.

8.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赵爽弦图”,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

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则Sine=()

21

A.-bC.一D.-

5∙155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由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得出其边长,由赵爽弦图的特征可得AD=BC,则Ao=AC+1,在

RtA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BC=4,最后按照正弦函数的定义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面积是I,

.∙.大正方形的边长AB=5,小正方形的边长CD=1,

∙.∙AD=BC,

:.AD=AC+∖,

在RtZVlBC中,AC2+BC2=AB2,

.,.(AD-I)2+ZiD2=52,

解得AD=5C=4(负值舍去)

・..sin。=四=±

AB5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弦图及正弦函数的计算,明确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抛物线,=办2+法+。经过点4-1,0)、β(m,0),且1<机<2,有下列结论:φ⅛<0;②

a+b>O;③0<a<—c;④若点C∣-)在抛物线上,则M>必•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V.B.τ

V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抛物线>=公2+桁+。经过点4—1,0)、B(w,O),且1<m<2,,可以得到α>O,

h1

0<——<-,从而可以得到6的正负情况,从而可以判断①;继而可得出—h<α,则α+力>0,即可

2a2

判断②;由图象可知I,当X=I时,y<0,即α+8+c<0,所以有a+h<—c,从而可得出

O<β<-c.即可判断③;利用再根据0<一?<:,所以

b(4)<l-(^⅛),从而可得X<%>即可判断④.

【详解】解:•••抛物线y=6i√+法+C的图象开口向上,

∙∙Q>O,

;抛物线y=加+⅛r+c经过点A(-1,O)、B(m,0),且1<租<2,

Λ0C<----b-<-1,

2a2

:.b<0,故①正确;

V0<——<-,a>0,

2a2

.".-b<a

:.a+h>O,故②正确;

由图象可知,当X=I时,y<0,即α+h+c<(),

.,.a+b<-c

:α>O,b<0,

∙"∙O<6!<—C>故③正确;

1251

233~2

k∙∙°<V4

b25b

<

2a332a

:抛物线y=0χ2+⅛x+c的图象开口向上,

∙∙∙M<%,故④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③共3个,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根据二次函数图象性质是解题

的关键.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Qy中,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8两点,C、。是半径

为1的0。上两动点,且CO=J5,尸为弦CZ)的中点.当C、。两点在圆上运动时,.243面积的最大

C.4D.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得出Q4=OB=2,确定48=2直,再由题意得出当P。的延长

线恰好垂直A6时,垂足为点E,此时PE即为三角形的最大高,连接。0,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

当X=O时,y=-2,当y=0时,χ=-2,

ΛA(-2,0),B(0,-2)1

∙*.OA=OB=2,

∙∙∙AB=y∣O^+OB2=2√2,

•;.√¾6的底边AB=2√Σ为定值,

,使得二∕¾β底边上的高最大时,面积最大,

点P为C。的中点,当Po的延长线恰好垂直AB时,垂足为点E,此时/石即为三角形的最大高,连接

√2

2

.∙.OP=√or>2-DP2=—,

2

∙.∙OEVAB,

:.OE=LAB=丘,

2

.∙∙PE=OE+OP=辿,

2

∙'∙SPAB=gx2&x^^=3>

故选:D.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及勾股定理解三角形,垂径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出高的最大

值是解题关键.

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

无效。

2.作图时,可先用铅笔画线,确认后再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描清楚。

3.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4.本部分共16个小题,共12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不等式x—1>()的解集是.

【答案】x>l

【解析】

【分析】直接移项即可得解.

【详解】解:Yx-1>0,

•∙X>1,

故答案为:x>l.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小张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进行了5次一分钟跳绳练习,所跳个数分别为:160,163,160,157,

160.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答案】160

【解析】

【分析】根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求解即可.

【详解】解: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160,出现了三次,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60,

故答案为:160.

【点睛】题目注意考查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3.如图,点。在直线Ag上,0。是/30C的平分线,若NAOC=I4()。,则/BOD的度数为

【答案】20°##20度

【解析】

【分析】根据邻补角得出NJBOC=I80。—140。=4()。,再由角平分线求解即可.

【详解】解:=NAOC=140°,

/.ΛBOC=180o-140o=40°,

,/QD是NjBoC的平分线,

.∙∙ZfiOD=20。,

故答案为:20°.

【点睛】题目注意考查邻补角及角平分线的计算,找准各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4.若m、〃满足3加一〃一4=0,贝∣J8"'+2"=.

【答案】16

【解析】

【分析】先将已知3〃?一〃一4=0变形为3加—〃=4,再将8"'÷2"变形为2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

【详解】解:;3加一〃一4=0

.,.3m—〃=4

.∙.8'"÷2"=(23J"÷2"=23m÷2"=23n,^n=24=16

故答案为:16.

【点睛】本题考查代数式值,基的乘方和同底数累除法,熟练掌握累的乘方和同底数基除法法则是解题的

关键.

ΛΓ7

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o中,E是线段AB上一点,连结AC、DE交于点、F.若上=*,则

EB3

SMD"_

SXAEF

【答案】I

2

【解析】

【分析】四边形4B8是平行四边形,则AB=CD,A5CD,可证明..E4∕sDCF,得到

DF—,由空=2进一步即可得到答案.

~EFAEAEEB3

【详解】解::四边形A88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

.・.ZAEF=/CDF,ZEAF=ZDCF,

.EAFar).DCF,

.DFCDAB

''~EF~~AE~~AE'

...AE=—2,

EB3

.AB5

•∙=—,

AE2

.S4ADF_DF_AB_5

''SΔAEF~EF~AE~2∙

故答案为:一

2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证明一E4bs*Oa7是解题的

关键.

16.定义:若X,y满足尤2=4y+f,y2=4χ+/且χ*yG为常数),则称点M(X,y)为“和谐点”.

(1)若P(3,m)是“和谐点”,贝[]〃?=.

k

(2)若双曲线、=一(—3<%<一1)存在“和谐点”,则&取值范围为.

X

【答案】①.-7②.3<Zr<4

【解析】

【分析】(1)根据“和谐点”的定义得到32=4m+f,m2=4x3+f,整理得到病+4初-21=0,解得

/珥=-7,应=3(不合题意,舍去),即可得到答案;

(2)设点(a,。)为双曲线y=5(-3<x<-l)上的“和谐点”,根据“和谐点”的定义整理得到

L

(a-b)(a+b+4)=0,由疝。得到a+b+4=0,则〃=—a—4,由。=—(-3<a<-l)进一步得到

a

女=—(a+2j+4,且—3<a<—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可得到女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⑴若P(3,m)是“和谐点”,则32=4根+f2=4χ3+f,

则32—4m=t,m2-∖2=t,

∙,∙32-4m=m2-12,

即疗+4m—21=0,解得肛=-7,人=3(不合题意,舍去),

.*.tn=-7,

故答案为:-7

(2)设点(α,0)为双曲线y=g(-3<x<-l)上的“和谐点”,

k

/.cr=4Z?+r,/?2=4。+,,/?=—(-3<tz<-l),

a

.・.cr=4〃+/万=4。+"

即a?-4b=b2-4a,

/.(Q+〃)(Q-Z?)+4(Q-/?)=0,

则(〃一人)(。+力+4)=(),

Va*b,

∙*∙α+Z?+4=O,

即。=一。一4,

•:b=-(-3<a<-l),

a

∙*∙k=cιh=Q(—Q—4)=-a"—41=—(Q+2)~+4,且—3<QV—1,

对抛物线Z=—(。+2)2+4来说,

V-1<O,

;・开口向下,

当〃=-1时,&=一(-1+2『+4=3,

当。二-3时,⅛=-(-3+2)2+4=3,

∙.∙对称轴为a=-2>—3<α<—1>

当a=—2时,Z取最大值为4,

的取值范围为3<k<4,

故答案为:3<女<4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知识,读懂题意,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

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10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

步骤。

17.计算:∣-2∣+2O23o-√4

【答案】1

【解析】

【分析】先化简绝对值及算术平方根,计算零次幕的运算,然后进行加减法即可.

【详解】解:]—2|+2023°—

=2+1-2

=1.

【点睛】题目注意考查实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x-y=1

1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x+2y=8

【答案】《x=2,

Iy=I

【解析】

【分析】采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x2,得2x-2y=2②,

将②+③,得5x=10,

解得χ=2.

将X=2代入①,

得"1,

x=2

.∙.方程组的解为:\.

Iy=I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掌握加减消元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如图,AB、CD相交于点O,AO=BO,AC〃DB.求证:AC=BD.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要证明AC=BD,只要证明△AOCgaBOD,根据AC//DB可得NA=NB,NC=ND,又知

AO=BO,则可得到△A0Cg4B0D,从而求得结论.

【详解】(方法一)

∙/AC∕∕DB,

ΛZA=ZB,ZC=ZD.

在4AOC与^BOD中

VZA=ZB,ZC=ZD,AO=BO,

Λ∆A0C^∆B0D.

ΛAC=BD.

(方法二)VAC//DB,

ΛZA=ZB.

在4AOC⅛ΔBoD中,

ZA=NB

V∖AO=BO,

ZAOC=NBOD

Λ∆AOC^∆BOD.

AC=BD.

20.如图,在RtZ∖A3C中,NC=90°,点。为AB边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2重合),过点。作

DE//BC,DF//AC,分别交AC、BC于点E、F,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ECFD是矩形;

(2)若CE=2,CE=4,求点C到E尸的距离.

【答案】(1)见解析⑵3方

【解析】

【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明NCED=NeFe)=90°,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证明

NEDF=90°,即可由矩形判定定理得出结论;

(2)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所=Jb2+虑2=2«,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证明:∙.∙OE"3C,DF//AC,

.∙.四边形ECFD为平行四边形,

∙∙∙ZC=90°,

四边形ECFD是矩形.

【小问2详解】

解:∙.∙NC=90°,CF=2,CE=4,

;•EF=√CF2+CE2=2√5

设点C到所的距离为〃,

∙.∙Scef=^CE∙CF=gEF∙h

;・2×4=2√5∕z

.,4√5

・・n=----

5

答:点C到EF的距离为生&.

5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定理和利用面积法求线段

长是解题的关键.

21.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某地计划在规定时间内种植梨

树6000棵.开始种植时,由于志愿者的加入,实际每天种植梨树的数量比原计划增加了20%,结果提前

2天完成任务.问原计划每天种植梨树多少棵?

【答案】原计划每天种植梨树500棵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原计划每天种植梨树X棵

=二60006000C

由题可知:丁一百标=2

解得:尤=5(X)

经检验:x=500是原方程的根,且符合题意.

答:原计划每天种植梨树500棵.

【点睛】题目注意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关键.

22.为培养同学们爱劳动的习惯,某班开展了“做好一件家务”主题活动,要求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经统

计,同学们做的家务类型为“洗衣”“拖地"''煮饭”“刷碗”.班主任将以上信息绘制成了统计图表,

如图所示.

家务类型洗衣拖地煮饭刷碗

人数(人)101210m

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

(2)在扇形统计图中,“拖地”所占的圆心角度数为;

(3)班会课上,班主任评选出了近期做家务表现优异的4名同学,其中有2名男生.现准备从表现优异的

同学中随机选取两名同学分享体会,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所选同学中有男生的概率.

【答案】(I)8(2)108°

(3)-

6

【解析】

【分析】(1)用做饭的人数除以做饭点的百分比25%,得抽取的总人数,再减去“洗衣”、“拖地”、“刷

碗”的人数即可求得到,〃值;

(2)用360。乘以“拖地”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3)画树状图或列表分析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数和有男生的结果数,再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7=10+25%—10-12-10=8,

故答案:8;

【小问2详解】

解:360o×12÷(10÷25%)=108°,

故苔案为:108°;

【小问3详解】

解:方法一:画树状图如下:

开蛤

男2女I女2男I女I女2男I男2女29JI男2女I

由图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的12种,有男生的结果有10种,所以所选同学中有男生的概率为3=3.

126

方法二:列表如下:

男1男2女1女2

男1(男1,男2)(男1,女1)(男1,女2)

男2(男2,男1)(男2,女1)(男2,女2)

女1(女1,男1)(女1,男2)(女I,女2)

女2(女2,男1)(女2,女1)

由表可知所有可能的结果共的12种,有男生的结果有K)种,所以所选同学中有男生的概率为W=*∙

126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扇形统计图,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概率.熟练掌握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

用信息和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概率是解题的关键.

23.如图,一次函数),=履+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4),与X轴交于点8,与y

X

轴交于点C(0,3).

(1)求,〃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4

(2)已知尸为反比例函数y=一图象上的一点,SZBP=2SMAc,求点尸的坐标.

X))

【答案】(1)y=%+3

(2)P(2,2)或(-2,-2)

【解析】

【分析】(1)先把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7的值,进而求出点A的坐标,再把点A和点C的

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8=3,0C=3,过点A作Ly轴于点H,过点P作PDJ.χ轴于点。,如图所示,

根据Sa°Bp=2SaoAc可得gθB∙PO=2xgθC∙AH,求出PD=2,则点P的纵坐标为2或—2,由此

即可得到答案.

【小问1详解】

解:点A(m,4)在反比例函数y=3的图象上,

m

∙∙.A(1,4),

又点A(l,4),C(0,3)都在一次函数y=履+匕的图象上,

4-k+h

[3=b

k=1

解得/.,

p=3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χ+3.

【小问2详解】

解:对于y=x+3,当y=0时,X=-3,

:.B(-3,0),

.,.OB=3,

VC(0,3),

..OC=3

过点A作AHLy轴于点”,过点P作X轴于点。,如图所示.

'∙'S&)BP=2%AOC,

.∙.-OBPD=2×-OCAH.

22

./x3xP£)=2x』x3xl,

22

解得PD=2∙

.∙∙点P的纵坐标为2或一2∙

4

将y=2代入y=-得χ=2,

X

4

将y=-2代入y=_得x=_2,

X

.∙.点P(2,2)或(一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综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4.如图,已知.。是RtAABC的外接圆,NAC3=90°,。是圆上一点,E是。C延长线上一点,连结

AD9AE,且AD=AEyCA=CE.

(1)求证:直线AE是。是的切线;

2

(2)若SinE=O的半径为3,求Ao的长.

【答案】(1)见解析(2)8叵

3

【解析】

【分析】(1)由NACB=90。,可知AB是。的直径,由AC=AC,可得乙钻。=乙4。。,由

AD=AE,CA=CE,可得NE=ZAr>C,NCAE=AE,则NC4E=ZADC=ZABC,由

ZABC+ZCAB=90°,可得NC4E+NCAB=90°,即NQ4E=90°,进而结论得证;

(2)作CF_LAE,垂足为E,如图所示,由题意知,A4CE是等腰三角形,则EF=LAE,由题意

2

知,AB=6,SinZAδC=sinZE,可求AC=AJB∙sinB=6χ2=4,CE-4,

3

CF=CEsinE^Ax-=-,由勾股定理得EF=JCE?一b?=逑,根据Ao=AE=2印,计算

333

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证明:VZACB=90°,

AB是。。的直径,

•;AC=AC'

:.ZABC=ZADC,

VAD=AE,CA=CE,

:.ZEZADC,NCAE=NE,

:.ZCAE=ZADC=ZABC,

•/ZABC+NCAB=90。,

.∙.ACAE+ACAB=90°,

:.N(ME=90°,

又∙∙∙Q4是半径,

直线AE是CO是的切线:

【小问2详解】

解:作CFLAE,垂足为E,如图所示,

ECD

∙∙,CA=CE,

:.AACE是等腰三角形,

∙.∙CFIAE,

:,EF=-AE,

2

由题意知,AB=6,SinZABC=SinZE,

,2

:,AC=ABsinB=6×-=4

3f

.*.CE=4,

2Q

ΛCF=CE∙sinE=4×-=-,

33

由勾股定理得EF=√Cfi2-CF2=生6,

3

OR

AD=AE=2EF=-,

3

.∙.AO的长为与叵.

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

判定与性质,正弦,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

25.在学习完《图形的旋转》后,刘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数学探究活动

【问题情境】

刘老师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21页“探索”部分内容:

如图,将一个三角形纸板一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达4AB'C'的位置,那么可以得到:AB=AB',

AC=AC',BC=B'C-,ZBAC=ZBrAC',ZABC=ZABC'>ZACBZACB'()

刘老师进一步谈到:图形的旋转蕴含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即“变”中蕴含着“不变”,这是我们

解决图形旋转的关键;故数学就是一门哲学.

问题解决】

(1)上述问题情境中“()”处应填理由:;

(2)如图,小王将一个半径为4cm,圆心角为6()。的扇形纸板ABC绕点。逆时针旋转90°到达扇形纸

板AB'C'的位置.

①请在图中作出点。;

②如果BB'=6cm,则在旋转过程中,点8经过的路径长为;

【问题拓展】

小李突发奇想,将与(2)中完全相同的两个扇形纸板重叠,一个固定在墙上,使得一边位于水平位置,

另一个在弧的中点处固定,然后放开纸板,使其摆动到竖直位置时静止,此时,两个纸板重叠部分的面积

是多少呢?如图所示,请你帮助小李解决这个问题.

【答案】问题解决(I)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2)①见解析②述兀cm;问题拓展:

【解析】

【分析】问题解决(1)根据旋转性质得出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①分别作88'和AA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即为所求点O;②根据弧长公式求解即可;

问题拓展,连接/%',交AC于M,连接阳,PD,AA',由旋转得NPAB'=30。,QA=Fq=4,在

RtPAM和Rti.A'DM中求出A!M和DM的长,可以求出S阴影部分Bn)-S扇形Bw尸-Sλ∙dp,再证明

ADP^A'DP,即可求出最后结果.

【详解】解:【问题解决】

(1)旋转前后的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2)①下图中,点O为所求

②连接OB,OB,

扇形纸板ABC绕点。逆时针旋转90°到达扇形纸板A!B'C'的位置,

:.ZBoB'=90°,OB=OB',

BB'=6cm>

设OB—OB'-XCm,

.∙.%2+X2=62>

OB-OB'-3-∖^cm,

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长为以点。为圆心,圆心角为90°,OB为半径的所对应的弧长,

,上C以'+v,u⅛∙ajz.90x7TX3近3y∣2

■■点8经过的1路径长=----------=二一乃Cm;

1802

【问题拓展】解:连接PA,交AC于M,连接∕¾,PD,AA'如

图所示

.∙.ZPAC=-ZBAC=30°.

2

由旋转得NPA'8'=30°,Q4=ar=4∙

在RLB4〃中,

AM=PM=Q4∙sinZPAM=4×sin30o=2.

在RtADW中,

∕DA'M=-NB'A'C'=30o,

2

A1M24

.∙.A'D=

cosZDA,Mcos3003

DM=-A'D=-×-^=-yβ.

2233

:.S..=-DM-A'P=-x-^3x4=-y/3.

δaAdDpP2233

_30×π×42_4

π,

扇形BWP——丽―-3

441

∙*∙S阴影部分=S扇形布P-S^Λ,DP=—π--√3,

在ZVLDP和Z∖A7)P中,

AD=AM-DM=2痘-Z用=±/=A1D,

33

又∙NPAr)=NPAr)=30°,PA=PA!,

.∙.ADP^,ADP.

又S扇形PAC=S扇形BWP'

∙,∙S阴影部分B7>∕>-S阴影部分CDP,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弧长公式,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抓

住图形旋转前后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

26.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