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浙江专用)(三)(原卷版)_第1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浙江专用)(三)(原卷版)_第2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浙江专用)(三)(原卷版)_第3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浙江专用)(三)(原卷版)_第4页
2022年高考语文上学期期初模拟评估卷(浙江专用)(三)(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高考语文期初模拟评估卷(三)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喝过浓单(ydn)的奶茶,我就欣赏起马儿来,披拂飘逸的鬃毛,像星星般映现的眼睛,微微隆起的肌

腱,我忍不住抱住马的脖领(jing),它却因羞涩而抽搐了。

B.围棋文化源远流长,其魅力跨越几千年而历久狰(m0新,高手们对弈时的心鹫八极、神游万仞(rGn)让

人遐思无限,巅峰对决时的紧张刺激更令人目眩神迷。

C.当下,以网络外卖可(ding)餐为代表的“互联网+食品”新业态方兴未艾,在为人们提供更加简洁的消

费服务之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困扰和挑战。

D.晴天,石板路婆娑着绿树,翩世(qidn)着竹影片片;雨日,石板路倒映出走过的斗笠蓑衣,偶尔经过

一位手擎(qing)薄伞的少女,袅袅婷婷,令人神摇心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国潮”是中国传统审美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风尚后,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的一种“时尚风潮”。

(甲)继年前部分国产品牌的“国潮”服饰在国际时尚周松f彗学之后,“国潮”之风尚不断跨界破圈,

迅速席卷美妆、文创、餐饮等多个领城。“国潮”与国货也得益寿,相关产品销量剧增,品类丰富。

(乙)那么,缘何“国潮”风愈刮愈盛?从文化角度看,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文化自信愈加坚定,承

载着时代记忆的中国“元素”和“老字号",就成为民族自豪感与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载体。与之对应的

是,“国潮”也必须依附优质国货,通过持续不断输出品质过硬的产品,才能生生不息。

“老字号”往往诞生于旧日的“新风潮”,“新品牌”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老字号”。老曲新唱,

不可:呼标新立异:破旧立新,切忌脱离文化根基。任何一种潮流最初能在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动

力必然是满足了当时社会的某种迫切需求。(丙)工装裤的流行,迎合了二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大众对生产

便利的追求;摇滚乐的流行,迎合了二十世纪中叶发达国家青年对社会结构的反叛;社交网络的流行,迎

合了当代人在网络时代对更丰富的人际联结的渴望……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硬的一项是(3分)

A.粉墨登场B.相得益彰C.一味D.联结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由广汉市文物局、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遗址之后,冯汉骥教授认识到,三星堆

文化呈现出与古殷商迥异的形态,很可能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B.我们需要知道输电长度、线径,然后查找阻抗值,接着根据平均功率、功率因数,计算平均电流,再

计算线路损耗,损耗还应包括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铜损等数据计算在内。

C.在国际泳联认定的东京奥运会A标基础上,今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选拔赛设定了更加严格的达标

标准,即运动员只有在决赛中达到东京奥运会A标才可以被认定为达标。

D.国家博物馆先后五次推出的“云直播”活动,让百余万网友在直播间就能“参观”国博,“吸粉”之

余还有强劲的带货能力,将线上众多艺术品质的文创产品带给线下的人们。

5.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还书用语:大作拜读完毕,兹原物璧还。

B.请柬用语:6月16日是小女满月之喜,本人略备菲酌,敬请各位光临……

C.情景对话:“令郎年几何?”“犬子今年14岁。”

D.回函用语: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出席。

6.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松脂是指松树中含有的树脂或者从松属树木中分泌出来的一种黏稠的液体,它在树脂道中流动,松脂

都是一滴一滴往外流,这个过程很耗时,可以延续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松脂还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主

要原料。

松脂是松树光合作用的产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松树叶中的叶绿体不断吸收和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

用,并在叶绿素和酶的共同作用下,将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丰富的有机化合物,即蛋白质和糖

类等物质,并产生氧气。而生成的糖类再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经过各种中间产物,后在木质部的分

泌细胞中生成了松脂。所以,若要增加松脂产量,则需要松树有繁茂的枝叶、发达的根系和充足的光照,

为松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并增进树木的生理代谢,从而使光合作用能够更充分的进行,才能获得更多的松

脂。

(1)请根据材料第一段内容给“松脂”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4分)

(2)下列是根据材料第二段概括松脂形成过程的流程图,请在方框或括号内填写合适的内容,每处不超6

个字。(2分)

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10分)

材料一:

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时首次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他指出中

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

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从全球、双边和区域三个层面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日益深入人心。在全球

层面,中国领导人多次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

值,为国际社会理解、支持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条件。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

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出现了带有外在取向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带有内在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的有机

结合。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兼具卫生保障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健康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是对利益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科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智慧和共同方案。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

类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对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和整体健康福祉的生动诠释。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守望相助,命运与共,并且积极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

(摘编自王明国《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构建路径》

材料二:

卫生与健康问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类历史上与传染疾病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这个意义

上,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同各种疾病进行抗争较量的历史。回顾过去大规模传染病史,天花、鼠疫、霍

乱、流感等这些传染病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

正因为人类早期对于传染病的认识非常有限,忽视了合作抗疫的重要性,同时缺乏联合抗疫的条件,

导致传染病肆虐,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在落后环境下,人们找到传染病的应对办法是个极其漫长的历

史过程,如与天花反复纠缠了千年,直到18世纪才第一次发现了真正解决天花的有效方法,这也是人类

史上首次彻底战胜瘟疫。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逐渐学会了及时阻断疫情传播、发现并

救助感染者,注重改善人类生存卫生环境,避免传染病发生,并逐渐摆脱过去各国独自应对大型传染病的

困境。

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共同抗疫意识的提升使得找出应对病毒办法的时间周期不断缩短,人类与传染病斗

争的伤亡与损失也不断减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从远古到今天,病毒未曾在地球上消失过,传染病也

随时可能在人类中暴发,我们唯有运用理性和智慧,依靠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全世界联合起来才能打好

疫情防控的生命健康的保卫战。

(摘编自刘明松《在联合抗疫中推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

材料三: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中国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针对疫情采取强有

力措施,不仅是在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也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在全面建设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同时,为防止疫情扩散,中国政府出台了阻止病例外流的全面严格管

控措施。果断要求对疫情集中爆发地区,实施人员外流的全面严格管控,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遏制疫情蔓

延。

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高透明度,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仅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紧密联系,

而且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疫情信息,为快速采取行动提供了宝贵时间。1月31日,在世界卫生

组织瑞士日内瓦记者会上,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中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中国恪守公开的承诺,

体现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

在抗疫援助方面,中国派遣医疗卫生专家组,提供医疗物资与援助。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先后

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为缓解医疗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帮助,为打赢全球抗

疫战贡献中国力量。

(摘编自张甲英《新冠防疫背景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

7.下列对材料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相关理解,不思聊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兼具外在取向的实体性共同体和内在取向的价值性共同体。

B.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对安全和健康等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的维护。

C.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构建让人类逐渐摆脱了各国独自应对大型传染病的困境。

D.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展现了高透明度,体现了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决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4州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领导人多次在各类多边场合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这为国际社会理解并支持人类卫

生健康共同体创造了有利的国际舆论条件。

B.过去,天花、鼠疫、霍乱、流感等大规模传染病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正是因为人类早期认识有

限忽视了开展合作抗疫。

C.中国政府出台了阻止病例外流的管控措施,是对本国人民健康负责:第一时间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分享

疫情信息,则是在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D.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团体向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解决了他们的医疗资源

短缺问题,为打赢全球抗疫战贡献中国力量。

9.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请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0-13题。(20分)

安乐居(节选)

汪曾祺

安乐居是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

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

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

“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来坐着的。

安乐居不卖米饭炒菜。主食是包子、花卷。每天卖得不少,一半是附近的居民买回去的。这家饭馆其

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

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有时也卖烧鸡、酱

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安乐居

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

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夭,夭天如此。

比老吕稍晚进店的是老聂。老聂总是坐在老吕的对面。老聂有个小毛病,说话爱眨巴眼。凡是说话爱

眨眼的人,脾气都比较急。他喝酒也快,不像老吕一口一口地抿。老聂每次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有人强往他酒碗里倒一点,他拿起酒碗就倒在地下。他爱吃豆制品。熏干、鸡腿、麻辣丝...卜葱下来的

时候,他常常用铝饭盒装来一些小葱拌豆腐。有一回他装来整整两饭盒腌香椿。“来吧!”他招呼全店酒

友。“你哪来这么多香椿?——这得不少钱!”“没花钱!乡下的亲家带来的。我们家没人爱吃。”于是

酒友们一人抓了一撮。剩下的,他都给了老吕。“吃完了,给我把饭盒带来!”一口把余酒喝净,退了

杯,“回见!”出门上车,吱溜——没影儿了。

安乐居喝酒的都很有节制,很少有人喝过量的。也喝得很斯文,没有喝了酒胡咧咧的。只有一个人例

外。这人是个搠子,左腿短一截,走路时左脚跟着不了地,一晃一晃的。他自己说他原来是“勤行”——

厨子,煎炒烹炸,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说他能用两个鸡蛋打三碗汤,鸡蛋都得成片儿!但我没有再听到

他还有什么特别的手艺,好像他的绝技只是两个鸡蛋打三碗汤。病子喝酒爱说。老是那一套,没人听他

的。他一个人说。前言不搭后语,当中夹杂了很多“唔唔唔”。

病子爱管闲事。有一回,在李村胡同里,一个市容检查员要罚一个卖花盆的款,他插进去了:“你干

吗罚他?他一个卖花盆的,又不脏,又没有气味,‘污染',他‘污染'什么啦?罚了款,你们好多拿奖

金?你想钱想疯了!卖花金的,大老远地推一车花盆,不容易!”他对卖花盆的说:“你走,有什么话叫

他朝我说!”很奇怪,他跟人辩理的时候话说得很明快,也没有那么多“唔唔唔”。

老王养鸟,红子。他每天沿天坛根儿遛早,一手提一只鸟笼,有时还架着一只。老王话不多,但是有

时打开话匣子,也能聊一气。我跟他聊了几回,知道他原先是扛包的。

“我们这一行,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三百六十行,没这一行!”

“你们这一行没有祖师爷?”

“没有!”

“有没有传授?”

“没有!我们这一行,没啥技巧,有力气就行!”

“都扛什么?”

“什么都扛,主要是粮食。顶不好扛的是盐包,——包硬,支支棱棱的,珞。不随体。扛起来不得劲

儿。扛包,扛个几天就会了。要说窍门,也有。一包粮食,一百多斤,搁在肩豚上,先得颤两下。一颤,

唉,包跟人就合了槽了,合适了!扛熟了的,也能换换样儿。跟递包的一说:'您跟我立一个!'哎,立

一个!”

“竖着扛?”

“竖着扛。您给我'搭'一个!”

“斜搭着?”

“斜搭着。”

“能混饱了?”

“能!那会儿吃得多!早晨起来,半斤猪头肉,一斤烙饼。中午,一样。每天每晚半晌吃得少点。半

斤饼,喝点稀的,喝一口酒。齐啦。——就怕下雨。赶上连阴天,没活儿。怎么办呢,拿着面口袋,到一

家熟粮店去:‘掌柜的!''来啦!几斤?'告诉他几斤几斤,'接着!'没的说。赶天好了,拿了钱,

赶紧给人家送回去。为人在世,讲信用。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少!……”

“退休了?”

“早退了!干我们这行的,四十五就退休,没有过四十五的。现在打包的也没有了,都改了传送

带。”

老王现在每天夜晚在一个幼儿园看门。

“没事儿!扫扫院子,归置归置,下水道不通了,——通通!活动活动。老待着干吗呀,又没病!”

老王走道低着脑袋,上身微微往前倾,两腿叉得很开,步子慢而稳,还看得出有当年扛包的痕迹。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

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三个猪蹄、一只鸭

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居喝酒的老酒座们都

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肺的是“雅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

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这是老王的口头语。凡是他不以为然的事,就说“这是什么买卖”。

安乐居是经迷有工。.房子鹤盖过工双在那儿建一个什么解易里.心

10.简析小说的语言特点。(5分)

11.小说标题“安乐居”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12.小说塑造老聂、痫子、老王等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5分)

13.小说结尾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三、古诗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T8题。(20分)

答沈大宗伯®论诗书

(清)袁枚

尝谓诗有工拙,而无今古。自葛天氏之歌至今日,皆有工有拙,未必古人皆工,今人皆拙。即《三百

篇》中,颇有未工不必学者,不徒汉、晋、唐、宋也;今人诗有极工宜学者,亦不徒汉、晋、唐、宋也。

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至于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可毒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

之也。今之莺花,岂古之莺花乎?然而不得谓今无莺花也;今之丝竹,岂古之丝竹乎?然而不得谓今无丝

竹也。天籁一日不断,则人籁一日不绝。孟子曰:“今之乐犹古之乐。”乐,即诗也。唐人学汉魏变汉

魏,宋学唐变唐。其变也,非有心于变也,乃不得不变也。使不变,则不足以为唐,不足以为宋也。子孙

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而独

丕许宠人之变唐惑也!以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与宋人无与乎?初、盛一变,中、晚一变,至皮、陆

二家,已浸淫乎宋氏矣。风会所趋,聪明所极,有不期其然而然者。故枚尝谓变尧舜者,汤武也;然学尧

舜者,英善于汤武,莫不善于燕哙。变唐诗者,宋、元也;然学唐诗者,英善于宋、元,莫不善于明七

子。何也?当变而变,其相传者心也;当变而不变,其拘守者尊也。鹦鹉能言而不能得其所以言,夫非以

迹乎哉?

大抵古之人先读书而后作诗,后之人先立门户而后作诗。唐、宋分界之说,宋、元无有,明初亦无

有,成、宏后始有之。其时议礼讲学,皆立门户,以为名高。七子狙②于此习,遂皮傅盛唐,接腕自珍,

殊为寡识!然而牧斋之排之,则又已甚。何也?七子未尝无佳诗,即公安、竟陵亦然。使掩姓氏,偶举其

词,未必牧斋不嘉与。又或使七子湮沉无名,则牧斋必搜访而存之无疑也。惟其有意于摩垒夺帜,乃不暇

平心公论,此亦门户之见。先生不喜樊榭诗,下选则存之,所见过牧斋远矣。

至所云:诗贵温柔,不可说尽,又必关系人伦日用。此数语有褒衣大气象,仆口不敢非先生,而心不

敢是先生。何也?孔子之言,戴经不足据也,惟《论语》为足据。子曰:“可以兴,可以群”,此指含蓄

者言之,如《柏舟》《中谷》是也;目:“可以观,可以怨”,此指说尽者言之,如“艳妻煽方处”、

“投界豺虎”之类是也;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此诗之有关系者也;目:“多识于鸟兽草木本

名”,此诗之无关系者也。仆读诗常听春于孔子,故持论不得不小异于先生,计必不以为僭。

(注)①沈大宗伯,指沈德潜。②犯,拘泥,因袭。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可貌古人而袭之貌:外表

B.其拘守者迹也迹:形式

C.描腕自矜矜:夸耀

D.仆读诗常折衷于孔子折衷:同“折中”,判断事物的准则.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则人籁一日不绝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且先生亦知唐人之自变其诗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C.而选则存之弃甲曳兵而走

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16.F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指出诗歌只有工拙好坏,没有古今之分,虽然诗歌的形式及其艺术技巧有前后相承的关系,然而

“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不必同于古人。

B.诗歌创作不一定要“温柔敦厚”,也不一定要“关系人伦日用”,作者推崇孔子“兴观群怨”的观

点,认为诗歌的风格和题材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C.诗歌应该体现作者的个性和真情,不能如鹦鹉学舌一样对古人的诗歌生搬硬套,因此,作者认为一味

模仿汉、唐的明七子没有好的诗作,公安、竟陵也是如此。

D.本文体现了不拘一格、打破古今与门户之见、不因时废人、不因人废诗的学术精神,观点明确,针对

性强,说理清晰,例证详实,具有辩证思想。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子孙之貌莫不本于祖父然变而美者有之变而丑者有之若必禁其不变则虽造物有所不能先生许唐人之变汉魏

而独不许宋人之变唐惑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格律莫备于古,学者宗师,自有渊源。

(2)其时议礼讲学,皆立门户,以为名高。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美楚囚®,迁流②还叹学齐优③。

江声不尽英雄恨,大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释]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多指处于困境而不忘故国的人。②迁流:迁徙、流放,诗人此时被

远遣到巴蜀任职。③齐优:曲意承欢、讨好人的齐国优伶。

19.颌联以喻写悲愁之多,以暗写时光流逝。(2分)

20.本诗尾联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化用同一典

故,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阅读下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