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第1页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第2页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第3页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第4页
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2020年6月23日,北斗全球组网收官卫星成功发射②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③“品味端午传承文脉”绍兴2020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全面拉开④各地政府研究部署,助力保障“地摊经济”发展工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近年来,亲子阅读持续升温。2020年4月20日,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比2018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2.92次,略高于2018年的2.87次。亲子阅读受重视是基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④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总是被动接受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四库全书》作为一项规模空前的文化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思考、智慧和力量,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典籍集成。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理、农、医等几乎所有的学科都可以从中找寻到各自的源头和血脉。下列对《四库全书》的评论正确的是()①由《四库全书》可以看出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②《四库全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中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③人们阅读《四库全书》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的表现④人们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四库全书》等书籍逐步培养出来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4.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6.自汉唐以来,成都就是夜生活十分发达的大都市。如今,成都要精心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将夜间消费项目与深厚的历史底蕴结合起来,形成融合了艺术、文创、文博等内容的夜游新兴业态,带给游客新奇体验的同时,产生更多只属于夜晚的经济价值。由此可见()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创意,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渲染了春节的节日气氛,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雪容融”的创作()①深刻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②根源于冬残奥会理念和设计者的灵感③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营养④说明传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②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③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④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9.2019年1月,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海内外热播,被誉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对此,国外主流媒体都惊呼:中国人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这表明()①当代中国文化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②中国文化元素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实力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0.中医药传承几千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抗击瘟疫经验。《本草纲目》记载到:谓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在新冠肺炎还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的系统调治理念,培元固本、扶正祛邪等疗法,再结合西医的诊疗方案,在抗疫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启示我们()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医医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②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增进人民健康福祉③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④加强中西医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互鉴与渐趋同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19年6月,《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境外推广”条款提出,国家支持适合对外传播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生产、翻译、国际合作制作,综合利用外交、旅游、商务、教育等对外交流渠道,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境外推广、营销活动。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传导顺序合理的是()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12.台湾乐队苏打绿的一首《故事》让人们从歌曲的享受中重新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梧桐,吹乱漫身黄雨烟”取自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歌曲虽名《故事》,实则是一篇古诗,增强了人们对古诗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获得和享用文化③人们在推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对文化的继承④文化创新要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场中国风的全球园艺盛宴:丹麦设计师从中国水墨画中汲取灵感,定义新园林;美国的“东西园”探索寻找东方与西方园艺空间的“和而不同”;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园艺博览会昭示了()①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文化要相互交流和借鉴②文化具有传承性,各国应对传统文化继承创新③文化具有稳定性,各国要坚守各自的文化根脉④文化具有世界性,各国园艺文化能够美美与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对其用典内容,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②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言不苟造,论不虚生——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欲灭一国者,先去其史——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徜徉古镇杨柳青,声声古琴音从青砖灰瓦间溢出,沿运河两岸流淌,一幅隽永的文化长卷就此舒展。石家大院等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孕育了大院文化;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声名远扬的木版年画,滋养着吉祥文化。杨柳青古镇独具特色的文化()①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③借助传统建筑和传统工艺得以传承④在世代相传中从未改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①忽视了古代教育思想的消极作用②理清了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③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④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创迹,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蕴含的文化道理是()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①立足当代现实,反映时代呼声②继承优秀传统、奉献文化精品③传承经典文化,摒弃流行文化④弘扬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聚俱吠陀》《源氏物话》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木等发明……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记录了亚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从中得到的启示是()①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于社会生产生活的丰富性②历史积淀的厚度是衡量文化先进程度的尺度③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力的集中体现④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打乱了人们走亲访友的生活节奏。一些“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成为网络爆款,一些用快板、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形式创作的抗疫作品,更是受到群众欢迎,在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功不可没。这启示我们应()①扎根文化创新的源泉,回应社会实践的需求②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创新文化的表达方式③创新文化传播的手段,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④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立足群众的精神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近日,一张《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图在网络社交平台引起了热议。从网上调查的图表可以看出,很多地方的方言正在退化,很多本土出生的孩子(620岁)从小学习的不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和英语。有人说“普通话或许可以让你走得更远,但方言却可以让你记得从哪里出发。”注重方言的传承是因为其:()①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②相对稳定,具体内涵从未改变③丰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④魅力独特,是不同地区交流的工具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我国的一件文化盛事。紫禁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别具一格,它在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雕刻、贴金、镂金、漆画、景泰蓝、玉石及螺钿镶嵌、硬木贴络、绸缎装裱等手段,将高超的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融为一体,体现了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高成就。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紫禁城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②紫禁城宫殿建筑群的独树一帜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紫禁城的悠久历史决定其文化价值,越是古老的建筑越有文化价值④紫禁城宫殿建筑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增强国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为应对日益严峻的防疫形势,武汉市决定建造火神山、雷神山两座专门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湖北乃古楚之地,而楚国人被认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祝融(帝喾)则是黄帝的子孙。人的肺部五行属金,于是“火神山”之名应运而生。雷神山,也有相应的中国民俗文化的传说:雷神是惩罚罪恶之神。凡有违背人伦法理且犯下不可饶恕罪责者,则将遭受五雷轰顶而毙亡。关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命名()①火神和雷神是封建思想残余,属于落后文化,为拒绝污染应加以取缔和剔除。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鼓舞战胜“新冠”的信心。③“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命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包含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坚定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恢复传统文化。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4.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不但有其他乌龙茶茶汤过喉徐徐生津有回味,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的“喉韵”感受,而且有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的独特韵味,被称之为“观音韵”。从中可以悟出()A.铁观音的特有韵味是保持其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B.不同茶种之间的联系是促进茶文化共同发展的基础C.铁观音的特有韵味通过乌龙茶的共有韵味表现出来D.铁观音等茶种的特有韵味之和构成乌龙茶的共有韵味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牧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塞罕坝三代人近56年发扬塞罕坝精神,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去迹。随着绿色发展的提速,塞罕坝积极发展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坚持合理种植,建立了8万多亩绿化苗木基地,每年收益过千万。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2亿元。寒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联合国和感动中国组委会分别授予2017年“地球卫士奖”和“感动中国”团体奖,让塞罕坝人获得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塞罕坝精神对于创造美好生活的作用.(12分)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18年1月7日晚,由央视综艺频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迎来新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专场。70年前,辽博人的前辈在硝烟尚未散尽,局势依旧动荡时不畏艰险奔波忙碌,将散落在东北区域的历代书法名画、善本古籍、玉器瓷器等数以万计的藏品收集起来。之后,新一代辽博人又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节奏,开始探索辽河流域的文明源头,通过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丰富了辽博馆藏。本期节目中,著名演员宁静、陈晓、关晓彤通过他们精彩的演绎带来《万岁通天帖》、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和铜鎏金木芯马镫三件千年国宝的前世传奇,讲述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故事。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演员们在《国家宝藏》节目中应如何讲述那些被历史尘封的故事。(12分)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由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院)联手制件的《国家宝藏》节目,得广泛好评。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博物馆和文物是严肃,沉重的。《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述。节目首次融合了综艺、纪录片、戏剧多种艺术形式,每期节目展示一家博物馆的3件重磅文物,用两分叙事法将文物的“前世今生”串联起来——在国宝的前世部分,由明星守护人饰演历史人物,演绎“前世传奇”深挖文物的历史价值;而与文物有着深厚情缘的普通人则为观众讲述与国宝有关的“今生故事”。《国家宝藏》节目在内容上深度挖掘文物之间的关系、文物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在形式上推陈出新,灵活运用当代人热悉、喜愛的传播方式,让文化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活起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国家宝藏》能让文化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国家宝藏》让沉睡的“国宝”活起来的价值取向。(12分)(3)目前,一些传统文化正在淡出我们的生活。请你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政治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CBAAABBAB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CABAABACABA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3分)②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发挥塞罕坝精神,为塞罕坝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益。(3分)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利于人们自觉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2分)④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塞罕坝精神有利于人们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鼓励人们战胜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困难,激励人们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3分)⑤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为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1分)26.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