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

领会情思感悟生活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上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

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情感哲理

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

1学以致用赏摹描写之美《背影》

2拓展延伸累积阅读之方

3美点寻踪感知革命精神《白杨礼赞》

4托物言志体悟写作之妙

5感悟生命学习写作之法《永久的生命》

6共同探究感悟生命之光《我为什么而活着》

7形散神聚情牵景物事象《昆明的雨》

8文字魅力乐在品读写思

9语意畅达抒写生活情趣语言要连贯

10阅读经典关注有“我"之境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二、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

能熟练使用字典和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且提高书写速度。

阅读与欣赏:

(1)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上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热爱生活,感恩生活。

②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说出自己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思辨性阅读表达: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4、.表达与交流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5.梳理与探究: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语文学习,走出校园,观察大自然,能用文字、图片、美篇、采访稿等展示学习成果,能提出写作中的困惑,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呈现自己的所得。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入五篇散文,单元主题以“物”为中心,从各个角度抒发对“美"的赞颂,以“品味赏读”为中心,下设四篇课文、一次写作课和一次综合性学习。

阅读本单元的这些散文,要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习这个单元,要认真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

本单元学习内容包括第一部分课文阅读《背影》感受叙事抒情之美,《白杨礼赞》感受托物言志手法之美,《散文二篇》是议论性散文,感受作者哲思感悟之美,《昆明的雨》是借景抒情品味生活情思之美,第二部分是写作,写作训练的要求是语言要连贯,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引导学生认识互联网对人生活的改变和影响,同时利用互联网学习搜索有关散文知识和相关名篇的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

反复的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学生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其中《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散文,《散文两篇》是议论性散文,《昆明的雨》是借景抒情散文。

学习本单元要感知课文内容,利用品、赏、练、写、查等各种手段,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照应本单元的主题,感受对“美"的赞颂。

(三)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基础水平有了提高。但是还不够扎实,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对一般记叙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好,但对议论文、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普遍有待提高。经过语文组老师的沟通交流,对上一学期语文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开学以来对学生的观察,认为八年级语文教学目前学生的现状是:

1、缺乏深入理解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只能对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一旦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就有困难。

2、学生的阅读散文量严重不足,对于怎样阅读散文和鉴赏散文能力也不强,大部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有阅读习惯,也只是对网络小说或漫画书籍的阅读。

3、缺乏学习积极性,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部分学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上进心也不够好,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也不强。尤其是阅读和习作能力普遍较低,存在着班级间发展不平衡,班级内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存在散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与障碍。

三、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初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提出要求: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语言建构和运用: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其相关的散文知识,并能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学习各种方式进行抒情,感受在各种“物”的描述和阐述中抒发生活之美。

思维发展与提升:要以“理解写法"和“品味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对散文的赏析能力,尤其是托物言志类和议论性散文,要在细致的阅读中强化对散文的全面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等高阶思维品质。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各类散文的写法,本单元四篇的共性都是“借物抒怀",所不同的是《散文二篇》的“物”是虚的,而其他三篇的“物"都是实的。这四篇文章提供了四种借物抒怀的内在逻辑结构。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会阅读和赏析这几类散文。这几篇提供了借物抒怀的逻辑结构、写作技法,呈现出语言连贯的不同语段样式。

学生要学习这些篇章结构、写作技法、语段形式,要掌握借物抒怀的方法。即为寻找生活之美。提升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并在此逐步掌握表现美和创造

美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人生感悟,丰富精神世界,建立文化自信,获得有益启示。

【单元作业目标】

巩固本单元重点字词、成语与相关重点句段;提升选材与赏析语言的能力,以品悟一个独特的“物”为线索,以“物"言情的角度感受作者深情,教学难点意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朴实有情的语言,能借助各种手段,全方位感受记人写事的散文之美。

初步理解文章欲扬先抑、托物言志与对比手法,朗读全文厘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描写及内在的精神品质,感受抒情与议论的作用,理解象征意义。

赏析理解关键段落,开拓学生视野,感悟以“物"说理。从中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品味文采斐然并饱含激情的语言,从中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之美,感受不同类型散文的语言之美,以语言为抓手,提升学生的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品读散文,并且能感受语言的连贯的重要性,并能用笔书写生活之美,并能通过互联网的查阅,感受中外名家散文,扩大阅读面,学以致用,尝试写一篇散文并能做到合理地修改。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依据单元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目的,设计包括“以小见大”、“含英咀华"、“要言不烦”、“润物无声"和“具体实践”四个层次的作业,关注单元要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布置作业有弹性,基础部分以课时为单位,拓展作业为选做,允许学生有异步走的可能性,作业管理上,允许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编写原则:关注基础和提升的关系,针对课内所学的要点,立足教材,属于识记、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层次,设计时注意“以小见大"“含咀英华”;提升方面作业设计自主选做项,那些高于教材的作业,“润物无声"“具体实践”属于综合、评价、运用、探究能力的层次,坚持以知识与能力、原则与趣味、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考虑学情,设计各梯度的题型。

题量考量:设计包括基础题、提升题和实践题,单元质量检测针对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涵盖在具体实践的作业里,有基础常规作业,也有拓展提升作业,还有创意性作业,作业立足教材,指向课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能力实际,拓展主观题体现高阶思维,紧紧围绕理解写法和品味语言而设计,强化对各类散文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地提高了学生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这一序列的作业中,此单元以“物”抒怀为基点,从基础知识到深入理解。起到“承旧"与“拓新”的双重作用。

在作业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对“爱"的理解,对“美”的歌颂。作业每个课时半小时左右,单元质量作业40分钟左右。

五、课时作业

作业课题:背影

第一课时:学以致用赏摹描写之美

作业1:

1、作业内容:文中这些句子分别描写了父亲的哪些方面?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水平

优良合格

准确指出句子使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能结合句子中的词语简单分析

回答问题时,表达要简洁、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基础题,学生读课文,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出文中对父亲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巩固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感知父亲形象。学生在分析描写方法时,既巩固了人物描写方法的种类,又通过分析初步感知父亲形象,为下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父子情深做好准备。

作业2:

1、作业内容:我来描绘,你来猜。步骤:

课前布置:每位同学在班上选择一位同学作为观察对象。认真、仔细地观察,抓住特点,用简短的话进行描写。

课堂展示:(下节课)读自己对同学的描写,班上其他同学根据描写内容,猜一猜描写的是谁?

课堂评价:只要使用了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班上同学能根据描写,猜出描写的是谁,即算描写成功,给予表扬。

2、时间要求:1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结合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水平

优良合格

必须至少使用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要能扣住被描写同学的特点

描写的语句通顺、简洁、生动

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能力提升题,也是一道趣味题。学生通过自己描述,别人猜的形式,巩固练习人物描写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动手练习,在练习中巩固、积累,引导学生把知识形成能力。

第二课时:拓展延伸,累积阅读之方

作业1

1、作业内容:

课文第六段作者用一组动词“戴、穿、走、探、穿过、爬上、攀、缩、倾"生动而详细地描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的过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片段读一读,模仿着写一写。

2、时间要求:15分钟左右

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水平

优良合格

举例必须是学过的课文片段,大家熟悉

使用一组连续的动词,事件的过程描写详细

至少使用5个以上表示动作的词,且语意连贯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题,也是一道能力提升题。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归纳这种用一系列动词写一件事的方法;体会这种方法的表达效果,进而引导模仿、练习。让学生通过回顾知识,归纳出方法;并引导学生从课文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观察、练习,把知识变为能力。

作业2

1、作业内容:

课文开篇点出“背影”,中间着力刻画“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从“背影”这一特殊的角度表现了强烈的父爱,突出了主题。

课外阅读雨凡的《父亲的脚步声》和李森祥的《台阶》(任选一篇),简单赏析文章又是从什么特殊角度表达主题的?

文章1

台阶李森祥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那石板没经石匠光面,就铺在家门口。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凹凼。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

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父亲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

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痛。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兴奋。白天,他陪请来的匠人一起干,晚上他一个人搬砖头、担泥、筹划材料,干到半夜。睡下三四个钟头,他又起床安排第二天

的活。我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垮下来。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

接着开始造台阶。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不知怎么回事,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糟糕的是,父亲却没真正觉得他自己老,他仍然和我们一起去撬老屋门口那三块青石板,父亲边撬边和泥水匠争论那石板到底多重。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三块青石板作为新台阶的基石被砌进去了。父亲曾摸着其中一块的那个小凹凼惊异地说,想不到这么深了,怪不得我的烟枪已经用旧了三根呢。新台阶砌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新台阶很气派,全部用水泥抹的面,泥瓦匠也很用心,面抹得很光。父亲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

于是,我们的家就搬进新屋里去。于是,父亲和我们就在新台阶上进进出出。搬进新屋的那天,我真想从台阶上面往下跳一遍,再从下往上跳一遍。然而,父亲叮嘱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

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有一天,父亲挑了一担水回来,噔噔噔,很轻松地跨上了三级台阶,到第四级时,他的脚抬得很高,仿佛是在跨一道门槛,踩下去的时候像是被什么东西硌了一硌,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土方,用根针放火上烧一烧,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每个洞都刺出鲜红的血,然后拿出舀米的竹筒,点个火在筒内过一下,啪一声拍在那九个血孔上。第二天早晨,母亲拔下了那个竹筒,于是,从父亲的腰里流出好大一摊污黑的血。

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文章2

父亲的脚步声雨凡

小时候,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老远老远,我就能听出父亲的脚步声。

父亲的脚步声沉稳有力,步幅不快但节奏感强,里面还透着一种别样的亲切,那似乎不是听出来的,而是感应出来的,大概是亲人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吧。不管一同行走的人有几个,我总能清楚地分辨出父亲是否在其中。

在我模糊的印象中,父亲特忙,白天很少能看到他,晚上回来得也挺晚。可不管怎么晚,不管怎么累,回来后他总要抱抱我,经常把我举过头顶,让我既害怕又刺激。父亲经常带回好吃的,从糖果饼干到烧饼油条爆米花等等,在那物质不丰富的年代,这也算难能可贵,对我有极大的吸引力。我那么急切地盼望父亲回家,久而久之,很远就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长大一些,我对父亲的脚步声不再是盼望,而是有些反感,甚至希望他越晚回来越好。那时我已经上学,由于太顽皮,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成绩自然不好。而以前一直疼爱我的父亲,却一反常态地对我非常严厉,甚至说是苛刻。回来得再晚,也要检查我的作业,看看我的学习情况,用他的话说,是不想我以后像他一样做苦力工人。可那时的我哪里懂得这些,只想抓紧一切时间玩耍,有时玩得兴起,突然听到父亲的脚步声,赶紧掏出作业本,装模作样地写作业,从而赢得父亲夸赞,现在想想,颇觉汗颜。

上高中后,我选择了住校,突然听不到父亲的脚步声,似乎解开了束缚。在学习之余,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看课外书,而不用再担心被父亲训斥;也可以和同学随心所欲地聊天,只要避开班主任老师就行。在起初的一段时间,我无比快乐,觉得自己是飞出笼子的鸟,是落入水中的鱼,终于可以自由了。可是不久,我就

不快乐了,初出家门的我,听不到父亲那亲切而熟悉的脚步声,晚上迟迟难以入睡,满心牵挂的是家中的父母。到了周末,再也不心急和同学约好找借口出去玩,而是飞一般地赶回家。傍晚,当我听到父亲那熟悉的脚步声再次响起,禁不住流下热泪。

后来,以及后来的后来,我跟父亲很少在一起生活,他那熟悉的脚步声更多出现在梦里。虽然听不到父亲的脚步声,但仍然感觉到他每天都在注视我,都在关注我的一举一动。前几年,父亲退休,我买了新房,把他接过来跟我们一起生活,我终于可以再次聆听父亲那久违的脚步声了。可是,每次父亲的脚步声起,我都非常疑惑,这是父亲的脚步声么是那一直在梦中出现的催我奋进、给我力量的脚步声么现在父亲的脚步声拖沓琐碎,没有过去的激情,没有曾经的力量,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父亲老了,连带着他的脚步声。

好在,不久我又重新熟悉了父亲的脚步声,重新听到了脚步声中悠远绵长的父爱。这爱,比以往更醇厚,比任何时候都更温暖着我的心。

看着父亲那满身沧桑的变化,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双眼。我真的好想找到不停流转的时光好好的谈一谈,你可不可以放缓些你一直前进的脚步,让我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多能够一点,你可不可以在赏赐我多一些的时间,换我去照顾一直在默默为我付出心血的父母。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水平

优良合格

课外短文阅读,主题的提炼要大致准确

角度的分析要紧扣课外文本,能突出短文主题

分析时语言表达简洁、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及设计意图:

这是一道能力提升题。学生可以从两篇中选择阅读其中一篇。大致分析出组织文章材料的线索,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文章的线索,立意的角度,就像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文章叙事线索,找准立意角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1

1、作业内容

作业课题:白扬礼赞

第一课时美点寻踪感知革命精神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说说最容易写错的拼音和字形有哪些?

主宰.()倦怠.()地壳.()恹恹.()

晕.圈()婆suō()qiú()枝秀qí()

易错字:

(2)在课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深蓝的天空,月光如水,秋风轻拂,树影,一切都沉醉在梦里。一种诗意在我心头。

2、时间要求:(1)、课文诵读6分钟,书写2分钟(2)4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字音、字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书写干净、整洁,无涂改,无墨迹污染

总体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选择恰当的词语

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积累生字词的习惯,正确朗读,从而能准确运用,大部分学生能完成任务。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多,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的能力就会提高,我们也就能在作文中读到学生精彩纷呈、妙语联珠的句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阅读中应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意义和作用。”

作业2:

1、作业内容:

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仿照第5段,写出它的内外兼备的美,完成一次片段写作。100字左右。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课堂上集中展示。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要选取合适的事物

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语言准确连惯、生动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本课第5段作者写“形",他先用“力争上游”这一人格化的语言,

总括出白扬在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外在“干"、“枝”、“叶"、“皮”及其特点,内在“倔强挺立"突出白扬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学生在写作时适当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

根据新课标要求,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仅为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象征意义打下基础,还提升了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托物言志体悟写作之妙

作业1、

1、作业内容:搜集具有象征意义的古诗文。

2、时间要求:12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收集有象征意义的古诗不少于3首

能理解有象征意义的诗句

收集的古诗能简单的进行赏析

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课文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散文,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本课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白扬树的形象特点,最后层层深入地揭示出白扬树的象征意义。本文的象征意义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具有象征意义的古诗文,加深理解象征意义。学生单独完成本题作业会有困难的,可以在家长帮助下上网查找资料,然后整理,读读背背。

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对于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作业2:

1、作业内容:

根据白扬精神,展开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

难道你又不要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扬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因为他们。

在课文结尾,以“贵族化”的楠木与“极普通"白扬树作对比,反衬白扬树的不平凡;表明作者对鄙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的愤慨鄙弃。“贵族化的楠木象征着国民党反动派”,茅盾同志说他写这篇散文时就这样想的。那么,如今的和平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待白扬树和楠木的呢?

(以上两题,要求学生可以选做一题。)2、时间要求:(1)12分钟(2)1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列举人物精神面貌健康向上

语言表达顺畅,有感染力

总体评价结果:

(2)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思想积极向上

语言表达有条理

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学生能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白扬树的象征意义与本文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但也不必过多探究历史背景、政治意义,让学生了解即可。要着眼于散文欣赏,多从艺术性,审美特点等方面解读文本,多引导学生体会白扬树所象征的质朴、阳刚、向上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也可以赋予白扬树和楠木新的象征意义。这题学生独立完成会有困难,可以上网查阅楠木和白扬树的相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特征,再展开想像,挖掘新的象征意义。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在语文学习中的学生来说,我们要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课题:《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感悟生命,学习写作之法

作业1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感知课文内容

预习《短文两篇》第二篇文章《我为什么而活着》,结合文中关键句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而活着

2、时间要求: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能够结合文章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内容具体、清晰、概括性强

信息关键句找准,条理性强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求学生能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设置课前预习作业,旨在培养学生抓总述句、关键句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语文能力素质中,概括能力是做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和培养,已经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对他们来说作业的难度也不大,大多学生是可

以完成的。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感悟生命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作者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抒写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请同学们仿写一个片段抒写你对生命的认识,200字以内。

2、作业时间:20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情感真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凸显哲理性散文的特点

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课文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散文,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本课时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经过精读品味,了解哲理性散文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片段仿写练笔,可以强化学生对哲理性散文的认识,把握其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必要。该作业的设计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哲理性散文的认识,更能够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作业1

第二课时;共同探究,感悟生命之光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绘制人生简历

请同学们课下去搜集有关罗素的信息,帮罗素制作一份个人简历。2、作业时间:1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概括作者生平简洁、准确、全面

内容具体、条理清晰

语言表达流畅、清晰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教学目标中要求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课时目标中标要求了解罗素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让学生去了解作者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帮助学生去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七年级学习《老王》这篇课文时,我已经让学生为老王做了人生简历,

所以这种作业形式学生还是熟悉的,并且我在作业布置时,也提醒学生从对爱情、知识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活动这三个方面去整理、制作,相信学生是可以完成的。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初中语文教学无疑是担任初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工作,对学生思想的拓展和进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该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罗素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使学生初步具备整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十分必要。该作业设计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培养。

作业2

1、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生命之美图片展

当今社会轻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请同学们走近自然,走到街头巷尾去捕捉“为什么而活”,以图片来抒写活着的意义。

2、作业时间:15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图片的拍摄要深入生活

图片反映内容要积极正面

图片下附自己对生命的人认识,语言简洁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课时学习目标要求学习作者博大而崇高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当今社会轻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学生轻视生命的现象更是不在少数,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感受顽强的生命,感受很多人正为着生存而挣扎而努力,更有很多人在全力以赴去为更好实现自己的理性和价值而努力,从而帮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可贵,生存的不易,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什么而活着?"是一个深奥的话题,让学生去写自己的感悟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用图片说话”的形式,让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可行性比较大。该作业旨在让学生去感受生活的意义,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语文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资源,语文教学应延伸到社会和自然,让学生展开视野,去窥视语文学习的宽阔时空,了解人文世界的博大情怀。该作业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

(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作业课题:昆明的雨

第一课时形散神聚情牵景物事象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题完成)

1、作业内容:

作业1:我是小小诊断家:小明想写一篇作文,罗列了以下素材,但他很苦恼,不知道这些写作素材能不能都用上。同学们,你来帮小明判断一下,这些写作素材是否能组合到一篇文章中去?请说明理由。

疫情时逆行的医护工作者;袁隆平辛勤耕耘在田间;抗洪抢险的战士;每日清扫马路的环卫工人;邓稼先毅然回国研发原子弹;马云创建阿里巴巴;杨善洲退休后在家乡种树;杨利伟太空一日游。

作业2:我们来采风:《昆明的雨》写了众多的景、物、事来抒发对昆明生活的想念。假如让你来写一篇对郎溪情感的文章,你会选取什么样的景、事、物呢?请你走进郎溪的街头巷尾,抓拍美好的一幕幕。

作业3:我是小小编辑:语文自读课文后面都有“阅读提示",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阅读印发的资料《我的家乡》,模仿《昆明的雨》“阅读提示”第一段,给《我的家乡》写一段“阅读提示"(可以从话题、内容、情感、特色等方面拟写)。当然你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清晰表现文章所写的生活琐事和情感。

示例:《昆明的雨》阅读提示第一段: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

我的家乡汪曾祺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提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提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提,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欶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

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2、时间要求:选作业1约5分钟,选作业2约10-30分钟,选作业3约15

-3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方式作业1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材料分类标准明确

理由充分合理

观点鲜明,语言连贯

总体评价结果:作业2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景、物、事有家乡特色,典型

拍摄图片清晰,有美学效果

图片从不同角度表现一个主题

总体评价结果:作业3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从话题、内容、情感、特色等角度表达

语言准确连贯

有创意的表述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汪曾祺的这篇散文,是一篇很有韵味的写景散文,通过“雨"串联起当年的一系列往事,充分体现散文“形散神聚”这一特点。所以我教《昆明的雨》时,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深刻体会散文的“形散神聚",这也是遵从散文的教学规律。布置的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1罗列的材料是不同的事情,材料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一共性就是线索,就能使他们组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体会形散神聚的特点。作业2拍照片,地点是县城,不同的景、人、物,都是县城美好的具体表现,对县城的情感让这些照片有了纽带,形象地让学生体会形散特点。作业3是模仿课后“阅读提示”,而“阅读提示"里有线索,有情感,有哪些方面的内容,就是课文形散神聚的概括,设计此题,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深刻体会形散神聚。三个梯度的作业设计,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课堂走向生活,由关注课本到关注社会。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择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二课时文字魅力乐在品读写思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题完成)

1、作业内容:

作业1:汪曾祺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云听”“喜马拉雅"软件有许多人朗读汪曾祺的作品,听他们的朗读,仿佛走进汪老的生活中去。从“阅读提示”推荐的篇目中,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有感情地读一读,当然,你也可以朗读《昆明的雨》。如果你愿意以mp3/mp4的方式展示其中的一个片段就太让人惊喜了。

作业2:阅读印发的文章《端午的鸭蛋》,勾画有关“平淡自然,饶有趣味的语言",并探究一下作者如何让语言“饶有趣味”?成果可以用读书卡、或思维导图、或表格形式展示。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

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作业3:第一课时作业选拍摄郎溪图片的同学,可以给自己的图片配上文字,用富有情味的语言抒写对家乡的情感,你还可以配上音乐,做成“美篇"。

2、时间要求:选作业1约10—20分钟,选作业2约20钟,选作业3约30分钟

3、评价设计:选作业1学生自评,选作业2小组互评,选作业3教师评价。作业1(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朗读声情并茂

朗读顺畅,停连合理

读音准确,声音响亮

总体评价结果:

作业2(小组互评)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类别准确,一目了然

围绕“趣味”摘录分析

作业呈现有创意

总体评价结果:作业3教师评价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图文并茂

配乐符合图文

语言生动,主题鲜明

总体评价结果: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的散文,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写法与语言值得反复欣赏品析。

《昆明的雨》温润、沉静、文化味浓,需要细读细品才能得其滋味。所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品味语言,学会用富有情味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作业设计也着重体现这一点,这符合散文教学规律,也体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三个梯度的作业,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成果。作业1是朗读文章,若要更好地理解作品,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上老师很难听到所有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完后再朗读,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会有新的发现。学生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配乐朗读的成果会让他们有成就感,将来朗读文章也许成了兴趣爱好。课堂上已经引导学生品读语言的方法,作业2虽然选择的是课外阅读,但语言风格和课内接近,难度自然降低了不少,学生会举一反三。读书卡、思维导图、表格等不同方式呈现对语言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作业3是运用语言,图片是学生亲自观察选择拍摄的,印象深刻,写起来不会太费力,易写出真情实感的文字来。从读、品、写三个方面设计作业,是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语意畅达抒写生活情趣

——写作语言要连贯

作业:任务驱动写作

今年,家乡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学校创建文明校园,国家实施“双减"政策……我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你感受到这些变化了吗?当你目睹这些变化,你多少有些触动。请把这些变化、触动写下来,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写作要求:

自拟题目和立意。

可以写景,叙事,也可以写人,所写的内容是近期内的所见所闻,选材要典型。

写完后局部修改。就主体部分的一个或几个段落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可以参考课本89-91页所讲述的内容。

为了让文章内容具体可感,不少于500字。写作小支架

选材(一个角度、多个角度)

所写对象特点

写景修辞方法、多种感官、写作手法

叙事镜头组合式

写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生活感悟

修改小支架

用词是否贴切

话题前后是否统一

顺序是否合理

衔接是否自然(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

2、时间要求:写作25分钟,修改20分钟

3、评价设计: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评价项目评价细则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优良合格优良合格优良合格

选材角度多样题材典型

组材构思巧妙结构合理

立意见解独特立意深刻

情感真挚自然

语言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书写书写正确标点无误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本单元学习的都是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把生活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写作内容取材于自己经历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语言表达易连贯。这个作业设计,可以写事,可以写人,可以写景,可以写自己的感悟,而本单元有写人叙事的散文,有写景的散文,有哲理散文,学生每个角度的选材,课文都是很好的写作示例,学生可以运用课文学习的方法尝试着写散文。

通过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让学生知道文章话题前后要统一,要有合理的语序和写作顺序,段落之间,句与句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注意这些写作细节,自己的作文语言表达更连贯,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作业课题: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阅读经典关注“有我之境”

作业1

1、作业内容:采访名家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散文,了解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但散文易学而难工,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写作散文时有哪些困惑?今天我们有幸能视频连线采访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请你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采访问题。

散文如何写出新意?

如何写出散文优美的意境?

(3)

(4)

2、作业时间:5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要围绕散文的学习和写作设置采访问题

提问要具体

提问要有意义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单元入选了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学习这个单元,要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此作业设计着重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在学习和写作散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由此去引导他们如何学习和写作散文。

作业2

1、作业内容:读经典,学写作

阅读本单元课文,并利用互联网搜索本单元作家其他散文名篇,学习散文写作技巧——“有我之境",填写下表:

原文示例借鉴点

散文情感之“有我”

散文人物之“有我"

散文语言之“有我”

2、时间要求:20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水平

优秀良好合格

分类要明确

能结合原文示例具体分析

归纳要简洁、准确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散文写作中要注重“有我之境",很多同学缺少散文学习和写作中缺少对“我”的关注。优秀的散文应该是注重“我"去观察,“我”去感受,才能写出“真景物"、“真感受”。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就是关注了写作中的有我之境,着重写他眼中的春天,他对春天的情感,杨绛的《老王》更多是写“我"眼中的老王,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更是通过对吃

端午鸭蛋的绘声绘色地描写,写出了作者对家乡鸭蛋和家乡的那份真情。散文的情感、人物和语言都贵在有“我”,所以在题目设置时着重让学生从立意选材、语言、人物等方面去谈学习散文心得,有放有收,从而体会散文写作中有“我"之境的重要,着重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质量检测作业时间:4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

1、下列拼音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栅(zhà)栏踌躇(chú)簌簌(shù)婆娑(suō)

B、恹恹(yàn)秀颀(qí)俯瞰(kàn)臼(jìu)齿

C、密匝匝(zā)缅(miǎn)桂花菌(jùn)子浊(zhuó)酒D、遏(yì)制洗涤(dí)濒(bīn)临狼藉(jí)

2、从下列的词语中挑选三个词语,组成一段连贯的话。

祸不单行坦荡如砥妙手偶得触目伤怀不声不响

深不可测潜滋暗长

3、下列文字节选自朱自清《背影》和李森祥《台阶》,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

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B、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

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同:

——李森祥《台阶》

异:

4、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棵草,一首诗,一幅画,总能牵连起一些情思。仔细观

察下面的图和诗,如果让你在右边的方框画一个人,你会画上谁呢?并说明理由。

(赠从弟(其二)

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人物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翠湖心影汪曾祺

①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②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③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

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于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④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帐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钱!"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⑤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⑥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时间过得真快!

⑦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⑧前几年,听说因为搞什么“建设”,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谁搞的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那些树呢那些水浮莲呢那些鱼呢

⑨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这是拨乱反正。

⑩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5、摄影组打算拍摄汪曾祺在昆明翠湖的生活场景,请依据文中③④⑤的内容,帮助完成镜头脚本设计。

场景聚焦一聚焦二表现效果

图书馆看书景:白茶花人:管理员拨挂钟上下班美丽宁静的环境(4)同学的情谊

(1)喝茶景:窗外翠湖人:(3)

翠湖(2)景:斑驳的月光树影人:我们高谈阔论

6、配音组想在短文中选两句话作“画外音",请给他们摘录的两句话设计朗读脚本,并说明理由。

句子朗读脚本

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重音:语速:感情基调:

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重音:安慰疗养语速:舒缓感情基调:深沉

7、编导组看到游人如织的翠湖,精彩纷呈的展会,想在最后加上这样一个镜头,如果你是编导组,觉得这个镜头可以加吗?请说明理由。

8、字幕组想在片尾加一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