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物理(统考)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规定向里的方向为正,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在磁场中有一细金属圆环,圆环平面位于纸面内如图乙所示,令I1、I2、I3分别表示oa、ab、bc段的感应电流,f1、f2、f3分别表示金属环对应感应电流时其中很小段受到的安培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I1沿逆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B、I2沿顺时针方向,I3沿顺时针方向C、f1方向指向圆心,f2方向指向圆心D、f2方向背离圆心向外,f3方向指向圆心2.教学评价是依据所确立的物理教学目标,运用评价手段和方法.对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满足其教学对象的需求所给的价值判断。下列哪个不是教学评价的功能?()A、诊断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管理功能3.案例: 下题是一道光学选择题,经检测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A、B项。 题目: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的是()。 A. B. C. D. 问题: (1)首先指出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并分析出错的可能原因。 (2)针对同学的解答,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4.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二力平衡”的内容标准为:“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二力平衡”一节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8.2-2,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重力、弹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等知识。 任务:(1)写出二力平衡的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二力平衡”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5.张老师在“牛顿第一定律”这堂课上,由于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牛顿定律,在课堂的导入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张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决定用直观演示的方法,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于是在正式课堂导入部分,播放了电影《热血飞车》节选的撞车场面。但是发现同学们看了电影之后,整个课堂思路都停留在电影的场景上,并没有达到引导同学们快速进入课堂状态的目的。根据上述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课堂导入的作用,评价一下张老师的课堂导入是否合理。(2)结合这个教学问题,请你来设计一个比较合理的课堂导入,并说明设计意图。6.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大气压”的内容要求为: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科书“大气压”一节关于“大气压的测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如图9.3-3,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玻璃管倾斜,竖直高度差不发生变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 任务: (1)写出影响大气压强的几个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大气压”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7.案例: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内能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B.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间隙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了,一定是它放出了热量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8.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3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3m和9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A、48mB、24mC、25mD、75m9.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材料二:下面是初中物理有关杠杆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展示:汽水瓶,问学生如何打开瓶盖;生活中的杠杆(剪刀、扳手、订书机、手动抽水机等)。 提问:你见过大型机械吗?是否了解它们的用途? 多媒体展示: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如吊车、推土机等)。 总结:生活和生产中的这些机械和工具实质上就是利用了“杠杆”的知识。 设问:为什么这些工具(杠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讲解杠杆概念) 多媒体展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压水画面,观察固定点。 讲解:杠杆的几个概念。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任务: (1)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不少于300字)1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标准为: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器材有:丝绸、毛皮、橡胶棒、玻璃棒。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虽然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可能是不全面的,而且印象不深。问题:(1)简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和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1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内容是什么?12.材料一:在一次偶然的课堂上,我正带领学生复习动能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忽然间从外面飞进一只黑色的燕子,容不得我半点的思考,顷刻间,教室炸开了锅,立刻沸腾起来,“怎么办?”看着他们的神情,看着燕子不停地上下穿梭,不停地煽动翅膀,我灵机一动,对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以及这个不速之客,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的实验,看看它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能量转化?还有哪些物理知识?”“什么,老师,您?”正在诧异的同时,燕子终于找到了通路,飞向了外面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回顾着刚才眼睛所看到的“实验”,争先恐后地回答:燕子在向上飞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在向下飞时,动能增加,势能减少,它不停地煽动翅膀可能跟频率有关,也可能与力的平衡有关……材料二:在“运动的描述”中有几个基本的概念--运动、静止、位置、参照物,对于枯燥的概念,我们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引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从而提出:“是山动还是船行?”诗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矛盾的感觉?如果诗人置身于“满眼风波多闪烁”的意境中时,他忘记了自己是在随水流而前进的船上,仿佛看到了对面的山朝他走来;当诗人又感到“山没动,是船行”时,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案例,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2)对第二则材料进行点评。13.物理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内容,然后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正确评价。1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轻质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弹簧的弹力大小为()A、 mgB、mgsinθC、mgcosθD、mgtanθ15.案例:在初中物理课上,李老师讲授摩擦力这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段如下。李老师:同学们,大家都玩过滑冰吧,你们是不是发现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要比在冰上行走要容易的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甲同学:冰上的摩擦力太小,不利于行走。李老师:很好!请坐。乙同学小声说:那为什么穿上溜冰鞋就走得很快,那不是摩擦力更小了吗?李老师:好好听课,不要起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摩擦力。问题:(1)指出上面教学片段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16.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17.一导体球外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电介质,若测得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为E,则导体球面上的自由电荷面密度σ为()A、ε0EB、ε0ε1EC、εrED、(ε0εr-ε0)E18.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力,也学过物体的运动,那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呢?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思考一下,可以互相讨论。学生甲:我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用手移动书的实验来解释。学生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他没有做实验,用了书上的科学事实来说明。老师:的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要把它记住了。学生甲:老师,我认为不对,这本书如果我们对它不施加力,它明明就停止运动了,这显然就是力在维持物体运动的呀!学生乙:书上说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甲:可实际情况是确实是维持运动的……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存在的问题。(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相关物理概念。19.在初中物理“力”一课的教学中,有下面一个教学片段。师: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生:0N。师:怎么可能是0N呢?生: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大小都是200N,就相互抵消了啊。师:不对,大家拿个测力计试一下,看看示数到底是多少。问题:(1)说明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测力计的原理以及二力平衡,并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做出调整。2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速度”的内容标准为: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材料二: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运动的描述。问题:(1)简述速度的定义。(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速度”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21.在学习完透镜后老师给同学布置了一个作图练习题,结果很多同学把光路所代表的透镜类型填错了。 题目: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分别在两图中画出正确的透镜类型。 (1)请分析学生在此练习题中出错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答案。 (2)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22.案例:下面是某教师在“功”一课中讲了功的概念和单位之后提出的问题以及和同学们的对话。教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知道了吗?学生:知道了!教师:那你们重复一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教师:很好。那老师提一桶水由后面走到前面,我做功了吗?学生:做了功!教师:错了,我提水的拉力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没有位移,因此没有做功。知道吗?学生:知道了!教师:很好。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教科书17页的1、2、3题。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价。(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建立功的概念和学习做功的必要因素。23.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处自由下落,测得小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35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A、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5sB、小球从释放到落地的时间为4sC、小球释放点距地面的高度为125mD、小球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0m/s24.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υ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B、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球运动到P时向心力恰好为零C、若小球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时的动D、若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则小球落地点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2R25.在做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时,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问题: (1)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步骤能否测出正确结果,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如何? (2)请你设计正确的实验步骤测定盐水密度。26.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电路”一课的教学中,讲述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概念后,展示了两个电路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李老师:同学们,谁能说出这幅图片都是什么类型的电路吗?小亮:第一幅图是串联电路,第二幅是并联电路。李老师:非常好,看来这位同学对今天的内容已经完全掌握了。小兰:老师,我还是不理解,电流怎么还能够分成串联和并联,所有的开关和电灯是连在一起的。李老师:不要紧,你记住这个基本的电路图,下去多做几个题就理解了。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2)指出上面教学片段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并说明理由。(3)针对上述教学片段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后的教学思路。27.举例说明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常用到的四种基本方法。28.以“液体压强”教学为例,简述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意义。29.某教师在科学探究实验课中,给学生出了这样的题目: 例1:一种半导体材料,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了研究其电学特性,小强和小明同学通过实验,将其中一个元件R进行测试,测得其电流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值,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元件I的,和U之间的关系是_____。 例2: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程阳同学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再用两个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例1有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元件R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关于例2有同学得出错误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短不同,水比煤油加热时间长。分析可能导致这两种错误产生的原因。 (2)请给出这两个例题正确的解题思路。30.河宽425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5m/s,水流速度是3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A、140sB、105sC、85sD、53s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D3.参考答案: (1)此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出错的原因: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光的折射,只是记忆性的知道光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无论题中已知的介质是什么,他们都不会在意,只是在图中寻找和他们记忆中相似的图象。另外,有一部分学生选择A,其实也不是他们真的理解,而是这个图象和书上的非常相似,然后就选择了A。 (2)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首先还是要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的原理,如:首先要提问同学们,光在什么时候会发生折射现象?学生:光在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接下来老师就要引入介质的分类,按照折射率的大小分为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并且给出常见介质的折射率,如水、空气、玻璃等。老师继续提问:那么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传播、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传播,光的折射现象一样吗,先让学生思考,给出他们自己的观点。然后学生互评和老师总结,最后得出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传播、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传播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彻底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4.参考答案: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②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③能说出二力平衡的条件;④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运用实验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待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发言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导学法。 教学过程: ①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实验。 ②准备器材(两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砝码盘、砝码、细线等),制定实验步骤。 ③动手实验,如图所示。 ④使小车转动一小角度,探究小车的平衡条件。 ⑤分析论证,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5.参考答案: (1)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在于:①使得同学们集中注意,激发情感;②建立学习的框架和参考的基点;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④激发学生参与的愿望。在张老师的导入当中,确实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并没有建立学习的框架和参考的基点,放的电影与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不仅没有达到吸引注意、引起兴趣的日的,反而使得同学们的注意力停留在电影的激烈场面上,所以张老师这个课堂导入的设计并不合适。 (2)导入:“牛顿第一定律”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媒体播放一组生活动画情境,如关闭发动机的车、自由摆动的秋千、踢出去的足球等一系列运动的物体最终要停下来的画面,让学生思考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接下来,再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对类似现象的思考认识,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化两种观点的矛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时,将学生自然地引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从而顺利引入新课。同时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辩论的形式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参考答案: (1)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有气体密度、气体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 (2)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实验探究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举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实验估测大气压的数值。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大气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与概括能力。 (2)通过对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定大气压强数值,让学生体验STS精神。 (2)通过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估测大气压的值”的过程。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实验。 四、教学过程 7.参考答案: (1)正确选项是C。学生选择A选项,是因为对内能的概念及影响内能的因素没有完全掌握,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A不正确。学生选择B项,完全是自己的直观思维导致的,而且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因此对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微观概念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D选项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理解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但是学生忽略了内能减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热传递也就是放出热量,另一个就是对外做功。选择D项,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是不够灵活。 (2)针对D选项,教师采用一步步的提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首先提问学生,温度降低,说明这个物体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能够回答出内能减少,然后继续提问学生影响内能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可以答出做功和热传递。这样回过头来再让学生解决这个题,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且再次遇到这类型的题目也可以迎刃而解。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 (1)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支点、力臂等概念。知道什么叫作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会利用平衡条件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领会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进一步了解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环节。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基本的物理原理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导学法。教学过程:所需器材:杠杆和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尺、线。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B.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哪些应用?②提出猜想或假设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③根据假设设计实验A.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使杠杆平衡,钩码的重即为动力、阻力大小,挂钩码处到支点的杠杆长即为力臂的大小。然后计算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并比较两者乘积的大小,归纳得出结论。B.用弹簧秤作为动力作用的物体,在挂钩码的同侧提起杠杆,使杠杆平衡,读出动力和阻力的大小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然后比较动力×动力臂及阻力×阻力臂的大小;用弹簧秤拉着杠杆加速转动。读出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计算并比较动力×动力臂与阻力×阻力臂的大小。④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⑥评估与交流。10.参考答案: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教学设计如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③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 3.教学过程:(1)摩擦起电现象演示引课:用干燥的手用力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引导学生,说出看到的现象。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实验:①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纸屑被吸引)②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再靠近自来水,观察现象。(水流被吸引)摩擦过的塑料刻度尺跟不摩擦的塑料刻度尺有了不同的性质,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有两根同样的玻璃棒、两根同样的橡胶棒,同时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它带电,将一根放在支座上,用另一根玻璃棒的带电端靠近这根玻璃棒的带电端,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刚才的实验,并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提出问题:从这些实验现象中能发现什么呢?告诉学生:人们发现带电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自然界中只有这样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结论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11.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的要素应灵活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课程内的各个方面。12.参考答案: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因而在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情境有其更广阔的天地,创设成功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和谐的统一。 (2)教师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优势,即时展现学生的猜想。讨论完后教师顺利引出上述概念,并可以返回诗中向学生提问各种情形的参考物,以此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对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此例子虽然比较简单,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以自然界的奇妙引入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究科学,探索自然。13.参考答案: 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明显违背了教学评价的差异性、反馈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有听不懂的地方是完全正常的。该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教师看似一句不经意“今后要专心”,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问的勇气和自信,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一定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14.参考答案:B15.参考答案: (1)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采用了和同学们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导入新课,符合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评价太简单,对于回答正确的甲同学,老师的评价仅仅是很好,不能很好地起到鼓励和激发其学习动机的作用。二是对于学生乙的回答,教师归结于起哄,对其回答不予理睬是不合适的,物理本来就是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一个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可能就代表有一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疑惑。况且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解决和理解。 (2)对于评价方面,不要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好、很好、非常好、很正确等等的词语,这些词语刚开始用还会让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当用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会对学生有任何的激励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在评价学生时,结合实际问题再具体一些,例如,这个同学很善于观察和思考身边的问题,或者说这个同学很努力,已经提前预习和查阅了相关知识,值得其他同学学习。16.参考答案:D17.参考答案:B18.参考答案: (1)学生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有错误的理解,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以及受原有观念的影响,确实更容易接受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结论。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带领同学们通过探究实验的方法来打破学生原有的观念,建立起正确的物理观念。另一个方面是学生对于摩擦力的理解较浅以及忽略了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导致学生有错误的理解。 (2)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老师可以结合课堂的小实验或者是学生分组探索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老师:同学,在你移动书的过程中,书和桌面之间还有作用力吗?学生:有,是摩擦力。老师:很好,那同学思考一下,如果书和桌面之间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你认为当你松手的话,书会继续运动还是停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老师:播放一则视频(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视频),让同学通过观察实验视频,并且得出正确结论。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19.参考答案: (1)力的测量就是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已知力的作用效果比较的过程。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1N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的大小就是1N。其次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在确定1N力的作用效果以后,容易确定更大的力和更小的力的作用效果。另外,弹簧的稳定性较好,可以重复使用。故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师: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N,则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少?生:0N。师:为什么呢?生:因为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大小都是200N,就相互抵消了啊。师:好,我们先不分析这个问题。同学们知道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吗?生:测力计受到多大的拉力,就会显示多大的力。师:对,那它受到200N的拉力,不就显示200N吗?生:可是它受到相反的等大的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是互相抵消了吗?师:同学们说的很正确。不过大家有一个地方没搞明白,测力计受到的这两个力和读数是两回事。正是因为测力计受到这两个力相互抵消,所以测力计受力平衡才不会发生运动。生:哦,是这样。这和测力计显示拉力不冲突。20.参考答案: (1)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二、教学方法引导一探究:参与一活动。三、教学过程视频1:播放一段短跑或滑冰比赛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当比赛进行到中途时,观众是如何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到达终点后,裁判员是如何比较他们运动快慢的?通过学生讨论、回答,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观众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长则比较快;裁判的方法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所用时间短则比较快。事实上,不只体育运动需要比较快慢,汽车、火车、飞机等运动的快慢也是人们所关心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视频2:播放一段汽车和飞机运动的视频资料。投影:利用表格方式,给出汽车和飞机通过的不同路程和时间。提出问题:汽车和飞机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因为学生在小学数学课中已学过速度的计算,他们容易想到算出二者的速度,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比较汽车和飞机运动的快慢。教师追问:为什么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能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实际上采用了上述哪种比较方法?这一点学生以前没有思考过,让学生展开讨论,感悟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路程除以时间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所以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较快慢,实际是相同时间比路程。学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也就真正理解了速度的定义方法。教师趁势介绍速度的定义。为帮助学生理解“单位时间”,教师可将它具体化为1s、1h等,并结合前面学生算出的汽车和飞机的速度值来说明。启发引导学生写出速度的公式:如果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υ表示速度(同时板书三个字母及对应的物理量名称)。设问:你能根据速度的定义,写出计算速度的公式吗?最后结合速度的定义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能够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可见利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这种方法叫比值定义法。介绍速度的国际单位m/s和常用单位km/h及一些物体的速度。21.参考答案: (1)错误的原因可能是很多同学看到光线经过甲透镜折射后没有相交成一点,而是逐渐远离,而认为甲是凹透镜,认为乙是凸透镜,没有真正掌握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的实质,而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正确的应该是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2)教师:凸透镜和凹透镜在形状上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教师: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是会聚还是发散呢?学生:会聚于一点。教师:那么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呢?学生:发散,而且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教师:那么同学们想过发散和会聚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吗?大家可以延长一下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比较。学生:原来是相对于原来的光线来说的。教师:是啊,在这个题中我们就要先延长入射光线,看它透过透镜后是会聚还是发散。学生:甲图中是会聚的,乙图中是发散的。教师:对,所以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以后就要用这种方法来判断。22.参考答案: (1)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教师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存在以下问题:以灌输的方式讲解知识,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没有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观一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互动单一,且问题不具有启发性,不能检验学习效果;功的必要因素的讲解没有突破难点,学生不能真正明白这一知识点。 (2)①关于功的概念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斜面”这一活动,让学生测出拉力F、钩码重力G、小车通过的距离s和上升的高度h,记录在练习本上。 在采集实验数据时,教师应强调: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实验结论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因此实验数据应该客观、真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当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求出拉力F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F和重力对物体做功Gh时,多数学生得出的结论是F略大于Gh,教师再从摩擦的角度去分析,若摩擦力很小,则风近似等于Gh。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从而引入功的概念。 ②关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教学: 在引入功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功的概念分析怎样才算做了功,学生根据已有的力学知识能够得出:物体受了力,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那就表示力做了功。从而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此时学生对功的定义理解并不透彻。这时我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进行分析。(例如粉笔盒、学生课桌上的文具、水桶等,特别是我提起水桶从教室前走到后面,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不做功)。利用身边的实例进行分析,不仅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使学生加深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23.参考答案:B24.参考答案:D25.参考答案: (1)都不能测出正确结果,影响测定密度的误差因素有质量和体积测定两个方面。在实际测量中,盐水能沾到容器上,这是实验时必须充分考虑的。甲同学的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乙同学的方案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 (2) 26.参考答案: (1)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电流这种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理解,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更多的是需要形象化,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做了巩固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本节课知识,这是符合课改理念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学生小兰的回答,老师的处理方式太过随意,这是对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不重视,其实这就是其这节课的教学反思部分。小兰有这个问题,再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应该有一部分学生都没有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所以老师应该单独或者集中给予讲解,帮助学生解决疑惑。针对这个概念,老师应该举更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可以结合水流的例子来讲解串联、并联电路,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3)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出两幅关于水流的图片,一幅是一个源头的水通过一条河流直通到大海,另一幅图是一个源头的水通过多个支流最后通向同一个大海,然后把源头比作我们电源的正极,大海是电源的负极,像这样从源头到大海只有一个支流的情况就是串联电路,如果是有多个分流就是并联电路。同学在遇到判断电路问题时,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思路来判断。这样讲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尤其是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27.参考答案: (1)建立模型法。综合已知的物理量,建立理想化模型找出它们遵循的规律。如物理最小体元的建立。 (2)等效变换法。对问题中的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接利用相似性,移用某一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相似效果,合理的利用各种几何变换等将问题简化。如几何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参照系的等效变换。 (3)微元处理法。通过取小范围物理模型分析进而得到整体属性的物理方法。如求解规律分布的电荷产生的电场时常取一小体元然后进行积分,求得最后结果。 (4)近似处理法。忽略实际问题中对结果影响极其微小的因素或方面,将复杂的物理情景简化。如在计算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不规则产生的误差。28.参考答案: (1)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科学探究中,开始可以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液体压强”一课的教学中,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带鱼都是死的? (2)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使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教学中,有的问题需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探究,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无疑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实施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严格的科学过程,要想获得一个正确的探究结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分有益。29.参考答案: (1)例1答案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混淆;例2答案错误产生的原因是研究问题判断错误。 (2)例1的解题思路:元件R的电阻随温度在变化,通过一组电流跟电压的数据而得出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的定性结论,显然不符合控制变量法。该题是要求分析得出元件R的I和U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U增大,I也增大,但I的增加值大于U的增加值,直接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很难得出正确结论,须对数据进行数学方法的处理才可。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将电流值分别乘以0.8后可得到:0.16,0.36、0.64、1.00、1.44、2.248、2.56,它们分别是电压值0.40、0.60、0.80、1.00、1.20、1.50、1.60的平方。正确结论:元件R的I和U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电阻元件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例2的解题思路:在对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时,首先要明确本实验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需要研究什么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涉及这些物理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该实验是要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种类、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等因素有关,在没有仪器可以直接测量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时,通过转换观察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物体吸热的多少,加热时间长短不同,反映的是物质吸收热量多少的不同。30.参考答案:C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30题)1.试举例说明,物理规律的类型。2.某教师为了解学生对温度、热量、比热容和热传递等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如下检测题,检测结果是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择。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高于100℃B.湿衣服放在温度低的地方比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干得快C.-5℃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会熔化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问题:(1)指出正确选项,针对错误选项分析学生在物理知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2)针对其中一个错误选项,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3.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前概念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压强”一课中讲授影响压强的因素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教师做了一个小的演示实验,如图用同样大小的力压气球,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而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力作用的效果不同。 教师:压力作用的效果跟什么固素有关? 同学甲: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教师:很好,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同学乙:与被接触物体的材料、硬度有关。 教师:为什么有这种想法呢? 同学乙:如果这个气球是用铁皮做成的,我们不管怎么按都不会发生变化。 教师:甲同学,你说说。 同学甲:乙同学的观点不对,因为他的说法与书上说的不一样。书上的观点就是和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 教师:甲同学说的对,压强就是和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考试经常考的。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价。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6.下列情况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汽车后轮各点运动时的车轮C、水平地面上放一只木箱,用力推它沿直线滑动,研究其运动情况的木箱D、研究公转时的地球7.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2m/s,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5m/s。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能通过停车线B、如果立即做匀加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通过停车线汽车一定超速C、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绿灯熄灭前汽车一定不能通过停车线D、如果距停车线5m处减速,汽车不能停在停车线处8.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案: 方案:(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食用油的质量为m2-m1;(3)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问题: (1)指出该方案的不足之处。 (2)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改进实验。9.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0.电流和电路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内容。本节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是学习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前提。在一堂课上,杜老师设计了分组实验,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你是杜老师,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教学结课片段,并说明设计思路。11.力F1单独作用于某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是3m/s2,力F2单独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是4m/s2,两力同时作用于此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不可能是()A、1m/s2B、5m/s2C、4m/s2D、8m/s212.李老师“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评课教师认为学生参与的深度不够,突出表现在课堂提问方面。例如,李老师提出问题后.通常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懂了”“是”……,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以“阿基米德原理”内容为例,写出一个能引导学乍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课堂提问。13.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液体压强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材料二: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压强等方面的知识。 任务: (1)请设计一个引出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教学方案并简要说明设计的意图。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14.举例说明热传递的几种形式。15.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B、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此杆可作为质点来处理C、研究跳水运动员跳水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姿势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九江大桥所需的时间16.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s内的位移为19m,则其加速度大小为()A、21.9/msB、22.0/msC、29.5/msD、23.0/ms17.简述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1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19.在教学中怎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20.简要说明教学反思的必要性。21.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弹力”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中“弹力”一节为“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了如下实验: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并认清它的每个小格表示多少牛。2.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如果不在,应该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线上。3.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S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4.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_。5.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该注意的几点操作要求。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等知识。任务:(1)简述什么是弹力。(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弹力”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2.结合实例谈谈怎样在物理教学中巩固已学概念。23.请简要描述一下教学评价的作用。24.以下生活中所说“时间”一词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时间间隔的是()A、你第三节课什么时间开始上B、你什么时间到了南昌C、昨晚我用了100分钟的时间完成了一张物理试卷D、今晚赣州到北京西的火车什么时间出发25.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浮力问题的求解过程。题目:某物体重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N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0.3N。问题:(1)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2)针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设计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6.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质量大的先落地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无法判断27.下面是某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一课的教学片段。师: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生: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师:嗯,很好。那如果所受的作用力为零呢?生:那就成了牛顿第一定律了。师:嗯,不错。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它描述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问题:(1)指出该教师的不足之处。(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改正教师的问题。28.在学习温度计时,某节课上出现了如下的教学片段。师: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如何变化?生: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师:那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呢?生:细玻璃内水银柱上升得高,所以细玻璃温度计示数大。师:不对!测量同一杯热水,温度示数肯定是相等的。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则,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罢了。问题:(1)指出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合适的举动。(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29.案例:阅读《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案例,回答问题。播放一则视频新闻:台胞在上海航空公司的首个包机航班由上海浦东机场飞往台北。师:为什么几百吨重的飞机能腾空而起呢?(学生思考)实验:先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并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会有什么现象?然后用嘴通过漏斗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手,猜测又将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思考后教师演示)。师: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两个实验的共同之处是:流体在运动时才导致飞机腾空和乒乓球悬空现象的产生。我们猜测流体流动可能与流体的压强存在某种关系。那么这可能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生:(学生提出的三种猜想)①流体的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②流体的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③流体的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师:今天,我们来探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学生的实验器材:乒乓球两个、小木条两根、饮料吸管一支、矿泉水瓶、装满水的水槽一个、两只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间切开(未断)拆成直角的吸管、两张纸等器材。师:自由选择器材,做一到二组实验,提供几个参考实验装置,同学们也可以自己设计别的实验。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然后小组交流,看看在实验中能发现些什么?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论证与交流。师:把你所看到的、所想的说出来与大家交流,那么从第一组开始吧。学生展示(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并回答:①把两个乒乓球放在两根小木条上,相对靠近一些,用一支饮料吸管向它们中间吹气,两个乒乓球互相靠近。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小。②在两张纸中间吹气,结果看到两张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反而向中间靠近。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③用矿泉水瓶向漂浮在水面的两只小船喷射水流,可观察到两只船向中间靠近。结论:流动液体的压强,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④向管中间吹气,看到水雾从切口处喷出。师: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就刚才的实验重新演示。师:综上所述,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举例,并能用本节所学知识简单解释现象。例如:①大风吹过走廊时,门帘会怎么样,为什么?②为什么火车站台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结扩展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布置作业:①制作一个飞机模型,在操场上进行表演。比一比谁的模型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②请同学们自制一个喷雾器。问题:结合以上案例,对该案例进行简要评析。30.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机械能”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的片段如下: 想想做做 1.观察滚摆的运动(图11.4-2甲),谈论滚摆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2.如图11.4-2乙,分析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动能、势能、功率等知识。 (1)分析皮球从手中落下又弹起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完成“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教学设计。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实验规律: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作实验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2)理想规律: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作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有些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动能定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来的,又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2.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为C。水的沸点的高低随气压的变化而改变,所以选项A是可能发生的。湿衣服变于是蒸发现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温度外,还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表面上气流的快慢,故选项B也是可能的。冰是晶体,-5℃的冰块在0℃的水中不断吸热,水放热而降温,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共同温度低于0℃,既不能达到熔点,也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选项D也是可能的。 (2)以D选项为例。生:老师,由Q=cm△T可知△T=Q/cm,c和m都是不变的,吸收热量,△T肯定为正。所以物体吸收热量温度肯定升高。师:老师先来问你,c是什么物理量?生:比热容。师:比热容的定义是什么?生: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师:Q=cm△T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计算公式,只是在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可以由比热容求出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换言之,如果物体的温度不发生变化,还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求解吗?生:不可以,我明白了。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和物质的种类有关。所以水在沸腾时虽然继续加热,但温度始终不变。3.参考答案: 利用前概念进行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1)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教师在开始讲授有关的物理内容之前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小组讨论、提问、问卷调查、试题测试等,去深入了解学生大脑中前概念的存在情况。 (2)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自发的、隐蔽的,不在具体情境中教师难以估计,而学生又不知道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前概念。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情境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继而加以恰当的引导,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3)巧设实验,纠正错误前概念。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真实可信,教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后,有的放矢地安排实验,引导学生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物理知识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进行思考,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 (4)变式拓展,巩固正确的科学知识。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除了讲解概念、规律时应尽量做到准确、透彻外,还应加强概念和规律的变式教学,有意识地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变更事物的非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突出事物隐蔽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消除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不断完善知识结构。4.参考答案: (1)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的活动,自然提出所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符合新课改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评价太简单,对于回答正确的甲同学,老师的评价仅仅是很好,不能很好地起到鼓励和激发其学习动机的作用,老师不是让学生完全理解知识,而是仅仅机械地记住,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如果这样,学生永远都是一知半解的。对于学生乙的回答,教师通过甲同学利用书上的结论直接否定,没有帮助学生解决其疑问,非常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这样的疑问,那么就代表有一部分学生都有这样的疑惑。学生甲的回答,虽然是正确的,但也是来源于课本,并不是其真实的猜想.或者说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还是要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方面多下功夫。 (2)教学片段:首先老师对同学乙提出的问题不要直接否定,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而是要鼓励其这种独特的想法。老师:这位同学说与被接触物体的材料、硬度有关,他的想法很独特,敢于提出和书本上不一样的猜想。同学们以后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全部依赖课本。老师:那么现在针对这位同学提出的观点,我们做个假设,如果这个球是用铁皮做成的,我们用手指按不动,那如果换个能够按动它的硬一点的工具,同学们思考一下,它会不会出现和气球类似的情况呢?学生思考回答:会的,用的力越大,形变越明显。老师:那乙同学,你理解了吗,你回去可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我们采用的实验材料不一样,但是物理本质是一样的。通过这样一个小片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通过解决疑惑,可以激发学生提出一些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不仅开拓自己的思维也扩展了其他同学的思维,让学生养成尊重课本但不完全依赖课本的习惯。5.案例: 某学生对一道练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400cm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当剪断细绳以后,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是否变化?若有变化,计算出变化了多少。 解: (1)由得: (2)当剪断细绳以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没有变化。 问题:(1)指出该学生答题的错误,并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分析和正确解答该问题。 5.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学生对于第一问的回答是正确的。错误出在第二问,当剪断细绳后,水对容器的压强减小了。学生回答错误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错误地认为细绳剪断前后,水的重力没变,接触面积也没变,根据压强公式p=F/S得出压强不变,属于知识理解不透彻,公式混淆应用。二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剪断细绳以后,木块会上浮,但是他们认为水的高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认为压强没有变化。 (2)针对学生的问题,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应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压强公式的应用范围,使得学生加深理解。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在讲台上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通过在容器壁上标上刻度,让学生观察在剪断绳子的前后,液面的变化情况。然后再让学生继续完成。 当剪断细绳后,木块静止在水面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 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 (1)第三步中,烧杯中液体会倒不干净,会有剩余,测量的质量不准,造成测量出的密度偏小。 (2)师:你的方案总体来说是可行的,但是略有瑕疵。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干净会怎么样? 生:所测质量会偏小,造成测量密度偏小。 师:但是用烧杯倒液体肯定倒不干净,直接测量不可行,应该怎么办? 生:对!应该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先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测出烧杯及剩下食用油的总质量m2;这样就可以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了。 师:嗯,不错。用这种方案,测量结果误差更小。9.参考答案: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我们从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来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内涵是物理概念的本质,既反映了物理对象所特有的某种属性的“质”,也反映了某种属性的“量”。例如:电阻是描述导体阻碍电流本领的物理量;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这些都反映了“质”,而和P=UI二者反映了物理概念的“量”。物理概念的外延主要是指概念的使用范围。例如:“力”的概念的外延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等。10.参考答案: 总结部分:进行规范的画图示范,结合元件符号的特点,针对学生容易马虎的地方,提出画好元件符号的要求。并结合同学们的分组实验,让同学们把实物连接电路画成电路图。(可在课后让同学们练习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小比赛。)学生经过训练,认识电路、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的能力会有较快的提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布置作业:①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题。②回家动手练习,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画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本功,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作业布置的环节,分成两个梯度,一个是基本作业起到巩固的作用,另一个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11.参考答案:D12.参考答案: 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分组讨论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13.参考答案: (1)首先请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水杯并思考:放在杯中的水对杯底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水对杯壁有没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吗?然后学生利用桌子上的饮料瓶设计实验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教师演示实验:将水倒入底部和侧壁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请学生观察倒入水前橡皮膜的形状和倒入水的过程中橡皮膜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由固体压强猜想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学生易于接受,通过师生实验,不仅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而且使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有一个粗略的认识,并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做好铺垫。 (2)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二、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提问:发现了什么现象?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2.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液体压强可能与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可能与方向有关;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个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合理的实验进行检验。这个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是压强计,大家结合压强计的实物和课本上的图片,说出它的构造。生回答:压强计主要由一侧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橡皮管、U形玻璃管(内装着色液体)刻度板等组成。3.压强计是怎样工作的呢?演示让学生观察:没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还相平吗?按橡皮膜的手再用力些,U形管两边的液面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观察并回答:没有力作用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相平。手按在橡皮膜上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有高度差。用力越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总结:压强计能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和方向。压强计中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能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高度差大,反映液体压强大;橡皮膜的朝向可以改变,便于比较水内不同方向的压强大小。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能反映出液体压强的方向,若橡皮膜朝下,表明它受到的液体压强方向向上。4.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认为液体内部有压强吗?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怎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①液体内部是不是处处有压强?学生实验: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的不同位置处,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有高度差。结论: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②液体内部是不是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学生实验:改变橡皮膜方向,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③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学生实验:改变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记录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结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学生实验:比较同一深度水和盐水的压强记录压强计在盐水中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结论: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压强的特点:①液体内部处处有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液体压强都相等;③同一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④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14.参考答案: 热传递的形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1)热传导:它依靠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①固体与液体:分子碰撞。②固体与固体间:自由电子运动。③气体之间:分子热运动。 (2)热对流: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自然对流:靠物体的密度差引起相对运动,引起密度变化的最大因素是温度。受迫对流:受到机械作用或压力差而引起的相对运动。 (3)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称为辐射,由于热运动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称为热辐射。任何物体只要在0K以上,就能发生热辐射,在红外线探测中运用的较广,在空分中运用的较少,板翅式换热器真空钎焊加热主要是依靠热辐射。15.参考答案: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