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学试题(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笔试(2018-2023年)真题摘选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简述神魔斗争的想象的特点。2.简述《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3.简述中国古代小说的特殊性。4.李娃、莺莺、霍小玉三位女性形象的性格刻画有何不同。5.请简述《西游记》的思想内容。6.简述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7.请简述志怪小说分类、代表作家作品。8.简述志怪小说的分类及其代表作。9.简述宋、元短篇小说话本的分类。10.简述《水浒传》的思想内容。11.请简述《镜花缘》的艺术成就。12.简述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发展过程。13.请简述“二拍”的思想内容。14.简述《红楼梦》对封建贵族之家腐朽没落和必然衰败的原因的揭示。15.请简述《金瓶梅》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6.试论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的主要区别。17.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18.请简述《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19.简述《金瓶梅》对典范的世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猥亵狭邪小说的影响20.简述话的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21.请简述唐传奇兴起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意义。22.唐代小说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它以丰富浪漫的想象、浓郁的生活情趣、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唐传奇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23.《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是什么?24.唐传奇的审美特征是什么?25.请简述《西游记》成书经过。26.简述《西游记》的艺术特色。27.简述说话艺术在宋代兴盛的原因。28.简述《西游记》的思想内容。29.简评《西游记》的艺术特色。30.简述“二拍”的积极思想内容。卷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斗争手段的幻想,是原始巫术幻想,佛道宗教幻想和古代科技幻想的综合。包括对超人能力的想象、对超级武器(即法宝)的幻想; 2、斗争情节的幻想,一种是斗智与斗法相结合着重表现人的主体精神的发扬(西游);一种是斗宝与斗法相结合,即超人本领与超级武器相结合,着重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超越现实局限的想象(封神); 3、斗争环境的幻想,一是在现实空间展开超人战争(封神),一是在融入现实因素的幻想空间展开神魔斗争(西游)。2.参考答案: (1)拥刘反曹对人物事件的评价,作者往往采用双重标准。 (2)王霸谋略。这是一部王霸谋略的百科全书。政治上,作者最重要的思想是王者必须得人心,得人心是得天下的基础,人才是成事的关键。王者必须首先是战略家,能够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战略思想。 (3)赞美道德,感慨世事。中国传统道德的赞美诗,刘备是“仁”,关羽是“义”,诸葛亮是“忠、信”。3.参考答案: 小说观念、两种小说文体、两种小说语体的先后出现和长期并存,是古代小说特殊性的基本内容。4.参考答案: 一、李娃是白行简的《李娃传》中的女主人公。作者在塑造李娃时揭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作品开始没有离开“诱引宾客”的妓女身份去描写她,她与郑生“相慕”,但情的“相慕”又屈从于利的追求。李娃的精神境界是在重遇郑生后,通过救助落难的荥阳公子方才得到升华。 二、莺莺是元稹的《莺莺传》里的女主人公,在张生托婢女送去两首诗后,莺莺作诗相答,约张生西厢见。但张生来后,又责以非礼。在张生绝望时,莺莺却主动找张生,自荐枕席。张生弃莺莺后,俗以旧情见莺莺,莺莺婉言谢绝,“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她的诗作中,流露出对张生忍情弃置的不胜幽怨,而那幽怨更多地消融在感伤的怀念和深情的善良里。 三、霍小玉是蒋防《霍小玉传》中的主人公,作品成功地塑造了霍小玉这个动人的艺术形象。她于沦落风尘之后,把生命的全部意义附丽于明知是悲剧结局的爱情,宁可在人性的升华中毁灭,也不愿沉沦于灵魂的堕落,她的爱情悲剧是一种命运悲剧。5.参考答案: (一)《西游记》反映的社会思潮 《西游记》的形成过程很长,但其中有两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是它基本成型的元末,一是它最后完成的明嘉靖中后期。而这两个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思想开放活跃,市民阶层的力量处于上升状态,作为主要面向市民的通俗读物《西游记》,其趣味与这种背景关系甚大。 (二)《西游记》的两个基本母题 《西游记》中包含着两个基本的文学母题和相应的两个故事结构,相互重叠地构成小说的总框架。 1.自由与约制的矛盾。 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制的矛盾处境,在小说中表现为孙悟空从无法无天、绝对自由的状态到受到禁制、皈依佛门正道的过程。小说更多表现孙悟空难以拘束的一面,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西游记》的前七回以神话形式反映出人们要求个人的权利、地位、尊严得到尊重的强烈愿望。 2.历经艰险终成“正果” “历险记”式的母题在古今中外的虚构性文学中最为常见,这种故事除了便于展开离奇的情节,也寓涵着正义战胜邪恶及历经艰险获得完善和幸福的主题。在小说中,它表现为孙悟空、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过程。 (三)对神佛世界的嘲弄,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认识 小说不仅在前七回中通过美猴王的反抗,向神佛世界的秩序和权威提出了挑战。取经途中的种种经历,也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西游记》中的多数妖魔都和神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途。途经的九个人间国度,都是昏君当道,妖孽作乱。孙悟空英勇顽强,除恶务尽战斗精神,则体现了人民群众反抗恶势力的要求。6.参考答案: 1、先秦史书奠定了古代文学(包括小说)的叙事结构的基础; 2、唐代是文言短篇小说的结构完成期; 3、“说话”新创了单线连环线(人物故事体,以水浒传为代表)、单线贯通型(人物故事体,以西游记为代表)、复线交叉型(事件中心体,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等结构类型; 4、文人独立创作通俗小说,实现了从说书体小说到小说家小说的转变,创作主体摆脱了接受的直接制约,也就摆脱了靠故事讲说吸引人的双重束缚,新创了单纯网络型(人物传记体)、单线框架型(人物片断传记体)、双线平行型(人物传记体)、复线立体网络型(人物传记体)、框架短篇集等结构。综上所述,可见古代小说结构艺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平面到立体,由故事体向传记体,由单线叙事向网络叙事推进。7.参考答案: 志怪小说的作者中有不少就是方士、道士或佛教徒,也有些志怪小说出于文人之手,如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幽明录》。 志怪小说流传至今(包括后人辑佚的)共四十余种,按内容可分为三类: 1.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晋张华的《博物志》。 2.鬼神怪异,如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陶潜的《搜神后记》、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 3.佛法灵异,灵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8.参考答案: 1.记鬼怪灵异的,《搜神记》 2.博物类《博物志》《玄中记》《述异记》 3.仙人、异人的“神仙”《拾遗记》《神仙传》《幽明录》(刘义庆)9.参考答案: 爱情类:《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公案类:《错斩崔宁》《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武侠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家庭类:《简帖和尚》、《快嘴李翠莲》。10.参考答案: (1)“乱由上作”、“官逼民反”是起义发生的社会原因。 (2)生动地展示了人民起义星火燎原的发展趋势,绘制了完整的封建社会中人民起义的兴亡史。 (3)热烈地赞颂了顶天立地、浩气长存的起义英雄。 (4)揭示了招安的历史悲剧,总结了人民起义失败的历史教训,说明领袖人物的投降路线是起义失败的主要危险,撕破了统治阶级对义军剿灭是真、招安是假的面目。11.参考答案: 1.漫画式的讽刺手法 2.运用奇异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生动幽默,不少地方令读者捧腹,这是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12.参考答案: 1.中国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经历了从实录到虚构、从类型化人物到类型化典型、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发展过程。 2.唐以前的小说还属于记述怪异和实录人物言行的阶段,没有自觉地创造人物形象 3.到了唐传奇开始注意刻画人物。但是还处于类型化阶段 4.到了宋元话本出现,注意把故事情节的曲折开展与人物个性的刻画统一起来,在类型中有了个性5从《金瓶梅》开始中国古代小说逐步达到个性化典型的成熟阶段。13.参考答案: 一、揭露官府的反动面目,抨击理学的虚伪本质。 二、大量反映经商活动,张扬好贷好利,揭露欺诈拐骗。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龟龙壳》。(对商人和商业活动的正面评价前所未有, 1)商人经商谋利是正当的; 2)商人存在对国家的好处; 3)商人并非全是唯利是图; 4)经商活动也是一条正途。 三、描写婚姻恋爱生活,表现了较为进步的婚恋观念,推崇自由恋爱。如《张溜儿巧布迷魂阵,陆惠娘立决到头缘》。 四、揭露寺观中的丑行,对僧道的不法行为痛加揭露。 五、歌颂侠义之士,伸张正义之举。14.参考答案: 《红楼梦》是一部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它多侧面揭示了这个贵族之家的腐朽没落和必然衰亡的原因。 (1)书中首先揭露了贾家依靠煊赫的权势无恶不作,对下层人民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对贾府穷奢极欲享乐生活的描写,是《红楼梦》对这个贵族之家罪恶和衰亡原因揭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贾府末世弟子的荒淫无耻,腐化堕落是这个贵族之家衰落的重要原因 (4)被压迫奴隶的觉醒和反抗是这个贵族之家衰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5)统治阶级内部日趋激烈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是贾府衰亡的重要原因。15.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直接由《金瓶梅》引发的续书(主要有《玉娇李》《续金瓶梅》); 二是对典范的世情小说 1、以家庭生活为题材,通过家庭的兴衰观照社会的弊病,感慨世情的冷暖,表现人物的追求和善恶。 2、网状的结构方式,情节的编织,主次分明,详主略次,互相联系,虽然故事千头万绪,但始终围绕主线展开,旁及副线,意脉连贯,浑然一体,并学堂采用小道具串连系列故事。 3、非常注重日常生活场面和典型细节的描写,并以此作为小说的主体部分,虽然作品中也有重大的事件,但它们不是小说的主体,所占比例相当有限,不足以淡化家庭的基础关目。 4、是人物的塑造。 5、是语言通俗、生动,富于生活气息,熟练地运用俗语方言。 6、在宣扬色空、轮回的宿命论思想方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三是对才子佳人小说; 四是对猥亵狭邪小说。16.参考答案: 1、历史演义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而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前者是“演一代史事而近于断代史者”,“通演古今事与通史同者”;后者是“以一人一家事为主而近于外传、别传及家人传者”。前者是编年体,后者是纪传体。前者多称“演义”、“志”,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后者多称“传”,如《水浒传》、《说唐全传》等。 2、历史演义多从史书上撷取题材,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上依据史实,最多也只能“七实三虚”。英雄传奇多吸收民间传说故事,虚多实少,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例如《三国演义》和《东周列国志》大体符合历史的原貌,而《水浒传》和《杨家将》除了宋江、杨业在历史上还有点影子外,其他的人物和事件大都子虚乌有。 3、历史演义是从“说话”中的“讲史”发展而来的,英雄传奇的源头却是“说话”中的“小说”。 4、历史演义的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变化,反映军事斗争多,反映人民日常生活少。书面语言多,生活语言少。而英雄传奇主要吸收民间故事,着重写英雄人物小传,较多表现人物性格变化,语言生活气息浓。17.参考答案: (1)语言:高度准确、简洁,善用比喻、形容、对偶等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哲理性。 (2)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 A.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来勾勒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如《忿狷》类中的“王蓝田性急”。 B.通过对比的手法来描写人物形象。如《德行》类的“管宁割席”。18.参考答案: (一)杰出的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重大发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吴敬梓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鲜明的爱憎,写出了《儒林外史》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儒林外史》杰出的讽刺,首先表现在它的写实性上。《儒林外史》的讽刺,主要是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和准确的、透入人物深层心理的刻画来完成的。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素来不以为有何不妥、有何深意可究的事情,经过作者的提炼和描摹,便清晰地透出了社会的荒谬与人心的伪妄;而当人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却又觉得它仍然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当然艺术的真实并不排斥夸张,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所必要的。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死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严贡生发病闹船家等精彩描写,都因合理的夸张,而取得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从而更真实地暴露了问题的本质,起着深刻的批判作用。 由于作者态度的严肃和爱憎的分明,他还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他对王惠、汤知县、严氏兄弟这批贪官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他对马二先生、王玉辉这样秉性善良却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士人,既同情,又讽刺。作者的讽刺有时还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吴敬梓的讽刺艺术不仅分寸掌握恰当,而且能将矛头直接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它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 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突出它的不合理,这是《儒林外史》经常运用的讽刺手法。小说第四回写“遵制丁忧”的范进去汤知县处打秋风,通过范进行动的前后矛盾,把他居丧“尽礼”的虚伪性揭露无余。 当然艺术的真实并不排斥夸张,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所必要的。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死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严贡生发病闹船家等精彩描写,都因合理的夸张,而取得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从而更真实地暴露了问题的本质,起着深刻的批判作用。 由于作者态度的严肃和爱憎的分明,他还能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他对王惠、汤知县、严氏兄弟这批贪官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他对马二先生、王玉辉这样秉性善良却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士人,既同情,又讽刺。作者的讽刺有时还随着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品质的变化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吴敬梓的讽刺艺术不仅分寸掌握恰当,而且能将矛头直接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它体现了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 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突出它的不合理,这是《儒林外史》经常运用的讽刺手法。小说第四回写“遵制丁忧”的范进去汤知县处打秋风,通过范进行动的前后矛盾,把他居丧“尽礼”的虚伪性揭露无余。 (二)准确洗炼的语言 《儒林外史》语言的特点是准确、洗炼而富于形象性。作者经常能三言两语,使人物“穷形尽相”。有时由于一个字用得很恰当,使人物“情伪毕露”。吴敬梓学习运用人民群众的口语相当成功,对话中有时引用谚语、歇后语,也能恰切自然。《儒林外史》把白话文的语言艺术,推进到高度纯熟的程度。它的简练、准确、生动、传神,已经完全可以同历史悠久的文言文媲美。 (三)独特的小说结构 《儒林外史》虽然一般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不是现代意义上严格的长篇小说的结构。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这种特点,鲁迅谓之“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中国小说史略》)。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索。在情节上,也存在内在的统一。总体说来,这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19.参考答案: (1)以家庭生活为题材,通过家庭的兴衰关照社会的弊病,感慨世情的冷暖。 (2)网状的结构,情节的编织,主次分明,意脉连贯,浑然一体。 (3)非常注重日常生活场面和典型细节的描写,并以此作为小说的主体部分。 (4)人物性格即有明显特征,又有其复杂性,共性与个性较好地统一起来。 (5)语言通俗、生动、富裕生活气息,熟练地运用俗语方言。20.参考答案: 完成主体革新,为小说发展和自我完善提供最具生命力的语文工具; 实现体制革新,创造白话长篇章回小说并使之成为理想的叙事文学体裁;贴近现实生活和普通民众,使小说艺术发展获得直接的不碣源泉。21.参考答案: 鲁迅先生说: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个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中国小说史略》)22.参考答案: 1.形象鲜明,性格突出; 2.构思精巧,情节曲折; 3.语言凝练,文采斐然。23.参考答案: (1)人物性格鲜明,各具情态。 (2)总体结构完整有机,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3)情节典型、曲折,非常注意悬念的设置和偶然的巧合。 (4)在口语基础上提炼的语言,既有醇厚的生活气息,又有浓郁的个人特色24.参考答案: (1)唐传奇审美对象实现了由“志怪”向“志人”的转变,由“世族”向“常人”的转变。 (2)唐传奇的审美趣味可以概括为求奇、求虚、求细、求全。 (3)唐传奇的审美标准,也就是审美情感,是文人尺度。 (4)唐传奇审美形态总体上是以悲为美。25.参考答案: 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也和《水浒传》、《三国演义》相似,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才形成的。 《西游记》的故事源于唐僧玄奘只身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玄奘归国后,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另两名弟子慧立、彦悰所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对取经事迹作了夸张的描绘,并插入一些带神话色彩的故事。此后,随着取经故事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其虚构成分也日渐增多,并成为民间文艺的重要题材。 在话本中,元代刊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较早的一种。它篇幅不大,宗教色彩浓厚、情节离奇而比较粗糙,但已具备了《西游记》故事的轮廓。书中有猴行者化为白衣秀士,神通广大,作为唐僧的保驾弟子,一路降妖伏魔,这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雏型。比较完整的小说《西游记》,至迟在元末明初已经出现。元人的《西游记》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奠定了百回本《西游记》的基本骨架,只是描写还不够精细。 现存《西游记》的刊本,以明万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本为最早,二十卷一百回,不署作者。明天启《淮安府志》著录吴承恩的著作,有《西游记》一书,清人吴玉搢、阮葵生等据此推断吴承恩即是百回本小说《西游记》的作者。26.参考答案: (1)浪漫主义:环境描写、情节设置、人物刻画 (2)幽默诙谐:对神佛和宗教的揶揄;对世态的讽刺;对取经人的讽刺 (3)纵向的线性结构:时序逻辑 (4)通俗、个性化、口语化的语言。27.参考答案: 1.说话本身的思想性、通俗性、娱悦性和市场性,使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2.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说话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从小环境的角度来年,构栏瓦肆中有各种不同门类的文艺表演,为说话提供了一个借鉴姊妹艺术经验的良好机遇,有得说话不断充实自己,在竞争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4.统治阶层对民间这些艺术形式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在客观上助长了说话的发展。28.参考答案: (1)从精神的角度讲,表现了自发的生命野性向自觉的生命理性的攀升。 (2)伟大的事业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崇高的理想需要经受严峻的考验29.参考答案: 1、浪漫主义,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都充满了奇异的色彩。 2、幽默诙谐:首先是对神佛和宗教的揶揄。其次在情节的铺展中,信手拈来当时世态进行讽刺,使作品妙趣横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得到了释放愤懑的愉悦。第三作者对取经人的缺点和错误也进行了分寸得当的讽刺。 3、纵向的线性结构。由三大版块构成,一线串起。 4、别具风格的语言,雅俗共赏产,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30.参考答案: (1)揭露官府的反动面目,抨击理学的虚伪本质。《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冈纵谭侠》。 (2)大量反映经商活动,张扬好货好利,揭露欺诈拐骗。《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龟龙壳》。 (3)描写婚姻恋爱生活,表现了较为进步的婚恋观念。《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4)揭露寺观中的丑行,对僧道的不法行为痛加揭露。《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 (5)歌颂侠义之士,伸张正义之举。卷II一.参考题库(共30题)1.简述冯梦龙的文学观。2.《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3.简述“传奇”的概念。4.简述什么是性格表象的多面扩展(性格的复杂性)?5.请简述红楼梦中诗画情境意象结构的种类。6.请简述吴承恩的主要贡献。7.轶事小说是南北朝时期大量出现的,或者表现,或者评论世俗,评论人物,记载人们言行以及有趣的故事,请问有哪些分类?8.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9.简述《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10.简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1.简述《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对封建贵族之家腐朽没落和必然衰败的原因的揭示)12.《搜神记》的思想内容有哪些?13.请简述宋、元话本划分形式。14.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15.请简述拟话本的概况。16.简述什么是形神兼备的写实艺术。17.简述什么是红楼梦梦兆。18.简述文人创作通俗小说创造的新型结构类型。19.请简述《金瓶梅词话》的艺术成就与地位。20.汉魏六朝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可分为哪三方面来研究。21.《聊斋志异》的作者生平及其版本、来源?22.简述古代人情小说发展概况。23.请简述《红楼梦》的思想内容。24.简述《补江总白猿传》在发展期唐传奇中具有重要地位。25.简述成熟期语言艺术总特征。26.简述“小说”名称的形成。27.唐传奇繁荣的原因是什么?28.志人小说按内容可分为哪三类。29.阐述《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30.《三国演义》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卷II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 (1)非常推崇通俗文学,认为通俗文学比《孝经》、《论语》更加感人“捷且深”。 (2)重视通俗文学的感染和教育作用。 (3)看到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联系和区别。 (4)非常器重直接来自民间的通俗文学。2.参考答案: 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以贾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黑暗、腐朽和罪恶,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预示着封建贵族必然衰亡,封建制度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在对旧制度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对贵族叛逆者予以歌颂,表达了一些具有民主思想因素的新观念。3.参考答案: 【广义】:唐宋时期以传奇称文言短篇小说,元人则称杂剧为传奇,明清时称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为传奇。 【狭义】:小说史上的传奇,指的是唐宋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其含义是故事曲折新奇而可传者,便同“传记”划清界限,突出其虚构性质。4.参考答案: 从《金瓶梅》到《红楼梦》,创造复杂艺术典型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在种种社会矛盾的焦点和社会关系的网络点上设置主要人物形象,让个体充当多重社会角色,与社会环境发生尽可能广泛错综复杂的联系。个体充当的角色越多,性格侧面的展现就越丰富,性格内容就越复杂。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歧路灯中的谭绍闻。5.参考答案: 1、聚合式意象,以陪衬意象烘托中心意象,以补充意象加强中心意象,以联想意象深化中心意象,诸多意象聚合有序,形成以中为意像为主体的圆形结构(宝玉对杏树出神一段,中心意象是已结子的杏树和对杏出神的宝玉,柳枝桃花俱为陪衬,雀儿为补充。由啼雀想到过去杏花开时、明年杏花再花是联想); 2、叠加式意象,对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进行描写,反复渲染,多次用笔,形成中心意象的单一立式结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中心意象是香梦沉酣,以三次叠加用笔完成:一笔写身上之落花,次之写枕帕之落花,最后是梦呓酒令;首笔三句又由三次叠加构成,三句从不同角度、部位展示人花相映的优美意境; 3、递进式意象结构,在动作进程中创造中心意象,展示意象的连续性与动态性(黛玉听曲),多用于特定场景描写与情感发展紧密结合的诗性情境之中; 4、辐射式意象结构,围绕中心意象,展示动作进程,通过中心意象与不同的陪衬、补充、联想意象的结合,创造若干独立意象群,并形成整体情境的扇形结构特征。6.参考答案: 一、在思想方面,冲淡了宗教色彩,加入了现实内容,表现了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弘扬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赞美了对光明和事业的追求。 二,在人物塑造方面,提高了孙悟空、猪八戒的地位,让唐僧居于次要地位,主弱从强的叙事谋略,构成互相制约、互相矛盾的格局,为小说的展开留下了大片空白。 三、在内容方面,把不同宗教派别的故事和人物,以及民间信仰杂揉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内涵。 四、在创作方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寓教于乐,笑中含讽,对长篇小说贡献了新的美学形态。7.参考答案: 分类: 1.笑话类:邯郸淳《笑林》。杨松玢《解颐》,侯白《启颜录》。 2.琐言类:东晋裴启《语林》十卷,郭澄之《郭子》,沈约《俗说》,《世说新语》。 3.轶事类:刘歆《西京杂记》,殷芸《小说》(第一部以“小说”为书名的小说),8.参考答案: (1)通过人物前后矛盾的言行,揭穿其虚伪性,还其真实的本来面目。 (2)在人物自我吹嘘的过程中,点出“漏洞”,让人物当场出丑,自我否定。 (3)通过情节的发展,让讽刺对象弄巧成拙,处于狼狈的境地。 (4)通过对人物的形象描写,使讽刺意味自然流露。 (5)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夸张,增强讽刺效果,并暴露出讽刺对象的本质特征。 (6)针对不同的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很准确地掌握讽刺的分寸。9.参考答案: (1)深刻揭露了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恶行。《促织》。 (2)广泛揭露了科举弊端。《司文郎》、《王子安》 (3)描写了大量的爱情故事。《婴宁》、《阿宝》。10.参考答案: (1)人物形象: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立体多面性。 (2)艺术结构:双线多头的网状结构。双线:宝、黛的爱情悲剧是全书的主线,暗线是贾府由盛转衰到最后的彻底崩溃。 (3)语言艺术具有极高的造诣。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写景语言富有诗意,运用大量的诗词,预示人物的悲剧命运。11.参考答案: (1)通过贾雨村引出以贾府为中心的金陵四大家族的描写,直接揭露贵族官僚制度的黑暗。 (2)集中笔墨描写了贾府的罪恶以及贵族腐朽的生活,从而揭示出封建贵族及其寄生的社会温床必然灭亡的趋势。 (3)揭露了贾府的内部矛盾,暴露出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 (4)揭露出贵族主子贪赃枉法,勾结官府草菅人命的罪恶。12.参考答案: (1)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表现人民反抗强暴、反抗迫害斗争精神。如《干将莫邪》。 (2)表现人民群众的优良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董永》、《李寄》。 (3)反映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婚姻自由幸福而斗争,如《紫玉》、《河间郡男女》。 (4)个别的不怕鬼怪的故事,如《张助砍树》、《宋定伯捉鬼》等。13.参考答案: “话本”划分形式: 运用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种新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是以白话为主,但也融合了一些明快、波辣、粗旷的特点。14.参考答案: 第一,是叙事文学本身的发展。 第二,志怪的兴盛,与当时的社会宗教背景有关, 第三,志人小说的兴盛,则与汉末流行人物品评和魏晋流行的清谈有关。第四,是受统治者和文士的重视和他们参与这方面的撰作,都起了推动的作用。15.参考答案: 由文人写作,主要供案头阅读的话本,叫作拟话本。 现在认为最早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是嘉靖年间洪便辑印的。天启年间,冯梦龙在广泛收集宋元话本的明代拟话本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三言”。此后话拟话本专集大量出现,包括凌濛初写作的“二拍”。“三言”和“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話本的成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言”、“二拍”卷帙浩繁,旧时一般人不易购置,明末抱瓮老人(真名不详)从两书中选出佳作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三言”、“二拍”原书一度失传,此书在民间流传甚广,有很大影响。16.参考答案: 1、心物皆现的细节白描(张竹坡曾用“白描入化”“白描入骨”“骨相俱出”“性情形影魂魄一齐描出”等语言赞扬《金瓶梅》的细节描写,这是对古代小说艺术经验的出色总评); 2、虚实并用的心理传达。17.参考答案: 1、心理写实兼以梦幻表意者:梦兆绛芸轩、潇湘惊噩梦所暴露的潜意识隐忧是现实矛盾在梦者的心理投影; 2、主观表意兼以心理写实者: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秦可卿托梦王熙凤,冲淡了梦境主观表意的强烈色彩,实现了与全书写实基调的和谐整合。 两类梦兆描写,前者是带有幻想表意因素的性格和心理显现手段,后者是带有写实成分的幻想表意形式,而表意与写实的某种程度的结合,则是其共同特征。18.参考答案: 1、单线网络型(人物传记体),以金瓶梅为代表,包括歧路灯、金云翘传。其特点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联系其它人物,以主要人物活动经历为线索,联系各种事件,广泛描写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形成以人物关系和事件关系交错的叙事网络。 2、单线框架型(人物片断传记体),以儒林外史为代表,这是从单线连环型以主题统率人物故事发展演变而成的,以主题统率世情世相、社会面貌和人物性格面貌描述的结构方式。海上花列传、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双线平行型(人物传记体),以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为代表,是复线交叉型结构的变体,但已转入人物传记小说; 4、复线立体网络型(人物传记体),代表作是红楼梦,包括线索、纲领、网络、波澜四大要素; 5、框架短篇体,代表作是艾衲居士的豆棚闲话,标志着中国白话小说本身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的决裂。19.参考答案: 《金瓶梅词话》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意义,标志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金瓶梅词话》表现了小说创作对于人的真实平常的生活状态的深入关注与考察,从而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小说。 《金瓶梅词话》中明显地出现了故事情节的淡化。它所描绘的大量的生活琐事,对于情节的发展并无意义,却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性格。《金瓶梅词话》与以前的小说相比,已经把重心从故事情节转移到人物形象上来,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小说中几乎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正面人物”,同样这部小说中也几乎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反面人物”。人物形象是在丰富的性格层次中塑造出来的,所以能够给人以活生生的感觉。而且《金瓶梅词话》描写人物性格,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个人天性来看待,而是同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金瓶梅词话》的语言一向为人们所称道。作者十分善于摹写人物的鲜活的口吻、语气,以及人物的神态、动作,从中表现出人物的心理与个性,以具有强烈的直观性的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20.参考答案: 第一,一些野史传说的作品,如《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对以后历史演义体的小说有直接影响,明余邵鱼的《列国志传》、清蔡元放的《东周列国志》等,其内容有部分便是继承这些早期著作而来的。 第二,志怪小说对唐代初期的传奇创作也有直接影响,一来是早期的传奇,仍然多写神怪故事。二是一些传奇作品的取材,是根据志怪小说的,如《幽明录•庞阿》之于《离魂记》、《幽明录•焦湖庙祝》之于《枕中记》等,鲁迅《史略》第八篇说。“传来者流,源盖出于志怪。”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第三,志人小说以《世说新语》的影响最大,一是它的名言隽语,成为后来语言中的成语或文学创作时的典故,如“东床快婿”、“望梅止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等。二是成为后世小说戏曲的题材,如《三国演义》中有些细节是取材于《世说》;关汉卿的《玉镜台》是根据《世说•假谲》所记的温峤丧妇复娶表妹的故事而写成。 第三,后世模仿《世说新语》的作品很多,如《大唐新语》、《唐语林》、《新世说》等,同类的作品有“世说体”的说法。21.参考答案: 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491篇,是历代文言短篇小说集大成之作。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现存版本主要有: 1、手稿本。仅存上半部。 2、铸雪斋抄本。 3、青柯亭刻本。 4、三会本。 5、全本新注本。《聊斋志异》的来源:亲身见闻,借鉴过去的体裁,采风。22.参考答案: (1)《金瓶梅》《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等,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着重描写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可以称为家庭小说。 (2)以《玉娇梨》《平山冷燕》《定情人》《金云翘传》等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 (3)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小说,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把暴露丑恶和歌颂理想结合起来,是人情小说的最高典范。 (4)以清末《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为代表的狭邪小说。 (5)人情小说受英雄传奇、侠义小说的影响,出现融合的趋势,产生了儿女英雄小说。代表作是《儿女英雄传》。 (6)从明末一直绵延到清末,以《如意君传》《肉蒲团》《绣榻野史》《灯草和尚》等为代表的猥亵小说。23.参考答案: 《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这里面包含了曹雪芹自身的家族和个人背景,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出现于所谓“乾隆盛世”。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敏锐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正如书名所提示的,是写了一场由女性的光彩所映照着的人生幻梦;又正如作者以“悼红轩”为书室名所提示的,是写了对由女性所代表的美的毁灭的哀悼。但是,《红楼梦》却不能简单地视为言情小说。在描写爱情故事的同时,作者反映了广大的社会生活面和深入的人生体验,表现了不同人生价值观的冲突,从而赋予这部小说以深刻的意义。 《红楼梦》的全部故事情节是在贾府的衰败史上展开的,作者以对于生活本身极细致的观察,以前所未有的真实性,描绘出一个贵族家庭的末世景象。这一部家族史在封建时代是具有典型性的,同时,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败,贾府的主人们的无能与堕落,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衰败气氛及其统治力量丧失生机的萎靡状态。 在反映贾府衰败的过程中,作者还写出了它的广泛的社会联系:四大家庭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豪门势族在社会上的无法无天和封建法律对于他们的无效,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酢剥削,平民生活与贵族生活的对照。凡此种种,使小说在以贾府为中心的同时,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景象,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预示了它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有作者早年生活的影子,但也渗透了他在后来的经历中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