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MOS二极管-2教学课件_第1页
2-MOS二极管-2教学课件_第2页
2-MOS二极管-2教学课件_第3页
2-MOS二极管-2教学课件_第4页
2-MOS二极管-2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际MOS的平带电压及C-V特性2024/3/312-MOS二极管-2功函数差的影响2024/3/322-MOS二极管-2qVoxqs2024/3/332-MOS二极管-2EvEc平带时的能带图

由于功函数的不同,在没有外加偏压的时候,在半导体表面就存在表面势。因此,欲使能带平直,即除去功函数差所带来的影响,就必须在金属电极上加电压。这个电压一部分用来拉平二氧化硅的能带,一部分用来拉平半导体的能带,使

s

=0。因此称VFB其为平带电压。2024/3/342-MOS二极管-2氧化物电荷及其对C-V特性的影响2024/3/352-MOS二极管-2氧化物电荷2024/3/362-MOS二极管-21、界面陷阱电荷(interfacetrappedcharge)

硅(100)面,约,硅(111)面,约。2、氧化物固定电荷(fixedoxidecharge)位于界面约3nm的范围内,这些电荷是固定的,正的。(100)面,约为,(111)面,约为,因为(100)面的和较低,故硅MOSFET一般采用(100)晶面。2024/3/372-MOS二极管-23、氧化物陷阱电荷(oxidetrappedcharge)

大都可以通过低温退火消除。4、可动离子电荷(mobileioniccharge)诸如钠离子和其它碱金属离子,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时,它们能在氧化层内移动。2024/3/382-MOS二极管-2氧化物中电荷对C-V特性的影响2024/3/392-MOS二极管-2克服硅-二氧化硅界面电荷和二氧化硅中电荷影响所需要的平带电压:如果氧化层中正电荷连续分布,电荷体密度为,则总的平带电压

MSiO2Si0x+dx

x0+++++++0x+dx

x0+++++++

MSiO2Si2024/3/3102-MOS二极管-2其中称为有效面电荷。

2024/3/3112-MOS二极管-2实际的MOS阈值电压和C-V曲线平带电压阈值电压

第一项是,为消除半导体和金属的功函数差的影响,金属电极相对于半导体所需要加的外加电压;第二项是为了把绝缘层中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全部吸引到金属电极一侧所需要加的外加电压;第三项是支撑出现强反型时的体电荷所需要的外加电压;第四项是开始出现强反型层时,半导体表面所需的表面势。

2024/3/3122-MOS二极管-2实际MOS的C-V曲线(一)2024/3/3132-MOS二极管-2界面态对C-V特性的影响2024/3/3142-MOS二极管-2界面态的性质界面态受主态施主态2024/3/3152-MOS二极管-2界面态的性质中性受主正施主中性施主中性受主中性施主中性受主中性施主负受主2024/3/3162-MOS二极管-2界面态对C-V曲线的影响2024/3/3172-MOS二极管-2B-T实验:测量离子沾污程度ABCA:原始C-V曲线。B:加10V正偏压,在127C,30min后测试结果C:加10V正负偏压,在127C,30min后测试结果2024/3/3182-MOS二极管-2例题P型硅衬底MOS结构,衬底掺杂浓度为Na=1014,氧化层厚度为tox=500Å,栅是n+多晶硅,设QSS=1010cm-2,确定平带电压及值阈电压?解:2024/3/3192-MOS二极管-2结论:半导体衬底的掺杂比较低,在零栅压条件下,氧化层中的正电荷及功函数差已经使半导体表面处于反型,所以阈值电压是负值。2024/3/3202-MOS二极管-2例题:P型衬底,Na=1014cm-3,氧化层厚度500Å,φms=-0.83V。求阈值电压VT,画出能带图,氧化层上压降是多少?2024/3/3212-MOS二极管-22024/3/3222-MOS二极管-2理想的低频C-V在强积累和强反型的电容值等于栅氧化层电容Cox,但在某些实验中观察到如下一些现象,分析其可能的物理机制:C-V曲线出现滞回现象;C-V曲线在耗尽区的斜率变缓;栅电极为掺杂多晶硅时,反型层电容下降;如何减弱和消除该效应;栅电极为金属栅,但强反型区电容值略低于强积累区电容;如何减弱该效应;思考题2024/3/3232-MOS二极管-2假定nMOS电容结构的金属栅电极的功函数为M,半导体Si的亲和势为,衬底掺杂浓度为Nd(功函数为S),栅氧化层厚度为tox。在制备nMOS电容时氧化层中形成密度为Qf的正的固定电荷。假设该正的固定电荷形成在氧化层与Si界面处,写出其平带电压表达式,示意画出其平衡能带图;如果该正的固定电荷形成在氧化层中部即1/2tox处,平带电压如何变化?比较固定电荷分别位于界面和氧化层中部时的低频C-V特性曲线;假设在氧化层与Si衬底界面存在呈U型连续分布的施主型界面态(禁带中央界面态密度极大),示意画出其C-V特性曲线(与不存在界面态比较)思考题2024/3/3242-MOS二极管-2MOS结构的Si与氧化层界面存在连续分布的界面态,假设在禁带中本征费米Ei能级以上的界面态为类施主型,以下的是类受主型,讨论分析界面态对CV特性曲线的影响(以理想情形为标准画图说明);如果在禁带中本征费米Ei能级以上的界面态为受主类型,以下的是类施主型,界面态对CV特性曲线的影响又如何(以理想情形为标准画图说明)?思考题2024/3/3252-MOS二极管-2习题设

,画出n-Si衬底的MOS电容分别在平衡、平带、积累、耗尽、反型情形的能带图及理想的高频和低频CV曲线,并画出相应的电荷分布及电场分布。设氧化层厚度为1

m的SiMOS结构的p型衬底的掺杂浓度分别为N=1015/cm3和1016/cm3,比较这两种结构的耗尽层电容和MOS电容的极小值。从物理上说明随氧化层厚度及掺杂浓度的变化趋势。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