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_第1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_第2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_第3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_第4页
2021高考通史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5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福州高三质检]唐代安史之乱前,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许多临时派遣官执行各种使命,如节度使、盐铁使等。安史之乱以后,这种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而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这一做法()A.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原则B.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调整了中枢的运行机制解析:由材料可知,原主管官员及机构的职权逐渐被临时派遣官剥夺,这反映的是中央内部政务运行机制的演变,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在中央内部临时派遣官的迅速增加,没有反映中央与地方关系如何,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官僚制度的成熟,排除B项;节度使、盐铁使等临时派遣官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代表,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C项。答案:D2.[2020·怀化期中联考]“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然后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有幸通过县城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只有6%的考生能通过会试这一‘篱笆’,并获得担任较高官职的资格。这些人中通常又只有1/3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组织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更有利于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C.基本上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通过选拔方式和程序体现公平解析:根据材料,科举制度从考试的时间、程序、比例上都有严格的规定,体现了选拔方式和程序的公平性,故选D项;材料着重于体现科举制度的程序,及其严格性,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的特点,而不是影响,排除A项;科举考试的内容没有道德一项,无法看出官员的道德水平,排除B项;排除的是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排除C项。答案:D3.[2020·河南中原名校质评三]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太祖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C.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D.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解析:据材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可知通过分割宰相权力,从而加强皇权,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分割宰相的权力,而非强调分工协作提高办事效率,排除A项;依所学,抑制分割宰相的权力,在于加强皇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分割宰相的权力,从而加强皇权,而非强调分化军政财权,排除C项。答案:D4.[2020·潍坊高三期中]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解析:“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表明行省长官尽管权力很大,但在人事权、财政权、军事权等方面处处受中央政府节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材料强调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涉及改变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排除A项;“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因俗而治”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社会发展状况实施统治或管理,排除D项。答案:C5.[2020·山西高三调研]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自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B.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D.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解析:唐代用义仓来赈灾,或借给农民作种子,说明统治者重视百姓体恤农民,故选B项;设置义仓属于行政手段,而非立法手段,排除A项;材料只是关于唐代的举措,并无前代,无法对比,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应包含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义仓只是关于粮食储备方面的举措,“完备”说法欠妥,排除D项。答案:B6.[2020·潍坊高三期中]661年,唐高宗设市舶使于广州,其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这表明,市舶使的设置()A.促进内外贸易平衡B.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C.体现经济重心南移D.使广州成为外贸中心解析:材料强调市舶使的职责是征收关税、采购舶来品和监督管理市舶贸易,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故选B项;材料的主旨是市舶使的设置规范了唐朝海外贸易,而不是促进内外贸易平衡,排除A项;安史之乱(755~763)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排除C项;材料强调市舶使的职责,体现不出广州成为外贸中心,排除D项。答案:B7.[2020·泸州高三诊断一]下图为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状况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北方经济严重衰退B.南北方人口比例变化不大C.经济重心变化趋势D.南方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解析:北方人口由全国的75%下降到35%,南方由25%上升到65%,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经济重心有逐渐向南方转移的趋势,故选C项;人口由北方迁往南方,并不一定说明北方经济严重衰退,排除A项;由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由黄河流域居多演变为长江流域居多,排除B项;南方人口的增加并不一定说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排除D项。答案:C8.[2020·赣州高三模拟]北宋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京城:“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以其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乐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之万数,不欲繁碎。”材料反映出()A.城市街道拥堵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B.宋代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经济繁荣C.宋朝实际仍然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D.宋朝时期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解析:“人烟浩穰”“花阵酒池”“燕馆歌楼”说明东京人口众多,娱乐场所分布广泛,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故选B项;材料来自于《东京梦华录》卷五,是对民俗的描写,未涉及东京城内的街道状况,排除A项;“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可知民巷中亦有娱乐场所,坊市制度已被打破,排除C项;材料是对北宋京城商业繁荣的描述,未涉及商人社会地位,排除D项。答案:B9.[2020·成都诊断一](唐太宗)“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唐高宗)乾陵石刻的天马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唐高祖)献陵的石虎、(唐德宗)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这类作品()A.展现出统一国家的繁荣富强B.说明了宗教雕刻艺术的高超C.反映了帝陵礼制色彩的淡化D.体现了大唐气象的豪迈闳放解析:材料中雕刻艺术的风格,是唐朝社会面貌的整体反映,“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体态浑朴劲健,呈凌空翱翔之势”“形体高大,雄健有力”,展现了大唐豪迈闳放的气象,故选D项;安史之乱后(唐德宗时期)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国力迅速下降,排除A项;“昭陵六骏”等陵墓前的石雕不属于宗教题材的雕刻艺术,排除B项;从“‘昭陵六骏’的六匹骏马神情俊爽刚毅,姿态神武有力”到“献陵的石虎、崇陵的石人石马,也都形体高大,雄健有力”,其风格基本一致,说明帝陵礼制的色彩没有淡化,排除C项。答案:D10.[2020·南充高三适应性考试一]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即用道德的标准评判利的正当性,绝不能见利忘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材料表明()A.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已被颠覆B.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C.培养道德自觉否定个人利益D.“重义弃利”的思想贯穿于书院教育解析:根据材料“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可知,宋元时期书院注重道德教育凸显理学价值,故选B项;清朝灭亡后传统的儒学价值观被颠覆,与材料所述时间“宋元时期”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同时要求个人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可知,宋元时期书院培养道德自觉制约个人利益,并非“否定个人利益”,排除C项;根据材料“强调以义为本,义以导利,要求见利思义”可知,宋元时期书院注重见利思义,并非“重义弃利”,排除D项。答案:B11.[2020·洛阳高三联考一]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的发展B.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市民文化突显社会价值取向D.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解析:据材料,当时人们认为参加科举考得功名、抱得美人归的人生才是圆满的,宋代民间对才子佳人的定位趋向世俗化,体现了市井趋利主义的价值观,故选C项;科举制的发展推动文学作品,因果倒置,排除A项;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突显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是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突显社会价值取向,D项只能说明材料的一部分意思,排除D项。答案:C12.[2020·苏州高三调研]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考察调研,首站来到敦煌的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作为艺术的宝库,不同时代的艺术风尚在这里汇集成斑斓景观。敦煌壁画是我国古代宝贵的艺术遗产,下面三幅敦煌壁画反映了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C.市民生活的世俗化D.中外艺术的交融性解析: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所以壁画宣传善行表达现实悲苦;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比较清明,国力强盛,所以壁画有一派幸福祥和的气象;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所以壁画能反映市民阶层的喜好,世俗场景由之入画,与材料中“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相符,故选B项;中国化,与材料中“善行悲苦”“幸福祥和”不符,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中“善行悲苦”不符,排除C项;中外艺术的交融是共性,与材料中“该艺术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符,排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0·启东期中调研]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唐朝武则天7311唐玄宗347唐肃宗164,举荐、行伍、门荫五代,46,24,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宋朝,北宋,72,63南宋,63,48,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材料二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誉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誉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请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并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作用。(1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一列“进士出身人数”和列“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径”可得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入仕途径更多样化。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唐宋政治的发展可得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通过材料二中对科考程序的把控可得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第二小问“原则”,通过选官向科举的倾斜和对科举程序的把控可得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第三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科举考试的意义回答即可。答案:(1)趋势:进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门第、战功为主到以科举选拔为主;入仕途径更多样化。原因: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发展。(10分)(2)特点:严格控制考试过程;严密考试操作程序。原则:具有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具有公开竞争的平等性。作用:推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公平;促进了官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选拔人才。(15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弹劾宰相苏味然贪赃,使之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召诸御史,责之曰:“近日弹事,不请示大夫,礼乎?”众不敢对。至忠进曰:“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各得弹事,不相关白(注即陈述),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御史中丞宋璟在则天朝以频论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皆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摘编自储考山、何平立、来可泓《中国政治制度史》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