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中考试试题PAGEPAGE1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地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左图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下右图为直拱桥,敞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2.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谷宽度 B.河流落差 C.人口密度 D.交通方式【答案】1.C2.D【解析】【1题详解】陡拱桥便于船只通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历史久远,历史时期经济发达,河网密布,内河航运繁忙,所以,陡拱桥分布较多,C正确;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河网较稀疏,不符合题意,BD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人口较稀少,交通需求较低,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注意题中信息“我国传统”,意思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明显、改造自然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南船北马(南方河网密布,水运方便,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陆运方便)。陡拱桥为了适应内河航运,桥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桥面上大多数为步行通道;而直拱桥主要是为了沟通河流两岸,便于车马在桥面通行,D正确;而河流宽度、河流落差、人口密度与拱桥形态关系较小,AB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徐霞客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他曾经对某一处地貌称赞道“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徐霞客旅行路线途经了我国()A.三大自然区 B.湿润和半湿润区C.地势三级阶梯 D.暖温带和中温带4.此段文字描述的地貌类型最可能位于图中()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5.此段文字描述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答案】3.B4.D5.A【解析】【3题详解】我国三大自然区有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如图可知,徐霞客旅行路线的足迹主要在东部季风区的南方和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区,故A错、B正确;经过的是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故C错;经过了热量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故D错。故选B。【4题详解】材料“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描述的是喀斯特地貌。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上,呈现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故A错;乙位于渭河平原,属于地堑形成后经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平原,故B错;丙地的丹霞地貌是红色沉积岩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故C错;丁地位于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广布,因此多石林、溶洞等喀斯特景观,符合“峰成林”的地貌特点,故D正确。故选D。【5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描述的是喀斯特地貌。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上,石灰岩广布,石灰岩溶解于水而形成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侵蚀)作用。故A正确,排除BCD,选择A选项。气象学上的秋季是指连续五日日均温从开始低于22℃到开始低于10℃之间的时段。下图示意某年10月16日我国秋冬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秋冬进程的主要因素是()①大气环流 ②海陆位置③纬度差异 ④地形地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推测下列城市中秋季时间最长的是()A.沈阳 B.上海 C.成都 D.乌鲁木齐8.民谚“秋后北风干到底”中“干到底”的成因主要是()A.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东南季风水汽减少C.长期位于冷锋锋前 D.受副高控制时间长【答案】6.B7.C8.A【解析】【6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纬度跨度大,导致气温差异大,秋冬进程不一,南部正处于夏季,中部正处于秋季,北部已经进入冬季;我国东部地区进入秋季的时间还受南下的冬季风影响,纬度高,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下降快,秋季时间短。由此可知纬度差异和大气环流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秋冬进程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CD,选择B选项。【7题详解】乌鲁木齐和沈阳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且比较漫长,秋季较短,排除AD;上海和成都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下降快,秋季时间较短,B错误;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受北侧山地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气温下降慢,秋季时间长,C正确。故选C。【8题详解】“干到底”说明已经处于冷气团控制,不是暖气团,冷锋锋前是暖气团,所以A正确,C错误;“干到底”说明应该是西北风来临了,已经不受东南季风的影响,B错;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时间控制主要在7月份为代表的夏季,不是秋末冬初,D错。故选A。【点睛】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秋季是紧接夏季之后,秋前还有湿热基础,秋前北风则又提供了降雨的温度条件,接下来的秋后就会下雨;反之,秋后的北风刮得多了,就被北方的干冷气团所控制,就要干旱少雨了。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湾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肥沃的平地,村后是群山峻岭。河北平山有“北方鱼米之乡”之称。下图为西柏坡所在区域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推测西柏坡距石家庄直线距离约()A.30千米 B.70千米 C.110千米 D.140千米10.图中虚线框内总体地势特征是()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11.平山形成“北方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A.地形、河流 B.热量、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答案】9.B10.D11.A【解析】【9题详解】图中已知距离为经纬线长度,由此可以将西柏坡距石家庄直线距离与经线对比,图中可借用38°至39°的经线。由图估算可知,两地直线距离没有达到一个纬度间隔,故排除CD,也超过½个纬度,故排除A,所以推测西柏坡距石家庄直线距离最接近70千米,即选择B选项。【10题详解】图中可以判断地势特征的依据为河流的流向,由图中观察可知,滹沱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西柏坡,故可推出图中虚线框内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由此排除ABC,选择D选项。【11题详解】由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滹沱河等水系)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故A选项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习俗关系较小,D错;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该地热量、降水与周边地区相差不大,不是该地形成“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因素,B错误。故选A。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流量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连通河流间存在明显的吞吐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湖泊可能位于()A.冀东 B.赣北 C.南疆 D.川西13.该湖泊补给水源主要是()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14.该湖泊年内最高水位可能出现在()A.4月 B.6月 C.8月 D.10月【答案】12.B13.A14.D【解析】【12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水库全年都有水流入且流入水量在夏季最丰富,故它应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该水库7~8月的流入量较小,可能受副高影响,伏旱天气,降水较小;故该地可能位于长江流域地区,最可能为赣北。故排除ACD,选择B选项。【13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湖泊位于赣北,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该区域降水量大河流众多,主要是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入成为该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故排除BCD,选择A选项。【14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当流入量大于流出量时,湖泊水量开始增多,3月至10月湖泊水量总体在增加(7、8月中短时期流入量小于流出量,且变化量不大,所以不影响总体变化趋势),故该湖泊年内最高水位出现在10月,故排除ABC,选择D选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自然地带的分布变化符合()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16.影响图示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水分 C.热量 D.海拔17.与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的分布大致重合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5.A16.C17.B【解析】【15题详解】图中从东侧的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到西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带到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带,主要是由从低纬到高纬的热量的变化所引起,符合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A对,排除BCD。故选A。【16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图示自然地带的分布变化符合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影响图示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17题详解】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即图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区,即乙处,由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7~2016年人口和粮食10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黑龙江省位于图中区域()A.甲 B.丙 C.乙 D.丁19.影响图中甲区域省区粮食产量的变化主要原因有()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城镇化速度快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产业结构调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导致()A.粮食调配距离增大 B.机械化水平下降C.人均粮食产量减少 D.粮食总产量降低【答案】18.D19.C20.A【解析】【1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区域粮食呈现负增长,黑龙江粮食为正增长,A错误;乙区域人口和粮食都呈现增长趋势,但人口增幅整体大于粮食增幅,说明粮食难以自给,需要从其他区域调入黑龙江粮食商品率较高,C错误;丙区粮食为正增长,人口增长也为正增长,而黑龙江人口增长缓慢,甚至为负增长,B错误;丁区域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呈现负增长,但粮食产量上升,符合黑龙江2007~2016年人口和粮食10年变化,D正确。故答案选D。【19题详解】随着我国科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正常情况下粮食理应增长,但是甲省级行政单位粮食增产为呈负增长,人口增长速度快,说明甲省区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甲省粮食为负增长,主要是因为我国中东部城市化速度快,占用了大量耕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减少,②④正确;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西部粮食产量低的原因,①错误;自然灾害对近十年来的粮食产量影响较小,③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20题详解】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B错误;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是在不断增加的,目前我国人口增速放缓,人均粮食产量不一定会减少,C错误;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粮食总产量升高,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人口增幅超过粮食增幅,有可能导致粮食从产量大的省级行政单位调配到粮食减产的省级行政单位,使得粮食调配距离增大,A正确。故答案选A。城市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左图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图,下右图为某学者关于某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影响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A.产业类型 B.经济基础 C.行政等级 D.空间距离22.与苏州相比,南通接受上海辐射强度较低,主要因素是()A.资源禀赋 B.人口规模 C.交通联系 D.产业类型23.为更好接受上海辐射,南通当前最应该加快()A.产业转型升级 B.完善跨江通道C.引进高新技术 D.优化城市布局【答案】21.D22.C23.B【解析】【21题详解】长三角地区产业类型比较齐全,上海市外的其他城市发展程度较为相似,A错误;从右图可知,上海对南京的辐射强度低于苏州、无锡等地,但南京的经济基础和城市行政等级都是高于两地的,B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受上海辐射强度,苏州>无锡>常州,正好对应了其空间距离上海由近及远,D正确。故选D。【22题详解】苏州与南通两城市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产业类型相比差距较小,对接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较小,ABD错误;苏州与上海市之间的距离较近且交通更加便利,而南通在长江以北与上海距离较远且交通联系相对不便,因此交通联系成为主要因素,C正确。故选C。【23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南通受上海辐射强度影响较小的主要因素是隔着长江,交通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完善跨江通道是当前最应该加快的措施,故排除ACD,选择B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运河自南向北沟通我国多个水系,自然环境差异较大。材料二下图为京杭运河位置示意图和京杭两城市气候资料图。(1)写出京杭大运河所处的自然区及沟通的水系名称。(2)比较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的气候特征异同。(3)简述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所在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差异。【答案】(1)东部季风区。

钱塘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2)同:夏季高温多雨。异:杭州冬季温和;杭州雨季开始较早,最高降水出现在6月;杭州年降水量较大(也可从北京角度作答)。(3)起点地区: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终点地区: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一年一熟至两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区域图可知,京杭运河北起中国北京市,南抵浙江省杭州市,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所以京杭大运河所处的自然区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沟通的水系是:钱塘江水系、长江水系、淮河水系、黄河水系、海河水系。【小问2详解】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分别是杭州和北京,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判断出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主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由此得出两者的共同点:夏季高温多雨。两者的不同点:北京最冷月均温低于0°C,冬季寒冷;杭州最冷月均温高于0°C,冬季温和。北京年降水量较少,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较短(图中显示仅7、8两个月,且最高降水出现在8月);杭州年降水量较多,雨季开始较早结束较晚,雨季较长(图中显示雨季从3月到9月,且最高降水出现在6月)。【小问3详解】农业生产特征差异主要从农业类型(耕地类型)、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等角度进行分析。京杭大运河起止城市分别是北京和杭州,所在地区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此可得,杭州所在地区以水田耕作业为主,水产业也较发达;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熟至三熟。北京所在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一年一熟至两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地理单元。江苏省是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全省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区域。江苏省南北经济差异显著,全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材料二下图为江苏三个区域划分图。(1)列举江苏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主要依据指标。(2)分别简述苏南和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从区域联系角度,为江苏省三大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2)苏南:临近上海,易于得到上海辐射;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和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水平高;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丰富。(3)完善交通网;实施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省内对口帮扶,优势互补。【解析】【小问1详解】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江苏省北部的城市属于苏北,江苏省中部的城市属于苏中,江苏省南部的城市属于苏南,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省情实际,江苏省界定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区域的范围,有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由图可知,江苏北部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称之为苏北地区,扬州、南通、泰州处于江苏中部是苏中,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是苏南,故划分依据也包括行政区划。由此可知,江苏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主要依据指标包括: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划。【小问2详解】苏北和苏南首先是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虽然苏北和苏南都是江苏的一部分,但是因为河流阻隔,苏南接近长三角核心,水陆交通便利;与上海、杭州等紧紧相连,临近上海,易于得到上海辐射。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经济基础好;尤其是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水平高。而苏北一直以农、渔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基础相对较弱,农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资源丰富。【小问3详解】完善交通网,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快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实施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合作和分工,实现互补发展;苏中地区要提高工业化水平,防治环境污染;省内对口帮扶,优势互补,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区域工业化水平。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兰-西城市群”位于黄河上游,是国家引导培育的6个城市群之一。《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各省市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强化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和产业联系,提升城市群的总体发展质量。兰州资源丰富,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兰州拥有兰州大学等多所科研机构,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