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16分)
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盘桓/亘古不变恣睢/俯仰生姿
B.驿路/络绎不绝憎恶/深恶痛绝
C.狭隘/热情洋溢挑选/挑拨离间
D.自诩/栩栩如生屏障/屏息凝神
2.(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警报迭起喧嚷蹑手蹑脚
B.聒躁不修边副蓬勃振聋发陵
C.料峭坐无虚席布署恢恢欲睡
D.旌旗海枯石乱契合不功自破
3.(2分)下列横线上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展览的食器
凭借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观众徜徉于喜乐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喝到嫦
娥奔月拉花的咖啡,吃到大盂鼎模样的雪糕,买到在设计上别有用心的文创产品。庄重
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A.巧夺天工B.叹为观止C.别有用心D.博大精深
4.(2分)下列句子中,线京语病的一项是()
A.《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游戏平台要采用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
B.2022年3月13日,随着奥运火炬的熄灭,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画上完满的句号。
C.广东省加大岭南古籍的整理、搜集和研究力度,对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有重要意义。
D.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受到追捧的原因,是因为它萌萌的外表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5.(8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三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国代表团入场时所持的引导牌以文字、中国结与雪
花为构图要素。它采用了超薄超轻COB光源,采用LED喷粉工艺的行业新技术,光斑
光形漂亮,形状可任意定制。图1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图2为北京冬奥会
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光源效果。
材料二: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代表团引导牌用了漫画(日本漫画举世闻名)
对话框样式,图3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引导牌。
(1)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图1中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的画面内容。
(2)引导牌除了标记入场运动员的国别之外,还被设计者赋予了某些寓意。两款引导牌
的设计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请你也加入讨论进行阳光跟帖,比较两款引导牌寓意的异同。
阳光跟帖
我来说两句:
(3)校运会将要召开,请你为初三(1)班的运动员设计引导牌,试从构图要素、构图、
寓意等角度描述你的设计。要求不超过60字,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8分)
6.(8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
②,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④至于复水襄陵,。(郦道元《三峡》)
⑤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⑥,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下面是文佳同学整理
诗词中运用“采薇”典故的笔记,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作者诗句批注
《野望》王绩①_______,_______孤独惆怅,歌以咏之。
《南安军》文天祥②_______,_______饿死殉国,梦以行之。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16分)
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惮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
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或遇其叱咄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色愈恭,礼愈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D.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氐项的一项是
A.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既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又说明了“援疑质理”
的求教之艰难。
B.作者以自己过去求学之艰与“今诸生”求学之便对比,意在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表达
对马生的期望。
C.作者“家贫”却“嗜学”,丝毫不慕同学的华美衣着,因为精神生活的富足弥补了物质
生活的匮乏。
D.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对太学生拥有优越学习条件却学业
无成有斥责之意。
8.(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问答问题。
优旃者,秦倡①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楣
者②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日:“汝欲休乎?”陛楣者皆日:“幸甚!”优旃日:“我
即呼汝,汝疾应日诺!”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日:“陛楣郎!”郎日:
“诺!”优旃日:“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楣者得半
相代③。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④,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日:“善,多纵禽兽于其
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倡:表演歌舞的人。②陛楣者:在殿前阶下持武器警卫的武士。陛,台阶。
楣,通“盾二③半相代:指一半人值勤,一半人休息,轮番接替。④苑面:种植林木、
豢养食兽的地方。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始皇学议欲大苑囿
②始皇以故樱止
(2)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优旃是一个怎样的人?
9.(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30分)
10.(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文佳对粤菜颇感兴趣,他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
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远古,岭南古越族就与中原、楚地有着密切的交
往。后来许多中原人为避战乱南渡,中原文化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
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形成了粤式饮食的源头。研究者大多认为,粤菜起源于汉代。
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可以想见千余年
前的广东人己经对用不同烹调方法烹制不同的美味游刃有余。唐代诗人韩愈被贬至潮州,
他在诗中描述潮州人食堂、蛇、青蛙、章鱼等数十种异物,感到很不是滋味。但到南宋
时,章鱼等海味已是许多地方的上品佳看。在配料和口味方面,广东多采用生食的方法。
到后来生食猪牛羊鹿已不多,但生食鱼片,包括生鱼粥等的习惯保留至今。
此外,粤菜烹调方法中的泡、扒、烤、川是从北方菜的爆、扒、烤、余移植而来,
而煎、炸的新法是吸取西菜同类方法改进之后形成的。但粤菜的移植,并不生搬硬套,
乃是结合广东原料广博、质地鲜嫩,人们喜欢清鲜的特点发展而来。如北方菜的扒,通
常是将原料调味后、烤至酥烂,推火打明油上碟,称为清扒。而粤菜的扒,却是将原料
煲或蒸至腻,然后浇英扒上,代表作有八珍扒大鸭、鸡丝扒肉脯等。
广东的饮食文化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从汉代到南宋历代王
朝派来治粤和被贬官吏等带来了北方饮食文化,期间还有许多官厨高手或将他们的技艺
传给当地的同行,或是在市肆上各自设店营生,将各地的饮食文化直接介绍给岭南人民,
使之成为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明清两代,粤菜、粤点和粤式饮食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衢遍布茶楼、
酒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渐渐有“食在广州”之说粤
菜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用各种药材煲的汤。广东气候炎热,因此,具有清火排毒滋补作用
的汤最为常见。
粤菜中的汤味道浓郁知不油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利于消化,非常适合老年
人饮用。
粤菜最大特色便是用料广博奇杂,配料多而巧,飞禽走兽、山珍海味、中外食品,
无所不有,可谓全国之冠。粤菜可选原料多,自然也就材细,粤菜不仅主料丰富,而且
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种类繁多,遍及酸、甜、苦、袜、成、鲜、但为了突出主料的
风味,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且少用辣椒等辛辣性作料,也不会大咸大甜。粤菜
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
既符合广东的气候特点,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要求,是一种科学的饮食文化。
(摘选自华夏经纬网《中国八大菜系之粤菜:丰富深厚》,有刮改)
材料二:
粤菜讲究“不时不食”、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这
是因为食材在不同的时节,营养成分、味道会有所不同。广府俗语说明了这一现象:吃
鱼,有''春璃秋里页三黎隆冬妒“;吃虾,讲究“清明虾,最肥美”:吃蔬菜要挑“时菜”,
如菜心为“北风起菜心最甜”,一般来说,在夏秋两季力求清淡,春冬两季讲究浓郁。
粤菜对饮食场所的环境要求很高,十分讲究“硬件和软件”•在硬件方面,经营
粤菜的酒楼食肆,特别是茶楼,十分讲究环境清幽宜人、室内装修布局精巧典雅。例如
20世纪初崛起的广州“四大茶楼”即是如此。其中,文园陈设精巧,由亭台水榭、石山
盆景和花卉树木构成幽雅的园林,雄踞四大茶楼之首。其余三大茶楼,即谟觞、南园和
西园,也都有着幽美的园林;在软件方面,经营粤蔡的场所往往不是单纯为“食”而设,
而是附加文化因素。广州的许多茶楼喜欢展示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广州的茶楼还与
音乐曲艺结下不解之缘。上世纪80年代,音乐茶座兴起,配以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十分
高雅。
(摘选自温卓涛《试论粤菜的特点与养生文化的关系》,有酬改)
材料三:
文佳还用思维导图整理了粤菜的三大风味,如下图。
广东∙加⅜g
产行地区旨名窜地运
「福iIt的害夜空(
东江起唐福
广东中西部
荷、澳门\流行地耳
r¾⅞g∕'
广州文昌均
味il外化口味♦脸
龙虎斗琳逼特图修料超理,但主m突出
广府风味TI
代表菜品/即菜三大风味
白妁仔
产行地区网汕地区
为乳猪/潮汕—
---------/便宜/艾油牛肉丸
口味比较清淡.
海汕风味产,岁MI
力求清中求鳏、及中求美麻道特色I
\味道特色□t⅝⅜m∙∙*,",一笠
(1)根据上述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碰的一项是
A.早在西汉《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载有粤菜选料的精细和广泛,这表明粤菜起源于汉代。
B.韩愈不仅同潮州人以觉、青蛙、章鱼等为食,但南宋时这些异物已被各地的人们接受。
C.粤菜京调方法博取众长,就如泡、扒、烤、川是从西菜的爆、扒、烤、余移植而来的。
D.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主料、配料和调料主富,为突出主料,烹调时会减少辛辣性作料。
(2)下列补充资料不熊证明粤菜讲究“不时不食”的一项是
A.消明节吃鲜嫩翠绿的养菜炒烧肉,含有“故人坐轿(养)西去,后人食莽相祭”的意
思。
B.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喜欢吃羊肉煮酒,认为此时水味最醇,羊肉温补,食用大有裨
益。
C.春节时吃年糕,年糕也被称为“年年糕”,是“年年高”的谐音,含来年更好的吉祥之
,⅛∙.
思、O
D.4J秋前后菱角饱满、甘甜、清脆,此时孩子吃“棱角分明”的菱角预示将来会聪明伶
俐。
(3)研究了上述材料,文佳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粤菜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离不开多元文化的影响,至明清,粤菜、粤点等才
真正成为一个体系。
B.为追溯粤菜的发展历程,材料一采用了《淮南子•精神篇》中的记载,表明粤菜选料精
细和广泛由来已久。
C.粤菜中用各种药材煲的汤最为有名,在广东,饮用清火排毒滋补作用的汤,可减轻气
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D.粤菜又被称为广东菜,可细分为三大风味,它们的流行地区、代表菜品、烹调方法和
味道特色各不相同。
(4)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概括粤菜能够名列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原因。
11.(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二两年光,一壶老酒
包利民
①太阳已滚落到村西头的树林里,燕子们纷纷飞回檐下的巢中,麻雀们并排站在电线上,
披着一身夕阳叽喳地叫。这个时候,饭桌已在炕上摆好,爷爷盘腿端坐,面前烫着一壶
酒。
②酒壶不大,锡制的,装满了也就二两多酒。而酒盅更小,爷爷却不舍得一口饮尽,细
咂慢品,似乎很享受那一刻的时光。长长的风从窗外溜进来,爷爷的白发和盅里的酒都
在微微荡漾。鸡犬之声起伏,南园里果蔬的香气轻轻地流淌着,这些更是助长了爷爷的
酒兴,于是一壶酒见了底,他依然努力地倒控着酒壶,不使每一滴酒浪费掉。
③仿佛一转眼间,场景就换成了冬季。紧闭的窗外,燕子果蔬都已消失,北风号叫着在
村里游荡,大朵大朵的雪花扑在窗玻璃上,一炉红火在地中间旺旺地燃烧。爷爷依然坐
在滚热的炕头,身旁是一只慵懒的猫。他心爱的酒壶此时正放在铁炉盖上,壶里的酒便
很快热情起来,满屋的酒香。
④爷爷喜欢喝酒,有时候馋得像个孩子般。可是家里人看管得严,不让他多喝,只能那
一小壶。好多次,我看他往壶里倒酒,倒得很满,然后飞快地把壶凑到嘴边,仰脖喝进
一大口,四处看了看,再从容地重新倒满。有时候发现我在看他,便冲我挤挤眼睛,我
便一直守口如瓶。
⑤每一天都很悠然,而每一年都很迅速。一壶酒醉了春夏秋冬,却没能阻挡住它们前行
的脚步。从哪一月开始,爷爷再也喝不了酒,从哪一天开始,爷爷再也下不来炕,仿佛
日子也要随酒而尽。那些酒香浸润的岁月,己遥远得不可追溯.爷爷去世了,那把酒壶
却依然在时光里流传,到了父亲的手边。一样的场景,一样的光阴,喝酒的人却换了一
茬,父亲也喝酒,坐在炕上,窗外的四时情景在他的眼中和酒盅里变换。一口饮下的,
是尘世中眷恋着的朴素岁月,还有岁月里许多许多不一样的心情。
⑥一年一年,父亲的白发渐渐多了,喝酒时,父亲的回忆也多了。檐下的燕子依然,南
园里的果蔬依然,冬天的风雪依然,苍老着的,只有喝酒的人。父亲也在倒酒的时候偷
偷喝一大口,和爷爷当年一模一样,忽然发现,那么多的光阴都已经消散,那么多的人
都已经离散。父亲也知道这些,他的酒里便会融入许多无奈的叹息。
⑦然后,父亲也喝不动酒了,再然后,父亲也走了。那把在家里用了许多年的锡酒壶,
也已不知失落于何时何地。壶中岁月长,那把酒壶曾盛装了多少繁盛的日子,又倾泻了
多少生活的滋味,也许,只有它自己知道,或者,回忆知道。
⑧是的,回忆,人到中年,回忆便无所不在0几乎每一天,总有一些事物,或者一些心
情,触动遥远的往事。我并没有像爷爷和父亲当年那般,每日一壶老酒,可是在偶尔的
小饮中,面对窗外的陌生,依然能感受到沧桑的意味。故乡已遥远,故园也早已面目全
非,总是想象,如果在曾经的那个家里,在日暮黄昏,我盘坐在炕上,面对一壶老酒,
面对如旧年光,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⑨酒和年光一直都在,抑或回忆如酒,我心如壶,在某种心情的温度里,沸腾出让人不
断流连反复回味的香气。那么就醉了吧,醉在这人世的情怀里,醉在此生的幸福里。幸
福,或许就是那样的时刻,那一壶酒,那一张笑脸,那一些话语,那一种心情。
(选自公众号《包利民之沧桑我世》2019年11月16日文章)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事碰的一项是
A.努力倒控见了底的酒壶表明爷爷珍惜酒,避开家人看管先喝再倒满一壶表明爷爷馋酒。
B.将爷爷喝酒场景安排在秋天日暮时分和寒冷的冬天,渲染了爷爷即将离世的悲怆氛围。
C本文略写父亲喝酒,因为已详写爷爷喝酒,且两人喝酒场景、方式等依旧,不用赘述。
D.本文以时间为序,生动叙述了三代人与酒的故事,将时代变迁暗藏在他们对酒的态度
上。
(2)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列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心爱的酒壶此时正放在铁炉盖上,壶里的酒便很快热情起来,满屋的酒香。
②檐下的燕子依然,南园里的果蔬依然,冬天的风雪依然,苍老着的,只有喝酒的人。
(3)文章标题“二两年光,一壶老酒”有什么妙处?
(4)有人说:“祖孙三代对酒的态度,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
这句话。
第三部分写作(共50分)五、(50分)
12.(50分)请以《让我自己决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真实校名。
六、附加题。(8分)
13.(2分)根据下面两段人物描述,写出作品中对应的人物姓名或称呼。
①他与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鲁迅在东京第一次见他时,发现他身材
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他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他最后溺水而死。
(鲁迅《朝花夕拾》)
②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精力过人,行动
敏捷,斯诺形容他“像兔子一般蹿”上山顶。他愉快爱笑,开玩笑地叫斯诺为“大鼻子”。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4.(3分)“三”在中国文化中是个很重要的数字,小说家也常从''三”上设计故事情节,
如“三败高太尉”“三借芭蕉扇”等。请你根据表格的相关内容填空。
出处《西游记》《水浒传》
情节简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宋公明①_______
情节梗概②_______前两次攻打失败,杨林、王英、秦明等被擒,
第三次吴用派人打入敌人内部,又派人假扮
官差,里应外合,取得成功。
阅读心得心得一:不要被事物的表面蒙蔽。
心得二:熟悉地理,知彼知己,瓦解内部,才可能取得胜利。
15.(3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神甫的刻薄,保尔反抗了,他把烟灰撒在了
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可见少时的保尔爱憎分明,不屈不挠,富有反
抗精神。请你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该作品中的某个具体情节,说说主人公在命
运的不公或外界的压迫面前的反抗精神。
①孙悟空《西游记》)②沈琼枝《儒林外史》③简•爱(《简•爱》)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16分)
1.(2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盘恒/耳古不变岩睢/俯仰生警
B.好路/络号不绝憎晋/深晋痛绝
C.狭唯/热情洋灌挑选型拨离间
D.自邮/栩栩如生屏障/屏息凝神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
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
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盘桓”的“桓”读作“hudn”,“亘古”的“亘”读作“g©n”;“恣睢”的“恣”
读作“Zi”,“俯仰生姿”的“姿”读作—
B.“驿路”的“驿”读作“yi”,“络绎不绝”的“绎”读作“yi”;“憎恶”的“恶”读
作“wii”,“深恶痛绝”的“恶”读作“wW。
C.“狭隘”的“隘”读作“di”,“热情洋溢”的“溢”读作“yi”;“挑选”的“挑”读作
“tido”,“挑拨离间”的“挑”读作κtiαow,
D.“自诩”的“诩”读作“xd”,“栩栩如生”的“栩”读作“X&”;“屏障”的“屏”读
作“ping”,“屏息凝神”的“屏”读作“bing”。
故选:B,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
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
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词语中,卷套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寒暄警报迭起喧嚷蹑手蹑脚
B.聒躁不修边副蓬勃振聋发瞧
C.料峭坐无虚席布署恢恢欲睡
D.旌旗海枯石乱契合不功自破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
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
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正确。
B有误,“聒躁”的“躁”应写作“噪”,“不修边副”的“副”应写作“幅”。
C.有误,“坐无虚席”的“坐”应写作“座”,“布署”的“布”应写作“部”。
D.有误,“海枯石乱”的“乱”应写作“烂”,“不功自破”的“功”应写作“攻”。
故选:Ao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
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
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3.(2分)下列横线上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022年春节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开设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展览的食器
凭借巧夺天工的优美造型,让人叹为观止。观众徜徉于喜乐氛围的同时,还可以喝到嫦
娥奔月拉花的咖啡,吃到大盂鼎模样的雪糕,买到在设计上别有用心的文创产品。庄重
的文化殿堂与红火的节日民俗不期而遇,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A.巧夺天工B.叹为观止C.别有用心D.博大精深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
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
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
境不符等。
【解答】ABD.使用恰当;
C.使用不当,“别有用心”指心中另有算计,一般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含贬义。应换为“别出心裁”。
故选:Co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
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2分)下列句子中,线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游戏平台要采用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
B.2022年3月13日,随着奥运火炬的熄灭,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画上完满的句号。
C.广东省加大岭南古籍的整理、搜集和研究力度,对继承和发扬岭南文化有重要意义。
D.奥运吉祥物“冰墩墩”受到追捧的原因,是因为它萌萌的外表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少了主语,去掉“随着”;
C.有误,并列结构中语序不当,将“搜集”置于“整理”之前;
D.有误,句式杂糅,“的原因”与“因为”去掉其中之一。
故选:Ao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
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
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
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
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8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以下三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国代表团入场时所持的引导牌以文字、中国结与雪
花为构图要素。它采用了超薄超轻COB光源,采用LED喷粉工艺的行业新技术,光斑
光形漂亮,形状可任意定制。图1为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图2为北京冬奥会
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光源效果。
材料二: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代表团引导牌用了漫画(日本漫画举世闻名)
对话框样式,图3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引导牌。
图1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图2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光源效果图3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
(1)请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图1中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的画面内容。
(2)引导牌除了标记入场运动员的国别之外,还被设计者赋予了某些寓意。两款引导牌
的设计在网上引发了热议,请你也加入讨论进行阳光跟帖,比较两款引导牌寓意的异同。
阳光跟帖
我来说两句:同:加入富有本国文化特征的元素来彰显本国特色。异:图1用意更丰
富,以中国结彰显奥运“更团结”的理念(或:“我国对世界大团结的倡导和号在”),以
雪花形状体现冬奥会的特征。中国结与光学材料、工艺的结合,表明中国的文化自信和
本届运动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追求。图2中有意突出日本动漫文化,展
示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漫画文化,运动员们仿佛走进了日本漫画的世界,形成热闹有趣的
氛围;气泡外各个方向线条象征着各国运动员胜利的光芒;或汇聚在一起的各国引导牌
如各国借助奥运会进行着一场世界的对话。
(3)校运会将要召开,请你为初三(1)班的运动员设计引导牌,试从构图要素、构图、
寓意等角度描述你的设计。要求不超过60字,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抓住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即可。如:北京冬奥
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整体上是六角雪花造型,外围是中国结形状,内部是国别标志,上
端是"Peopie'sRePUbIiCofChina,,,下端是"中国”。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图2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光源效果”含有“中国结”代表
中国文化元素和“图3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含有漫画代表日本漫画举世闻名
以彰显日本文化元素,可知,共同点是引导牌加入富有本国文化特征的元素来彰显本国
特色。根据“图1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引导牌”中的“中国结”,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
元素,也蕴含着“更团结”的奥运理念;六角雪花造型体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结合材料
-“它采用了超薄超轻COB光源,采用LED喷粉工艺的行业新技术,光斑光形漂亮,
形状可任意定制”,可知,引导牌还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彰显了中国的文
化自信和科技的进步,因而,图1用意更丰富,效果更理想;根据“图3东京奥运会中
国代表团引导牌”中的漫画特征,可知意在突出日本动漫文化,表现了日本以漫画文化
为荣,让运动员们和观众关注日本漫画。另外,漫画生动形象,能形成热闹的氛围,比
较有趣;引导牌中的气泡及向外放射的线条象征着奥运会胜利的光芒,也较富有深意。
(3)本题考查引导牌设计。从构图要素、构图、寓意等角度描述设计,不超过60字,
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如:引导牌为长方形,白底红字;下方为班标,圆形图案,中间
是光芒四射的百合花,就像光芒四射的太阳,托起朝气蓬勃的少年;中间是“初三(1)
班”,上方是“团结奋进,勇争第一”的班级口号:寓示我们一班在运动会中,奋勇拼搏,
追求卓越。
【解答】(1)外围是中国结,如同一片六角状雪花;内部上端为“中国”的英文国名,
下端为汉字“中国
(2)示例:同:加入富有本国文化特征的元素来彰显本国特色。异:图1用意更丰富,
以中国结彰显奥运“更团结”的理念(或:“我国对世界大团结的倡导和号召”),以雪花
形状体现冬奥会的特征。中国结与光学材料、工艺的结合,表明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本届
运动会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追求。图2中有意突出日本动漫文化,展示了
日本引以为傲的漫画文化,运动员们仿佛走进了日本漫画的世界,形成热闹有趣的氛围;
气泡外各个方向线条象征着各国运动员胜利的光芒;或汇聚在一起的各国引导牌如各国
借助奥运会进行着一场世界的对话。
(3)示例:图左下侧为一位如蛙一般凌空跃起的运动员,他左手托起“初三1班”的字
样,表明1班将挥洒青春活力,追求更高更强。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
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
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
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8分)
6.(8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④至于复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⑤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典故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下面是文佳同学整理
诗词中运用“采薇”典故的笔记,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作者诗句批注
《野望》王绩①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孤独惆怅,歌以咏之。
《南安军》文天祥②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饿死殉国,梦以行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
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
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①星河欲转千帆舞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注意“榆荚”的书写)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沿溯阻绝(注意“溯”的书写)
⑤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⑥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2)①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②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16分)
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
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原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
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呵的一组是D
A尊遇其叱咄吸异二者之为,何哉
B.色愈恭,礼愈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C.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前行,欲穷其林
D.同舍生皆破绮绣将军身破坚执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②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氐碘的一项是D
A.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既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又说明了“援疑质理”
的求教之艰难。
B.作者以自己过去求学之艰与“今诸生”求学之便对比,意在勉励马生勤奋学习,表达
对马生的期望。
C.作者“家贫”却“嗜学”,丝毫不慕同学的华美衣着,因为精神生活的富足弥补了物质
生活的匮乏。
D.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对太学生拥有优越学习条件却学业
无成有斥责之意。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
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
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录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
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
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
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
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
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
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
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客舍,四肢僵硬
动弹不得。服侍的人拿着热水为我洗浴,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
里,旅店老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着华丽的衣
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
囊,光彩鲜明,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无羡慕的心。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
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
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
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
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
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
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
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
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有时/或许。
B.周到/极点。
C.回答/又。
D.“被”同“披”,穿。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
“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
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填,挤满。尝,曾经。辞,言辞.句意: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不曾把
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重点词:余,我。敝,破旧。慕艳,羡慕。句意: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
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ABC.正确。
D.有误,“怀有斥责之意”错误,文中作者宋濂勉励之意力透纸背,在此并无斥责。
故选:D∙
答案:
(1)D
(2)①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
(3)D
【点评】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必须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
析。
8.(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问答问题。
优旃者,秦倡①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楣
者②皆沾寒。优旃见而哀之,谓之日:“汝欲休乎?”陛桶者皆日:“幸甚!”优旃日:“我
即呼汝,汝疾应日诺!”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日:“陛楣郎!”郎日:
“诺!”优旃日:“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楣者得半
相代支
始皇尝议欲大苑囿④,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日:“善,多纵禽兽于其
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释】①倡:表演歌舞的人。②陛楣者:在殿前阶下持武器警卫的武士。陛,台阶。
楣,通“盾③半相代:指一半人值勤,一半人休息,轮番接替。④苑面:种植林木、
豢养食兽的地方。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始皇争议欲大苑囿曾经
②始皇以故频止停止
(2)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优旃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参考译文
优旃是秦朝时一个身材短小的乐伎。他善于说笑话,然而,他的笑话是合乎正道
的。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天,刚摆好酒宴,天就降下大雨,站在宫殿台阶下、栏杆边露
天值班的警卫们都因雨淋而受凉。优见此情形,很怜悯那些人,对他们说:“你们想休息
吗?“宫殿台阶下的人都说:“很想呀!”优旃说:“我一呼喊你们,你们急忙回答说‘有’!
“过了一会儿,宫殿
上,群臣给始皇敬酒,高呼‘万岁优旃走近栏杆大声呼喊道:“台阶下的男儿们!“男
儿们回答道:“有!”优吼道:“你们虽然高大,有什么好处!只宜站立在大雨中。我虽长得
矮小,倒宜在此休息。”于是,始皇允许他们可以减半值班,轮流接替。
始皇曾经与群臣商议,打算扩大狩猎场,东面从函谷关起,一直到西面的雍地、
陈仓一带。优施说:“很好呀!多多的放些禽兽在猎场中。若是贼寇从东方打来,可以命
令麋鹿用角去抵触他们就足够了。“始皇因为这个缘故,便停止了这项工程。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
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为:始皇曾经与群臣商议,打算扩大狩猎场。尝:曾经;
②句意为:始皇因为这个缘故,便停止了这项工程•辍:停止。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擅长说笑话,并且很有
道理(合乎正道),可见其幽默诙谐;根据“陛楣者皆沾寒。优见而哀之”,看到宫殿台
阶下、栏杆边露天值班的警卫们站立雨中,很同情他们,并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提醒了
皇上,最后他们可以减半值班,轮流接替,可见其有同情心;根据“善,多纵禽兽于其
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他没有直接劝谏皇上停止扩大狩猎场,而是下赞同,
进而巧妙地劝谏,结果始皇“辍止”,可见其善于劝谏(或能言善辩)。
答案:
(1)①曾经;②停止。
(2)选文中优旃体恤卫士,表明他有同情心;巧妙阻止扩大苑囿,表明他善于进谏(能
言善辩)、诙谐幽默。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9.(4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诗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分析】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
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
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
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的描绘。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
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
挂在枝趣间。通过描绘缺月、疏桐、漏断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营造了
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描绘画面:“缺月”“疏桐”“漏断”;氛围、特点:
孤寂凄冷(凄清、凄凉、孤寂、冷清、苍凉等)。
(2)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上片营造了凄清孤寂悲凉的氛围,而作者作为“幽人”
如孤鸿独步其间。下片中“寂寞”一词点题,表面描写的意象是孤鸿,实则写自己,是
托物言志的手法。“无人省”“不肯栖”“沙洲冷”集中表现了诗人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
流的人生态度。
答案:
(1)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滴水声早已断了。描绘了一
幅寂寞清冷的画面。
(2)孤鸿挑遍了寒枝却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表达
了作者刚被贬到黄州时的惊魂未定、孤寂抑郁、孤高自许、不愿随波逐流(蔑视流俗)
的心境。
示例:挑选最寒冷的树枝却不肯栖息,只愿在孤独寒冷的沙洲上。抒发了诗人孤独、凄
凉之情。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
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
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
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
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
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
解诗歌的主旨。
四、(30分)
10.(1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常说,食在广州。文佳对粤菜颇感兴趣,他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一。
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远古,岭南古越族就与中原、楚地有着密切的交
往。后来许多中原人为避战乱南渡,中原文化南移,中原饮食制作的技艺、炊具、食具
和百越农渔丰富物产结合,形成了粤式饮食的源头。研究者大多认为,粤菜起源于汉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乌什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成定资产管理办法
- 建筑用砂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梓潼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日常出勤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叙永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律师失信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石渠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四川省青神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文明乘车管理办法
- 基孔肯雅热诊疗指南
- 股份赠送协议书范本合同
- DB11∕T808-202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螺栓连接培训课件
- 与打印店签订合同协议
- 泰州内河港市区港区海创物流园作业区六号码头一期改扩建工程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2025年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09月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网络信息中心度招考35名劳务派遣科技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清版)DB34∕T 5154-2025 基于云制造的工业互联网架构要求
- 项目工程管理培训
- 2025至2030中国老年教育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