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阿拉善盟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化学用语能确定为水的是

+

A.H30B.H-O-HC.H:o:O:H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的质量是lg

B.标准状况下,1mol水占的体积是22.4L

C.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

D.1L1mol・厂1盐酸溶液中,有1molHC1分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D.18g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4、下列溶液中,Cr的物质的量与50mlimol/LAlCb溶液中物质的量相等是()

A.150ml3moi/LKC1溶液B.100ml0.75mol/LMgCb溶液

C.100mlImol/LNaCl溶液D.15ml2mol/LAlCb溶液

5、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gH2。中所含的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gCCh与1L2LH2O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C.常温常压下,48g(h与0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D.2L0.1mol/LNa2cO3溶液中所含Na*的数目为0.2NA

6、某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SO?"B.Cu2+C.K+D.OH"

7、硫离子核外具有多少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A.16种B.18种C.2种D.5种

8、下列关于铝和盐酸、NaOH溶液的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OH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铝反应消耗A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B.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OH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铝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C.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等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NaOH溶液反应消耗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9、关于明矶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明矶的化学式为KAI(SO4)2

B.明研是纯净物

C.明矶中存在K+和AF+两种阳离子

D.明矶是一种复盐

10、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溶于水后会形成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酸雨的pH为5.7

B.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3和HNO3

C.汽车尾气中所指NO、的化学式为NO2

D.现在农村推广的洁净型煤中加入了固硫剂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11>黑火药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T+3CO2T,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生成11.2L的N2,该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6moi

B.被氧化的物质为:C

C.氧化产物:CO2

D.该反应中氧化剂是:S、KNO3

12、水溶液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OH

B.H*、K?、SOj、CO:

c.K+、Ba2+>Cl、NO;

D.Na+、NH:、SOj、OH

13、下列铝合金的性质与其用于国产C919飞机外壳无关的是()

A.导电性B,密度小C.抗腐蚀性强D.硬度大

14、将0.4gNaOH和1.06gNa2cCh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O.l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

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O0.10.20.3V(HC1)/L0010203V(HC1)/L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3++Cu=Fe2++Cu2+

B.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JT+H2T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2H++CO32-=CChT+H2O

+22+

D.硫酸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H+SO4+Ba+OH=BaSO4i+H2O

16、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CuSOr5H2。属于电解质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1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走确的是()

A.《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熬胆矶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诗句中体现的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化学变化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8、玻璃、陶瓷和水泥是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A.硅B.硫C.氮D.氯

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B.由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0广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生产食盐,除去SO,,最合适的试剂是BaCL

C.用酚儆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D.用伯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20、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出的是()

A.浓硫酸B.稀硫酸C.浓硝酸D.稀硝酸

21、下列化合物不可通过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为

A.FeChB.Na2O2C.CuCl2D.HCI

22、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伯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伯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

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

CO;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已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现有如下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G俗称

(2)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⑥的离子方程式写出⑦的离子方程式

24、(12分)已知化合物B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单质A和单质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金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按下图

所示发生转化:

灼疑

请回答:

(1)上述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2)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E,F;

(3)将足量的CO?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o

(4)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该过程的现象是,该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25,(12分)下图是一个实验室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B中有导管和一个连通外界的长颈漏斗):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CL通过C瓶后再进

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和HC1。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C的作用是o

(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一。

(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选填标号)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无明显变化(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B的

作用是»

2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面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氯水并进行探究实验。

ABCDE

实验I.制取氯酸钾(KCKh)、次氯酸钠、氯水

(1)写出装置A实验室制取C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实验结束后,取出装置B中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

烧杯、、0

(3)写出B中制备氯酸钾(KC1O3)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反应需要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原因是

资料:SCh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CO2相似,2NaOH(过量)+SO2=Na2sO3+H2O,SO32一是还原性很强的离子,在溶液中

2

与氧化性强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易被氧化成SO4-»

实验n.尾气处理

实验小组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5)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OH-和SOj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中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

假设2:既不存在SO:也不存在CIO-;

假设3:o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3moi[TH2so八NaOH溶液、O.Olmolir酸性KMnCh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分置于A、B试管中

(1)若溶液褪色,则假设1成立

步骤2:向A试管中滴加0.01mol-L-1酸性KMnCh溶液

⑵若溶液不褪色,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在常温下,Fe与水并不起反应,但在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可发生反应。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

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回答该实验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指明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o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

瓷片的作是。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

(5)干燥管中盛装是的物质是,作用是o

28、(14分)(1)相同物质的量的th和03的质量比为分子个数比为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同条件下密

度比_.

(2)下列物质中:①CL②NM③BaSC>4④NaOH⑤稀硝酸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和④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_.

29、(10分)(1)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

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来灭火。金属钠应保存在__________中。

②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盐酸)过多的离子反应方程式:o

③“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还原成Fe?+”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一剂,具有_______性;

④过氧化钠在太空及潜水艇中作为供氧剂的两个化学方程式是、o

(2)Fe与CL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是-将该产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分装在两支试管中。请

回答:

a.若向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则溶液变成色。

b.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3)纯净的巴在CL中燃烧发出________色火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水分子由2个H原子和。原子构成,水中含H-0键,为中性分子。

【详解】

ALO,为水合离子,为阳离子,不表示水,故A正确;

B.H-O-H表示水,只含H-0键,故B正确;

C.H:0:O:H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含H-0、0-0键,不表示水,故C错误;

D.该比例模型中只有2个原子,故其不能表示水,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明确离子、分子、电子式的意义及水的构成为解答的关键。

2、A

【解析】

A.1molH’的质量是lg,A正确;

B.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1mol水占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

C.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mol,C错误;

D.盐酸溶液中不存在HC1分子,D错误;

答案选A。

3、B

【解析】

V

A.根据公式机=n・M=/・M,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是相等,相同质量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因此气

体占有的体积不一定相等,A错误;

B.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B正确;

C.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微粒数目、温度、压强,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但满足条件的温度、压强很多,不一

定是标准状况,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B

【解析】

50mlimol/LAlCb溶液中n(CF)=3xlmol/Lx0.05L=0.15molo

【详解】

A、150ml3moi/LKC1溶液中n(Cr)=3x3mol/Lx0.15L=1.35mol,故A不符合题意;

B、100ml1.5mol/LMgCL溶液中n(Cl-)=2x0.75moVLx0.10L=0.15mol,故B符合题意;

C、100mlImol/LNaCl溶液中n(Cl")=Imol/LxO.lOL=0.1mol,故C不符合题意;

D、15ml2moi/LAlCb溶液中n(Cl-)=3x2mol/Lx0.015L=0.09mol,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

【点睛】

根据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一个溶质分子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则离子的物

质的量=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体积,因此离子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有关,据此解答。

5、C

【解析】

A、18g水的物质的量为Imol,而Imol水中含10moi电子,故为IONA个,选项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选项B错误;

48g

C.O原子质量为48g,物质的量为---;=3mol,O原子数为3NA,选项C正确;

16g/mol

D.2L0.1mol/L的Na2cCh溶液中含有溶质碳酸钠0.2moL0.2mol碳酸钠中含有0.4mol钠离子,含Na+0.4NA个,选项

D错误;

答案选C。

6、B

【解析】

无色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结合离子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A、SO4?一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均可以存在,A不符合;

B、CM+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含CiP+的溶液呈蓝色,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i?*,B符合;

C、K+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可以大量存在,C不符合;

D、OIT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在碱性溶液中可以,D不符合;

答案选B。

7、D

【解析】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硫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硫离子核外电子排布:

Is22s22P63s23P,据此可知离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故选D项;

故答案选D。

8、C

【解析】

A.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OH溶液,则氯化氢,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依据方程式:2Al+6HCl=2AlCb+3H2T、

2Al+2NaOH+2H2O=2NaAlO2+3H2T,取6moi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则盐酸消耗2moi铝,氢氧化钠消耗6moi铝,反应

消耗A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1:3,故A正确;

B.由2Al+6HCl=2AlCb+3H2T、2Al+2NaOH+2H2O=2NaAKh+3H2T可知,足量Al,酸碱均完全反应,则存在6HC1一

3H2,2NaOH〜3H2,取6moi氯化氢和6moi氢氧化钠研究,则盐酸与铝反应生成3moi氢气,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

9moi氢气,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9=1:3,故B正确;

C.等质量的铝的物质的量相同,设A1均为2m01,由2Al+6HCl=2AICb+3H2f、2Al+2NaOH+2H2O=2NaAKh+3H2T

可知,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错误;

D.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分别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f、2A1+6HC1=2AlCh+SHz?,设铝的物质的量

为2mol,所以消耗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i和2mol,则比值为3:1,故D正确;

故选:Co

【点睛】

熟悉铝与氢氧化钠、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明确反应物用量多少是解题关键。

9、A

【解析】

A.明研是KA1(SO4)2的结晶水合物,其化学式为KA1(SO4W12H2O,故A错误;

B.明矶是KAI(SC>4)2的结晶水合物,属盐,是纯净物,故B正确;

C.明研中存在K+和AF+两种阳离子和SO4z一阴离子,故C正确;

D.明矶是两种金属阳离子K+和AF+和一种酸根离子SO42一阴离子组成的盐,属复盐,故D正确;

故答案为Ao

10、D

【解析】

A.酸雨的pH小于5.6,故A项说法错误;

B.酸雨主要成分是H2s04和HNCh,故B项说法错误;

C.汽车尾气中所指NOx是机动车内燃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在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参与反应生成的NO,部

分一氧化氮又被氧化为NO2,故C项说法错误;

D.煤燃烧过程中,硫元素燃烧产生SO2气体,向煤中加入固硫剂将SO2转化为其它固体化合物,能够有效降低SO2

的排放,故D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D项,故答案为D。

11、A

【解析】

反应S+2KN(h+3C=K2S+N2T+3CO2T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据此分

析解答。

【详解】

A、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从+5价降低为0价,每生成11.2L的N2,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N2的物质的

量,因此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A符合题意;

B、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不符合题意;

C、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生成CO2,故CO2为氧化产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中,N和S元素化合价降低,故S、KNO3作氧化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12、C

【解析】

A.AJ3+、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AJ3+、O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H+、COj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COj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B;

C.K+、Ba2+>C[、N。]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C;

D.NH;、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OH"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

选C。

13、A

【解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硬铝属于铝合金,制造飞机外壳是因为有密度较小、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强等特点.

【详解】

硬铝属于铝合金,制造飞机外壳是因为有密度较小、硬度较大、耐腐蚀性较强等特点,与导电性无关。

故选Ao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解题关键:合金概念的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

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要记牢;还要理解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

14、C

【解析】

对NaOH和Na2c。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再发生

Na2CO3+HCl=NaCl+NaHCO3,最后发生NaHCCh+HChNaCl+CChT+IhO,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利用物质的量的关

系并结合图象解析。

【详解】

0.4gNaOH的物质的量为0.4g+40g•moP=0.01mol和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L06g+106g•mo「=0.01mol,贝U

A、0.1L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

符,故A错误;

B、图象中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故B错误;

C、向NaOH和Na2c。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0.1L时,两者恰好反应

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0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0.1L

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I+H2O+CO2t;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象

相符,故C正确;

D、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步完成,则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

反应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应,

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HCl+Na2cO3=NaHCO3+NaCl;进行完全后,再发生:NaHCCh+HCkNaCl+HzO+CO2b

15、B

【解析】

A.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IT+H2T,故B正确;

C.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难溶于水,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H++CaCO3=

2+

CO2t+H2O+Ca,故C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H++2OIT+SO42-=BaSO41+2H2O,故D错误;

故选:Bo

16、B

【解析】

A.纯碱是盐、烧碱属于碱,A错误;

B.CUSO4-5H2O属于电解质,B正确;

C.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NaHSO&,C错误;

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氯化铁等铁盐,D错误。

故选B。

17、C

【解析】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A项正确;

B.“熬胆研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Cu,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B项正确;

C.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项错误;

D.石蜡的主要成分为炫类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

18、A

【解析】

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Ch、硅酸二钙2CaO-SiCh和铝酸三钙3CaO-AI2O3等;玻璃:主要成分为

硅酸钠NazSiCh和硅酸钙CaSiCh还有反应剩余的二氧化硅SiO2;陶瓷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含有Si元素;通过分析知,

玻璃、陶瓷和水泥的主要成分都含有的元素是Si元素,故答案为A。

19、D

【解析】

A、NaHCCh受热易分解,Na2c03受热不易分解,因此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故A说法正

确;

B除去SO42,一般用Ba2+,由于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所加最合适的试剂为BaCL溶液,故B说法正确;

C、纯碱为Na2c03,其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成分是NaCl,其水溶液显中性,滴入酚酸试剂,纯碱溶液显红色,食

盐水无色,可以鉴别,故C说法正确;

D、焰色反应只能鉴别出该物质中含有某元素,具体存在形式,焰色反应无法鉴别,因此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

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存在钠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20、B

【解析】

A.浓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B.稀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C.浓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D.稀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但是不生成氢气;

正确答案:B

21、A

【解析】A、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b,故A错误;B、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Na2(h,故B正确;C、铜在氯气中燃

烧生成CuCb,故C正确;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故D正确;故选A。

22、A

【解析】

A.加入氯化锁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SO:,还可能含有SO32-被硝酸氧化成S。j,

所以A错误;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钳丝用稀盐酸洗涤后灼烧至火焰为无色,然后再用钳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

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进行观察,如果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元素,故正确;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说明有NHs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故C正确;

D.待检液加入氯化领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

有COj,故D正确;

答案:Ao

【点睛】

根据离子鉴别方法进行分析。要鉴别S。:先加入稀盐酸排除干扰离子;要鉴别NH:选择强碱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要鉴别CO:需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3+2+

23、Fe3O4FeCh铁红4Fe(OH)2+O2+2H2O=4Fe(OH)3Fe2O3+6H=2Fe+3H2O2Fe+CI2=2

Fe3++2Cr

【解析】

白色沉淀E遇氧气变为红褐色F,E是Fe(OH)2,F是Fe(OH)3;B是金属氧化物,则A是Fe,B是Fe3O4;C是FeCL、

D是FeCb;Fe(OH)3加热分解为红色粉末Fe2(h,G是Fe2(h。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1)B是四氧化三铁,B的化学式是Fe3C>4;D是氯化铁,D的化学式是FeCb,G是Fezth,俗称铁红;

⑵④是Fe(OH)2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3+

⑶反应⑥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H2O;

反应⑦是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h=2Fe3++2Cl;

24、①②③FezOsNaAlOzFeChA1O2+CO2+2H2O=A1(OH)3;+HCO3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4Fe(OH)2+O2+2H2O=4Fe(OH)3

【解析】

化合物B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则B是氧化铁,混合物A、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A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则A是铝,

反应②是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的氧化还原反应;单质铁(D)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再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H),氢氧化亚铁经反应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I),氯化铁溶液(G)经反

应③与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氯化铝(K)经反应④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

①②③;B为FezCh,E为NaAKh,F为FeCL;(3)将足量的CO,通入NaAKh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

A1O2+CO2+2H2O=A1(OH)3;+HCO3;(4)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此反应过程可看到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点睛:解决推断题的关键中特征现象、特殊反应(如铝热反应)、典型性质(如铝的两性)等。

25、4HC1(浓)+MnO2AMnCb+ZH7O+Cbt2Ch+2H2O(g)+CA4HCIT+CO7T吸收Cb中的

HC1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生成的HC1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未反应完的Cb与出。作用产生的HC1O

的漂白作用使红色消失B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L

【解析】

(1)根据浓盐酸和二氧化镒的性质判断生成物,从而确定方程式;

(2)氯气有强氧化性,碳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水、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能提供

水蒸气,据此分析;

(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但次氯酸有漂白性,据此分析;

(4)盐酸、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

(5)根据B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分析液面变化。

【详解】

(1)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在加热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镒、氯气、水,化学方程式为:4HC1(浓)+

MnO2AMnCl2+2H2O+Cl2t;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4HC1(浓)+MnO,△MnCI,+2H,O+Cb「

(2)A装置产生了氯气,C装置为D装置提供水蒸气,氯气有强氧化性,碳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氯气和水、碳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CL+2H2。(g)+C4HClt+CO2T;盐酸有挥发性,所

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通过以上分析知,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I2中的HC1气体,提供

D处所需水蒸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CL+2H2O(g)+CA4HCIT+CO2T;吸收CI2中的HCI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

(3)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所以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

能使溶液褪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生成的HCI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因未反应完的CL与电。作用产生的HCIO的漂白作

用使红色消失;

(4)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应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所以

反应过程无现象,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因为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I2产生,气体通过导管进入B装置,导致B

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迫使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饱和食盐水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

以B装置的作用是贮存少量Cl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贮存少量CI2。

26、MnO2+4HCl(浓)△MnCh+Cht+lHzO漏斗玻璃棒3C12+6KOH5KCI+KCIO3+3H2O

温度高,会发生副反应,生成高价的NaCKh盐杂质只有CKT操作:向试管B中加入KI溶液,震荡,再加

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有CKT;若不变蓝,则没有CKT

【解析】

(1)装置A中用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h;

⑵根据过滤、洗涤等操作分析仪器;

(3)氯气与浓氢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酸钾、氯化钾、水;

(4)氯气与碱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有可能生成氯酸钠;

(5)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可能生成次氯酸钠;②根据所限制实验试剂和SO3*、CK1的性质,HC1O具有氧化性,选择

淀粉、KI溶液,证明CIO-的存在;H2s03具有还原性,选择具有强氧化性高镒酸钾溶液,证明SO3?-的存在。

【详解】

(1)装置A中二氧化镒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2+4HC1(浓)_;MnCh+Cht+lHzO;

(2)实验结束后,取出装置B中的试管,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该实验操作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

杯、漏斗、玻璃棒;

(3)氯气与浓氢氧化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酸钾、氯化钾、水,反应方程式是3a2+6KOH5KC1+KC1O3+3H2O;

(4)温度较高时生成氯酸盐,C装置制备次氯酸钠,故用冷水浴;

(5)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可能生成次氯酸钠,假设3:只有CIO—;

②步骤2检验SCh?-的存在,则步骤3应检验CKT的存在,操作:向试管B中加入KI溶液,震荡,再加入淀粉溶液,

结论:若溶液变蓝色,则有ao—;若不变蓝,则没有ao—。

【点睛】

本题属于物质制备和性质探究题,要根据实验原理提出假设,再结合物质的性质加以验证,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和对知

识的应用能力,注意对物质基本性质的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

27>3Fe+4H2O(g)=^Fe3O4+4H2FeH2O在玻璃管口A处接一断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

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

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标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为硬质玻璃管内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提

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防止爆沸事故的发生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防止先点燃酒精

喷灯所导致的Fe与O2的反应碱石灰干燥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