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_第1页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_第2页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_第3页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_第4页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年中考科学试题模拟训练——2生物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2•宁波模拟)宁波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花蕊和果实的结构如图所示。当秋

茄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待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就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

被潮水冲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这片滩涂上的所有秋茄是一个群落

C.秋茄花蕊中的子房发育成种子

D.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适应

2.(2022•余姚模拟)2021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长途旅行终于结束,完全进入传统栖息地。从生

物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大象是属于卵生动物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群落

3.(2022•桐乡模拟)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

壳相结合,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右图是一张熊猫种群数量调查表,以下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董年份

A.熊猫种群已渡过“濒危期”

B.利用克隆技术可改良熊猫品种

C.熊猫妈妈用乳汁哺育熊猫宝宝长大

D.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熊猫的有效措施

4.(2022・龙泉模拟)种群和群落是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池塘里所有的蝌蚪是一个种群

B.某鱼塘里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C.某块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群落

D.某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群落

5.(2022温州模拟)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特点是不用一滴水,也能保持马桶干净。仅需

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就能将废料变成肥料。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二、填空题

6.(2022•温州模拟)温州陶山甘蔗是浙江省优良果蔗品种之一,为了推广名优产品当地建立了陶山

镇甘蔗产业园。

(1)陶山甘蔗皮薄质脆,汁多味甜,渣松而软。决定这些优良性状的遗传物质是

(2)产业园种植的所有同种甘蔗构成了一个O

(3)如图是该基地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7.(2022・文成模拟)2021年,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植物新物种浙南木犀,立刻对其

实施了保护。浙南木犀有聚伞花序(如图所示),花梗有柔毛,叶缘有尖锐的细锯齿。

(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o

A.由基因决定的

B.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的性状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是高温干旱等环境因素所导致形成的

8.(2022・鹿城模拟)2020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鲸落”。鲸落是指深海中

依赖稣龟尸体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鲸落从盲鳗、睡鲨等食腐动物的啃食开始,到甲壳类动物的

入驻,接着鲸骨中的脂类分解产生硫化物。硫化细菌利用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深海贻贝、蛤等以

此为食。

(1)欲研究鲸的遗传属性,可在鲸鱼尸体的细胞内提取控制鲸鱼性状的O

(2)一个鲸落中,所有硫化细菌个体的总和构成。(选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下列关于鲸落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可多选)

A.深海贻贝、蛤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B.在鲸落生态系统中,硫化细菌属于分解者

C.流入鲸落生态系统的能最最终米自于太阳能

D.与热带雨林相比,鲸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弱.

9.(2022•江山模拟)绿色阳台已经成为居家时尚,不少市民采用废弃塑料瓶、易拉罐等加工成“花

盆,,,在其中种植小植物,布置在阳台或墙上,环保又美观。如图是小科家阳台一角。

(1)阳台上的绿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为了让绿植长得更健壮,小科每隔两天就给绿植施加肥料,结果发现绿植都萎德了。植物萎

菁的原因是:O

10.(2022•婺城模拟)如图为某镇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

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

∣-∙R曳]

S"LK

(1)写出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

(2)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o

IL(2022∙温州模拟)温州生态园三烂湿地号称“浙南威尼斯里面不但盛产瓯柑,还有黑脸琵鹭,

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1)为了提高湿地内瓯柑产量,果农采用如图培育方式,该培育的生殖方式属

于。

(2)湿地内所有黑脸琵鹭是一个O

(3)小明对湿地公园内的甲、乙、丙三种花进行信息采集如表1并制作检索表如表2,表中****

处信息已省略。则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o

Ia....,,,,,.,φ

lb∙∙∙∙.......2

2a?_______乙

2b••••丙

种类花信息

甲花紫青色:头状花絮

乙花白色:总状花絮

丙花白色:头状花絮

12.(2022∙温州模拟)最近,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一处大面积珍稀濒危裸子植

物密叶红豆杉。

(1)该保护区内所有的密叶红豆杉可看成一个。

(2)下表是小明根据5种植物R、S、T、M、N的特征制作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符合密叶红豆

杉特征的是o

Ia有种子--------------------2

Ib无种子............-......-3

2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R

2b种子裸露------------------S

3a无根、茎、叶分化----------T

3b有茎和叶------------------4

4a无根----------------------M

4b有根----------------------N

13.(2022・温州模拟)温州生态园三洋湿地号称“浙南威尼斯”,生态良好,动植物种类丰富。

(1)湿地内种有荷花。荷花植株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可食用它的藕(茎)、莲蓬中的莲子(荷花种

子)。人们用分藕的方法对荷花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o

(2)湿地内所有生物构成。

(3)荷花产生的有机物通过茎中(填一结构名称)运输至根部,供呼吸所需。

14.(2022•长兴模拟)如图甲是某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

实、种子三种生殖器官。其叶肥厚多汁且具备储藏大量水分功能,大多适应缺水的环境。

(1)多肉植物在分类上属于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多肉植物适应缺水的环境这一性状是环境对它长期的结果。

(3)图乙所示的所有成分可看作一个。(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15.(2022・永嘉模拟)温州武术之乡枫林镇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千年古城复兴试点。

(1)枫林原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枫林村南前山所有的枫香树

构成一个O

(2)武术爱好者进行表演时,他的(填脑的结构名称)能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协

调身体各部分肌肉活动的功能。

(3)我国选手任子威以约1分秒的成绩获得短道速滑男子IOoO米冠军,在这次比赛中任子威的

平均速度为米/秒(精确到米/秒)。

(4)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必须带头盔,运动过程中若发生意外,由于运动员具

有继续向前运动,撞击周围或物体,佩戴头盔可以避免或减轻因碰撵受到的伤害。

(5)运动员训练过后通过饮用生理盐水补充盐分,配制20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

需要食盐克。

三、解答题

16.(2022•宁波模拟)如图所示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参观某农场时绘出的模式图。

(1)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2)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其原因

是o

(3)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

来越强。下列关于害虫抗药性的说法正确的(填字母).

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

B.对害虫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C.害虫能够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下一代

D.害虫的抗药性是在农药的作用下产生的

17.(2022•舟山模拟)湖海塘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坐落于双龙南街西侧,海棠西路以南,是

金华市面积最大的湿地,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

(1)湖海塘公园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树木、花卉、绿草等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中的O公园内空气清新,湿润宜人,堪称绿色氧吧,主要是由于其中的植物进行

等生理活动的结果。

(2)该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18.(2022•杭州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2)图中与猫头鹰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o

19.(2022•浦江模拟)浦江的通济湖景色怡人,湖中央有一个“小岛的"(如图甲)。"小岛的''上生活昆

虫和食虫鸟等生物。

该“小岛的”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o

(2)写出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用箭头连接)。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

起着不可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

农药对害虫有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20.(2022•衢江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一片稻田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这里有少许杂草与水稻争夺着阳光、养料、水分和空间:蝗

虫、三化螟等害虫在稻秧上取食,青蛙是忠实的田园卫士,一旦发现害虫,会迅速地将其捕

获……

(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因素;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3)生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21.(2022•常山模拟)近年来,常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了

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等生态修复工程。昔日尘土飞扬、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如图甲)。如图乙为新型的稻田生态系统,与传统稻田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

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选填“适应”或

“影响”)环境。

(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力。

(3)写出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o

(4)简述开展生态修复的意

义O

22.(2022•郸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稻田放养雏鸭,利用雏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

虫;利用鸭不间断的活动产生浑水效果,刺激水稻生长:同时鸭粪可作为肥料,由此得到无公害、

安全的大米和鸭肉。请据此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分析,水稻属于。

(2)稻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因此,在栽培和管理

上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23.(2022•奉化模拟)某森林中生存着冷杉、云杉卷叶蛾和一种特有鸟类,这种鸟的雏鸟只能以云杉

卷叶蛾幼虫为食,云杉卷叶蛾的幼虫只以冷杉嫩芽为食。科学家在研究气候变暧对这三种生物数量

的影响时,通过控制实验的环境温度,测定并记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冷杉开始萌芽、蛾幼虫和雏鸟

最早孵出的日期,以及冷杉嫩芽、蛾幼虫、雏鸟存在的日期,结果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气候变暖

能显著提早冷杉开始萌芽和蛾类幼虫最早孵出的日期,对于雏鸟最早孵出的日期影响不大。

AS:2Λ

I存在I[卡石一马I

∣Sa≡q∏丽丽

÷rrpπjττττTTTjTTTτ*∣∣ι∖>11>><11«)ι∣ι

0204060SO02040M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该森林内的云杉卷叶蛾的集合体属于一个O

(2)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冷杉属于。

24.(2022・永康模拟)如图,一个恒温鱼缸,有白沙、朽木、苔碎类植物、藻类植物、三种热带鱼类

(红绿灯、彩旗、金苔鼠)等。

相关资料:金苔鼠又名青苔鼠,鲤形目,双孔鱼科,浑身金色,主要吸食缸里的沙子、缸壁上的

青苔。性情温和,可以和其他鱼类混养,多用于观赏鱼缸清理过多的藻类苔辞类等植物,保证水质

清澈,人们又称之为“清道夫

请根据上述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写出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o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o

(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

为o

25.(2022∙玉环模拟)鲸落是由鲸鱼死后沉入深海形成的。在北太平洋深海中,科学家发现有一鲸落

至少有43个种类的12490个生物体生活于其中。其中一些海洋生物如蛤蚌、蠕虫和盲虾会吃掉尸体

上的残余物,一此特殊的微生物可以利用鲸落中的物质进行化能自养,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

产食物,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以下生物中,营养类型与化能自养型类似的是()

A.蠕虫B.海藻C.鲸鱼

(2)从生态学角度看,鲸落属于(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科学家认为恢复鲸鱼的种群数量可以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鲸鱼主要食用海洋中的大

量磷虾,而磷虾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写出其中包含的食物

链:o

26.(2022,龙泉模拟)阳春三月,龙泉市住龙镇樱花谷的樱花如期开放,大片的花海令游人流连忘

返。如图一表示该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二表示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三种生物各

自所具有的有机物总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2)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一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各自所具有的有机

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

(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草的数量会(选填"增加”或"减少”),从

而影响生态平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7.(2022•定海模拟)舟山某校园中心湖里,湖水清澈,水草茂密,栖息有科尔鸭、锦鲤等生物。锦

鲤是一种观赏鱼,适宜在PH为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园丁会定期向湖中撒适量过氧化钙,其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2CaCh+2H2θ=2Ca(OH)2+O2↑,氢氧化钙是鱼塘养殖常用的消毒剂。

Ia无叶绿体.............2

Ib有叶绿体.............A

2a有脊椎骨.............3

2b无脊椎骨.............B

3a体被鳞片,用鲤呼吸....C

3b体被羽毛,用肺呼吸....D

wπn∣!i

(1)为了对锦鲤、柯尔鸭、虾、水草四种生物进行分类,小科同学制作了如上的检索表,则表中

生物D为O

(2)在园丁精心呵护下,湖中锦鲤种群数量增加,园丁每日都会给锦鲤定时定量投食,投食前还

会吆喝几声,日复一日锦鲤对园丁的吆喝声建立了条件反射,这是神经系统的功能,锦鲤要完成这

一活动必须有完整的»

(3)除了文中提到的生物外,要构成一个中心湖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

是,如果长期不进行管理,湖中的锦鲤会面临死亡威胁,因为这种人工生态

系统的能力很弱。

(4)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同学们经常会用湖里的水草作为实验材料,其好处

是。

(5)园丁适时向湖中撒适量的过氧化钙,其目的的。

28.(2022,舟山模拟)如图所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据图回答:

(I)请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害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许多生物濒临绝迹,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鹰要获取5kg的能量,至少需要kg的草。

29.(2022•慈溪模拟)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极气温有记录以来首次突破20C,出现粉红色的“西

瓜雪”现象,引发关注。雪呈现粉红色,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在低温下保

持“休眠”状态,温度升高,就会开始迅速生长。这种藻类本身无害,但其出现会导致积雪吸收更多

热量,加速冰雪融化。

(1)极地雪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它在南极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2)极地雪案的出现使冰雪加速融化,其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

深,o

(3)南极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原因

是。

30.(2022・长兴模拟)林下经济中的“林畜模式”是指利用林下自然生长的野草或者人工种植牧草,用

以供给羊、鹅等食用,羊和鹅供人食用。人、羊、鹅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

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牧草、竹子的肥料。

(I)羊与鹅之间有关系;

(2)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所固定的;

(3)假设该林子能生产玉米,将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

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

将(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D

【解析】【分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目前自然界中

存活着的各种生物都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

【解答】材料中当秋茄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这种特殊的发育

方式是对滩涂环境的适应。

故选D。

2.【答案】A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

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保护生物

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O

【解答】A: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正确。

B:大象是属于哺乳动物,错误。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错误。

D:图中的大象属于一个种群,错误。

故选Ao

3.【答案】B

【解析】【分析】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

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米,尾长10-12厘米。体

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

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

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解答】A:目前,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超过濒危上限25()只,也突破了易危上限1()0()只,正

确。

B:利用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不可改良熊猫品种,错误。

C:熊猫是哺乳动物,正确。

D: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熊猫的有效措施,正确。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分析】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

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解答】A:蝌蚪是生长过程,不是种群,A错误。

B:鱼的种类有很多,不是一个种群,B错误。

C:某块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群落,C正确。

D:某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群落,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

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

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

故选C。

6.【答案】(1)DNA

⑵种群

(3)甘蔗一虫一鸟

【解析】【分析】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所以生物细胞中决定生物性状的物质叫DNA。

2.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

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

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解答】(1)陶山甘蔗皮薄质脆,汁多味甜,渣松而软。决定这些优良性状的遗传物质是DNA。

(2)产业园种植的所有同种甘蔗构成了一个种群。

(3)如图是该基地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甘蔗一虫一鸟。

7.【答案】(1)被子(绿色开花)

(2)自动调节能力

(3)C

【解析】【分析】L植物可分为五大类,无种子植物有三类,藻类植物特点: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辞植物特点:无根、有茎、叶分化;蕨类植物特点:有根、茎、叶分化;有种子植物有两类,裸

子植物特点:有根、茎、叶、种子,无花、果实,种子裸露无包被;被子植物特点:有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

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

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3.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解答】(1)从植物分类上看,浙南木犀属于被子(绿色开花)植物。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叶缘锯齿对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等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性状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C。

8.【答案】(1)DNA

(2)种群

(3)A;C;D

【解析】【分析】(1)生物的性状都是由遗传物质DNA上有效的片段基因控制的。

(2)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

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

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1)欲研究鲸的遗传属性,可在鲸鱼尸体的细胞内提取控制鲸鱼性状的DNA。

(2)一个鲸落中,所有硫化细菌个体的总和构成种群。

(3)A:硫化细菌利用硫化物来制造有机物,深海贻贝、蛤等以此为食。故深海贻贝、蛤之间属于竞

争关系,A正确。

B:在鲸落生态系统中,硫化细菌属于生产者,B错误。

C:流入鲸落生态系统的能最最终米自于太阳能,C正确。

D:与热带雨林相比,鲸落生态系统构成越简单,故稳定性较弱,D正确。

故选ACDo

9.【答案】(1)生产者

(2)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造成植物细胞失水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

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

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浓度低细胞液浓度时

细胞吸水。

【解答】(1)阳台上的绿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

(2)为了让绿植长得更健壮,小科每隔两天就给绿植施加肥料,结果发现绿植都萎篇了。植物萎藏的

原因是: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造成植物细胞失水。

10.【答案】(1)杂草T鸭或水稻一昆虫一鸭

(2)阳光

【解析】【分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指环境中影响某

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部分,如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

物之间,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寄生等;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

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解答】(1)图中含鸭的一条食物链:杂草一鸭或水稻T昆虫一鸭。

(2)除温度、水、空气、无机盐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阳光。

IL【答案】(1)无性生殖(嫁接)

(2)种群

(3)总状花序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在完成开花、传粉、受精后,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根据有无两性生殖

细胞的结合过程,植物的生殖方式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在农林生产中,可采用嫁

接、杆插等无性生殖方法来迅速大量培育优良品种。

2.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

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解答】(1)为了提高湿地内瓯柑产量,果农采用如图培育方式,该培育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嫁

接)。

(2)湿地内所有黑脸琵鹭是一个种群。

(3)由表1可知,乙和丙相比较,丙为花白色:头状花絮,乙为花白色:总状花絮。

则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总状花序。

12.【答案】(1)种群

(2)S

【解析】【分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生物检索表是以区

分生物为目的,采用二歧分类检索的方法所制成的表。

【解答】(1)保护区内所有的密叶红豆杉是同一个物种,属于种群;

(2)红豆杉是裸子植物,在Ib分类下,裸子植物种子裸露,即S符合红豆杉的特征;故其中符合密叶

红豆杉特征的是s。

13•【答案】(1)营养繁殖

(2)群落

(3)筛管

【解析】【分析】(1)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

合,由母体直接繁殖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植物常用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营养繁殖,即用植

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进行繁殖的方式。

(2)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

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

(3)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

上;

【解答】(1)人们用分藕的方法对荷花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2)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湿地内所有生物构成群落。

(3)荷花产生的有机物通过茎中筛管运输至根部,供呼吸所需。

14.【答案】(1)被子

(2)自然选择

(3)生态系统

【解析】【分析】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具有根、

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2.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达尔文提出。

3.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解答】(1)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生殖器官。在分类上

属于被子植物。

(2)多肉植物适应缺水的环境这一性状是环境对它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3)图乙所示的所有成分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5.【答案】(1)种群

(2)小脑

(3)

(4)惯性

(5)18

【解析】【分析】(1)同种生物总和叫种群。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和维持动作协调性作用。

(3)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4)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性质。

(5)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

【解答】(1)所有的枫香树是同一种生物,构成一个种群。

(2)小脑具有维持动作平衡以及保持身体平衡等作用。

(3)1分秒等于秒,速度等于IOOo米除以秒,等于米。

(4)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维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戴头盔可以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

(5)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需要食盐2000克xθ.9%=18克。

16.【答案】(1)大豆、玉米T鸡一人

(2)蘑菇细胞呼吸放出二氧化碳,为蔬菜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3)A;B

【解析】【分析】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利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

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

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工程的特

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

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

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到最高营养级结束。

【解答】(1)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大豆、玉米一鸡一人。

(2)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其原因是蘑菇细胞呼吸放出二氧化碳,为蔬菜的光

合作用提供原料”

(3)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发现:如果在大棚内长期使用某种农药,害虫对这种农药的抗药性会越来越

强。关于害虫抗药性的说法正确的A: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农药对害虫不断选择的结果;B:对害虫

来说抗药性变异是有利变异。

故选ABo

17•【答案】(1)生产者;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

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

【解答】(1)生产者一般指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该农场中的树木、花卉、多肉

植物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以提高大气中的含氧量,促进碳氧平衡,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

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因此通过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清新,湿润。

(2)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

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8.【答案】(1)分解者

(2)7

(3)自动调节能力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分析】图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

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

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

动态的、相对的。

【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生物成分分解者。

草一兔T猫头鹰;

草T鼠一猫头鹰;

草一鼠T蛇T猫头鹰;

草一食草昆虫T吃虫的鸟一猫头鹰;

草一食草昆虫一蜘蛛一吃虫的鸟T猫头鹰;

草T食草昆虫T蜘蛛T青蛙一蛇一猫头鹰;

草T食草昆虫―青蛙一蛇T猫头鹰;

图中与猫头鹰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7条。

(3)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类和数量出现短期的波动后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

调节能力。

(4)兔只能获得草大约10%-20%的能量,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9.【答案】(1)群落

(2)小草一昆虫T食虫鸟

(3)物质循环

(4)自然选择(选择)

【解析】【分析】L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

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

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

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解答】(1)小岛屿上生活着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群落。

(2)图乙中的一条食物链:小草一昆虫一食虫鸟。

(3)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

着不可替化的作用。

(4)景区人员会定期为小岛屿上的植物喷酒农药,却发现一些害虫出现明显的抗药性。这是因为农药

对害虫有自然选择(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保留下来。

20.【答案】(1)非生物

(2)水稻一蝗虫T青蛙

(3)自动调节能力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

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可见大棚

内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食物链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按照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

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终点则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

【解答】(1)阳光、养料、水分等都能影响水稻的生长,它们属于非生物因素;

(2)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水稻一蝗虫-青蛙。

⑶生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21.【答案】(1)影响

(2)自动调节

(3)水稻T昆虫T鸭或者水稻一昆虫一青蛙

(4)有利于改善环境;可以开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人类的居住质量等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

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吃与被吃的关

系,它们形成的食物结构,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一种动物往往有多种食物,同时一种

植物或动物又为多种动物所捕食,这样不同的食物链便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单行流动和

逐级递减。

【解答】(1)通过植树和种草,矿山附近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通过矿山复绿和农田改造,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3)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水稻一昆虫T鸭或者水稻-昆虫T青蛙。

(4)开展生态修复的意义:有利于改善环境;可以开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善人类的居

住质量等。

22.【答案】(1)生产者

(2)弱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

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

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解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分析,水稻属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

(2)稻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故其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23.【答案】(1)种群

(2)生产者

【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

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解答】(1)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故该森林内的云杉卷叶

蛾的集合体属于一个种群。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绿色植物;故冷杉属

于生产者。

24.【答案】(1)群落

(2)苔辞一金苔鼠(或藻类一金苔鼠)

(3)生产者

(4)生物种类少,成分单一

【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

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

(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

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

演分解者,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

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据此解答。

【解答】(1)鱼缸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2)金苔鼠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即是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苔辞T金苔鼠。

(3)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藻类植物属于生产者。

(4)与海洋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较差,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是因为生物种类少,成分单

O

25.【答案】(1)B

(2)生态系统

(3)浮游植物T磷虾一鲸鱼

【解析】【分析】(1)自养型: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体,如绿色植物,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生

有机物质,还有一些细菌能合成莲花。

异养型:不能自行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但只能依赖现成的有机营养物质的生物,如所有动物,以及

生活在腐生生物和寄生生物中的微生物。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

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

【解答】(1)化能自养,即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自己生产食物,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海藻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

故以下生物中,营养类型与化能自养型类似的是海藻。

(2)鲸落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故从生态学角度看,鲸落属于生态系统。

(3)鲸鱼主要食用海洋中的大量磷虾,而磷虾的食物是海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据此食物链为:浮游

植物一磷虾T鲸鱼。

26.【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草

(3)减少;自动调节

【解析】【分析】L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素。

2.食物链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和被吃的关系,此题主要考查食物链的书写方法。按照摄食顺序

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生产者开始,经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终点则是不被其

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解答】(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T鼠T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各自所具有的有机物总

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草。

(3)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兔子和老鼠数量会增加,则短期内草的数量会减少,从而影响生态

平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

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7.【答案】(1)科尔鸭

(2)反射弧

(3)非生物物质和能量;自动调节

(4)排水法便于收集氧气

(5)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