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下)期末教学质量测评样题八年级语文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共100分)(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家眷(juàn) 眼眶(kuāng) 接踵而至(zhǒng)B.连翘(qiáo) 迁徙(xí) 风雪载途(zài)C.蛮横(hèng) 拙劣(zhuó) 草长莺飞(yīng)D.腈纶(jīng) 妩媚(wǔ) 瞬息万变(shùn)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塞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B.这次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庆典,是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下举行的。C.每当险遭不测时,他总是不慌不忙、和言悦色地说:“只当是种乐趣吧。”D.一些薄云略过月亮,就像丽江古城中的一个银匠正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走进会场,嘈杂声戛然而止,广大青年们都期待着他慷慨激昂的演说。B.有人企图通过操纵货币促进出口,导致全球经济失调,对此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C.面对对方辩友咄咄逼人的雄辩与追问,我方辩友不甘示弱、强词夺理地一一回应。D.坐落于天府艺术公园内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式图书馆。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自从开春以来,成都的绕城绿道成了不少成都市民周末骑行的打卡地。B.几个学校的领导指出,要大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C.他才来这里不久,好多人都不认识,所以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熟悉环境。D.根据气象资料分析,近期只有川南和川东的部分地区可能会有零星小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盘旋飞翔。 B.故人不独亲其亲亲:亲人。C.讲信修睦修:培养。 D.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天之苍苍渔人甚异之C.其正色邪其岸势犬牙差互 D.天下为公不必为己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A.使老而无夫的人、老而无妻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守本分,女子要及时婚配。B.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无父母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C.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孤独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守本分,女子要及时婚配。D.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段文字都有明确的论述话题。甲文探讨了道家“万物皆有所依凭”的哲学命题;乙文探讨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丙文谈论了“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B.三段文字都用了比喻说理的手法。甲文用鲲鹏来比喻志存高远的人;乙文用“大道”来比喻理想社会;丙文用“马之千里者”来比喻人才。C.三段文字都针对论题展开了充分论证。甲文用《齐谐》中的话论证了“万物都有所依凭”;乙文用“男有份,女有归”论证了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是人人安居乐业;丙文用千里马的遭遇论证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D.三篇文章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甲文想象雄奇,用语夸张;乙文多用对偶,语言明快有力;丙文长短句相间,行文富于变化。三、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作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③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请在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和李白的《送友人》中任选一首,在横线上写出题目,再默写诗歌的首联和颔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①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人们一边赞叹,一边提出疑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②首先,不论哪种颜色的花儿,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时,花青素呈现蓝色,碱性较强,成为蓝黑色;当它是中性时,则是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③其次,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橙、黄光波长,蓝、紫光波短。酸性的花青素会把红色的长光波反射出来,送到我们的眼帘,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中性的花青素反射紫色的光波,碱性的花青素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同颜色的花儿。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里提到:亿万年前,裸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候,昆虫还不多,花色很素淡。传粉授精,依靠风力。后来出现了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花瓣不再是绿色,而是比较显眼的黄色、白色或其他颜色。同时昆虫也繁生起来,昆虫们在花儿中采蜜传粉繁殖后代,这期间它们特别容易注意那些与绿叶颜色差别明显的花朵。在悠长的岁月中,昆虫参与自然选择的作用,造成各种不同的植物,也造成各种不同的花色。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选择则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耗费了亿万年造成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那个时候来说吧,几十年功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重瓣)、楼子(花心突起)、并蒂等不同姿态;由粉红创造出深红、肉红、紫色、墨紫、黄色、白色等各种美丽色彩。⑥花儿这样红,是大自然的杰作,更加是人工培育的成果。10.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全文思维导图的补写。(4分)11.请结合上下文内容,在第⑤段空白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老师带领学生在植物园中对花进行了观察,统计发现:植物园里最多的是白色,黄色和红色,最少的是茶色和黑色。请你结合选文介绍的知识,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60分)13.黄土高原上的那场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是刘成章心中别样的风景,处于身体极限感受下的格拉丹东的冰塔林是马丽华心中别样的风景,承载着童年记忆、青春岁月、历史掌故、家国情怀的一只只灯笼是吴伯萧心中别样的风景……在你的成长路上,总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景或物,会成为你心中别样的风景,带给你不一样的成长感受。请以“别样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月下演东坡语(其一)汪琬(清)自入秋来景物___,拖筇放脚任天真。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注释】筇:竹制的手杖。1.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2分)A、新B、幽C、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江山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说说你对“闲人”的理解。(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王冕传(明)宋濂王冕,诸暨人。尝试进士举,不中。叹曰:“吾安可溺是哉?”寻弃去,归乡学弟子。恒峨冠,骑牛行市中。后买舟历览山川,比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某日将南辕,会其友死滦阳,唯两幼女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取友遗骨,且挈二女还其家。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咸斥冕为妄。冕乃携妻子隐于九里山,树梅花千,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人寂,挑灯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要人至家,清谈竞日不倦。未几,天下兵起,一一如冕具言。皇帝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独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皇帝闻其名,授以参军,而冕死矣。冕状魁伟,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史官曰:马不听驾,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节选自《王冕传》,有删改)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比遇奇才侠客比:等到 B.要人至家要:邀请C.皆鹏飞海怒怒:发怒 D.冕亦类是夫类:像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1)叹曰:“吾安可溺是哉?”寻弃去,归乡学弟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冕状魁伟,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马不听驾,不足以见其奇才,冕亦类是夫!”作者这样评价王冕的理由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下面三条《傅雷家书》的书籍推荐语,哪一条不符合该书内容及特点?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理由。(2分)A呕心沥血助成长,苦心孤诣表爱心。B以信为介情牵一线,以已为例悉心指导。C一部最好的哲学启蒙读物,一部充满爱的教子经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学世界,万物有灵。请从下列文章的植物中任选一项,结合阅读体验,简述其与保尔·柯察金的相似之处。(2分)A《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B《我的小桃树》中的小桃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冬日香山梁衡⑴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⑵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⑶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丰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⑷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作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作一些铺垫。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他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⑸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老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他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⑹冬日的香山,神清气朗。8.冬日香山给人“神清气朗”之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四段作者重点写松柏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你结合文章第三段内容谈谈作者是如何做到景物描写“繁而不复,多而不乱”的?(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运用(12分)12.文化馆院是城市精神气质的生动名片,让我们一起在展览馆、图书馆中感知城市的文化脉搏。(1)请说明下图中四川省博物院院徽的含义,要求语言简明准确。(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关于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介绍。请联系上下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4月23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的亮相,让人们再次感受到①:驻足远观,倾斜的屋顶似一本翻开的书,所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进入馆内,鳞次栉比的书架②、书架顶部的弧线又如澎湃起伏的波涛,暗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文献古籍馆也特设在负一楼,喻指深厚的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生长根基。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不仅③,而且④:它不再只是用书籍筑起的智慧空间,更是可以逛展览、听音乐、看电影的文化综合体,更多的人与书、人与人的交集都会发生在这个美丽的空间。所以有人说,它是百年图书馆的延续与新生。(3)成都拟建“四川方言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四川方言的传神语气和精准内涵。请在下面列举的四川方言“土成语”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解说其含义和趣味。注意语言简明生动。(4分)方言“土成语”:焦眉烂眼鬼画桃符毛焦火辣磨皮擦痒猴跳舞跳皮搭嘴歪示例:四川方言里,有一种精彩叫“有盐有味”——用生活饮食比喻“引人入胜”之趣;有一种八卦叫“牙尖舌怪”——以口舌之状描摹“搬弄是非”之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牛区2021——2022学年度下期八年级期末测试题语文试题答案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24分)1.D【答案解析】A:眼眶(kuàng)B:迁徙(xǐ)C:拙劣(zhuō)2.B【答案解析】A:“躁热”应为“燥热”C:“和言悦色”应为“和颜悦色”D:“略过”应为“掠过”3.C【答案解析】强词夺理意思是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有贬义,和本句感情色彩不合。4.A【答案解析】B:“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理解有二:(1)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2)来自几个学校的领导指出,要大力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C:“好多人都不认识”有歧义,理解有二:(1)好多人不认识他;(2)他不认识好多人。D:“川南和川东的部分地区”有歧义,理解有二:(1)川南的全部地区和川东的部分地区;(2)川南的部分地区和川东的部分地区。5.B【答案解析】亲:作动词,以……为亲。6.A【答案解析】A: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B: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代桃花林的景色C:代词,代天空/代词,代小溪D:动词,是/介词,为了7.D【答案解析】矜: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孩子、独:老而无子的人、分: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8.B【答案解析】乙文中的“大道”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三、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2分)【参考答案】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可怜身上衣正单。③缥缈孤鸿梦影。(2)(4分)【参考答案】《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10.(4分)【参考答案】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分)②物理学:(0.5分)不同的花青素会反射不同光波。(0.5分)③昆虫授粉(1分)④人工栽培加速花色变化过程【评分细则】1点1分,第二点没有答出“物理学”只能得0.5分。11.(2分)【参考答案】自然选择进程缓慢,(1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它的作用。(1分)【评分细则】紧扣上下文内容,语意连贯即可12.(4分)【参考答案】白色、黄色、红色的花,花色与绿叶颜色差别明显,容易受到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较多,所以这几种颜色的花卉增多。反之,茶色和黑色的花不夺目,不易引起昆虫的注意,获得传粉的机会少,这些颜色的花卉品种就少了。【评分细则】能从花色与昆虫传粉角度分析,(2分)逻辑清晰,语言表述准确连贯(2分)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1.【参考答案】A(1分)入秋以来,景物焕然一新,写出了秋天景色的明丽,与诗人携杖信步,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最一致。(1分)【评分细则】选择1分,景物特点及作者心情各0.5分,2.【参考答案】闲人指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不被世俗所累,保持内心从容淡泊,(1分)充分感受生活美好的人。(1分)【评分细则】内心从容1分,感受生活美好1分。意近即可。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3.【参考答案】C怒:振奋(2分)4.(6分)(1)【参考答案】王冕感叹说:“我怎么可以沉溺在这方面呢?”不久放弃科举考试离开,回到家乡教导弟子。(3分)【评分标准】大意正确通顺1分,寻、学各0.5分,反问句式1分。寻:不久;学:教导。(2)【参考答案】王冕样貌高大壮实(或:魁梧伟岸),胸怀坦荡,有远大的志向,但还没能稍微施展就死了,有志趣有才能的人对此都感到很惋惜。【评分标准】大意正确通顺1分,状、少各1分。状:样貌;少:稍微。5.(4分)【参考答案】①王冕有出众的才干和远大的抱负,但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而能淡泊功名,安贫乐道(1分)。应试不中,认为自己不应该沉溺在科举考试中,毅然选择隐居。(1分)②王冕有远见卓识,能预判天下局势,为人豪侠,敢于直言(1分)。敢预言天下将大乱,敢直接指出官府镇压起义也要讲忠义。(1分)【评分标准】每点2分,概括出“不听驾”的和“奇才”的具体表现1分,结合具体事件分析1分。【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人。他曾经尝试考进士,没考中。他感叹说:“我怎么可以沉溺在这方面呢?”不久放弃科举考试离开,回到家乡教导弟子。常常戴着高高的帽子,骑着牛穿行在街市中。后来买了船游历观赏名山大川,等到遇见奇才侠客,谈论古代英雄豪杰事迹,(兴致高昂时)当即就唤酒来一起痛饮,吟诗抒发慷慨昂扬,悲壮激愤之情。有天将要往南归,正碰上他的朋友死在滦阳,只剩两个幼女(留在燕京)无依无靠,不知道怎么办。王冕知道这件事后,不远千里去到滦阳,取回友人的骸骨,并带两个幼女回到家中。王冕回到越州后,又宣称天下即将大乱。当时国内无事,人们都斥责他荒谬。王冕于是带妻子孩子隐居在九里山,种植了上千株梅花,搭建了三间茅屋,自己题名为梅花屋。王冕曾经仿照《周礼》写了一卷书,坐着躺着时都随时带在身上,隐秘不给别人看。到了夜深人静时,(拿出来读),在灯下抚摸着书说:“只要我不很快死去,拿着这本书遇上贤明的君主,那么功业就不难达成了。”当风和日丽时,他就写诗上千首都不停,诗作都很有气势,读到的人无不激动得毛发耸立。王冕邀请朋友到家里来,清谈整天都不疲累。没过多久,各地发生起义,一一都像王冕详细所说的状况。皇帝派胡大海攻打绍兴。居住绍兴的人都奔走逃窜,只有王冕不被打动。兵士抓住王冕,一起去见胡大海,胡大海招揽他询问策略,王冕说:“越州人一向信守忠义,不可以随便侵犯的;你要是以忠义待人,谁敢不心悦诚服?如果你们行不义之事,谁不是敌对到底呢?”皇帝听说他的名声,任命他咨议参军的官职,但王冕(不久)病死了。王冕魁梧伟岸,胸怀坦荡,有远大的志向,但还没能稍微施展就死了,有志之士对此都很惋惜。史官评论:马不受驾驭,才体现出它的奇才,王冕也是像这样的人啊!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2分)【参考答案】C《傅雷家书》是⼀部最好的艺术学习修养读物。【评分标准】判断正确,1分;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