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运用。

1.(2021六上·新荣期末)读下面的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翠绿的cǎopíng像一张巨大的lǜtǎn,上面diǎnzhuì着美丽的花朵,在它的尽头,有一座小máowū,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弹奏贝多芬pǔxiě的《月光曲》,qīngyōu的月光,动人的琴声,令人táozuì。

草坪;绿毯;点缀;茅屋;谱写;清幽;陶醉

拼音;词形

书写时要注意“草坪”的“坪”不要写成同音字“评”,“绿毯”的“毯”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清幽”的“幽”不要写成同音字“优”。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草坪;绿毯;点缀;茅屋;谱写;清幽;陶醉。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2021六上·新荣期末)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千均一发津津有味纹丝不动

B.悬崖绝璧全神惯注自言自语

C.恍然大悟轻歌曼舞约定俗成

D.振天动地雷历风行井然有序

C

词形

A:“千均一发”的“均”有误,应改为“钧”。

B:“全神惯注”的“惯”有误,应改为“贯”。

C:正确。

D:“振天动地”的“振”有误,应改为“震”,“雷历风行”的“历”有误,应改为“厉”。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2021六上·新荣期末)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使他成为台上的亮点。

B.想到这次的任务凶多吉少,他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

C.那些做坏事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自作自受。

D.你代我向她问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D

词汇运用

A、B、C加点词语使用无误;

D:加点词语使用有误,“心满意足”心里非常满足。不符合句子语境。

故解析为:D。

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2021六上·新荣期末)找出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1)空落落悠悠的光秃秃冷清清

(2)杜甫李白苏轼孟浩然

(3)相依相随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眉飞色舞

(4)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画龙点睛粉身碎骨

(1)悠悠的

(2)苏轼

(3)相依相随

(4)粉身碎骨

词形;文学文化常识

(1)“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都是ABB式形式的词语,“悠悠的”是AAB式词语,所以“悠悠的”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2)“杜甫、李白、孟浩然”都是唐代诗人,“苏轼”是宋代诗人,所以“苏轼”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3)“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眉飞色舞”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相依相随”指两人在一起不分离,形容关系亲密无间,不是形容人的神态,所以“相依相随”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4)“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画龙点睛”都是形容技艺高超,“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所以“粉身碎骨”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故解析为:(1)悠悠的;(2)苏轼;(3)相依相随;(4)粉身碎骨。

本题考查了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5.(2021六上·新荣期末)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上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饱经钉截铁妙生花囫囵吞

张李戴技高一巧天工飘舞

(2)人们常用成语“”来赞扬一个人杰出的写作才能;用成语“”来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3)每次读课外书时,我都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和同学们谈起某一个人物时,只能地乱说一气。

(4)我会用划线词语说一句话:

(1)风霜;斩;笔;枣;冠;筹;夺;襟;带

(2)妙笔生花;巧夺天工

(3)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4)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成语;词汇运用

(1)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书写时注意“斩、截、囫囵、戴、筹、襟”等字词的写法。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2)结合词语意思可知是“妙笔生花”“巧夺天工”。

(3)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应选择“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4)结合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可造句。如: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故解析为:(1)风霜;斩;笔;枣;冠;筹;夺;襟;带;(2)妙笔生花;巧夺天工;(3)囫囵吞枣;张冠李戴;(4)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2021六上·新荣期末)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邻居的孩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把句子补充完整)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4)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5)花说: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写)

河说:我是,我是,我是。

(1)尽管;还是

(2)汤汤乎若流水

(3)同学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4)正月过后,闰土不得不回家去。

(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孙;鱼儿的家园。

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1)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尽管……还是……”合适。

(2)结合课文学习可知,此题出自《伯牙鼓琴》,原句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意思是琴弹奏得好极了,(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乎若流水。

(3)此句语病是次序混乱,把“讨论”“听取”颠倒一下即可。

(4)此句把“必须”改为“不得不”即可。

(5)此句是仿写排比句。结合生活实际可仿写。如:河说:我是灌溉田地的源泉,我是大海的子孙,我是鱼儿的家园。

故解析为:(1)尽管;还是;(2)汤汤乎若流水(3)同学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4)正月过后,闰土不得不回家去。(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孙;鱼儿的家园。

(1)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述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4)本题考查句子之间的转换。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替换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5)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7.(2021六上·新荣期末)精彩回放。

(1)迎着秋风,我们一路走来欣赏了老舍笔下美丽的;观看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举行的;认识了在暴风雨中的老党支部书记老汉和的桑娜。

(2)芭蕉不展丁香结,。

(3)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犯我们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这和名言“”的意思相近。

(4)“颜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代表作是。

(5)牛斗,力在角,,今乃,谬矣。

(6)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1)草原;开国大典;舍己为人;心地善良

(2)同向春风各自愁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4)柳公权;《玄秘塔碑》

(5)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

(6)知音;高山流水

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1)结合课文学习可知,老舍先生《草原》中的草原风光美丽;《开国大典》告诉我们开国大典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举行;《桥》中的老支书舍己为人值得我们敬佩;《穷人》中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心地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2)结合上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可知下句“同向春风各自愁”。

(3)从“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犯我们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可以想到爱国名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4)柳公权唐代书法家,“颜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他的楷书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5)结合课文学习可知,此题出自《书戴嵩画牛》,原句为: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意思是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6)结合课文学习可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故解析为:(1)草原;开国大典;舍己为人;心地善良;(2)同向春风各自愁;(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4)柳公权;《玄秘塔碑》;(5)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6)知音;高山流水。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解析。

8.(2021六上·新荣期末)口语交际。

书香浸润童年,好书伴我成长。在这一学期中,你一定阅读了不少课外名著。请选择一本你读过的名著,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出推荐理由。

我推荐《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满足了我对大英雄的所有的想象,他作为一个神话人物,身上却有着普通人该有的所有优良品质,说他是神其实更像人,他嫉恶如仇,爱护苍生,有责任心,对师傅和师兄弟忠诚不二,取经的信念异常坚定!

语言表述

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可围绕某一本书,从读名著的好处去说,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二、读思(30分)

课内阅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9.短文选自()写的(作品),它的体裁是我能写出本文写的一句名言。

10.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幽雅—凝视—

骤然—昏暗—

11.笔下“好的故事”的特点是

12.课文描写了“昏暗的夜”及梦境中“好的故事”在写作中运用了和写作方法。

9.鲁迅;《好的故事》;散文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雅致;注视;突然;黑暗

11.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12.象征;对比

散文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解析。

9.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课内所学可知,短文选自鲁迅写的《好的故事》,它的体裁是散文诗,我能写出本文写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故解析为:鲁迅《好的故事》散文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幽雅:幽静而雅致。故近义词为“雅致”。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故近义词为“注视”。骤然:突然;忽然。故近义词为“突然”。昏暗:光线不足;暗。故近义词为“黑暗”。

故解析为:雅致;注视;突然;黑暗

1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可知解析。

故解析为: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12.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中开头写“昏沉的夜”,营造出一种昏沉、悲凉的氛围,从中可以感受到低沉的情绪;后面描写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反映出开朗的心境。这种写作方法我们称为“对比”。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和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文章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昏沉的夜”象征着社会环境的黑暗。

故解析为:象征;对比

(2021六上·新荣期末)课外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膛学习。②炳烛:点燃烛火。③安:怎么。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3.短文中,晋平公已经岁,担心自己学习。

14.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

15.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6.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3.七十;已经晚了

14.少年时;中年时;晚年时

15.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16.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13.考查了对短文的理解情况。文中“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晋平公已经七十岁了,担心自己学习已经晚了。

故解析为:七十;已经晚了

14.考查了对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况。“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这句话中的“少”指少年时;“壮”指中年时;“老”指的是晚年时。

故解析为:少年时;中年时;晚年时

15.考查了对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况。“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句话中“少”指少年时期;“阳”指阳光。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故解析为: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16.考查了对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的掌握情况。这则短文通过讲述晋平公和师旷关于学习的讨论,告诉我们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故解析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2021六上·新荣期末)课外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

17.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

18.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更准确地表述了。

19.是非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快餐饭盒、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成员。()

②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

③材料一中“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④“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后,意思不会改变。()

20.材料一中“凡此种种”一共控诉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条。

17.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18.列数字;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

19.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

20.①动物吃了塑料制品会造成生命危险;②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有毒气体;③焚烧塑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

说明文

本题考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叙述的信息,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抓住文中负载信息关键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词句,从文本中筛选提取关键信息、核心信息。

17.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一中的句子“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可知解析。

故解析为: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18.考查了对说明方法的辨析。从材料二中的“160、3、480、1.5%”可知,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更准确地表述了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

故解析为:列数字;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消耗了大量的石油。

19.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内容进行辨析即可。①有误,由句子“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可知,快餐饭盒、酸奶杯、雪糕杯属于塑料袋家族成员。②正确。③有误,材料一中“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前者表示特定称谓,后者表示否定。④有误,“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后,意思会改变,就近似数变成了绝对数变成了。

故解析为: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

20.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阅读材料一,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出其中三条即可。“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故解析为:①动物吃了塑料制品会造成生命危险;②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有毒气体;③焚烧塑料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害。

三、读写(30分)

21.(2021六上·新荣期末)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在你的成长中有笑也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清学习过程及自己内心感受,不少于450字)

我学会了成长

漫漫成长路,能令你瞬间成长的或许不是一个举动,一个眼神,可以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语……

“这丫头嗓子还不错,加上她吧。”

于是我就这样被招进合唱队,当然还有我要好的同伴小宁。小宁和我在合唱队一起卖力地排练、演唱,却总是听不到老师满意的话语。我开始有点心灰意冷了,我对小宁说;“这样我们肯定不会得第一,老师居然还指望我们得第一呢!”我看着面朝前方的小宁,小宁没有多说,只是说着:“努力努力吧。”

我只想说我真的尽力了。我不知多少次请求爸妈为我备好保护嗓子的药物,也曾因一直在排练而偷偷抹泪过,但我看到的,只是老师在不停地摇头,摇头。

“只有2天了,大家再加把劲啊!刚刚唱的一遍是我至今为止听到最好的一遍了。”老师说着鼓励我们的话。有些人因此振奋了精神,但我却灰心地想:“至今为止?那估计也只是最后一次了吧。”

真正的演出开始了,下一个就到我们了,我站在后台想着。我们前面一位是某重点中学。他们的曲调悠扬起伏,我都为之赞叹。我不禁向站在我身边的小宁说;“听到没有,第一就是他们了。”小宁这次却正式地看着我,握住了我的肩说:“没事,甩开嗓子唱好了。努力过就代表我们成功了啊。”

我开始砰砰乱跳的心,听了小宁的话一下子平静了下来。轮到我们了,我放开嗓子,将心融入音乐。我感觉我的身体跟着音乐飘扬。这是我最努力最认真的一次。

很长的等待过后,主持人宣布合唱比赛的各项成绩。“我们跟第一只差了0.2分哦!”老师兴奋地宣布着。大家听了激动得大喊大叫起来。

若是以前的我,我会与她们抱作一团,现如今,我坐在位置上表面平静微笑,内心却是波澜起伏又倍感欣慰。因为我此时此刻知道,这是凭借我的努力才获得的成绩,歌声里,有我的努力,也有我的成长。

叙事

本题是半命题习作,要求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习作。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它们令我们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这些事情中有你亲身经历的,也有你看到的或者听到的,选择自己印象深刻把它写下来,注意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写人时,要注意运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手法,运用鲜活的文字,叙述事情发生的情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重点写出这件事、人让你难忘的原因。

本文通过记叙自己参加合唱比赛的事,使自己明白了“有努力,才会有收获”这个道理,结构合理,前后照应,叙事较具体,能通过心理的变化来体现自己的成长,但语言较平淡,以后要多读书,多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运用。

1.(2021六上·新荣期末)读下面的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翠绿的cǎopíng像一张巨大的lǜtǎn,上面diǎnzhuì着美丽的花朵,在它的尽头,有一座小máowū,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弹奏贝多芬pǔxiě的《月光曲》,qīngyōu的月光,动人的琴声,令人táozuì。

2.(2021六上·新荣期末)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千均一发津津有味纹丝不动

B.悬崖绝璧全神惯注自言自语

C.恍然大悟轻歌曼舞约定俗成

D.振天动地雷历风行井然有序

3.(2021六上·新荣期末)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设计,使他成为台上的亮点。

B.想到这次的任务凶多吉少,他不由得心惊肉跳起来。

C.那些做坏事的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自作自受。

D.你代我向她问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4.(2021六上·新荣期末)找出每组词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1)空落落悠悠的光秃秃冷清清

(2)杜甫李白苏轼孟浩然

(3)相依相随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眉飞色舞

(4)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画龙点睛粉身碎骨

5.(2021六上·新荣期末)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上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饱经钉截铁妙生花囫囵吞

张李戴技高一巧天工飘舞

(2)人们常用成语“”来赞扬一个人杰出的写作才能;用成语“”来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3)每次读课外书时,我都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和同学们谈起某一个人物时,只能地乱说一气。

(4)我会用划线词语说一句话:

6.(2021六上·新荣期末)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桑娜一家生活十分艰难,决定收养邻居的孩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把句子补充完整)

(3)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4)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5)花说: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写)

河说:我是,我是,我是。

7.(2021六上·新荣期末)精彩回放。

(1)迎着秋风,我们一路走来欣赏了老舍笔下美丽的;观看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举行的;认识了在暴风雨中的老党支部书记老汉和的桑娜。

(2)芭蕉不展丁香结,。

(3)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犯我们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这和名言“”的意思相近。

(4)“颜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代表作是。

(5)牛斗,力在角,,今乃,谬矣。

(6)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用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8.(2021六上·新荣期末)口语交际。

书香浸润童年,好书伴我成长。在这一学期中,你一定阅读了不少课外名著。请选择一本你读过的名著,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出推荐理由。

二、读思(30分)

课内阅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9.短文选自()写的(作品),它的体裁是我能写出本文写的一句名言。

10.写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幽雅—凝视—

骤然—昏暗—

11.笔下“好的故事”的特点是

12.课文描写了“昏暗的夜”及梦境中“好的故事”在写作中运用了和写作方法。

(2021六上·新荣期末)课外阅读。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

平公曰:“善哉!”

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膛学习。②炳烛:点燃烛火。③安:怎么。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3.短文中,晋平公已经岁,担心自己学习。

14.画横线一句话中的“少”“壮”“老”分别指的是、、。

15.写出下面一句话的意思。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6.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021六上·新荣期末)课外阅读。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木,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噁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溶出的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消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

17.英国《卫报》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

18.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更准确地表述了。

19.是非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快餐饭盒、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成员。()

②焚烧塑料垃圾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

③材料一中“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④“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耗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后,意思不会改变。()

20.材料一中“凡此种种”一共控诉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三条。

三、读写(30分)

21.(2021六上·新荣期末)成长的故事各不相同,却同样带给我们感动。在你的成长中有笑也有泪,有成功也有失败。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习作。(要写清学习过程及自己内心感受,不少于45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草坪;绿毯;点缀;茅屋;谱写;清幽;陶醉

拼音;词形

书写时要注意“草坪”的“坪”不要写成同音字“评”,“绿毯”的“毯”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清幽”的“幽”不要写成同音字“优”。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解析为:草坪;绿毯;点缀;茅屋;谱写;清幽;陶醉。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C

词形

A:“千均一发”的“均”有误,应改为“钧”。

B:“全神惯注”的“惯”有误,应改为“贯”。

C:正确。

D:“振天动地”的“振”有误,应改为“震”,“雷历风行”的“历”有误,应改为“厉”。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3.D

词汇运用

A、B、C加点词语使用无误;

D:加点词语使用有误,“心满意足”心里非常满足。不符合句子语境。

故解析为:D。

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4.(1)悠悠的

(2)苏轼

(3)相依相随

(4)粉身碎骨

词形;文学文化常识

(1)“空落落、光秃秃、冷清清”都是ABB式形式的词语,“悠悠的”是AAB式词语,所以“悠悠的”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2)“杜甫、李白、孟浩然”都是唐代诗人,“苏轼”是宋代诗人,所以“苏轼”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3)“怒目圆睁、兴高采烈、眉飞色舞”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相依相随”指两人在一起不分离,形容关系亲密无间,不是形容人的神态,所以“相依相随”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4)“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画龙点睛”都是形容技艺高超,“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所以“粉身碎骨”和其它几个词语不是同类。

故解析为:(1)悠悠的;(2)苏轼;(3)相依相随;(4)粉身碎骨。

本题考查了词语分类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词语在内容、意义、结构、感彩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分类。

5.(1)风霜;斩;笔;枣;冠;筹;夺;襟;带

(2)妙笔生花;巧夺天工

(3)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4)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成语;词汇运用

(1)结合日常学习和积累作答即可。书写时注意“斩、截、囫囵、戴、筹、襟”等字词的写法。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斩钉截铁:比喻言行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拖沓。

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

囫囵吞枣:不加咀嚼地把枣儿整个吞下。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技高一筹:所具备的技能超越他人。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

(2)结合词语意思可知是“妙笔生花”“巧夺天工”。

(3)结合词语意思和句子语境,应选择“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4)结合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可造句。如: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故解析为:(1)风霜;斩;笔;枣;冠;筹;夺;襟;带;(2)妙笔生花;巧夺天工;(3)囫囵吞枣;张冠李戴;(4)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痛苦。

本题考查补全词语。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词语意思等进行分类积累,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1)尽管;还是

(2)汤汤乎若流水

(3)同学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4)正月过后,闰土不得不回家去。

(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孙;鱼儿的家园。

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1)此句前后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用“尽管……还是……”合适。

(2)结合课文学习可知,此题出自《伯牙鼓琴》,原句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意思是琴弹奏得好极了,(琴声)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乎若流水。

(3)此句语病是次序混乱,把“讨论”“听取”颠倒一下即可。

(4)此句把“必须”改为“不得不”即可。

(5)此句是仿写排比句。结合生活实际可仿写。如:河说:我是灌溉田地的源泉,我是大海的子孙,我是鱼儿的家园。

故解析为:(1)尽管;还是;(2)汤汤乎若流水(3)同学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4)正月过后,闰土不得不回家去。(5)灌溉田地的源泉;大海的子孙;鱼儿的家园。

(1)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述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4)本题考查句子之间的转换。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替换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5)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

7.(1)草原;开国大典;舍己为人;心地善良

(2)同向春风各自愁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4)柳公权;《玄秘塔碑》

(5)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

(6)知音;高山流水

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1)结合课文学习可知,老舍先生《草原》中的草原风光美丽;《开国大典》告诉我们开国大典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北京举行;《桥》中的老支书舍己为人值得我们敬佩;《穷人》中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心地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2)结合上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可知下句“同向春风各自愁”。

(3)从“老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怎能轻易让给别人?谁敢侵犯我们一尺一寸,我们就要跟他死战到底”可以想到爱国名言“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

(4)柳公权唐代书法家,“颜筋柳骨”中的“柳”指的是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他的楷书代表作是《玄秘塔碑》。

(5)结合课文学习可知,此题出自《书戴嵩画牛》,原句为: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意思是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

(6)结合课文学习可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者乐曲高妙。

故解析为:(1)草原;开国大典;舍己为人;心地善良;(2)同向春风各自愁;(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尺寸与人;(4)柳公权;《玄秘塔碑》;(5)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6)知音;高山流水。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解析。

8.我推荐《西游记》。《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满足了我对大英雄的所有的想象,他作为一个神话人物,身上却有着普通人该有的所有优良品质,说他是神其实更像人,他嫉恶如仇,爱护苍生,有责任心,对师傅和师兄弟忠诚不二,取经的信念异常坚定!

语言表述

考查了口语交际,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交际的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可围绕某一本书,从读名著的好处去说,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9.鲁迅;《好的故事》;散文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雅致;注视;突然;黑暗

11.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12.象征;对比

散文

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解析。

9.考查了文学常识。结合课内所学可知,短文选自鲁迅写的《好的故事》,它的体裁是散文诗,我能写出本文写的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故解析为:鲁迅《好的故事》散文诗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0.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幽雅:幽静而雅致。故近义词为“雅致”。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故近义词为“注视”。骤然:突然;忽然。故近义词为“突然”。昏暗:光线不足;暗。故近义词为“黑暗”。

故解析为:雅致;注视;突然;黑暗

1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可知解析。

故解析为: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12.考查学生对写作方法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文中开头写“昏沉的夜”,营造出一种昏沉、悲凉的氛围,从中可以感受到低沉的情绪;后面描写美丽,幽雅,有趣的梦境,反映出开朗的心境。这种写作方法我们称为“对比”。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和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文章还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昏沉的夜”象征着社会环境的黑暗。

故解析为:象征;对比

13.七十;已经晚了

14.少年时;中年时;晚年时

15.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16.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学习要多读、多背,多积累文言字词。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题目也就和现代文的阅读相同了,所以平时学习中要会背课文,还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拿蜡烛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13.考查了对短文的理解情况。文中“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晋平公已经七十岁了,担心自己学习已经晚了。

故解析为:七十;已经晚了

14.考查了对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况。“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火把照明。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这句话中的“少”指少年时;“壮”指中年时;“老”指的是晚年时。

故解析为:少年时;中年时;晚年时

15.考查了对短文中句子的理解情况。“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这句话中“少”指少年时期;“阳”指阳光。这句话的意思是: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故解析为: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

16.考查了对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的掌握情况。这则短文通过讲述晋平公和师旷关于学习的讨论,告诉我们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故解析为: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17.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18.列数字;我国每年因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