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研试卷一、(23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2),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3),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4)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5)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6)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7)当好友被眼前顺境所迷惑时,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的句子“,”劝诫他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2.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积极参与。给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们呱呱落地就和父母签dìng了陪伴一生的契约,在我们páng徨时,父母陪伴我们;在我们忧愁时,父母开导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体谅父母,孝敬父母,不让孝心迟到,不给自己留下遗hàn。Ding契pánghàn3.小夏找到一副以“孝”为主题的对联,但是对联被打乱了,你帮忙重组。常怀三春雨承恩行孝寸草心不忘上联:下联:4.父亲节前夕,你想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父亲。你找到一张童年照片(如右),准备再写一句和画面匹配的文字,表达你的心意。5.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小夏找到了全国“敬老月”的活动标识(如右)。你写出这个标识中图形部分的设计理念。二、(39分)6.古诗阅读甲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岳[唐]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注释】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②崚嶒(língcéng):形容山势高峻。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人生好似攀登。甲乙两首《望岳》先后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诗人笔下的“岱宗”和“西岳”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古文阅读活板[宋]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7.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8.请按下表步骤,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方法原文过程含义前后勾连又有奇字素无备者素不相识素:字典查找持就火炀之如义项:①凑近,靠近;②到,开始从事;③被,受;④完成;⑤只,仅仅。就:瞬息可就就:词类活用用讫再火令药镕饭疏食(名词活用为动词,吃)火: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②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0.小夏描绘了他心中的活板“活”在何处。你结合原文内容,另外写了两条。现代文阅读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声来。“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这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大草原从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边,背后的群山覆盖着绿色的森林,几座山顶还有银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现在,每个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双眼睛,由这里真正能去度假的幸运儿带上这双眼睛,让身处外太空的那个思乡者分享他的快乐。“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我从眼睛中真的听到她在做深呼吸,我说:“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她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我蹲下来看。“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我在草原上漫步,很快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频信息波把这感觉传给远在太空中的她,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她让我把双手举在草原的微风中,直到手被吹干。…………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但这种如同生命线的联系不能长时间延续下去,飞船里中微子通信设备的能量最后耗尽,这种联系在两个月前就中断了,具体时间是在我从草原返回航天中心的途中。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1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地点事件明线①“我”带着她的“眼睛”一起游历。暗线“落日六号”②12.伏笔是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物,对后文将要呈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请你找到文中的一处伏笔,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13.请举一例,具体说说选文如何体现科幻小说“科学+幻想”的特点?名著阅读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是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炫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如果我肯定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曾觉之译)14.小奇想在节选段落前加一句话,使语意连贯又有悬念,你认为最合适的是()。A.海底平原是如此美丽啊,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散步啦!B.我们又听到加拿大人讽刺地对我们说一句:“好好地去打猎吧!”C.海底不是漆黑一片吗?我们真的能看清并获得猎物吗?D.穿上这身沉沉的衣服,被铅做的鞋底钉在甲板上,怎么能迈步?15.“孤勇者”指身居困境仍心怀梦想、勇敢抗争的孤独奋斗者。请你结合原著内容,说明尼摩船长是不是“孤勇者”。三、(38分)16.请选择一种植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个120字左右的片段。17.根据要求写作。科技进步,万象更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围绕“变化”这一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2)苔痕上阶绿(3)念天地之悠悠(4)自缘身在最高层(5)柳暗花明又一村(6)化作春泥更护花(7)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知识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解析】【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注意抓住题干中重要的提示词语,这些关键词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暗示、限制了答案;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容易写错的字词有:濯悠柳故答案为:⑴濯清涟而不妖⑵苔痕上阶绿⑶念天地之悠悠⑷自缘身在最高层⑸柳暗花明又一村⑹化作春泥更护花(7)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此题考查诗文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记忆、积累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2.【答案】订;qì;彷;憾【知识点】常用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识记。签dìng:签订。意思是订立条约或协定并签字。契约:qìyuē,由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或租赁等事项的文书,páng徨:彷徨。意思是表示徘徊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也表示坐立不安,心神不定。遗hàn:遗憾。指不满意、悔恨、不甘心的事情,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故答案为:订;qì;彷;憾【点评】字音、字形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3.【答案】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下联:行孝常怀寸草心上联:不忘承恩三春雨;下联:常怀行孝寸草心上联:承恩三春雨不忘;下联:行孝寸草心常怀上联:三春雨承恩不忘;下联:寸草心行孝常怀【知识点】补写对联【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运用。对联的基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一致、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平仄相应。从泰国中找到“三春雨”对“寸草心”,“承恩”对“行孝”“常怀”对“不忘”。根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可知,“寸草心”与“行孝”是相关的,表达同一个意思,因此放在一起。剩下的“承恩”和“三春雨”放在一起。语序可以调整,上下联对仗即可。故答案为: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下联:行孝常怀寸草心上联:不忘承恩三春雨;下联:常怀行孝寸草心上联:承恩三春雨不忘;下联:行孝寸草心常怀上联:三春雨承恩不忘;下联:寸草心行孝常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时要充分利用对联的知识,对词语进行组合,组成符合要求的对联。4.【答案】示例:感谢爸爸,你的肩膀,托起我的未来。/最好的风景,在你的肩头。【知识点】漫画释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答题时。关键词“父亲节”“童年照片”“表达心意”,因此考生要结合生活的体验,表达对父亲的感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动。如感谢爸爸,你的肩膀,托起我的未来。/最好的风景,在你的肩头故答案为:示例:感谢爸爸,你的肩膀,托起我的未来。/最好的风景,在你的肩头。

【点评】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读图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考生要结合生活体验,围绕题干的要求,运用简洁、有真情的语言进行作答。5.【答案】①以重阳节的“9.9”为设计元素。②把圆点化作夕阳,寓意老年人如夕阳红。③圆点与中间两弧线构成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老人。④“99”二字的线条绕成心形,表示中国社会关爱老年人。【知识点】漫画释义【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徽标所蕴含的意义。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蕴含的理念,最后组织语言整合作答。①以重阳节的“9.9”为设计元素。②把圆点化作夕阳,寓意老年人如夕阳红。③圆点与中间两弧线构成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老人。④“99”二字的线条绕成心形,表示中国社会关爱老年人。故答案为:①以重阳节的“9.9”为设计元素。②把圆点化作夕阳,寓意老年人如夕阳红。③圆点与中间两弧线构成手舞足蹈快乐无比的老人。④“99”二字的线条绕成心形,表示中国社会关爱老年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平时此类试题的训练,掌握基本的答题技巧,还要加强知识的积累,要灵活运用,注意语言的组织和表达。6.【答案】相同:高大雄伟;不同:甲侧重写秀丽,乙侧重写险峻。情感:甲意气风发/昂扬乐观,乙失意/彷徨/苦闷。【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比较阅读。甲诗中的“阴阳割昏晓”极言泰山之高,仿佛可以分割阴阳。乙诗中“崚嶒”形容山势高峻。所以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点是高大巍峨。不同点:甲侧重写秀丽,乙侧重写险峻。甲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现诗人誓要登上人生的最高峰,表达了诗人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乙诗“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一句中的“无归路”不仅指华山难行,没有归路,也暗含诗人的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不知归依何方之意,传达出诗人的失意和彷徨。故答案为:相同:高大雄伟;不同:甲侧重写秀丽,乙侧重写险峻。情感:甲意气风发/昂扬乐观,乙失意/彷徨/苦闷。【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全面把握诗歌。【答案】7.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8.向来,一向;靠近;完成;烧9.①先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腊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住。②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它的版面,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了。10.示例:活板“活”在排版。因为“密布字印”,可随时排用。“活”在印刷。因为“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统筹用板,提高效率。“活”在字印数目。因为“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活”在字印储存/选用。因为“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归类放置,便于取用。“活”在字印做法。因为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活”在拆板。因为“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掌握。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考生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注意概括要准确。7.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一般要求在理解语句大概意思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用法,理由虚词辅助断句。此句的意思是: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据此断句。8.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题干已给出了理解的方法。解答时按照提示进行作答。第一句:“素不相识”的意思是一向(向来)不认识。故“又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素”意思是“向来、一向”第二句:句意拿着它靠近火烤它。选择义项①;句意: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选择义项④。“饭疏食(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可知,火:名词活用为动词,烧。9.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要注意特殊的句式。重点词语:设:设置。冒:覆盖。砥:磨刀石。翻译:①先设置一块铁板,铁板上用松脂、腊混合纸灰这类东西覆盖住。②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它的版面,字印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了。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梳理,提取并且概括。如:“活”在印刷。因为“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统筹用板,提高效率。“活”在字印数目。因为“每一字皆有数印”,以便一板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活”在字印做法。因为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活”在拆板。因为“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答案】11.草原;小姑娘独自按研究计划进行探测地心工作12.示例:伏笔:前文中,当“我”说“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的话时,小姑娘“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伏笔,1分)。表达效果:①这个沉默的反应为后文小姑娘是地航员而不是宇航员的身份/“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她在地心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做了暗示/铺垫;②叙事上张驰有度,美丽的草原和危机的地航事故构成强烈反差;③让读者对谜底——地航飞行的想象产生深刻印象;④让读者恍然大悟之余,陷入回味和反思/让谜底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3.此题分层级赋分。第一层级:3-4分。例证结构化地分析“科学+幻想”的特点。(说明:此处的结构化是指,基于科学的幻想。)示例1:对传感眼镜的想象,涉及了“超高频信息波”“脑电波”等科学知识,令人感到奇妙又真实。(4分)示例2:根据科学理论,合理推测地心是一个失重的环境,“有一支失重的笔飘在空中”是在这个环境中的合理想象。(4分)示例3:地航飞行有科学依据,这个想象未来可能会实现。(3分,问题:表述不够具体)示例4:对传感眼镜的想象有科学依据。(3分,问题:表述不够具体)第二层级:2分。例证分别分析“科学”“幻想”,没有结构化。示例5:地航飞行有科学原理的依据,传感眼镜的想象很奇妙。(2分,问题:分别分析)第三层级:1分。只分析了“科学”或“幻想”中的一点。示例6:想象人类可以地航飞行,非常奇妙。(1分,问题:只分析了“幻想”)示例7:地方飞行有科学依据所依。(1分,问题:只分析了“科学”)第四层级:0分。没有从“科学”或“幻想”角度分析,或分析不合理。示例8:地航飞行很真实。(0分)【知识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线索的理解和分析。通读文章,理清层次,准确把握文章的线索,注意对事件的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找准语句,注意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阐述时语言表达要准确、流畅。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特点的理解和分析,火炬大厦要注意题干的要求,要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和阐述。1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线索的理解。线索就是刚才文章始终,把文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事物或情感,分为明线和暗线。结合文章的内容可知,“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一起游历。暗线是小姑娘独自按研究计划进行探测地心工作。12.本题考查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前后照应。考生仔细阅读文章,找出前后照应的语句,阐述其表达的效果。如:前文中,当“我”说“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的话时,小姑娘“沉默了,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伏笔,1分)。表达效果:①这个沉默的反应为后文小姑娘是地航员而不是宇航员的身份/“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她在地心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做了暗示/铺垫;②叙事上张驰有度,美丽的草原和危机的地航事故构成强烈反差;③让读者对谜底——地航飞行的想象产生深刻印象;④让读者恍然大悟之余,陷入回味和反思/让谜底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特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所举的例子要体现要求。如:对传感眼镜的想象,涉及了“超高频信息波”“脑电波”等科学知识,令人感到奇妙又真实又如根据科学理论,合理推测地心是一个失重的环境,“有一支失重的笔飘在空中”是在这个环境中的合理想象。:【答案】14.C15.示例:我认为尼摩船长是孤勇者。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乘“鹦鹉螺号”潜入海底,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作品的人物形象【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解答时要熟读选段,把握选段的内容,运用的语言要上下衔接紧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解答时要熟读名著,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结合相关的情节归纳概括名著中人物形象,正确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14.本题考查对名著选段内容的理解。选段讲述的是在海底行走的所见所感。在海底三十英尺的地方,仍然可以清楚地粉笔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简直难以置信,而且在当时是不为世人知晓。在世人的思想中,海底是漆黑一片的,所以要在选段前添加依据既语意连贯又有悬念的语句,C恰当。15.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概括。根据题目中对“孤勇者”的解释,结合名著的相关情节进行阐述。我认为尼摩船长是孤勇者。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乘“鹦鹉螺号”潜入海底,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16.【答案】示例:二月兰是花中“平民”。它花朵不大,身姿单薄,单个看来极不起眼,但它们总是成片开放。每到花期,在春风召唤下,二月兰在草地上、墙角边、石缝里勃发着惊人的生命力。远远看去,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开得淋漓尽致。这份平凡而顽强的生命力,不正如每一个活出自己生命色彩的普通人嘛。【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片段作文的能力。审题:描写的是植物。考生要选择自己的熟悉的植物,如莲、梅花、松树、兰花、等,注意所写植物的特性以及所蕴含的品质,其次是写作手法的运用,要求明确是托物言志,考生要通过植物的描写,从植物的身上感悟某种精神品质。故答案为:示例:二月兰是花中“平民”。它花朵不大,身姿单薄,单个看来极不起眼,但它们总是成片开放。每到花期,在春风召唤下,二月兰在草地上、墙角边、石缝里勃发着惊人的生命力。远远看去,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开得淋漓尽致。这份平凡而顽强的生命力,不正如每一个活出自己生命色彩的普通人嘛。

【点评】本题为微写作。考生要仔细审题,选择恰当的写作对象,抓住对象的特点、揭示其特性,展示其精神品质。注意语言的简洁、生动形象,注意字数的限制。17.【答案】变化雷锋曾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成长的过程虽然为我带来了烦恼和困扰,但同时也给予了我信心与勇气……在四年级暑假时,妈妈为我报了毛笔班,对从未接触过书法的我来说,就要开启写毛笔字的第一步了,内心充满着期待……我来到兴趣班,拿出毛毡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然后从包装袋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